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知识讲座
茶道文化讲座
![茶道文化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eedf721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c.png)
茶道文化讲座茶文化是一种“综合”文化,涉及到建筑、音乐、舞蹈、绘画、戏曲、服饰、饮食、医药等诸多文化领域。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文化讲座范文,一起来看看。
茶道文化讲座范文1从前,旅行于我的意义在于缱绻的风景,异国的面孔,一次一次相遇又分别的故事剧情。
曾经以为,只要一直马不停蹄的行走在路上,就能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冲动和鲜活。
而后来,慢慢变得力不从心。
厌烦了每次短暂的相逢和人走茶凉的悲情。
有那么一段时间,再未曾出行过,兴趣缺缺,又无法对别人言语。
日本的好友却在此时推荐给我了一直被忽视生活艺术——茶道。
茶道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中国,而对于国人而言无非是烧水泡茶的简单动作,却被邻邦日本当作艺术文化传承了下来。
日本茶道将品茶这一悠闲事变成了一门艺术,它的意义不单单在于品茶,而在于通过茶会,学习茶道礼仪文化,还与配茶的点心,茶室的布置,庭院的园艺,饮茶的器具,待客的诚心相辅相成。
日本茶道正式创立者千利休提出的“和敬清寂”。
这四个字,就是茶道的根本。
“布置花朵如生长于田野般,放置木炭以便将水热好,夏凉,冬暖,未雨绸缪,以最深的体贴待客。
”初学时,并不能领会茶道的精髓所在,常常连着几小时几天跪坐在四叠半的榻榻米上,跪坐到麻木再至习惯。
反复的烧水泡茶、烧水泡茶,在其中锻炼耐心,沉淀心神。
日本茶道的精神,恰恰蕴含在这些看起来繁琐的准备过程之中。
哪怕最简单的动作,也要饱含最深沉的心意和感情。
日本人对于自然的崇拜和顺从已入至臻,对于感天地灵气而自然孕育的茶树,请以珍而重之的心情去对待。
进入茶室前,要先在充满着日式园艺的庭院中漫步几许。
走过碎石板路,触目所及,没有花团锦簇,只有素美的松柏草木,露水驻在原地,落叶无须扫去。
心神逐渐沉淀下来,平心静气,散去心中凡尘杂念,使身心融入自然,象征身心回归本我的净心之路。
这也是日本文化所一直倡导的天人合一境界。
在茶室门外的一个水缸里用一长柄的水瓢盛水,洗手,漱口,也将体外的凡尘洗净。
茶叶知识讲座策划书3篇
![茶叶知识讲座策划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81398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4.png)
茶叶知识讲座策划书3篇篇一茶叶知识讲座策划书一、讲座主题品味茶香,共享茶韵二、讲座目的1. 丰富茶文化知识,增加参与者对茶叶的了解。
2. 提升参与者的品茶技能,让他们更好地享受茶香茶韵。
3. 促进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茶文化。
三、讲座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日期]2. 地点:[详细地址]四、讲座对象[具体参与人群]五、讲座内容1. 茶叶的历史与文化介绍茶叶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茶文化的形成与传播。
2. 茶叶的分类与品种讲解茶叶的分类方法,介绍常见的茶叶品种及其特点。
3. 茶叶的选购与储存分享选购茶叶的技巧,以及正确的储存方法,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4. 茶叶的冲泡与品鉴教授冲泡茶叶的方法,讲解如何品鉴茶叶的香气、滋味和汤色。
5. 互动环节设置问答环节和品茶活动,增强参与者的互动和体验。
六、讲座流程1. 开场致辞(5 分钟)由主持人介绍讲座的目的和流程。
2. 主题演讲(40 分钟)邀请专业讲师进行茶叶知识的讲解。
3. 中场休息(10 分钟)提供茶点,让参与者休息和交流。
4. 互动环节(30 分钟)与参与者互动,解答他们的问题,进行品茶活动。
七、讲座宣传1. 社交媒体宣传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讲座信息,吸引更多人关注。
2. 海报宣传在公共场所张贴讲座海报,提高讲座的知名度。
3. 邀请嘉宾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爱好者作为嘉宾,增加讲座的吸引力。
八、讲座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讲师费用:[X]元3. 茶品和茶点费用:[X]元4. 宣传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九、注意事项1. 提前检查场地的设备和设施,确保正常使用。
2. 准备充足的茶叶和茶具,满足参与者的需求。
3. 安排专人负责摄影和记录,以便后期整理和宣传。
4. 讲座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参与者的人身安全。
5. 讲座结束后,及时清理场地,保持环境整洁。
篇二茶叶知识讲座策划书一、讲座主题品味茶香,共享茶韵二、讲座目的1. 丰富茶文化知识,增加参与者对茶叶的了解。
茶艺分享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茶艺分享讲座心得体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f67054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3.png)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茶艺的分享讲座。
讲座邀请了我国著名的茶艺专家,详细讲解了茶的历史、茶文化、茶道、茶艺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茶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体会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茶的历史与起源讲座开始,专家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茶的历史与起源。
茶,作为我国的国饮,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据考古学家研究,茶起源于我国西南部的巴蜀地区。
最初,人们采摘茶叶,将其咀嚼,用以提神醒脑。
后来,逐渐演变为将茶叶煮水饮用。
茶,就这样在我国流传开来。
二、茶文化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文化包含了茶道、茶艺、茶德、茶精神等。
茶道,是指泡茶、品茶的过程,它讲究心境、礼仪、环境等。
茶艺,则是指泡茶、品茶的技术和技巧。
茶德,是指茶人的道德品质,如谦逊、礼貌、敬业等。
茶精神,则是指茶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如宁静、淡泊、内省等。
在讲座中,专家详细讲解了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不仅是一种生活艺术,更是一种人生哲学。
它教导我们要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三、茶道与茶艺茶道,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讲座中,专家向我们展示了茶道的流程,包括备器、投茶、注水、出汤、品茶等。
茶道讲究“慢”和“静”,要求我们在泡茶、品茶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平静,用心去感受茶的美。
茶艺,则是泡茶、品茶的技术和技巧。
讲座中,专家介绍了不同茶叶的泡法,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她还向我们展示了茶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品鉴茶叶的品质。
四、茶与养生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养生良药。
讲座中,专家向我们介绍了茶叶的养生功效。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疲劳、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
五、个人感悟通过这次茶艺分享讲座,我深刻体会到了茶文化的魅力。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它教会我们如何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一份宁静与平和。
同时,我也意识到茶艺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艺术。
立冬茶文化讲座了解冬季茶叶的文化内涵
![立冬茶文化讲座了解冬季茶叶的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906911a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d.png)
立冬茶文化讲座了解冬季茶叶的文化内涵立冬茶文化讲座:了解冬季茶叶的文化内涵立冬茶文化讲座是一场以冬季茶叶的文化内涵为主题的专题演讲,通过深入解析冬季茶叶的独特之处,让听众更好地了解和品味冬季茶叶所蕴含的文化。
一、冬季茶叶的意义与背景冬季茶叶作为茶叶的一种特殊类型,有着独特的生长环境和采摘时间。
这些特殊的条件赋予了冬季茶叶独特的品质与口感。
首先我们要了解冬季茶叶的生长环境和采摘时间,如何影响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其次,冬季茶叶对于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冬茶的文化内涵1. “冬”字蕴含的哲学思考“冬”字代表着生命的沉寂,也蕴含着茶树在冬天中的洗涤与积蓄能量的过程。
而冬季茶叶的采摘需要等待树叶完全成熟后方可进行,这种冬季的等待和积蓄,也给人们启示着对于时间的理解、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2. 冬季茶叶的韵味冬季茶叶因天气接近寒冷而具有较高的气温,蕴含了“纯正”的特点。
冬天的寒冷让冬茶的味道更为浓郁,同时茶叶的口感也更为柔和。
讲座中,将通过品茶环节,让听众感受到冬季茶叶的独特之处,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3. 茶艺与冬季茶叶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冬季茶叶的品饮也是茶艺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讲座中,将介绍茶艺与冬季茶叶的结合,通过茶具、茶道、冬季茶叶的选用与搭配等方面的讲解,揭示冬茶在茶艺中的独特价值。
4. 冬茶与健康养生冬季茶叶因其特有的气温和生长环境,含有丰富的养分和活性成分。
正因如此,冬季茶叶在养生保健方面有着诸多的优势。
讲座中,将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解读冬茶与健康养生的关系,为听众提供科学的茶叶饮用指导。
三、冬季茶叶的市场价值与发展前景1. 冬季茶叶的市场份额冬茶由于具有独特的品质与口感,已成为茶叶市场中备受追捧的品类之一。
深入研究冬季茶叶的市场份额,可以为企业提供了解消费者需求、规划生产和销售策略的依据。
2. 冬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随着人们对于茶文化的追求与认同,冬茶文化也逐渐成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叶知识讲座策划书3篇
![茶叶知识讲座策划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7d924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e.png)
茶叶知识讲座策划书3篇篇一茶叶知识讲座策划书一、讲座主题“品味茶香,领略茶韵”二、讲座目的通过举办茶叶知识讲座,让更多人了解茶叶的种类、制作工艺、冲泡方法、功效等知识,提升对茶文化的兴趣和认知,同时也为茶叶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三、讲座时间[具体时间]四、讲座地点[详细地点]五、参与人员对茶叶知识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六、讲座内容1. 茶叶的历史与文化介绍茶叶在中国及世界的发展历程。
讲解不同地区的茶文化特色。
2. 茶叶的分类与特点详细讲解绿茶、红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等的分类依据和各自特点。
3. 茶叶的制作工艺阐述不同茶叶的制作流程和关键环节。
4. 茶叶的冲泡与品鉴现场演示正确的冲泡方法和技巧。
引导听众进行品鉴,感受不同茶叶的风味。
5. 茶叶的功效与保健作用介绍茶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七、讲座流程1. 签到入场。
2. 主持人开场,介绍讲座目的、流程及嘉宾。
3. 嘉宾进行茶叶知识讲解。
4. 互动环节,听众提问,嘉宾解答。
5. 现场冲泡与品鉴体验。
八、前期准备1. 确定讲座嘉宾,提前沟通讲座内容。
2. 准备讲座所需的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3. 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单等,进行广泛宣传。
4. 布置讲座现场,营造舒适的氛围。
5. 准备茶叶、茶具等用于现场冲泡和品鉴。
九、宣传推广1. 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讲座信息。
2. 在相关场所张贴宣传海报。
3. 邀请茶叶爱好者社群参与。
十、预算1. 嘉宾费用:[X]元。
2. 宣传费用:[X]元。
3. 设备租赁及布置费用:[X]元。
4. 茶叶及茶具费用:[X]元。
十一、注意事项1. 确保现场秩序和安全。
2. 提前检查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3. 为听众提供充足的饮用水。
4. 讲座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
策划人:[姓名][具体日期]篇二《茶叶知识讲座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品味茶香,领略茶韵”二、活动目的通过举办茶叶知识讲座,让更多人了解茶叶的种类、制作工艺、冲泡方法以及茶文化的内涵,提高对茶叶的认知和欣赏水平,同时也为茶叶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茶文化讲座策划书3篇
![茶文化讲座策划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04b69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d.png)
茶文化讲座策划书3篇篇一茶文化讲座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品味茶香,传承文化”二、活动目的1. 介绍茶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内涵,让参与者了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2. 教授参与者基本的茶艺技巧,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3. 提供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让茶文化爱好者们能够互相学习和交流。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址]四、活动对象[具体参与人群]五、活动流程1. 签到入场参与者在活动开始前签到入场,领取相关资料和茶具。
2. 开场致辞由主持人介绍活动的目的、流程和嘉宾,欢迎参与者的到来。
3. 茶文化讲座邀请茶文化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讲解茶文化的历史、发展、内涵和茶道精神等方面的知识。
4. 茶艺表演由专业茶艺师进行茶艺表演,展示精湛的茶艺技巧和独特的茶道文化。
5. 互动环节设置互动环节,让参与者亲自体验茶艺,学习基本的茶艺技巧,如泡茶、品茶等。
6. 茶品品鉴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茶叶供参与者品鉴,让他们在品尝中感受茶叶的香气和口感,了解不同茶叶的特点和区别。
7. 交流分享参与者们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茶文化体验和心得,分享对茶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8. 结束仪式六、活动宣传1. 社交媒体宣传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和宣传海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
2. 线下宣传在相关场所(如茶馆、书店、学校等)张贴活动海报,发放传单,提高活动的知名度。
七、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嘉宾演讲费用:[X]元3. 茶具和茶叶费用:[X]元4. 宣传和资料制作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八、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或随意走动。
2. 参与者要尊重茶文化和茶艺师,遵守活动规则和礼仪。
3. 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4. 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场地,保持环境整洁。
九、后期工作2. 整理活动资料和照片,发布到相关平台上,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宣传效果。
有关茶叶的活动总结范文
![有关茶叶的活动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33ff5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8.png)
有关茶叶的活动总结范文茶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为增加人们对茶叶的了解,提高茶叶素养,我校茶文化协会于近期组织了一系列有关茶叶的活动。
以下是对这些活动的总结。
活动一:茶艺表演茶艺表演是茶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够直观展示茶叶文化内涵的形式之一。
本次活动,我们邀请了具有丰富茶艺表演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表演。
他们以匠心独运的技巧和精湛的操作,将品茶的全过程展现给观众。
不仅如此,表演者还针对不同种类的茶叶,介绍了它们的特点、饮用方法和功效,帮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茶叶。
通过参与者的热情互动,茶艺表演将平淡的品茶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让大家对茶叶文化充满了兴趣和好奇。
活动二:茶叶知识讲座茶叶作为一种饮品,其中蕴含的文化知识非常丰富。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茶叶的历史背景、生产工艺和饮用技巧,我们特地邀请了茶叶专家给我们进行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讲座。
在讲座中,专家为我们介绍了茶叶的起源以及不同地区的茶叶种植特点。
他还详细解读了茶叶的加工过程和重要茶叶品种的特点。
此外,专家还和大家分享了泡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这些知识不仅丰富了大家的茶叶知识储备,还开拓了思维,使同学们对茶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活动三:茶园参观茶叶的生产离不开茶叶产区的辛勤劳作,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亲身地感受茶叶的源头,我们组织了一次茶园参观活动。
茶园位于郊外一座山脉之间,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到达茶园后,负责人亲自为我们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茶树和茶园的管理实践。
大家还亲自体验了采摘茶叶的过程,了解了其中的辛苦和技巧。
通过这次参观,同学们对茶叶的种植和采摘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也更加珍惜了茶叶这个传统的饮品。
活动四:茶叶品鉴比赛为了检验同学们对茶叶的了解程度,并培养大家的品尝和品评能力,我们举办了一场茶叶品鉴比赛。
比赛中,参赛者需要根据茶叶外观、香气、滋味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判断茶叶的种类和品质。
通过参赛者的积极参与,我们发现他们对茶叶的了解程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绿茶健康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绿茶健康讲座心得体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d7b38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e.png)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绿茶健康的讲座,受益匪浅。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绿茶的保健功效讲座中,主讲专家详细介绍了绿茶的保健功效。
绿茶是一种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茶叶,具有以下几大保健作用:1. 抗氧化:绿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
2.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绿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等成分,具有降低血脂、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
3. 提高免疫力:绿茶中的氨基酸、矿物质等成分,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4. 抗癌:绿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等成分,具有抗癌作用,能够抑制癌细胞生长,降低癌症发病率。
5. 提神醒脑:绿茶中的咖啡因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二、绿茶的饮用方法讲座中,专家还介绍了绿茶的饮用方法。
以下是一些饮用绿茶的建议:1. 选茶:选择新鲜、无污染的绿茶,如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2. 泡茶:使用80℃左右的水泡茶,茶叶与水的比例约为1:50。
3. 饮用时间:绿茶最好在餐后饮用,避免空腹饮用。
4. 饮用量:每天饮用3-5杯绿茶为宜。
5. 饮用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贫血患者等特殊人群应慎饮绿茶。
三、绿茶与健康生活方式讲座最后,专家强调了绿茶与健康生活方式相结合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均衡饮食:保持饮食多样化,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2.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充足睡眠:保证每晚7-8小时的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4. 减压:学会调整心态,适当放松,减轻生活和工作压力。
5.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损害身体健康,应尽量避免。
通过参加这次绿茶健康讲座,我深刻认识到绿茶的保健价值。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绿茶的饮用,并将其融入健康生活方式中。
关于茶的讲座心得体会
![关于茶的讲座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786248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1.png)
一、茶的历史与传承讲座伊始,主讲人向我们介绍了茶的历史。
从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开始,茶便成为了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演变,茶文化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
茶道、茶艺、茶具等茶文化元素在我国传承千年,至今仍焕发着勃勃生机。
二、茶的种类与功效讲座中,主讲人详细介绍了我国茶的种类及功效。
我国茶叶种类繁多,主要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
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功效。
1. 绿茶:绿茶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抗氧化、降低血压等功效。
常见的绿茶有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2. 红茶:红茶具有暖胃、助消化、降血脂、抗衰老等功效。
常见的红茶有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等。
3. 乌龙茶:乌龙茶具有消脂、减肥、降血压、抗氧化等功效。
常见的乌龙茶有大红袍、铁观音、凤凰单枞等。
4. 白茶:白茶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
常见的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
5. 黄茶:黄茶具有消脂、减肥、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
常见的黄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6. 黑茶:黑茶具有暖胃、助消化、降血脂、抗氧化等功效。
常见的黑茶有普洱茶、六堡茶等。
三、茶艺与茶道讲座中,主讲人详细介绍了茶艺与茶道。
茶艺是指泡茶、品茶的过程,而茶道则是一种精神追求。
茶艺讲究泡茶技巧,如水温、茶具、茶叶比例等;茶道则强调泡茶过程中的心静、专注、尊重等精神内涵。
四、茶具与泡茶技巧讲座中,主讲人向我们介绍了茶具的种类及泡茶技巧。
茶具主要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匙等。
泡茶时,要掌握好水温、茶叶比例、泡茶时间等要素,才能泡出一杯美味的茶。
五、茶与人生讲座最后,主讲人将茶与人生联系起来,认为茶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作用。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品茗一杯茶,既能让我们暂时放下繁忙的工作,又能让我们学会沉淀心灵,从而更好地面对人生。
总之,此次讲座让我对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茶文化讲座主持词
![茶文化讲座主持词](https://img.taocdn.com/s3/m/1932950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65.png)
茶文化讲座主持词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当今的社会,饮茶养生、茶道养生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下面是为大家的关于茶文化讲座主持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请大家归座,我们的茶会即将开始!首先,有请今天的主角们,我们的茶艺师,香道师上场,行茶礼,敬香礼!自循天道性至灵,日月育成四季青。
万世难成参天树,和风细雨意盈盈。
新叶方采新芽生,旱不萎靡霜不惊。
夏浓秋厚春新茗,最宜珍收最宜品。
先苦后甘人生道,山泉竹器陇亩情。
滴滴沁满诗中意,此时莫羡蓬莱境。
请君明年还复来,座上又添二三人.一壶天然老道茶,八方佳朋论古今。
请欣赏香道表演:花落深庭初识香各位茶友,各位嘉朋,在这色如金、味如茶的秋天,我们相聚,放下琐碎与忧扰,停下匆匆与繁忙,关掉手机与I派,以茶为媒,将要度过一个难忘而有意义的下午。
我是你们的茶友楚歌,因为爱茶,而欣然接受方学梅老师的邀请,担纲今天的主持,其实也不是主持,茶不喜欢这么职业的词,我只是今天的茶引,些许温暖的词,陪陪大家的下午茶;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茶会的嘉宾,他们是:接下来我要讲一讲今天的茶会是怎么形成的,免不得要请组织方来提供一二,茶在中国,不仅饱含东方哲学,因其仪式感,而规范了茶人的行为,因其端庄风雅的仪态,倍受中华文化的推崇,深圳学梅茶艺的方学梅老师,多年来致力于培养更多的茶识之仕,为中华茶文化的开枝散叶,深研远播,付渚了全心的努力与心血,今天的茶会即是在学梅老师的倡导下由深圳学梅茶艺主办,才应运而生,到这里,请大家用热情而温暖的掌声有请方老师用她那极具襄阳特色的普通话开启今天的茶会,有请方老师;今天茶会的协办单位,是深圳市周创,也就是现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宝地。
走入周公文创,仿佛与历史开启了对话,这里的千年老木头,仿佛在向我们讲诉中华文明的辉煌过去与美好未来,关于的故事,让我们继续温暖的请出周公文创的老板周乐周先生,有请;谢谢周总,谢谢老木头,向你们致敬!在此,我还要代表所有的茶友,向今天提供上品好茶的茶友们表达谢意,他们是:深圳学梅茶艺提供第一泡,视觉美而养生佳的五星金丝皇菊;深圳市马家庄茶业提供第二泡,写入神农本草经的福鼎白茶;湖北玉皇剑茶业提供第三泡,能把漫山遍野的春天喝到嘴里的绿茶; 深圳荔花村茶业提供第四泡,与英国王室遥相邀饮的英红九号;深圳周公文创提供第五泡,茶中之王,王中之老王的06年老班章; 深圳天人和茶文化提供第六泡,被我形容成茶本科学历的大红袍武夷肉桂;茶友们,此处应该为我们今日的福缘,报以幸福的.掌声;也谢谢今日珍品的提供者们,谢谢你们!抽幸运茶友:茶自悠远,其品也优雅,其行也翩翩,茶分七碗,碗碗不同,今天我们要挑选七位茶友作为幸运茶使。
《养生茶饮讲座》课件
![《养生茶饮讲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de75a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13.png)
《养生茶饮讲座》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以《中医药养生学》第十二章《茶饮养生》为主要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茶饮的历史与文化、茶叶的分类与选用、养生茶饮的配方原则、常见养生茶饮的制作方法及其功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茶饮的养生历史与文化,认识到茶饮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茶叶的分类、选用原则及养生茶饮的制作方法。
3. 培养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合理搭配养生茶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茶叶的分类与选用、养生茶饮的配方原则。
2. 教学重点:常见养生茶饮的制作方法及其功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茶叶样品、养生茶饮配方表、茶具。
2. 学具:笔记本、笔、茶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茶饮的历史与文化,引发学生对茶饮养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茶叶的分类、选用原则,引导学生关注茶叶的品质。
3. 实践操作:a. 演示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叶的冲泡方法。
b. 介绍养生茶饮的配方原则,展示常见养生茶饮的制作过程。
4. 例题讲解:a. 以“解暑养生茶饮”为例,讲解配方原则及制作方法。
b. 分析其他常见养生茶饮的功效及适用人群。
5. 随堂练习:a.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款养生茶饮。
b. 学生代表分享设计思路,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七、板书设计1. 茶叶分类: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
2. 养生茶饮配方原则:根据个人需求、季节特点进行搭配。
3. 常见养生茶饮制作方法及功效。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适合春季养生的茶饮。
答案示例:春季养生茶饮——菊花茶配方:干菊花10克,枸杞子10克,红枣5克。
制作方法:将干菊花、枸杞子、红枣放入茶壶中,用热水冲泡10分钟即可。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b. 探索茶饮养生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其他国家的茶文化。
c.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将茶饮养生融入日常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茶叶的分类与选用。
健康喝茶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健康喝茶专家讲座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12d29f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0a.png)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由我国知名健康专家主讲的“健康喝茶”讲座。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茶叶的养生保健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喝茶的诸多好处。
在此,我将结合讲座内容,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茶叶的起源与分类讲座一开始,专家为我们介绍了茶叶的起源。
据考古学家研究,茶叶起源于我国,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茶叶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功效。
二、茶叶的养生保健作用1. 抗氧化作用: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儿茶素等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
2. 降低血压: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帮助消化:茶叶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预防消化不良。
4. 提神醒脑:茶叶中的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神醒脑,提高工作效率。
5. 抗癌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儿茶素具有抗癌作用,可以预防多种癌症。
6. 预防骨质疏松:茶叶中的氟化物可以增强骨骼,预防骨质疏松。
三、如何正确喝茶1. 适量饮用: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多酚对身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每天饮茶量不宜过多,一般控制在3-5克左右。
2. 适时饮用:早晨起床后、饭前、运动后饮用茶叶,可以提神醒脑、助消化;晚上睡前不宜饮茶,以免影响睡眠。
3. 选用优质茶叶:优质茶叶具有更好的养生保健作用,选购茶叶时,应注意茶叶的外观、香气、口感等方面。
4. 注意茶具:茶具的材质和清洁程度也会影响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建议使用瓷器、紫砂壶等材质的茶具。
5. 适当搭配:茶叶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如枸杞、菊花、红枣等,可以增强养生保健效果。
四、讲座感悟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茶叶在养生保健方面的重要作用。
茶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养生佳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茶习惯,适量饮用茶叶,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此外,讲座还让我了解到,茶叶的种类繁多,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功效。
关于红茶的讲座心得体会
![关于红茶的讲座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4d50ab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c.png)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红茶的讲座,聆听了专家们对红茶的历史、品种、冲泡技巧以及品鉴方法等方面的深入讲解。
这次讲座不仅让我对红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的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以下是我对这次红茶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红茶的历史与起源讲座伊始,专家详细介绍了红茶的历史与起源。
红茶起源于我国福建省武夷山地区,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红茶的诞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长期的种植、制作过程中,红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和品饮文化。
二、红茶的种类与特点讲座中,专家为我们介绍了红茶的几种主要种类,如正山小种、祁门红茶、滇红、金骏眉等。
每种红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如香气、口感、汤色等。
1. 正山小种:产于福建武夷山,具有浓郁的果香、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
2.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香气馥郁,汤色红亮,滋味鲜爽。
3. 滇红:产于云南,香气独特,汤色红浓,滋味醇和。
4. 金骏眉:产于福建,香气高雅,汤色金黄,滋味鲜爽。
三、红茶的冲泡技巧红茶的冲泡是一门艺术,正确的冲泡方法对红茶的口感和香气至关重要。
讲座中,专家详细讲解了红茶的冲泡技巧,包括水温、茶具、茶叶量、泡茶时间等。
1. 水温:红茶适宜用95℃左右的水冲泡,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影响红茶的品质。
2. 茶具:红茶适合用紫砂壶、瓷壶等器皿冲泡,可以更好地发挥红茶的香气和滋味。
3. 茶叶量:一般以茶水比例为1:50左右为宜。
4. 泡茶时间:红茶的泡茶时间一般在3-5分钟,根据个人口味可适当调整。
四、红茶的品鉴方法品鉴红茶是一门学问,需要用心去感受。
讲座中,专家为我们介绍了红茶的品鉴方法,包括观色、闻香、品汤、赏叶等。
1. 观色:观察红茶汤色,判断其新鲜程度和品质。
2. 闻香:感受红茶的香气,判断其香气类型和浓郁程度。
3. 品汤:品尝红茶的滋味,感受其醇厚、鲜爽、回甘等特点。
4. 赏叶:观察红茶茶叶的形状、色泽、匀整度等,判断其品质。
五、红茶的文化内涵红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
茶叶讲座意见和建议
![茶叶讲座意见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9a1c63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9.png)
茶叶讲座意见和建议人们都看到了茶文化在当今社会所出现的兴盛局面。
茶在历史上被奉为经,乃是其文化之力使然。
茶是高于其他生活之艺的,它已进入道的层面和境界,它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科技、艺术密不可分。
所以,我们修茶的立足点应该站得更高,眼光应该看得更远。
我们为什么要茶修?修的是什么?和静园做了很好的回答:那就是茶修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出识茶、辩茶和泡茶的高手,还应当积极地去提升“精行俭德”的茶格与人格,培养和造就一代茶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值此良机,我想提出有关茶叶文化教育的三点意见建议:一是注重对茶历史知识的学习。
这是学茶的基础,是理论的依据。
不了解茶的发展史,对茶的认识就容易出现肤浅、片面、甚至歪曲的错误。
特别是有关中国、中国台湾地区、日本、韩国、欧洲等茶文化的区别以及他们之间源与流的关系,是我们需要极其认真把握的。
二是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传统与现代是无法截然分割的。
我们学习和继承茶的传统,不是要求我们一切都因循古法,就范于旧的礼制。
其实饮茶的方法与礼教从来就是带有时代的印记,它也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审美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今天的人们在茶席上是否可以更多一些自在?是否可以在茶服上增加一些现代的时尚元素?喝茶时是否可以更讲求一些人与人的亲近,人与茶的亲近,更讲求一些个性、健康和品味。
这些问题也是我们需要去认真思考的。
三是注重茶德的养成。
陆羽在《茶经》中是强调茶德的,茶德是茶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
金庸先生曾经对我说过: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艺术也是道德。
中国人喝茶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发展,喝茶要讲究艺术,也要讲道德。
然而在当今的饮茶风尚中,讲茶艺的人有之,讲茶德的人少之。
我曾经写过一首诗曰:“抱琴默与弄梅花,挂却尘冠坐室家。
风雪寒天夜来客,相携问候一壶茶。
”中国的传统,无论家富还是家贫,客人一来,总是先沏上一杯热茶招待,以示人与人之间的亲近,这种亲情也是茶文化中的重要体现。
源流专题知识讲座
![源流专题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ee47451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c.png)
它与我国贡茶、斗
茶、茶艺、茶道以及 手工制茶技艺旳形成 发展关系亲密
茶人旳制茶经验和技法
工艺名茶都出自世家,世代相传,往往使这些名茶 染上了神秘色彩
加之工艺名茶集欣赏性,艺术性,品评性于 一体。
有独特旳外形,优异旳色,香,味风味
工
有相当高旳出名度
形成和发展
艺
历史悠久或社会出名度高
离不开深邃 旳历史渊源;
雀舌形——单芽扁平,形似雀舌
分•
类
• •
轻发酵白茶类 发酵类红茶类 后发酵黑茶类
珠形——圆紧成珠 片形——片状略卷 曲形——细紧弯曲
曲形—绿翠紧卷
•
曲毫形—细紧弯曲白毫披覆
菊花形——扎压似菊
•
•
• 综上分类旳目旳,是为了便 于比较,但分类太细会造成越分 越累,分类太粗会造成概念模糊, 种类不清,界线不明。所以,分 类时应尽量考虑茶类特点,防止 过于细分。
第四节 工艺名茶旳源流
工 艺
形成期
名
茶 大
成熟期
致
经
历 了
大发展时期
工艺 名茶 是手 工制 作旳 名茶
发觉和 利用茶 叶
利用茶 旳方式
一、起源
约有4~5千年
经历采食鲜叶、生煮 羹饮、煮茶、点茶、 泡茶等几种阶段
茶叶加工 经历
晒干收藏、蒸青团茶、 炒青散茶直至其他茶 类旳发展过程
以为 名茶 旳起 源与 贡茶 关系 亲密
名
茶
有相当消费量
历代社会、 文化、经济 背景;风景
名胜;优越
是
生态环境;
茶
同步具有很高旳品饮价值和
名优茶种资 源;精细旳
中
相当旳鉴赏价值和艺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黑茶:普洱茶 • 红茶:又分为 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 (目前我们最常见的如祁红、滇红都是 功夫红茶)
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
茶青(俗称茶菜)从采摘下来到杀菁这段期 间内,在日光萎凋(或热风萎凋),“室内萎凋 与搅拌”等过程中,发酵就一直在进行,根据茶 叶的发酵程度按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 后发酵茶来作简单分类,这也是国际上较为通用 之分类法。
由陆地传播的“CHA之路”
陆地传播各国茶的发音
• 广东 • 北京 • 日本 • 蒙古 • 西藏 • 伊朗
cha cha cha chai ja cha
• 土耳其 chay • 希腊 te-ai • 阿拉伯 chay • 俄国 chai • 波兰 chai • 葡萄牙 cha
由海上传播的“TE之路”
黄山毛峰
•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著名风景名胜地黄 山,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 号称黄山「四绝」。其茶园分布在拔约1000公 尺左右的挺拔壮观如画的山间,山区气候温和 ,年均温14到17度,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 黄山毛峰以香清高,味鲜醇,芽叶细嫩多 毫,色泽黄绿光润,汤色明澈为特质。冲泡细 嫩的毛峰茶,芽叶竖直悬浮汤中,然后除除下 沉,芽挺叶嫩、黄绿鲜艳,且黄山毛峰耐冲泡 ,冲泡五六次,香味犹存。
六安瓜片
•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地区的金寨县,品 质以斋云山蝙蝠洞所产最优,故又称「斋云瓜片 」。依产地不同分为「内山」、「外山」,内山 是指斋云山的黄石、里冲等地,内山所产的品质 优于外山。 • 瓜片茶是由柔软的单叶片制成,茶味鲜爽回 干,汤色青绿明澈。采摘鲜叶制造瓜片茶须待顶 芽开展,若采摘带顶芽的,采后要将芽叶摘散, 称作「扳片」分别制造,凡以顶芽制成品称「攀 针」或「银针」。以第一叶制的成品称「瓜片」 或「提片」;以第二、三叶的制成品称为「梅片 」;而以嫩茎制成品为副茶,称为「针把子」。
不发酵茶 绿茶 0% 龙井、碧 螺春等 15% 清茶 20% 茉莉花茶 半发酵茶 青茶(乌龙茶) 30% 冻顶茶 40% 铁观音 70% 白毫乌龙 全发酵茶 后发酵茶 红茶 95% 红茶 黑茶 80% 普洱茶
按焙火程度来分类
•
依茶菁焙火的「次数及时间」的 长短来说明半发酵茶的俗称。所谓的 青茶类系泛指半发酵茶,所以青茶可 依发酵与焙火程度的不同,而制成俗 称的生茶或熟茶;也就是说同样是冻 顶茶,如果发酵、焙火重些就可类似 熟茶,反之是生茶或半生茶,只是各 种茶皆有其习惯制成的特殊风味罢了。
凤凰水仙
•
凤凰水仙,产于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海拔 在1100公尺以上,属海洋性气候,年均温17度, 年降水量2000mm,土质为黄土壤,是茶树良好的 生长环境。 • 凤凰水仙由于选用原料优次,制造工艺精细 程度不同,按成品品质,依次分为凤凰单丛、凤 凰浪菜、凤凰水仙三个品种。凤凰水仙味醇厚回 甘,香芳浓烈持久,汤澄黄明澈,叶呈「绿叶红 镶边」,外形状挺,色泽金褐光润,泛朱砂红点 。以小壶泡饮浓香扑鼻。
茶 叶 成 分 一 览 表 ①
茶 叶 成 分 一 览 表 ②
茶叶滋味的由来
• 鲜味:主要成分为氨基酸,鲜中带甜,细嫩的茶 叶中含量高。 涩味:主要成分为多酚类物质。 甜味:主要成分为可溶性糖,及部份氨基酸。 苦味:主要成分为咖啡碱、花青素、茶叶皂素。 高山有利于茶树合成更多的氨基酸,所以 高山茶滋味鲜美甘甜。 • 茶的疗效:兴奋提神、利尿、止痢和预防便秘、 防龋、助消化减肥、抗衰老、防辐射、降血压、 抗癌抗突变、明目、养颜、解酒、消炎解毒
信阳毛尖
•
产于河南省信阳地区。所谓「五山两潭」为 主要产地,就是车云山、震雷山、云雾山、天云 山、脊云山和黑龙潭、白龙潭。这些地区属于大 别山区,海拔800公尺以上,溪流纵横,云雾多, 为制造独特风格的茶叶提供了天然条件。 • 外形细、圆、紧、直、多白毫;内直清香, 汤绿味浓,芽叶嫩匀,色绿光润。采摘是制好毛 尖的第一关,以一芽一叶初展为特级;一芽二叶 为一级;一芽二、三叶为2到3级。毛尖炒制操作 法,兼收并蓄了瓜片茶与龙井茶的部分操作,其 杀菁使用炒帚,为瓜片茶炒法的演变;其炒条使 用理条手法,为龙井茶炒法的演变。
南糯山原始茶林
浅
绿茶 黄茶 白茶 青茶 黑茶
六大基本茶类
红茶
依据各种茶制作中, 茶多酚的氧化聚合 程度。
深
• 绿茶:又分为 炒青绿茶(如龙井、碧螺春) 烘青绿茶(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 晒青绿茶(如滇青、川青) 蒸青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煎茶、恩施玉露) • 白茶:白叶茶(如白牡丹、贡眉)
• 黄茶:又分为 黄芽茶(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 黄小茶(如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 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 • 青茶:又分为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 闽南乌龙(铁观音、黄金桂)、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乌龙)
洞庭碧螺春
•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以 花香果味,芽叶细嫩,色泽碧绿,形纤卷曲,满 披茸毛,为古今赞美。碧螺春原称「吓煞人香」 ,清朝康熙皇帝以其称不雅,就按茶色碧绿,卷 曲似螺,又采制于春分到谷雨时间,故命名为碧 螺春。 • 碧螺春采摘十分细嫩,生产季节性很强。春 分开始采茶,到谷雨碧螺春采制结束,前后不到 一个月的时间,极品为碧螺春,其特色嫩摘、精 剔、细致、色香味形俱佳,故有「一嫩三鲜」之 称。所谓一嫩是芽叶嫩,三鲜是色、香、味鲜。
大 纲
一、茶之历史
•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是世 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 可可)之一。 • 发乎神农,闻于周公,兴于唐朝, 盛于宋代。
•
目前我国茶叶已行销世界五大 洲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有50 多个国家引种了中国的茶籽、茶树。 • 茶园面积247万多公顷,有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 饮茶人口20多亿。 • 中国近年来的茶叶年产量达286 多万吨,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用于出 口。
安溪铁观音
•
铁观音,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境内多山,自 然环境适合茶树生长,优良茶树品种较多,而以 铁观音种作原料制造出来的乌龙茶,独具特色, 是中国乌龙茶的极品,铁观音香高郁持久,味醇 韵厚爽口,齿颊留香回干,具有独特的香味风韵 ,评茶上称为「观音韵」,简言「音韵」,其茶 叶质厚坚实,有「沉重似铁」之喻。 • 品尝铁观音时,领略「音韵」,是品茶行家 和乌龙茶爱好者的乐趣。铁观音由于香郁味厚, 故耐冲泡,因此有「青蒂、绿腹、红娘边、三节 色、冲泡七道有余香」之称。
太平猴魁
•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太平县猴坑,位于湘潭 南面山麓,属黄山山脉。境内海拔1000公尺,湖 漾溪流,山青水秀,颐然成画。此地产制「尖茶 」,尖茶中的极品「奎尖」,品质优异获得赞赏 ,后来加以改进提高,并冠上地名称为「猴魁」 • 猴坑遍生兰草花,花香逸熏对茶叶品质形成 有利影响,味厚鲜醇回干留味,冲泡杯中芽叶成 朵,生浮沉降,与叶翠汤明相映成趣,并有兰花 为特质。猴魁的外形叶里顶芽,有「两刀夹一枪 」、「二叶抱一芽」、「尖茶两头尖,不散不翘 不弓弯」之称。芽藏峰露尖,顶尖尾削形成两端 尖细的特殊形状。
中国年人均消费量偏低
• 据行业资料显示,一个人的茶年人均正常消 费量为3.3公斤,当前全球人均0.5公斤,而作为 产茶大国的中国却只有0.33公斤。 • 什么原因使中国茶业发展滞后呢?直接的原 因就是国内销售提升不快。 • 中国本身就是世界茶商争夺的市场,而我们 的茶内销量却如此不济,甚至连世界人均消费量 都达不到,作为茶文明的发祥地的中国市场,人 均量相差0.17公斤,14亿人口就是2亿多公斤。
按采茶的季节不同分类 • 茶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也会有差 异,如水份过多,茶质自然较淡;孕 育时间较长,接受天地赐予自较豊腴 ,所以随着不同季节制造的茶,就有 了春茶、夏茶、秋茶、冬茶等不同。
三、各类茶叶的特点
西湖龙井
•
西湖龙井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山区的 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故有「狮」 「龙」「云」「虎」「梅」五品著称,并以「色 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龙井,既是 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因此西湖龙井茶,正是「 三名」巧合,「四绝」俱佳。 • 龙井茶品质特点为,色绿光润,形似碗钉, 藏风不露,味爽鲜醇,采摘十分细致,要求苛刻 。在产品中因为产地的分别,品质风格略有不同 。龙井茶极品,产量很少,异常珍贵,常见的龙 井茶,历史上又分「莲心」,「旗枪」,「雀舌 」等花色。
为什么? • 难道这些都是品牌不响造成的吗? • 中国茶又为什么没有在国际上叫得响 的品牌呢? 因为! • 立顿的成功在于突破“慢销” • 中国茶,从来都是‘竖’着做,而立 顿则是‘横’着做。
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 • 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扩大市 场份额、成立联合营销、打造知名品 牌、实施标准化生产,以“品牌化运 作,规模化经营来赢得市场”,这是 内地茶叶行业的出路之一。谁先迈出 步伐,谁就能在市场中赢得先机。
其 他 名 茶 介 绍
四、茶叶的功能
• 茶叶的成分中主要包括有水、蛋白质 、氨基酸、咖啡因、多元酚类、碳水化合 物、脂质、矿物质、植物色素、维生素、 挥发性成分、有机酸。 • 这些物质并非皆可经由冲泡的过程而 溶于茶汤之中,像脂质,植物色素及蛋白 质等成分甚难溶于水中,多元酚类及维生 素会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改变其成分及含量 ,至于影响茶汤品质几个主要成分则大碳 水化合物、咖啡因、氨基酸及多元酚类。
七万茶厂不敌一个“立顿” • 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却没有 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茶品牌。七万家中 国茶厂在年产值上竟难敌一家英国立 顿。目前,中国出口茶叶在国际市场 上平均每公斤仅值2美元左右,平均茶 价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兰卡低六成 多,甚至比肯尼亚的茶叶价格还要低 20%。
“立顿 = 2/3中国” •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每年产茶120 万吨,仅有30万吨出口,虽然产茶面 积世界第一,但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却 较弱。中国每年茶产业产值为300亿元 人民币,而立顿茶叶年产值约230亿元 人民币,相当于中国茶产值的三分之 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