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2 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合集下载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

2.发病特点: 温热类――发病急,来势凶猛,变化快,易伤 阴液(如春温)
湿热类――发病缓慢,传变慢,变化少,病情 緾绵难解,多留恋卫气分
3.辨证特点: 温热类――多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实到虚 ――多以卫气营血辨证为辨证纲领
湿热类――多在卫气分,很少到营血分――多 以三焦辨证为辨证纲领
4.症候特点: 温热类: 总的特点――热势宣扬,口渴、苔黄甚至焦 黑,脉洪滑数
①伤寒论⑥首先提出了温病的症状及与伤寒的辨证 要点。 ②六经辨证纲领对后世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有着 指导作用。 ③伤寒方为温病方剂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⑵温病学说是伤寒论继续发展的结果。
3.病机、辨证、治则上的联系:
⑴从病变发生和发展上看: 发病初期都不同程度的具有表证,病邪入 里,都见里热。
伤寒固多伤阳,也同样可伤阴;温病多伤 阴,但也不是绝对不伤阳
(3)季节性:温病的发生与四时气候的变化有 着密切的关系。
如:风温――多发生在温暖的春季
暑温――多发生在炎热的夏季 暑湿、湿温――多发生在雨湿较多的长夏
秋燥――多发生在干燥的秋季
不同季节不同的气候变化,还可对人体 发生影响造成人体对病邪反应性的差异。如: 冬春季节肺卫功能比较低下,故容易导致 风热病邪侵犯肺卫,病变以上焦为主。 夏秋季节热盛湿重,人体脾胃功能呆滞, 易导致湿热病邪侵犯脾胃,病变以中焦为主。 由此可见温病的季节性特点,主要是由 于不同季节气候变化对病邪产生、传播和对 人体机能影响的结果。
二是温病的传染程度强弱差异很大,有的具 有强烈的传染性,有的则传染性较小; 三是温病虽包括了多种急性传染病,但也并不 是所有传染病都属于温病范围,如狂犬病、破 伤风等传染病因不具有“温热”的特征,故不 属温病范围。

温病学:温病的特点

温病学:温病的特点

【温病的特点→具有特异的致病因素 —— 温邪】 温病之所以不同于外感风寒性质的外感病,也不同于内科杂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引起温病因素不是风寒,也不单是情志或内伤,⽽是温邪,故叶天⼠提出:“温邪上受,⾸先犯肺”。

温邪特异性在于⼤部分是外感受的;燥热性(温热)和湿热。

温邪作为致病因素,不应完全看作单纯⾃然界⽓候变化的物理因素,⽽是⽓候变化中特殊致病物质,与现代医学致病微⽣物密切相关(细菌、病毒、⽀原体……)。

【温病的特点→⼤部分温病具有传染性、流⾏性、季节性、地域性】 1.温病的传染性传染性是指温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群中传播。

《素问·刺法论》:“五疫之⾄,皆相染易(易者移也),⽆问⼤⼩,病状相似”。

吴⼜可谈传染性更多,《温疫论》指出:“疫⽓盛⾏,所患者重,最能传染”。

 考试⼤站整理 “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

“天受”指呼吸道传染,“传染”指接触传染、⽪肤及消化道传染。

但是,少数温病不具有此特点,或传染性极⼩,如肺炎、中暑,所以温病不等于传染病;许多传染病不属温病范围,如狂⽝病、寄⽣⾍病。

2.温病的流⾏性由于传染,在⼀定条件下传播,在⼀定范围蔓延,天时不利,环境不利,⼈⽓不利,如久旱久涝,天灾,地震。

3.温病的季节性⼤多有明显季节性,故⼜称温病为“四时温病”,有的温病只限于特定季节,如暑温──夏季;但有些四季可见,⽽以某个季节为多,如风温、湿温。

【温病的特点→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 温病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是由于在温邪的作⽤下,导致卫⽓营⾎及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具有规律性变化所决定的。

温病病程的阶段性主要表现为:①邪在卫分阶段,温邪初袭⼈体,病变多在卫分;②邪在⽓分阶段,温邪由卫分传⼊⽓分,则导致⾥热炽盛;③邪在营分阶段,温邪由⽓分传⼊营分,导致营热阴伤;④邪在⾎分阶段,温邪由营分传⼊⾎分,导致动⾎耗⾎;⑤恢复期阶段,患者正⽓恢复,逐渐康复痊愈。

总的说来,温病的前期阶段多以机体功能失常为主,后期阶段则以实质损害为明显,主要是阴津的耗损及重要脏器的损害。

温病的分类

温病的分类

温病的分类
温病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疾病范畴,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气候、环境、饮食等多种因素所致。

根据症状表现、发病机理以及疾病特点等方面的不同,温病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分类。

首先,根据病程长短而分为急性温病和慢性温病。

急性温病指发病急、病情严重、病程短暂的温病,如流感、急性扁桃体炎等;慢性温病则指病程长、病情缓解轻微的温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等。

其次,根据病因不同而分为外感性温病和内伤性温病。

外感性温病是由外部病原体引起的温病,如感冒、疟疾等;内伤性温病则是由于内部因素如情志不畅、饮食过度、劳累过度等引起的温病,如胃热、肝热等。

再次,根据不同的病理表现而分为热病和湿热病。

热病主要表现为热证,如高热、口渴、汗出等;湿热病主要表现为湿证,如黄腻苔、口干燥热、尿黄等。

最后,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而分为清热类温病和滋阴类温病。

清热类温病适用于病情带有热性的患者,如清热解毒汤、银翘解毒片等;滋阴类温病适用于病情偏向虚弱的患者,如六味地黄丸、人参归脾汤等。

总之,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温病,对于患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1 -。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

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温病学快速复习资料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温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温病是指由外感病邪所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症状。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温病学的知识是医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快速复习一下温病学的重点内容。

一、温病的分类根据温病的发病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

外感温病是指由外界的病邪入侵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如风温、暑温等;内伤温病是指由内因引起的疾病,如肺温、胃温等。

二、温病的发病机制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抗邪和病邪入里三个方面。

病邪侵袭是指外界的病邪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病理反应;正气抗邪是指人体通过正气的作用来抵御病邪的侵袭;病邪入里是指病邪从外界侵入人体后,通过经络、脏腑等途径进一步侵犯内脏,引起病变。

三、温病的诊断温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

病史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原因等;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体征包括舌苔、脉象等。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分析这些信息,确定病邪的性质和病变的部位,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温病的治疗方法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祛邪、调和四个方面。

解表是指通过发汗等方法将病邪从表面排出,以达到解除症状的目的;清里是指通过清热、泻火等方法将病邪从内脏排出,以达到治疗病变的目的;祛邪是指通过药物等方法将病邪从体内排出,以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调和是指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五、温病的预防与保健预防温病的关键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预防和保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等。

综上所述,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温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温病的分类有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两类;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邪侵袭、正气抗邪和病邪入里三个方面;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祛邪、调和四个方面;预防与保健的关键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病邪,均属于它的范围。 温邪的特异性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它从外感受而不同于内伤杂病的病因; 二是性质属热而有别于伤寒、中风等风寒性质外 感病的病因(二)多Βιβλιοθήκη 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 地域性
1、传染性
大多数温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中医文献 中,很早就有关于温病传染性的记载:
《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 病状相似”。
等方药。 湿温、暑温夹湿、伏暑、
湿热疫、霍乱等。
2、根据温病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 即根据是否有里热见证,分为新感和伏邪两类。
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如风温、秋 燥等。
伏邪温病: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偏重为特点, 如春温、伏暑等。
五、温病与相关概念的分析
(一)温病与伤寒 1、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关系 (1)伤寒有广狭二义
治疗特点 包括病种
以清热救阴为大法,宜用辛凉、辛寒、 苦寒、甘寒、咸寒等方药
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 烂喉痧、暑热疫等。
湿热相兼
多为脾胃。
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 程较长,缠绵难解。
初起发热及伤阴表现均不 明显,而阳气被遏征象较 著。初起多湿重热轻,继 之出现湿重于热或热重于 湿之证;后期既可燥化 伤阴,出现腑实、营、 血分证,亦可湿化伤阳, 以化湿清热为大法,宜用 芳香、苦温、苦寒、淡渗
刘河间在《伤寒标本》中称疫疠为“传染”并列传染专 节。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疫气盛行,所患者重,最 能传染”;“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
2、流行性
由于多种温病具有传染性,因此在一定条件 下,可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
古代所说的“天行”、“时行”就包含了流行的 意思。

《温病学》教学大纲

 《温病学》教学大纲

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学大纲总学时63学时开课对象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专业前言温病学是一门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学科。

温病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具有指导临床工作的实际意义。

温病学是中医专业的必修课,是中医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温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诊治温病的基本技能,为诊治温病和其他有关疾病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由二个部分组成:其一是温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介绍温病学的发展史、温病的概念、病因发病、辨证、诊法、治疗和预防等;其二是讨论主要温病,包括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病的病因病理、传变规律、辨证论治。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上篇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一)了解温病学的定义、学习温病学的意义。

(二)了解温病学的发展概况,明确温病学是在对外感热病认识不断深入的基础上,为适应医疗实践的需要而形成的。

(三)了解对温病学形成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如《内经》、《难经》、《伤寒论》、《千金要方》等和医家如朱肱、刘河间、郭雍、王安道等人对温病学发展的主要贡献,熟悉主要温病学家如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学术成就及其代表著作。

【教学内容】一、温病学的定义。

二、温病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三、温病学的发展概况(一)战国~晋唐时期(介绍该阶段对温病的认识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肘后方》、《千金要方》等著作对温病的主要论述)(二)宋~金元时期(介绍朱肱、刘河间、郭雍、王安道等主要学术思想及代表著作)(三)明清时期(介绍张凤逵、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的主要学术思想和代表著作)(四)近现代温病学理论的发展四、温病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研究方法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目的要求】(一)明确温病的概念。

(二)掌握温病的特点。

(三)了解温病的范围及命名依据。

(四)熟悉温病的分类。

温病的分类

温病的分类

温病的分类
温病是指由外邪侵袭引起的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咳嗽等。

根据病程和病情的不同,温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太阳病:初起症状为发热、头痛、身痛,严重时会出现意识障碍、谵妄等症状。

2. 太阴病: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寒、腹痛、便秘等。

3. 少阳病: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耳鸣、口苦等,严重时会出现昏厥、抽搐等症状。

4. 阳明病: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口渴、大便干结、腹痛等。

5. 太乙病:病程较短,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咳嗽、口干等。

6. 厥阴病: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发热、身痛、乏力、腹胀等。

以上是温病根据其病程和病情的不同所分为的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温病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观察自身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疾病,采取适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以保证身体的健康。

- 1 -。

温病学-2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温病学-2温病的特点、范围和分类

初起证候
初起治法 初起用方
附:关于“寒温之争”
(1)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的主要观点 温病属于伤寒范围,不应另列门户 伤寒学派 《伤寒论》六经辨证即可适用于温病 提出“阳明病即是温病”,白虎、承气就是治疗 温 病的方剂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风寒温热均在论中(《伤寒论》)。”认为温 病学家是“标新立异,数典忘祖。”甚至提出“废伤寒则六经不传,废六经则百 病失传。”
及自己固有的特性,不同的温病各具个性,而有别于 其它温病。如湿热性质的温病只有湿热化燥化火,才 能导致阴津的耗伤。湿热化燥化火呈渐进性的变化, 故在病程中,可能出现湿热未尽,而阴液已伤的复杂 证候。若湿热反从寒化,转变为寒湿病邪,又可伤人 身阳气,是湿热类温病的一种特殊表现。
三、温病的范围
(一)温病的范围 在中医历代文献中,温病的含义有所不同,所指的范围 亦有差别。随着时代的演进,对温病的认识不断深化,温病 的范围逐渐扩大,病种逐渐分化,至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形成, 温病的范围已较为广泛,例如《温病条辨》:“温病者,有 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 有冬温、有温疟。”另外还有伏暑、痢疾、黄疸等。现在一 般把外感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 本教材论述的温病范围以四时温病为主,包括:风温(包括 冬温)、春温、暑温、暑湿、湿温、秋燥、伏暑、大头瘟、 烂喉痧、温疫、霍乱、疟疾等。另外属于温病范畴的疫毒痢、 急黄、麻疹、水痘、百日咳、白喉等,已归列于内科、儿科、 喉科等相关学科中。
1起病急传变快2发热为主症易化燥伤阴3易化燥伤阴4易内陷生变3以上四个方面是一般四时温病的共同特点但就某一温病而言这些特点可显示出程度上的差别及自己固有的特性不同的温病各具个性而有别于其它温病
第二章 温病的特点、范围和 分类

温病学考试重点

温病学考试重点

温病学重点(括号内内容看一下作为了解)上篇第一章绪论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萌芽阶段《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二、成长阶段1.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2.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医家为元代末年的王履(王安道),将温病与伤寒加以明确区分,其《医经溯洄集》中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三、形成阶段1.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第一部温疫学专著——《瘟疫论》,创立疠气学说2.明代医家张鹤腾所著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3.清代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

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4.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5.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

第一部理论方药具备的集大成之作6.王孟英——《湿热经纬》。

第一部优秀的温病文献汇集之作以上,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被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

此外,需要了解: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余霖——《疫疹一得》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柳宝诒——《温热逢源》雷丰——《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戴天章——《广温热论》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第一节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指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第二节温病的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温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故有“四时温病”之称;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炎热潮湿,易形成湿热病邪,所以湿热类温病易于发生)3.病程发展有一定规律性(①由表入里②由浅入深③由轻转重④由实转虚⑤由功能失常转为实质损伤)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①起病急,传遍快②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③易化燥伤阴④易内陷生变)(皮肤斑疹密布,腔道出血,神智昏迷,手足抽搐等。

其中斑疹、出血是热陷血分,迫血妄行所致,神智昏迷是热邪内闭心包的结果,手足抽搐是热陷肝经而热盛动风的表现)第三节温病的范围及命名一、温病的命名1.以发病季节为依据:发生于春季的春温;发生于冬季的冬温2.以时令主气为命名依据:发生于春季的风温(春季主气是风);发生于夏季的暑温(夏季主气为暑);发生于长夏季节的湿温(长夏季节主气是湿)3.根据发病季节结合季节主气命名:秋燥4.以临床表现特点为依据:大头瘟(以头面肿胀为特点);烂喉痧(以咽喉腐烂、皮肤丹痧密布为特点);疟疾(以寒热定时发作为特点);霍乱(以突然上吐下泻为特点)5.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命名:温疫,或称天行病、时行病等第四节温病的分类1.根据病因性质分类2.根据发病初起的性质分类(可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第二章---温病的概念PPT课件

第二章---温病的概念PPT课件

甚动血等热毒内陷营血分的里热证候;后期—— 气
阴两伤,甚至肝肾真阴亏损证。
4、治疗特点:清热救阴为大法,宜用辛凉、辛
寒、苦寒、甘寒、咸寒等方药
(三)湿热类温病的特点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8
1、病势特点:起病缓慢,传变较慢,病程较 长,缠绵难解。
2、脉症特点:身热不甚,热势不扬,胸闷脘 痞,腹胀呕恶,身重肢倦,纳呆神呆,口粘不渴 或 渴不欲饮,苔粘腻滑润,脉濡等湿遏清阳,郁阻 气 机的特点。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14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3
(二)分类
1、确立温病病名的依据
(1)根据发病季节而命名:如春温、冬 温等。
(2)以时令主气而命名:如风温、暑温、 湿温、秋燥等。
(3)根据临床病候特点而命名:如伏暑、 大头瘟、烂喉痧等。
2、温病的分类
(1)根据病证性质分类: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6
卫气营血辨证分析
卫→气→营→血
卫→营
三焦辨证分析
上焦(肺卫)→中焦(脾胃)→下焦(肝肾)
↓逆传
上焦(心包)
(3)从病机转归来看,既可燥化伤阴,亦可湿 化伤阳。
(4)症状特点——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பைடு நூலகம்
(5)治则特点——以祛邪为主,兼顾救阴、护 阳。
10/30/2024
10/30/2024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11
(五)温病与温疫 (自学) 1、了解温病与温疫的关系有几种看法 2、明确哪种看法是正确的 (一)温(瘟)疫的概念 1、“疫”的含义 2、“ 温”与“瘟”的含义 (二)温病与温疫的关系 1、认为二者毫无区别:吴又可为代表 2、认为二者截然不同:陆玖芝为代表 3、认为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三)辨别温病与温疫异同的临床意义 ——指导温病防治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温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下面是温病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温病概述1.温病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温病的特点,如多见于秋冬季节、传染性强、发热等。

3.温病的分类,如外感温病、内伤温病等。

二、温病的病因病机1.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如六淫之邪入侵、风暴热化等。

2.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如情志内伤、五脏功能失调等。

3.温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

三、温病的症状和体征1.温病的表现特点,如高热、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等。

2.温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

3.温病的辨证要点,如热证、寒证、实证、虚证等。

四、温病的诊断1.温病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发热史、咳嗽史、鼻塞流涕等。

2.温病的辨证要点和辩证方法,如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3.温病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X射线检查等。

五、温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温病的治疗原则,如扶正祛邪、解郁利气等。

2.温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中药汤剂等。

3.温病的针灸疗法和其他疗法,如艾灸、拔罐等。

六、温病的预防和护理1.温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

2.温病患者的护理原则,如保持休息、饮食调理等。

3.温病的合理用药和药物副作用的监测。

七、常见的温病及其治疗1.温病的常见类型,如流感、急性咽炎、急性胃肠炎等。

2.温病的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法,如药物选择、剂量计算等。

3.温病的预后评估和康复指导。

八、温病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1.温病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向。

2.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温病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出现和应用。

九、温病学的局限性和争议性问题1.温病学的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温病学中的争议性问题,如温病的定义和分类等。

总结:温病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温病的概述、病因病机、症状体征、诊断、治疗、预防护理等方面。

熟悉温病学的重点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对温病的认识和理解,并能更好地进行温病的辨证和治疗。

高等教育出版社《温病学》各章节知识总结

高等教育出版社《温病学》各章节知识总结

高等教育出版社《温病学》各章节知识总结第一、二章1.温病学的定义2.温病学的地位3.温病病名首见于《内经》4.伤寒论中关于温病的叙述-5.恶寒是不是伤寒论与温病学的鉴别要点6.温病学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7.温病学成长阶段(郭壅,韩祗和,庞安时,朱肱)8.吴又可对温病学的贡献9.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10.薛生白对温病学的贡献11.吴鞠通对温病学的贡献12.王孟英对温病学的贡献13.温病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14.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15.温病的概念16.温热类温病的特点17.湿热类温病的特点18.温病的命名19.温病的分类20.温病与伤寒21.温病与温疫22温病与温毒1.温病学的定义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2.温病学的地位(1)是临床上一类常见病,多发病(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多数病种来势急骤,发展迅速,病情较重,甚至导致死亡(4)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3.温病病名首见于《内经》4.伤寒论中关于温病的叙述广义伤寒: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狭义伤寒和温病是并列关系,广义伤寒包括温病(1)揭示了温病初起热象偏盛的临床特点(2)其六经辨证纲领,对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体系的确立具有重要启迪(3)理法方药为温病学奠定了基础(4)对后世研究瘟疫意义重大5.恶寒是不是伤寒论与温病学的鉴别要点不是,是表里证的鉴别要点,有一份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温病卫分时即有恶寒6.温病学导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7.温病学成长阶段(1)宋郭壅<伤寒补亡论>---首先提出了新感温病学说(2)宋韩祗和<伤寒微旨论>---提出了热病可别立方药而不从仲景方的主张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宋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灵活运用经方(3)金元刘完素寒凉派代表医家,温病的奠基人,创始人在热性病的治疗上大胆提出创新论,立新法,创新方①六七皆从火化--温病性质属热②六经传变,由浅至深,皆是热证--创新论③开寒凉医热病之先河--立新法④创立了双解剂--双解散,防风通圣散,天水散等表里双解之剂--创新方⑤补充了燥气的病因病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8.吴又可对温病学的贡献(1)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温疫,传染病学)专著<温疫论>(2)创立了疠气学说(3)在流行特点上,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4)在感染途径上,认为邪从口鼻而入(5)在受邪部位上,指出邪伏膜原(6)在治疗上,创立了疏利透达之法9.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1)阐明了纹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了逆传心包的特殊传变规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2)创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纲领(3)丰富和发展了温病学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pei(4)提出了温病各阶段(卫气营血)治疗大法10.薛生白对温病学的贡献(1)编著第一部湿热类温病专著(2)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做了专门的系统阐述(3)特别是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辩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11.吴鞠通对温病学的贡献(1)明确了四时温病的范围和种类(2)创立了三焦辨证论治纲领(3)提出三焦用药规律(4)总结或创立了许多治疗温病的有效方剂: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12.王孟英对温病学的贡献(1)对温热类温病作了全面系统总结,提出治疗热病必养阴(2)王孟英对暑邪和暑病有独到见解和认识,提出暑多夹湿的观点13.温病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卫气营血与三角辩证纲领的创立14.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15.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明显,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疾病(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温邪(从外感受,性质属热)(2)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的阶段性(4)表现的特殊性:起病较急,来势较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易内陷生变17.湿热类温病的特点(1)起病较缓,传变较慢,变化较少,病程较长(2)湿邪困遏清扬,组阻滞气机(3)发热为主症,热象不显,身热不扬(4)湿从热化,湿从寒化18.温病的命名以发病季节----------------------春温,暑温以时令主气----------------------春季的风温,夏季的暑温,长夏季节的湿温以临床特点----------------------大头瘟,烂喉痧以发病特点----------------------伏暑发病季节结合季节主气-------秋燥19.温病的分类(1)从病因性质分类(病症性质)温热类--风温,春温,秋燥湿热类--湿温,伏暑,霍乱(2)发病初期证候类型(感谢之后是否立即发病)新感温病--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伏邪温病--春温,伏暑20.温病与伤寒温病: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明显,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疾病广义伤寒: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狭义伤寒和温病是并列关系,广义伤寒包括温病伤寒论是温病学形成的重要基础,温病学是伤寒论的发展与补充21.温病与温疫温病: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明显,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疾病温疫的概念:是指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温疫是温热性质的疾病,所以温疫属于温病范围22温病与温毒温病: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明显,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疾病温毒:是感受温热毒邪所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温病,它除了一般温病的临床表现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第三、四章1.温邪3.风热病邪4.暑热病邪5.湿热病邪6.燥热病邪7.温热病邪8.温毒病邪9.疠气10.发病类型11.卫分证12.气分证13.营分证14.血分证15.上焦证16.中焦证17.下焦证18.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关系19.邪陷心包与湿蒙心包鉴别1.温邪:能导致人体卫气营血和三角所属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实质性损伤,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发病2.温邪病因的特点:(1)从外感受(2)性质属热(3) 致病迅速(4)季节相关(5)互相转化(6)病位有别3.风热病邪:致病特点(1)首犯上焦肺卫(2)易伤肺胃阴津(3)病情变化迅速,逆传内陷4.暑热病邪:致病特点(1)起病急骤,传变最速,病情较重(2)发病可径犯阳明气分(3)易于耗气伤津(4)易致闭窍动风5.湿热病邪:致病特点(1)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变化较少(2)易犯脾胃,病位以脾胃为主(3)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6.燥热病邪:致病特点(1)病位以肺为主(2)易致津液干燥(3)易从火化7.温热病邪:致病特点(1)邪气内伏,病自里发①邪伏少阴说---叶天士、柳宝诒②邪伏肌肤说---王叔和③邪伏肌骨说---巢元方④邪伏膜原、少阴说---俞根初⑤三纲鼎立(肌肤、少阴、肌肤少阴之间)---喻嘉言⑥随体质变化不同---雷丰(雷少逸)《时病论》(2)初起即见里热证(3)郁热蒸迫,易闭窍,动风,动血(4)易耗伤阴津,后期易致肝肾阴伤8.温毒病邪:致病特点(1)具有火热之性(2)攻窜流走(3)蕴结壅滞9.疠气:致病特点(1)其性暴戾,致病力强(2)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于流行(3)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4)病情严重,病势凶险,复杂多变(5)致病有种属选择性10.发病类型:(1)新感温病:简称新感,指感受外邪后即时而发的一类温病其发病初起临床表现与当令主气的致病特点相一致(病多发于表,初起以表热证为主,无明显的里热证候)(2)伏邪温病:简称伏邪,指感受外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的温病其发病初起的临床表现与当令主气的致病特点不一致11.卫分证:(1)概念:是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导致卫气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一类证候类型(2)主要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3)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4)病机:温邪袭表,肺气失宣,卫阳被郁(5)治则:在卫汗之可也,汗为解表法(6)治疗禁忌:a.辨清卫分证的临床类型,区分病邪性质,采用不同解表法b.忌用发散风寒之辛温解表剂c.不宜早用苦寒直折之品12.气分证:(1)概念:指病邪入里,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失常所产生的一类病变指温邪入里,而未入营动血的一切病证,皆属气分范围(2)主要证候:a.温热类: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辨证要点) b.湿热类:发热,脘痞,苔腻(3)病机:湿热类:正邪剧争,热炽津伤湿热类:湿热交争,瘀阻气机(4)时期:温病中期(极期)多见,高潮阶段,初期亦可见,如伏邪温病(5)范围:凡温邪已离开卫分,而又未传入营血分时,所出现的各种类型(6)临床主要证候类型:邪热壅肺证(麻杏石甘汤):身热,咳嗽,痰黄,胸闷,苔黄,脉数阳明经热证(白虎汤):壮热,汗多,烦渴,苔黄燥,脉洪数热结腑实证(小承气汤):潮热,腹满,便秘,苔黄厚干燥,脉沉实有力热郁胸膈证(栀子豉汤):身热,心烦懊恼,苔黄,脉数热灼胸膈证(凉膈散):身热,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口渴,便秘,苔黄,脉滑数热与胆腑证:寒热往来,口苦烦渴,胸胁不舒,溺赤,苔黄腻,脉弦数邪留三焦证(湿):寒热起伏,胸闷腹胀,溲短,苔腻热蕴膀胱证:身热,小便短赤或涩滞热痛,苔黄,脉数邪伏膜原证(湿):憎寒发热,脘腹痞胀,苔白厚腻如积粉,舌质红绛(7)治则:到气才可清气13.营分证:(1)概念:指热邪深入,劫灼营阴,扰乱心神而产生的一个证候类型(2)主要证候:身热夜甚,口干但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3)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质红绛(4)病机:营热阴伤,扰神窜络(5)主要证候类型:温邪传入营(血)分,病机变化,证候类型大多基本相似临床证候显示不出明显的差异及区别(6)治则: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清营汤14.血分证:(1)概念:指邪热深入血分,引起以血热亢盛,动血耗血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类证候(2)主要证候:身灼热,躁然不安,或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漏血,斑疹密布无汗,舌质深绛,苔少或无,脉细数(3)辨证要点:出血见证,斑疹密布,舌质深绛,苔少或无,脉细数(4)病机:热甚迫血,热瘀交结或耗血动血(5)主要证候类型:热盛动血:血分热毒炽盛,迫血妄行而致,证同主证气血两燔(最严重):由热毒亢盛,充斥气血而致,证见壮热,口渴,烦躁发斑,吐血(清瘟败毒饮)便血,舌绛,苔黄,脉数血热动风:灼热神昏,手足抽搐,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舌绛或紫,脉弦数热瘀交结(桃仁承气汤):少腹坚满,按之疼痛,小便自行,神志如狂,舌紫绛色暗或有瘀斑脉沉实或涩(6)治则:凉血散血--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15.上焦证:(1)手太阴肺证a.湿热阻肺证:主要证候:恶寒发热,身热不扬,胸闷,咳嗽,咽痛,苔白腻,脉濡缓辨证要点: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苔白腻病机:湿热阻肺,肺失宣降(2)心包证a.邪陷心包证(邪闭心包;热陷心包)主要证候:身灼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舌绛辨证要点:神昏,肢厥,舌绛病机:邪热内陷,阻闭心窍治法:清心开窍醒神方药:清宫汤送服三宝《温病条辨》b.湿蒙心包证(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主要证候:身热,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间有谵语,舌苔垢腻,舌质不绛,脉濡滑数辩证要点:神识昏蒙,舌苔垢腻病机:气分湿热酿痰,蒙蔽包络治法:清热化湿,豁痰开窍方药:菖蒲郁金汤合苏合香丸或至宝丹(3)治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1)邪在肺卫:辛凉解表,宣肺清热,如桑菊饮之类(2)邪热壅肺:清宣肺热,麻杏石甘汤之类(3)内陷心包:清心开窍,清宫汤或清营汤送服三宝(4)转归:在上焦有二:一曰肺之化源绝者死;二曰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死16.中焦证:(1)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证(易出病例)主要证候:身热,烦躁,胸脘痞满,腹痛,大便溏垢如败酱,便下不爽舌赤,舌黄腻或黄浊,脉滑数(2)中焦治则: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1)阳明热炽证:清胃泄热,生津止渴,如白虎汤类(2)阳明热结证:苦寒攻下,泄热存阴,如承气汤类(3)湿热中阻证:清热化湿,通畅气机,如三仁汤之属(3)转归:在中焦亦有二:一曰阳明太实,土克水者死;二曰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

一、《伤寒杂病论》概述《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医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医学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原则。

其中,温病学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了解传统中医治疗发热病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温病学的概念1. 温病的定义温病是指因外感暑热或内伤邪热而引起的发热病。

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疾病类型,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 温病的分类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分为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两大类。

外感温病是指由暑热外邪引起的发热病,内伤温病是指由内伤邪热引起的发热病。

三、温病学的病因病机1. 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在《伤寒杂病论》中,外感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暑热外邪直接入侵人体,导致正气受损,致使发热、头痛、恶心、腹痛等症状。

外感温病的病机则主要是由于邪热侵袭,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紊乱。

2. 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内伤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内伤邪热,如情志不遂、饮食失调等因素导致内脏功能失调,致使热邪内生;内伤温病的病机则表现为热邪内生,热毒内盛,病势急剧。

四、温病学的临床表现1. 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伤寒杂病论》中对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做了详细描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多饮等症状。

2. 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热不退、口干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燥、尿赤等症状,表现出病情急剧、病证明显的特点。

五、温病学的治疗原则1. 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疏风宣表。

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适当的清热解毒中药,及时扶正祛邪,达到疏风宣表的效果。

2. 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凉血,和解毒瘀。

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轻重,选取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瘀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六、温病学的临床应用1. 温病学在传统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为传统中医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温病条辨归纳总结

温病条辨归纳总结

温病条辨归纳总结温病作为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以其独特的理论思维和治疗方法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温病的条辨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温病理论。

一、温病的概念和分类温病是中医学中的一类外感病,又称“温邪病”。

温病主要包括两大类: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

外感温病是指人体受到外界温邪的侵袭导致的疾病,如感冒、流感等;内伤温病则是由内因内伤所致,如肺炎、胃炎等。

二、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温病的病因主要是外界的温邪,也可以是内因导致的内伤。

而温邪进入人体后,通过侵袭脏腑经络,破坏正气和防御系统的功能,导致病理变化。

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邪气侵犯,正气失调以及脏腑功能紊乱。

三、温病的症状和体征特点温病的症状和体征特点多种多样,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一般来说,温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痛等。

此外,还会出现舌苔黄腻、脉象浮数等特点。

四、温病的辨证要点在治疗温病时,中医强调辨证求因,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温病的辨证要点主要有温热辨、寒邪辨、病位辨、气血辨等。

通过准确的辨证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

五、温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中医治疗温病的原则主要包括解表、清邪、扶正、调理等。

在具体的治疗方法上,可以采用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中药汤剂等。

另外,还可以结合食疗、按摩、气功等辅助疗法,提高治疗效果。

六、温病的预防和养生对于温病的预防和养生,中医强调大力提高人体的自身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养生方面,可以通过合理饮食、适当锻炼、调节情绪等来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降低患病的风险。

七、温病疗效评估和随访在治疗温病时,及时评估疗效并进行随访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并且向患者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以促进康复。

八、温病理论的临床应用温病理论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无论是治疗感冒、发热等外感温病,还是肺炎、胃炎等内伤温病,温病理论都可以为中医师提供参考和指导,提高治疗效果。

温病学重点

温病学重点

第⼆章1、温病的特点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2)多具有⼀定的传染性,流⾏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卫⽓营⾎、上焦中焦下焦4)临床表现的特殊性(1)起病急,传变快(2)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3)易化燥伤阴(4)易内陷⽣变2、温病的命名1)⼀是根据发病季节命名,如发⽣在春季的春温、发⽣在冬季的冬温。

2)是根据四时主⽓命名,如风温、暑温、湿温等。

因为春天的主⽓是风,故称风温;夏天的主⽓是暑,故称暑温;长夏季节的主⽓是湿,故称湿温。

3)是把发病季节与主⽓相结合命名,如秋燥因其发病季节是秋季,秋天的主⽓是燥,故名秋燥。

4)是根据特殊的临床表现命名,如⼤头瘟即是因其头面肿⼤、灼热疼痛,⽽定名为⼤头瘟;烂喉痧即是因其咽喉红肿,甚⾄糜烂疼痛,肌肤丹痧密布,故命名烂喉痧。

5)是根据流⾏特点命名,如将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甚⾄引起较⼤流⾏的⼀类疾病称为温疫 3、温病的分类(内涵、如何鉴别)1)按照病证性质分类:(1)温热: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头瘟、烂喉痧等⼤多发病较急, 发展较快,发热显著,易损伤津液,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热邪内陷,引起昏迷、抽搐、斑疹、出⾎等危重证候,治疗以清热保津为原则。

(2)湿热:湿温、伏暑等⼀般起病较缓,发展较慢,初起发热和伤津征象均不显著,治疗重在化湿清热。

(3)⼆者转换:温热类温病在病变过程中有时也可兼夹湿邪为患,如暑温病可见暑热夹湿之象,但是以温热为主, 兼湿为次。

⽽湿热类温病虽为湿与热合,但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湿邪化 燥,热邪化⽕,其病证性质也可由湿热相兼转化为纯热⽆湿的⽕热之 证,临床表现和病机变化也就与温热类温病殊途同归。

2)按照发病初期的证候特点分类(1)新感:风温、秋燥新感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明显里热表现的⼀类温病(2)伏邪:春温、伏暑伏邪温病,又称伏⽓温病,是指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类温病第三章1、温病的病因及治病特点2、表3-2第四章1、P26-281)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体肌表,导致卫⽓功能失调⽽引起的⼀种证候类型。

第二章 温病的特点、范围、分类

第二章  温病的特点、范围、分类
从性质而言,凡是具有“温热”性质的外感病邪,均属 从性质而言,凡是具有“温热”性质的外感病邪, 于它的范围。除了四时六淫之邪从热而化的风热、暑热、 于它的范围。除了四时六淫之邪从热而化的风热、暑热、湿 燥热以及寒邪伏藏化热的温热病邪外,还包括“疠气” 热、燥热以及寒邪伏藏化热的温热病邪外,还包括“疠气” 温毒”之邪。 和“温毒”之邪。 温邪的特异性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温邪的特异性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它从外感受 而不同于内伤杂病的病因;二是性质属热而有别于伤寒、 而不同于内伤杂病的病因;二是性质属热而有别于伤寒、中 风等风寒性质外感病的病因。 风等风寒性质外感病的病因。 温邪的性质是根据发病后的临床表现,通过“审证求因” 温邪的性质是根据发病后的临床表现,通过“审证求因” 而确定的, 而确定的,它与西医学通过理化分析而明确病因方法完全不 同。
(二)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 二 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 域性
1、传染性 、 大多数温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 大多数温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温病中 包括了许多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性传染病, 包括了许多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性传染病,因而多数温病具 有一定的传染性。中医文献中, 有一定的传染性。中医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温病传染性 的记载: 的记载: 素问•刺法论 刺法论》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 《素问 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 病状相似” 小,病状相似”。 刘河间在《伤寒标本》中称疫疠为“传染” 刘河间在《伤寒标本》中称疫疠为“传染”并列传染 专节。 专节。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 疫气盛行,所患者重,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疫气盛行,所患者重, 最能传染” 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 最能传染”;“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源自(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见气阴两伤,甚至肝肾真阴亏损证。湿之证;后期既可燥化
伤阴,出现腑实、营、
血分证,亦可湿化伤阳,
出现湿胜阳微证。
治疗特点 以清热救阴为大法,宜用辛凉、辛寒、以化湿清热为大法,宜用
苦寒、甘寒、咸寒等方药
芳香、苦温、苦寒、淡渗
等方药。
包括病种 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 湿温、暑温夹湿、伏暑、
烂喉痧、暑热疫等。
起病、传变 起病较急,传变较快,病程一般不长。 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
及病程特点
程较长,缠绵难解。
证候特点 热象显著,易出现化燥伤阴征象。初 初起发热及伤阴表现均不
起多见肺卫表证或里热亢盛;继之可 明显,而阳气被遏征象较
见气分、营分或热闭心包、热盛动风、著。初起多湿重热轻,继
风、热盛动血等里热证候;后期则 之出现湿重于热或热重于
五、温病与相关概念的分析
(一)温病与伤寒
《素问·热论篇》: “今夫热病者,
1、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关系 皆伤寒之类也。”
(1)伤寒有广狭二义
广义伤寒——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凡由外邪引起的急性热
病都可称为伤寒。
《难经·五十八难》:
风寒性质——伤寒、中风
“伤寒有五:有中风种的命名主要是根据发病的季节、四时主气或病 候特点而确立的。
1、根据发病季节命名:发于春季的称为春温,发于冬 季的称为冬温等。
2、根据四时主气命名: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 3、根据临床特点命名:伏暑、大头瘟、烂喉痧。
四、温病的分类
温病虽包括了许多病种,但根据它们内有的某些共同之 处,可以进行一些归类。现在常用的归类方法大致有以下两 种:
2、流行性
王叔和在《伤寒例》中说:“非其时而 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 此则时行之气也”。
庞安常在《伤寒总病论》中说:“天行 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 乡,次则偏着一家。”
4、地域性 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说:“吾吴湿邪害人最广”
(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温病发展过程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温病发生发展的总趋向和过程来看:多由表入
湿热疫、霍乱等。
2、根据温病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分类: 即根据是否有里热见证,分为新感和伏邪 两类。
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如风温、 秋燥等。
伏邪温病: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偏重为特点, 如春温、伏暑等。
暑温、湿温初起时虽以里证为主,但其临床见证与 当时主气的致病特点一致,所以一般仍将其归属于新感 温病。

病的方剂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风寒温热均在论中(《伤寒论》)。”认为温
第二章 温病的特点、范围和 分类
陕西中医学院 温病学教研室 2006.4
请单击播放 按ESC键退出
温邪:
六淫化热:风热、暑热、湿热、燥热 伏寒化温 疠气 温毒
1、传染性
《素问•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 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疫气盛行, 所患者重,最能传染”;“邪之所着,有天 受,有传染”。
无汗或少汗,苔薄白舌 无汗,苔薄白,脉浮
边尖红,脉浮数。
紧。
初起治法 辛凉解表。
辛温解表。
初起用方 如银翘散、桑菊饮等。 如麻黄汤、桂枝汤等。
附:关于“寒温之争”
(1)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的主要观点
温病属于伤寒范围,不应另列门户
伤寒学派 《伤寒论》六经辨证即可适用于温病
提出“阳明病即是温病”,白虎、承气就是治疗
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致虚。 叶天士:“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吴鞠通:“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中焦病不治,
则传下焦……。”
(四)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起病急,传变快 2、发热为主症 3、易化燥伤阴 4、易内陷生变
以上四个方面,是一般四时温病的共同特点, 但就某一温病而言,这些特点可显示出程度上的差别 及自己固有的特性,不同的温病各具个性,而有别于 其它温病。如湿热性质的温病只有湿热化燥化火,才 能导致阴津的耗伤。湿热化燥化火呈渐进性的变化, 故在病程中,可能出现湿热未尽,而阴液已伤的复杂 证候。若湿热反从寒化,转变为寒湿病邪,又可伤人 身阳气,是湿热类温病的一种特殊表现。
三、温病的范围
(一)温病的范围
在中医历代文献中,温病的含义有所不同,所指的范围 亦有差别。随着时代的演进,对温病的认识不断深化,温病 的范围逐渐扩大,病种逐渐分化,至明清时期温病学说形成, 温病的范围已较为广泛,例如《温病条辨》:“温病者,有 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 有冬温、有温疟。”另外还有伏暑、痢疾、黄疸等。现在一 般把外感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 本教材论述的温病范围以四时温病为主,包括:风温(包括 冬温)、春温、暑温、暑湿、湿温、秋燥、伏暑、大头瘟、 烂喉痧、温疫、霍乱、疟疾等。另外属于温病范畴的疫毒痢、 急黄、麻疹、水痘、百日咳、白喉等,已归列于内科、儿科、 喉科等相关学科中。
1、根据病因性质是否兼湿,分为温热与 湿热两类。
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 暑热疫等
湿热类:湿温、暑温夹湿、伏暑、湿热疫、霍乱等
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比较表
温热类温病
湿热类温病
病邪性质 纯热无湿(如风热、暑热、燥热)。
湿热相兼(如湿热、暑湿等)。
发病部位 多为肺卫,亦可发于气分或营血分。 多为脾胃。
2、温病与狭义伤寒的证治区别
风温与伤寒(狭义)鉴别表
风温
伤寒
病因
风热病邪
风寒病邪
病机特点 初起邪犯肺卫,继则肺 初起寒束于表,郁闭
胃热盛,甚则热陷心营, 卫阳,继则寒邪化热
后期易伤肺胃阴液。
内传入里,后期易伤
脾肾阳气。
初起证候 呈表热证,发热重,恶 呈表寒证,恶寒重,
寒轻,口渴,咳嗽, 发热轻,头痛身痛,
温热性质——温病、热病、湿温
狭义伤寒——五种病之一,为感受风寒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2)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有别于狭义伤寒
在古代伤寒、温病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温病包括在 广义伤寒范围之内,两者是隶属关系;它与狭义伤寒,则 是外感病中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两者是平列关系。
外感温热之邪引起的温病与伤寒在临床表现上有明显 的差别,所采用的治法方药也截然不同。必须严加区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