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4.11《论民本》说课稿 语文版必修5

合集下载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论民本》参考课件5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论民本》参考课件5

三、一词多义
①得天下有道. _方__法____ (1)道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_道__路____
③得道.者多助 _道__义__、__正__义____
①桀纣之.失天下也 _结__构__助__词__,__主__谓__之__间__,_______ 取___消__句__子_独_ 立性
(2)之 ②今之.欲王者 __音__节__助__词____ ③五亩之.宅 _助__词__,__的__
七、名句默写 ①孟子曰:“民为贵,_社__稷__次__之___,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 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 则变置。牺__牲__既__成__,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 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下》)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__白__者__不__负__戴__于__道__路__矣_____。 七十者衣帛食肉,_黎__民__不__饥__不__寒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
2.从选文第四段来看,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 面? 我的理解: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孟子是实实在在地维护 老百姓的利益。作为儒家学派的“亚圣”,孟子主要继承并 发展孔子的“仁政”思想,他力主统治者应该对人民施行 “仁政”,而反对施行“暴政”。孟子认为,首先让人民安 居乐业,过上稳定的生活。同时统治者应该轻徭薄赋,省减 刑罚,不随意侵夺农时,也就是少剥削一些,少扰民一些, 借以保证人民能够安定地生产,维持起码的生活。他认为, 在这个基础上,再向人民施以教化,使之上养父母,下和兄 弟,“修其孝悌忠信”,最后就能达到天下大治。
第四单元 越世高谈 自开户牖
11 论民本
第四单元 越世高谈 自开户牖
孟母训子 孟子一生所取得的成就,与母亲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叉开腿蹲在地上。孟子 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 请准许我把她休了。”

高中语文 4.11 论民本课件 语文版必修5

高中语文 4.11 论民本课件 语文版必修5

(1)为丛驱爵.者,鹯也(“爵”通“雀”)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备 课 资
自 主 文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料 链 接
本 初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莩”通

“殍”)










菜单
晨 读 开 卷 有 益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单
YW ·语文 必修5













前 自 主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动词作名词)

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备 课

自 主
(8)则移.其民于河东(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迁移
料 链
文 本 初
(9)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 认真从事












菜单
YW ·语文 必修5
粢.盛(zī)
桀.纣(jié)

料 链 接
本 初
走圹.(kuàng) 驱爵.(què) 数罟.(gǔ)


鸡豚.(tún)
狗彘.(zhì) 庠.序(xiáng)

堂 互 动
洿.池(wū)
鹯.(zhān) 胥.(xū)
时 作 业


菜单
YW ·语文 必修5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论民本》课文简析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论民本》课文简析


五十 步笑 百步,则 何 如?”
用(自己)只逃跑了五十步来嘲笑逃跑了一百步的士兵,那怎么样呢?”
好战:喜欢打仗。请:有

“请允许我”的意思。填:
拟声词,形容鼓声。鼓之:敲起鼓来。鼓,动词。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兵:兵

器、武器。既:已经。接:接触、交锋。曳:拖着。走:跑,这里指逃跑。或:有的人。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孟 子 对 曰:“王 好战,请 以战 喻。填然鼓之, 兵刃既 接,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
弃 甲 曳 兵而走。或 百步而后 止 ,或 五十步而 后止。 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论民本》课文简 析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孟 子 曰:“民 为 贵,社 稷 次 之,君 为 轻。是故 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因此得到
得 乎 丘 民 而 为 天 子 , 得 乎 天子为诸 侯,得乎诸侯 广大民众的拥戴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信任就能做得到诸侯的信任就诸侯,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王如 知 此,则 无 望民 之 多 于 邻 国也。
尽心焉耳矣:(算是)尽了心啦。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谷物收成不
好,荒年。亦然:也是这样。

无如:没有像……。加:更。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层解: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诸侯国之间征伐很多,杀人盈野,兵员、劳力严重不足,争 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正是利用梁 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 治。

语文版语文必修五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论民本导学案

语文版语文必修五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论民本导学案

11 论民本一、学习目标1.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内涵并大致了解这一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核心知识)2.体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说理的论证特色(核心知识)。

二、课文助读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即今山东邹城人,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学成之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晚年回到故乡,与万章等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哲学上,孟子提出著名的“性善”论,同时强调民为邦本的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针对当时一些国灭家亡的事实说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民本”思想接续《尚书》以来的古代政治传统,对秦代以后的君主制形成限制和约束。

三、预习题(一)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熟记和书写:粢.盛()桀.纣()庠.序()走圹.()鸡豚.()狗彘.()载胥.()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为丛驱爵()(2)是罔民也()(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置:()(2)得天下有道.道:()(3)苟为不畜.,终身不得畜:()(4)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淑:()(5)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四、预习题(二)1.请简要概括课文三部分的内容。

答:2.孟子提出为民“制产”主张包括那些内容?答:3.《孟子》善用寓言故事比喻说理,请举文中例子作简要分析。

答:4.请你提出预习中遇到的一两个问题。

11《论民本》当堂训练(一)姓名:班级:座号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回答1~5问题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尽心下》)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11 论民本_教学简案

11 论民本_教学简案

11 论民本教 材:语文出版社(高中)语文教学参考(5)单 元:越世高谈,自开户牖板 块:教学简案教学目标1.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内涵并大致了解这一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它的进步性和它的局限性。

2.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今、苟、胜、就、刑、衣、王、诸、盍、几、者、莫、虽等),总结归纳宾语前置的规律并能举一反三。

3.学习本文运用排比、比喻、用典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1.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今、苟、胜、就、刑、衣、王、诸、盍、几、者、莫、虽等),总结归纳宾语前置的规律并能举一反三。

2.学习本文运用排比、比喻、用典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孟子的民本思想与今天以民为本思想的异同。

教学步骤一、关于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即今山东邹城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

他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孟母三迁”的故事也传为佳话。

晚年时孟子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一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

至今,我们了解、研究孟子的思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一书。

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

在哲学思想上,孟子提出著名的“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应发扬人的善性,才能国治家齐。

孟子特别强调民为邦本的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高见。

他认为,诸侯如果施行了他这一套“民本”说以及他的治民之术,民就能各自安分守己,统治者也能长治久安,达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即稳定统治秩序的太平境界。

在天、地和民之间,孟子明确地强调人民的作用和地位。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论民本》课件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论民本》课件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5.本文中,孟子在谈话结束时是如何批判统治者的虐
政来证明自己主张的? 【提示】孟子在结束谈话之前在把行王道的道理讲清的
基础上,照应开头,针对梁惠王口口声声说的“于国尽
心”,开始批判统治者的虐政。孟子举出“狗彘食人食
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事实,以说明统治者
根本谈不上“于国尽心”。“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同时统治者应该轻徭薄赋,省减刑罚,不随意侵夺农 时,也就是少剥削一些,少扰民一些,借以保证人民 能够安定地生产,维持起码的生活。他认为,在这个 基础上,再向人民施以教化,使之上养父母,下和兄 弟,“修其孝悌忠信”,最后就能达到天下大治。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明清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
都来自“四书”。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Hale Waihona Puke 文章结构语文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研读课文
1.从选文第四段来看,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体现 在哪些方面? 【提示】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孟子是实实在在地 维护老百姓的利益。作为儒家学派的“亚圣”,孟子 主要继承并发展孔子的“仁政”思想,他力主统治者 应该对人民施行“仁政”,而反对施行“暴政”。孟 子认为,首先让人民安居乐业,过上稳定的生活。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语文
3.结合课文内容,请分析孟子“民本”思想与“忠君” 思想的联系。 【提示】 (1)孟子的“民本”思想有尊重民权的意味,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强调统治者应尊重 民心民意,将人民置于国家和个人之上。实际上,是借 此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本质 上是忠君。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1课《论民本》学案2 语文版必修5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1课《论民本》学案2 语文版必修5

《论修身》学案高二语文教研组一、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孔子的思想,进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激发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2.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及虚词,达到逐字逐句理解并翻译文章的能力。

二、基础知识1.正字音逾.矩(yú)朝.闻道(zhāo)松柏.(bǎi)胫.(jìnɡ)宰予.(yú)杇.(wū)曾参.(shēn)匿.怨(nì)輗.(ní)軏.(yuè)夷狄.(dí)俨.然(yǎn)文质彬.彬(bīn)2.通假字幼而不孙弟..(孙,通“逊”,顺从长辈。

弟(tì),通“悌”,尊敬兄长。

)3.词语积累君子亦有穷.乎(困窘,走投无路)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不得志,不显达)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用尽,用完)复前行,欲穷.其林(走到尽头)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边际)穷.居而野处(穷困)过.而不改(有过错)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经过)不过.三十日(超过)面刺寡人之过.(错误)无乃尔是过.与(责备)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拜访)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游览)于是丑之.去卫,过.曹(往……去)祸患.常积于忽微(灾祸,祸害)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危害)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担心,忧虑)此数者用兵之患.也(忌讳)从者病,莫能兴.(起来)大楚兴.,陈胜王(复兴)遂发命,遽兴.姜戎(征发)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相当于“之于”,“之”是代词,“于”是介词)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相当于“之乎”,“之”代词,“乎”是疑问语气助词)4.词类活用朝.闻道,夕.死可矣(名词作状语,朝,在早晨;夕,在晚上)左丘明耻.之(耻,意动用法,认为可耻)5.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倒装句:不患人之不己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不己知”的正常语序是“不知己”)三、问题探究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文后1~2题。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四单元 11 论 民 本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四单元 11 论 民 本 Word版含答案

11论民本◎诗海拾贝分题得渔村晚照[宋]徐照渔师得鱼绕溪卖,小船横系柴门外。

出门老妪唤鸡犬,张敛蓑衣屋头晒。

卖鱼得酒又得钱,归来醉倒地上眠。

小儿啾啾问煮米,白鸥飞去芦花烟。

【赏析】本诗一反传统,全用写实,为我们描述了一幕让人心酸的渔家生活场景。

全诗不用一典,明白如话,却又含意未尽:渔人迎风斗浪捕鱼的艰辛没有着墨,渔人日常生活的艰窘也没有交代,但却又一览无余地展示在了人们的面前。

徐照笔下的渔翁是一个地地道道、处境艰难的渔民形象。

他辛苦地打了近一整天的鱼以后,时已傍晚,他把小船拢了回来,横系在自家的柴门外,然后就沿溪叫卖去了。

但他用少得可怜的卖鱼钱又买了酒,在回家路上喝醉了,到家就闷声不响地躺在地上睡着了。

他的生活清苦辛酸,是当时许多贫苦渔民的缩影。

◎语林撷英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尽心下》)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4.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 ◎作者卡片“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开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溃,世风倾颓,剧烈动荡。

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孟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知识链接孟子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孟子》一书中。

“施仁政,行王道”是他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高中语文 第11课 论民本学案 语文版必修5

高中语文 第11课 论民本学案 语文版必修5

第11课论民本学习重点1.记:识记重点文言实词及虚词“于、以、者、之”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归纳宾语前置句的语法规律。

2.读:理解孟子民本思想的内涵及它的进步性局限性,学习本文运用排比、比喻、用典的语言特色。

3.写: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作文片段。

4.练:掌握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

一、诵记名言警句文本名句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中的名句1.仁者无敌。

——《梁惠王上》2.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梁惠王上》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梁惠王上》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公孙丑下》5.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滕文公上》6.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滕文公上》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滕文公下》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尽心上》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公孙丑下》1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上》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及背景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

他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他为“亚圣”。

在哲学思想上,孟子提出著名的“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应发扬人的善性,才能国治家齐。

孟子特别强调民为邦本,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见解。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五蠹》)。

语文版语文高二-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四单元11 论 民 本

语文版语文高二-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四单元11 论 民 本

11论民本◎诗海拾贝分题得渔村晚照徐照渔师得鱼绕溪卖,小船横系柴门外。

出门老妪唤鸡犬,张敛蓑衣屋头晒。

卖鱼得酒又得钱,归来醉倒地上眠。

小儿啾啾问煮米,白鸥飞去芦花烟。

【赏析】本诗一反传统,全用写实,为我们描述了一幕让人心酸的渔家生活场景。

全诗不用一典,明白如话,却又含意未尽:渔人迎风斗浪捕鱼的艰辛没有着墨,渔人日常生活的艰窘也没有交代,但却又一览无余地展示在了人们的面前。

徐照笔下的渔翁是一个地地道道、处境艰难的渔民形象。

他辛苦地打了近一整天的鱼以后,时已傍晚,他把小船拢了回来,横系在自家的柴门外,然后就沿溪叫卖去了。

但他用少得可怜的卖鱼钱又买了酒,在回家路上喝醉了,到家就闷声不响地躺在地上睡着了。

他的生活清苦辛酸,是当时许多贫苦渔民的缩影。

◎语林撷英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尽心下》)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4.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作者卡片姓名孟子生卒年约前372~前289字号称谓名轲,字子舆籍贯邹(今山东邹城东南)相关材料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相传,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曾三迁其家,最后与一所学堂为邻,使孟子终成大器,“孟母三迁”的故事也传为佳话。

晚年时孟子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论民本》学习指导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论民本》学习指导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第四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 排偶修辞手法的运用;掌握文言文中动词 作名词的语法现象。
在预习指导的提示下,结合 学习目标,让我们进入课文 的预习吧!
退出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第一步:通过介绍了解作者生平、 以及相关文学常识。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 走近作者 ◆
孟子(约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 邹城东南)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相传,孟子的母亲为了 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曾三迁其家,最后与一所学堂 为邻,使孟子终成大器,“孟母三迁”的故事也传为佳话。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第二步:听课文音频朗读,结合文言字 词梳理,理解“今、苟、胜、就、刑、衣、王、 诸、盍、几、者、莫、虽”等文言词语,总结归 纳宾语前置的规律并能举一反三。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第三步:结合课文对译及简析,能够翻译 全文,并通过课语言特色。


运用
1.学会排偶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文言文中动词作名词的语法现象。
←上一页
高首效上页好每节课 下快乐一上页好→每天学
学习目标
1.通过介绍了解作者生平、以及相关文学常识。 2. 听 课 文 音 频 朗 读 , 结 合 文 言 字 词 梳 理 , 理 解 “ 今 、 苟、胜、就、刑、衣、王、诸、盍、几、者、莫、虽”等文 言词语,总结归纳宾语前置的规律并能举一反三。 3.结合课文对译及课文简析,能够翻译全文。 4.通过课文重难点探究,学习本文运用排比、比喻、用 典的语言特色。 5.学会排偶修辞手法的运用;掌握文言文中动词作名词 的语法现象。

语文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论民本》教案(高中必修5)

语文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论民本》教案(高中必修5)

语文版《论民本》教案(高中必修5) [教学目标]一、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内涵并大致了解这一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它的进步性和它的局限性。

二、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今、苟、胜、就、刑、衣、王、诸、盍、几、者、莫、虽等)总结归纳宾语前置的规律并能举一反三。

四、学习本文运用排比、比喻、用典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一、孟子的民本思想与今天以民为本思想的异同。

二、特殊文言句式的规律。

[教学方法]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整体感知与精细分析相结合来理解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

[教学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想]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是孟子学说中最富进步性的部分,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它的产生和发展、它的进步性和它的局限性。

特别是在将群众观点当作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将群众路线当作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的今天,尤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当代以民为本的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因此,本课除了教学必要的文言知识,特别是宾语前置、词类活用的规律外,还宜补充一些资料,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讨论,以达到初步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内容、它的积极意义和它的历史局限性,并认识中国当代以民为本的思想。

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孔子的学说核心是“仁爱”,时隔百余年之后,生活于战国中后期的孟子,由于时代不同及学术发展的原因,极大地充实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爱学说及德政主张。

孔子的仁爱更多的侧重于伦理意义,政治上企图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表现得有些保守。

而孟子立足“以民为本”的原则,将其更多地应用于政治之中,他的很多观点都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和现实社会的要求。

进而提出了丰富而具体的“仁政王道”思想——这也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思想。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组孟子关于以民为本的言论。

关于孟子,同学们都知道他是与孔子齐名的儒家代表人物,谁能来讲一讲你所知道的孟子和他的民本思想。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即今山东邹城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论民本课件语文版必修5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论民本课件语文版必修5
桀纣之失天下也: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之 今之欲王者: 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无实义
未之有也: 代词,此事
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文:_有__的__人__(跑__了__)_一__百__步__然__后__停__下__来__,__有__的__人__(_跑__了__)五__十__步__然__后__停__下__来__。____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_(因__为__跑__五__十__步__的__)_只__是__没__有__(_跑__)百__步__罢__了__,__那__也__是__逃__跑__啊__。___ (3)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译文:_几__口__之__家__就__可__以__不__受__饥__饿__了__。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_头__发__花__白__的__老__人__不__会__背__着__或__者__顶__着__东__西__走__在__路__上__了__。_
Ⅲ 延读——思维拓展
有人说孟子的“民本”思想提倡实施利民措施,显示了其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理 性主义精神,具有进步意义;有人却说孟子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其实起了不少的消 极作用。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多读厚积
Ⅰ 读技法·勤练笔
成功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论民本》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如“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 得乎诸侯为大夫”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揭示了“民为贵”的深刻道理;再如“故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使用排比的修 辞手法,说明了暴君会让百姓离开的道理。
(3)河东凶亦然 古义:_谷__物__收__成__不__好__,__荒__年__ 今义:_人__或__动__物__暴__躁__ (4)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_更__ 今义:_增__加__

【创新设计】-高二语文第11课论民本课件语文版必修5

【创新设计】-高二语文第11课论民本课件语文版必修5
当年路易十五说,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从某种意义上 讲,当一个人像路易十五那样思考的时候,他唯一的可能就是 成为暴民。现实有人也正如此,他会心安理得地把三聚氰胺混 杂在牛奶中卖出,而不屑一顾一个个大头婴儿痛苦的面容。 “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绝 育黄瓜”、“爆炸西瓜”频频发生,这些人,鼠目寸光,只要 眼前!竭泽而渔,忘乎所以!良知泯灭,肆意践踏的正是人性 的底线!等待的必将是法律之剑,快乐也自然消遁隐形!
2.写作背景 《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孟 子 》 共 七 篇 , 即 《 梁 惠 王 》《 公 孙 丑 》《 滕 文 公 》《 离 娄 》 《 万 章 》《 告 子 》《 尽 心 》 。 各 篇 又 都 分 上 、 下 两 篇 。 《 孟 子》是《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著作,汉文帝时列为博士科 目。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到南宋时,朱熹取《礼记》中的 《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明清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都来自 “四书”。
3.审美视窗 手捧战国典籍,目视诸侯纷争,想他在尘埃蔽日时横空出 世;他用洪钟般的嗓音,吟出历史沉浮的沧桑。他不愧于天、 不怍于人的伟岸,他威武不屈、朗照乾坤的品质,足以令世间 小人畏惧;他稳重矫健的身姿,他如椽大笔的慧启,足以让他 在纷争中全身而退。虽然历史决定了他只能做思想的传播者, 不能做“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君王,但他没有卸下肩头沉 甸甸的使命,因为他知道成大事者要有坚忍不拔之志,风雨之 后会迎来彩虹。他,就是孟子。
杨震,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不愧己,这就是他一生行 事的准则,做人的高标,快乐安详的枕头 。
抵御诱惑,不趋炎热,守住灵魂,砥砺品格;有坚持,有 担当,有勇气;以良心为人生之塔,以良心为处世之基,始终 坚持人间正气,保持一生清白,恪守心灵的底线,所以在宦官 专权吏治混乱的东汉,杨震犹如一脉清流,而他“四知”之金 玉良言更是掷地有声,永著史册,警戒后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1 论民本说课稿
孟子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抽到的说课题目为“论民本”。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进行本次的说课。

一、说教材。

论民本出自语文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五册,作者孟子。

课文选自《孟子》一书的其中四个章节。

这些言论集中体现了民贵君轻、以民为本的重要意义,这些思想对整个封建王朝你至当代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本课文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孟子的主要思想成就,以及这些思想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二、说学情。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三年级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但是在主动鉴赏、探究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力求层层提问,由浅入深,化抽象为具体的探究文章的主题和细节。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以上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总结归纳宾语前置的规律。

(2)学习本文排比、比喻用典的艺术特色。

(3)孟子民本思想与今天民本思想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预习,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分组讨论并自主探究中,体会文本所蕴含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鉴赏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学习孟子的《论民本》,树立民本思想。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立为:
1、教学重点:(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总结归纳宾语前置的规律。

(2)学习本文排比、比喻用典的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1)孟子民本思想与今天民本思想的异同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活动,据此,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1)诵读教学法。

学习文言文,必须强调朗读、背诵,在诵读中理解、鉴赏,使学生逐步培养诵读文学作品的习惯;指导学生注意诵读时的节拍和情调。

(2)启发教学法。

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作品,对作品做出分析、提出见解,并恰当地表达认识和观点,逐步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合作探究发。

新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等等。

在授课中,我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具体到课本中,分组讨论文本主题,通过交流、互相探讨解答,在教师的点拨下,对孟子民本思想有更深刻地把握。

(4)当然,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学习方法,我还会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提问法、对比教学法、多媒体欣赏等方法,总之一切以学生自主体验为中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这一个中心展开。

六、教学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准备。

上课前搜集有关孟子的相关资料,准备好ppt讲演稿。

八、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1、导入课程。

孟子这个思想家,相信同学们都不陌生,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学过他的《鱼我所欲也》,知道了舍生取义精神的宝贵,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道了为君者应具备忧患意识。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地走进《孟子》,看看他还有怎样的精彩言论,好接下来我们就来正式学习今天的课文《论民本》。

2、作家作品。

因为我们同学们在初中学过一些有关孟子的文章,所以在作家作品这部分我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们先试着回答他们所知道的孟子,然后我再做总结。

总结分两点,一个是孟子这个作家。

一个是《孟子》这个著作。

参考答案: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主要反映孟子思想的是由孟子及其弟子著作的《孟子》一书,共七篇。

孟子长于譬喻,擅长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阐明道理。

在《孟子》一书中表达最多的是仁政和民本思想。

3、老师范读,指导诵读。

让学生注意读音和断句,以及情感的流露和感情的变化。

第一次诵读的时候,借助黑板帮助学生排除字、词音义的障碍,这些字词在课前已布置学生利用
工具书做了考查,所以叫一位学生上台注一下加点字的音,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

4、引导学生解读题目。

通过提问的方式,论民本从字面上是什么意思?
5、分节赏析。

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环节的重点内容。

(1)首先:以第一节为例,让同学们通过注释和小组讨论来弄清文本的大致意思,然后找一名同学翻译,我在他翻译的过程中进行纠正和补充。

(2)其次:分析文言词语和特定句式。

如: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

古代帝王都要祭祀社稷,以后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

是故:因此。

祭祀以时:介宾结构后置句,“以时”,按时,译为“按时祭祀”。

第二部分的:“王”,名作动,称王
第三部分:莫之死: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译为“没有一个人为他们效死的”。

(3)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自己先归纳总结本文主要涉及哪几种语法现象?然后我在用多媒体进行总结。

①名词动用:王,本意是君王,这里是称王的意思。

②宾语前置的情况:
③介宾短语后置的翻译方法
6、再读原文,整体感知,归纳每节的主要内容。

这个环节,也是先让同学们试着归纳,然后我再加以点拨总结。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百姓所处的重要地位。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

第二部分:主要谈“得民心”与“有天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主要讲百姓有反抗君主暴政的权力。

第四部分:孟子的这段话,讲述老百姓要有一定的财产,才能操守道德,如果老百姓穷困不堪,就会走险犯罪。

(为百姓安置产业的重要性)
7、小结。

孟子的民本思想在当代同样具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提出,可以说与孟子的民本有着血脉的传承。

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多多一些孟子的文章,加深对孟子的理解。

八、作业:背诵课文
九、板书:论民本
孟子
作家作品
解题
分段赏析文言词语
特定句式
归纳主题
小结
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