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简介
探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

探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天然药物是指从天然界中提取的有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来自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天然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民间传统药物和现代药物研究中。
天然药物中的成分复杂多样,本文将探究其中一些常见的化学成分。
1. 生物碱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碱性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中。
目前已经发现约有10000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碱,具有许多生理活性,如镇痛、杀菌、抗癌等。
生物碱是一种天然产物,可以在化学合成中合成,但是天然源的生物碱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中。
2. 多糖多糖是指由多个单糖分子组成的多聚体化合物,可以通过植物、细胞、微生物等自然来源进行提取。
多糖具有调节免疫、降低血糖、保护肝脏等多种生理活性。
多糖分子具有多种化学结构,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是中药和民间传统药物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3. 苷苷是一种糖类分子,含有氧原子和核苷酸类似的结构,如腺苷、鸟苷、肌苷等。
苷存在于许多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具有很多生理作用,如增强记忆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等。
苷可以作为天然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或辅助成分应用于现代药物研究中。
4.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苯环结构的化合物,存在于许多植物中,如柑橘、白藜芦醇等。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癌、抗炎等。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化学多样性,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药用应用选择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
5. 生物活性多肽生物活性多肽是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短链蛋白质,存在于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中。
生物活性多肽具有生物活性和高度的特异性,可以作为肿瘤治疗、免疫调节、止痛等方面的药物。
综上所述,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复杂多样,不同的化学成分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和应用价值,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情况和药物设计需求选择不同的化合物。
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天然药物具有来源广泛、成分安全、副作用少等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华医学百科天然药物化学

中华医学百科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一直以来都在中华医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们不仅具有丰富和多样的化学成分,还拥有卓越的药理学活性和治疗性能。
本文将以中华医学百科的角度,探讨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和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天然药物的定义和分类天然药物,顾名思义,是指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或矿物的药物资源。
根据其来源的不同,天然药物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1. 植物药植物药是指以植物的不同部位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为药材来制备的药物。
植物药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皂苷、多糖和挥发油等。
这些成分在植物药的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中药材黄连中的生物碱对抗细菌感染的能力。
2. 动物药动物药是指以动物体内的组织、器官、液体或分泌物等为药材来制备的药物。
动物药具有特殊的药理学活性,如海马中的海马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胆汁中的胆固醇酸可以降低血脂。
这些天然药物在中医理论中被广泛应用于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
3. 矿物药矿物药是指以地壳中的矿石、无机盐或矿泉水等为药材来制备的药物。
矿物药中的矿物成分常常具有明显的药理学特性,如硫化汞可用于治疗炎症和皮肤疾病,硫化锌可用于治疗疱疹等。
二、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其中包括了各种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
这些化学成分是天然药物发挥药理学效应的基础,也是对其功效和副作用进行评估的关键。
1. 活性成分活性成分是指在天然药物中对机体有明显药理学效应或治疗作用的成分。
这些成分通常是复杂而多样的有机化合物,如生物碱、多糖、黄酮类、皂苷和挥发油等。
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各种化学分离和鉴定技术进行提取和纯化,以应用于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
2. 辅助成分辅助成分是指在天然药物中存在但其药理学效应不明显或副作用较大的成分。
这些成分常常是天然药物中的次要成分,如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
虽然辅助成分的药理学效应相对较弱,但它们在维持天然药物的稳定性和临床疗效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天然药物化学整理

名词解释1. pH梯度萃取法:是指在分离过程中,逐渐改变溶剂的pH酸碱度来萃取有效成分或去除杂质的方法。
2. 有效成分:有效成分是指经药理和临床筛选具有生物活性的单体化合物,能用结构式表示,并具一定物理常数。
3.苷类:又称配糖体,是糖和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4.原生苷与次生苷:原生苷:植物体内原存形式的苷。
次生苷:是原生苷经过水解去掉部分糖生成的苷。
5. 香豆素:为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有苯骈α-吡喃酮基本结构的化合物。
6.木脂素:由二分子的苯丙素氧化缩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名木脂素。
7.醌类:指具有醌式结构的一系列化合物,包括邻醌、对醌。
常见有苯醌、萘醌、蒽醌、菲醌。
8. 黄酮类化合物:指两个苯环(A环和B环)通过中间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6C-3C-6C)一系列化合物。
9.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多变,数量很大,生物活性广泛的一大类重要的天然药物化学成份。
其骨架一般以五个碳为基本单位,可以看作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
但从生源的观点看,甲戊二羟酸(mevalonic acid, MVA)才是萜类化合物真正的基本单元。
10.皂苷: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苷类化合物。
它的水溶液经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性、似肥皂样的泡沫。
11. 生物碱:是天然产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具有氮杂环结构,呈碱性并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简答题1.常用溶剂的亲水性或亲脂性的强弱顺序如何排列?哪些与水混溶?哪些与水不混溶?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丙酮>乙醇>甲醇>水与水互不相溶与水相混溶2.(1).以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洗脱先后顺序洗脱先→后顺序是: C > A > BOOHOH OHOHOOOHOH OHOHOHOOOHOH OHOHCH 3CH 3A B C理由: A 、C 都具有4个酚羟基,但是C 是非平面的二氢黄酮,与聚酰胺吸附力较弱,所以先于A 洗脱;B 分子中羟基最多与聚酰胺吸附最牢固,所以最后洗脱下来。
探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

探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天然药物的疗效及其化学成分的特点。
天然药物是指从自然界中提取出的具有治疗功效的药物,这些药物包含了丰富的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的研究是天然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的基础。
在天然药物中,常见的是植物药物、动物药物和矿物药物。
其中,植物药物是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类,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也最为复杂多样。
植物药物可以分为植物原药和植物提取物。
植物原药是指以植物的原料作为基础进行制备的药物。
植物提取物是指使用溶剂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药物。
在植物药物中,常见的化学成分有生物碱、黄酮类、酚酸类、三萜类、萜烯类等。
其中,生物碱是含有氮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常见的生物碱有乐果生物碱、紫杉醇、阿托品等。
黄酮类化合物是天然产物中含有双酚结构的一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活性,比如白芍苷、黄芩素、大黄素等。
酚酸类化合物是含有羟基苯基的化合物,具有抗炎、抑制肿瘤、降低血糖等作用,比如儿茶素、咖啡酸等。
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拥有五环结构的天然产物,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多种活性,比如萜烯类、桂皮酸等。
萜烯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的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比如茴香酮、橙皮酮等。
除了植物药物,动物药物也具有丰富多样的化学成分。
动物药物中,常见的化学成分有胆固醇、磷脂、甾体类化合物等。
胆固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的固醇类化合物,具有调节胆固醇代谢、调节免疫系统等作用。
磷脂是一类在酸、甘油和胆碱或胆碱衍生物基础上形成的类似脂肪酸的物质,常见的磷脂有卵磷脂、神经鞘磷脂等。
甾体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四环结构的天然产物,具有抗炎、抗菌、镇痛等作用,比如雄激素、泼尼松等。
矿物药物一般是指从矿物中提取的药物。
矿物药物中,常见的化学成分有磷酸盐、钙、镁、铁等。
磷酸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无机盐,对身体的亚硝酸盐、含氮物和硫代硝酸盐等有毒物质具有解毒作用。
探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

探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天然药物一直是人类治疗疾病的重要资源。
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天然资源来治疗疾病。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深入研究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试图找到其中的活性物质,并将其应用于药物的开发和生产。
本文将探究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讨论其在药物研究和开发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一、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植物化合物、动物组织和分泌物、微生物代谢产物等。
植物化合物是天然药物中最常见的成分,包括生物碱、鞣质、黄酮类化合物、甾醇、多酚类化合物等。
这些化合物在天然药物中具有各种药理活性,如抗炎、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
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研究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是药物研发的关键环节之一。
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生物药用化学、药用植物化学、药用动物化学和微生物化学等。
这些方法包括了化学分离、结构鉴定、药理活性评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研究方法,科学家可以深入了解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并找到其中的有效成分用于药物开发。
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应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在药物研究和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是药物研究的重要来源,通过研究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科学家可以发现新的药物候选化合物,为新药的发现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原料。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还可以作为药物研发的模板,在其基础上进行结构修饰,以改进药物的药理活性、药代动力学和毒副作用等性质。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还可以作为药物的标准物质,用于药物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是药物研究和开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研究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通过深入研究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科学家可以发现新的活性成分,提供新的药物研发方向,并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未来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能够取得更多的突破,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带来更多的福音。
探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

探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天然药物是指通过从植物、动物或矿物中提取活性物质制成的药物。
它们的活性成分通常是由多种化学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这些化学物质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
以下将探究一些常见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
植物药是最常见的天然药物类型,其活性成分主要来自植物的不同部分,如根、茎、叶、花和果实。
这些药物的活性成分包括多种化学物质,如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苯酮等。
生物碱是一类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天然化合物,常见于藿香正气丸、驱风散等药物中。
其中最著名的生物碱是吗啡,它是罂粟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镇痛和镇咳作用。
除吗啡外,还有可待因、吗啡酮等其他生物碱药物也被广泛应用。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中。
其中最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大豆异黄酮,它在大豆制品中含量较高。
大豆异黄酮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更年期症状缓解的作用。
苯酮是一类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的化学物质。
最著名的苯酮之一是阿司匹林,它是从柳树皮中提取的活性成分。
阿司匹林具有降低发热、镇痛、抗血小板凝聚等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应用广泛。
除了植物药外,动物药也是一类常见的天然药物。
比如蜂胶、蛇毒等都是以动物为原料制成的药物。
蜂胶是蜜蜂从树皮、花粉等天然物质中采集而来的物质,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矿物药也是天然药物中的一类,主要来自矿石和矿物资源。
例如硫磺和石膏等矿物药物,它们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苯酮等。
通过对这些活性成分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天然药物的药理作用,并为药物的研发和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第二章-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一般提取方法

本法适用于提取分离挥发性成分,脂溶性成分,高热敏 性成分及易氧化分解成分,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香料、医药 工业等领域。此项技术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
本章小结
5 加热器 9 减压阀
(11),开始进行循环萃取,萃取过
程中达到一定时间后,从阀门(8)
取出萃取物。
2 纯化器 3 冷凝器 6 萃取器 7 分离器 10、11、12 阀门
4 高压泵 8 放油器
提取技术
九、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提示:
优点:易于操作,可调节范围广;选择性和溶解性能好, 使有效成分富集,无溶剂残留,产品纯度高,萃取速度快; 与GC、IR、MS等联用可快速有效地对天然物质进行提取、分 离、测定。
提取前的预处理
① 通常将药材原料粉碎成粗粉,一般以能通过二号 筛为宜。
② 种子类药材常先脱脂后粉碎,可选用压榨法或石 油醚脱去大量油脂。
③水提取含纤维素、淀粉丰富的根茎类药材时,为避 免多糖遇水膨胀难滤过,宜将药材切成小段、薄片或粉 碎成粗颗粒。
④苷类成分的提取,为防止酶的水解,可用乙醇或沸 水处理,抑制或杀灭酶的活性。但苷元或次生苷的提取, 则要保留酶的活性,如穿山龙中薯蕷皂苷元的提取。
提取技术
出水
进水 夹子
提取技术
提示:
七、水蒸气蒸馏法
此法适用于提取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馏出而不被破坏, 不溶或难溶于水,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 如挥发油、麻黄碱、白头翁素、丹皮酚、丁香酚、杜鹃酮、桂 皮醛等。
提取技术
八、升华法
探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

探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天然药物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天然药物因其来自自然界,通常具有较少副作用,更受到人们的青睐。
而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更是其疗效的基础,探究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具有重要意义。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来源于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的有效成分包括各种生物碱、酚类化合物、生物多酚、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等。
这些化学成分是天然药物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因素,下面我们将重点探究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
我们来谈谈天然药物中的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含有氮原子的碱性物质,它们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许多生物碱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生产中,如洋地黄毒苷、吗啉、喹诺酮等。
洋地黄毒苷是从毛地黄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很强的心脏增强作用,被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喹诺酮类生物碱则是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天然药物成分,常用于治疗疟疾和细菌感染等疾病。
接下来,我们谈谈天然药物中的酚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羟基的有机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常见的酚类化合物包括茶多酚、姜黄素、花青素等,它们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常被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肿瘤和糖尿病等疾病。
姜黄素则是姜黄中的有效成分,被广泛用于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对关节炎、癌症等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花青素是一类存在于葡萄、蓝莓、紫葡萄酒等中的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脏病、癌症和老年痴呆症等疾病。
我们来说说天然药物中的多糖类化合物。
多糖类化合物是一类由多个单糖单元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存在于各种植物、真菌和海洋生物中,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
常见的多糖类化合物包括蘑菇多糖、灵芝多糖、海藻多糖等。
蘑菇多糖是一种从蘑菇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癌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亲脂性成分:游离生物碱、苷元、 挥发油、树脂、油脂、大分子有机酸、 脂溶性色素。
成分类型
水 醇类 亲脂性有机溶剂
6 树脂:为植物组织中树脂道的分泌物。 性脆,受热时先软化而后变为液体,燃 烧时发生浓烟并有明火。树脂具亲脂性。 按结构又分为树脂酸(主要为二萜酸、 三萜酸及其衍生物)、树脂醇(分子中 具羟基)、树脂烃(为一类结构复杂的 含氧中性化合物)类。
除去方法:
(1)醇溶水沉法
(2)有机溶剂萃取法
(3)铅盐、钙盐等沉淀法 (树脂酸)
(3) 酶:是有机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其催 化作用具有专属性,如特定的酶可催化水解特定的苷。 酶的性质和蛋白质相同。
性质:可用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加热变性沉淀。
除去方法:
(1)水溶醇溶法
(2)调节等电点结晶法
(3)铅盐、钙盐等沉淀法
8 鞣质:又称单宁或鞣酸,为一类分子较大、 结构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可与蛋 白质结合成难溶于水的鞣酸蛋白。为亲水性 物质。
OH OH
COOH HO O
OH H,OH
OH
性质:单糖多为无色结晶,有旋光性和还 原性,有甜味。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难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乙醚、苯、氯 仿等亲脂性有机溶剂。
除去方法:水溶醇沉法
操作:
将水提取液蒸干,在残留物中加入无水 乙醇溶解,过滤,则单糖沉淀被滤除, 乙醇液中还有有效成分。
O H O HO
黄芩苷
H O O
OO [O]
H O O HO
O OO
H
黄芩素(苷元)
3 挥发油:为一类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与水不 相混溶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具有香味或特殊气 味的中药往往都含有挥发油。挥发油具亲脂性。
如桉叶油
青蒿素
O
OO
O
O
O
以上三类为主要的有效成分类型,以后章节我们
将重点介绍上述三类成分的结构、性质、检识、 提取与分类的理论和方法。
16
10 油脂和蜡:油脂为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 脂肪酸脱水结合形成的酯。主要在种子 中。常温下为液体。蜡为高级不饱和脂 肪酸和一元醇生成的酯。主要在植物茎、 叶的表面。常温下为固体。均为亲脂性 成分
除去方法:
(1)醇溶水沉
(2)有机溶剂萃取
(3)活性碳脱色
小结
一、中药化学成分共十种
1、按用途分为:有效成分 无效成分 2、按溶解规律不同
除去方法:水溶醇沉法
(3)多糖
由10个以上单糖乃至几千个单糖基缩和 而成的高聚物。由一种单糖组成的多糖为均 糖,由二种以上的单糖组成的多糖为杂糖。 性质:无甜味,多不溶于水、乙醇等有机溶 剂,有的溶于热水成为胶体溶液。天然药物 中的多糖主要有淀粉、菊糖、果胶、树胶、 粘液质及纤维素等,这类成分多无生理活性。
4 糖类:为中药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成分,据能否发生 水解,分为:单糖、低聚糖、多糖。
(1)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是糖的基本单位,如:
D―葡萄糖(glc) D― 半乳糖(gal) D ― 葡萄糖醛酸 D ― 半乳糖醛酸
OH
OH
O OH H,O H
OH OH
HO O OH H,OH
OH
COOH
O OH H,OH
除去方法:
①淀粉、菊糖 : 水溶醇沉法
②树胶、果胶 、粘液质:水溶醇沉法、铅盐、 钙盐等沉淀法
③纤维素:纤维素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它 是由3000~5000分子的D-葡萄糖通过1β -4甙键以反向邻接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 合物。它不溶于水及其它有机溶剂,不 易被酸或碱水解,因它不溶于常见的溶 剂,故在提取时一般在药渣中,不被提 取出来。
(2)低聚糖
由2~10个单糖基通过甙键聚合而成的 直糖或支糖链的低聚糖(又称寡糖)。 按糖的个数分为二糖、三糖…….按有无 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 糖。
如:芸香糖
OH O CH3
O
O OH H,OH
OH OH OH OH
龙胆二糖
HO
O O
OH
O
OH H,OH
OH
OH OH
OH
性质:低聚糖有甜味,易溶于水,难溶于乙 醇,不溶于其他有机溶剂。
天然药物 化学成分简介
本章主要介绍天然药物中的各类成分,。重点掌握各类成分的一般溶解性,哪
些为有效成分、哪些为无效成分,无效成分如何除去,为理解提取、分离中药 成分打下基础。
1 生物碱:为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分子中含有氮原子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一般具有碱性,可与酸成盐。游离生物碱具亲脂性;生物碱盐具亲水性。
7 氨基酸、蛋白质和酶: (1)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的羧
酸。构成蛋白质的多为α-氨基酸。课溶 于水和稀醇,难溶于有机溶剂。在等电 点时,溶解度最小。
除去方法:
(1)水溶醇溶法 (2)调节等电点结晶法 (3)铅盐、钙盐等沉淀法
(2) 蛋白质、多肽:蛋白质为二十多种α-氨基酸通 过肽键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多肽亦为。但二 者分子量不同,一般将分子量在5×103以下称为多肽, 而介于5×103~1×107之间称为蛋白质。蛋白质在冷水 中溶解且成胶体,在热水、60%以上乙醇及其它有机溶 剂中变性沉淀。
5 有机酸:广义的有机酸泛指分子中有羧基 的化合物。在植物中多以金属离子或生物碱盐的 形式存在。按分子大小又分为小分子有机酸和大 分子有机酸。
(1)小分子有机酸:草酸、苹果酸、枸橼酸、 柠檬酸等。
性质:极性大,具亲水性
(2)大分子有机酸:咖啡酸、树脂酸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因分 子大,极性小,具亲脂性。
除去方法(1)醇溶水沉法(2)铅盐、钙盐等沉 淀法 (3)碱溶酸沉法
如:槟榔碱
吗啡碱
CH3 N
N
HO
O
OH
2 苷类:为一类经水解后可产生糖和非糖两部分的化 合物。非糖部分叫苷元。苷具亲水性,苷元具亲脂 性。
OH
6
5
O OR
4 OH 1
HO 3
2
OH
苷键原子 苷元
苷键
端基碳原子
β―D―葡萄糖苷
HO
O
O
OH
OH OH
OH
天麻苷
C O O H
O
O
O H O H H O
除去方法:
(1)水溶醇溶法 (2)聚酰胺吸附色谱法 (3)明胶或铅盐、钙盐等重金属沉淀法
9 植物色素:为植物中具有颜色的成分的 总称。
10 (1)水溶性色素:花色素(有效成 分)、水果色素
11 (2) 脂溶性色素:叶绿素、胡罗卜 素等
12 除去方法: 13 (1)醇溶水沉 14 (2)有机溶剂萃取 15 (3)活性碳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