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九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语文四年级导学案答案

语文四年级导学案答案

语文四年级导学案答案课时训练一、我能辨别下列形近字,并组词。

谙孤厌亭暗狐压停二、填空。

《望洞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山水,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试找出以下运用比喻的诗句中的本体和喻体:1、“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中,诗人把比喻成未经打磨的铜镜。

2、“白银盘”是喻体,它的本体是,作者同时把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

三、默写《独坐敬亭山》。

,。

,。

四、根据诗句写意思。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五、我会填。

1、《忆江南》是唐代大诗人所写的词,“忆江南”是牌名。

2、“江南好”是诗人对江南天的赞美。

3、“风景旧曾谙”一句中,“旧”指,因为诗人年轻时游过杭州;“曾”的意思是;“谙”的意思是。

4、“能不忆江南?”是问句,因为江南的美好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

2、《桂林山水》课时训练一、看拼音,写词语。

pínɡ zhànɡ dànɡ yànɡ zhú fá fti cuì lián mián bú duàn yún wù mím?nɡ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词语意思。

1.波壮阔:。

2.地而起:。

3.危峰立:。

4.怪石:。

三、多音字组词。

卷┌juǎn 屏┌pínɡ└juàn └bǐnɡ觉┌ju? 倒┌dǎo└jiào └dào四、课内阅读。

这样的山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着这样的山,加上空中云雾迷,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选出括号中恰当的词语,用“”标出。

2.“这样的山”指的是的山,特点是、、;“这样的水”指的是的水,特点是、、。

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说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感受和乐趣,说明桂林山水真的如人们所说:。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1.《观潮》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并且能给生字组两个不同的词语。

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翘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与壮观,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

3、学习课文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4、练习给课文分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第3、4自然段。

学习重点: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的景象。

学习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我会自学。

1、请认读下面的字,然后写两遍组一个词。

潮称盐笼罩蒙薄雾昂沸贯旧恢2、我会读会写它们,还知道它们的意思。

宽阔笼罩薄雾沸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奔腾依旧恢复屹立横贯江面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笼罩:屹立:鼎沸:漫天卷地:3、我会区分我会用。

men( ) hao( ) 若隐若现…闷号水天相接……men( ) hao( ) 依旧……二、认真读文,感知内容。

1、我知道课文有( )个自然段,还知道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段意请写书上)2、我读课文后,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作者观看( )的盛况。

三、小组合作,理清顺序.读了课文,我知道课文( _____ ) 先讲( )的景象;( _ )接着讲()的景象;( __ )最后讲( )的景象。

由此可知课文是按()、()、()的顺序叙述。

四、分段读文,感受奇特.第二课时一、小组探究,品味奇观.1、自渎课文,思考:课文哪些语句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观?句子中的哪些重点词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观?怎样读出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观?方法:读文画句子写感浯2、小组讨论交流.3、班上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听到:看到:朗读时语气应由( )到( ),语音应由( )到( ),语速应由( )到( ).二、再次探究三四自段,感受奇观1、看看写潮来之时按从()到()的顺序,抓住潮的()、()写出潮来时的惊心动魄。

人教版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45页全册

人教版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45页全册

1 观潮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2* 雅鲁藏布大峡谷3 鸟的天堂4* 火烧云组别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5古诗两首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6、爬山虎的脚课时 2课时组别姓名小组评价7蟋蟀的住宅课时: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9巨人的花园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课题10﹡幸福是什么11去年的树班级课题12﹡小木偶的故事课时1课时使用日期班级四年级课题13白鹅课时 2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13白鹅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四年级课题 14*白公鹅课时 1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四年级课题 15猫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四年级课题15猫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四年级课题 16*母鸡课时 1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四年级课题 17长城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四年级课题17长城课时 2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课题 18.颐和园课时 2课时使用日期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课题 19*秦兵马俑课时第1课时使用日期班级课题 20古诗两首课时第2课时使用日期班级四年级课题 21搭石课时 2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时 2课时班级课题 23﹡卡罗纳课时 1课时班级课题 24*给予是快乐的课时 1课时班级课题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时第1课时班级课题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时第2课时班级课题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时第1课时班级课题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时第2课时班级课题 27﹡乌塔课时 1课时组别使用人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班级四年级题 2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时 1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 29 呼风唤雨的新世纪课时 2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 30*电脑住宅课时 1课时班级四年级课题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课时 2课时班级课题 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课时课时31 飞向蓝天的恐龙知识链接:1、词语理解: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导学案蝴蝶的家一、教材内容简介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小蝴蝶的家和小鸟的家,通过这两个小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小蝴蝶和小鸟的家、飞行和觅食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对小蝴蝶和小鸟的家的描述和描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1.学习小蝴蝶和小鸟的家的描述和描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2.了解小蝴蝶和小鸟的习性和生活环境。

五、教学准备1.课文《蝴蝶的家》。

2.课件、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1.通过展示一张蝴蝶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蝴蝶长什么样子?用什么方式移动?2.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蝴蝶的了解程度。

二、新课呈现1.出示课文《蝴蝶的家》,向学生介绍这是一篇关于蝴蝶的故事。

2.为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听听故事。

三、课文理解1.进行课文导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分析讨论,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课文:(1)蝴蝶的外形特征有哪些?(2)蝴蝶的家是什么样子的?(3)蝴蝶飞行的方式有哪些?3.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蝴蝶的习性和生活环境。

四、学习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蝴蝶的家、外形特征和飞行方式。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再次回想起蝴蝶的家、外形特征和飞行方式。

2.让学生自由发言,回答问题。

二、新课呈现1.出示课文《蝴蝶的家》中的插图,让学生观察蝴蝶的家。

2.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描述蝴蝶的家。

三、拓展活动1.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齐心协力完成以下任务。

(1)画出蝴蝶的家,并写下对蝴蝶家的描述。

(2)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环境中蝴蝶的家,并进行描述。

四、小结归纳1.教师对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了解蝴蝶的家、外形特征和飞行方式。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教材分析】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

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

有关爱的主题在前几册里已有所涉及,本册教材再次安排了“人间真情”的专题,是为了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

这组教材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搭石》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丰富的想象,写出来的习作会比画面所反映的内容更完整、更具体、更生动。

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要求把经过写具体,最好还要写写自己的感受。

习作时,教师注意指导,讲评时,请学生读一读精彩片段或全文,师生共同点评,提出修改建议。

“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发现、掌握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提高语文能力。

“日积月累”是一首课外的古诗。

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引导学生积累:先读一读,再讲一讲;最后背一背。

“成语故事”讲的是“杏林春满”这个成语的典故,教学时,以学生独立阅读为主,再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引导学生课外多读书、勤积累。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认识本单元25个生字,会写其中30个生字,掌握“词语盘点”中积累的词语,做到会听写、会认读。

四年级语文上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上导学案

全册备一、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词典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6)继续学习预习和复习,并养成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培养读书做记录的习惯。

2.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1)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复述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

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

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通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三首》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三首》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三首》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三首古诗的作者和背景知识。

2. 探究三首古诗的写作特点和文化内涵。

3. 能读懂并理解这三首古诗的意义,感受古人的深情和智慧。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引入话题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古诗三首》,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之前学过的古诗,有了解过李白、王之涣这些古代文人吗?2. 学习目标告诉学生今天的学习目标,能读懂并理解这三首古诗的意义,能感受古人的深情和智慧。

二、呈现新课(25分钟)1. 学习活动一:分析诗名(5分钟)通过学生猜测的方式,预测一下这三首古诗的主题和写作背景。

诗名是《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绝句》。

2. 学习活动二:诗歌背景知识了解(10分钟)了解诗人的背景知识和写作背景。

第一首:《望庐山瀑布》——杨万里第二首:《登鹳雀楼》——王之涣第三首:《绝句》——杜牧3. 学习活动三:理解诗歌意义(10分钟)结合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感受古人的深情和智慧。

第一首:《望庐山瀑布》学生带着问题读诗,找出诗中的自然景物和诗人的感悟,体会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二首:《登鹳雀楼》学生带着问题读诗,找出诗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第三首:《绝句》学生带着问题读诗,找出诗中的感慨和诗人的心情,体会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三、拓展延伸(15分钟)1. 学习活动一:诗歌创作要求学生在课后,尝试写一首自己的小诗,表达自己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2. 学习活动二:背诵诗歌选取其中一首诗,要求学生背诵和朗读出来,感受古人的智慧和魅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通过分析诗名、了解诗人背景知识和理解诗歌意义,来探究这三首古诗的写作特点和文化内涵。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能读懂并理解这些古诗的意义,感受到古人的深情和智慧。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这三首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2. 背诵其中一首古诗,并准备在下节课朗读出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16)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16)

⼈教版四年级语⽂下册导学案(1-16)⼈教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1、《古诗词三⾸》学习⽬标:1、认识2个⽣字,会写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三⾸古诗词。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度边想象画⾯等⽅法,感知诗词⼤意,⽤⾃⼰话说说诗句意思。

重难点:重点:品位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

难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的情感。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学法:质疑探究法、体验法教学准备:⽣字卡⽚、教学挂图、⼩⿊板。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独⾃⼀⼈坐在敬亭⼭上,以⼭为伴,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

(A. 李⽩B、.杜甫)2、夜,经过洞庭湖,看见优美的洞庭湖夜⾊,即赋诗⼀⾸。

(A、夏刘禹锡B、秋刘禹锡)预习检查:1、选择正确的读⾳风景旧曾谙(yīn ān )潭⾯⽆风镜未磨(m?m?)众鸟⾼飞尽(jìn jìng )⽩银盘⾥⼀青螺(l?u lu?)2、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累()()廷()()⾳()()覃()()3、恰当解释我会选厌:①憎恶②满⾜③因过多⽽不喜欢⑴、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

()⑵、这个游戏我们早玩厌了。

()⑶、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不该厌弃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

()合作学习:1、(鸟飞⾛了,云飘远了。

)诗⼈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敬亭⼭似乎也⼀动不动地看着诗⼈。

2、填写修辞⽅法我来试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

()②遥望洞庭⼭⽔翠,⽩银盘⾥⼀青螺。

()③⽩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④能不忆江南?()迁移训练: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曾:谙:2、“”⼀句是对江南风景总的赞美。

与“”⼀句相呼应。

表达出作者对江南景⾊的与之情。

拓展探究:宋代诗⼈苏轼曾写过⼀⾸赞美杭州西湖风景的诗,请写出苏轼的这⾸诗。

2、《桂林⼭⽔》学习⽬标:1、认识8个⽣字,会写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全⽂。

3、感受桂林⼭⽔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好河⼭、热爱⼤⾃然的感情。

课前预习:1、读准字⾳,通读课⽂。

2、学习⽣字11个,积累四字词语10个。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学会课文中“宅蔽骤燥搜掘钳慎弃朴址糙”等几个生字,理解积累遇而安”等词语。

2、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修建的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学习课文,进行语言感悟的同时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增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识。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材简析:《蟋蟀的住宅》是人教版小语第九册第七组课文的一篇讲读课文。

学习本组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要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学以致用,把这些介绍事物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从教材编排来看,本册有两个训练重点,一是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一是阅读有一定速度。

因此教学中要巧安排,精训练,突出这两个训练重点。

学情把脉:1、《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说明性的科学小品文,处于本单元第二篇的位置。

在学习《鲸》之后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说明方法,所以在教学课文时学习说明方法,以自读自悟为主。

2、能力方面继续培养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学习语文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继续贯彻落实“大语文”思想,推荐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由课内带动课外,走近名家名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学前准备:1、蟋蟀的图文资料;法布尔及《昆虫记》的简介。

2、字幕片。

教学流程:一趣味引入A猜谜语:头插野鸡毛,身穿滚龙袍,一旦遇敌人,作战呱呱叫。

B诗词吟诵寻找“蟋蟀”,了解它的别名。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自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筝,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蛐蛐、油葫芦、促织、趋织。

蟋蟀又叫促织、趋织、蛐蛐,是一类善吃、好斗的昆虫。

夏末秋初的夜晚,它们躲在墙角里、庭园中、杂草间、砖瓦下、土洞里,不停地发出“瞿瞿”瞿”“唧唧……唧唧……”的鸣叫。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导学案精选(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导学案精选(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导学案精选(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导学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选自法国作家雨果的著名小说,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危急时刻”这个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作品语言生动、情节感人,通过“诺曼底”号轮船遇险过程中哈尔威船长只会救援工作最后以身殉职的故事,表现船长临危不惧、沉着果敢、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

全文犹如一曲生命的赞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在危急时刻,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机智地应对。

二学情分析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对于小说体裁还不太熟悉,但对小说的课文很感兴趣,理解故事的情节不成问题,但是否真正能感受到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伟大情操呢?为此,我们根据学生具有对船长品质的情感认同,但苦于没有危急时刻的生活体验而难以真正理解船长的行为的特点,选择时机适量运用多媒体手段来适应学生特点,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个情景中,从而带来能力与心理品质的和谐,保证语文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能力目标:在自读质疑、自读感悟、合作交流、悟中积累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内心,感悟大作家的语言魅力,感受人物高大形象,从而感动于哈尔威船长的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难点:1、学生不了解海上航船规则及船长的职责,导致对课文理解有困难。

2、学生没有沉船危急时分的体验与感受,体会起来比较困难。

五教法学法教法:依据本教材编排本单元的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在危急时刻,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机智地应对,同时还能感受到人物在危急时刻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教这篇小说要淡化小说的体裁教学,抓住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潜在的英雄主义情结,让它进入学生的大脑,渗透到学生生命的深处。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全部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全部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全部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慰藉(jiè)硕士(shuò)B、攀援(ài)痴情(zhī)(正确答案)C、脑髓(suǐ)城隅(yú)D、跬步(kuǐ)告诫(jiè)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惆怅chàng 携手xié(正确答案)B、寥廓guō沧海桑田cāngD、峥嵘zēn 飞翔xiáng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 A.焉斯天下之民至焉则将焉用彼相矣B.如洛阳亲友如相问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正确答案) C.然填然鼓之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于则移其民于河东青出于蓝,而青于蓝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粗糙cāo 红缯zēng 乳酪lào(正确答案)B、背负bèi 树冠guān 萌蘖nièC、龟裂guī宋徽宗huī贮藏zhùD、谚语yàn 紫绡qiāo 果梗gěng5、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袅娜(niǎo)宁谧(mì)倩影(qiàn)花团锦簇(cù)(正确答案)B、踌蹰(chóu)蹒跚(pán)戮力(lù)游目骋怀(pìn)C、抽噎(yē)狙击(zǔ)徘徊(pái)放浪形骸(hái)D、吮吸(shǔn)尴尬(gà)蹂躏(lìn)绽开(dìng)6、64. 下列选项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单选题] *A、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正确答案)B、全石以为底C、卷石底以出。

D、林尽水源。

7、1“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信息课程进度表周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年级撰写运动会开幕词描写颤抖运动会场面润色比赛结果版面重新认识文件和文件夹来到文件管理熟识文件的操作方式重新认识金山画王创作精致作品设置鼠标、时间转换文件夹样式屏幕维护程序四年级初靠岸海网海溪旁制作奖状设计海报选曲报导新建图像加工图像装饰图像手绘图像美化文字制备图像第3单元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英才篇,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洁等传统美德的一个单元。

选编了《三顾茅庐》、《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等三篇课文,一个语文练习,一篇习作。

前两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

3篇课文的课后各项练习,都是从学习语言文字入手的,诸如朗读、背诵、复述、演诵;识字、写字;理解、运用词、句;读写结合小练笔训练等等;特别是“练习3”的安排,也与这一单元的阅读遥相呼应:“处处留心”先介绍了“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精彩片断,再让学生讲讲“空城计、苦肉计、夜走麦城、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成语故事,沟通了课内外学习的联系。

而“读读背背”的成语歌――“初出茅庐、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独木难支、回天无力”概括了诸葛亮辛劳而光辉的一生,这不但深化了学生对《三顾茅庐》内容的理解,而且扩大了文本的张力,激励了学生对《三国演义》的阅读,对诸葛亮生平的探究。

二、教学目的:1.联系上下文认知词语和句子的意思2.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抒发的思想感情3.学会韵头,培养较好的韵头习惯4.累积课文中的迷人词语、精彩句段三、教学轻、难点:1.运用情境教学法,再现课文情境,较快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文本身的艺术美,又可以由此感受到古代英贤人物的传统美德。

2.鼓励学生念课文,把握住关键词句,进行想象,体会英雄事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课文里的“敌人“指的是()。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我尝试
1.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2.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三、展示交流,我愿意
四、合作探究,我参与
(一)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从国歌的诞生中体会。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这首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找出相关的句子并感情朗读。
三、展示交流,我愿意
1.全班展示交流生字“薄、”的读音、结构、及书写要点
2.小组分工展示:自学部分2、4、5
四、合作探究,我参与理解课文:
1.将你最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并说明理由。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听到,于是,盲姑娘听得入神了,紧接着,贝多芬又,从而创作了著名的曲子——月光曲。
听到 听到 听到
走近 走进再弹
波涛汹涌——激昂
卷起巨浪——明快热爱生活
微波粼粼——舒缓
八、课后反思
《林中乐队》
主备教师:陈丽萍审核:花晓燕上课教师:上课日期: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写字6个。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和独立识字。
2.能说出“异想天开,不折不扣,清脆,婉转,喧嚣”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象声词。懂得有破折号句子的意思。
②尽管贝多芬是个大作家,可是。
③贝多芬之所以能创作出著名的《月光曲》,那是因为。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我尝试
1.贝多芬先生为什么会弹出这么美妙的琴声?
2.弹得多纯熟啊(ua)!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①这里连用了两个叹号,说明了什么?
②“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两个您,分别应怎样读?
4、准确分辨课文中那些是实在的事物,那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中的感情变化。
2、难点是体会贝多芬的感情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我尝试
1、我会把课文读三遍,边读边圈画出优美词语。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与国歌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我尝试
1、我会把课文读三遍,边读边圈画出优美词语。
2、我能正确朗读这些词语:
魔爪自豪倾注自豪鼓舞
油然而生、、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高昂激越万众一心
3.我能把田字格中的生字正确、工整地抄写一遍:
4.我能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油然而生:自豪:
(4)交流,读了这些句子,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二)分辨课文中那些是实在的事物,那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两者结合有什么作用?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破折号的作用
(三)贝多芬为什么能创作出《月光曲》
五、总结拓展,我收获
1.有感情地朗读8——10自然段。
六、达标检测,我能行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两个造句。
()()而生振()人心()()直前一()()开朗()安()危一()无()
2、精彩补白
(1)“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由()作词,()谱曲的《》。
(2)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到()每个中国人都会
(),()就会()。
七、板书设计
中华民族最强音
《义勇军进行曲》
4.小声读一读2、3、4自然段,用“——”勾出在森林里我们可以听到哪些演奏声音,用“~~”勾出描写了哪些小动物,
5.请选一种你最喜欢的小动物为同学们表演介绍一下。
6.天牛的脖子嘎吱嘎吱——这不是活像在拉一把小提琴?
破折号的作用是:
五、总结拓展,我收获
1.欣赏森林乐队录像资料
2.作者为什么把动物的叫声比做“唱歌奏乐”作者为什么能把这支乐队描绘得如此惹人喜爱呢?
【重点难点】
1、我知道《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
2、我能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人说音乐是凝固的史诗,音乐是作者情感的奔流。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播放音乐)你知道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吗?当你听到这雄伟、激昂的国歌时,你有什么感受?
2、选词填空
幽静清幽恬静清秀干净
()的脸()的月光
()的小路()的教室
她的脸很()
3.根据句子的意思,概括词语,相信你能行!
(1)指功夫深,技能熟练。()。
(2)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3)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4)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澈的样子。()
3、
根据课文内
①盲姑娘虽然什么都看不见,家里又是那么穷,但。
高昂激越催人奋进
警钟长鸣居安思危
八、课后反思
《月光曲》
主备教师:陈丽萍审核:花晓燕上课教师:上课日期: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清幽、陌生、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
1.在括号里填上量词。
一()话一()歌一()琴
一()音符一()香烟一()前辈
2、给词语加拼音。
()()()()
自豪鼓舞振奋油然而生
()()
勇往直前居安思危
3.完形填空
(1)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指的是歌曲《》.
(2)《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在()年。
(3)《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是()曲作者是()。
(4)《义勇军进行曲》最初是电影《》的主题曲。
2.走进作者
六、达标检测,我能行
1.1、给下列词语注拼音
()()()()
弹琴清脆憧憬奏乐
2.形近字组词。
秦()跪()异()竟()
奏()脆()导()竞()
3.选择恰当的字填进括号里。
豪毫自()丝()()言壮语
占站()领()立侵()
竟竞()然究()()赛
娇骄()傲()柔()气
4.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吱吱()嗡嗡()呱呱()嘟嘟
3.正确标画文中的重点语句。用学过的方法品味重点词语,体会中心句的作用。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想象,感受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愉悦心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的情趣。
【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愉悦的心情。
能理解文章用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体会中心句的统领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了解乐队吗?(教师板书:“乐队”),今天,我们要认识一支特殊的乐队,它来自林中,(板书“林中”),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林中,去感受林中乐队带给我们的无限妙趣吧!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我尝试
1、自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我能正确朗读这些词语:
清脆憧憬奏乐弹琴咳嗽婉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会“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为什么给穷兄妹俩弹了一首曲子?而且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4.读了这个故事,我想用、、来赞美贝多芬。
五、鹅卵石布满河床、小水塘、水塘抱月
1.了解贝多芬以及他的作品。
六、达标检测,我能行
1.区别字形组词:
券()恬()普( ) 缕( )
卷()刮() 谱( ) 屡( )
②读周总理的话,谈自己对这句歌词的看法。理解“血肉”“长城”“警钟长鸣”的比喻义?、
③引读最后一段,指导学生认识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
五、总结拓展,我收获
1.引导学生介绍田汉、聂耳的相关资料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2.老师讲关于国歌被传唱、定为国歌的故事,学生讲有关资料。
3.了解了这么多资料,你对《义勇军进行曲》有什么新的认识?
(2)他们看到了什么?谁来读一读文中的句子。
作者运用“联想的方法”,描绘出了生动的画面。摘录并背诵课文描写月光曲“缓慢舒畅→轻松明快→雄壮激昂”的节奏语句。
节奏缓慢舒畅的语句:
节奏轻松明快的语句:
节奏雄壮激昂的语句:
(3)同学们闭上眼睛来听一听这些句子,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试一试你能看到怎样的图画。
2.小组分工展示:自学部分1、2、4、5
四、合作探究,我参与
1.将你最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并说明理由。
2边读边想,在林中乐队中都有哪些乐手,这是一支怎样的乐队?用——-线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3、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四个“各有各的…..”说明什么?
2.读了这个故事,我想用、、来赞美贝多芬。
3.同学们,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段乐曲,想听吗?不过,听完以后要把联想到的景象告诉大家。(放《苗岭的早晨》)
六、达标检测,我能行
1.含英咀华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的海面上,霎[shà chà]时间[洒、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突然],海面上[刮、乱]起了大风,卷[juǎn、juàn ]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地、的]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像],月亮照耀下的()的大海。
笛子腰鼓黑管钢琴二胡演奏
鼓槌冲入云霄不折不扣异想天开
3.我能把田字格中的生字正确、工整地抄写一遍:
4、我能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异想天开:清脆:
不折不扣:婉转:
喧句子、不添字、不漏字、并能画出文中的象声词并摘录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