厌氧培养
厌氧培养方法

厌氧性细菌的分离培养法厌氧菌需有较低的氧化—还原势能才能生长 (例如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需氧化—还原电势降低至 0.11V 时才开始生长 ),在有氧的环境下,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较高,不适于厌氧菌的生长。
为使培养基降低势,降低培养环境的氧压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的厌氧培养法甚多,主要有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 3 种方法,可根据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而选用。
1.生物学方法培养基中含有植物组织 (如马铃薯、燕麦、发芽谷物等 )或动物组织 (新鲜无菌的小片组织或加热杀菌的肌肉、心、脑等 ) ,由于组织的呼吸作用或组织中的可氧化物质氧化而消耗氧气(如肌肉或脑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能消耗氧气,碎肉培养基的应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 ),组织中所含的还原性化合物如谷胱甘肽也可以使氧化—还原电势下降。
另外,将厌氧菌与需氧菌共同培养在一个平皿内,利用需氧菌的生长将氧消耗后,使厌氧菌能生长。
其方法是将培养皿的一半接种吸收氧气能力强的需氧菌(如枯草杆菌 ),另一半接种厌氧菌,接种后将平皿倒扣在一块玻璃板上,并用石蜡密封,置37恒温箱中培养2~3d 后,即可观察到需氧菌和厌氧菌均先后生长。
2.化学方法利用还原作用强的化学物质,将环境或培养基内的氧气吸收,或用还原氧化型物质,降低氧化—还原电势。
此法系用连二亚硫酸纳 (Sodium hydrosulphite) 和碳酸钠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其反应式如下:Na2S204 十Na2C03十O2 一→ Na2SO4十Na2SO3 十C02取一有盖的玻璃罐,罐底垫一薄层棉花,将接种好的平皿重叠正放于罐内 (如系液体培养基,则直立于罐内 ),最上端保留可容纳 1~2 个平皿的空间 (视玻罐的体积而定 ),按玻罐的体积每1000cm3 空间用连二亚硫酸纳及碳酸钠各 30g,在纸上混匀后,盛于上面的空平皿中,加水少许使混合物潮湿,但不可过湿,以免罐内水分过多。
若用无盖玻罐,则可将平皿重叠正放在浅底容器上,以无盖玻罐罩于皿上,罐口周围用胶泥或水银封闭 (如图1-5 )。
厌氧培养的原理

一、厌氧培养的原理
厌氧培养的原理有两方面:一是除去与培养基接触的空气中的氧气;二是增强培养基的还原能力,达到吸收容量中的氧气的目的,是微生物处于无氧的环境中。
二、实验器材
菌种:魏氏梭菌
培养基:卵黄琼脂培养基、疱肉培养基
仪器:恒温水是培养箱、干燥器、真空泵、玻璃平皿、无菌脱脂棉、透明胶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取疱肉培养基试剂管煮沸10——15分钟,感触其溶解的氧气,取出,并迅速冷却,切勿摇动,并按下列步骤操作:
1、接种样品均质液1——2ml或10ml,置于恒温30.C的培养箱内培养五天。
若无异常现象可再培养十天。
若产生混浊并散发奇臭怪味或发酵形成消化肉渣(底部出现黑色沉淀)的即为疱肉培养基试管呈阳性,咋可待用。
2、从阳性疱肉培养基试管中挑出菌种(菌株),划线于卵黄琼脂平板待用。
3、将上述处理后的平板至于干燥器内,在干燥器上涂一层凡士林使其密封,用真空泵抽成真空,立刻关闭干燥器活塞
4、在干燥器底部预先装2.0克焦性没食子酸粉末,并斜置一烧杯,其中装有200ml20%KOH溶液,当抽气完毕关闭干燥器的活塞后,轻轻摇动干燥器,使烧杯倾斜使焦性没食子酸粉末与KOH溶液互相混合,此时容器中的氧便被吸收
5、在干净的玻璃平皿底面上预先称取1g焦性没食子酸,盖上一块无菌脱脂棉,加入10%NAOH1ml,使其缓慢均匀地流入脱脂棉的四周及中心,待脱脂棉呈棕色时,迅速将待用划线卵黄琼脂培养基扣紧,接口处用宽透明胶带贴数圈(不得有气泡,保证平整)
6、将干燥皿、干燥器放入恒温37.C的培养箱培养24小时即可。
四、实验结果
观察菌是否生长。
常见的厌氧培养方法及其原理

常见的厌氧培养方法及其原理Anaerobic culture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growing microorganisms in the absence of oxygen. 厌氧培养指的是在无氧条件下培养微生物的过程。
This method is crucial for studying and identifying anaerobic bacteria, which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various diseases and environmental processes. 这种方法对研究和鉴定厌氧细菌至关重要,而这些细菌在多种疾病和环境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There are several common anaerobic culture methods, each with its own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有几种常见的厌氧培养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原理和应用。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ethods is anaerobic jar cultivation, which uses a sealed container to create an oxygen-free environment. 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是厌氧罐培养,它使用密封容器来创建无氧环境。
This technique involves placing the culture medium and the sample in the anaerobic jar, along with a chemical mixture that generates anaerobic conditions. 这种技术涉及将培养基和样品放入厌氧罐中,同时加入一种化学混合物,产生厌氧条件。
The jar is then sealed and placed in an incubator to allow the growth of anaerobic bacteria. 然后密封罐子,并放入培养箱中,以促进厌氧细菌的生长。
厌氧菌检验 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六、厌氧菌检验一、厌氧培养1、刨肉基法方法:将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分别接种在庖肉培养基中,35℃48h,观察结果。
2、厌氧罐法方法:将破伤风梭菌接种在高渗芽孢培养基中并放置于厌氧罐中;将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分别接种在血平板中并置于厌氧罐中,放厌氧袋,密闭,置35℃48h观察结果。
二、观察厌氧菌培养结果:1、庖肉基1)破伤风梭菌:肉汤混浊,部分消化,微变黑,有少量气体,有腐败性恶臭味。
2)产气荚膜梭菌:产生气体,肉渣呈粉红色,不被消化。
2、血平板1)破伤风梭菌:呈薄膜状生长,菌落半透明、灰白色、边缘疏松呈羽毛状,伴β溶血。
2)产气荚膜梭菌: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外环不完全溶血。
3、梭菌平板破伤风梭菌:形成直径1mm 以上不规则的菌落,中心紧密,周边疏松,似羽毛状。
三、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G-,细长,芽胞圆形,比菌体大,G+,粗短大杆菌,两端钝圆,单个或成双排列。
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芽胞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极端,芽胞直径不大于菌体四、芽孢染色:制片①5%孔雀绿加热3~5min,水洗甩干;②0.5%沙黄水溶液染色0.5~1.0min,水洗甩干干后镜检,如图所示:菌体呈红色,芽孢呈淡绿色。
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五、汹涌发酵试验(试教)产气荚膜梭菌: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变性,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并将液面上的凡土林层向上推挤,甚至冲开管口棉塞,气势凶猛,为“汹涌发酵”。
六、讨论:1、做生化试验时,有些细菌为致病菌,故实验时要保护好自己,且实验废弃物要妥善处理,以免发生有害菌的感染。
2、所有接种的菌株暴露于有氧环境中不得超过20min3、厌氧菌检验:可据厌氧菌的菌体形态、染色反应、菌落性状以及对某些抗生素的敏感性等作出初步鉴定。
最后鉴定则要进行生化反应及终末代谢产物等项检查。
4、破伤风梭菌微生物检验:根据破伤风的典型临床表现即可作出诊断,故一般不作细菌学检查。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1 液体培养基的厌氧培养法
培养基煮沸:驱气后置流水中急速冷却 添加还原剂:
0.03~0.05%L-盐酸半胱氨酸 0.01~0.02%硫乙醇钠 0.5~1%葡萄糖 0.1%抗坏血酸 其它还原剂 添加琼脂
精品课件
2 固体培养基的厌氧培养法
厌氧罐法 简易厌氧罐和厌氧袋法 钢丝绒法 焦性没食子酸法 抽气换气厌氧培养法 生物好氧厌氧培养法 转管技术和气体喷射培养法 厌氧手套箱法 (又称厌氧室法)
2.6 生物好氧厌氧培养法
疱肉培养基:
牛肉渣
0.5g
牛肉浸液 7ml
液面上加盖3~4mm厚的融化凡士林,灭菌。
生物好氧厌氧培养方法
精品课件
2.7 转管技术和气体喷射培养法
钢瓶进气 除氧气体
微量O2 H2源
铜柱
360℃ (亮黄色)
精品课件
CuO (黑色)
2.8厌氧手套箱法
又称厌氧室法
精品课件
干燥器容内径(厘米) 容器3
容积(毫升)
容器1
0.2克
柠檬酸0.6克
15cm(约2150毫升)
和
1.5克
碳酸氢钠0.7克
容器2
硼氢钠
氯化钴
或
0.6克
钯粒
18cm(约3500毫升) 1克
硼氢钠
氯化钴0.33克
精品课件
柠檬酸
2.2.2 厌氧袋法
聚碳酸酯(复合塑料膜)制厌氧袋 产气袋 厌氧指示剂 触媒
融化的白蜡封边
精品课件
2.5 抽气换气厌氧培养法
玻璃干燥罐 混合气钢瓶:
10%二氧化碳、10%的氢气、80%的氮气
三通阀 触媒:钯粒 / 浸泡钢丝绒 / 氯化钴 厌氧指示剂
厌氧培养方法

厌氧性细菌的分离培养法厌氧菌需有较低的氧化—还原势能才能生长(例如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需氧化—还原电势降低至0.11V 时才开始生长),在有氧的环境下,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较高,不适于厌氧菌的生长。
为使培养基降低势,降低培养环境的氧压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的厌氧培养法甚多,主要有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3 种方法,可根据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而选用。
1 .生物学方法培养基中含有植物组织(如马铃薯、燕麦、发芽谷物等)或动物组织(新鲜无菌的小片组织或加热杀菌的肌肉、心、脑等),由于组织的呼吸作用或组织中的可氧化物质氧化而消耗氧气(如肌肉或脑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能消耗氧气,碎肉培养基的应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组织中所含的还原性化合物如谷胱甘肽也可以使氧化—还原电势下降。
另外,将厌氧菌与需氧菌共同培养在一个平皿内,利用需氧菌的生长将氧消耗后,使厌氧菌能生长。
其方法是将培养皿的一半接种吸收氧气能力强的需氧菌(如枯草杆菌),另一半接种厌氧菌,接种后将平皿倒扣在一块玻璃板上,并用石蜡密封,置37 恒温箱中培养2~3d 后,即可观察到需氧菌和厌氧菌均先后生长。
2 .化学方法利用还原作用强的化学物质,将环境或培养基内的氧气吸收,或用还原氧化型物质,降低氧化—还原电势。
(1)李伏夫(B • M Jibbob)法此法系用连二亚硫酸纳(Sodium hydrosulphite)和碳酸钠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其反应式如下:Na2S204 十Na2C03十02—Na2SO4十Na2SO3十C02 取一有盖的玻璃罐,罐底垫一薄层棉花,将接种好的平皿重叠正放于罐内(如系液体培养基,则直立于罐内),最上端保留可容纳1~2 个平皿的空间(视玻罐的体积而定),按玻罐的体积每1000cm3空间用连二亚硫酸纳及碳酸钠各30g,在纸上混匀后,盛于上面的空平皿中,加水少许使混合物潮湿,但不可过湿,以免罐内水分过多。
若用无盖玻罐,则可将平皿重叠正放在浅底容器上,以无盖玻罐罩于皿上,罐口周围用胶泥或水银封闭(如图1-5 )。
厌氧培养的规范化操作

泰兴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 刘鸿丽
概述: 厌氧菌感染通常是内源性的, 存在于人体的各个部位,病种遍及 临床各科。各种器官和组织都可以 发生厌氧菌感染,大部分是与需养 菌混合感染。常规细菌培养阴性, 很有可能是厌氧菌感染。因此,进 一步分离鉴定病原菌对感染的诊断、 治疗有重要意义。
厌氧菌鉴定流程 转种需氧培养 ↓ 35℃18-24h
转种厌氧培养 ↓ 35℃48~72h
↓ ↓ ↓ 阳性 阴性 阳性 ↓ ↓ ↓ 做需氧菌鉴定 考 虑 厌 氧 菌 ↓ 菌落革兰色染色、触酶试验、API20A鉴定 报告 报告菌种名或厌氧菌未生长
2.具体采样要求
1)从正常无菌部位或通过严格无菌操作采取,如血 液、胸腔液、腹腔液、心包积液、CSF、关节液以及 通过外科无菌手术或穿刺抽得脓液,或通过特殊技 术如纤维支气管镜取得下呼吸道标本及由阴道后窟 窿穿刺抽得盆腔脓液等。采集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 接触空气,及时送检。 2)经口吐出的痰不能避免咽喉部正常菌群感染,不 适宜做厌氧菌培养。可用纤维支气管镜采集。人工 气道如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患者,可用吸痰管理经 人工气道口插收标准
1)使用不合格的容器:有渗漏、污染或非无菌 的容器。
2)申请单不符合要求:无姓名、住院/门诊号,
无检验目的,检验目的与标本不符合。
3)标本不符合要求:未与空气隔绝,要求做厌
氧菌培养,经口吐出的痰要求做厌氧菌培养。采
样至送检超过2小时而未用运用培养基等。
4.样品的处理
厌氧菌在适当的培养基上,经35℃、厌氧环境 (80%N2、10%H2、10%CO2)下孵育48~72小时,经涂 片染色、菌落特征、耐氧试验、生化反应等作出 鉴定。
检验流程
1.流程图
厌氧培养的方法

厌氧培养的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这厌氧培养的方法!你可别小瞧它,这可是个大学问呢!咱先说说为啥要搞厌氧培养呀。
就好像有些小生物,它们就喜欢在没氧气的地方待着,要是给它们弄个有氧的环境,它们可就不乐意啦,就没法好好生长繁殖咯。
那怎么搞厌氧培养呢?首先得有个专门的容器吧,就像给这些小宝贝们准备个舒适的家。
这个容器得能把氧气隔绝得死死的,不能让一丝氧气溜进去。
你想想,要是有个缝儿,氧气钻进去了,那不就前功尽弃啦?然后呢,还得有一些特别的手段来创造无氧环境。
比如说,可以用一些化学试剂,让它们把氧气给“吃”掉,或者用一些物理方法,把氧气给挤出去。
这就好比是给这些小生物打造一个专属的无氧乐园。
再说说培养的条件吧。
温度呀,湿度呀,这些都得控制好。
温度高了低了都不行,就跟咱人一样,太冷太热都不舒服。
湿度也得恰到好处,太干了太湿了都不利于它们生长。
这就像是给它们准备的饭菜,得合口味才行。
还有啊,得注意无菌操作。
可不能让其他杂七杂八的细菌混进去,不然这厌氧培养不就乱套啦?这就好比是一场精心准备的宴会,可不能让不速之客来捣乱。
你说这厌氧培养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就像是在给这些小生物当保姆,得方方面面都照顾到。
要是有一点疏忽,它们可能就不乐意啦,就长不好啦。
想象一下,要是没有厌氧培养,我们怎么能研究那些只能在无氧环境里生活的小生物呢?怎么能发现它们的奥秘呢?这厌氧培养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那神秘的无氧世界的大门。
所以啊,可别小看这厌氧培养的方法,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咱得认真对待,仔细研究,才能让这些小生物在无氧的世界里茁壮成长,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发现。
怎么样,是不是对厌氧培养有了更深的认识啦?。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厌氧菌是一类不能在氧气存在下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包括环境保护、生物能源生产等。
因此,为了研究和应用这些厌氧菌,科学家们发展了多种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用的三种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一、利用情境气氛培养厌氧菌情境气氛培养是培养厌氧菌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调节培养基的气氛来控制氧气浓度。
在培养厌氧菌时,一般会采用以下方法之一来制备情境气氛。
1.预氧化法:将培养容器密封,置于28-37°C的恒温灭菌箱中。
然后通过注入一定比例的高纯度二氧化碳-氧气混合气体,使容器内的气氛变为厌氧情境。
这种方法适用于厌氧菌培养基中氧气浓度较低的情况。
2.双液低压法:将培养基分成两个相隔的容器,分别加入不同的培养液。
然后将两个容器封口并贴膜,用胶带封好。
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密封的容器内会形成低压情境。
这种方法适用于厌氧菌培养基中氧气浓度较高的情况。
通过以上两种情境气氛培养方法,可以模拟出适合厌氧菌生长的条件。
二、利用厌氧培养器培养厌氧菌厌氧培养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培养厌氧菌的装置,其原理是通过封闭式容器和气氛控制系统,实现在厌氧情境下的培养。
常用的厌氧培养器有以下两种类型:1.商用厌氧培养器:通常有专门的培养室和压力控制系统,可以产生适合厌氧菌生长的气氛。
在这种培养器中,可以根据菌株的特性进行相应的操作和调节。
2.自制厌氧培养器:由于商用的厌氧培养器设备较为昂贵,对于一些实验室来说并不实际。
因此,一些实验室会开发自己的厌氧培养器。
自制培养器的原理和商用培养器类似,只是在设计和制作上有所差异。
利用厌氧培养器进行培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气氛控制:厌氧培养器应能够调节培养基的气氛,包括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供应和排除。
2.温度调节:厌氧培养器应能够保持恒定的培养温度,一般为28-37°C。
3.培养基搅拌:适当的培养基搅拌可以增加氧气的溶解度,并促进菌体的生长和分散。
实验十二 厌氧性细菌(1稿)

实验十二厌氧性细菌(厌氧培养方法)厌氧性细菌(Anaerobicbacteria)是一大群必须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一般情况下,这类细菌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不能在空气(氧气浓度大于18%)和(或)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0%以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
这类细菌缺乏完整的代谢酶体系,其能量代谢多以无氧发酵的方式进行。
它能引起人体不同部位的感染,包括阑尾炎、胆囊炎、中耳炎、口腔感染、心内膜炎、子宫内膜炎、脑脓肿、心肌坏死、骨髓炎、腹膜炎、脓胸、输卵管炎、脓毒性关节炎、肝脓肿、鼻窦炎、肠道手术或创伤后伤口感染、盆腔炎以及菌血症等。
(一)无芽胞厌氧菌主要种类及生物学性状无芽胞厌氧菌共有23个属,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主要有10个属。
1.革兰阴性厌氧杆菌有8个属,类杆菌属中的脆弱类杆菌最为重要。
形态呈多形性,有荚膜。
除类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迅速外,其余均生长缓慢。
2.革兰阴性厌氧菌有3个属,其中以韦荣菌属最重要。
为咽喉部主要厌氧菌,但在临床厌氧菌分离标本中,分离率小于1%,且为混合感染菌之一。
其他革兰阴性球菌极少分离到。
3.革兰阳性厌氧菌有5个属,其中有临床意义的是消化链球菌属,主要寄居在阴道。
本菌属细菌生长缓慢,培养需5~7天。
4.革兰阳性厌氧杆菌有7个属,其中以下列3个属为主:(1)丙酸杆菌属:小杆菌,无鞭毛,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需要2~5天,与人类有关的有3个种,以痤疮丙酸杆菌最为常见。
(2)双歧杆菌:呈多形性,有分枝,无动力,严格厌氧,耐酸。
29个种中有10个种与人类有关,其中只有齿双歧杆菌与龋齿和牙周炎有关。
其他种极少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
(3)优杆菌属:单一形态或多形态,动力不定,严格厌氧,生化反应活泼,生长缓慢,常需培养7天,最常见的是迟钝优杆菌。
(二)微生物学检查要从感染灶深部采取标本。
最好是切取感染灶组织或活检标本,立即送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直接涂片镜检:将采集的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观察细菌形态、染色及菌量,为进一步培养以及初步诊断提供依据。
厌氧菌

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不能生长。
要培养厌氧菌,必须创造一个无氧的环境。
通常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或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环境中的游离氧,以降低氧化还原电势。
如疱肉培养基、硫基乙酸钠培养基,牛心脑浸液培养基等。
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许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
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
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
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
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
3.厌氧手套箱: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
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
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
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
箱内保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
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
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4.厌氧盒:原理同厌氧袋,有成品销售。
5.生物耗氧法: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放以生物,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供细菌生长用。
我没见过。
6.焦性末食子酸法:在一洁净的玻片上铺上纱布或滤纸,均匀撒上焦性末食子酸,然后再混入NaHCO3粉末或NaOH溶液,迅速将已接种细菌的平板倒扣在上面,用融化的白蜡封边,造成一个封闭空间。
厌氧菌的采集、送检、培养、分离鉴定及注意事项

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不能生长。
要培养厌氧菌,必须创造一个环境中的游离氧,以降低氧化还原电势。
如疱肉培养基、硫基乙酸钠培养基,牛心脑浸液培养基等。
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许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
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
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
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
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较为推荐)。
3.厌氧手套箱: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
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
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
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
箱内保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
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
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4.厌氧盒:原理同厌氧袋,有成品销售。
5.生物耗氧法: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放以生物,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供细菌生长用。
我没见过。
6.焦性末食子酸法:在一洁净的玻片上铺上纱布或滤纸,均匀撒上焦性末食子酸,然后再混入NaHCO3粉末或NaOH溶液,迅速将已接种细菌的平板倒扣在上面,用融化的白蜡封边,造成一个封闭空间。
焦性末食子酸与碱反应后耗氧。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厌氧菌是一类不能在氧气环境下生长的微生物,其培养方法与其他菌种有所不同。
为了成功培养厌氧菌,我们需要采取特殊的培养条件和方法。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一、厌氧培养条件的建立1. 气氛控制:培养厌氧菌的关键是防止氧气的进入。
常用的气氛控制方法包括密封法、气体置换法和用稀有气体混合气体置换法。
其中,密封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我们可以将培养基置于密封的容器中,并注入一定量的气体,如氮气、氩气或二氧化碳等,从而构建无氧环境。
2. pH控制:厌氧菌对pH值较为敏感,一般要求pH值在6.8至7.4之间。
所以,在培养厌氧菌时,我们需要对培养基的pH进行调节。
3. 温度控制:不同的厌氧菌对温度的要求各有不同,一般在25至37之间。
在培养过程中,应根据具体菌株的要求进行控制。
4. 无氧条件维持: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保持无氧条件,避免氧气的进入。
一般可以选择在无氧罐中进行培养,该罐内有还原剂(如碘化钠、甲酚等)与氧气发生反应,将氧气消耗掉。
二、厌氧菌的预培养方法在真正进行厌氧培养之前,我们需要进行预培养,以提高成功培养的几率。
1. 培养基制备:根据具体菌株的不同要求配制培养基。
2. 保护性缓冲层:在培养基上覆盖一层液体密度较高的液体,如厌氧缓冲液、灌封液等。
这层液体可以形成一个保护层,避免氧气的进入。
3. 器具处理:将要使用的器具(如培养瓶、移液管等)经过高温高压灭菌或用灭菌包装。
4. 预培养条件:在厌氧罐或无氧条件下,将培养基接种菌种。
一般预培养时间较短,一般为12至24小时。
5. 初代接种:将预培养的菌种移植到新的含有适宜的培养基的无氧培养容器中。
三、厌氧菌的分离和纯化为了获得纯种的厌氧菌,我们需要对菌落进行分离和纯化。
常用的方法包括传代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
1. 传代分离法:将初代接种中的菌落进行分离。
一般使用无菌的毛细管或环陆法将菌落划入含有适宜培养基的无氧培养容器中。
2. 稀释分离法:将菌落分散在适宜培养基中,再将分散液进行稀释,以期获得稀释液中只有一个菌落的稀释液。
厌氧培养简介标本采集和运送和鉴定

比较困难,不仅要有一个与人体内感染部位 相似的无氧环境,而且还要选择适当的培养基。
(1)培养基的选择,根据镜检结果可选择以 下培养基
1) 强化血琼脂平板(BAP),布氏琼脂或 牛心、牛脑浸出液琼脂为基础培养基,补加酵母 浸膏,动物血,维生素K及氯化血红素,适应所 有厌氧菌。
2)卡那-万古霉素冻溶血琼脂平板(KVLB) 适于产黑色素普雷沃菌。
在正常情况下厌氧菌可寄生于皮肤和粘膜 ,不一定是真正的致病菌,下列标本无送检价 值,不宜做厌氧培养:
(1)鼻咽拭子 (2)齿龈拭子 (3)痰和 气管抽取物 (4)胃和肠道内容物,肛拭 (5)接近皮肤和黏膜分泌物 等。
经皮肤粘膜采集标本时,局部消毒,多
使用针管抽取,减少与空气接触的机会,抽取
时穿刺针头应消毒刺入病变部位,一般抽
某些感染性疾病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容 易造成感染性疾病漏诊和误诊,由于厌氧培养 技术的改进,无芽胞厌氧菌大大多于有芽胞厌 氧菌,占90%。
厌氧菌分布十分广泛,是体内正常菌群的 组成成员,多为条件致病菌。感染遍及临床各 科,且多为混合感染。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 药,而对甲硝唑普遍敏感。
1986年,将厌氧菌分31属,245个种和亚种, 近20年来新的发现增至40多个菌属,300多个 菌种和亚钟,而有芽胞厌氧菌只有一个梭菌属, 共130个种。
厌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体中,梭状 芽胞杆菌以芽胞的形式呼吸道,尿生殖道。与需氧菌,兼性厌氧菌 构成正常菌群。如肠道中厌氧菌占99.9%。如1 克大便1000亿个,如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机 体免疫力下降,进入非正常部位,作为条件致 病菌,引起内源性感染。
• 临床意义
• 由厌氧菌感染在人类感染疾病中占相
当大的比例,如脑脓肿,牙周脓肿,口腔 脓肿80%以上由厌氧菌引起,可以是单独,
厌氧菌的培养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厌氧菌的微生物学特性。
2. 掌握厌氧菌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3. 学习使用厌氧培养箱进行微生物培养。
4. 了解厌氧菌在生物工程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厌氧菌是一类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中生长繁殖的微生物。
它们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其能量代谢主要通过无氧发酵的方式进行。
厌氧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
本实验旨在通过厌氧菌的分离和培养,了解其生长特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三、实验材料1. 厌氧菌样品:土壤、水体、粪便等。
2. 培养基:厌氧肉汤培养基、血琼脂平板、液体石蜡。
3. 器械:厌氧培养箱、接种环、接种针、无菌试管、锥形瓶、移液器、酒精灯、高压蒸汽灭菌器等。
四、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 取一定量的厌氧菌样品,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
- 取适量稀释液,分别接种于厌氧肉汤培养基和血琼脂平板。
2. 厌氧环境制备- 将厌氧肉汤培养基和血琼脂平板放入厌氧培养箱中。
- 在厌氧培养箱中注入液体石蜡,覆盖培养基表面,隔绝空气。
3. 培养- 将厌氧肉汤培养基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 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记录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
4. 分离和纯化- 将生长良好的菌落挑取,接种于血琼脂平板。
- 再次放入厌氧培养箱中培养,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获得纯化的厌氧菌。
五、实验结果1. 菌落形态- 厌氧肉汤培养基中的菌落呈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颜色为白色。
- 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呈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颜色为白色,周围有溶血现象。
2. 分离和纯化- 通过多次接种和纯化,成功获得纯化的厌氧菌。
六、实验讨论1. 厌氧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本实验成功分离和纯化了厌氧菌,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
3. 在厌氧菌的培养过程中,厌氧环境至关重要。
本实验通过使用厌氧培养箱和液体石蜡,成功制备了厌氧环境,保证了厌氧菌的生长。
七、实验结论1. 厌氧菌是一类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中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其能量代谢主要通过无氧发酵的方式进行。
厌氧培养基

制作方法
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多价蛋白胨 20%胰蛋白胨 1% 酵母浸出汁 0.5%氯化钠 0.5% 牛肉膏 5%半胱胺酸 0.04% 氯化血红素 0.5%溶剂(牛肉浸出液)溶解调PH7.4
固体培养基
加琼脂粉2.25%作血平板. LISTER(100毫升) 液体用: 蛋白胨 2%牛肉膏 5% 氯化钠 5%酵母浸 0.5% 牛心浸液作溶剂 琼脂粉 0.8% 调PH7.4,每瓶25-30毫升分装. 固体用:同上,加温后加右旋糖苷20毫升或60℃左右加入明胶15%. 指示剂 1 NaOH溶液: 0.1N NaOH 6毫升 DW 1000毫升
厌氧培养基
适用于厌氧菌生长的培养基
目录
01 名词解释
02 制作方法
基本信息
厌氧菌必须在无氧的环境中才能生长,凡适用于厌氧菌生长的培养基称为厌氧培养基。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厌氧培养基:厌氧菌必须在无氧的环境中才能生长,凡适用于厌氧菌生长的培养基称为厌氧培养基。.特殊 培养基:包括厌氧培养基和细菌L型培养基等。如肝片肉汤、疱肉培养基等应用时应覆盖液体或固体石蜡。用葡萄 糖肝琼脂培养厌氧菌需用厌氧培养法,造成厌氧的方法较多,如焦性没食子酸法、共栖培养法和抽气法。
谢谢观看
பைடு நூலகம்
厌氧细胞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厌氧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厌氧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操作技巧。
3. 观察厌氧细胞在特定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原理厌氧细胞是一类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生长繁殖的微生物。
在厌氧条件下,细胞内的代谢途径与有氧条件下的代谢途径有所不同,因此,厌氧细胞培养需要特定的实验条件。
本实验通过在无氧环境下培养厌氧细胞,观察其生长情况,以了解厌氧细胞的生长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厌氧细胞菌株、LB液体培养基、葡萄糖、琼脂、无菌水、厌氧手套、厌氧箱、显微镜等。
2. 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培养箱、移液器、试管、离心机、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厌氧细胞接种:将厌氧细胞菌株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2. 无氧环境制备:将厌氧手套戴上,取出厌氧箱,将厌氧手套放入箱内,关闭箱门,启动厌氧箱。
3. 培养基制备:将LB液体培养基与葡萄糖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无菌水,调节pH值至中性。
4. 厌氧细胞培养:将厌氧细胞接种于制备好的培养基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5. 观察与记录:每隔一定时间,取出培养瓶,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记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厌氧细胞在无氧环境下生长良好,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呈指数增长。
2. 培养过程中,细胞形态、颜色、生长速度等均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3. 与有氧条件下的细胞相比,厌氧细胞在无氧环境下生长速度较快,但细胞数量相对较少。
4. 培养过程中,观察到厌氧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率较高,表明葡萄糖是厌氧细胞生长的重要碳源。
六、实验结论1. 厌氧细胞在无氧环境下可以正常生长繁殖,具有较好的生长特性。
2. 培养过程中,葡萄糖是厌氧细胞生长的重要碳源。
3. 厌氧细胞培养实验为研究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特性提供了重要手段。
七、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污染。
2. 厌氧环境制备过程中,注意手套的清洁,避免污染。
厌氧菌培养的条件

厌氧菌培养的条件
厌氧菌是一类生长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的微生物,它们在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培养厌氧菌,需要提供适宜的培养条件。
厌氧菌需要一个缺氧或无氧的环境。
这可以通过使用密闭的培养器、气密性好的培养瓶或使用氧气吸收剂等方法来实现。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避免氧气的进入,否则会影响厌氧菌的生长。
厌氧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
不同的厌氧菌对温度和pH值的要求不同,因此在培养之前需要了解所要培养的厌氧菌的生长条件。
一般来说,厌氧菌的生长温度在20℃-45℃之间,pH值在 6.5-8.5之间。
厌氧菌需要适宜的营养物质。
不同的厌氧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来说,厌氧菌需要碳源、氮源、磷源、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
在培养之前需要了解所要培养的厌氧菌的营养需求,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厌氧菌的培养需要注意无菌操作。
由于厌氧菌生长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容易受到外界微生物的污染,因此在培养之前需要进行无菌操作,保证培养环境的纯净。
厌氧菌的培养需要提供适宜的缺氧或无氧环境、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条件,并且需要注意无菌操作。
只有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
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厌氧菌培养物,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厌氧培养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Bio-bag)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
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有硼氢化钠的碳酸氢钠固体以及5%柠檬酸安瓿)、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
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
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
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
3.厌氧手套箱(Anaerobie glove box)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
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
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
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H2,CO2,N2)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
箱内保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
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
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4.厌氧盒:原理同厌氧袋,有成品销售。
5.生物耗氧法: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放以生物(多是植物),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供细菌生长用。
我没见过。
6.焦性末食子酸法:在一洁净的玻片上铺上纱布或滤纸,均匀撒上焦性末食子酸,然后再混入NaHCO3粉末或NaOH溶液,迅速将已接种细菌的平板倒扣在上面,用融化的白蜡封边,造成一个封闭空间。
焦性末食子酸与碱反应后耗氧。
该法用于厌氧不严格的厌氧菌的培养,简单。
如有梭状芽孢杆菌。
7.疱肉培养基:本身就是一个不需特殊设备的厌氧培养法。
疱肉和肉汤装入大试管,液面封凡士林,造成无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