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第五章血液
合集下载
解剖生理学基础第五章血液OKppt课件
(二)血液的特性
正常血液呈红色。(深浅与血红蛋白多少以及 含氧量多少有关)
血浆因含微量胆色素呈淡黄色。
1.血液的比重 全血:1.050~1.060
血浆:1.025~1.030
2.血液粘滞性 全血4~5
血浆1.6~2.4
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酸碱度(pH值) 正常值:pH为7.35-7.45•
3.3KPa)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
等渗溶液:
0.9%NaCl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与血 浆渗透压相近称为等渗溶液。
(二)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 在生理学中,血浆渗透压可理解为溶液
分子所具有的吸引水分透过半透膜的力 量。
血浆:水、血浆蛋白、脂蛋白、酶、激素、 维生素、无机盐和各种代谢产物
血清: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清亮 液体
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
血像:血细胞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 红蛋白含量
●血细胞比容:
概 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
正常值: 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
变 化: 血浆量与红细胞数量发生改变时,
血液: 是充 满在 心血 管系 统中 的液 体组 织。
血细胞扫描电镜图 (E红细胞 G粒细胞 L淋巴细胞 M单核细胞 P血小板)
凝固后血液模式图 (显示红细胞、血小板和纤维蛋白)
全血血Leabharlann 胞 (45%)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55%)
1.血细胞(45%): (1)红细胞 (2)白细胞 (3)血小板 2.血浆(55%)
(一)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特点:
①除因子Ⅲ外(组织因子),都是血浆中的正常成分 ②除因子Ⅳ(钙离子)外,都是蛋白质; ③凝血因子一旦被某些物质激活,•将引起一系列连锁 酶促反应,按一定顺序使所有凝血因子先后被激活,而 发生瀑布式的凝血反应; ④因子Ⅱ、Ⅸ、Ⅹ、XI、XII需切去片断激活。 ⑤在维生素K参与下,因子Ⅱ、Ⅶ、Ⅸ、Ⅹ由肝脏合 成,缺乏维生素K或肝功能下降时,可造成凝血障碍 。 ⑥因子Ⅷ(抗血友病因子)是重要的辅助因子,缺乏 时将发生微小创伤也会出血不止的血友病。
人体解剖生理学——血液护理课件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血液生化检查与护理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淋巴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辅助循环系统
详细描述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结和脾脏等组成,主要功能是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并将其运输回血液循环系 统,同时参与免疫反应。
03
血液的生理作用
物质运
氧气运输
营养物质运输 代谢废物运输
维持内环境稳态
01
02温度调节Fra bibliotek酸碱平衡
03 水平衡
免疫功能
防御感染
血常规检查是血液检验的基本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等 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及形态,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 炎症、出血等疾病。
血常规检查的采集方法包括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其中静脉采血更为准确,适用于需要准确 数据的场景,如手术前评估等。
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在于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例如贫血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感染 时白细胞数量增加等。
指血液流动时的内摩擦力,与血浆中 的蛋白质、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等有 关。
血型
根据红细胞表面抗原的不同,人类的 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不 同血型的人在输血时存在相容性和不 相容性问题。
02
血液的循环系统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血液的运输通道
详细描述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它们共同构成了庞大的血管网络,负 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免疫应答
清除损伤细胞
04
血液疾病及其护理
贫血及其护理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人体解剖生理学》血液 ppt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二章
血
液
第一节
概 述
生理功能: ①运输功能:运输O2、CO₂、营养物质、激素 和代谢产物; ②免疫防御功能:血液中白细胞能抵抗入侵机 体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侵袭,保护机体免遭 损害; ③缓冲功能:血液中含有多对缓冲物质,可缓 冲进入血液的酸性或碱性物质; ④参与体温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⑤在生理止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单核细胞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三、血小板
(一)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 血小板是由骨髓中成熟的巨 核细胞分离出来的胞质形成 ,体积小,直径2—4μm,无 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在血 液涂片中,血小板多成群分 布在血细胞之间。
血浆渗透压
1. 概念: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 能力.
2.影响因素: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成正比, 与溶质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 3.构成: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为300mmol/L,相当于
7.63个大气压 。
晶体渗透压:705.6Kpa
晶体物质如无机离子(Na+和Cl-)、小分子物质等 形成的渗透压 选择半透膜:细胞膜 生理作用: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正常形态
占白细胞总数的1%左右。直径10-12µ m。细胞 核呈s形或不规则形。 ①特殊颗粒较大,蓝紫色,大小不一,分布不均。 ②特殊颗粒内有组胺和肝素。 组胺是血管活性物质,肝 素可以阻止凝血。
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
嗜碱性粒细胞能释放肝素、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 质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可 使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的通透性增加,局部 充血水肿,细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哮喘、荨麻疹等 过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可吸引嗜酸性粒细胞,使之 聚集于反应局部,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 用。
第二章
血
液
第一节
概 述
生理功能: ①运输功能:运输O2、CO₂、营养物质、激素 和代谢产物; ②免疫防御功能:血液中白细胞能抵抗入侵机 体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侵袭,保护机体免遭 损害; ③缓冲功能:血液中含有多对缓冲物质,可缓 冲进入血液的酸性或碱性物质; ④参与体温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⑤在生理止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单核细胞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三、血小板
(一)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 血小板是由骨髓中成熟的巨 核细胞分离出来的胞质形成 ,体积小,直径2—4μm,无 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在血 液涂片中,血小板多成群分 布在血细胞之间。
血浆渗透压
1. 概念: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 能力.
2.影响因素: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成正比, 与溶质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 3.构成: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为300mmol/L,相当于
7.63个大气压 。
晶体渗透压:705.6Kpa
晶体物质如无机离子(Na+和Cl-)、小分子物质等 形成的渗透压 选择半透膜:细胞膜 生理作用: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正常形态
占白细胞总数的1%左右。直径10-12µ m。细胞 核呈s形或不规则形。 ①特殊颗粒较大,蓝紫色,大小不一,分布不均。 ②特殊颗粒内有组胺和肝素。 组胺是血管活性物质,肝 素可以阻止凝血。
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
嗜碱性粒细胞能释放肝素、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 质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可 使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的通透性增加,局部 充血水肿,细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哮喘、荨麻疹等 过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可吸引嗜酸性粒细胞,使之 聚集于反应局部,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 用。
《人体解剖学》课件 第五章 血液
度时,部分红细胞膜将由于过度膨胀而破裂,释放出血红 蛋白,这种现象称为渗透性溶血。
红细胞脆性:指红细胞具有的抵抗低渗溶液的特性。脆
性大,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小,反之,抵抗能力大。
(二)血浆的酸碱平衡
血浆PH: 7.35~7.45 血浆中的缓冲对:NaHCO3/H2CO3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Na2HPO4/NaH2PO4 红细胞中的缓冲对: KHCO3/H2CO3 KHb/HbO2 KHbO2/HbO2 K2HPO4/KH2PO4
2.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 能吞噬较大颗粒。单核-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 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
3.嗜碱性粒细胞:
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 •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 • 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 ●趋化因子A: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
• • • • • • • • • • •
• 内源性凝血 外 • 源性凝血 激活因子Ⅻ 结合因子Ⅶ 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 因子X • 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Ⅲ ↓ ↓ 激活因子Ⅺ→ Ⅼ 凝血因子Ⅶ-Ⅲ复合物 •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 凝血酶原 凝血酶 ↓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 网络血细胞及血小板吸附凝血因子 (形成凝血块) • •
1. 形态、数量和机能
形态:没有细胞核,呈中央双凹的圆盘状
红细胞
形态特点:
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红细胞的数量
成人男性每立方毫米400~500万; 成人女性350~450万; 新生儿600~700万; 两岁后逐渐下降。
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
男性:45% 女性:40%
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红细胞脆性:指红细胞具有的抵抗低渗溶液的特性。脆
性大,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小,反之,抵抗能力大。
(二)血浆的酸碱平衡
血浆PH: 7.35~7.45 血浆中的缓冲对:NaHCO3/H2CO3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Na2HPO4/NaH2PO4 红细胞中的缓冲对: KHCO3/H2CO3 KHb/HbO2 KHbO2/HbO2 K2HPO4/KH2PO4
2.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 能吞噬较大颗粒。单核-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 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
3.嗜碱性粒细胞:
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 •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 • 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 ●趋化因子A: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
• • • • • • • • • • •
• 内源性凝血 外 • 源性凝血 激活因子Ⅻ 结合因子Ⅶ 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 因子X • 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Ⅲ ↓ ↓ 激活因子Ⅺ→ Ⅼ 凝血因子Ⅶ-Ⅲ复合物 •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 凝血酶原 凝血酶 ↓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 网络血细胞及血小板吸附凝血因子 (形成凝血块) • •
1. 形态、数量和机能
形态:没有细胞核,呈中央双凹的圆盘状
红细胞
形态特点:
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红细胞的数量
成人男性每立方毫米400~500万; 成人女性350~450万; 新生儿600~700万; 两岁后逐渐下降。
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
男性:45% 女性:40%
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章血液课件
B 型血
具有 B 抗原,可捐献 给 B 型和 AB 型。
AB 型血
具有 A 和 B 抗原,是 全球最少见的血型, 是 AB 型和 O 型的通 用受者。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 章血液课件
本课件将深入探讨人体中神奇的血液系统。从定义到作用、组成成分,覆盖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结构和功能,以及血液的凝固机制和血型及输血 反应。
血液的定义和作用
血液是人体内流动的液体,承载氧气和养分到细胞,同时将代谢产物和废物从细胞带走。它还起到维持体温、 调节酸碱平衡和免疫防御的作用。
血液凝固机制
1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粘附在损伤的血管壁上,并形成血小板血栓。
2
凝血因子激活
血小板释放化学物质激活凝血因子,引发凝血级联反应。
3
纤维蛋白形成
凝血级联反应中的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
血型和输血反应
O 型血
全球最常见的血型, 是无抗原的通用供者。
A 型血
具有 A 抗原,可捐献 给 A 型和 AB 型。
血液的组成成分
红细胞
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具有柔软的双凹形状,寿命约为120天。
白细胞
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抵御感染和疾病。
血小板
促进血液凝固,防止过多出血。
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氧气运输
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能与氧气结合,在 肺部吸收氧气,并将其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
柔软的形状
红细胞具有双凹形状,使其能够轻松通过细小的血 管和毛细血管,实现有效的氧气输送。
白细胞的分类和功能
1 中性粒细胞
主要负责吞噬和消灭细菌和病原体。
2 淋巴细胞
参与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来对抗感染和疾病。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血液系统
• 前体细胞→各级幼稚细胞→成熟
(二)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1. 红细胞的生成所需的原料: 蛋白质:来源于食物 铁 外源性:来自于食物(1 mg/d) 内源性:红细胞破坏后Hb所释放(25 mg/d) 缺铁性贫血,又称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2. 影响红细胞成熟的因素: 叶酸、 维生素B12、内因子,这些物质的缺 乏都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男:40-50% 女:37-48%,新生儿:55% 红细胞比容(erythrocrit)
• 血浆:占全血的55% • 成分:水、血浆蛋白、电解质、气体、营养物、
代谢废物、激素等。
• 血浆蛋白(plasma protein):65-85 g/L
白蛋白(albumin): 40-48 g/L 球蛋白(globulin):15-30 g/L, 分为α1,α2,β,γ球
晶体渗透压: 血浆=组织液,维持水平衡、细胞形态和体积 胶体渗透压:血浆≠组织液,维持血容量、水平衡
• 等渗溶液(isosmotic solution)——与血浆渗 透压相等的溶液。 如:0.9% NaCl, 5% glucose
• 等张溶液(isotonic solution)——能使悬浮于 其中的RBC维持正常形态和大小的溶液。是由不能 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 如:0.9% NaCl, 5% glucose; 1.9% 尿素则不是
1.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
• 形态:数量最多,50-70%。
• • 功能:趋化作用,吞噬细菌和异物。大量吞噬后死
亡,变为脓细胞。
2.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形态:胞质内充满粗大的鲜红色嗜酸性颗 粒。 0.5-5%。
(二)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1. 红细胞的生成所需的原料: 蛋白质:来源于食物 铁 外源性:来自于食物(1 mg/d) 内源性:红细胞破坏后Hb所释放(25 mg/d) 缺铁性贫血,又称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2. 影响红细胞成熟的因素: 叶酸、 维生素B12、内因子,这些物质的缺 乏都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男:40-50% 女:37-48%,新生儿:55% 红细胞比容(erythrocrit)
• 血浆:占全血的55% • 成分:水、血浆蛋白、电解质、气体、营养物、
代谢废物、激素等。
• 血浆蛋白(plasma protein):65-85 g/L
白蛋白(albumin): 40-48 g/L 球蛋白(globulin):15-30 g/L, 分为α1,α2,β,γ球
晶体渗透压: 血浆=组织液,维持水平衡、细胞形态和体积 胶体渗透压:血浆≠组织液,维持血容量、水平衡
• 等渗溶液(isosmotic solution)——与血浆渗 透压相等的溶液。 如:0.9% NaCl, 5% glucose
• 等张溶液(isotonic solution)——能使悬浮于 其中的RBC维持正常形态和大小的溶液。是由不能 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 如:0.9% NaCl, 5% glucose; 1.9% 尿素则不是
1.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
• 形态:数量最多,50-70%。
• • 功能:趋化作用,吞噬细菌和异物。大量吞噬后死
亡,变为脓细胞。
2.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形态:胞质内充满粗大的鲜红色嗜酸性颗 粒。 0.5-5%。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章 血液循环
④心缩(舒)期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指标。
心率 心动周期 室缩期
室舒期
40
1.5
75
0.8
150
0.4
0.35
0.30
0.25
0.15
1.15 0.50
(四)心率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心脏舒缩的次数称心率。
②正常: 年龄:初生儿(130次/分) 成人(60~90次/分) 性别:女>男 体质:弱>强 兴奋状态:运动、情绪激动>安静、休息 体温每升高1℃→心率升高10次/分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根部与右心房交界处、界 沟上部的心外膜下。正常起搏点,长椭圆形。
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右心房的心内膜下,冠状窦口的前 上方。扁椭圆形,前下端发出房室束。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 在结内作短暂的延搁后传至心室,使心房肌和心室肌不在同 一时间内收缩。
正常情况下,房室结不产生冲动,但当窦房结功能发生障 碍时,房室结也可产生冲动。
心腔
左半心 右半心 心房 心室 房室口 左心房 右心房 房间隔 左心室 右心室 室间隔
右心房
三尖瓣环、三尖瓣(右房室瓣),腱索、乳头肌。 四者在功能上是一个整体,防止血液逆流。
左心室 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乳头肌、肉柱
心传导系
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产生并传导冲动,以 维持心的节律性舒缩。
3.说明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的产生原因及特点。 4.以心脏的缩舒、压力的升降、瓣膜的开关、血流 的方向和容积的变化为基础说明射血和充盈的过程。
5、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主动脉压最低( A) A.等容收缩期末 B.等容舒张期末 C.心房收缩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 E.减慢充盈期末
6、心室舒张期( E) A.血液粘滞度增大,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B.主动脉血压过低,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C.心肌对冠状动脉的挤压力增大,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D.冠状动脉阻力增大,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E.心肌对冠状动脉的挤压力减小,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
心率 心动周期 室缩期
室舒期
40
1.5
75
0.8
150
0.4
0.35
0.30
0.25
0.15
1.15 0.50
(四)心率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心脏舒缩的次数称心率。
②正常: 年龄:初生儿(130次/分) 成人(60~90次/分) 性别:女>男 体质:弱>强 兴奋状态:运动、情绪激动>安静、休息 体温每升高1℃→心率升高10次/分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根部与右心房交界处、界 沟上部的心外膜下。正常起搏点,长椭圆形。
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右心房的心内膜下,冠状窦口的前 上方。扁椭圆形,前下端发出房室束。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 在结内作短暂的延搁后传至心室,使心房肌和心室肌不在同 一时间内收缩。
正常情况下,房室结不产生冲动,但当窦房结功能发生障 碍时,房室结也可产生冲动。
心腔
左半心 右半心 心房 心室 房室口 左心房 右心房 房间隔 左心室 右心室 室间隔
右心房
三尖瓣环、三尖瓣(右房室瓣),腱索、乳头肌。 四者在功能上是一个整体,防止血液逆流。
左心室 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乳头肌、肉柱
心传导系
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产生并传导冲动,以 维持心的节律性舒缩。
3.说明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的产生原因及特点。 4.以心脏的缩舒、压力的升降、瓣膜的开关、血流 的方向和容积的变化为基础说明射血和充盈的过程。
5、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主动脉压最低( A) A.等容收缩期末 B.等容舒张期末 C.心房收缩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 E.减慢充盈期末
6、心室舒张期( E) A.血液粘滞度增大,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B.主动脉血压过低,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C.心肌对冠状动脉的挤压力增大,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D.冠状动脉阻力增大,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E.心肌对冠状动脉的挤压力减小,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章:血液
粘稠度的影响
血液粘稠度过高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而血液粘稠度 过低则可能导致出血或贫血。
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定义
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浆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对于维持细胞内外水 分平衡和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渗透压的调节
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物质和血浆蛋白共同维持。晶体物质如氯化钠、葡萄糖等 对血浆渗透压有较大贡献,而血浆蛋白则通过水合作用对渗透压进行调节。
THANKS
感谢观看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章 :血液
• 血液的组成 • 血液的功能 • 血液的理化特性 •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 血型与输血
01
血液的组成
血浆
01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占血液总量的50%-60%。
02
血浆中含有无机盐、营养物质、激素和抗体等,具有
维持内环境稳态、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功能。
03
血浆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
重要。
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的主要细胞,占血液总量的30%-40%。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将氧气输送 到身体各部位,同时将身体各部位的二氧化碳运输到肺部排出体外。
红细胞的生成需要足够的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物质。
维持水分平衡
血液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可 以感知水分变化,通过调 节肾脏排尿来维持水分平 衡。
防御和免疫功能
抵抗感染
血液中的白细胞可以吞噬和消灭 入侵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防 止感染。
免疫反应
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细胞因子等物质,参与免疫反 应,对抗外来抗原的入侵。
03
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液的颜色和比重
血液粘稠度过高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而血液粘稠度 过低则可能导致出血或贫血。
血浆渗透压
渗透压定义
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浆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对于维持细胞内外水 分平衡和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渗透压的调节
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物质和血浆蛋白共同维持。晶体物质如氯化钠、葡萄糖等 对血浆渗透压有较大贡献,而血浆蛋白则通过水合作用对渗透压进行调节。
THANKS
感谢观看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章 :血液
• 血液的组成 • 血液的功能 • 血液的理化特性 •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 血型与输血
01
血液的组成
血浆
01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占血液总量的50%-60%。
02
血浆中含有无机盐、营养物质、激素和抗体等,具有
维持内环境稳态、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功能。
03
血浆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
重要。
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的主要细胞,占血液总量的30%-40%。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将氧气输送 到身体各部位,同时将身体各部位的二氧化碳运输到肺部排出体外。
红细胞的生成需要足够的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物质。
维持水分平衡
血液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可 以感知水分变化,通过调 节肾脏排尿来维持水分平 衡。
防御和免疫功能
抵抗感染
血液中的白细胞可以吞噬和消灭 入侵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防 止感染。
免疫反应
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细胞因子等物质,参与免疫反 应,对抗外来抗原的入侵。
03
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液的颜色和比重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章:血液
红细胞生理
形态:成熟RBC无核,双凹圆盘状, 周边稍厚。
功能物质: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运送O2和CO2 ,RBC内O2浓度>血浆70倍 缓冲pH, 由Hb实现 KHb/Hb, KHbO2/HbO2
01
02
红细胞的功能*:
01
白蛋白: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
02
球蛋白:α1、α2、β、γ四种球蛋白。
03
(γ几乎全部是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
04
纤维蛋白原:分子量最大,而含量最少。
05
正常值: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60-80g/L
06
白蛋白(A):约40~50g/L
07
球蛋白(G):约20~30g/L
1、体液与血液:
概述 (血液与内环境、血液的成分) 内环境: 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稳态)
血液的成分与功能:
01
04
02
03
循环血量:大部分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动。 贮备血量 “滞留”肝、肺、腹腔静脉及皮下动脉,流动较慢。
血量:人体内血浆和血细胞的总和。
成人血量:70-80ml/Kg。
Hb(珠蛋白+Fe2+)+o2 氧合 Hb
② RBC生成的调节 :RBC寿命120天左右 a, RBC的生成 生成原料上:3个重要物质 VitB12 : 是DNA合成的辅酶(每天消耗2~5μg), 体内贮存2.5mg。机体对VitB12吸收需内因子的参与。 叶酸是RBC成熟因子,合成DNA所必需。 叶酸直接参与DNA合成(每天消耗50μg),动植物食物中广泛存在。
03
渗透压 300mmol/L
形态:成熟RBC无核,双凹圆盘状, 周边稍厚。
功能物质: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运送O2和CO2 ,RBC内O2浓度>血浆70倍 缓冲pH, 由Hb实现 KHb/Hb, KHbO2/HbO2
01
02
红细胞的功能*:
01
白蛋白: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
02
球蛋白:α1、α2、β、γ四种球蛋白。
03
(γ几乎全部是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
04
纤维蛋白原:分子量最大,而含量最少。
05
正常值: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60-80g/L
06
白蛋白(A):约40~50g/L
07
球蛋白(G):约20~30g/L
1、体液与血液:
概述 (血液与内环境、血液的成分) 内环境: 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稳态)
血液的成分与功能:
01
04
02
03
循环血量:大部分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动。 贮备血量 “滞留”肝、肺、腹腔静脉及皮下动脉,流动较慢。
血量:人体内血浆和血细胞的总和。
成人血量:70-80ml/Kg。
Hb(珠蛋白+Fe2+)+o2 氧合 Hb
② RBC生成的调节 :RBC寿命120天左右 a, RBC的生成 生成原料上:3个重要物质 VitB12 : 是DNA合成的辅酶(每天消耗2~5μg), 体内贮存2.5mg。机体对VitB12吸收需内因子的参与。 叶酸是RBC成熟因子,合成DNA所必需。 叶酸直接参与DNA合成(每天消耗50μg),动植物食物中广泛存在。
03
渗透压 300mmol/L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血浆蛋白:血浆中各种蛋白质的总称,不能
透过毛细血管。 用盐析法可分为三类:白蛋白、球蛋白和
纤维蛋白原。
血浆与组织液的区别:主要是蛋白质含量不同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血浆蛋白的功能:
A.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B.运输功能 C.参与生理止血功能 D.防御功能 E.营养功能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全血
血浆
红细胞
颜色 比重 粘滞性 渗透压
pH
红色
淡黄色
1.050~1.060 1.025~1.030
4~5
1.6~2.4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循环血量(circulationg blood): 大部分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动。
◆贮备血量(reservoir blood): “滞留”肝、肺、腹腔静脉及皮
下动脉,流动较慢。PPT来自档演模板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临床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 生理学课件—第五章血
液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3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体液
人体内液体的总称(水+溶解物)占体重的60%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 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 •血液的功能: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等渗溶液 ≠ 等张溶液
1.1.9% 尿素是等渗溶液,但红细胞置于其 中即溶血,因此其不是等张溶液。
2.0.85% NaCl,即是等渗又是等张溶液。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卵黄囊→肝、脾→骨髓→不规则骨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3.前体细胞(precursors)阶段 幼稚细胞→终末细胞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
脾 集 落 形 成 单 位
PPT文档演模板
•
粒
红
•红系
巨
核 巨
•巨核系
噬
系
•粒单系•粒系
•
•巨噬系
淋 •嗜酸系
巴
系 集
晶体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对于维持细胞内外水平 衡很重要 血浆蛋白一般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对于维持血管 内外水平衡很重要。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注 意
• 等渗溶液(如0.85%NaCl): • 渗透压与血浆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 等张溶液: • 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 正常体积和形状的盐溶液。
又称复制(Replication):干细胞有丝分裂后代细 胞仍保持母代细胞的全部特征,
(2)多向分化潜能:
分化(Differentiation): 干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 中,可能由于基因发生重排或易位,使细胞特征 发生改变,与母代细胞特征有所不同。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1)运输功能: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
•(2)缓冲功能:提供相对稳定的理化环境 (化学成分、温度、渗透压、pH值、糖、蛋 白质、离子); (稳态)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组成:血浆+血细胞
血量(blood volume):人体内血浆和血细胞 的总和。7- 8%,体重为60kg的人,血量约5L 。
300mmol/L
7.35~7.45
红色 1.090
PPT文档演模板
•缓冲对:NaHCO3/H2CO3 =20 • Pr钠盐/Pr ;
•
Na2HPO4/NaH2PO4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 其中的晶体物质,称为血浆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中所含蛋白质产生的渗 透压。 很小,不超过1.5mOsm/KgH2O。
血量恒定 → 血压恒定,是维持全身器官血供的必要条件 失血<10% 机体调节机制可进行代偿→恢复 失血≥20% 代偿不能维持动脉血压,可导致功能障碍
→临床症状 失血≥30% 出现生命危险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血细胞比容 (hematocrit):
细胞在血中所 占的容积百分比
胚胎早期 第2个月 第个4月 18岁以后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一、造血过程的调节
1.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 特点:
(1) 高度自我更新能力(Self renewal):
男:40-50% 女:37-48% 新生儿:55%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二、血浆的化学成分
•基本成分: 晶体物质溶液(多种电解质、小分 子有机物、气体),易透过毛细血管与组织液 交换,含量与组织液基本相同。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嗜碱系
落 形
•B
成
单
位
•T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二、红细胞(Erythrocyte)生理
•(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1. 形态:成熟RBC无核,双凹圆盘状, 周边稍厚。
2. 定向祖细胞(Committed progenitors): HSC进一步分化成为各个系列的祖细胞(较
HSC成熟的前体细胞) (1) 自我更新能力已大为降低。 (2) 对各系列造血生长因子具有较高的敏
感性。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五章血液
•粒-单核系祖细胞: CFU-GM ( Colony forming Unit-Granulocyte-macrophage) •红系祖细胞: CFU-E •巨核系祖细胞: CFU-MK •TB淋巴系祖细胞: CFU-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