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新版分期解读及NCCN指南
最新: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主要内容
![最新: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7fc503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f.png)
最新: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主要内容卵巢恶性肿瘤为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的第3位,尚未找到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治疗后复发率高。
近年来,聚腺昔二磷酸-核酸聚合酶(PARP )抑制剂治疗上皮性卵巢癌取得显著进展。
1、筛查、遗传倾向与干预大部分卵巢癌是散发性的,遗传性卵巢癌约占所有卵巢癌患者的15%β遗传性卵巢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较散发性卵巢癌患者早,多携带BRCA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的突变,罹患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
病理类型主要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预后较好。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无胚系BRCA基因突变的女性一生中患卵巢癌的几率为1% ~ 2% ,而有BRCAl突变的女性一生的患病风险为21% ~ 51% , 有BRCA2突变的女性一生的患病风险为11%〜17%。
因此,有必要对高危人群进行BRCA基因的检测。
高危人群包括:近亲有人患乳腺癌、卵巢癌或其他相关癌症;或绝经前患乳腺癌;或同时患多个相关的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或家族中有男性乳腺癌;或有德系犹太人血统等。
与卵巢癌相关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主要有: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ereditary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syndrome , HBOC )、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 , LS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 , PJS )等。
这些综合征的共同特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平均发病年龄较散发性患者早,对侧卵巢发病风险高,患多种原发肿瘤的风险增加,可表现为一人罹患多种原发肿瘤,和(或)家族中多人罹患同种或多种原发肿瘤。
1.1筛查由于目前没有有效的筛查手段,也不支持对一般人群进行常规的卵巢癌筛查。
但应重视一些卵巢癌相关的临床症状,如腹胀、盆腔或腹部疼痛、腹围增加、易饱感,或尿频尿急,特别是这些症状新发,或经常出现,应及时进一步检查。
卵巢癌指南解读NCCNppt课件
![卵巢癌指南解读NCCN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50a4849b89680202d82528.png)
初始治疗
手术分期
手术分期 完成手术/手术分期 6个周期化疗或完成手术/手术分期
完成手术分期
6个周期化疗或完成手术/手术分期
细胞减灭术 总共化疗6 ~ 8个周期 3 ~ 6 个周期化疗后考虑 完成手术,术后再予化疗
见病理分期
13
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诊治流程图
病理分期
I A或IB期
IC 期, G1、2、或3
2011年美国上皮性卵巢癌的新诊断病例数达 21,990, 死亡病例数达15,460
·
5
上皮性卵巢癌和原发性腹膜癌TNM分期
黄色箭头:
Tis(原位癌)
绿色箭头:
T1(肿瘤局限于卵巢 [单侧或双侧])
蓝色箭头:
T2(肿瘤累及单侧或双 侧卵巢,并伴盆腔播散)
紫色箭头:
T3(肿瘤位于单侧或双 侧卵巢,有镜下证实的
卵巢癌指南解读
2013年卵巢癌NCCN指南/2010年卵巢癌ESMO指南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妇产科 胡建铭
·
1
内容提示
• 2013年 卵巢癌NCCN临床实践指南 • 2010年 卵巢癌ESMO临床实践指南
·
2
➢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NCCN®) 是由21个居世界领导地位的美国知 名癌症中心所组成的一个非营利联盟组织。其宗旨在于全心致力于对 癌症病患医疗管理其品质及效率的提升。
TNM分期
分期分组
IV期
·
11
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诊治流程图
临床表现
检查
初始治疗
腹部或盆腔检查时发现可 疑的/可触及的盆腔肿块 和/或腹水、腹部膨胀 和/ 或 有腹胀、盆腔或腹部疼痛、 进食困难或很快出现饱腹 感或尿路症状(尿急或尿 频),但不明原因的恶性 肿瘤症状
《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要点
![《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6f353ad14791711cd791798.png)
《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要点卵巢恶性肿瘤为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的第3 位,尚未找到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治疗后复发率高。
近年来,聚腺苷二磷酸-核酸聚合酶(PARP)抑制剂治疗上皮性卵巢癌取得显著进展。
1 筛查、遗传倾向与干预大部分卵巢癌是散发性的,遗传性卵巢癌约占所有卵巢癌患者的15%。
遗传性卵巢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较散发性卵巢癌患者早,多携带BRCA 基因的突变,罹患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
病理类型主要为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预后较好。
1.1 筛查由于目前没有有效的筛查手段,也不支持对一般人群进行常规的卵巢癌筛查。
但应重视一些卵巢癌相关的临床症状,如腹胀、盆腔或腹部疼痛、腹围增加、易饱感,或尿频尿急,特别是这些症状新发,或经常出现,应及时进一步检查。
1.2 基因检测符合以下情况一项或多项的个体,建议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1)家族中存在已知的BRCA1/2突变的。
(2)卵巢癌个人史,或患其他HBOC相关肿瘤,且确诊年龄≤50岁。
(3)患HBOC相关肿瘤,且确诊年龄≤60岁,并且有第2个原发肿瘤,或三阴性乳腺癌,或≥1个近亲属患HBOC 相关肿瘤。
(4)近亲属中≥2人患HBOC相关肿瘤。
(5)男性乳腺癌患者,或有男性近亲属患乳腺癌;肿瘤组织检测到BRCA1/2突变,但未行胚系分析。
(6)林奇综合征、黑斑息肉综合征的筛查参见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临床实践指南:遗传/家族高风险评估-结直肠癌。
1.3 基因突变携带者的风险管理(1)对BRCA1/ 2突变携带者,建议在35~40岁或完成生育后进行预防性输卵管和卵巢切除。
(2)对林奇综合征、黑斑息肉综合征相关基因突变携带者,进行双侧输卵管卵巢的切除和子宫的切除应基于个体情况,如是否生育、绝经情况、合并症、家族史等因素。
(3)口服避孕药物可以降低发生卵巢癌的风险,风险降低的程度与服用药物的时间呈正相关。
口服避孕药物预防卵巢癌特别适用于已行预防性乳腺切除术的BRCA突变携带者。
《2023版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6f215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b.png)
术后康复管理与随访计划
康复管理
术后应给予患者充分的营养支持和疼痛 控制;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 肠功能恢复;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VS
随访计划
术后应定期随访,包括妇科检查、肿瘤标 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对于复发或转 移的患者,应及时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 方案。
04 药物治疗方案及优化策略
。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基因检测
01
通过基因检测分析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提供依据。
综合评估
02
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
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动态调整
03
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
最佳的治疗效果。
05 放疗辅助作用及实施注意事项
卵巢癌定义
卵巢癌是指发生在卵巢的恶性肿瘤, 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卵巢癌分类
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卵巢癌可分为 上皮性卵巢癌、生殖细胞肿瘤、性索 间质肿瘤等类型。
流行病学现状分析
发病率与死亡率
卵巢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女性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地区与种族差异
不同地区和种族的女性卵巢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差异,可能与遗传、环境等 因素有关。
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靶向治疗药物被研发出来并进 入临床试验阶段,为卵巢癌患者提供了更多 的治疗选择。
免疫治疗在卵巢癌中应用
免疫治疗种类
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过继性 细胞免疫治疗等。
应用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 击癌细胞,具有疗效持久、副作用小等优点 ,在卵巢癌的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4卵巢癌的基本介绍及病理分型
![2024卵巢癌的基本介绍及病理分型](https://img.taocdn.com/s3/m/8a3ae45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4.png)
2024卵巢癌的基本介绍及病理分型在我国,卵巢癌年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第3位,位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恶性肿瘤之后,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病死率位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
卵巢恶性肿瘤包括多种病理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上皮性癌,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0%,其次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和性索间质肿瘤,各约占10%和5%,本指南主要针对卵巢上皮性癌和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卵巢深处盆腔,卵巢病变处于早期时常无特异临床症状,因出现症状就诊时,70%的患者已处于晚期。
卵巢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聚集特征,目前已知与卵巢癌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中以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影响最为显著。
BR约有20个,其CAl和BRCA2胚系突变携带者在一生之中发生卵巢癌的累积风险分别达54%和23%,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
对于BRCA1/2胚系突变携带者,推荐从30-35岁起开始定期行盆腔检查、血CA125和经阴道超声的联合筛查。
止匕外,还有林奇综合征、利-弗劳梅尼综合征家族的女性都是卵巢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需要检测的基因还包括ATM、RAD51C x RAD51D、MLH1、MSH2、MSH6、PSM2、EPCAM x STK11等。
卵巢上皮癌多见于绝经后女性。
由于卵巢深居盆腔,卵巢上皮性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是非特异性症状,难以早期诊断,约2/3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
晚期时主要因肿块增大或盆腹腔积液而出现相应症状,表现为下腹不适、腹胀、食欲下降等,部分患者表现为短期内腹围迅速增大,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状。
也可因肿块压迫出现大小便次数增多的症状。
出现胸腔积液者可有气短.难以平卧等表现。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常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与上皮癌有所不同,早期即出现症状,除腹部包块腹胀外,常可因肿瘤内出血或坏死感染而出现发热,或因肿瘤扭转.肿瘤破裂等而出现急腹症的症状。
约60%~70%的患者就诊时属早期。
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卵巢癌诊断的金标准。
nccn卵巢癌指南中文版
![nccn卵巢癌指南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b8d37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f.png)
更新治疗策略
01
随着新药和新技术的发展,未来指南将不断更新治疗策略,以
适应最新的临床实践。
扩大覆盖范围
02
未来指南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包括更多的疾病类型、亚型
和治疗阶段,以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
提高可及性
03
未来指南将更加注重提高患者的可及性,包括药物的可用性和
治疗的可及性,以使更多患者受益。
THANKS
nccn卵巢癌指南中文版
汇报人: 202X-01-02
• 卵巢癌概述 • nccn卵巢癌指南更新要点 • nccn卵巢癌指南中文版解读 • nccn卵巢癌指南与其他指南的比较
• nccn卵巢癌指南的局限性 • nccn卵巢癌指南的未来展望
01
卵巢癌概述
பைடு நூலகம்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卵巢癌是一种起源于卵巢上皮组 织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 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长期应用激素药物、晚绝经等激素水 平异常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可能 会增加。
02
nccn卵巢癌指南更新要点
nccn卵巢癌指南更新要点
• nccn卵巢癌指南中文版是针对卵巢癌的权威临床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关于卵巢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的最新标准和建 议。该指南由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并定期更新以反映最新的医学进展。
治疗策略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卵巢癌的首选治疗方 法,包括全面分期手术和肿瘤细
胞减灭术。
化疗
化疗是卵巢癌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可有效缩小肿瘤、控制病情进展 。
靶向治疗
随着对卵巢癌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 ,靶向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 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临床实践建议
定期筛查
2024卵巢癌NCCN指南
![2024卵巢癌NCCN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eacf9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5.png)
2024卵巢癌NCCN指南2024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针对卵巢癌的临床实践指南。
这个指南是由专家组根据最新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共同制定的,旨在为医生提供卵巢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建议。
以下是该指南的主要内容。
诊断:卵巢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盆腔检查、腹部和盆腔超声和其他成像检查(如CT扫描和MRI),以及血液和生物标志物检测(如CA125测定)。
治疗:1.手术:对于早期卵巢癌,手术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的目标是完全切除卵巢肿瘤。
手术包括卵巢和输卵管切除,以及盆腔淋巴结清扫。
病理检查术后确定病变的分期和分级。
2.化疗:手术后需要进行化疗,以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残留肿瘤。
化疗方案通常包括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如紫杉醇和顺铂。
化疗的具体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化的因素来确定。
3.放疗:对于部分患者,放疗也是治疗的一部分。
放疗主要用于治疗晚期卵巢癌和复发的卵巢癌。
放疗可以通过外照射或内照射的形式进行。
4.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在卵巢癌的治疗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PARP抑制剂(如奥拉帕尼布和里帕希帕胺)可以用于BRCA突变的患者。
随访:卵巢癌的随访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成像检查(如超声和CT扫描)。
随访的频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来确定。
这份指南还强调了多学科团队的重要性,包括外科医生、肿瘤学家、放射科医生、病理学家和专科护士等,以便提供最佳的治疗和支持。
总结:这份2024年NCCN卵巢癌指南为医生提供了一系列在诊断、治疗和随访中的建议。
它强调了手术切除和化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并介绍了放疗和靶向治疗的适应症。
随访的重要性也被强调,并建议建立多学科团队以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支持。
这个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以指导他们在卵巢癌的治疗过程中做出最佳的决策。
卵巢癌新版分期解读及NCCN指南
![卵巢癌新版分期解读及NCCN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d419d9f168884868662d63a.png)
静脉化疗方案 :
(1)紫杉醇 175 mg/m 2 静脉滴注>3 h;卡铂 AUC 5~6 静脉滴注>1 h; 每3周重复,共6疗程(1类证据)。
(2)剂量密集:紫杉醇80 mg/m 2 静脉滴注>1 h 第1、8、15天各1次;卡 铂AUC 6 静脉滴注>1 h;每3周重复,共6疗程(1类证据)。
血管生成抑制剂,VEGFR、PDGFR、C-KIT活性(转 移性肾癌)
靶向药物
针对BRCA1/2突变的PARP抑制剂(Hotspot) 2016版推荐奥拉帕尼 2017版新增尼拉帕尼和雷卡帕尼
奥拉帕尼
奥拉帕尼可以用于铂类敏感复发性卵巢 癌 ,总 体 反 应 率 是 34% ,对 于 有 BRCA1 和BRCA2基因突变的 患者效果更好。
对于接受满意细胞减灭术、残留肿瘤最大径≤1 cm的Ⅱ期和 Ⅲ期患者,推荐给予腹腔化疗(1类)或紫杉醇联合卡铂静 脉化疗6疗程(1类)。
化疗方案
IP/IV方案 第1天:紫杉醇 135 mg/m 2 持续 静脉滴注>3 h或>24 h;第2天:顺铂 75~100 mg/m 2 腹腔化疗(紫杉醇后);第8天:紫杉醇 60 mg/m 2 腹 腔化疗;每3周重复,共6疗程(1类证据)。
II期
取消了旧分期中的ⅡC,以及ⅡA、ⅡB中的腹水或腹 腔冲洗液中未找到恶性细胞。
乙状结肠位于盆腔,如果只有乙状结肠(表面)受累, 分期仍为Ⅱ期;如果肿瘤通过肠壁侵袭至肠道粘膜, 则应升级至ⅣB 期。
III期
Ⅲ期的变化最大,新分期将基于单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由 旧分期的ⅢC期改为ⅢA1期。即新分期ⅢA1仅限于腹膜后 淋巴结转移,同时根据转移淋巴结的大小分为两个亚期: ⅢA1(ⅰ)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1cm;ⅢA1 (ⅱ)转移淋巴结 最大直径>1cm。新ⅢA2为显微镜下盆腔外腹膜受累,伴 或不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以2cm为界,病灶最大直径 ≤2cm 为新ⅢB期,>2cm新Ⅲc期,而这种划分方式并无循 证依据证明其合理性
《2023版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248a3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9.png)
骨髓抑制
放疗可能导致骨髓造血 功能受抑,表现为白细
胞、血小板等下降。
06
随访监测与康复管理
随访监测项目安排
常规检查
包括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情 和治疗效果。
肿瘤标志物检测
如CHale Waihona Puke 125等,可用于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进展。
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
针对有家族史的患者,提供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服务,以评估遗传风 险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复发后再次手术策略
评估复发情况
对于复发患者,应全面评估复发部位、范围 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确定是否适合再次手 术。
手术策略
对于孤立性复发或局限性复发患者,可考虑 行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对于广泛复发或无 法手术切除干净的患者,则可行姑息性手术 ,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
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和预防措施。术中应严 格遵守无瘤原则,减少手术创伤和失血。术后应加强护理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将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和扩增,然后回输给患者 ,以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杀伤能力。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基因检测
通过基因检测分析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为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
结合患者的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 方案。
患者身体状况和耐受性
心理支持和社会资源利用
心理疏导
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服务,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 负面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
社会资源利用
引导患者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加入卵巢癌患者俱乐部 、参加康复培训课程等,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卵巢癌的新辅助化疗课件
![卵巢癌的新辅助化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87e9f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4.png)
❖ 卵巢癌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
粗发病率
18/10万人/年
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 CDR)
12/10万人/年 (2009年欧洲临床肿瘤学会妇科肿瘤指南)
❖ 晚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30%左右
卵巢癌的新辅助化疗
标准治疗方案
❖ IIb-IIIc期
手术:经腹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和最大限 度的肿瘤病灶减灭术
meta- analysis [J]. J Clin Oncol, 2002,20(5):1248-1259)
卵巢癌的新辅助化疗
卵巢癌肿瘤减灭术
❖ 现状
仅23%的Ⅲ期患者和8%的Ⅳ期患者能达到满意的肿 瘤细胞减灭术
(Schwartz PE. What is the role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ovarian cancer? Oncology (Williston Park). 2008 Sep;22(10):1118-25; Discussion 1130, 1132, 1134).
术后推荐标准化疗方案:卡铂5-7AUC+紫杉醇 175mg/m2/3h,6个疗程,疗程间隔3周
若初治手术未达理想肿瘤减灭,化疗3疗程后对于 有反应性者或肿瘤未进展者应行中间性肿瘤减灭术, 术后再化疗3个疗程
卵巢癌的新辅助化疗
标准治疗方案
❖ IIb-IIIc期
无证据表明对化疗后完全缓解的患者施行二次探查 术对其生存有益,该手术仅用于临床试验,且二次 肿瘤减灭术其价值亦不明确 腹腔化疗应在有经验的医疗机构中进行
卵巢癌的新辅助化疗
能否达理想减灭的术前评估
腹腔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老版ⅠB期因为是双侧卵巢均有 肿瘤,没有推荐保留生育功能。2017版指南推荐ⅠB期 也可以行切除双侧附件、保留无病变子宫的全面分期
手术。推测该推荐的考虑是保留子宫以备日后采用赠 卵等辅助生殖技术。
二次减灭术:复发肿瘤手术指征之一“停化疗后12个
月复发”改为“停化疗后6~12个月”(2016版)。
精选文本
12
静脉化疗方案 :
(1)紫杉醇 175 mg/m 2 静脉滴注>3 h;卡铂 AUC 5~6 静脉滴注>1 h;每3周重复,共6疗程(1类证据)。
(2)剂量密集:紫杉醇80 mg/m 2 静脉滴注>1 h 第1、 8、15天各1次;卡铂AUC 6 静脉滴注>1 h;每3周重复, 共6疗程(1类证据)。
精选文本
8
NCCN指南更
新要点
基于 《2016.V1卵
巢癌、输卵
管癌和原发
性腹膜癌临
床实践指南》
和《2017.V1
卵巢癌、输
卵管癌和原
发性腹膜癌
临床实践指
南》
பைடு நூலகம்
精选文本
9
手术
肿瘤减灭术
间歇性(中间性)细胞减灭术:2016版手术原则增加 了上皮性卵巢癌新辅助化疗后间歇性减瘤术指导,一 般在新辅助化疗第4个疗程前进行。
精选文本
2
精选文本
3
精选文本
4
I期
手术导致的肿瘤破裂和肿瘤在手术前已自发穿破,两 者处于肿瘤不同的发展阶段,后者的预后明显较差。 多因素分析发现,包膜破裂和腹腔冲洗液阳性是提示 无瘤生存期缩短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腹腔冲洗液阳 性是否比包膜破裂更严重?或相同?显然目前尚无足够 的证据区分。
一些报道还认为,透明细胞癌破裂风险较高,故通常 需要提高分期。2016版指南:透明细胞癌均按G 3 处理
精选文本
5
II期
取消了旧分期中的ⅡC,以及ⅡA、ⅡB中的腹水或腹 腔冲洗液中未找到恶性细胞。
乙状结肠位于盆腔,如果只有乙状结肠(表面)受累, 分期仍为Ⅱ期;如果肿瘤通过肠壁侵袭至肠道粘膜, 则应升级至ⅣB 期。
精选文本
6
III期
Ⅲ期的变化最大,新分期将基于单纯腹膜后淋巴结转 移由旧分期的ⅢC期改为ⅢA1期。即新分期ⅢA1仅限
包括IDS后至少3疗程化疗。
精选文本
15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后行间歇性细胞减灭术目前仍有争议。对 于肿瘤较大、无法手术的Ⅲ~Ⅳ期患者可考虑进行新 辅助化疗(1类)
由于旧分期ⅢC期中只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而不伴腹
腔转移的患者生存期要比ⅢC期中伴有腹腔转移者要
好很多,因此,新分期通过重新划分ⅢA期来强调此
点。。
精选文本
7
IV期
胸腔积液中发现癌细胞定为ⅣA期;将腹腔外器官实 质转移(包括肝实质转移和腹股沟淋巴结和腹腔外淋巴 结转移)定为ⅣB期。
争议:肾血管水平以上的阳性淋巴结应归于Ⅲ期还是 Ⅳ期?
精选文本
10
化疗
辅助化疗 Ⅱ~Ⅳ期患者术后接受紫杉醇/卡铂方案 化疗,疗程数由原来的6~8疗程改为6疗程。(2016版
更新)
1.全面分期手术后的ⅠA或ⅠB期G 1 或低级别癌患者,术 后可仅观察随访。
2.ⅠA或ⅠB期G 2 患者术后可选择观察随访或化疗。 3.ⅠA或ⅠB期G 3 或高级别癌和所有ⅠC期患者术后须化
(5)卡铂 AUC精选5文;本 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 30 mg/m 13
复发化疗
铂类敏感:初始化疗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复发的患者
属于“铂类敏感型复发”。首次复发的铂类敏感型患 者,首选含铂类药物的联合方案进行化疗(1类)。推 荐使用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1类)。化疗方案包 括:卡铂/紫杉醇(1类)、卡铂/脂质体多柔比星(1 类)、卡铂/紫杉醇周疗、卡铂/多西他赛、卡铂/吉西 他滨(已证明可延长PFS)或顺铂/吉西他滨。
卵巢癌新版分期解读及 NCCN指南更新
肿瘤内科一病区 吕遐智
精选文本
1
FIGO2013版卵巢癌分期
国 际 妇 产 科 联 盟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2013年5月发布了 《FIGO2013卵巢癌、输卵管癌、腹膜癌分期》,将三 种苗勒管肿瘤统一分期。
(3)新辅助化疗和IDS后使用腹腔化疗方案的数据很
少。IDS后可用静脉化疗,也可选择腹腔化疗,除了
可选择GOG 172推荐的腹腔化疗方案外,卡铂也可以
用于腹腔化疗,方案如下:第1天:紫杉醇 135 mg/m 2
>3 h静脉化疗(IV),卡铂 AUC 6 腹腔注射;第 8
天,紫杉醇 60mg/m 2IP。(4)推荐至少6疗程化疗,
疗。
4.Ⅰ期患者推荐静脉化疗,一般采用紫杉醇加卡铂3~6 疗程。对于接受满意细胞减灭术、残留肿瘤最大径≤1 cm的Ⅱ期和Ⅲ精选期文本患者,推荐给予腹腔化疗(1类)或 11
化疗方案
IP/IV方案 第1天:紫杉醇 135 mg/m 2 持续 静脉滴注>3 h或>24 h;第2天:顺铂 75~100 mg/m 2 腹腔化疗(紫杉醇后);第8天:紫杉醇 60 mg/m 2 腹 腔化疗;每3周重复,共6疗程(1类证据)。
铂类耐药:非铂类单药(多西他赛、口服依托泊苷、 吉西他滨、脂质体多柔比星、紫杉醇周疗、拓扑替 康)。纳米紫杉醇的总缓解率为64%。
难治性:临床试验
精选文本
14
新辅助化疗
1)常用的静脉方案均可以用于间歇性减瘤术(IDS) 前的新辅助化疗,也可以用于IDS后的辅助治疗。
(2)在IDS前使用包含贝伐单抗的方案必须慎重,因 为可能会影响术后切口愈合。
(3)紫杉醇 60 mg/m 2 静脉滴注 1 h;卡铂AUC 2 IV> 30 min;每周1次共18周(1类证据);此方案主要适用 于年老的患者及一般状态不良者。
(4)多西他赛 60~75 mg/m 2 静脉滴注>1 h;卡铂: AUC 5~6 静脉滴注>1 h;每3周重复,共同6疗程(1 类证据)。
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同时根据转移淋巴结的大小分
为两个亚期:ⅢA1(ⅰ)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1cm; ⅢA1 (ⅱ)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1cm。新ⅢA2为显微
镜下盆腔外腹膜受累,伴或不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以2cm为界,病灶最大直径≤2cm 为新ⅢB期,>2cm 新Ⅲc期,而这种划分方式并无循证依据证明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