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
《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幼儿园课件
《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数学启蒙》教材的第二章节《比较大小》,详细内容涉及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并能够运用这些符号进行比较物体的数量大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含义,并能够运用这些符号进行比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掌握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水果图片、动物图片等。
2. 学具: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卡片,水果、动物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水果店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水果,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图片中各种水果的数量吗?”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发放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通过举例,讲解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含义。
(3)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加深对符号的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进行比较。
例题1:比较3个苹果和2个香蕉的数量。
例题2:比较5个小朋友和5个椅子的数量。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1:比较4个橙子和3个橙子的数量。
练习题2:比较6个铅笔和6个橡皮的数量。
5. 小组讨论(5分钟)(1)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如何运用这些符号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含义。
2. 比较物体的数量大小。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课件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第三章“比较大小”的内容进行。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并学会运用这些符号进行比较大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能够准确地读写这些符号。
2. 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符号进行比较大小,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
教学重点:运用这些符号进行比较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数字卡片、比较大小示例图。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动物园里的图片,引导学生们观察图片中的动物,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图片中的这些动物谁最高?谁最矮?”2. 讲解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结合教材,介绍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
通过示例图,让学生观察并理解这些符号的用法。
3. 实践情景引入用数字卡片举例,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比较大小的过程。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加强互动。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步骤。
引导学生口头表述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随堂练习播放PPT,展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些符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大小2. 板书内容: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及用法例题解题步骤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写出5组数字,并运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进行比较。
2. 答案:作业题目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概念和用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课后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案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案Teaching plan of recognizing greater than sig n, less than sign and equal sign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教学目标:1.在“拔河”的情境中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及相
等关系,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通过学具操作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这
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
3.参与观察、操作等实际活动,初步体验“数感”;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愿意提出
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看图比出多少,并能够按要求画图。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地使用“>”、“”“9或者
94 4”、“□□9读作:10大于9
大于号
10=10 读作:10等于10
等号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课件PPT
建立等量关系
等号用于表示两个量相等 ,有助于学生理解数量的 等价关系。
培养数学思维
通过学习大于号、小于号 和等号,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 数学素养。
课件目标与期望效果
知识与技能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的 基本概念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它们 进行比较和计算。
鼓励表扬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正确回答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自信心。
06
拓展延伸:不等式概念引入
不等式定义及性质介绍
定义
用不等号(<、>、≤、≥、≠)连接 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性质
不等式具有传递性、可加性、可乘性 等基本性质。
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举例
1 2 3
商品打折
购买商品时,不同数量的商品可能享受不同的折 扣,通过不等式可以计算出最优惠的购买方案。
要求学生将解答过程和结果记录在作业本上,以便教师批改和反馈。
感谢观看
THANKS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使他 们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 用价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生动的动画和实例,帮助学生理 解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的实际应用 ,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02
大于号基本概念及用法
大于号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大于号是数学中用来表示两个数 之间大小关系的符号,通常用">" 表示。
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是开口朝左,尖角朝右,等号用两条平行线表示。
运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进行比较和排序
通过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这些符号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学生对自己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 行自我评价,包括知识掌握情况 、课堂参与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一、活动目的
1. 让幼儿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2. 帮助幼儿掌握数字大小的概念。
3.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 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图片和卡片。
2. 数字卡片。
3. 小球和盆子。
4. 尺子和玩具(比如小汽车等)。
5.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标志。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一些数字,然后提醒孩子们:你们是否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呢?我们来看看这个符号,它是什么?对了,我们要学习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2. 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教师拿出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图片或卡片,向孩子们介绍这两个符号的含义,然后请孩子们分别用手势表示这两个符号。
3. 数字大小比较
让幼儿们根据数字卡片中的数字大小,分别用大于号和小于号组成不等式,开始比较数字的大小。
4. 磨砺观察力
将一些小球放在桌面上,让孩子们估算小球的个数,然后用小于号和大于号组合成不等式,判断孩子们的估算是否准确。
5. 测量长度
拿出尺子和玩具(比如小汽车等),让孩子们测量它们的长度并对比它们之间的大小,用小于号和大于号组合成不等式。
6. 巩固复习
通过不同的小游戏和活动,让孩子进行巩固复习,例如老师说出一个数字,孩子需要举起大于号或小于号的卡片,表示这个数字比它前面的数字大还是小。
四、活动总结
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应该让孩子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来检查孩子们对数学概念的掌握程度,并指导他们认识数学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应该用具体的例子和图片来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并鼓励他们积极学习数学知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 大于号、小于号 和等于号》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及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比较大小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于符号的认知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一些比较大的符号,如“>”、“<”,但对于这些符号的数学意义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符号。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能够运用这些符号进行简单的比较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及应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在数学中的作用,能够运用这些符号进行实际的比较大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运用游戏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卡片,用于游戏和操作。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用于画图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入课题,如“小猴子和 crocodile 赛跑”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比较大小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教师用具体的例子解释这些符号的含义,如“3 > 2”表示“3大于2”。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在我们的数学世界里,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符号,它们分别是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
这三个符号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帮助我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让数学变得更加清晰和准确。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大于号“>”。
大于号的开口朝向较大的数,尖尖的一端朝向较小的数。
比如说,5 > 3,这就表示 5 比 3 大。
我们可以想象大于号就像一张大大的嘴巴,总是想要吃掉更大的数字。
当我们看到 5 > 3 时,就好像这张大嘴巴朝着 5 张开,因为 5 更大嘛。
再来看看小于号“<”。
小于号的开口朝向较小的数,尖尖的一端朝向较大的数。
比如 2 < 7,这意味着 2 比 7 小。
小于号就像是一个尖尖的箭头,总是指向较小的数字。
当我们看到 2 < 7 时,这个箭头就指向了 2,告诉我们 2 是较小的那个数。
然后是等于号“=”。
等于号的作用是表示两边的数是相等的。
例如4 = 4,这说明左边的 4 和右边的 4 是完全一样大的。
等于号就像是一座平衡的天平,两边的重量相等,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三个符号,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感受一下。
假设我们有一堆苹果,左边有 3 个苹果,右边有 5 个苹果。
很明显,右边的苹果数量比左边多,所以我们可以用大于号来表示,即5 >3 。
再比如,小明有 2 支铅笔,小红有 8 支铅笔。
这时候,小明的铅笔数量少于小红的铅笔数量,我们就用小于号来表示,即 2 < 8 。
如果老师给了张三和李四同样多的糖果,都是 6 颗,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张三的糖果数量等于李四的糖果数量,用等于号表示就是6 =6 。
在使用这三个符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仔细比较数字的大小。
有时候,数字可能会比较复杂,比如 15 和 9 ,我们可以先想一想 15 是由 1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而 9 只是 9 个一,很容易就能判断出 15 > 9 。
而且,这三个符号在数学运算中也经常会用到。
《认识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组织了数学活动《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通过活动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知识内容单调枯燥,思维训练比较严格,因此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利用学生熟悉的小兔形象,喜欢的情境游戏引入课题,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激励学生去学习新知识。
由于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和概括能力较差,借助各种教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
形象直观去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发现,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时时用儿歌去引导学生用身体去感知大于号和小于号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表演游戏这一环节,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记住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方向,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由此可见,在数学活动中,通过实物、教具材料或设计情境让学生获得直接具体的感知,既能使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又能促进学生对事物有较全面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很好。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课件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数学基础》第一册第四章“比较与排序”的第一节,详细内容涉及比较大小的基本符号——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
通过教材的学习,学生将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并能够正确运用它们进行比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理解它们在数学表达中的用途。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进行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符号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掌握符号的含义,并在实际情景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数字卡片、比较符号卡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两堆不同数量的玩具,引导学生通过数数比较玩具的多少。
提问:“我们应该怎么表示这两堆玩具的数量关系呢?”2. 新知讲解(15分钟)引入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解释符号的含义。
通过PPT展示符号用法,讲解比较原则。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PPT展示例题,一起解答并讨论如何使用比较符号。
解答过程中强调符号的正确书写和使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几道比较大小题目。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生活中可以使用比较大小的情境。
每个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全班讨论。
六、板书设计板书中心位置写出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
旁边列出符号的定义和用法。
在另一侧板书例题和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比较下列数字的大小,并写出正确的符号:5___3,8___8,2___7。
在生活中找一个物品,描述其数量,并用比较符号表示出来。
2. 答案5>3,8=8,2<7。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道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
2.能够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表示两数的大小关系。
3.培养幼儿们的数学思维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了解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基本概念。
2.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3.练习使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比较数字大小。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感受大于号和小于号,例如:“1比0大,我们用什么符号表示呢?”2. 认知环节(20分钟)1.教师出示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图案,让学生感知并说出红色的图案代表大于或小于。
2.教师模仿拍打大于号和小于号,在学生的视线范围内移动,让学生配合模仿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让学生感性认知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基本含义。
3.教师用数字举例子,比如“10>5”,“5<10”,教师通过解释和学生共同思考,让学生理解大于和小于,也帮助学生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更好地理解大于号和小于号。
3. 实践环节(25分钟)1.教师出示十进位纸卡片“∣__________∣”。
请学生用数码卡片填入空格中的数字,目的是让学生用数字的大小差异来理解大于和小于号的应用与使用。
2.教师继续出示数字填空练习题,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符号比较数字的大小。
3.教师分发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以此操作大于和小于号。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总结环节(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总结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应用。
同时结合学生在数字填空和练习题中的结果及错误,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错解。
四、教学反思1.教师通过动手模仿大于和小于号的拍打,使学生通过的动手过程来感知并理解大于和小于。
外在动作的体验让学生掌握了显而易见的符号、用符号来表示数字关系;在学生介入深层次的思考之中,通过符号来判断数字大小的关系。
2.学生在数字填空练习中,如果没有掌握大小数的规律,那么就很难找到符号显示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教学目标:1.在“拔河”的情境中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及相等关系,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通过学具操作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
3.参与观察、操作等实际活动,初步体验“数感”;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愿意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看图比出多少,并能够按要求画图。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地使用“>”、“”“9或者944”、“□□9读作:10大于9
大于号
10=10读作:10等于10
等号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含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2.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的使用方法;3.通过具体例子和练习,能够灵活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
教学重点1.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2.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例子和练习,能够灵活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数学知识,它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大于号和小于号。
2. 知识讲解•请看这两个符号:>和<,大于号和小于号。
•当我们用大于号时,左侧的数值比右侧的数值大,例如:4 > 2,即4大于2;•当我们用小于号时,左侧的数值比右侧的数值小,例如:2 < 4,即2小于4。
3. 初步练习•老师给同学们出几道练习题,同学们可以选择大于号或小于号填入空格中。
1.10 ? 52.8 ? 113.6 ? 64.3 ? 44. 游戏互动•老师告诉同学们,我们现在要一起玩一个游戏,看谁能最快把正确的符号贴到相应的地方。
•游戏规则:老师在黑板上标出几个数字,然后同学们根据数字的大小,在黑板上贴上相应的符号。
•游戏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检查答案,看哪个同学做得最快最准确。
5. 认识“等于”符号•同学们,虽然大于号和小于号很重要,但我们还需要认识一个符号,它叫“等于”符号,即“=”,表示左右两侧的值相等。
•请看这个例子:3 + 2 = 5,意思是3加2等于5,左右两侧的值相等。
•同学们可以尝试着举出其他的例子,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等于”符号。
6. 综合练习•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几道综合练习,既有大于号和小于号的使用,又涉及到“等于”符号,请同学们仔细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填写答案。
1.5 + 3 ? 82.9 ? 7 + 33.6 + 3 ? 94.6 + 3 = ?7. 反思•教学效果好的因素:1.单元教学目标明确;2.教学过程生动有趣;3.生动的游戏互动,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4.通过不同形式练习,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了大于号和小于号的使用方法。
数学教案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认识 >、< 和 =滦城街道办佘庄小学王艳霞本节课,在学生熟悉的、乐于参与的分发食物的过程中,经历把“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经验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体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关系的作用,培养符号意识。
本节课的主要活动是讲故事,学习重点是认识>=<符号,并用这些符号表示两种物品的数量。
课堂活动中,要在学生讲故事、分水果以及直观图的基础上,借助>=<符号形状的特点,突破重点。
一、教学目标:1、经历把“多”“少”和“同样多”等语言抽象为数学符号的过程。
2、了解>、=和<数学符号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表示9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3、在看图讲故事和分食物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和<符号,并用这些符号表示两种物品的数量。
(二)教学难点:了解>、=和<数学符号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表示9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三、教学准备:熊猫请客动画片,主题图挂图和各种动物图片和水果图片。
四、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
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小熊猫是怎样过生日的?是怎样招待大家的?请大家看动画片,然后把你了解到的信息编成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好不好?师:教师放动画片。
生:学生认真观看动画片,看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编的故事。
班内挑选一名讲得最棒的同学,给全班小朋友讲一讲。
设计意图:熊猫过生日请客的情境生动有趣,使学生们在情境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自主参与学生的欲望。
(二)探究与体验:1.等号师:教师出示主题图挂图并提出探究问题,在小熊猫请客的故事中,你发现了哪些与数有关的知识?生: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后汇报:(适当多找一些学生说)有3只小熊猫,3只小猴,4只小兔;小熊猫准备了4个香蕉,4个桃子,4个萝卜,小熊猫的家里有4棵竹子......设计意图: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比多少的一些方法,加深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的概念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经历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再抽象出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
小学数学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教学设计.doc
课题:认识>=<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4、15页。
教学目标:1.经历把“同样多、多些、少些”等语言抽象为用数学符号的过程。
2.初步认识“>、=、<”等数学符号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
3.在看图讲故事和分食物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课前准备:动画课件。
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创设情境1.教师谈话,通过为小熊猫过生日这个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知的学习。
孩子们喜爱小动物,而为小动物过生日更贴近学生的情感,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同学们,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它们快乐的生活在美丽的大森林里。
今天,熊猫一家正在给小熊猫盼盼过生日,请来了许多小客人,热闹极了,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播放动画课件。
2.学生观看动画片,讲故事。
教师给学生一定的交流时间,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以便更好的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讲故事是儿童愿意做的事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儿童对情景中的信息进行回忆和提取,有利于数学信息的获得。
师:看了刚才的动画片,你能试着给同学们讲一讲小熊猫请客的事情吗?给学生充分的讲故事的时间。
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
二、数的比较1.体验同样多。
(1)先让学生说一说每种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再接着放小熊给小兔分萝卜的动画。
通过熊猫分食物,让学生知道请客要让客人先吃,培养学生待人接物的好品质。
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
师:客人都到齐了,小熊猫准备分食物了,你们知道每种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吗?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熊是怎样给客人分食物的吧!(2)描述分萝卜的过程,边说边演示兔子和萝卜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和个数关系,体验同样多的含义。
通过观察一一对应的关系,理解和体验到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看完动画,说一说小熊是怎样给兔子分萝卜的?生:一个一个地分。
教师利用动画演示一一对应分的过程。
2.认识“=”。
教师介绍,让学生知道“同样多”可以用“=”来表示,以及“=”的读、写。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是学生在掌握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之后,进一步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知识点。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使他们理解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材内容丰富,有大量的图片和生活实例,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数数、识数、基本的运算能力,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往往还依赖于数数的方法,对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认识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符号的使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比较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较符号进行两个数的大小的比较。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比较符号的使用。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卡片、小奖品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引入课题,如:“有两只小猴,它们捡到了一些桃子,它们想知道谁捡的桃子多,谁捡的桃子少。
”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和含义。
同时,教师可以用实物或图片进行举例,让学生明白比较符号的使用。
幼儿园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
1.让幼儿学会辨认大于、小于和等于的符号;
2.能够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3.加深幼儿对数量大小关系的理解。
教学准备
1.教案、课件、小板书等;
2.数字卡片、大于小于等于符号卡片。
教学内容
1. 导入新知识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图片和物品的大小,引出大小概念。
2. 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认识和用法
1.引入符号卡片,让幼儿自主实验探究来认识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含义;
2.拿出数字卡片,并引导幼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对数字进行比较,让幼儿理解符号的应用。
3. 小游戏
设置小游戏,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比大小游戏,让幼儿能够在游戏中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4. 课堂检测
通过发放小作业,考察幼儿的掌握情况。
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通过幼儿喜欢的小游戏教学方式,引导幼儿更加容易学习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2.探究式学习:通过幼儿自主实验,让孩子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1.让幼儿理解大于、小于等于的含义;
2.引导幼儿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应用场景。
教学扩展
1.看谁数数快:让幼儿自行数数,并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将自己的数分组;
2.比较数的大小: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应用所学的知识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和探究式学习让幼儿掌握了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但是在实践中需要更注重总结和归纳,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消化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和 “=”》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和“=”》(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节日教案、季节教案、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计划总结、节日习俗、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holiday lesson plans, seasonal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 activity design, plan summary, festival custom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和“=”》《认识“﹥”、“﹤”和“=”》是本店铺整理的一节优秀小班音乐教案,内容含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准备等,认识符号=、﹥和﹤及其含义,欢迎老师阅读完整教案,本店铺长期更新名师课堂视频,观摩视频,幼儿公开课ppt,公开课ppt,五大领域PPT等,节日课件PPT模板.齐全海量幼儿公开课ppt,让您教学更轻松!活动目标:1. 使学生经历比较物体个数的具体过程,认识符号=、﹥和﹤及其含义,能用符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