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第4章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第4章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炮制是中药独有的一种制备方法,通过炮制可以改变草药中的药物化学成分,从而改变药效、药理特性和毒副作用。
在炮制过程中,通过加热、蒸馏、炒炙、炭制等一系列操作,可以影响中药中活性成分的结构、含量及其相互作用,从而提高药物的药效、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本文将从炮制对活性成分结构的影响、对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以及对活性成分相互作用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一、炮制对活性成分结构的影响1.结构的改变:炮制的过程中,物质受到热能和机械力的作用,导致分子内部结构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使药物成分的结构产生改变。
例如,炮制陈皮可以使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重新排列和转化,形成一些新的活性成分,如通过炮制后的纳白皮中的降香酮。
2.功能团修饰:炮制可以使一些药物分子中的特定功能团发生修饰,从而改变其性质和活性。
例如,当炮制巴戟天时,其中的喹啉类化合物巴戟天碱会与氨基酸产生酰胺键,形成巴戟天酰胺,而巴戟天酰胺具有更强的活性和更好的药理作用。
二、炮制对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1.活性成分的生成:炮制过程中,一些药物化学成分会发生热解、转化、裂解等反应,从而生成新的活性成分,增加药材的药效。
例如,炮制生姜时,其中的姜酚类化合物会被炮制产生姜酮,姜酮具有更强的抗炎、抗肿瘤等药理效果。
2.活性成分的转移:炮制过程中,一些药物化学成分会被转移到其他部位,从而改变药材中不同部位的含量。
例如,炮制人参时,其中的人参皂苷会在炮制过程中大量转移到人参的外皮中,使得炮制后的人参外皮中的人参皂苷含量显著增加。
三、炮制对活性成分相互作用的影响1.新的药物组分生成:炮制过程中,药材中的不同成分会相互作用,生成新的药物组分。
例如,当炮制附子时,其中的生物碱类物质与蛋白质发生作用,形成新的可溶性白(碱)附子,可溶性白附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2.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炮制过程中,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发生协同作用,从而提高药物效果。
总论第三章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川乌、草乌中极毒的双酯型乌头碱类加热 → 水解或分解成毒性较低的苯甲酰单酯型乌 头碱类→几乎无毒性的乌头原碱
马钱子中含有士的宁马钱子碱砂烫制后→ 二者 含量皆显著 转变成它们的异型结构和氮氧化合物。这些被转 化的异型结构氮氧化合物毒性变小,且保留或增 加了某些生物活性
九、炮制对含糖类药物的影响
1、炮制含糖类药物时尽量少用水处理 必须用水泡时要少泡多润 注意与水共同加热的处理: 单糖及小分子寡糖易溶于水,在热水中溶解度更 大,多糖难溶于水,但能被水解成寡糖、单糖 2、糖与苷元可结合成苷,加热处理后,分解出大 量糖 生地制成熟地,甜度增加 何首乌制后还原糖含量随之增加
5、有些有机酸能与生物碱生成盐,有利于药效发 挥,因而常用甘草水制一些生物碱的药物增强疗 效。如吴茱萸制黄连
六、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
加热、压榨除去部分油脂类成分
七、炮制对含树脂类药物的影响
1、树脂一般不溶于水,常用辅料酒、醋处理 2、加热炮制可增强某些含树脂类药物的疗效,如 藤黄经高温处理后,抑菌作用增强 3、有的树脂如果加热不当反而影响疗效,如乳香、 没药中的树脂 4、加热炮制可以破坏部分树脂,以适应医疗需要。 如牵牛子树脂具有泻下去积作用,经炒制后部分 树脂破坏,可缓和泻下作用
第三节 炮制对制剂的影响
一、饮片是汤剂和中成药的基本原料
汤剂对饮片的炮制要求更严格一些 中成药也不能都用生品为原料,仍需按处 方要求“依法炮制” 饮片选用方面,中成药与汤剂有所不同: 中成药处方固定,适应面较广,对药物的炮 制要求也相应地固定 汤剂通常都是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素 质随证组方,针对性较强,对药物的炮制 要求也灵活多变,常根据用药意图而定
1、炮制减毒的方法:净制去毒、水制去毒、加 热去毒和辅料去毒。 (l)净制去毒: 蕲蛇、乌梢蛇等多去除头鳞骨。现代报道,蕲蛇 头部毒腺中含有大量出血性毒和溶血性毒,人畜 被其咬伤中毒后,内脏广泛出血 (2)水制去毒: 水飞法制雌黄雄黄中AS2O3的含量↓,降低毒性 乌头、附子水泡,使乌头碱水解流失 商陆在淋润软化过程中,可使其主要毒性成分商 陆毒素溶解和水解,降低商陆的毒性
中药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中药炮制技术课件)
九、炮制对含无机化合物类药物的影响
• 无机成分广泛存在于中药中,以矿物药和贝壳类药物最多, 部分植物中亦含有。
• 无机化合物多易溶于水。 • 炮制对其影响:
1.软化:无机化合物多易溶于水,注意与水接触时间,尽量 少泡多润。
2. 加热: • (1)矿物药采用煅制方法,可改变其物理性状,易于粉碎,利
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利于其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强疗效。
六、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
• 大多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中 。 1. 具有润肠通便作用——保留药效。 2. 泻下成副作用功泻下过猛,有毒,则宜控制。 如柏子仁去油制霜降低或消除滑肠作用;瓜蒌仁制霜除去令人恶 心呕吐之弊,适用于脾胃虚弱患者。等。
七、炮制对含树脂类药物的影响
• 性质:树脂类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媒 中。对热不稳定。
三、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
• 性质 :常温下可自行挥发;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及脂肪油中,不 溶于水。
• 炮制对其影响: 1.产地加工:结合态者,宜“发汗” 2.软化:宜“抢水洗”。 3.加热:为治疗成分,尽量少加热或不加热。所含挥发油若有毒性 或强烈的刺激性,通过加热炮制可部分除去,有利临床应用。如乳 香、苍术、肉豆蔻等。
4.铁器:不宜用铁器炮制 。
五、炮制对含有机酸类药物的影响
• 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植物药中,尤其是未成熟的果实中含量高。小 分子的有机酸多能溶于水。 炮制对其影响: 1.软化:少泡多润。 2.加热:具有强烈酸性的有机酸,对口腔、胃刺激性大,加热处 理,可破坏一部分,使酸性降低,如山楂。
3.有些有机酸能与生物碱成盐,利于药效发挥。如吴茱萸制黄 连。
• 3.加热:遇热活性降低者,宜少加热或不加热,即生用,如石榴 皮、龙胆草、山豆根。
中药炮制对药物效用的影响
中药炮制对药物效用的影响
中药炮制是中药制剂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指的是将中草药通过特定的方法烘干、蒸煮、蒸脆等方式进行加工处理,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
中药炮制对药物效用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中药常常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成分和易变质的活性物质,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
保护和稳定处理。
例如,对于一些容易氧化的药材,如太子参、黄芪等,可以使用炒制法
进行炮制,这样可以减少其内部氧化反应的速度,保持其药效的稳定性。
二、改进药材的性质
中药炮制可以改善药材的性质,增强其药效。
比如,在炮制过程中,中药多会发生质
量结构、化学成分、药效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改变药材的疗效。
例如,当人参经
过高温炮制和炒制后,能够使其含有的黄酮类、三萜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减少,目的是防止
过度刺激人体药理反应,减轻对人体的刺激,使之更适合用于调节体质的功能。
三、减少毒性或副作用
中药炮制可以减少药材中的毒性或副作用,保证其安全使用。
例如,大芮粉炮制后,
其含有的毒性成分朱砂就得到有效去除,从而使其味甘、性寒,对减轻高血压等疾病症状
的药效得到了加强,同时降低了副作用。
四、增强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总之,中药炮制对药物效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但可以改善药材的性质,提高其药效,而且可以减少其毒性或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一步发挥中药在医疗方面
的作用。
中药炮制技术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 加热炮制: 对鞣质影响不大 ,但温度过高易被破坏 。如地 榆、槐花等炒炭时 ,若温度过高 ,鞣质含量降低甚至全部 被破坏 。鞣质易被氧化生成鞣红 ,干燥时不易暴晒, 以免 饮片泛红 ,如槟榔、 白芍等。
含鞣质的药物不要与铁接触 , 以免发生反应生成黑绿色的 鞣质铁盐。
本章小结
· 本章小结
➢ 本章重点叙述了中药炮制九个炮制目的;从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四个方面举例介绍了炮制对药 性的影响; 从净制、切制、加热炮制、辅料炮制四个方 面介绍了炮制对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 简要介绍了炮制 对调剂和制剂的影响; 举例说明了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 的影响。
本章小结
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 6 . 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
➢ 加热炮制: 能降低油脂的含量 。含油脂的种子类药物, 不宜久炒或炒制温度过高 , 以免失效 。如酸枣仁久炒或 温度过高则油枯而失效。
➢ 去油制霜: 可使油脂含量减少 , 以降低毒性或滑肠致泻 的副作用 。如巴豆、千金子、木鳖子去油制霜以降低其 毒性 ,缓和泻下作用;柏子仁、瓜蒌子等去油制霜后, 能消除或降低滑肠致泻的副作用。
➢ 加热炮制: 易使挥发油挥发散失或发生质的变化 。若挥 发油为有效成分应避免加热 ,且宜低温干燥 ,如茵陈、 薄荷等;若具有毒性或刺激性 ,则应加热处理 ,如肉豆 蔻、乳香、苍术等 。另外 ,荆芥炒炭后能产生9种新挥发 性成分 ,并且具有止血作用。
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响
· 4 . 炮制对含鞣质类药物的影响
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 5 . 炮制对含有机酸类药物的影响
中药炮制学第三章-炮制的作用
第三章炮制的作用药物各自具有一定的性能,经过炮制引起这些性能产生不同的变化,这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关于这一问题,祖国医学传统认为与药物的性味功能有关;用现代科学分析研究,则属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范畴。
为了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使它更好地指导实践,现在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一、炮制对药物性味功能的影响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炮制经验,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些理论阐明了炮制所产生的作用,主要是对药物性味功能的影响。
〔1〕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四气五味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反应,以及通过味觉器官的区分而作出的归纳。
每一种药物都存在着气和味。
这种气味又各自具有一定的作用,从而形成了药物的功能。
炮制对药物的气味是有影响的。
因而对药物的功能也是有影响的。
某些药物的性味功能可以因为加热而改变,如生地黄味甘性寒,经过蒸制,消除了寒性,变成了甘温补血的药物。
生川乌性温有毒,口尝有麻辣味,经过煮制,消除了麻辣味,减低了毒性。
某些药物由于与辅料的性能具有协同作用而增强疗效,如醋味酸能收,五味子用醋蒸可增强五味子的收敛作用。
某些药物由于与辅料具有拮抗作用而缓和偏性或改变性能,如蜂蜜味甘性缓,麻黄用蜜炙可缓和麻黄的辛温发汗作用;胆汁味苦性寒,天南星经胆汁制后,不仅消除了毒性,还将天南星苦辛温燥的性味变为苦凉,在固有的疗效上,增加了清热的作用。
〔2〕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趋向。
药物由于气味、质地、药用部分的不同,作用于机体的趋向亦随之而异。
在炮制过程中,由于辅料性味的作用,导致药物改变或增强原来的趋向。
如黄柏原系下焦药,经过甘辛大热具有升提作用的酒炒制,便产生了清降头部虚火的作用;黄芩能走上焦,用酒炒制,增强了上行清热的作用;川楝子能走下焦,用盐炒制,增强了下行治疝的作用。
〔3〕炮制对药物归经的影响:归经是药物作用于机体的一定范围。
不同的药物都有各自的作用范围。
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炮制对药物的影响【关键词】中药炮制药性四气五味中药炮制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代医药学家用药经验的总结。
对中药有目的的加工炮制,使其改变中药原有的性能和作用,而发挥其更大的效用,也可达到一药多用的目的,中药炮制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的性能和临床疗效。
1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1.1 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通过反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以缓和药性。
如黄连本为大苦大寒的药物,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减低其苦寒之性,即所谓以热制寒可以制其偏,称之为“反制”。
“从制”可使药物的性味增强,疗效增加。
如胆汁制黄连,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酒制仙茅,增强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称之为“从制”。
通过炮制改变药性,扩大药物的用途。
如生地黄主泄,具有清热凉血、滋阴养血之功;熟地黄主补,具有补血滋肾养阴之功,使药物的作用范围相应扩大。
1.2 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趋向。
一般而言,辛甘味药物多为温热药,属阳,作用升浮;苦酸咸味药物,多为寒凉药,属阴,作用沉降。
药物经炮制后,可改变其作用趋向,如酒制引药上行,盐制引药下行入肾经,大凡生主升熟主降。
1.3 炮制对药物归经的影响中药炮制多以归经理论作指导[1],特别是某些辅料炮制药物,如酒制升提,姜制温散,盐制走肾而软坚,醋制入肝而收敛等。
1.4 炮制对毒性的影响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制、水泡漂、水飞、加热、加辅料处理、去油霜等。
具有毒性的中药经过炮制均可降低毒性[2]。
2 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2.1 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辅料制:常用醋、黄酒或白酒等作为炮制辅料,以提高溶出。
水处理:水溶性生物碱因在切片浸泡过程中,能溶于水而受损失,故应尽量缩短与水接触时间,以免生物碱损失。
加热:各种生物碱具有不同的耐热性,有的在高温下不稳定,可产生水解、分解等变化。
如草乌中剧毒的乌头碱, 经高温处理能水解成毒性小的乌头元碱,可减低草乌的毒性。
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评价
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的影响评价
中药炮制是中医药传统加工方法的重要环节,对药物性能、功效及理化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药物性能、功效和理化性质三个方面对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进行评价。
一、药物性能:
中药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性质,如破壁、增溶、破纤维等。
通过炮制,药物的颗粒酵素、化学成分和药材组织得到改良,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
中药炮制还能去除一些有害物质,如毒性成分、杂质等,提高药物的安全性。
人参经过炮制后,药效和药材理化性质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药效更为显著。
二、药物功效:
中药炮制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炮制过程中,药物的活性成分、挥发性物质和药效成分得以激活、增加和改善,使药物在体内的药效得到提高。
中药炮制还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增加药物对机体的适应性,从而提供更好的疗效。
炮制石决明能够去除其药材中有毒的草酸,降低药物的毒性,增加其对眼睛的清除作用。
三、理化性质:
中药炮制能够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如颜色、形态、溶解度、挥发性等。
通过炮制,药物的物理性质得到改良,使其更易于制剂的加工和制备,并且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和质量。
柴胡经过炮制后,颜色由黄变为红,这是因为药材中的酮类物质经过炮制后发生了氧化反应。
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药物性能、功效和理化性质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价。
通过炮制,药物的性能得到改良,功效得到提高,理化性质得到改变。
中药炮制不仅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还增加了药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好的药物基础。
中药炮制对药物效用的影响
中药炮制对药物效用的影响
中药炮制是指将中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改变其性味特性,使其更适合药物治疗。
在实践中,中药的炮制方法是根据其性味特性和治疗要求选择的,在中药炮制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操作和处理方式,可以影响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物性质和药效等方面的特性,从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因此,正确的中药炮制方法对于药物的效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1. 改变药物性质
中药炮制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的味道、香气、色泽等特性来改变其药物性质。
例如,对于一些质地柔软、密实的中药材料,采用炙制等方法可以破坏其细胞结构,使其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水解、溶解,提高其可溶性,使其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而对于一些味道较酸、涩的药材,采用水煮或干燥等方法可以减轻其味道的刺激性,使其更易于入口,也更容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从而加强了对病症的治疗效果。
2. 影响药物化学成分
中药的化学成分是其产生治疗效果的基础,中药炮制过程可以影响很多化学成分的特性,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
不同的炮制方式对中药中的活性成分、挥发性成分、水溶性成分等的影响不同。
例如,在炮制煨煮的过程中,高温和长时间的煮煮可以将许多成分溶解到水中,加热过度则会导致其中一些活性成分失活,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控制这些成分的浓度和稳定性,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
3. 改善中药配方
中药的配方是一些中药混合起来的药方,这些药材在不同炮制段落中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
例如,一些炙制过的中药药材有益于熟化或者去潮,这对配方中其他药材的效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配方中,也可以特别制定熬制时间和方法,以便充分提取活性成分,如通过加热和沸腾药水以帮助提高药材的热凝集聚。
第二章中药的炮制对药物影响
第二章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2、掌握炮制对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类成分的影响3、熟悉炮制对鞣质、蛋白质、油脂类成分的影响4、熟悉炮制对中药制剂、对中药临床疗效的影响第一节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一、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1、通过炮制缓和药物原有性味如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
补骨脂辛热而燥,易于伤阴,用咸寒润燥的盐水炮制,可以缓和辛燥之性,即“以寒制热”。
“反制”-用药性相反的辅料或药物进行炮制2、通过炮制增强药物原有性味如以苦寒的胆汁制黄连,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
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了仙茅的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
“从制”-用药性相近的辅料或药物进行炮制。
3、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如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制成熟地后,则转为甘温,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即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
天南星辛温,善于燥湿化痰,去风止痉;加胆汁制成胆星,性味苦凉,具清热化痰,息风定痉的功效。
即一者性辛温,主燥湿化痰;一者性苦凉,主清热化痰。
二、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1、辅料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通常酒炒性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如酒黄柏。
砂仁为行气开胃、化湿醒脾之品,作用于中焦,盐炙后,可以下行温肾,治小便频数。
2、炮制方法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生升熟降)如莱菔子能升能降,生品以升为主,用于涌吐风痰;炒后则以降为主,长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三、炮制对归经的影响1、以辅料炮制药物,引药归经如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等,醋延胡索2、炮制增强药物对其中某一脏腑或经络的作用如益智仁入脾、肾经,具有温脾止泻、固精、缩尿等功效;盐炙后则主入肾经,专用于涩精、缩尿。
醋柴胡3、炮制改变药物归经生地可入心经,以清营凉血为长,制成熟地后则主入肾经,以养血滋阴、益精补肾见长。
四、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草乌等。
中药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中药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中药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药物的不同功效,取决于中药经炮制后的独特作用而改变;通过加热、水浸及酒、醋,药汁等辅料的处理,使某些药物的成分及理化性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对中药药性与疗效都有较大的影响;现根据药物所含的成分性质与炮制的关系就炮制过程中对中药一些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行探讨。
标签:中药炮制;影响;成分1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1.1性质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环核化合物,能与酸结合成盐,多数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游离生物碱一般难溶于水但可与酸成盐而溶于水;一些小分子生物碱、季铵类生物碱也能溶于水,大多能溶于有机溶剂。
1.2净选加工注意区分药用部位:①黄柏(黄柏的有效成分小檗碱只分布在黄柏的树皮中;故只用皮而不用其它部位);②麻黄(其有效成分麻黄碱主要存在于茎中,应与根注意分离)1.3水制的影响因水溶性生物碱在切片浸泡过程中能溶于水而受损失,故应尽量缩短与水的接触时间,采取”少泡多润”的方法,以免影响疗效。
如:槟榔中的有效成分槟榔碱、苦参中的苦参碱等1.4加热的影响①生物碱有不同的耐热性,有的在高温下不稳定,易产生水解、分解等变化。
如:川草乌中的剧毒成分”乌头碱”经高温水解则变成毒性较小的乌头原碱;马钱子中的士的宁在加热条件下转变为毒性较小的异士的宁及其氮氧化合物等。
②一些生物碱遇热活性则降低,而影响疗效,易以生用为宜;如:山豆根、龙胆草等。
1.5辅料制的影响①游离生物碱除季铵碱类和一些分子量较低或含极性基团较多的生物碱外,一般都不溶或难溶于水,能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媒,亦可溶于酸水(形成”盐”);故炮制辅料常用醋、黄酒或白酒。
②醋:醋为弱酸,可使游离生物碱转化为生物碱盐而溶于水,易被水煎煮出来,而增加疗效。
例如:醋炙延胡索可增强其镇痛作用。
③酒:酒具有稀醇性质,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不论是游离的生物碱或其盐类,都能溶解,便于浸出有效成分,提高药物的疗效。
2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2.1性质易溶于水、乙醇中;酸性条件下易水解;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易被相应的酶所水解。
中药材的炮制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变化
中药材的炮制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变化中药材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这一过程会使中药材在多个方面产生显著的变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化学成分的改变在炮制过程中,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常常会发生变化。
例如,加热处理可能会导致一些成分的分解、氧化或转化。
以黄芩为例,生黄芩中含有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等成分,经过蒸煮或炒炙等加热处理后,黄芩酶被破坏,黄芩苷得以稳定存在,从而增强了其清热泻火的功效。
再如大黄,生大黄含有结合型蒽醌衍生物,如番泻苷等,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
经过酒炒或酒蒸后,结合型蒽醌衍生物部分水解为游离型蒽醌,泻下作用缓和,而抗菌消炎的作用增强。
另外,一些炮制方法还能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
比如延胡索中的生物碱成分,生品较难溶出,醋制后能增加生物碱的溶出率,从而提高其止痛效果。
二、药理作用的变化炮制不仅改变了中药材的化学成分,也会使其药理作用发生相应的变化。
麻黄生品发汗解表作用较强,而蜜炙麻黄的发汗作用缓和,润肺止咳的作用增强。
这是因为炮制过程改变了麻黄中生物碱的含量和比例,从而影响了其对汗腺和呼吸系统的作用。
又如蒲黄,生蒲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炒炭后则侧重于止血。
这是因为炒炭过程使蒲黄中的鞣质含量增加,从而增强了其止血的效果。
三、毒性的降低部分中药材具有一定的毒性,通过合理的炮制方法可以降低其毒性,保障用药安全。
比如乌头类药材(川乌、草乌等),生品含有多种生物碱,毒性较大。
经过长时间的水浸、煮制等处理,能使有毒的双酯型生物碱水解为毒性较小的单酯型生物碱或醇胺型生物碱,从而降低毒性。
又如斑蝥,生斑蝥含有斑蝥素,具有较强的毒性。
米炒斑蝥能降低斑蝥素的含量,同时使斑蝥素升华,减少其在药材中的残留,从而降低毒性。
四、性味和归经的改变中药材的性味(即四气五味)和归经也会因炮制而发生变化。
例如,黄连生用苦寒之性较强,主入心、胃经,善清心胃之火。
医疗卫生招聘药学专业课(中药)中药炮制学习题
下列不适于含苷类中药的炮制方法是 A.炮制辅料常用酒 B.水制时宜少泡多润 C.炮制辅料常用醋 D.可采用烘、晒、炒等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苷在酸碱条件下易发生水解,故含苷类中药成分一般不用或少用醋炮制。
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有 A.增强药物生物碱类、苷类化学成分的溶出率 B.只能使药物化学成分发生一定的量变 C.降低挥发油类、有机酸类成分含量 D.破坏或抑制药材中酶的活性,保护有效成分『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炮制不仅对药物成分产生量变影响,还会产生质变影响,比如荆芥炒炭后会产生止血作用,这属于质变的范畴。
—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 A.1%~3% B.4%~7% C.7%~13% D.6%~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一般炮制品的水分含量宜控制在7%~13%。
灶心土的作用不包括 A.补脾益肺 B.温中和胃 C.止呕 D.涩肠止泻『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灶心土即伏龙肝,具有“温中三止”的功效。
“温中”即温中和胃,“三止”指的是止呕、止泻和止血。
关于辅料酒的作用错误的是 A.活血通络 B.引药上行 C.软坚散结 D.矫味矫臭『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酒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
软坚散结是盐水的炮制作用。
炮制品的质量要求有 A.色泽 B.气味、水分 C.净度、片型 D.有毒成分的限量指标『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炮制品的质量要求:①净度、片型②色泽③气味、水分④有毒成分的限量指标。
蒲黄的常用炮制方法是 A.炒黄法 B.炒焦法 C.麸炒法 D.炒炭法『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蒲黄、槐花常用炒炭的方法进行炮制。
不采用清炒法炮制的是 A.槐花 B.莱菔子 C.苍耳子 D.白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白术是用土炒、米炒或用麸炒。
砂炒时,辅料砂主要是起 A.吸附毒性作用 B.中间传热体作用 C.中和作用 D.吸附油性作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河砂作中间传热体拌炒药物,取其温度高、传热快的特点,可使坚硬的药物受热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育龙网校WWW.CHINA- B.C0M 2009年02月17日来源:互联网育龙网核心提示:【关键词】中药炮制;,,化学成分,摘要:中药炮制成饮片后其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该文对中药中常见的化学成分生物碱、苷类、挥发油【关键词】中药炮制;,,化学成分,摘要:中药炮制成饮片后其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该文对中药中常见的化学成分生物碱、苷类、挥发油、多糖、有机酸、鞣质、蛋白质、氨基酸、无机成分及微量元素受炮制影响的研究情况加以汇总,并作分析和阐释,进而探讨中药炮制的真正意义,同时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药炮制;化学成分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制剂的不同要求,对原药材进行的一整套加工处理。
中药经炮制后,由于加热、加辅料等处理,可以使某些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有的成分被溶解出来,有的成分被分解或转化成新的成分,有的成分有量的增减,只有在搞清楚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进而为探讨中药炮制原理,制定中药炮制规范,为制定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现将近十年来中药炮制化学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1炮制对中药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通常有似碱的性质。
大多数生物碱在高温条件下不稳定,受热遭破坏或分解,游离的生物碱大部分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在其炮制过程中,多加醋使之成盐,而增加溶出度。
陈旭等[1]用HPLC法测定了延胡索不同炮制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结果表明醋炙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为38。
19%(mg・g1),醋煮延明索为40。
25%,醋烘延胡索为39。
21%,酒制延胡索为35。
85%。
对于含有水溶性生物碱的药材应注重在软化切片时,不能水浸泡时间过长。
比如槟榔碱,易溶于水且能随水蒸气蒸发,长时间的水浸润使槟榔碱流失,干燥过程也可导致含量略有下降。
高家鉴[2]对同批原药材采用不同炮制方法加工制成的槟榔饮片进行的含量测定表明,按现行的传统方法浸润处理加工,使槟榔碱损失高达25%以上,采用冷压浸渍法可使槟榔碱保留率达90%以上,而将原药材直接打坏成颗粒饮片,更能使槟榔碱完全保留。
此外温度对生物碱的成分和含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如草乌在润48h后,加压或常压115℃蒸2h或4h,其总生物碱含量与药典法相比大幅度提高,而有毒的酯型生物碱有明显下降,因为双酯型生物碱先水解脱去苯甲酰基,再进一步水解脱去乙酰基;但当温度升至121℃蒸1h或6h,酯型生物碱却明显升高,可能是其它成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测定[3]。
2炮制对中药中苷类成分的影响苷类是一类由糖和非糖部分组成的化合物。
苷类成分在植物的根、皮、花、果实等类药材中含量较高。
在炮制过程中,应根据含苷类药材的性质区别对待。
苷类成分一般能溶于水和酒精中,因多溶于水,故水制苷类生药时应尽量少泡多润,以免溶解于水或发生水解而受损失;苷易溶于酒,所以炮制的辅料多用酒,增加溶解度,从而提高疗效。
目前,对苷类药材的炮制通常基于两个原因。
①杀酶保苷,保持药效。
在含苷类药材的细胞中,含有可水解这种苷类成分的酶,若长期存放,或加工方法不当,在适宜的条件下,酶便可分解其所含的苷类成分,从而使有效成分减少,甚至破坏影响药材质量。
所以含苷药材常用炒、烘、蒸、煮的方法炮制,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达到炮制的目的。
例如苦杏仁有效成分为苦杏仁苷,同时存在杏仁酶,在入汤剂煎煮过程中,温度适宜酶的活动时,苦杏仁苷迅速被酶解成氢氰酸而挥发损失掉。
因此苦杏仁多用烊法或炒法炮制。
②水解后产生新的成分增加或改变疗效,降低毒性。
史国兵用比色法测定了何首乌炮制前后蒽醌类和二苯乙烯苷的含量变化。
实验表明,制何首乌中游离蒽醌的含量高于生何首乌中游离蒽醌的含量,而结合蒽醌的含量生何首乌则明显高于制何首乌,生何首乌中有泻下作用的结合型蒽醌衍生物,在炮制后水解成无泻下作用的游离蒽醌衍生物,而后者具有滋补作用[4]。
又如商陆有泻下利水、消肿、祛痰作用,商陆的祛痰作用为商陆皂苷元,而商陆皂苷无此作用;用醋炙后使商陆皂苷水解成苷元,更好地发挥祛痰作用,缓和泻下作用,降低毒性[5]。
苷类成分多不耐热,易分解,而黄酮和蒽醌类成分的苷元却较稳定,加热后多变化不大。
陆兔林[6]研究了淫羊藿饮片经加热炮制后其活性成分淫羊藿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加热可能促使淫羊藿苷分解。
其有效活性部位总黄酮经炮制后对其含量影响不大,提示在加工炮制过程中,可能部分苷产生分解或转化为其他黄酮类成分,因而其总有效组分变化不大。
肖冰梅等[7]采用分光光度法考察盐制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测定了生大黄、淡盐水制大黄、浓盐水制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结果两种盐制大黄中的蒽醌含量与生大黄中的蒽醌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余建清等研究决明子通过炮制后,结合蒽醌含量为生品>清炒品>酒炙品>盐炙品>醋炙品>醋蒸品,总蒽醌的含量变化不大[8]。
3炮制对中药中挥发油类成分的影响挥发油是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物,在常温下能发挥,并易随水蒸气蒸馏,所以叫挥发油,或称精油。
早在《雷公炮炙论》中就提到不可用火处理,如对茵陈蒿等注明“勿令犯火”,因为药物遇热后,可使药物中挥发油减少。
据报道,药物炒炭后挥发油减少80%,炒焦后减少40%,煨或土炒减少20%,醋制、油制、盐制、蜜炙、米泔水制及麸炒损失10%~15%。
芳香类药材不宜炒制。
如木香、藿香、防风、白芷、川芎等。
而药材干燥时不宜超过50℃[9]。
含挥发油成分药物的炮制是根据改变药性或减低毒性的需要而进行的。
如白术炮制后挥发油中的苍术酮可转化为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双白术内酯[10]。
生品含挥发油较多,可用于燥湿;炒制品则缓和其药性,内酯类成分达到和胃、消导作用。
肉豆蔻炮制后对甲基丁香酚和甲基异丁香酚均明显增加,换算成原料中的含量面煨品为生品的3~6倍,单蒸品为生品的10倍之多,使止泻作用增强,肉豆蔻醚的含量降低,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11]。
由于挥发油中成分复杂,且多不稳定,所以在炮制时应注重药物中成分的变化而改变疗效。
4炮制对中药中多糖类成分的影响多糖是中药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化学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辐射、抗肿瘤、延缓衰老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多糖已失去糖的性质,多不溶于水。
其中药炮制方法亦多种多样,一般可对多糖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中药疗效,其中酒制法多能将多糖含量提高。
田源红等[12]用硫酸-苯酚法测定黄芪及其酒制、盐制、米制、盐麸制、炒制炮制品中多糖含量分别为3。
92%,9。
26%,8。
20%,6。
70%,5。
63%,7。
20%,炮制品均高于生黄芪,其中以酒制黄芪为最高。
靳凤云等[13]测定了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还原性糖、水溶性糖和多糖的含量,结果酒炒当归中多糖含量为6。
2%,生当归为5。
59%,而土炒、清炒、炭炒分别为4。
26%,1。
67%,1。
20%,均显著低于酒炒当归,酒炙可提高当归中多糖含量。
而盐制、醋制等其他方法多数使多糖含量与生品无差异或降低。
如王东等[14]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车前子及其炮制品中多糖含量,并用凝胶色谱法分析,结果多糖含量均降低,多糖结构均改变,清炒及盐炙能使车前子中多糖发生降解,从而影响其多糖含量。
余晖等[15]对柴胡不同炮制品中多糖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结果生柴胡中含量最高,醋炙柴胡降低了多糖含量。
5炮制对中药中鞣质类成分的影响鞣质又称单宁或鞣酸,是一类复杂的酚类化合物。
鞣质耐高温,经高温处理,一般变化较小。
但是有一些药材经高温处理会导致鞣质含量降低。
贾天柱等[16]用络合法考察生狗脊、砂烫品、单蒸品、酒炙品、盐炙品炮制前后鞣质含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炮制后鞣质含量降低,若以鞣质为有效成分时,用生品为宜。
余南才对生地榆、地榆炭及不同温度、时间烘炙的地榆中鞣质含量比较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鞣质含量降低[17]。
又如金樱子生品较其他炮制品水煎液中鞣质含量高,清炒品随温度升高鞣质含量有下降趋势,蜜制品和盐制品水煎液中鞣质含量则明显降低[18]。
6炮制对中药中蛋白质、氨基酸类成分的影响蛋白质、氨基酸多数可溶于水,炮制时遇热不稳定。
例如传统的水蛭烫制不利于水、醇溶性成分的溶出,并使蛋白质变性[19]。
经滑石粉烫制后水蛭中17种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亦均明显下降。
滑石粉烫制水蛭,温度达200℃以上,如此剧烈的炮制条件,对该药材的化学成分组成造成了较大影响。
目前水蛭生用效优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20]。
又如明党参根经蒸煮、刮皮、切片加工成饮片后,总游离氨基酸损失了68。
9%,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损失了58。
3%,但饮片中天门冬氨酸、甘氨酸、缬氨酸的含量反而比生品高,可能是蒸煮加工过程中部分蛋白质水解所致[21]。
对于有毒性的中药可通过加热使蛋白变性降低毒性。
苍耳子为治鼻渊要药,但苍耳子中所含的有毒物质苍耳子苷存在脂肪蛋白中,苍耳子中毒可引起严重肝肾病变,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用中文火炒至焦黄时,苍耳子苷凝固在细胞中不轻易煎出,可达到去毒的目的[22]。
7炮制对中药中有机酸类成分的影响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植物的酸味果实中。
低分子的有机酸大多能溶于水,而降低含量,因此水制时应尽量少泡多润,防止有机酸流失。
升麻中有机酸含量炮制前后变化很大,软化切片时长时间浸泡是使其降低的主要原因。
因此以喷淋浸润处理为好[23]。
有的有机酸往往因加热而被破坏。
如山楂炮制成炒山楂、焦山楂后,其有机酸含量分别减少16。
01%和51。
19%[24]。
酸性降低,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川芎经酒炙、麸炒、炒黄、炒焦,其中的阿魏酸含量随着炮制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也逐渐降低,且以炒焦品降低最为明显[25]。
8炮制对中药中无机成分及微量元素的影响在矿物和贝壳类药物中大量存在着无机成分,在植物药物中也有一些无机盐类,如钾、钙、镁、碘等,它们或与有机物质结合存在,或成为非凡外形的结晶。
炮制对含无机成分的药物也有影响。
如夏枯草中含有大量钾盐,若经长时间的水处理,会大大降低其利尿作用,故在处理夏枯草时不宜长时间浸洗。
如矿石类药物经过煅烧后失去部分结晶水,成为无水化合物,不仅使药物易于粉碎,而且使药物进一步纯净,起到一定的医疗作用,如明矾为含水硫酸铝钾的复盐,在200℃失去结晶水,煅后凝固蛋白,增强吸水,干燥收敛防腐及抑制作用。
有些药物矿物药,经过煅红醋淬后,不仅利于粉碎,使药物酥脆,而且增加在汤剂中的溶解度,有利于胃肠道的吸收,如磁石的主要成分为Fe3O4,Fe2O3,FeO的混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极小,经火煅后用醋淬,为可使其疏松,易于粉碎,醋淬后产生醋酸铁,为可溶性的铁盐,易被机体吸收,而发挥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