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
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五、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等。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吗?我们需要借助什么工具呢?
2、直尺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个好帮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二、学习新课
【知识点一】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1、我们现在有直尺作为测量工具.那在古代没有直尺.人们又是如何测量物体的呢?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古代的人们经常用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作为长度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如果让你用身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你打算怎么测?
播放课件认识“庹”、“拃”以及以脚掌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
2、同一事物.选择测量的长度单位不同.测量结果也不同。
3、用拃作长度单位量课桌长度。
【1】学生和老师一起用拃量课桌的长。
发现:师生量得的结果不同。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2】比较学生的拃和老师的拃的长短。
学生的拃短.老师的拃长。发现:不同人的拃.长度可能是不同的。
【3】得出结论:
不同人的拃长短可能不同.用它作单位去量物体的长度.得到的数值不够准确。要想得到一个准备的数值.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
通过我们一起量桌长这个实践.我们发现:古代人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作为长度单位【比如“庹”和“拃”】去量物体的长度是不够准确的.因为测量的人不同.他的“庹”和“拃”的长度也可能不同。
归纳总结:所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量.才能知道物体究竟有多长。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就引出了我们今天使用的尺子。
【知识点二】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
1、观察直尺.认识1厘米。
播放课件认识尺子
2、借助实物感知1厘米的长度。
提问: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圆珠笔的粗细、钥匙柄的直径】
食指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
数字0-1之间的一个大格就是1厘米.【教师用拇指和食指区间比划1厘米】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可以用“cm”来表示。直尺上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3、观察上面的实物特点.发现规律。
食指的宽、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长相对较短.所以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4、量一量教材上的纸条的长度。
把尺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对着数字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5、用身体量一量步、庹、拃。
6、找一找、量一量尺子上从哪到哪是1厘米。用尺子量一量食指宽约几厘米.手掌宽约几厘米.一拃长约几厘米。
7、作业:
板书设计:厘米和米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庹、一拃、一个脚长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厘米——cm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五、教具准备:米尺、软尺。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如果我想量黑板的长度.用直尺1厘米1厘米的量是不是太麻烦了.那谁有好办法呢?【引出“米尺”】
结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二)感知1米有多长
【1】那1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观察米尺.感知1米的长度。【2】实物对比.感知1米的长度。女孩1庹长约1米.男孩的身高比1米还多一些。
【3】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通过观察或数数.发现1米里一共有100个1厘米。因此1米=100厘米。反过来100厘米=1米.也就是说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结论:①测量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作单位。②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三】拓展运用:
1、教师出示1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1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量跳远的距离。
2、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3、1米=【】厘米 100厘米=【】米
5米=【】厘米 200厘米=【】米
实践活动:试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
量跳远的距离。
【指导学生:要先确定两个点.一个是跳的起点.另一个是跳完后脚后跟所在的点【终点】。量的时候.尺子要从起点拉到终点.尺子要放平拉直.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