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教学设计.doc

合集下载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草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感情诵读中,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抓住中心句,了解草原的辽阔、美丽与欢腾。

下载文档3、认识本课11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1、从字里行间体会草原的辽阔、美丽与欢腾。

2、读出自己对课文的感受与理解。

3、学习本课写作方法,练习写作。

【教学过程】一、课件引入,激发情趣。

1、以谈话的方式带领学生轻松的走进快乐读书屋。

同学们,你们喜欢快乐读书屋吗?这是一座神奇的小屋,走进它,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读书内容,还能展示我们的读书能力。

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快乐读书屋七,来欣赏一处驰名中外的天然牧场---锡林郭勒草原,板书齐读。

同学们,你们见过草原吗?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去美丽的大草原看看。

2、教师的解说伴随着课件中优美的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

(师)在那风光旖旎的草原上,20多条小河潺潺流过,乳汁般滋润着绿色的大地,300多个大小湖泊幽幽镶嵌,明镜般倒映着丽日,蓝天,广袤的草原一望无际,鲜花竟相吐艳,百鸟争艳,这就是美丽的锡林郭勒草原。

3、从课题入手,学生理解“锡林郭勒”的含义。

(师)锡林郭勒草原位于内蒙古草原上,锡林郭勒是它的名字,锡林郭勒在蒙语中的意思是水草丰美的地方。

下面就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走进锡林郭勒草原去感受它特有的美吧!二、采用多种方式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组织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全篇内容。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大声读,同桌合作读,分自然段读,比赛读等,读的不通顺和含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师)请小组内的同学互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

指名分自然段读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非常投入,请大家注意字的读音并思考:锡林郭勒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生)广阔美丽欢腾的世界(师)板书下载文档(师)刚才我们是用这些词语来概括锡林郭勒草原的特点,你能不能试着有这些关联词把这些词语连成一句话来说一说?(师)出示小黑板(不但,而且不仅,而且既,又)三、读中体会,读中感受,想象赏读。

《草原》教学设计15篇

《草原》教学设计15篇

《草原》教学设计15篇《草原》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认识草原特点,提高认识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要求】1.学会字词,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2.提高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重点】认识草原特点,体会民族感情。

【教学难点】1.体会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2.体会第2—5段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以情贯穿,保持作者感情的连续性。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课文第1段;第二课时教学课文第2—5段。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2幅。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9.草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谈一下自己阅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与体会。

三、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了解大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了解草原“天”的特点,理解草原的天为什么比别处的天“更可爱”,体会作者激动的感情。

2.了解草原的特点,抓住“一碧千里”带动全段的学习。

3.体会作者感情。

4.理解“骏马”、“大牛”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思考:作者在去牧业公社的途中,初入草原和接近公社时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结合“洒脱”、“怎么走都可以”及“河”句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2.理解“欢迎远客”这层文字,结合“彩虹”“欢呼”句理解。

体会主人的热情好客。

3.结合汽车“飞”与“走”的不同描写,深入体会作者心情的激动。

二、学习课文第3—5段。

1.第三段:结合“热乎乎”“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等语句,体会主人的热情,客人的动情。

2.第四段:结合蒙民的招待物品及人们的表现,体会主人的热情;结合“会心”等句,体会两族人民感情的交融。

3.第五段:结合主客表现,理解结尾诗句,深入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三、归纳全文,回到整体,揭示“民族大团结”的课文主题,体会写作方法。

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民族感情。

《野草》教学设计

《野草》教学设计
小草它会“透”,会“钻”,会“挺”,还会“掀”,作者已经把小草当成什 么了?这种表达手法叫做?此时此刻,你的眼前脑海里出现的仅仅是描写小草 的文字吗?什么样的小草?(不怕困难挫折,顽强不屈……),多么顽强的生命 啊,孩子们,站起来,像小草那样,挺直身子,一起读。
作者用两个故事,一个生长现象,清楚地告诉我们:植物的种子一一 力量 大,野草的生命 一一力量大,多么让人敬畏的生命,指读一一野草,多么
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夏衍先生的呼声都是正义的呼声,都道出了生命 的价值。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这呼声吧。(七、八自然段) 四、学习深化,拓展延伸1、品味题目
感谢这小草吧,它给了我们这么多的领悟。
齐读课题一野草,“草”前带一个“野”字,怎样品味?
“野”展示的是不可控制,不可抵抗的顽强的生命力。这“野”是赞美, 是个性,是当时的中国大地需要的豪情。只要拥有这种豪情就可以(板书:顽 强不屈战胜一切)。文中,有太多的句子,在赞美野草,找出你喜欢的句子, 高声地赞美吧!
师:请看大屏幕,这就是小草的生长,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它为着向往
阳光……如此如此”。师:种子的力量,它还能一一 掀翻石块。
师:这一段,作者写得特别精彩,值得我们细细咀嚼。请自由小声地读一 读,去体会作者在表达方法、用词用句等方面的独到之处,把感受深刻的地方 勾画下来,在旁边写下你的个性化感悟。(同桌交流、讨论)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什么?(板书:力量大)因为它能(板书:分 植物种子的力量是如此的一(一个词儿:……)
两个不同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同一个事实,那就是(植物种子----力量 大)。
3、过渡:前面两个故事,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
你看见过笋的成长吗?你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吗?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及写作动机,激起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2. 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3.使用圈点勾画、跳读法进行作品的专题探究,培养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和阅读兴趣,使学生初步掌握名著阅读方法。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及写作动机,激起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2.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教学难点:使用圈点勾画、跳读法进行作品的专题探究,培养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和阅读兴趣,使学生初步掌握名著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了解作者在同学们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这是对鲁迅先生有多大的误解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的世界,去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认识一个温情而冷静、善良而深刻的鲁迅先生吧。

(课件出示:鲁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誉为“民族魂”。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三闲集》《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等。

二、整体感知,作品简介题目解说:“朝花夕拾”,字面意思是早上凋落的花,黄昏时将其拾起,“朝”表示早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

引申含义就是人到中晚年再来回忆曾经的少年岁月。

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

这本书最初的名字就是《旧事重提》。

写的是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他的作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大多如“无花的蔷薇”,而在这蔷薇丛中唯一开着花的,当数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野草》小班科学教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野草》小班科学教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文章标题:《野草》小班科学教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引言: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野草,它们不仅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有着很高的科学价值。

小班的幼儿园生活中,了解野草是一项非常有趣的体验。

本文将介绍《野草》小班科学教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1.了解野草的生长环境。

2.了解野草的种类及区分野草。

3.观察野草的生长过程。

4.感受野草的美丽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1.野草的生长环境。

野草可在各种类型的土地上生长和繁殖,有些野草喜欢湿润的环境,有些喜欢干燥的气候。

为了了解野草的生长环境,可以带着孩子们去散步,看看野草所生长的地方。

观察一下生长在沙滩上、公园中、草地上的野草有什么样的变化。

2.野草的种类及区分野草。

幼儿园孩子们可以从自然的角度去观察野草的不同之处。

老师可以与学生们分享野草的学名、特征和形态。

让幼儿园生们去认识和区分不同的野草。

3.观察野草的生长过程。

观察野草的生长过程可以让幼儿园生们了解野草的生命周期。

老师可以从收集野草的种子开始,然后观察幼苗成长,看看它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4.感受野草的美丽和价值。

令人惊奇的是,野草不仅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还有着很高的观赏价值。

幼儿园生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画画或者用摄影机记录下它们的美丽。

孩子们也可以了解野草对我们生活的一些重要的价值,可以帮助保持空气、水、土壤质量。

三、教学方法1.教材分析本教案以《野草》的科学教材为主要素材,融合幼儿园的特殊性,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孩子们更快地了解野草的生长和变化。

2.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仿真技术和视频演示,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便于理解各种野草的图像、种类和特征。

3.情景教学引导幼儿园孩子们创造真实的情境,在户外或校内野外旅行中进行采集、野外学习和科学实验,让他们更好的了解野草的实际生态环境。

4.团队合作老师可以将幼儿园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合作方式可以增加小班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第1课《秋夜》教案

第1课《秋夜》教案

第1课《秋夜》教案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思想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作于1924年9月,《秋夜》是一篇含蓄隽永的散文诗,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紧扣各种景物的特征,赋予它们不同类型的人物性格,借以寄寓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因此,教授本文时,应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理解景物的象征意义,并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同时辅以一定的练习,加深对的理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原则。

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

体会描绘出的含蓄隽永的意境,从而感受作者的爱憎情感。

[教学重点]抓住景物特征,理解景物的象征意义,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将不同性质的两类事物加以区分,从而体会作者爱憎情感。

[教学准备]投影仪及投影练习5张,巩固性讲义练习一份。

[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辅以练习检测巩固课堂效果,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布置预习:认真阅读《秋夜》,标出自然段落,分清结构层次,划出重点、关键词语,思考其深层含义。

导入:24年初,国共两党实现了次合作,一个新的革命高潮逐步在全国形成,但是穷途末路的封建军阀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一方面残酷镇压革命力量,另一方面,疯狂围剿新文化运动,为此,鲁迅先生写下了一篇寓意深刻、动人心弦的战斗篇章——《秋夜》简介《野草》《野草》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抒情散文诗集,收作品二十三篇,大部分写于1924年至1926年之间。

这期间是鲁迅思想向共产主义世界观飞跃的前夜,因此,《野草》总的主题是:“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

”研读文前提示,出示教与学的目标a)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

b)体会含蓄隽永的意境。

c)感受作者的情感。

检查预习,思考:文中作者写了秋夜中的哪些景物。

作者对这些景物寄寓了强烈的爱憎感情,哪些是作者所热爱的?哪些是憎恶的?枣树天空热爱青虫憎恶月亮红花恶鸟以上都是些很常见的景物,但在作者笔下却蕴含着悠远的艺术魅力,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运用了象征手法,而这些景物到底象征了什么呢?课文节:作者为什么不说“有两株枣树”却用“一株……还有一株……”?这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指出赞颂对象,使读者有一个突出而强烈的印象。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野草》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野草》教案、教学设计
4.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野草》这篇课文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
4.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逐步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的需求。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c.鼓励学生互相批改作业,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同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不足。
4.作业拓展:
a.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适当增加作业难度,提高学生的挑战性。
b.鼓励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活动,拓展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c.组织学生参加与课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参观植物园、开展环保行动等,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1.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课文内容、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2.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各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每个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生字词和修辞手法的掌握,如填空、改写句子等。
(3)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课文,深入挖掘文章主题。

《野草》教案

《野草》教案

《野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野草》的创作背景和主旨。

2. 理解文章中陌生化的词语,把握文章的大意。

3. 学习鲁迅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文章中陌生化的词语,把握文章的大意。

2. 难点:学习鲁迅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鲁迅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引导学生对鲁迅产生兴趣。

2. 新课讲授:
- 朗读课文,请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的疑难困惑,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层次。

- 讲解文章中陌生化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

- 分析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主旨,引导学生体会鲁迅的精神品质。

3.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鲁迅的精神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五、作业布置
1. 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加深对鲁迅的理解。

2.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鲁迅精神的感悟。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要注意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野草》教学设计

《野草》教学设计

《野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潘湖小学吴银宽一、教材分析本文是著名作家夏衍的散文名篇。

文章先通过两个故事说明世界上气力最大的事物是种子,它们“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突出种子超越一切的力量。

接着,又通过人们常见的笋的成长、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小草顽强不屈的生长现象,进一步突出不可抗的种子力量之巨大,从而揭示这种力量的真谛——顽强的生命力,“长期抗战”的力,能屈能伸、不畏艰辛、无比坚韧的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教材中段落的对照解读,设境体验,感知种子生命力的强大。

2、品味重点句子的深刻内涵,学习小草那种面对困难奋发向上的顽强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品味重点句子的深刻内涵,领悟野草那种不可抗的力。

四、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激发兴趣1、草是一种最平凡不过的植物,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不朽诗文来赞美它、歌颂它,你能说出哪些与草有关的诗句吗?(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的《春望》(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6)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李白《春思》2、结合刚才的诗句和平时的观察,说说你心目中野草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平凡渺小;坚强、富有生命力;弱小3、在不同人的眼中,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野草的形象是不同的。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现代作家夏衍的一篇散文《野草》,看看他眼中的野草形象。

(板书课题:野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都会读了吗?你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其他同学的吗?(1)纷纭:(事情、言论等)多而杂乱。

成语:众说纷纭(2)致密:紧密,严密。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024-2025七年级上册同步精品部编版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024-2025七年级上册同步精品部编版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024-2025七年级上册同步精品部编版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2.抓住景物的特征,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

3.了解作者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重点难点】1.学习默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重点)2.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

(重点)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难点)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同学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百草园"。

那里或许藏着你儿时捉迷藏的欢笑,或许有夏夜里数不尽的萤火虫,还有那些关于自然与梦想的奇妙幻想。

今天,让我们跟随鲁迅先生的脚步,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探寻鲁迅先生的成长足迹。

【探究新知】【作者简介】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

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主要作品《阿Q正传》中篇小说《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坟》《热风集》《华盖集》杂文集【作品简介】《朝花夕拾》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

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时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背景资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写于1926年9月18日。

当时他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平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而离开北京。

六年级语文上第课《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第课《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

课题1草原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抓关键语句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并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想一想自己所看到的田野等是什么样的,锻炼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

2.圈画出蒙古族人民热情招待作者一行人的句子,仔细读一读,感受一下蒙汉民族团结、情谊深厚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1.感受内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2.能说出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和同学交流与人惜别的经历。

学情分析对于每一篇课文,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感受,应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开放性阅读理解。

扎扎实实读书,让学生从语言环境中领悟重点难点,在语言环境中展开合理想象,产生意境,从而获得和作者一样的感受。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复习课文,引出话题。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

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草原的?(草原风光美、草原人情美)2.(欣赏草原风光图)师:草原独特的风光,孕育了具有独特性格的蒙古族人民。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草原,走进蒙古包,去感受那里的人情美。

学习任务二:品读课文,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聚焦“喜迎远客”“主客联欢”场面,体会蒙汉情深。

1.师: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

让我们跟作者一道,走进蒙古包,去会会蒙古族同胞。

2.自由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蒙古族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要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会用哪个词?(热情好客)3.指名读,思考: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4.交流讨论:(1)课件出示: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①(出示图片)体会“襟飘带舞”一词。

师:瞧,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身着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草原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大全(精选9篇)

草原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大全(精选9篇)

草原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大全(精选9篇)草原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1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2、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课件一、激趣导入,明确任务二、整体感知,浅淡感受1、欣赏草原风光,想一想:锡林郭勒大草原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播放课件)2、自由读文,把最能概括草原特点的词语划下来。

(板书:广阔、美丽、欢腾)三、读中感悟,领略美景。

1、找出表现锡林郭勒大草原广阔而美丽的句子,跟同桌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

(交流回答)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指导朗读。

在朗读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想象。

(1)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引导学生理解:满眼绿色,铺(3)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4)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们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指导朗读)小结: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现了清亮的湖水,最后是各种各样的野花,同不穴,你们想不想把这样美的景色记在心里,让我们试着背一背第二自然段。

(课件演示按课文原句填空)2、锡林襄阳勒大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第三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既总结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像一座桥梁一们很自然地就把上下文边起来了。

如果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能注意到这一点,那我们文章一定会写得更加通顺、流畅。

为什么说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1)用朗读的方式感受草原的欢腾。

学生自由朗读,后指名读。

(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拿起笔,边听边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划下来。

《野草》教案

《野草》教案

《野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鲁迅的生平和作品,以及《野草》的写作背景。

2. 分析《野草》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 学习鲁迅的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分析《野草》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 难点:学习鲁迅的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阅读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简单介绍鲁迅的生平和作品。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吗?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对中国文学和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他的散文诗集《野草》。

2. 新课讲授:
介绍《野草》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学生自行阅读《野草》中的重点篇目,如《秋夜》、《风筝》、《好的故事》等。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这些篇目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学习鲁迅的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如象征、隐喻、
对比等。

3. 课堂总结: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总结。

4. 布置作业:
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野草》篇目,写一篇读后感。

小学六年级语文《野草》经典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野草》经典公开课教学设计
5、听到这你想说点什么?齐读这段话
(学生自由读完以后)--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1.男生们,作为一名爱国志士,当你们看到大片国土沦陷时,此时你内心激动的心情,你会这样读,男生们,齐――
2.女生们,作为一名革命勇士,当你看到那些趋炎附势的卖国贼正对着侵略者点头哈腰的时候,你们内心的愤慨一时迸发出来,女生们,齐――
1、夏衍对种生命力又是怎样解读的呢?指名读。
2、是呀,这是一长期抗战的力,一种有能屈能伸的力,更是一种不达目的不止的力。夏衍的话你读懂了吗?
3、别着急,老师相信此时大家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感受,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相信看完之后你对这句话会有更深的理解
4、出示资料,配乐朗读
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我国东北等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40年,抗战进入最困难的相持阶段,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由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则异常嚣张。在暂时困难面前,有极少数人怕这怕那,甚至想投降日寇,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来向日本求和,散布“亡国”的悲观情绪。当时在桂林主持《救亡日报》编辑工作的夏衍写了这篇极富号召力的杂文《野草》。
第一课时
一、欣赏歌曲《小草》,导入新课。
1.同学们听--(播放《小草》)你想说点什么呢?(学生自由谈感受)
2.是的,低矮柔弱,极其普通的小草是那么渺小,可这不能阻止人们对它的喜爱,许多文人墨客这样赞美小草--学生背诵有关的古诗。
3.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我国现代作家夏衍的一篇杂文,看看他是怎样赞美野草的呢。
(2)学生汇报
①概述两个故事。
②读你划出的词句,品读体验。
出示1:有的说“象”,有的说“狮”,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学生说说对象和狮的认识,它们力大无穷,金刚坚硬无比。然而它们却不是最有力的)读出你的感受。

《野草》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_2

《野草》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_2

《野草》教案课题《野草》教材分析本文是著名作家夏衍的散文名篇。

文章先通过两个故事说明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事物是种子,它们“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的分开了”,突出种子超越一切的力量。

接着,又通过人们常见的笋的成长、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小草顽强不屈的生长现象,进一步突出不可抗拒的种子力量之巨大,从而揭示这种力量的真谛——顽强的生命力,“长期抗战”的力,能屈能伸、不畏艰辛、无比坚韧的力。

学情分析第一,学生对此类文章的思想深度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把握不好容易流于表面。

第二,词语的文本含义是学生的难点。

第三,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作文千人一面现象,通过本课文和其他课文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同题材的不同表现方法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及主旨;词语的文本含义。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野草顽强生命力的赞颂之情教学重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主题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教学准备时代背景的搜集课前预习按要求预习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时目标1.熟读课文。

2.了解写作时代背景。

3.象征手法的使用。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方法和技巧备课札记导入及检查作业1.朗读检查预习。

2.提出重点词语理解词义。

读课文,正音,xx。

目标法(作业和课堂教授相结合,针对性强)重点词语包括:剖、砾的读音;纷纭、坚韧的意思。

新课教学1.作者简介:强调作者进步作家的身份和作用,引出时代背景。

2.把自己设想成一个身处逆境中的抗日战士,听老师读课文,然后谈自己的感受。

3.谈感受,注意:一定要结合文本谈。

(在学生汇报中落实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概括总结)4.提出重点: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夏衍要在当时情况下写野草?(换句话:野草代表了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点?)5教师讲授:象征手法。

(由比喻导入,降低难度)6.轻声读课文6、7、8自然段体会此手法的作用。

7.在这三段中还有其它象征体的出现吗?8.学生总结课时重点。

野草_教案教学设计

野草_教案教学设计

野草本文是关于野草,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2、理解生物学家和解剖学者是怎样感受到种子力量的伟大。

《野草》教学反思《野草》教学反思今天教学了夏衍的《野草》一文,很有感触。

说实话,这篇文章,我已经教过好多次,每次都会被深深地打动。

然而,却很少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我想,语文课,就是要引领学生学会走近作者,走进文本。

学习课文,体味情感。

否则,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于是,我这样设计了本课的教学:开课伊始,引领学生透过两个故事,感受种子的力可以超越一切,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引领学生抓住“钻、挺、透”三个动词,体会小草掀翻石块的事例。

然而学生只是泛泛而谈,我这样引导:孩子们,我们现在将小草和石块进行一下比较,看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于是,孩子们给出了这样一些答案:小草,柔软;石块,坚硬。

小草,轻;石块,重。

小草,有生命;石块,无生命......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了小草与石块力量的悬殊,对小草油然而生敬意。

我适时地问道:“种子被埋在土壤里,一片黑暗,没有一丝光明。

可是,它为了阳光,为了生之意志,在顽强不屈的挺出地面来,你们想说些什么。

”于是,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开始加深,朗读也自然很有感情,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孩子们,听着你们的朗读,刘老师仿佛看到了小草的能屈能伸,看到了小草顽强不屈的身影。

我想,这决不是简单的机械力,而是一种看不见的——”孩子们异口同声:“生命力!”夏衍又是怎样解读生命力的?当学生找出答案,我给学生补充了一段抗日战争的资料,孩子们听后义愤填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名爱国志士,看到大片国土沦陷,你一定会这样说:——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

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知的力。

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名勇士,看到卖国者向日本帝国主义者卑躬屈膝、点头哈腰的时候,你一定会这样说:——。

野草教学设计

野草教学设计

野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野草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通过描写植物的种子神奇的力量,表达了作者对野草顽强生命力的高度赞颂.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各种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体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应以学生自读、自品、自悟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共同获益.学情分析:本班学生能自觉在课前查阅资料,熟读课文,有较强的探究学习意识,有一定的朗读感悟能力,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较强.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让他们在自主空间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教材中段落的对照解读,设境体验,感知种子生命力的强大.2、链接时代背景,品味重点句子的深刻内涵,形成具像,领悟课文主旨,体会作者忧国疾呼的爱国情怀.3、时空拓展,引发感受,深入领悟本文阅读的时代意义,在反复诵读中抒发阅读感受. 过程与方法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的内容.2、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文章的主题、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习惯和能力.教学重点:品味重点句子的深刻内涵,领悟课文主旨.教学难点: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起自主阅读的脚手架,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深层解读.教学模式与手段采用读——品——悟——议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感受作品的深刻内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草是一种最平凡不过的植物,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却写了很多诗文来赞美它,你能说出哪些与草有关的诗句赋得离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远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2、刚才同学们背的诗句中展示了不同的野草形象,是的,在不同的人眼中、在不同的背景下,野草的形象是不同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现代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文章野草.介绍作者夏衍.夏衍1900—1995现代着名作家、剧作家、电影理论家.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县今余杭人.1927 年四一二事变后被国民党开除党籍,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翻译高尔基的名着母亲;创作报告文学包身工,反映包身工在资本家剥削下的惨痛生活,引起广泛注意和重视.后又创作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等电影剧本 .二、检测预习情况课文已经预习过了,现在老师要检测一下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读音.狮骨骼笋瓦砾掀翻玻璃棚解剖韧性2、词组:力量之大不可抗的力可怕的力量不达目的不止的力这几个词组都是描写什么的谁能说一说,在作者眼中的野草是怎样的形象三、初读课文,梳理层次.文章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呢,现在请同学们分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作层次.四、质疑.1、读了文章,你一定有许多困惑,默读课文,请找找自己的问题,画一画,标注小问号.2、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同学们互相解决一些简单的,如果都不能解决的请组长记录下来,一会我们全班共同解决.3、小组交流,并归纳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第二课时一、根据学生质疑,确定本课时学习重点.现在请同学们汇报小组提出的有价值的需全班共同研究的问题,重复和相似的就不用再说.预设问题:文章在写小草力量大,为什么用野草命名文章是怎样写出小草的力量大的二、围绕重点问题,请同学们静静地阅读,你能在文章中哪些自然段,哪些句子中找到答案.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文章是怎样写出小草的力量大的指名回答.1作者用了一个种子试验的例子来说明种子的力非常大2通过描写种子生长历程………..3从人们讨论“世界上什么事物的气力最大”的例子………师:总结课文通过举例向我们说明种子的力非常大.2、找出最能体现小草的坚韧不拔、力不可挡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味,把你的感受简单标记在书上.三、合作交流1、小组成员内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2、全班交流重点品析:第六自然段阅读感受:1教师重点强调“挺、钻、透、掀翻”的表达效果.2如果我换掉这四个词,你看看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3哪个小组还研讨了这一段有没有补充意见指小组朗读.品词析句方法:抓重点词语,理解词语的表达效果.四、小组展示1、小组内自由练习:把小草那不可抗的力表现出来.2、从他们的展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想象着石块下的小草顽强不屈地面对困难的样子,把我们的心声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齐读品词析句方法:通过朗读结合自己的情感深入理解句意.五、深入理解课文:1、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棵棵顽强不屈的小草,感受到小草那不可抗的力.这种力决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力,而是一种——生命力生齐说夏衍对种生命力又是怎样解读的呢默读第7自然段.2、从一棵小草身上,我们竟然感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确实令人震撼.在震惊之余,让我们走进作者当时所处的那战火纷飞的年月,你一定能读懂这段话的真正含义.出示资料,指名朗读 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我国东北等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40年,抗战进入最困难的相持阶段,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则异常嚣张.在暂时困难面前,有极少数人怕这怕那,甚至想投降日寇,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来向日本求和,散布“亡国”的悲观情绪.当时在桂林主持救亡日报编辑工作的夏衍写了这篇极富号召力的杂文野草.3、通过这段资料,我想同学们肯定有了更深的认识,这种子已不仅仅是植物的种子,这草已不仅仅是草,你觉得它是什么小草和中国人民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石块”指的又是什么呢品词析句方法:通过背景资料的了解,丰富语言的内涵.4、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最想告诉人们的是什么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5、他把那些被人们踩在脚下的野草说成“世界无比”,其用意就在于唤起民众,使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进而行动起来,团结奋战,齐心合力赶走敌人;另一方面作者也借草的伟大力量赞美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这才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可是当时的形式却不允许夏衍先生这样直白的表述,他只好把这层意思隐含在对小草的赞美中,委婉的启示人们.1作为一名爱国志士,当你看到大片国土沦陷时,你的内心一定激动万分,读――2作为一名革命勇士,当你看到那些趋炎附势的卖国贼正对着侵略者点头哈腰的时候,,你内心的愤慨一时迸发出来,读――6、作为一名爱国作家,夏衍先生先后用了110多个笔名与敌人周旋,夏衍只不过是这110多个笔名中的一个,他用夏衍这个笔名写下的野草,不但当时鼓舞着人们拿起武器奋力抵抗,同时也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顽强不屈、奋然向上,他在野草中这样写道齐读第八自然段小草指的是什么盆花又指什么7、在这篇文章中多次出现了“植物的种子、草”而文章的题目却叫野草,为什么因为野草更有更顽强的生命力呀拓展诗歌野草既然选择了这片偏僻的土地就应用全身心的爱来装扮它的美丽既然命运注定要远离温室就让生命的绿去感染大地的孤寂强悍的暴雨玷污脆弱的灵魂怒吼的狂风肆意柔软的身体但稚嫩的双手始终庇护着深爱的土纤细的血丝不懈地输送着生命的真谛永记得野火烧不尽的威力没忘记染绿江南岸的决心狂风暴雨洗礼后的血脉里永不熄灭的最亮的绿六、总结1、历史的车轮辗过六十多个岁月,处在新世纪的我们重读六十多年前的这篇文章又有怎样的启示呢学习种子顽强不屈、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畏艰辛、奋然向上的人,请搜集这方面的故事,如贝多芬、钟南山、姚明.2、练笔假如你是悲观的种子,飘落在石缝里,此时,你遇到了野草,它跟你说……假如你是小小的山花,花圃里的玫瑰嘲笑你不艳丽时,你怎么说……板书设计野草力大——广大抗日民众↓顽强不屈不可抗拒能屈能伸课后反思:今天教学了夏衍的野草一文,很有感触.我想,语文课,就是要引领学生学会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学习课文,品读词句,体味情感.否则,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于是,我这样设计了本课的教学:开课伊始,引领学生透过两个故事,感受种子的力可以超越一切,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引领学生抓住“钻、挺、透”三个动词,体会小草掀翻石块的事例.然而学生只是泛泛而谈,我这样引导:孩子们,我们现在将小草和石块进行一下比较,看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于是,孩子们给出了这样一些答案:小草,柔软;石块,坚硬.小草,轻;石块,重.小草,有生命;石块,无生命......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了小草与石块力量的悬殊,对小草油然而生敬意.夏衍又是怎样解读生命力的当学生找出答案,我给学生补充了一段抗日战争的资料,孩子们听后义愤填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名爱国志士,看到大片国土沦陷,你一定会这样说:——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知的力.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名勇士,看到卖国者向日本帝国主义者卑躬屈膝、点头哈腰的时候,你一定会这样说:——.同学们,作为当代的小学生,回想革命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你一定也是热血沸腾,你一定会这样说:——此时,课堂气氛已经推向了高潮,孩子们的朗读已经变成了发自心底的呼喊.。

野草教学设计

野草教学设计

《野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小草那种面对困难奋发向上的顽强精神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2、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小草那种面对困难奋发向上的顽强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有人赞美娇艳的水仙,有人赞美华贵的牡丹,有人赞美挺拔的青松,也有人赞美那平凡的小草。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小草写下诸多赞美的诗篇,你知道的有哪些呢?生汇报。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3、是啊,小草不仅装点大地,它那顽强的精神更让人钦佩不已。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野草,看看在作家夏衍笔下的野草又是怎样的?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5、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种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聚焦重点,深入悟读。

(一)聚焦种子的力大1、同学们请读1~5自然段,说说具体从哪些词语、句子让你感受到了种子的力量大。

出示:一粒种子所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

师:作者用哪两个故事说明种子的力量简直超越一切?(1)大象、狮子、金刚作比较体现种子力量之大。

(2)植物种子的发芽能破开头盖骨。

师小结:作者运用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让我们知道种子的力量之大,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小草吗?它又是怎样生长的?请同学们读第六自然段感受一下它的生长历程。

(二)聚焦“生命力”读出精神1、通过读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2、“透、钻、挺”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师:那一棵棵小草,一棵棵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的小草,周围是一片黑暗,见不到一丝光明,但是小草们它顽强的成长着,此时此刻你对它们产生了怎样的感情?3、让我们带着对它们的这种感情再读课文吧。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棵棵顽强不屈的小草,感受到小草那不可抗的力。

这种力决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力,而是一种——生命力(生齐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草》教学设计-
1、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写了很多诗文来赞美野草,比如国破山河在,成春草木深。

你还知道那些诗句?
2、诗句如此,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是绝处逢生的植物,这种不落在。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现代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文章《野草》(齐读课题)
二、熟读课文,了解文章脉络。

1 5自然段通过两个故事来说明小草力量巨大无比。

6 8自然段是作者借赞美小草来鼓舞广大群众要向小草那样顽强抗战。

三、了解作者夏衍。

四、理解词语:致密、瓦砾、意志、顽强不屈、磨练、傲然。

第二课时
一、看门见山,直入主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野草》。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野草的种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①课文中的确有几个难读、难写的字,谁发现了?
解剖(注意读音)、韧性的韧注意书写
②(如果有说野草具有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师评:你还透过种子的力大感受到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随即板书力大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中描写种子力大的例子?
①交流②总结(针对同学们的回答,师直接总结)
(1)作者用了一个种子试验的例子来说明种子的力非常大
(2
通过描写种子生长历程..
(3)从人们讨论世界上什么事物的气力最大的例子
师:总结
课文通过举例向我们说明种子的力非常大。

三、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过渡: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见过笋的成长吗?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小草吗?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感受一下这两种植物的生长历程?
1、这种力如此之大文中用了三个动词分别是?
2、透、钻、挺是什么意思?
3、那换成这样写行吗?
4、说话要有理有据呀,请你再细细品读着几句话,说说你的理由吧
5、透、钻、挺更能让我们体会到小草那不可抗的力,掀翻也给我们同样的感受。

6、学生展示(1人)提问:从他的朗读我感受到了那一棵
棵小草,一棵棵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的小草,周围是一片黑暗,见不到一丝光明,但是小草们它顽强的成长着,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把我们的心声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齐读)
四、学习地7自然段
过渡: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棵棵顽强不屈的小草,感受到小草那不可抗的力。

这种里决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力,而是一种生命力(生齐说)
1、夏衍对种生命力又是怎样解读的呢?指名读。

2、是呀,这是一长期抗战的力,一种有能屈能伸的力,更是一种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夏衍的话你读懂了吗?
3、别着急,老师相信此时大家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感受,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相信看完之后你对这句话会有更深的理解
4、出示资料,配乐朗读
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我国东北等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0年,抗战进入最困难的相持阶段,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但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则异常嚣张。

在暂时困难面前,有极少数人怕这怕那,甚至想投降日寇,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来向日本求和,散布亡国的悲观情绪。

当时在桂林主持《救亡日报》编辑工作的夏衍写了这篇极富号召力的杂文《野草》。

5、听到这你想说点什么?齐读这段话
(学生自由读完以后)--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1.男生们,作为一名爱国志士,当你们看到大片国土沦陷时,此时你内心激动的心情,你会这样读,男生们,齐――
2.女生们,作为一名革命勇士,当你看到那些趋炎附势的卖国贼正对着侵略者点头哈腰的时候,你们内心的愤慨一时迸发出来,女生们,齐――
3.同学们,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能坐以待毙吗?难道我们就这样等着帝国主义任人宰割吗?
作为当代小学生,当你看到无数革命先烈战死沙场,与敌人奋力抵抗时,敬仰之心油然而生,我们身上好像拥有着无尽的潜能,力量,这种力是―――
听着同学们的朗读,我仿佛。

就像诗中所说的那样,离离原上草。

,作为一名爱国作家,夏衍先后用了110多个笔名与敌人周旋,在此期间写下了《野草》他鼓舞着人们拿起武器奋力抵抗,同时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他写道:第八自然段(读一遍)
五、总结
1.
作为和平年代得我们,生活中有这样像野草精神的人吗?
2.
练笔:再来读野草,又能得到什么启示呢?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写
1)、假如你是悲观的种子,飘落在石缝里,此时,你遇到了野草,它跟你说
2)、假如你是小小的山花,花圃里的玫瑰嘲笑你不艳丽时,你怎么说:
3)、假如你是沃土中的一株矮松,你会羡慕石缝间的松柏吗?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