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析关键句子用)

合集下载

品析句子的方法

品析句子的方法

再见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ABB类 干巴巴
冷冰冰
例1 《绝唱》—— 修辞的角度
“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 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 珍珠。”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绿叶”比作 成“透明的翡翠”,把“水露”比作“珍珠”,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绿叶的青翠,有质感,水露的 圆润、晶莹;表达了作者对荷叶的美的喜爱之情。
赏析现代文句子的方法
——修辞、用词的角度
一、品析语句的突破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修辞的角度: 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常用修辞。
比喻:运用了…,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表达了…情感。
拟人:运用了…,使…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表达了…情感。
排比:运用…,增强语气,突出强调…… 2、用词的角度
动词:运用了…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表达了… 副词:慢慢地、轻盈地…… 叠词:偷偷 3、句式角度
叠词
AAB类 面面观 呱呱叫 麻麻亮 娘娘腔 飘飘然 泡泡糖 毛毛雨 团团转
AABB类 平平安安 明明白白 清清白白 祖祖辈辈 原原本本 随随便便 蓬蓬勃勃 缝缝补补 了了草草 平平常常 拉拉扯扯 昏昏沉沉 清清楚楚
例3 《背影》——动词的角度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 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 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明确: “攀、缩、倾”,一系列的动词,准 确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去买橘子攀爬月台时动作 的迟钝和艰难,表现了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 的忧伤,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爱。作者把父爱 的真挚等都通过背影恰当地显示出来。
例2 《落花枝头》——修辞的角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复习(句子品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复习(句子品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复习(句子品析)第一单元1.白鹭1.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对比的手法,将白鹭同白鹤、朱鹭和苍鹭对比,突出白鹭身段的精致玲珑。

2.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外形描写,突出了白鹭“色素”和“身段”的适宜程度无可挑剔,表现了白鹭的外形之美。

3.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一个“钓”字,使白鹭捕食的悠然自得与清水田的宁静澄澈浑然一体;将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迷人景象。

2.落花生1.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将桃子、石榴、苹果同花生进行对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揭示了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的可贵品质。

2.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是作者听到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得到的感悟,点明了文章主旨。

3.桂花雨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香气的浓郁,将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体现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动作和语言描写,“抱”“摇”等动作和欢乐的喊叫表现了“我”摇桂花时的兴奋和欢乐。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照应第4自然段第一句话,从中感受到桂花的香气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浸”字将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体现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品析关键句子—词语的表达效果

品析关键句子—词语的表达效果

品析关键句子—词语的表达效果一、课前导入复习预习:记叙文的相关知识点二、知识点讲解考纲相关要求:考情回顾:1. 2016《少年护城河》14题:请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1)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2分)(2)夜里,我一个人又.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

(2分)2.2015《父亲二十年的叮嘱》14题:体会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3.2008陕西《壶口,壶口》13题: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4分)(1)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不得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2)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明确题型:▪1、词语的表达效果。

▪2、理解词语的含义。

▪3、理解句子的含义。

词语的表达效果:Eg:“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顷..,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背影》这个句子是写人物的,属于动作描写。

“攀”“缩”“微倾”都是动词,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人物描写肯定和人物形象有关系,这几个词都写出了父亲动作的艰难,如此艰难还要努力的去,这不正体现了父亲的伟大,父爱的伟大。

表述方法:……一系列的……词,写出了……,表现出……作用,即人物(事物)形象、品质。

Eg:“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钻”和“偷偷”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解答这道题我们必须确定赏析的角度,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最后指出人、物、作者的思想感情。

“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表述方法:运用了……写出了……的内容,表达了……人、物、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析词语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品析词语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品析词语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第一篇:品析词语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品析词语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庙滩中心记叙文一.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答题思路:动词、形容词的品析答题技巧:指出这些动词或形容词形象地写出了什么,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情感例题:1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二品味句子的修辞手法解题思路:判断句子使用的修辞答题方法:指出所用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情感例题3: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例题4.: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三其他类解题思路:判断句子的类型再答题5:悬念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6主旨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7环境描写句: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8心理描写句: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9侧面描写句: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0含义深刻句: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他是一个小孩,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象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说明文词句的作用答题步骤及格式:1.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格式:不能。

“XX”表限制(修饰、程度、时间限定等),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句子:运用了____说明方法(修辞),突出说明了******特点。

(作比较、在突出之前应写出“把***和***”加以比较;打比方,“把***比作***”,还要加上“生动、形象”4个字)。

例:1、“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部编版小升初现代文阅读考点精练——分析品味句子(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小升初现代文阅读考点精练——分析品味句子(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小升初现代文阅读考点精练——分析品味句子(有答案解析)【阅读题型】1、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2、请分析某段(某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答题技巧】1、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①修辞之美------修辞要领及作用:答题套路:这句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修辞手法+内容+作用)注意:在写作时必得结合文章的具体内部实质意义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②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作用: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

疑问句造成悬念,感叹句便于抒情;反问句加强语气语调引人深思;排比句叠句气势磅礴、层层深入;对偶句铿锵凝练,重复余韵悠然,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

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

(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

)④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

(作用:全面新颖,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

)(2)注意答题格式:我喜欢xx句,因为它xx。

2、请分析某段(某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答题技巧:评价某语段或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

(1)内容上:结合文段(文句)内容概括即可。

点明中心(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

(2)在结构上:在文章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等作用。

在文章中间: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照应开头、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升华主题、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

【例题精析】例:阅读短文,回答后面小题。

父亲是一条鱼①元宵前后和阳春三月,是父亲最忙碌最苦累也最欢快的日子。

②在这段时日里,母亲帮着父亲煮大锅大锅、鲜鲜嫩嫩的鲤鱼招待那些买鱼苗的客人。

赏析句子方法

赏析句子方法

精彩句子的赏析角度赏析精彩语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从重点词语着手,品句子之精髓。

一个句子出彩,往往在乎一词,所以古人说,一字千金。

一个词用得生动准确而精当,一个句子就有了精气神,一个人物就因这一个词或一个字活了。

比如《故乡》中描写宏儿之句:“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一个“飞”字,写尽少儿活泼和欢快,一个孩子,少不更事,他并不懂得生活的艰辛,也不理解搬家的意义,他的欢快与大人们的沉重形成一个鲜明对照。

又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冲破”和“横渡”两词用得准确精当,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民解放军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冲破”写出我军进军速度之快,其势税不可当,“横渡”写出人数之多,气势之盛,所向披靡。

再用换词比较法试试,如“冲破”换成“突破”,“横渡”换成“渡过”,学生一经比较其表达效果立显。

可以说,一个好词就是这个句子的精髓所在,理解了一个词语,就也领悟了一句之深意。

二、从修辞角度出发,品句子之精妙。

我们知道,优美的文章不是高谈阔论,也不是无病呻吟,它是积极的修辞,是人性的闪光。

朱自清在《春》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妙的春之图画。

有人说,写景状物的过程就是修辞运用的过程,我很赞同这句话。

一篇优美的《春》,就是作者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方式所连缀而成的。

请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此句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人们对春的盼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之信使驾着东风来了,春姑娘已迈步向我们款款走来。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此句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对春天来临时大地苏醒的情状和山水太阳的变化作了一个宏观的勾勒,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万物变得生机无限,活力无比。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议论文阅读品析关键词(句)的作用或表达效果

议论文阅读品析关键词(句)的作用或表达效果

议论文阅读品析关键词(句)的作用或表达效果一、什么是关键词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2.表现文章主题思想、旨趣的词语;3.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4.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5.对文章结构起承接、照应等逻辑关系的词语;6.比喻、借代等特殊修辞的词语;7.根据语境随情而作别种义项的词语等;8.特殊修饰词。

二、方法技巧四抓四联系(一)四抓1.抓关键词。

如强有力的动词,富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以及一些特殊的副词。

2.抓修辞手法3.抓表达方式(描写):从表达方式入于手分析句意,如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眀、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4.抓表现手法(二)四联系1.联系上下文:注意句于在文中的位置,主要指那些在文中起总领下文,收束上文、承上启下的句子。

2.联系作者情感、主题:抓住中心理解句意,因为任何一个重要句子都与中心有着密切联系3.联系语境:根据语境揣摩句子含义,在具体的言环境中,往往可以找到理解句子的潜在信息4.联系写作背景或目的:结合社会背景理解句意,因为社会背最与文章内容和作者写作目的有密切联系三、答题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四、解题步骤(一)释词:解释词语含义。

1.该词(句)的表层义(本义)这个词(句)表层义是(原指)…2.该词(句)的深层义(语境义。

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感情色彩、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等。

)(1)比喻义(2)引申义(3)象征义(4)色彩义(爱憎分明,褒贬明显)(5)言外之意这个词(句)深层义是(这里指)…(二)析句:分析词句的作用(表达效果)。

1.结构照应、过渡、作铺垫、埋伏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情感(人物:品质、心理、性格、情感。

其他:中心、哲理、观点。

)(1)表达了作者(人物)…的感情(2)突出了…的主题3.写法(1)用词:表现力丰富的词语,如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

①动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什么+怎样)②形容词:准确、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什么+怎样)③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准确地写出了…的情况(程度、限制、时间、范围)(什么+怎样)④叠词:丰富…含义,渲染…气氛,亲切逼真,增强意韵。

红星照耀中国句子品析

红星照耀中国句子品析

红星照耀中国句子品析红星照耀中国,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赞美和肯定。

下面将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列举一些例子,展示红星照耀中国的实际体现。

一、政治领域: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领导核心,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照耀着中国的政治道路。

2. 中国共产党通过坚定的领导和正确的决策,使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日益崛起,红星的光芒照耀着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影响力。

3. 红星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伟大成就,照耀着中国的发展进步。

二、经济领域:1.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红星照耀着中国的经济奇迹。

2. 红星照耀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3. 红星也照耀着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一,红星的光芒照亮着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

三、军事领域: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军队,红星象征着中国军队的光荣和英勇。

2. 红星照耀着中国的国防建设,中国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红星的光芒照亮着中国的军事力量。

四、文化领域:1. 红星是中国共产党的标志,也是中国革命的象征,红星照耀着中国的革命文化传统。

2. 红星也象征着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照耀着中国的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3. 红星照耀着中国的文艺创作,激励着中国文艺工作者为人民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

五、社会领域:1. 红星照耀着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文明进步。

2. 红星也照亮着中国的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着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六、环境领域:1. 红星照耀着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着中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仅是对红星照耀中国的一些例子进行了简要展示,实际上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远不止这些。

红星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象征。

红星照耀中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和决策的正确性,也展示了中国的发展进步和地位提升。

记叙文句子赏析方法

记叙文句子赏析方法

记叙文句子赏析方法记叙文句子赏析方法如下: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特别是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更加鲜明生动,摇曳多姿。

3、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

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4、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5、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排比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解题思路:1. 品析语言技巧(方法)2. 不同方法的一般作用(规范化)3. 结合语境分析具体的作用,写出什么内容,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理解。

(具体化)4. 揭示表达效果 (联系中心,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人物情感、性格、品质……)答题样式:方法:(修辞、描写手法等)+规范化(生动、形象、细腻、强调、突出等) +具体化(写出了…内容、心理)+表达效果(感情、性格、主题等) 【记叙文句子赏析学习目标】1、了解历年中考记叙文句子赏析题型特点。

2、总结句子赏析题的做法。

3、能够灵活运用解题技巧解题。

【记叙文句子赏析学法指导】1、总结中考中句子赏析题的特点2、研究解题的一般方法,掌握规律3、认真练习,灵活运用【记叙文句子赏析中考题型回顾】(07年河北省中考)《江南陶公柳》22、请你从语言方面对*第二段进行简要赏析。

(3分)答:示例: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早春陶公柳的景物特征,抒发了对陶公柳的喜爱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08年河北省中考)《小扇轻摇的时光》22.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品析欣赏句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品析欣赏句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品析欣赏句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从词语的角度:
(1)用词方面: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

(作用:用词精辟、准确) (2)修辞方面:比喻、排比、拟人、对偶、反问等。

(作用: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活生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反问句增强语气;设问:可引起读者思考)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如叙议结合,寓情于景,或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
特别是描写:(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
(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直接与间接)
(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3.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借景抒情。

4.从写作方法的角度:
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

赏析句子

赏析句子

句子赏析(品析句子的妙处):
1、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胖胖地躺在那里,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

《炸豆》
答: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遗失在地里的黄豆”比作“小娃娃”,并赋予黄豆“躺”这一人的行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豆饱满的形状和惹人喜爱的情态,表现了小姐妹的喜悦之情
2、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

《燕子来时》
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燕子眼睛明亮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3、他没有一点沮丧之色,从容地走着,锣声响得有板有眼。

(《逍遥游》)
答:运用神态、动作等描写,形象地刻画了贺先生在遭受迫害时的从容镇定,
4、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一个走运
听说女店主居然是一个下肢瘫痪者时非常意外、吃惊的表情。

5、我逗他,给我吧,他立刻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

为什么要给爸爸呢,我问。

他扬起笑脸:“明天是父亲节呀。

”《父亲的节日》名师导航第7页
答: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出小男孩把给父亲的礼物看得非常神圣,不容侵犯。

突出小男孩的天真可爱以及对父亲的爱。

6、《集中营课堂》名师导航P27
(1)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
..,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
答:神态描写,刻画了赛夫得知沙宁被捕后的震惊神态,表现赛夫为地下组织遭破坏后如何完成任务的担忧。

(2)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
师,我来上课。

”沙宁一怔
..……
答:神态描写,刻画了沙宁看见谢达后十分意外
的神态,同时对谢达来集中营的意图疑惑不解。

品析重要句子 学案

品析重要句子 学案

《品析重要句子》案例[学习目标]1.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将答语规范化,获取满分.一、明确考点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点点余光” 这句话的理解。

(2分)二、考题回顾21、联系上下文,分析下面句子的作用(3分)太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照得格外艳丽。

22、谈谈你对“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2008《永远的感动》20、“距离5月12已经过去了整整11天,然而脑子里还依然是地震时的混乱与触动。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22、分析句子在文中的深刻含义(4分)老师镇定地说:孩子们都没事!可我同时也看到了她眼里惊恐未定的神情。

2010《父爱陷阱》23 、“父亲看到儿子以后,显得非常兴奋,连忙跑过来拥抱他”,为什么?(2分)2007年《长在岩石下的小花》21、联系上下文,分析下面句子的作用(3分)太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照得格外艳丽。

22、谈谈你对“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

(2分)三、温故知新(一)例句分析1、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这句话是环境描写。

“中秋过后”“秋风”“凉”“将近初冬”等词既点明了时间,又写出了天气之冷,烘托孔乙己生活环境的冷漠。

暗示了孔乙己悲惨的结局。

2、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这句话是肖像描写。

“黑”“瘦”“破夹袄”“盘着两腿”生动地写出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摧残已使孔乙已“不成样子了”。

展现出孔乙已被折磨,摧残的严重程度,充分揭示了人性的残忍和社会的冷酷。

(二)方法归纳品析重要句子的解题思路第一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步:组织答语1、指出语言技巧(即方法)2、不同方法的一般作用(规范化)3、结合语境分析具体的作用,写出什么内容,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理解。

细节描写的句子和品析

细节描写的句子和品析

细节描写的句子和品析稿子一: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细节描写。

“他的手长满了老茧,粗糙得像砂纸,每一道纹路里都藏着岁月的故事。

”你瞧,就这么一句话,是不是让一个辛勤劳作的形象一下子就出现在咱们眼前啦?那老茧,那粗糙的感觉,仿佛都能透过文字摸到。

这就是细节描写的厉害之处呀,它能让咱们对这个人有更真切的感受,仿佛他就站在咱们跟前。

还有这句,“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像星星藏在云雾中,忽明忽暗。

”哇哦,泪光变成了星星,藏在云雾里,多美的画面!这不仅写出了她在哭,还写出了那种隐忍和委屈,让人心疼得不行。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秘密。

”这种细节描写多有意境呀!风、树叶、沙沙声,一下子就把整个环境都营造出来了,让咱们好像也置身于那个安静又有点神秘的场景里。

细节描写就是这样,小小的一点,就能让整个故事、整个场景活灵活现。

它就像魔法一样,能把咱们一下子拉进去,感受着其中的喜怒哀乐。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神奇?稿子二:哈喽呀,小伙伴们!今天咱们好好说道说道细节描写。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不易察觉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一丝狡黠。

”瞅瞅,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是不是一个有点小心思的人的样子就出来啦?那个不易察觉的笑,还有那一丝狡黠,哇,感觉这人的性格特点一下子就鲜明起来了。

“她的头发乱蓬蓬的,像个鸟窝,几缕发丝调皮地翘着。

”哈哈,是不是脑海里马上就有画面了?这种细节描写多有趣,把头发形容成鸟窝,还说发丝调皮,让人觉得这个女孩特别可爱,特别生动。

再比如说,“雨滴打在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是在急切地敲着门。

”听听,这雨滴都变得有性格了,急切地敲门,多形象呀!让咱们能感觉到那种雨势的猛烈和急切。

细节描写真的太重要啦,它能让文字变得有温度,有情感。

就像给一幅画添上了最精彩的一笔,让整个画面都变得完美起来。

小伙伴们,以后咱们写作的时候,可别忘了多多运用细节描写哟,让咱们的文字也变得魅力四射!。

品析句子的方法范文

品析句子的方法范文

品析句子的方法范文
要分析句子需要以下步骤:
1.确定主谓宾结构:句子的主要成分是主语、谓语和宾语(如果有的话)。

确定这些成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

2.确定句子的修饰语:句子中可能还有其他的修饰语,如形容词、副词或介词短语。

识别这些修饰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细节。

3.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句子结构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等等。

5.检查句子的逻辑关系:分析句子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看看它们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固定的顺序,而是需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和语境来灵活应用。

此外,分析句子的方法还包括识别句子的成分、了解常见的句子结构和掌握一些语法知识等等。

摘抄拟人句加品析

摘抄拟人句加品析

摘抄拟人句加品析
句子:“微风柔和地吹过,轻轻拂动窗外的树叶,仿佛在低声细语,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品析:在这个句子中,微风被赋予了人的特质,以“柔和地吹过”和“轻轻拂动着”来描述。

这些词汇通常用于描述人的动作或情感,现在被用来描述微风,使微风显得非常柔和与亲切。

同时,微风还被描绘为“低声细语”,这进一步增强了它的拟人特性,给人一种微风正在讲述故事的感觉。

这种拟人化的描述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微风的柔和与亲切,同时也增强了句子的诗意和想象力。

品析句子的方法

品析句子的方法

品析句子的方法1. 利用主谓宾结构分析句子:通过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关系来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通过主谓宾结构分析句子可以帮助理解句子的逻辑结构和内在关系,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2. 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通过分析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来揭示句子的含义和情感色彩。

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可以深入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和情感。

如果句子中使用了比喻,可能意味着作者想要通过对比来传达更深层次的含义。

3. 利用逻辑分析句子:通过分析句子中的逻辑关系、转折和因果关系,来理解句子的推理过程和论证结构。

逻辑分析句子可以帮助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过程,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4. 分析句子的修辞结构:通过分析句子的修辞结构,如倒装、铺垫、插入语等,来理解句子的语言美感和表达方式。

分析句子的修辞结构可以帮助理解作者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技巧,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句子的内涵和含义。

5. 研究句子的语法成分:通过研究句子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语法成分,来理解句子的基本构成和语法关系。

研究句子的语法成分可以帮助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言规则,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句子的运用和含义。

6. 分析句子的修辞节奏:通过分析句子的音韵、韵律和节奏,来理解句子的语言美感和表达方式。

分析句子的修辞节奏可以帮助理解作者的语言节奏感和情感表达,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句子的内涵和情感。

7. 分析句子的结构特点: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特点,如长短、简繁、紧凑或松散等,来理解句子的表达方式和情感色彩。

分析句子的结构特点可以帮助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句子的内涵和含义。

8. 推敲句子的修辞手法:通过推敲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来揭示句子的含义和情感色彩。

推敲句子的修辞手法可以让我们更加贴近作者的语言细节和意图,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句子的内涵和表达。

9. 关注句子的语境: 通过关注句子的语境,如前后文的内容、作者的立场和背景等,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内容、心理)+表达效果(感情、性格、主
题、形象等)
友情 提示
友情提示
“语言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 生动形象地写出… 拟人:将…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 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突出强调了… 对比:将…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强调了…
问题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 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答案: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的辛勤劳动和艰辛。
练1
实战演练1
16.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 句品味语言。(4分)
(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 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 啊!”
(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
2、描写方法: 动作描写:…动词,生动地写出… 语言描写:…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写出… 神态描写:…的神情,细腻地刻画…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学以 致用
能力迁移
根据所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一下 以下答案好不好,为什么? 问题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 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勤劳。
真题
真题回放
2007年:《鼓神》 17、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 任选一句作点评。(3分) 2009年:《寻石记》 16、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语句。 (4分)
2010年:《偷父》 17、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 任选一句作点评。 (3分)
2013年《天使儿》14.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的写出老人为差点去成好望角而表激达动效和果为儿子被绑
老伴去世而痛苦的心情;(1分) “深深吸”、
“缓缓呼”形象的写出老人极力排遣心中的悲痛之
情,(1分)表现了老人坚强乐观的性格。(1分)
例2
例2:对划线句B进行赏。(4分)
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
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
例1
例1:对划线句A进行赏。(4分)
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 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看
好望角了。”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
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动作描写)
2010重庆《好望角》 找准方法
参考答案规:范化
具体化
这句话用动作描写,(1分)“颤动”一词,生动
了。”
2010广东《偷父》
练1、1
(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
又把手摊开说:“找啥准也方没法拿啊!”
规范化
具体化
参考答案:此句用了动作、语言描写,(1分)
“伸进”、“翻掏”、“摊开”几表个达动效词果生动地 写出少年熟练、迅速地翻掏裤兜,狡黠地表白自
己没拿东西的情态,(2分)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
练2
实战演练2
15.下面语句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请从排比的 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当他陡然冲入这个世界,是你,用双掌接 住那华丽的初啼;是你,用许多防疫针把成为 正常人的权利给了婴孩;是你,用精湛的医术 摧毁生命的暗礁,让初生儿扬帆远航。
2010武汉《念你们的名字》
排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 语言的气势,突出强调了医生这个职业 的重要,表达了作者对医生的赞美之情。
个被捉后处变不惊的小惯偷形象。(1分)
练1、2
(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
了。”
找准方法
规范化
参考答案:此句是语言描写,通过描绘少年结结 巴巴、吞吞吐吐的语言,(1分)形象生具动体地化 写出他要求主人送画又难以启齿的情态,(1 分)传神地表现出他渴望得到画像又担心主人 不肯给的矛盾心理。(2分表)达】效果
小结
解题思路
1.品析语言技巧(方法)
2.不同方法的一般作用(规范化)
3.结合语境分析具体的作用,写出什么内容,联系 上下文,抓关键词理解。(具体化) 4.揭示表达效果(联系中心,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
态度 ,人物情感、性格、品质……)
答题格式
方法(修辞、描写手法等)+规范化(生动、形
象、细腻、强调、突出等) +具体化(写出
考纲
考纲要求:
语言品味能力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能 力之一。其常见考点如下:①品味词 语的语境义及作用;②品味重要语句 的含义及作用;③欣赏优美、精辟、 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中考对语言品味 能力的考查大多采用主观性试题,其 题型有:品析指定的词句;规定一定 范围,在文中任选一两处来品析;做 批注等。广东省多采用前二者。
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心
理描写)
找准方法
具体化
参这考里心答理案描:写,用了比喻的规修范辞化手法,(1分)
把我感觉院子太大比喻为穿了松松垮表垮达的效肥果裤 子,(0.5分)形象生动的写出老人因儿子被绑
老伴去世后的心理感受,(0.5分)突出表现了 老人孤独空虚、压抑痛苦的心情。(2分)
作业
作业:
1、复习今天上课的内容。 2、试从《孤独之旅》中找出富有表
现力的语句进行赏析,不少于5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