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5.17《病梅馆记》教案 沪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教案:《病梅馆记》
高中语文教案:《病梅馆记》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病梅馆记》,使学生了解古代文人雅士的情怀和人生哲学。
2. 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批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文中描述的景物、情感和哲理。
2. 分析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 运用鉴赏方法进行文本阅读和文学欣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对《病梅馆记》的兴趣,如:“你们喜欢看梅花吗?你们了解梅花有哪些象征意义吗?”师生进行讨论。
2. 分析文本(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病梅馆记》,注重理解文中描述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
师生一起分析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诗中有‘病梅馆’、‘庭院无尘,病客无闲语,卧听戎事’等描写,这是怎样的一种场景?作者通过怎样的词句来表达他的情感和思想?”学生积极参与,与教师共同探讨。
3. 进一步解读(15分钟)教师对学生分析的结果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扩展,帮助学生理解《病梅馆记》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教师可以引入诗词、典故等文学常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
4. 鉴赏与评析(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对《病梅馆记》进行鉴赏与评析,引导学生了解该作品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5. 巩固与拓展(10分钟)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和作文练习,如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观后感或批评评论。
四、教学反思与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广泛阅读的作品等多方面来评估学生对《病梅馆记》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与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高中语文:第一册《病梅馆记》教案沪教版
第十七课病梅馆记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1.理解作者托物言志、以梅议政的新颖立意。
2.积累文言词语。
说明:本文是一篇有着深邃思想的文言文。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首先要扫清文言文词句上的阅读障碍,在此基础上,从字字写梅、句句写梅的字里行间,指导学生领会作者其实是句句写人,字字议政,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表达深刻的寓意。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体会作者通过写“病梅”、“疗梅”所表现的反对当时统治者对人才束缚、压制的斗争精神,以及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立场。
难点:(1)理解文中某些词句是如何曲折致意的。
(2)分清艺术美和文中所指病态美两者间深沉含义的区别。
说明:本文托物言志,寓意深刻。
因此指导学生领会作者的用心良苦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作者以非常巧妙的比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隐晦曲折的表达方式学生比较难以把握。
而且,本文中的梅花所蕴涵的“病态美”的含义与一般意义上人们对梅花所蕴涵的感情完全不同。
因此,教学中特别要值得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本文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作相应的调整。
如可从“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方法入手,点明“物”和“志”的关系。
然后读课文,分析课文,结合背景,思考本文作者托“梅”,抓住了“梅”的什么特点,言了什么“志”?或者,抓住题目中的“病”,以“得病”、“病因”、“治病”为线索进行分析讨论。
练习举隅:1.从“托物言志”的角度,比较下面三首诗。
挑选其中一首,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在狱咏蝉并序(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2.课外阅读《龚自珍传》,全面了解其人其文。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教学篇目:龚自珍《病梅馆记》(沪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执教年级:高一教材分析:《病梅馆记》是沪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古典文学作品单元)的第三篇。
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生应当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针对以上要求,在文言文中应当以一些经典篇目为例,使学生掌握常见实词、虚词、句式、特殊语言现象等知识,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引导学生把握古典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
《病梅馆记》篇幅不长,然而文句较长,仍需加强文句疏通的力度。
《病梅馆记》是一篇托物言志、内涵丰富的小品文,与作者的时代背景、思想倾向有很大关联,在教学中需作适当的拓展,使学生对文章主旨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可能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因此在教学中要适当放慢节奏。
学生对文言文字词翻译的掌握还不够系统,尤其是虚词、句式等语法知识,需要在具体篇目的教学中逐步积累强化。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流畅诵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②掌握文中出现的常见实词的含义及用法,加以适当整理。
了解文中出现的虚词及句式。
准确翻译全文。
③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反复诵读,熟悉文言文语言风格,增强文言语感。
②培养文言文知识整理、积累的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③学会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能够联系作品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其它作品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情感,领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的政治热情。
教学重点:字词翻译积累;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体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追求个性解放的政治热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3分钟)“岁寒三友”指的是哪三种事物?(松竹梅)“疏影横斜水清浅,含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梅花)梅花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意象,历来深得文人墨客垂青。
《病梅馆记》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病梅馆记》精品教案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病梅馆记》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韵味;1.2.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难点、重点词汇和句子;1.2.3 作者背景介绍:介绍作者的身世、思想和文学成就;1.2.4 文学鉴赏:分析课文的文学特点,如韵律、修辞等。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设计2.1.1 课堂导入:以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1.2 新课呈现:让学生朗读课文,感知语言魅力;2.1.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词汇和句子;2.1.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2.2 教学方法2.2.1 讲授法: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词汇和句子;2.2.2 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朗读、讨论,增强课堂活力;2.2.3 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提高实践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评价方式3.1.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3.1.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3.1.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3.2 评价标准3.2.1 课堂表现:积极发言、认真听讲、主动参与;3.2.2 作业完成情况:书写工整、答案正确、按时完成;3.2.3 单元测试:成绩达到预期目标。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工具4.1 教学资源4.1.1 教材:《病梅馆记》文本;4.1.2 参考资料:有关作者的背景资料、文学鉴赏资料等;4.1.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论坛等。
4.2 教学工具4.2.1 投影仪:展示课文、作者背景资料等;4.2.2 计算机:查找网络资源、制作课件等;4.2.3 教学黑板:板书重点内容。
《病梅馆记》详细教案
《病梅馆记》详细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病梅馆记》的文言文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结构。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原文:讲解《病梅馆记》的原文,包括诗句的翻译和解释。
1.2.2 词语解析:分析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1.2.3 句式分析:分析文中的句式结构,讲解其特点和用法。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课文原文的理解和记忆。
2.1.2 词语解析和句式分析的能力。
2.2 教学难点2.2.1 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2.2.2 文中一些特殊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1.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1.3 教师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
3.2.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信息。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4.1.1 导入新课:介绍《病梅馆记》的作者和背景。
4.1.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1.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1.4 教师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4.1.5 课堂练习: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2 时间安排4.2.1 导入新课:5分钟4.2.2 自主学习:15分钟4.2.3 合作探讨:15分钟4.2.4 教师讲解:20分钟4.2.5 课堂练习:10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5.1.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5.1.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的质量。
高中必修一《病梅馆记》教案通用(1)
高中必修一《病梅馆记》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必修一教材,《病梅馆记》章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背景介绍、生字词学习、文章主题及结构分析、句子解析、修辞手法运用、作者观点态度把握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主题和结构,分析句子和修辞手法,把握作者观点态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讲解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思维判断、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主题的深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
2. 教学重点:生字词学习,文章结构的分析,句子解析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病梅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病梅的关注,进而导入课文。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找生字词,教师讲解并板书。
4. 句子解析:选取文章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2. 文章主题及结构3. 句子解析4. 修辞手法5. 作者观点态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
(2)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3)谈谈你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文章主题及结构分析2. 句子解析与修辞手法运用3. 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4. 作业设计一、文章主题及结构分析《病梅馆记》以病梅为线索,通过对比病梅、健康梅和改革后的梅,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高中必修一《病梅馆记》教案精选范文3篇
高中必修一《病梅馆记》教案精选范文3篇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各位朋友在新的一年也要继续努力啊。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高中必修一《病梅馆记》教案精选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中必修一《病梅馆记》教案精选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积累使病解本穷等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以,复习词类活用;2.能力目标:学习借梅议政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通过本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怎样的环境才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教学重点文言实词的积累,复习词类活用,理解文章的主题及作者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教学难点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怎样的环境才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教学设想由于本文是自读课,文言知识较少,易于理解,所以计划在学生充分预习的情况下,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容量,突破教学难点,把教学内容压缩在一课时完成。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营造氛围播放费玉清演唱的歌曲《一剪梅》,屏幕显示梅花的图片。
二、导入新课通过欣赏歌曲与图片,让学生回忆有关咏梅的诗词或歌曲,并总结历来为人们所歌颂的梅花的品质。
教师介绍梅花,通过人们对梅花品质的普遍认知与本文中作者对梅花的特殊印象的对比,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新课1、解题[教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和题目。
[要求]提问学生,教师明确。
(课件显示)2、检查预习情况[教法]投影显示下列字音练习,提问学生。
[要求]读准字音,并解释词语。
(课件显示)欹qī(倾斜) 诏zho(告诉) 斫zhu(用刀斧砍) 遏(阻碍)诟gu(辱骂) 贮zh(贮藏)3、朗读课文[教法]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中一人读第一段,另一人读后两段。
[要求]在两名学生读课文的同时,其他学生看课文,用铅笔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和句子。
4、落实文言词语[教法]利用多媒体投影下列句子,提问学生。
病梅馆记沪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病梅馆记沪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病梅馆记沪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园艺师们创造的包括梅花在内的盆栽艺术点缀了我们的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但是,在晚清,却有一人视这种“艺术”为扼杀天性的举动,并专门写下一篇文章来表明他的观点。
以下是整理的病梅馆记沪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病梅馆记》教案自读目标:引导学生把握本文托梅言志的特点。
延伸目标:启示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具体自读过程:一、说“梅”。
问:“梅”在你的思想中是以怎样的形象存在的?或,梅在你的观念里代表何种精神?(引导学生想想说说——不畏艰险、与众不同、坚强、忠贞、美丽等。
)二、观“梅”。
投影显示以下文字资料以及各种各样的梅图,帮助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梅”审美观: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投影资料]:(略)(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抓住关键词,如:斜斜、横斜、疏影等,想象梅树的形态;然后通过欣赏名家梅图,体会“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特点:曲、欹、疏。
)三、读《病梅馆记》,在解决字、词、句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几题。
1. 作者对符合传统审美观的“梅“持什么态度?为什么?2. 作者对符合传统审美观的“梅”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一行动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倾向?3. 联系时代背景,再领悟本文“托梅言志‘的特点。
(参考答案略)(备课资料略)四、扩张阅读:材料一:(略)[阅读提示]:以上各诗中,作者各自寄寓“梅”怎样的精神?(参考解说略)材料二:[略][阅读提示]: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和课文中作者的情感有相似之处吗?(参考解说略)案例评析:在这个理解过程中,教师首先能充分给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情境,让他们自己去想、去观察、去分析、去思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究意识,并且给学生提供了训练创新思维的机会,引导他们能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很好的体现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念。
《病梅馆记》原文和译文原文: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病梅馆记》教案(通用17篇)
《病梅馆记》教案(通用17篇)《病梅馆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2、把握、积累文言实词“使、病、解、本、穷”等、文言虚词“以”和复习使动用法。
3、理解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要求改良的剧烈愿望。
教学重点:1、诵读、文言实词的积累、复习使动用法。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积累—领悟—表达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学校时我们曾学过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扼杀人才的剧烈不满,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剧烈呼声。
今日我们要学的是龚自珍在同一年写的控诉残害人才的另一篇作品:《病梅馆记》。
(板书课题、)二、简介。
(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简洁介绍一下”)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人。
我国近代杰出的的思想家、文学家。
三、了解完之后,我们一起来看看本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本文的学习目标有三个:1、学习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2、把握、积累文言实词“使、病、解、本、穷”等、文言虚词“以”和复习使动用法。
3、理解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要求改良的剧烈愿望。
四、为达到这几个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将采纳“诵读—积累—领悟—表达”的四步法来学习这篇课文。
五、诵读。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诵读时必需留意三点基本要求:就是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要读出语气。
1、同学们听录音范读,听的时候留意以上三个要领,并划出在预习过程中发觉的理解有困难的文言词语。
2.录音听过之后我们检查一下预习状况:生字的读音、解释,请一位回答。
欹qī(倾斜)诏zhào(告知)斫zhuó(用刀斧砍)遏è(阻碍)诟gòu(辱骂)贮zhù(贮藏)3.结合我们刚才讲的字音,请同学们来集体朗读课文,读的过程中要留意诵读的三要基本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高中必修一《病梅馆记》教案通用
高中必修一《病梅馆记》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必修一教材《病梅馆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病梅馆”,阐述作者对病梅的观察与感悟;第二部分“病梅记”,介绍作者种植病梅的过程及心得体会;第三部分“病梅馆续”,分析病梅现象的成因及启示。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知识点;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病梅现象的成因分析,以及作者观点的理解;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病梅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病梅现象的关注,导入新课;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病梅现象的成因及作者观点;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病梅的现象,进行思考与讨论;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讲解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6. 随堂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六、板书设计1. 课文病梅馆记;2. 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3. 关键词:病梅、成因、启示;4.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提高鉴赏能力、培养思考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2)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对病梅现象的看法;(3)仿写一段关于病梅馆的续写。
2. 答案:(1)修辞手法:拟人、对比、排比等;(2)看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问题,答案不限;(3)续写:发挥想象,合理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其他类似现象,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鉴赏;2. 病梅现象的成因分析;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讨论;4. 作业设计中的思考题及答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病梅馆记沪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病梅馆记沪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1.2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及其效果。
1.3熟悉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2.2通过小组讨论,理解文章的象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社会现实的情感。
3.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文章主旨的理解。
1.2文章论证方法的分析。
2.教学难点2.1文章象征意义的把握。
2.2文章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龚自珍及其《病梅馆记》的背景。
2.学生分享对龚自珍及其作品的了解。
二、阅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分析课文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
3.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四、课堂小结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
2.学生分享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二、深入分析课文1.分析文章的象征意义,如“病梅”象征什么。
2.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如对病梅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三、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效果。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前两节课内容的掌握。
2.学生分享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二、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论证方法,为文章添加一段论证。
2.各组展示成果,教师点评。
三、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关注。
2.教师批改并反馈。
四、课堂小结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前三节课内容的掌握。
2.学生分享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1.学生谈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5.17病梅馆记教案
病梅馆记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二)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三)积累文言词语,并掌握词类活用。
二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三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四教学设计:
(一)布置预习作业:
1.课前复习第十六课词类活用知识。
2.借助工具书,完成思考与练习(三),并疏通文意。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语文教案《病梅馆记》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病梅馆记》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病梅馆记》的文意,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2)能够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病梅馆记》的文意,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2. 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鉴赏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联系现实生活,体会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简介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2)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如寓言的运用、象征手法等。
5. 修辞鉴赏(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学生举例分析,教师点评。
6. 联系现实(1)让学生思考:作品中的社会现象是否仍存在?(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7.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重点、难点,为课后复习提供指导。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文意。
2. 分析并鉴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3.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合作交流的能力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联系和思考。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病梅馆记》的文意理解、作者情感态度、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病梅馆记高一语文教案
病梅馆记高一语文教案教学目标•理解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代表意义。
•探究小说中反映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背景。
•通过对小说的理解与分析,加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代表意义。
•探究小说中反映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背景。
教学难点•进一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生动场景。
•深刻理解小说中的家国情怀。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熟悉小说内容,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学生准备:提前阅读小说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入小说《病梅馆记》,简单介绍作者和小说背景。
2.播放小视频,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初步了解小说内容和主题。
第二步:阅读交流1.学生阅读小说,学生小组讨论。
2.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代表意义。
3.学生针对小说中的情节,进行生动讨论,分析人物形象的方式和方法。
第三步:集体讨论1.针对所读小说,老师组织全班进行集体讨论,尽力让学生发言。
2.老师进行点拨,解答学生的问题,并针对小说中的家国情怀进行深度讲解。
3.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充分感受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第四步:学生作业1.学生进行小组文学作业,针对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做出较为完善的分析。
2.学生撰写小说感悟,并开展课堂交流。
第五步:课堂总结1.对小说中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确保学生掌握相关内容。
2.总结本课堂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归纳,并展开评价和反思。
教学结论小说《病梅馆记》通过对古代封建王朝的社会和政治、宗教现象、个人奋发图强的生命力进行了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己祖国的关注。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了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并深入考察了小说中性格特点和社会现象的贯穿主题。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水平。
高中语文《病梅馆记》教案
高中语文《病梅馆记》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领悟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1.文章内容的理解。
2.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3.文章主旨的领悟。
教学难点:1.作者借梅喻人的深层含义。
2.文章写作技巧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简要介绍作者龚自珍及其文学成就。
2.引导学生关注《病梅馆记》这篇文章的背景及主题。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圈画出生字词,查找字典了解其意思。
三、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结构,分析文章层次。
a.第一部分(第1-3段):写梅馆的来历及病梅的形态。
b.第二部分(第4-6段):写作者对病梅的救治过程。
c.第三部分(第7-9段):写作者对病梅救治的感慨。
2.分析文章写作手法。
a.借物抒情:作者通过对病梅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人才的惋惜。
b.拟人手法:将病梅拟人化,使其具有人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3.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a.“病梅”:“病”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梅树生病,二是指梅树因受到束缚而无法正常生长。
b.“馆”:“馆”在这里是指作者用来存放病梅的地方,也象征着作者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c.“记”:“记”在这里是指作者对病梅救治过程的记录,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让学生讨论作者借梅喻人的深层含义。
3.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
五、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
2.根据课堂讲解,整理文章结构,分析文章写作手法。
六、课后拓展1.让学生收集有关梅花的诗词,进行鉴赏。
2.让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尝试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病梅馆记》,使学生理解了文章内容,领悟了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背景及主题,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精品教案:5.17《病梅馆记》(沪教版1)
病梅馆记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二)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三)积累文言词语,并掌握词类活用。
二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三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四教学设计:
(一)布置预习作业:
1.课前复习第十六课词类活用知识。
2.借助工具书,完成思考与练习(三),并疏通文意。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高中语文 5.17《病梅馆记》学案 沪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5.17《病梅馆记》学案沪教版必修11. 分析第一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深意。
答:第一段揭示了产生病梅的原因。
开头一句引出议论对象。
接着作者又分三层论述产生病梅的原因。
第一层,举出有的人对梅的审美观点:“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这一个品梅的标准,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
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实行严酷的思想统治,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人,而要求人们成为委曲、邪佞的庸才和奴才。
其中,“固也……”一句,先让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是有那么一种对梅的审美观,下面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画士”利用这种审美观的奸险用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提倡解放病梅,要“纵之顺之”,让它自然生长发展。
第二层,进一步指出上述观点正是“文人画士”的观点,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
作者提出文人画士“心知其意”而“未可明诏大号”,说明这种观点的见不得人,从而批判了它的邪恶。
第三层,写文人画士的帮凶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指的也正是封建统治者的帮凶,根据其主子的意图,奔走效劳的卑劣行径。
斫正、删密、锄直,是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恶劣手段。
他们攻击、陷害那些正直不阿和具有蓬勃生气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委曲、奸邪和死气沉沉的奴才庸才。
只要出现了有才能的士子或人民,封建统治者豢养的帮凶就群起而督责、束缚以至于摧残扼杀他们。
这就是本文所揭露的斫正、删密、锄直的具体内容,无情地痛斥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行。
2. 最后一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在《己亥杂诗》中寄托的理想,在本文得到了体现。
在第二自然段写了自己疗梅的行动和决心后,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写出了自己疗梅的苦心。
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局面。
高中语文《病梅馆记》教案7 沪教版第一册
病梅馆记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3、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
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首诗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扼杀人才的强烈不满,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呼声。
二、读课文。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以欹()为美明诏()大号斫()直遏()其生气甘受诟()厉多暇()日鬻()梅三、重点字词第一段补充注释:1.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姿:风姿2.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景:景致3.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态:神态4.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此:这些;知:明白5.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以:来;绳:名词动用,约束6.斫直,删密,锄正直,密,正:形容词作名词,……的枝条7.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病:动词使动用法,使……曲折,使……成为病态8.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智慧,力量9.明告鬻梅者鬻:卖10.而江浙直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而:于是;烈:厉害二三段补充注释1.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病:病残;完:完好2.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动用法,为……哭泣;乃:于是3.必复之全之复,全:动词使动用法,使……恢复,保全4.辟病梅之馆以贮之辟:设立;贮:安置5.安得使予动暇日安:怎么;得:能;暇:空闲6.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形容词使动用法,耗尽四、整体感知⒈作者为什么要辟“病梅馆”?明确:“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用课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高中语文(病梅馆记)教案1 沪教版第一册 教案
病梅馆记教学目标理解文章托物言志、以梅议政的新颖立意和深邃思想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以”字的用法重点难点重点:体会作者通过写“病梅”、“疗梅”所表现的反对当时统治者对人才束缚、压制的斗争精神难点:①理解文中某些词句是如何曲折致意的②分清艺术美和文中所指病态美两者间深层含义的区别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对照注释通读课文查找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龚自珍的有关情况课堂教学时代背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又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先来听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书生,一天他正在读书,突然一阵清风袭来,书生来了雅兴,随口吟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件事传到朝廷,结果书生被砍了头。
罪名是攻击朝廷统治者不懂文化(同学们很快就会反应到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
“清风”中的“清”与清朝中“清”是一个字)仅仅这样的一件小事,就足以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思想文化专制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残酷境地。
鸦片战争前将近半个世纪中,清朝的统治已腐败不堪,整个社会呈现出一副生产停滞、经济衰败、政治昏暗的万象萧败的景象。
这种政治腐败和经济衰落的现实,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大搞文字狱,压抑、摧残知识分子,堵塞才路,形成了一种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的局面。
龚自珍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
作者以先觉者的敏锐预感到清王朝的危机。
他认为要使国家振作起来,靠的是一场变革,而变革则需要大批的人才。
龚自珍要疗救社会的病态,要拯救天下的英才,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
然而,这些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群,并不能预见到中国的明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条件和他们本身的阶级地位,限制了其思想和眼界。
但是,他们的言论和行动,毕竟为这个了无生气的社会带来了一股清风,也对后世探求真理的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病梅馆记》正是反映这种思想的代表作。
然而,作者在当时的社会又不能直言,于是他就巧妙地借用于梅,以梅喻人,托梅议政。
高中语文(病梅馆记)教案3 沪教版第一册 教案
病梅馆记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2、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3、提高学生诵读和欣赏文言文的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旨意。
教学建议: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字也不艰深,学生在预习中完成文字的疏通;自行查找资料,完成课后习题。
课型设计:赏读课。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研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背景介绍(以故事引出历史背景)二、诵读指导1、教师范读(配古筝曲)2、理论指导(引姚鼐语)3、学生齐读(伴随音乐)三、设疑导读(提出思考题)1、梅的病态表现是什么?象征了什么?2、致梅成病态的手段是什么?象征了什么?3、作者疗梅的决心是怎样体现的?四、梳理思路(绘制文章脉络图)五、领悟情感(一腔悲愤寄梅中)六、比较阅读(一诗一文)七、研讨问题怎样的环境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八、收束全课板书设计(一)品梅的标准:曲、欹、疏病梅的根源病梅的手段:斫、删、锄摧残人才严重的后果:梅皆病行动:购盆、辟馆疗梅的决心办法:纵、顺、毁、解…拯救人才愿望:穷其一生板书设计(二)话梅(对象)评梅(标准)——叹梅(揭露)疗梅(救治)《病梅馆记》教案(二)(授课部分)引出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散文小品《病梅馆记》。
介绍背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又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先来听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书生,一天他正在读书,突然一阵清风袭来,书生来了雅兴,随口吟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件事传到朝廷,结果书生被砍了头。
罪名是攻击朝廷统治者不懂文化(同学们很快就会反应到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
“清风”中的“清”与清朝中“清”是一个字)仅仅这样的一件小事,就足以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思想文化专制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残酷境地。
龚自珍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
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大搞文字狱,压抑、摧残知识分子,堵塞才路,形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梅馆记
一 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二)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三)积累文言词语,并掌握词类活用。
二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三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四 教学设计: (一)布置预习作业:
1.课前复习第十六课词类活用知识。
2.借助工具书,完成思考与练习(三),并疏通文意。
五 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三)作者简介(四)检查预习作业 (五)教师设置问题 (六)解读课文 (七)阅读第二段
教师活动
(1)初中时我们曾读过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你们哪一位同学会背啊? (2)龚自珍再这首诗
中发出了怎样的呐喊? (3)追问: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
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他发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
呐喊。
(3)是“万马齐
设计意图
巩固旧知,并理解名句。
了解新知,从题目
中了解信息。
积累文学常识
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培养预习习惯。
翻译句子要字字落
(1)《病馆记》又名《疗梅说》,选自《龚自珍全集》,是一篇政治性的讽刺杂文或政治小品。
记”标明文体是小品文或随笔。
(2)“病梅”的“病”十分醒目,请大家说说它的作用?
龚自珍(17911841),号定庵,字瑟人,浙江仁和人,是我国晚清时代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
他的散文大都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带着批判的眼光,从政治社会的高度来看问题;他的诗词表现对黑暗社会的不满,气势磅礴;是提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他力主“更法”,废科举,重真才,但一再受保守势力的排挤打击,被迫回乡。
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就的。
如学生尚未掌握词类活用知识,可进行课外补充训练
(1)未可明召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1)问: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对梅有喑”的原因。
引人深思。
答案(略)
学生回答(略)
花中四君子:梅、兰、
竹、菊。
岁寒三友:梅、松、
竹。
以物喻人
梅喻人才,病梅喻遭
摧残的人才。
曲、欹、疏
迅速浏览课文。
可能答:是文人画
士造成的;花匠造成
的。
小组讨论:是心理描
写。
是狡猾、阴险,有不
可告人的目的。
与文人画士宣扬陈
腐的审美观有关,并
且他们唆使一批人
告诉种梅和卖梅者
他们的审美观。
绳天下之梅
斫、删、锄
购、纵、顺、毁、埋、
解、复、全、辟、贮
实,文通句顺。
了解文化常识
理解艺术表现方
法。
引起认知冲突
刨根问底,解决实
质
善于发现一系列动
词的作用
提高概括能
怎样的美称?
(2)明确:梅迎寒而
开,绝俗美丽,又坚忍不拔,固常用它来喻人,这种方法是什么呢?
(3)联系“简介”,理解“梅”与“病梅”的比喻意义。
(4)“病梅”的特点是什么?
(5)形成这种特点是外力所致,那么这种外力是谁造成的?细读课文第一段。
追问: 作者是怎样写文人画士?那么,这种心理状态表明怎样一种内心? 他们不能“明召大号”,但怎么会有人明白他们的心思呢?
他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们怎样来绳梅的?这三个字表现了统治者对梅对人才的狠毒凶残的摧残。
教师小结:作者满怀愤怒,无情痛斥清朝封建统治者的罪恶。
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那些字表名了作者疗梅的行动?追问: 这一系列动词所在的句子,有什么特点?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
句式简短,富有节奏感
全体朗读课文
看出作者急迫的心情
老师总结:在这小品文当中,既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痛恨,又寄托了作者改良的愿望:要求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形态,这正反映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政治理想,而这种愿望在当时背景下是不能直言的。
只能委婉含蓄,甚至是隐晦地表达。
这种方法就叫做以物喻人,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