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

合集下载

古诗常见抒情方式

古诗常见抒情方式

古诗常见抒情方式
古诗常见的抒情方式有以下几种:
1. 描写自然景色:通过描写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变化来表达诗人的感情,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比如杜牧的《秋夜将晓白玉关》,通过描写秋夜的寂静和园中的美景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2. 抒发个人感受:诗人通过倾诉自己的心情、抒发内心的思绪和感受,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情绪。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通过诗人对过往往事物的回忆,来表达思乡之情。

3. 描写人物形象:通过描写具体的人物形象,表达诗人对某个人物的喜爱、思念或者对他人的关爱。

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通过描写武则天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爱慕之情。

4. 构思比兴:通过运用寓意和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的情感表达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以增强抒情的力度和表达的效果。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登高的形象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5. 抒写心理感受:通过描写内心的矛盾、挣扎、痛苦等情感体验,表达诗人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体验,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共情。

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描写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深沉的忧伤和哀思。

这些方式在古诗中常常同时运用,相互交织,以形成丰富的抒情效果。

古代诗歌中的抒情方式

古代诗歌中的抒情方式

古代诗歌中的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诗经》和后来的乐府民歌大都直抒胸臆。

如思慕所爱的姑娘便直抒“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直露而真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沉重而深广的忧伤;“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 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

如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所写情景与此曲相似。

但此曲表情如此率真,语言如此质朴自然,与大多数委婉之作,截然有别。

再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二、间接抒情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缘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1、因事缘情:如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又如白居易的《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站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这首绝句,乍读只是平淡的征途纪事,顶多不过表现白与元交谊甚笃,爱其人而及其诗而已。

其实,这貌似平淡的二十八字,却暗含着诗人心底的万顷波涛。

可贵的友情,可泣的共同遭际,诗中一句不说,只是让读者自己去寻觅包含在春雪秋风中的人事深沉变化,去体会诗人那种沉痛凄怆的感情。

古诗鉴赏之抒情手法

古诗鉴赏之抒情手法

课堂练习(一)
• 春行即兴 李华 •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 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 这首诗。
参考答案
•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 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 句一景,且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 “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 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 之情。
3、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 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 “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 伤等感情。
卜算子· 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寞寂开无主。已是黄昏 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 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 迹,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 治节操。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 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 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 闷的情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本诗是诗人张继在国家遭受战争、自己 赶考落榜,处于痛苦、彷徨、忧愁和无奈之 时,借景抒情之作。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古 诗 鉴 赏 之 抒 情 手 法
抒情手法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 2、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3、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4、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 志 借古鉴今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 5、用典抒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古诗抒情方式

古诗抒情方式

古诗抒情方式古诗是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表达方式,让我们在情感表达中体会到了独特的美。

古诗抒情方式多种多样,下面我将以四种常见的方式来进行介绍。

首先是以景抒情。

这种方式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例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通过描绘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深深的思念之情。

其次是以人抒情。

这种方式通过描写人物形象来表达情感。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通过描写戍鼓断人行和边秋一雁声,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三是以事抒情。

这种方式通过描写某一事件或境况来表现情感。

例如,在《望岳》中,岳阳楼的高耸巍峨、云雾缭绕的景象,使作者感到自己与历史相连,激发了他的家国情怀。

最后是以自抒情。

这种方式通过自我表达来抒发情感。

例如,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作者以自己登上鹳雀楼的经历为线索,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古诗的抒情方式不拘一格,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独特之处。

通过景物、人物、事件和自我等不同的抒情方式,古诗既能够唤起读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又能够引发他们对人情世故的思索。

同时,古诗也成为了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重要工具,使我们能够将纷繁复杂的情感通过简练而深刻的文字表达出来。

总之,古诗的抒情方式丰富多样,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考和表达情感的途径。

无论是以景、人、事还是自我为载体,古诗都能够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让我们在阅读中体验到情感的奇妙之美。

正是因为这种独特而丰富的抒情方式,古诗才能够在千百年来一直触动着人们的心灵。

古典诗歌常见的抒情方式

古典诗歌常见的抒情方式
7.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 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 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都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其心情是
愉悦安宁的。这首诗通篇写景,景色
浓丽、美好,传达出作者愉悦欣喜的
感情。
乐景乐情
精品
试试
谢灵运
手段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 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 露出喜悦的感情
以乐景抒乐情
精品
哀景哀情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 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 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 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 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 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 一体,“妙合无垠”。精品
乐景哀情
古人这样说它的作用: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倍增其哀乐”
精品
Hale Waihona Puke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 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把 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 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 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精品
二、间接抒情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 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 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 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 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 史抒怀。
精品
3、托物言志
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 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 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 化的色彩。

古诗词的抒情方式

古诗词的抒情方式

古诗词的抒情方式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古诗词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传达出一种美的情感体验。

古诗词的抒情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描写自然景物抒情。

古诗词大量描写自然景物,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作者的感情。

例如《登高》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通过对日和春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感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则通过对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

二、抒发个人情感。

古诗词中有很多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如《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

三、抒发社会情感。

古诗词也常常抒发对社会的感受和对时代的思考,如《登高壮观天地间》中“昔日龙舟何处去?今宵短樯信满船”,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思考;《江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期待。

总之,古诗词的抒情方式多种多样,但都能通过精炼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传达出一种美的情感体验。

这些抒情方式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审美享受,更为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社会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浅谈古典诗歌的抒情模式

浅谈古典诗歌的抒情模式

“故园三千里,深宫二十年,”通过极言故乡之遥,困深宫时间之
臂寒。”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
久来反映宫女的苦闷生活和悲愤感情;李白 《早发白帝城》以
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李白《关山月》:“戍客望边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表达遭贬遇赦的欢快心情,则是对客
古典诗歌抒情模式还有很多,如以乐写哀,以动写静、视听通感等等,
即脱胎于此。
本文仅从以上三个方面给予说明,以此求教于大方之家。
后人多用此法,孟郊为最:“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送别崔纯
(作者单位: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2010·11 总第 123 期 职业技术
93
三、瞻望弗及
后一类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
“瞻望弗及”语出《诗经·邶风·燕燕》,即写卫君送妹远嫁情景。“远送
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诗的后两句,紧扣“夜雨”,遥想他日重 于野”,送了一程又一程,妹妹已走远了,卫君还在瞻望,虽瞻望弗及,仍伫
逢,剪烛夜谈,回忆倾诉今宵面对这“巴山夜雨”思念你的情景。从时间上 立原野,瞻望寻觅。通过描写长久伫立目送亲人远去,虽视力不及仍在努
想异地之思此地”,“或在今日想他日之忆今日”。 前一类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首

心理时空完全取决于主观感受的变化,服务于抒情的需 要。不同心情对时空的感受不同,有时是对客观时空反方面的 夸张变形,有时则是对客观时空正方向的夸张变形。前者如陈
诸如此类的诗还有很多,如杜甫《月 夜》:“ 今 夜 鄜 州 月 ,

日春花秋月的怀恋,越是怀恋过去,便越觉眼前时光的漫长、难 耐。而《诗经·周南·汉广》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 可方思”来抒发“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的痛苦;张 祐《何满子》

也谈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

也谈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

也谈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作者:朱淑梅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4年第09期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一些常见的修辞格。

其中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说明在诗歌的写作中基本不用,这样就剩下了四种。

而高考主要考查的是抒情方式。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可见“情”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

因此,把握诗歌的抒情的方式是欣赏诗歌的一条重要途径。

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有多种:一、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

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向封建统治者投去了蔑视的一瞥,唱出了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者的心声,抒发了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又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通过登幽州台的所见所感,以慷慨悲凉的基调,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苦闷的情怀。

二、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和用典抒情。

1.借景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此景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松、梅、竹、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杜甫的《蜀相》,诗歌首联写武侯祠景色的荒凉,颔联写无人凭吊的悲哀,颈联转入对诸葛亮的凭吊,“天下计”、“老臣心”将诸葛亮的功业合在一起,既表现了对英雄业绩的向往,以及对这一业绩不能实现的痛苦,又表现了作者感时伤世的悲哀。

古典诗歌常见的抒情方式

古典诗歌常见的抒情方式

古典诗歌常见的抒情方式古典诗歌常见的抒情方式一:描写自然景物古典诗歌中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人与自然的情感交融。

例如,描述春天的绚丽景象,描绘秋天的辽阔田野,或是展示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

二:表达内心感受抒情诗歌常常直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通过运用比喻、借景托物等修辞手法,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相结合,抒发出对爱情、友情、家乡、命运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三:描绘人物形象古典诗歌中经常描绘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情感变化等方面的描写,展示出人物的性格、命运和内心世界,呈现出真实而深刻的形象。

四:抒发思乡之情古典诗歌中常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描写,回忆起家乡的风土人情、亲友和过往的种种,表达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

五:抒发爱情之情爱情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诗人通过对爱情的赞美、思念、悲欢离合等方面的描绘,表达出对爱情的痴迷和追求,展示出情感的纠葛和复杂性。

六:凭吊逝者之情古典诗歌中常常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追忆。

诗人通过对逝者的描述、回忆和吊唁等方式,深情地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七:抒发人生哲理古典诗歌中常常反映出人生的苦短和无常。

诗人通过以人生为题材,表达对人生命运、命理和存在意义的思考,揭示出古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心灵体悟。

附件:本文档未附带附件内容。

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著作权是指对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经济和道德权益。

2、版权:版权是指著作权人依法享有对其创建的作品所享有的权利。

3、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智力劳动结果所引发的权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古代诗歌中的抒情手法

古代诗歌中的抒情手法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答案】①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点)
②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
。郊野渡口一幅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析)
③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
情怀。(评)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最后两句是怎样抒情的?请加以鉴赏。
【答案】
①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明技巧)
②宁愿做一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也不愿做置身书斋的书生,(释运 用)
③表现了作者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析作用)
二、间接抒情
含义: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借其他对象(景、物、人、事)表 现出来。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 寄情于物:托物言志、(移情); 融情于事:借古讽今、用典、(即事抒情);
(一)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概念: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 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作用:委婉、深沉、形象、感人。
【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问:试分析一下这首词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答案】①托物言志。②词人借不与群芳争春,虽然“成泥 ”“作尘”而芳香如故的梅花来表达自己虽遭不幸,前途坎坷, 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③这是以乐景反衬出诗人漂泊的感伤和浓厚的思乡之情。

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方式

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方式

古代诗歌的艺术⼿法主要包括抒情⽅式古代诗歌的艺术⼿法主要包括抒情⽅式、表达技巧和修辞⼿法三种。

抒情⽅式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景)、托物⾔志、怀古伤今、即事抒怀。

描写⽅式有正⾯描写和侧⾯描写,有⽩描、烘托、渲染。

写景诗常⽤表达技巧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衬哀,上下(或远近、俯仰、时空、声⾊、视听)结合。

其他表达技巧有抑扬、对写等。

诗歌中的艺术⼿法1、表达⽅式:诗词中主要运⽤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式有(抒情⽅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式。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情因景⽣以景衬情融情⼊景⼀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尾照应,开门见⼭、层层深⼊,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法:主要的修辞⼿法有:"对偶""⽐喻""拟⼈""借代""夸张""排⽐""反复""象征"寄寓寄托等,4、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包括:赋⽐兴、衬托、对⽐、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见⼤、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表达⽅式及表现⼿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些常见的艺术⼿法。

诗词中主要运⽤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结合、粗笔勾勒、⽩描⼯笔等。

表现⼿法:赋、⽐、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⑶、篇章结构:⾸句标⽬、开门见⼭、曲笔⼊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见⼤、层层深⼊、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古典诗词抒情方式

古典诗词抒情方式

古典诗词抒情方式古典诗词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这种方式比较直观,这里仅略举三例,不深入讨论。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析】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例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析】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例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析】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例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南·关雎》)例5:“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一心只把哥来想,头痛难忍又何妨?)例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析】直露而真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沉重而深广的忧伤;例7:“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析】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

例8:“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 (关汉卿《[双调]·沈醉东风》)【析】这首曲写送别的场面和依依不舍的感情,真挚感人。

例9:“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鉴赏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

鉴赏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

滁洲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 色?试略作分析。
∆ ∆
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 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 一幅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表露出诗 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 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 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看下面几句诗,都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1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2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 吟》 3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 独步寻花七绝句》 4“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 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约,神韵独绝。本诗写临水开放的杏花,是一首咏
物诗,更是作者淡然心境,高洁人格,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倔强个性的体现。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
1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
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 不是某种物品。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
2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
借景抒情之触景生情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的《别董大》)
借景抒情之触景生情
【析】诗的头两句写景,写天气的骤变:“千里黄云”,北
风狂舞,大雪纷纷,象征董大处境的恶劣。后两句是诗人 安慰董大的话,意思是说不要为前途发愁,天下认识您的 人多得很呢!安慰之语看似平常,其实表达了诗人与董大 的深厚情谊。

古诗文中的抒情方式

古诗文中的抒情方式

古诗文中的抒情方式
抒情是古诗文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它在表现情感方面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包括语言、音韵、节奏等。

首先是语言,古诗文的语言追求简洁、精炼、有韵律和韵味。

这种语言表现出了古人的感性思维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比如《长恨歌》中“梦回故里,千里江山,细雨梦回,故园情恨浓”,表现出作者对故园的思念和深厚的感情;而《离骚》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表现出思念之情。

其次是音韵。

古诗文中的音韵追求和谐、优美,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

古诗文的音韵通常要求平仄相间,韵律和谐,这样能够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音乐的美。

比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平仄相对,语言和谐,节奏清晰,表现出了诗人的抒情情感。

最后是节奏。

古诗文的节奏通常比较柔和,不急不缓,让人感到舒服。

通过节奏的规律性和变化性,可以蕴含作者的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比如《庐山谣》中“独行曼衍,抱景伤情”,通过连句的情感衔接,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哀怨之情。

总之,古诗文的抒情方式非常丰富多样,它表现情感的方式各有特点,但都体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深度。

通过学习和欣赏古诗文,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生命、情感、理想和现实的思考和感受,也可以从中寻找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古典诗歌常见的抒情方式

古典诗歌常见的抒情方式

古典诗歌常见的抒情方式古典诗歌常见的抒情方式:1、描写自然景物在古典诗歌中,描写自然景物是一种常见的抒情方式。

诗人通过精细、生动的描绘,展示自然界的美丽和壮丽,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悟。

2、表达个人情感抒发个人情感也是古典诗歌常见的抒情方式之一。

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心情、思考和感受,来表达对人生、爱情、友情等各种情感的思考和体验。

3、怀古抒怀怀古抒怀是古典诗歌中一种常见的抒情方式,通过对过去时光、历史人物、古代事物的回忆和联想,表达对时光流转、人事更迭的思考和感慨。

4、凄婉哀怨凄婉哀怨是古典诗歌中较为常见的抒情方式,通过描写悲伤、忧愁和失落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爱情、命运等方面的痛苦和无奈。

5、极简唯美极简唯美是古典诗歌中一种特殊的抒情方式,以简洁、清丽的语言表达内心的触动、感悟和美好。

这种方式追求简约、纯粹的美感,能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和审美享受。

6、宣泄情绪宣泄情绪是古典诗歌中抒情方式的一种,诗人通过直接暴露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情绪,来宣泄自己的痛苦、愤懑或欢乐。

这种方式能够给读者带来共鸣和情感共鸣。

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资料:- 《古典诗歌常见的抒情方式》参考资料- 古典诗歌范例集- 相关研究论文及著作法律名词及注释:1、护著作权指对文学、艺术及其为出版的作品的创作权人应享有的权利。

著作权法对其进行了保护。

2、知识产权对智力劳动的成果所享有的法律权利。

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权益。

保护知识产权有助于激发创新活力。

3、侵权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他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侵犯的行为。

侵权行为可依法进行追究和惩罚。

4、法律责任违反法律规定而需要承担的责任后果。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法律规定,法律责任可能包括罚款、赔偿、处罚等。

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

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

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诗人为了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他需要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一)一、情以物兴情以物兴的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

早在几千年前朱熹为《诗经》作传,就阐述了这种方法。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集传》)从根本上说,无论是喜怒哀乐等人之常情,或者是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感情,无不是客观事物引起人的主观体验之产物。

刘勰的“情以物兴”,曹雪芹的“由色生情”,都是说客体用于主体而发生感情。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兴”的手法。

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客观事物使诗人产生新的感情。

二是客观事物引发了诗人内心积蓄已久的感情。

前者如北宋豪放派诗人的《水调歌头·明日几时有》。

这是诗人面对中秋佳节“月圆”“人欢”“酒酣”的场面,忽然想到自己阔别多年的弟弟——子由,刹时,一缕离情别绪涌向心头,于是挥毫作诗。

这正是客观事物景物使诗人产生了一种离别远怀的感情。

还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慈母为即将远行的爱儿缝衣的生活图景,而正是这种客观生活使诗人油然而生一种对母亲的感情和赞美之情。

显然,主体——诗人体验完全因客观生活图景而生。

即情以物兴。

后一种情况,如柳宗元的《七绝》:“海畔尖山似剑茫,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与浩初上人同看同寄京华亲故》)这里很明显是“海畔尖山”触动了诗人之乡愁,但秋山与乡愁并无必然内在联系,仅仅是由形体上的联系而起了一种触化剂的作用。

还有李白的《静夜思》和的《八声甘州》也属于此类。

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二)抒情手法分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也叫直抒胸臆。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中学语文论文
也谈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
朱淑梅
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一些常见的修辞格。

其中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说明在诗歌的写作中基本不用,这样就剩下了四种。

而高考主要考查的是抒情方式。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可见“情”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

因此,把握诗歌的抒情的方式是欣赏诗歌的一条重要途径。

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有多种:
一、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

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向封建统治者投去了蔑视的一瞥,唱出了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者的心声,抒发了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又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通过登幽州台的所见所感,以慷慨悲凉的基调,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苦闷的情怀。

二、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和用典抒情。

1.借景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此景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在我国古典
诗歌中,松、梅、竹、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杜甫的《蜀相》,诗歌首联写武侯祠景色的荒凉,颔联写无人凭吊的悲哀,颈联转入对诸葛亮的凭吊,“天下计”、“老臣心”将诸葛亮的功业合在一起,既表现了对英雄业绩的向往,以及对这一业绩不能实现的痛苦,又表现了作者感时伤世的悲哀。

全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情景交融,共同烘托出一种慷慨悲凉的情调。

如李商隐的《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就是借景抒情。

诗人借助“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凉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

“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

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暮时分的秋景。

“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

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

这首词的写景和抒情结合得就很自然。

2.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这个事物上,通过描写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物抒情。

一首好的咏物诗,往往有意无意地,有深有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
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这需要我们细加体会。

借物抒情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托物言志。

托,寄托,借助;物,客观外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

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志愿。

如唐代李忱的《瀑布》:“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诗中描写了雄伟壮观而最终历尽坎坷奔向大海的瀑布形象,这是客观的景物,而诗人在这首诗中寄托了自己的思想:—个人,决不可满足于现状,要志存高远,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是言志。

再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

二是托物寓意,就是将思想隐含在具体的外物之中,如苏轼的《待月台》:“月与高人本有期,挂檐低户映娥眉。

只从昨夜十分明,渐觉冰轮出海迟。

”后两句诗写出了因满招损的自然规律。

满月给人间曾带来无限美景和喜悦之情,然而满即缺之始。

诗人久久伫立,眺望远海,等待着迟迟升起的一轮冰月,心中不免泛起淡淡的愁绪。

称月为“冰轮”,表现了月的光洁、纯净,同时也略带清寒之意。

此时诗人那官场失势的往事,大概正随着海上徐徐升起的明月而浮现在犹如海波一样动荡不宁的思绪之中了。

3.借事抒情古人写诗,常因事而起,抒发心中的感慨。

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等等。

这些诗选作高考鉴赏材料的可能性不小,尤其值得我们注
意。

如白居易的《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站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这首绝句,乍读只是平淡的征途纪事,顶多不过表现白与元交谊甚笃,爱其人而及其诗而已。

其实,这貌似平淡的二十八字,却暗含着诗人心底的万顷波涛。

可贵的友情,可泣的共同遭际,诗中一句不说,只是让读者自己去寻觅包含在春雪秋风中的人事深沉变化,去体会诗人那种沉痛凄怆的感情。

这正是所谓“言浅而深,意微而显”。

如司空曙《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

“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统起以下三句。

第二句上承起句,说明“不系船”的原因。

停靠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

三、四句紧承第二句,回答了上面的问题。

“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前后呼应,一放一收,把意思更推进一层: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缆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又有什么关系呢?全诗以小见大,通过“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表现了江村宁静幽美的自然环境,主人公悠闲安逸的情调。

4.用典抒情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来表达思想,就叫做用典。

如袁枚的《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长恨歌”是借白居易《长恨歌》所写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银河”暗含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的神话传说;“石壕村”借用杜甫《石壕吏》中年迈夫妻的生死离别故事;诗人一反前人仅仅着眼于皇家的生离死别的写法,借用这些典故巧妙地表达自己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又如文天祥的《金陵驿》通过“旧家燕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事物变迁的伤感;通过“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

我们把握住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就能准确把握诗歌作品的感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古典诗歌时,应引领学生了解熟悉古典诗歌抒情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对于指导学生高考,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沛县第二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