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远并购众城案例分析
《兼并与重组》案例分析报告——中远并购众城实业.DOC
《兼并与重组》案例分析报告——中远并购众城实业.DOC《兼并与重组》案例分析报告中远并购众城实业报告目录1.引言22.公司背景介绍22.1.中远集团22.2.众城实业33.并购过程43.1.未雨绸缪----制定多元化“登陆”战略43.2.随风而起----抓住机遇43.3.水到渠成----实现并购43.4.生花妙笔----众城获得新生54.并购分析54.1.市场环境54.2.并购目的64.3.目标选择74.4.并购战略84.5.股权交易分析94.6.并购整合105.案例评价115.1.成功的收购,双赢的结果115.2.并购得到了市场的认同126.案例评价136.1.为国企发展提供思路136.2.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发展136.3.制度创新136.4.专业顾问的作用137.结束语14 中远并购众城实业案例分析报告1.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船王包玉刚在香港证券市场上斥巨资收购了九龙仓,从而“弃舟登陆”,为以后的陆上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时隔多年,在中国证券市场也发生了一起引起广泛关注的“登陆”案件:1997年5月27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旗下的中远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协议方式受让了占上海众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28.37%的发起人法人股,成为该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众城实业后来改名为“中远发展”。
这一并购重组案例是上海房地产业的第一起“买壳上市”案,同时为大中型国企利用证券市场发展壮大自己探索了一条新道路。
中远置业后来又分别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房上海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协议受让共39.67%的股权,这样中远置业共持有众城实业68.37%的股权,成为众城绝对控股方。
中远置业增持股份是有着其深远的战略考虑意义,是在中远对众城资产重组工作已取得明显绩效基础上所作的战略性投资行动。
中远--众城资产重组案例是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上比较精彩和具有影响力的经典力作之一。
本文从公司背景.并购过程入手,对并购的目的.战略.目标.股权交易.整合等几方面进行了剖析,并得出了本案例对我们的启示。
中国远洋案例分析
在被任命为中远集团总裁后,魏家福先请来一批国务院发 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花8个月时间专门为中远集团制定了一 份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随后,这个规划被他又浓缩成了两 句话:从全球航运承运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物流经营人转 变;从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 与其他国内航运巨头相比 ,中远除拥有最大的船队,也拥有更多港口码头和物流设施 。"过去航运就是钩对钩,货物如何来到和离开码头不是航运 承运人的事,但中远可以派人到货主家里去,帮你办报关手 续,帮你解决汽车、火车运输,送到港口,实现门到门的服 务,这才叫全球物流。
拥有中远欧洲公司美洲公司澳洲公司等几十个在海外实现了本地化经营的全资与合资公司?是一家集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物流码头和集装箱租赁为一体的综合航运公司是一家集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物流码头和集装箱租赁为一体的综合航运公司?中国远洋目前资产总额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海外资产和收入已超过总量的半数以上正在形成完整的航运物流码头船舶修造的全球业务链亿元人民币海外资产和收入已超过总量的半数以上正在形成完整的航运物流码头船舶修造的全球业务链公司的业务架构中国远洋通过下属各子公司为国际和国内客户提供涵盖整个航运价值链的集装箱航运干散货航运物流码头及集装箱租赁服务
对於不少“走出去”的国企并没有获得理想中的回报,他建议,
必须能够有效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依託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
源”,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
要学会“入乡随俗”,各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习惯、法律法
规,国企到海外投资,要学习当地的文化,使用当地语言和当地思维
解释中国的主张;要投资实业,帮助解决就业;要学会换位思考,更
几年间,中国远洋的股价一路下跌,从高位时的每 股68.4元(2007年)跌落至每股3.44元(截止2013年5 月13日)。
【完整版毕业论文】《运营管理》案例分析之一中远集团1
《运营管理》案例分析之一中远集团的运营管理中远集团是以航运和物流为主业的多元化经营的跨国企业集团。
在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航运、物流等优质服务的同时,还能够为客户提供船代、货代、船舶工业、码头、贸易、金融、房地产和IT等多个行业的服务。
在2008年财富全球500强的评比中,中远集团以营业收入208.4亿美元和利润36.78亿美元再次入选,排名第405位,比上年排名提高83位。
入选的国际航运企业共有四家,中远集团位列第三。
从“净利润”单项指标情况看,中远集团在四家公司中排名第一,成为财富全球500强净利润最高的航运企业,盈利能力高居世界航运业首位。
同时,在同期评选出的五个单项50强企业的排名中,中远集团也均有突出表现:1、入围排名上升最快的前50家企业,列第13位;2、入围利润增长最快的前50家企业,列第15位;3、入围资产回报率最高的前50家企业,列第31 位;4、入围利润率最高的前50家企业,列第43位;5、入围销售收入增长最快的前50家企业,列第46位。
从以上几项指标中可以看出,中远集团近几年来在生产能力、创效能力等各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发展速度、质量、品牌在财富全球500强中已得到验证,在国际海运界的领先地位也日益突显。
(1)集装箱运输中远集团的集装箱运输由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简称中远集运)承担,经营着120余艘、总箱位逾25万TEU的集装箱船队。
其中,13艘5400TEU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船舶, 5艘在造的8000TEU集装箱船也将于2004年开始陆续下水投入运营。
届时,中远集团集装箱班轮运输实力将进一步增强。
目前,中远集运开辟了跨太平洋、远东至欧洲、日澳、中澳等20多条全球运输主干航线,船舶挂靠世界上100多个重要港口。
在全球拥有1000多个代理分支机构,连通五大洲各交通枢纽,辐射到全球各个角落。
在中国本土,拥有货运机构300多个,覆盖全国铁路枢纽、公路网站、国际空港和沿海主要口岸,形成以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西安、武汉等地区为支点,连接各主要交通城市的联运网络和运输服务系统。
中远集团成功案例分析
中远集团成功因素分析中远集团全称“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其前身为成立于1961年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
1993年,国家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为核心母体组成企业集团,在国家56家特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中排名第五。
其下属企业主要有中国外轮代理集团公司、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及其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厦门、蛇口远洋运输全资子公司。
目前中远集团的集装箱运输能力居世界第四位,散货船队运输能力排名高居世界第一。
中远集团是我国名列前茅的战略性特大型国有跨国企业,其资产总值约1500亿元人民币。
航运业是中远集团的核心业务,目前公司拥有600余艘船,载重量1700万吨,在全世界五大洲四大洋的各个主要港口和航道,都可以见到“COSC0”标志的航船。
中远集团的组建、成长、变革和发展历程是中国国有企业变革、转型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的缩影,也是中国企业“战略转型”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成功范例。
探究其成功因素主要有:第一,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发展战略。
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的中远集团,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潮流和世界航运业形势变化,将“外脑”与“内脑”相结合,制定了《中远2001—2010年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从全球航运承运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物流经营人转变,从跨国经营企业向世界级跨国公司转变”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发展战略构想。
据此,中远进一步明确了“做强航运主业,拓展现代物流业,优化陆上产业”的产业调整发展思路,实施“从拥有船向控制船转变”的创新经营理念,形成了“一主两重五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
经过近年来的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变,中远集团得到迅猛发展,竞争力大大提高。
第二,适应市场经济的CEO和经营班子。
适时进行管理层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选派具有开拓能力和有国际市场经营能力的人到海外二级公司的领导岗位,选拔有经验、有魄力的经营者到困难企业去担当重任,让即将到期的集团班子领导让位于年轻的领导接任职位,并改派海外公司担任董事长或书记,以加强对海外公司的领导和监督。
中远集团 案例分析
从转出退让到强化进入 从如何割掉包袱到如何做强做大
COSCO
四大战略:
内部整合:中远广州、南通、大连三大修船厂合并组建中远船务集团 以中远船务集团为主体开展资本运作 整合中国的修船业,开展同业并购 国际产业联盟,联手新加坡产业巨头,实现管理和技术的全面升级
重组后中远集团二级子公司组织结构图
报)
中远集团面临的问题
修船业务成为中远集团的包袱: 业务格局:
COSCO
修船业务由多家独立的经营主体经营,形成广州、南通、大连三 大修船厂并存的格局
经营状况:
总体亏损严重,设备老化、人员多,企业负担重,状况呈现恶化 趋势,扭亏艰难
山重水复疑无路:两条路的探索和放弃 COSCO
COSCO
业务结构:远洋运输+陆上产业(修船、涂料、钢结构、房地产…) 在500强的排名: 第450位
(数据来源:2010年金融时报500强排名)
公司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00%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100% 广州远洋运输公司 50.13% 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造船业正在崛起成为中国进入重化工阶段的必备内容coscoyouready国际产业联盟联手新加坡产业巨头实现管理和技术的全面升级cosco重组后中远集团二级子公司组织结构图谢谢
COSCO
中远集团 产业整合案例分析
公司简介
企业性质:大型国企 成立时间:1999年12月8日 主营业务:国际航运、物流码头和船舶修造为主业
扭亏为盈的途径: 收入成本分析?
利润=收入-成本 ?提高收入 ?降低成本
卖掉修船的不良资产,甩掉包袱?
柳暗花明又一村:产业分析中看到曙光 COSCO
中远集团案例心得体会2篇
中远集团案例心得体会 (2)中远集团案例心得体会 (2)精选2篇(一)中远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物流企业之一,涵盖了海运、航运、码头、仓储等多个领域。
在对中远集团的案例研究中,我得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中远集团具有强大的全球物流网络。
通过建立国际航线和航运公司的合作,中远集团能够覆盖全球各个主要港口,为客户提供海运和航运服务。
这种全球物流网络的建立,使中远集团能够有效地管理物流链,提供快速、可靠的物流服务。
其次,中远集团注重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中远集团在航运业务中使用了一系列的智能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提高了运输效率和物流服务质量。
此外,中远集团还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实现与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进一步提升了整个物流链的协调性和效率。
再次,中远集团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中远集团致力于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通过购买环保船舶和采用清洁能源等低碳技术,来改善航运的环境影响。
此外,中远集团还开展了多个社会公益项目,关注员工福利和社区发展,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中远集团以其全球物流网络、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在物流行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深入分析中远集团的案例,我认为在现代物流领域,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建立全球物流网络、推动技术创新和注重可持续发展。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远集团案例心得体会 (2)精选2篇(二)中远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国际集装箱海运企业,也是全球集装箱船队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通过了解中远集团的案例,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1. 专注核心业务:中远集团专注于集装箱海运业务,将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上,获取了丰富的经验和行业优势。
这种专注使得中远集团在集装箱运输领域取得了与全球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2. 全球布局:中远集团通过全球化布局,建立了广泛的航线网络和港口基础设施,形成了全球化物流服务能力。
企业扩张并购案例分析
企业扩张并购案例分析一、引言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和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常常会选择进行扩张并购。
本文将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对企业扩张并购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二、案例描述XXXXX集团是一家知名的跨国公司,主要经营电子产品制造和销售业务。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公司决定进行扩张并购,以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三、并购原因分析1. 增强市场份额通过收购其他企业,XXXXX集团可以迅速增强在市场中的份额,扩大市场覆盖面,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巩固其竞争优势。
2. 强化技术研发能力通过并购,公司可以获得其他企业的技术研发团队和专利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客户需求。
3. 实现成本优化通过规模化经营和资源整合,公司可以实现成本的优化,降低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四、并购过程分析1. 资源整合在并购过程中,XXXXX集团需要对目标企业的资源进行充分评估,并明确整合方案。
这包括技术、人力、生产设备等方面的整合,确保整个并购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2. 人员管理在合并后,人员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公司需要合理安排人员岗位,对被收购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和融合,确保员工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3. 品牌整合在并购后,公司需要进行品牌整合,以确保新企业在市场中的认可度和竞争力。
这包括统一品牌形象、整合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工作。
五、并购效果分析1. 增强市场地位通过并购,XXXXX集团成功巩固了在市场中的地位,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并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2. 提高盈利能力通过规模化经营和成本优化,公司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提高产品竞争力通过并购获得的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得到提高,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见,企业扩张并购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在整个并购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资产剥离案例
资产剥离案例一、中远集团背景介绍中远集团,全称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COSCO),其前身为成立于1961心业务。
目前公司拥有600余艘船,1700万载重吨,在世界主要的航运企业名列第三。
中远集团的集装箱船队在世界上名列第四,1996年中远的集装箱运输量超过320万TEV。
中远的规模及占国内运输市场的规模较其主要国内竞争对手均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中远在拓展航运业务的同时,将其业务向综合物流、多式联运的方向发展。
在港口和仓储方面,中远在国内上海、宁波、蛇口盐田港码头拥有大量投资,目前正在参与江苏太仓港的开发;在香港,通过控股的中远太平洋(联交所上市公司)和香港国际码头有限公司合资经营8号集装箱码头;在日本神户码头拥有投资,并准备参与美国长江流港的建设。
中远集团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其业务发展也开始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虽然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为海运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但是随着海运市场的对外开放,中远集团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种竞争自1995年国际主要海运公司将其干线班轮直接停靠上海、盐田等中国港口后体现得更加明显,并导致了中远集团在集装箱运输市场份额的下降和1996年经营效益的滑坡。
为了克服在竞争中遇到的困难,中远集团提出了下海•登陆•上天的新发展战略,将公司从航运企业向综合性物流企业方面过渡,并着重将房地产产业作为集团多元化拓展的重点。
在中远登陆战略步署中,在上海建立桥头堡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建成航运中心,对我国航运界会有重要影响,它不仅会使集装箱的运输量迅速增长,而且还会带动与此相关的仓储的大力发展。
对此,国内外航运企业都反响强烈。
作为航界巨子的中远早就有进军上海的计划,在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日益凸出以及竞争对手纷纷抢滩的情况下,自然不甘落后。
同时,中远在长江中下游的仓储业务的发展也要求中远在上海有一个地区指挥总部。
因此,在中远的战略部署中,决定在上海采取一系列大动作来建造好桥头堡,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建立资本市场支撑点和通道,使之成为以后在上海开展货运、仓储及其他陆上业务的基地。
案例分析国际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案例分析国际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案例分析:国际企业并购在全球化时代,企业并购已成为各个行业中常见的战略选择。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快速扩大规模、获得资源优势、进入新市场,实现战略目标。
然而,并购活动也存在风险和挑战,因此,对国际企业并购进行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对于其他企业在进行类似决策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案例分析:福特汽车收购沃尔沃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知名的汽车制造商,而沃尔沃是瑞典著名的汽车品牌。
在1999年,福特汽车以约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尔沃。
这次并购案例是一个典型的国际企业并购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首先,福特汽车收购沃尔沃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扩大其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并提高其在豪华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然而,由于福特汽车未能充分了解沃尔沃的本土市场特点和管理文化,导致了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比如,福特汽车对沃尔沃品牌的定位理解有偏差,未能充分发挥沃尔沃在豪华汽车市场的优势。
此外,福特汽车的管理风格与沃尔沃的工作文化并不相符,导致员工士气下降和团队协作问题。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经验教训,进行企业并购时,必须充分了解目标企业的本土市场情况、管理文化和核心竞争力。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势的发挥。
二、案例分析:耐克收购乔丹品牌耐克是全球最大的体育用品生产商之一,而乔丹品牌则是篮球名将迈克尔·乔丹的个人品牌。
在1997年,耐克以约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乔丹品牌,并成功将其打造成全球顶级的运动鞋和服装品牌之一。
这个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关于品牌整合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耐克收购乔丹品牌后,充分发挥了耐克在全球市场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以及乔丹品牌在篮球领域的高度认可,成功将乔丹品牌打造成为了一个全球知名的运动品牌。
对于企业并购而言,充分发挥各自品牌的优势,并进行有效整合,是一个关键的成功因素。
在整合过程中,企业需要重视品牌价值和市场定位的一致性,合理规划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策略,确保整合后的品牌能够在新的战略定位下取得成功。
企业物流管理案例分析
第三方物流企业——案例分析一、案例摘要公司背景2002年1月8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进行核心业务重组,成立了中国远洋物流公司,将集团的核心主业从单一的远洋运输扩展到远洋运输和现代物流。
中远物流主要业务有现代物流、船舶代理、货运代理三部分。
自成立以来,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发展,业已形成基于家电、汽车、电力、石化、展运、零售业六大品牌物流平台。
中远物流区域公司之一的北京中远物流公司在天津有八家企业,为了在天津开展现代物流业务,北京中远物流公司与中远物流总部与2002年4月22日合资成立天津中远物流公司,将天津本地的八家企业归口管理。
成立初期,由于人员调整、机构调整等问题,公司仅发展了传统的海运货运代理业务,没有开展实质物流业务,直到有凌峰带领一批年轻高学历人才组建了公司物流部,天津中远公司才实质上开始现代物流业务。
经过一年的发展,天津中远物流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干线运输、仓库管理、城市配送、客户供应链诊断、供应链优化、信息系统设计分析、物流银行、及传统的进出口货物代理、国际多式联运等业务。
而且公司现已与本地及腹地多家著名饮料企业和乳品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逐步搭建起了天津辐射河北、内蒙古的快消品物流干线网络,并正在搭建天津本部的配送网络,同时切入客户公司的仓库管理,建立双方的物流系统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一个健全完善的网络雏形正在形成。
公司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企业外部影响因素看:公司成立初期,面对着来自各方的挑战,公司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不容乐观。
一方面,竞争者已有来自国内外的物流企业在本地各个物流领域率先发展;其次,潜在进入者也正在虎视眈眈的觊觎着天津这块正在开发的物流三角地;对资源供应者的议价能力,天津中远公司作为一个行业新手,对资源的掌控能力、谈判水平都有待在实战中逐步提高;对于物流服务的消费者——客户企业,天津本地及周边的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大部分处于初级状态,价格因素左右着他们的决策,而且中远物流公司在天津的自有车辆运输成本过高,成为其谈判的一大障碍。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与技巧分享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与技巧分享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战略选择。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快速扩张市场规模,提升产能和创新能力,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然而,企业并购并非易事,其中包含了许多风险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企业并购案例,并分享一些实用的并购技巧。
一、企业并购案例分析1.斯伦贝谢收购巴克莱2010年,英国石油巨头斯伦贝谢宣布以5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巴克莱。
这一收购为斯伦贝谢拓展了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并加强了其在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等领域的专业技能。
另外,该收购还纵向整合了斯伦贝谢的价值链,并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
2.沃达丰收购曼尼斯曼2000年,沃达丰通过收购荷兰电信公司曼尼斯曼,成为了欧洲市场上最大的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
沃达丰通过这一收购,获得了曼尼斯曼的品牌和客户资源,提升了其在欧洲的地位,并改善了公司的收入和利润状况。
3.谷歌收购YouTube2006年,谷歌以1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
这一收购让谷歌可以进入在线视频市场,并提高了谷歌在广告市场的份额。
谷歌还借助YouTube的用户群,推出了新的在线广告产品。
二、企业并购技巧分享1. 充分评估风险在进行并购前,企业需要充分评估潜在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商业模式风险、法律风险等。
有时候,购买方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才能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因此在检查目标公司之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尤为重要。
2. 选择合适的目标公司在选择目标公司时,企业需要考虑其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竞争力和未来增长潜力。
决定是否进行并购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目标公司是否符合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
3. 确定最佳价格企业在进行并购时需要确定合适的价格。
一方面,购买方需要保证收购成本能够获得未来的利润,另一方面,如果购买方给出的价格过高,可能导致并购后企业的经济状况恶化。
4. 合理安排结构并购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安排结构。
购买方需要在并购后整合目标公司的运营,实现资源共享和运营效率的提高。
兼并与重组房地产案例的分析报告
兼并与重组房地产案例的分析报告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兼并与重组房地产公司》案例的分析报告中远并购众城实业报告目录中远并购众城实业案例分析报告1.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船王包玉刚在香港证券市场上斥巨资收购了九龙仓,从而“弃舟登陆”,为以后的陆上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时隔十多年,在中国证券市场也发生了一起引起广泛关注的“登陆”案件:1997年5月27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旗下的中远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协议方式受让了占上海众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的发起人法人股,成为该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众城实业后来改名为“中远发展”。
这一并购重组案例是上海房地产业的第一起“买壳上市”案,同时为大中型国企利用证券市场发展壮大自己探索了一条新道路。
中远置业后来又分别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房上海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协议受让共%的股权,这样中远置业共持有众城实业%的股权,成为众城绝对控股方。
中远置业增持股份是有着其深远的战略考虑意义,是在中远对众城资产重组工作已取得明显绩效基础上所作的战略性投资行动。
中远--众城资产重组案例是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上比较精彩和具有影响力的经典力作之一。
本文从公司背景、并购过程入手,对并购的目的、战略、目标、股权交易、整合等几方面进行了剖析,并得出了本案例对我们的启示。
2.公司背景介绍2.1. 中远集团中远集团,成立于1961年,是我国名列前茅的战略性特大型国有跨国企业,其资产总值约一千五百多亿元人民币,在全世界五大洲四大洋的各个主要港口和航道,都可以见到“COSCO”标志的航船。
中远集团的资产除了船只、集装箱以外,在船舶工业、仓储码头、金融贸易以及房地产等陆上产业也有大量资产,其中不乏优质资产。
而且中远集团在香港控股的两家上市公司“中远太平洋”和“中远国际”,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股价表现和公众形象。
1993年,国家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为核心母体组成企业集团,在国家56家特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中排名第五。
方大并购整合模式及案例分享
方大并购整合模式及案例分享并购整合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权或资产,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方大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磷化工集团之一,通过并购整合不断迅速壮大,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文将从方大集团的并购整合模式和具体案例进行分享。
方大集团的并购整合模式主要包括专业化整合、境内外整合和品牌整合等。
首先,方大集团通过专业化整合,实现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企业进行收购,并将其融入到集团的核心业务中。
这样可以在磷化工领域扩大公司的产能和市场份额,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其次,方大集团通过境内外整合,积极开展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并购,通过国内外市场资源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和全球市场份额的提升。
最后,方大集团通过品牌整合,将收购的企业的品牌与方大集团的品牌紧密结合,形成品牌联盟效应,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方大集团的一个经典案例是收购美国德州化肥公司。
该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磷化工企业之一,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研发能力。
方大集团通过收购德州化肥公司,一方面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和研发能力,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方大集团将其与自身的磷化工业务结合,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
通过此次并购整合,方大集团实现了跨国经营能力的提升和全球市场的拓展,巩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此外,方大集团还通过收购国内其他磷化工企业,实现了行业内的整合。
例如,方大集团收购了中国磷化工集团旗下的多家企业,通过整合磷化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源,提高了公司产能和市场份额,并推动了磷化工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同时,方大集团还将收购的企业品牌与方大集团的品牌进行整合,形成联合品牌,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综上所述,方大集团通过专业化整合、境内外整合和品牌整合等模式,不断进行并购整合,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享,可以看出,方大集团在并购整合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新昌企业并购案例分析报告
新昌企业并购案例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主要介绍新昌企业并购案例的背景和重要性。
首先,介绍新昌企业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其主要业务和市场地位。
其次,阐述并购案例对新昌企业自身发展和行业格局的影响。
最后,说明本报告的重要性和意义,为读者提供对该并购案例深入了解和分析的动机。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文章的研究对象进行概述,并阐明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新昌企业的概况、并购背景分析以及并购过程与结果。
结论部分将总结影响与启示、成功因素,并提出展望与建议。
整个文章结构将清晰地展现出对新昌企业并购案例的深入分析与研究。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新昌企业的并购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剖析,探讨并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总结成功的因素,以及提出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同时,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旨在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购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提高并购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促进企业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实施。
2.正文2.1 新昌企业概况新昌企业是一家知名的跨国公司,总部位于中国上海。
公司成立于1990年,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行业内领先的企业之一。
新昌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制造与销售,涵盖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多个领域。
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团队,产品质量一直受到客户好评。
作为一家多元化的企业,新昌企业还在金融、房地产等行业有着广泛的投资和业务拓展。
在国际市场上,新昌企业也有着良好的业绩,产品远销到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良好的品牌声誉。
新昌企业一直秉承着“诚信经营,共创未来”的企业理念,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公司始终重视环保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公司的稳健经营和良好形象为并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KUKA
库卡集团虽然有库卡柔性和库卡工业机器人等系
统公司,但其被人熟知还是因为他的机器人本体业 务公司,该业务单元主要以库卡机器人本体销售为 主。从国内当前机器人市场来看,库卡还是有绝对 的优势的,但是竞争在增加,不仅有其他外资的强 大攻势,并且有国有产品品牌的追赶。当然,目前 国内品牌距离高质量产品还有很远的距离,但就像 当年的机床行业一样,势必会强势冲击库卡类公司 的业务。作为一家主要以机器人本体销售为主的公 司,势必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
——————华科自动化学院 陈曦
美的并购库卡将对中国的机器人水平带来积极的影响,并 购会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接触更多的技术管道,对美的机 器人布局带来莫大的帮助。民企的并购与国企相比还是要审 慎一些,并购汤姆森为TCL的国际化带来很大帮助,并购沃尔 沃后吉利的研发能力和品质有了质的飞跃,美的与库卡没有 太多理由悲观。任何突破都要冒风险,学费一定要交,关键 看方向对不对,并购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能因为失败概率 高就停步了。即使经验丰富的国际巨头,并购失败的例子也 比比皆是,国内企业成功概率更低,只要不是用纳税人的钱, 正常企业行为无论成败都有收获。
并购前企业分析
美的集团是一家以家电制造
业为主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旗 下拥有小天鹅、威灵控股两家子上 市公司。2016年7月20日,美的 集团最新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 收1163.78亿元,同比增4.49%, 实现净利润128.08亿元,同比增 16.31%。2013年、2014年和 2015年,公司实现的归属母公司 净利润分别为:531,746万元、 1,050,222万元和1,270,673万元。
企业并购是公司兼并与收购的简称,指 一个企业购买其他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资产 或股权,从而控制其他企业的经营管理。
《兼并与重组房地产公司》案例的分析报告
《兼并与重组房地产公司》案例的分析报告中远并购众城实业报告目录1.引言22.公司背景介绍32.1.中远集团32.2.众城实业43.并购过程63.1.未雨绸缪----制定多元化“登陆”战略63.2.随风而起----抓住机遇63.3.水到渠成----实现并购63.4.生花妙笔----众城获得新生74.并购分析74.1.市场环境74.2.并购目的94.3.目标选择114.4.并购战略124.5.股权交易分析134.6.并购整合145.案例评价165.1.成功的收购,双赢的结果165.2.并购得到了市场的认同176.案例评价186.1.为国企发展提供思路186.2.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发展186.3.制度创新186.4.专业顾问的作用197.结束语19中远并购众城实业案例分析报告1.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船王包玉刚在##证券市场上斥巨资收购了九龙仓,从而“弃舟登陆”,为以后的陆上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时隔十多年,在中国证券市场也发生了一起引起广泛关注的“登陆”案件:1997年5月27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旗下的中远置业发展##以协议方式受让了占##众城实业股份##总股本28.37%的发起人法人股,成为该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众城实业后来改名为“中远发展”。
这一并购重组案例是##房地产业的第一起“买壳上市”案,同时为大中型国企利用证券市场发展壮大自己探索了一条新道路。
中远置业后来又分别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和中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协议受让共39.67%的股权,这样中远置业共持有众城实业68.37%的股权,成为众城绝对控股方。
中远置业增持股份是有着其深远的战略考虑意义,是在中远对众城资产重组工作已取得明显绩效基础上所作的战略性投资行动。
中远--众城资产重组案例是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上比较精彩和具有影响力的经典力作之一。
本文从公司背景、并购过程入手,对并购的目的、战略、目标、股权交易、整合等几方面进行了剖析,并得出了本案例对我们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远并购众城案例分析一、并购方-中远背景介绍中远集团,全称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COSCO),其前身为成立于1961年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系国有大型企业集团。
航运业是集团的核心业务。
目前公司拥有600余艘船,1700万载重吨,在世界主要的航运企业名列第三。
中远集团的集装箱船队在世界上名列第四,1996年中远的集装箱运输量超过320万TEV。
中远的规模及占国内运输市场的规模较其主要国内竞争对手均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中远在拓展航运业务的同时,将其业务向综合物流、多式联运的方向发展。
在港口和仓储方面,中远在国内上海、宁波、蛇口盐田港码头拥有大量投资,目前正在参与江苏太仓港的开发;在香港,通过控股的中远太平洋(联交所上市公司)和香港国际码头有限公司合资经营8号集装箱码头;在日本神户码头拥有投资,并准备参与美国长江流港的建设。
中远集团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其业务发展也开始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虽然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为海运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但是随着海运市场的对外开放,中远集团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种竞争自1995年国际主要海运公司将其干线班轮直接停靠上海、盐田等中国港口后体现得更加明显,并导致了中远集团在集装箱运输市场份额的下降和1996年经营效益的滑坡。
为了克服在竞争中遇到的困难,中远集团提出了下海·登陆·上天的新发展战略,将公司从航运企业向综合性物流企业方面过渡,并着重将房地产产业作为集团多元化拓展的重点。
在中远登陆战略步署中,在上海建立桥头堡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建成航运中心,对我国航运界会有重要影响,它不仅会使集装箱的运输量迅速增长,而且还会带动与此相关的仓储的大力发展。
对此,国内外航运企业都反响强烈。
作为航界巨子的中远早就有进军上海的计划,在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日益凸出以及竞争对手纷纷抢滩的情况下,自然不甘落后。
同时,中远在长江中下游的仓储业务的发展也要求中远在上海有一个地区指挥总部。
因此,在中远的战略部署中,决定在上海采取一系列大动作来建造好桥头堡,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建立资本市场支撑点和通道,使之成为以后在上海开展货运、仓储及其他陆上业务的基地。
二、被并购方-众城背景介绍上海众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于1991年10月28日在浦东地区成立的第一批股份制企业之一,公司于1991年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993年4月7日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众城实业以房产开发、经营为主,集餐饮、娱乐、商贸为一体。
公司总股本1.68亿股,发起人持股1.23亿股,公众受让持股612万股,已流通A股3024万股。
1.原主要股东持股情况(截止 1996年12月31日)持股人持股数(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建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 %中房上海房地产开发总公司 %2.主要子公司、关联企业企业名称注册资本本公司持有权益主营业务上海众城外高桥发展有限公司 300万美元 100% 房屋经营、仓储上海众城大酒店 1000万元 100% 中西餐饮业上海众城俱乐部 1000万元 100%娱乐服务业上海众城超市 l00万元 100%百货、五金上海众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120万元 100%物业管理、房产咨询上海众神娱乐有限公司 137万美元 54%娱乐、酒吧上海东城商都实业公司 500万元 30%百货家电、房屋租赁3.主要财务指标1997年末 1996年末 1995年末 1994年末总资产(万元)流动资产(万元)资本公积(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净利润(万元)每股收益(元)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元)股东权益比例% % % %三、并购过程1.准备阶段:1996年底一1997年中远集团从1996年就着手收购国内的上市公司,并于1996年底与上海亚洲商务投资咨询公司接触,双方决定合作。
中远集团是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究竟把哪一家下属企业作为收购主体也是经过了多次的讨论。
最后于1月底中远决定在上海专门成立一家企业作为收购主体,至此收购的步伐已逐步加快。
1997年3月27日,本次收购的主体公司一一中远(上海)置业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
这时经过中远和亚商的多次协商分析,收购对象也最终确定为上海众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收购阶段:1997年4月一1997年10月从1997年3月下旬至5月,中远与众城实业的主要大股东就股份转让进行了多轮谈判。
1997年5月27日,中远置业与上海建行分行第二营业部及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正式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中远置业一次性受让众城实业发起人国有法人股共万股,每股转让价格为3元,总共耗资亿元。
由此,中远置业持有众城实业%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1997年7月15日,众城实业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改选、调整了董事、监事和总经理。
1997年8月18 日,众城在上海远洋宾馆召开了该公司临时股东大会,按法定程序选举中远集团总经济师李建红为众城实业董事长,纪委书记王富田先生为公司监事长,这标志着中远集团已实质性地掌握了该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1997年10月,中远(上海)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房上海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签署协议,一次性受让总共占众城实业总股本%的发起人法人股。
至此,中远置业共持有众城实业%的股权,成为其绝对控股方。
3.整合阶段:1997年7月一1997年底购并整合阶段与收购阶段在时间上出现了1997年7月一10月的重叠期,这是因为经过第一次收购,中远已完成相对控股任务,7月15日中远向众城派驻董事后,就开始对众城实业的资产重组进行规划研究。
在此过程中,亚商继续为中远提供财务顾问服务。
1997年12月5日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如下重要事项:(1)拟将公司名称改为中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或中远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将行业类别由原来的房地产类调整为综合类。
(2)在年底之前用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以10:3的比例转增股本。
(3)同意把众城外高桥发展有限公司整体转让给中远(上海)置业公司;把众城大酒店转让给中远房地产开发公司和中远酒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把众城俱乐部转让给中远房地产开发公司和中远酒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把众城超市公司转让给上海远洋船舶供应公司。
(4)决定与上海远洋广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成立上海众城花苑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双方各按50%比例投资,共同开发众城花苑房产项目。
4.1998年2月9日,众城实业公布1997年年报,公司经营状况极大改善,主营业务收入达亿元,每股收益为元,净资产收益率为%。
四、中远-众城案例的购并与重组分析(一)买壳上市的动机及选壳技巧中远集团很早就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开展资本运作业务,如在香港控股了中远太平洋和中远国际等上市公可,从而积累起丰富的资本运营经验。
在中远集团尽快发展陆上产业的目标要求下,利用买壳上市的方式实现快速抢占上海桥头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时间快。
这是买壳上市和造壳上市之间一个最显着的区别。
实践证明,买壳上市,所具有的时间优势不仅在国外市场十分明显,而且在国内也同样显着。
此次收购行动从最终确定目标公司到股权转让成交、公告,前后历时仅两个月,从而为中远集团迅速采用资产运作、资产经营的企业外部增长方式、大步加快国内陆上产业的发展速度,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可以不受上市额度的限制。
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由于种种原因,上市额度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
这些限制制约着中远系统企业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利用资产经营的规模和时间。
因此,在这种上市难、难上市的背景下,买壳上市无疑可以合法、有效的方式超越这种政策性限制。
具体到壳公司的选择时,中远选择众城实业作为目标公司,是考虑到以下因素:1.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众城实业地处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开发区繁华地段,是上海市政府在90年代初,为加快开发、开放浦东建设步伐而新组建的股份制企业。
公司所有资产集中分布在浦东新区的陆家嘴地区和外高桥保税区,因此,它既具有巨大的升值潜力,又对中远集团实施登陆战略参与浦东这一二十一世纪中国金融、贸易中心以及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
2.可以享受优惠政策,在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开发区注册并挂牌上市的上市公司在当时仅有两家,它们是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众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因此,众城实业可以享受浦东新区诸多优惠政策,例如: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按投资项目和行业不同程度地享受减免税、甚至退税的优惠政策等等。
这些优惠政策既有利于中远集团在这一地区的发展,又可以通过今后对该上市公司的注资及资产重组,使集团内其它企业间接分享这些优惠政策,以提高集团整体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3.资产结构单一,资产质量相对良好。
众城实业作为一家被收购的房地产类壳公司,其主要资产由三幢高档商住楼及三大地块共15000平方米的土地储备组成。
另外还有六家全资子公司(涉及餐饮、娱乐、贸易等)。
从总体上看,由于众城作为房地产公司,其资产质量及经营的连续性远好于工业、商业乃至综合类行业的上市公司。
因为导致房地产公司亏损或微利的直接原因是所建造的房产滞销,一时难以套现,在接管众城后,中远在对其原有资产存量进行大规模的重组时,从利用集团公司优势和加大市场销售力量入手,即可事半功倍地取得效果。
4.公司资产和财务状况很适合于购并整合工作的展开。
首先,尽管公司从1994年起业绩大滑坡,但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如1996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这在绩差类上市公司中是较为少见的。
较低的资产负债率为收购方利用杠杆效应举债创造了良好条件。
其次,公司资产流动性极佳,如1996年流动比率高达,显示出短期偿债能力极佳,高流动性是众城财务状况上的重要特色。
资产流动性强对于收购方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使收购方在进行资产整合时可以采取较有魄力的处置方法,不必过度担心财务上的流动性风险。
另外,便于进行资产重组是由公司资产结构单一以及人员少这两个国内其他壳资源公司难以同时具备的特点所决定的。
收购时公司房产存量为亿元,公司人员(包括子公司经理助理以上)共60余人,不存在任何社会富裕人员和承担老职工社会医疗保障等问题,从而有利于切实开展有效的资产重组和公司重整工作,以在短时间内实质性改善公司经营业绩,恢复其市场融资功能。
5.众城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可以借收购提高中远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知名度。
众城实业是为浦东开发而组建的规范化公司。
其投资的第一个大项目众城大厦曾创下浦东新区同类大厦的三个第一:第一流的建设速度、第一个结构封顶、第一个符合房产预售条件上市推销,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精心设计的买壳行动,国内各大媒体特别是与资本市场有关的媒体大肆报道了这一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的购并案例,社会上各方专家也就此展开了各种形式的讨论,这无疑使中远的知名度在国内资本市场上一下子提升许多,从国际着名跨国公司的经验看,这种扎根于证券市场上的无形资产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