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全诗
杜甫月夜忆舍弟全诗赏析
杜甫月夜忆舍弟全诗赏析杜甫月夜忆舍弟全诗赏析759年(乾元二年)。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杜甫的几个弟弟都失散在外,于是创作了这首《月夜忆舍弟》。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月夜忆舍弟全诗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
10.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翻译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
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
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全诗鉴赏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首联开篇即突兀不平。
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
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杏无音信,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全诗语句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作品原文月夜忆舍弟1戍鼓2断人行3,边秋4一雁5声。
露从今夜白6,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7问死生。
寄书长8不达9,况乃10未休兵11。
词语注释舍弟:家弟。
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一雁:孤雁。
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长:一直,老是。
不达:收不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作品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露水从今夜起显得更凉更白,月亮永远是家乡的最亮最明。
虽有兄弟但都在战乱中离散,个个离家漂泊无法打听音讯。
捎出去的家书常常不能收到,何况战争打了多年至今未停。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文学赏析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杜甫《月夜忆舍弟》全诗原文我爱古诗词
杜甫《月夜忆舍弟》全诗原文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注释: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
10.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
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品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月是故乡明
注释
旁批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C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 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
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写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 念之情。从济南到北京,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要说景色,比故乡美得多的岂止一处两处?但在作者看来,哪 一处的月景都不及故乡的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他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成为他生命的组成部分。“有故乡 可思,甜;思而不得,苦”,这种复杂的滋味越发显示出作者对故乡的特有情思。
第四部分(第11—12自然段),以“月是故乡明”点题。“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 心飞向故里”的呼告,把思乡之情推向高潮。
问题
作者回忆了故乡的哪些情景?它们都与“月亮”有何联系?
答案
作者回忆了儿时在故乡数星星、捉知了、 看月亮、捡鸭蛋等情景,这些充满童趣 的活动都是作者在故乡的朗朗月光下进 行的,所以回忆起来特别亲切。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④,E 住的朗润园是燕园⑤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 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
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
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杏无音信,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全诗语句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作品原文月夜忆舍弟1戍鼓2断人行3,边秋4一雁5声。
露从今夜白6,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7问死生。
寄书长8不达9,况乃10未休兵11。
词语注释舍弟:家弟。
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一雁:孤雁。
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长:一直,老是。
不达:收不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作品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露水从今夜起显得更凉更白,月亮永远是家乡的最亮最明。
虽有兄弟但都在战乱中离散,个个离家漂泊无法打听音讯。
捎出去的家书常常不能收到,何况战争打了多年至今未停。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文学赏析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月是故乡明的全诗内容
月是故乡明的全诗内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译文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注释露从今夜白:指在节气“白露”的一个夜晚。
赏析“露从今夜白”一句既写景,也点明节候,白露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一句又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感怀。
原文
杜甫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全诗出处、作者及赏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全诗出处、作者及赏析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年代:唐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赏析: 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军鼓。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秋边:一作“边秋”,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
10.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戍楼上更鼓咚咚响,道路上行人无影踪。
边城荒芜秋风凉,只听见孤雁哀鸣。
今夜霜露格外白,仍是故乡的亲切,月亮也是故乡的明亮。
兄弟离散各一方,家已残破,生死消息何处寻?书信久已不能抵,何况战火还没有停息。
这首诗的第一句“戍鼓断人行”,在一开始就点出了“深夜”和“战时”那种戒备森严、冷清的样子。
第二句的“边秋”和“雁声”则更加说明了他在怀念他的手足时候的季节和地点。
当时的季节正好是秋天,花草树木都开始凋谢,而自己又是身处在边境,再加上孤雁凄惨的哀叫声,就更令人觉得空虚寂寞了。
“露从今夜白”这一句,则是写出了当时的节气,而白露又可以和下一句的明月相互呼应,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由“白色”这个颜色来感受出当时那种冷清的样子。
最后四句,杜甫则是在描写他思念兄弟的情怀。
因为战争的关系,他和自己的弟弟们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第六句的“无家”则让人更觉得悲哀,因为他不仅和亲人分离,连老家也都因为战争的关系而破坏了。
最后两句,他则描写出因为战争的关系,又收不到家书,因此对大家的安危感到十分忧心的心情;特别是第八句的“未休兵”三个字,又可以和第一句互相呼应,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非常的完整。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杜甫月夜忆舍弟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
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杏无音信,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全诗语句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作品原文月夜忆舍弟1戍鼓2断人行3,边秋4一雁5声。
露从今夜白6,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7问死生。
寄书长8不达9,况乃10未休兵11。
词语注释舍弟:家弟。
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州。
一雁:孤雁。
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无家:杜甫在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长:一直,老是。
不达:收不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光弼激战。
作品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露水从今夜起显得更凉更白,月亮永远是家乡的最亮最明。
虽有兄弟但都在战乱中离散,个个离家漂泊无法打听音讯。
捎出去的家书常常不能收到,何况战争打了多年至今未停。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州所作。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文学赏析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州所作。
这年九月,史思明从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朝代】唐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朗读节奏划分】戍(shù)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⑴舍弟:家弟。
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⑵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⑶边秋: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一雁:孤雁。
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⑷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⑸分散:一作“羁旅”。
⑹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⑺长:一直,老是。
不达:收不到。
达,一作“避”。
⑻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主题思想】《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
此诗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长沙过贾谊宅【作者】刘长卿【朝代】唐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朗读节奏划分】三年谪(zhé)宦(h uàn)/此栖(qī)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⑴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
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⑵谪宦:贬官。
栖迟:淹留。
《月是故乡明》全诗赏析
关键词 诗词名句,写景,抒情,思乡,节⽓,⽩露 名句 露从今夜⽩,⽉是故乡明。
出处 唐·杜甫《⽉夜忆舍弟》 戍⿎断⼈⾏,边秋⼀雁声。
(“边秋”⼀作“秋边”) 露从今夜⽩,⽉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家问死⽣。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注 1.从今夜就进⼊了⽩露节⽓,⽉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2.露⽔从今夜起显得更凉更⽩,⽉亮永远是家乡的最亮最明。
说明 《⽉夜忆舍弟》是唐代诗⼈杜甫创作的⼀⾸五⾔律诗,这⾸诗是759年(乾元⼆年)秋作于秦州。
这年九⽉,安史之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个弟弟正分散在这⼀带,由于战事阻隔,⾳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这⾸诗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诗中写兄弟因战乱⽽离散,杳⽆⾳信。
在异乡的戍⿎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
颠沛流离中的诗⼈杜甫,看到⼭河破碎,思念不知⽣死的兄弟,更为国家⽽悲痛。
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语句精⼯,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
赏析 “露从今夜⽩,⽉是故乡明”这两句点题,同时也点明时令。
夜⾊莽莽苍苍,⽩露漙漙,秋的寒⽓阵阵袭来,在这样⼀个⽩露零零的夜晚,本来就容易⼼⽣思乡情绪,更何况⼜是⾝处战乱之中,兄弟离散,⽣死难料呢。
“露从今夜⽩”,从今夜就进⼊了⽩露节⽓,露⽔就显得越发洁⽩;“⽉是故乡明”,天底下只有⼀个⽉亮,可是哪⾥的⽉亮都⽐不过家乡的明亮。
上句描写的应是实景,下句则融⼊了⾃⼰的主观感情,偏说家乡的⽉才是最明亮的,可见诗⼈是⽤⽆理之笔来写深切之情。
这样来写并不使⼈觉得于理不合,读者反⽽被诗⼈同化,觉得就是这样。
⽆论你⾝处何地,当你抬头望见议论明⽉的时候,再回想故乡的⽉亮,毫⽆疑问,“⽉是故乡明”。
这两句表达的不过是“今夜⽩露”、“故乡⽉明”,经诗⼈调整语序,语⽓就显得⼗分有⼒。
《诗⼈⽟屑》:“杜⼦美善于⽤故事及常语,多离析或颠倒其句⽽⽤之,盖如此则语崚⽽体健,意亦深稳矣(《麈史》)。
《月夜忆舍弟》翻译赏析
《月夜忆舍弟》翻译赏析《月夜忆舍弟》翻译赏析1《月夜忆舍弟》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古诗全文如下: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前言」《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
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杏无音信,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全诗语句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注释」舍弟:家弟。
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一雁:孤雁。
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长:一直,老是。
不达:收不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翻译」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鉴赏」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全诗翻译赏析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注释: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
10.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
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与“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与《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与《垂老别》。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品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与思念。
【古诗词】月是故乡明上一句诗是
【古诗词】月是故乡明上一句诗是
月是故乡明的上一句是露从今夜白,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该句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月是故乡明”的上一句是露从今夜白;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原
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该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
争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
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
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
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译文:戍楼上的锣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在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
从今
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的意思
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的意思
这句诗句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下面是对这句诗句的分析和解释,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大雪纷纷何所有"这句话是杜甫描写边塞严寒冬天的景象。
大雪纷纷意味着大雪纷飞,覆盖了整个天地,形容了寒冷的冬季。
"何所有"可以理解为"为什么如此",表达了杜甫对雪花飞舞的疑问和惋惜。
"明月与我何相见"这句话是杜甫在思念远方的故乡和亲人的时候,借着明月的光辉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明月在夜空中独自照耀着,而杜甫却身处他乡,无法与亲人相见,因此他以明月为媒介,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这句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非常深沉。
杜甫身处戍楼之中,寒冷的边塞环境让他感到孤独和凄凉。
他通过雪花飞舞和明月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他的弟弟因战乱而四散,家庭分离,他也因为战乱而无法与家人团聚。
他寄托着对家人的深情厚意,希望通过明月的光辉能够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这句诗句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揭示了杜甫对战乱带来的痛苦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同时,也反映了边塞军民的辛苦和困苦。
整个诗篇通过雪花和明月的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故乡
和家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月夜忆舍弟借月抒怀的千古名句
月夜忆舍弟借月抒怀的千古名句月夜忆舍弟借月抒怀的千古名句:月夜忆舍弟的千古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意思是: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出处:《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戍楼上更鼓咚咚响,道路上行人无影踪。
边城荒芜秋风凉,只听见孤雁哀鸣。
今夜的霜露格外白,月亮却还是故乡的明亮。
兄弟离散各一方,家已残破,生死的消息何处寻?书信久已不能抵达,何况战火还没有停息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
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扩展资料: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月夜忆舍弟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店铺带来以下内容原文: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一作:秋边)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注释:戍(shù)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一作:秋边)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长:一直,老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赏析:意境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当 时仍处于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
背
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之人
散处河南、山东等地。由于战事阻隔、 音信不通,他产生了强烈的忧虑和思
【答案】 A
7.正确的两项是___
【答案】 DA
A.两首诗都是五言律诗,都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所做,
表达的情感却并不完全相同。
B.两诗首联都在写景,都描述了国都沦陷时萧条破败的景
象,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C.两诗颔联都运用了拟人手法,都将主观情感移情于物,
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D.两诗都提到了“家书”,也都同时提到了战争。可见诗
1.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D
A.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
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
就是“月夜”的背景。
B.颔联点题,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不合情理,
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
故乡的感怀。
C.“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两句诗概括了安史
借景抒情,虚实结合 点明时令,既实
写白露节的清寒,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
情感,
故乡的思念
忧虑和挂念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望月转入抒情
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 普遍遭遇
对比
思念
人生感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想近。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对比,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 丧乱的普遍遭遇,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之 情,给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是故乡明全诗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月是故乡明全诗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原文: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1、舍弟:家弟。
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2、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5、一雁:孤雁。
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6、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7、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8、长:一直,老是。
9、不达:收不到。
10、况乃:何况是。
11、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诗意: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露水从今夜起显得更凉更白,月亮永远是家乡的最亮最明。
虽有兄弟但都在战乱中离散,个个离家漂泊无法打听音讯。
捎出去的家书常常不能收到,何况战争打了多年至今未停。
赏析:
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使人觉得合乎情理,这是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上两联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
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
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
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
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
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
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月夜忆舍弟的诗意杜甫:月夜忆舍弟关于边塞的诗句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