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模板
教育类知名期刊【范本模板】

封面简介期刊名称: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创办日期: 1972.10.01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刊期:月刊电话:(029)85308197 85212152Email信箱:zhongzhengcan8197@163。
com国内统一刊号: 61—1030/G4国际标准刊号:1002—2147投稿须知稿件要求:(1)本刊只刊登首发稿。
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作者和课题负责人应在“论文出版协议”上签名。
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对所发稿有版权。
(2)排版要求:请参考征稿简则。
网络投稿程序:(1)作者注册;(2)查看投稿须知;(3)查看版权协议;(4)填写稿件信息;(5)填写作者信息;6)上传稿件和附件.注意:(1) 带*的内容为必添项。
(2)每篇文章都需要有投稿作者和通讯作者,可以由同一人担任.如果是学生,通讯作者应该是指导教师。
(3) 为提高稿件的外审效率,请作者推荐合适的专家供编辑部参考。
推荐专家至少为两位,多填不限。
(4)要把所有的署名作者一一填写,因为在打印录用通知时需要把所有的作者姓名全部打印上去。
稿件流程: (1)作者上传的稿件成功后,作者会接到系统自动发送的收稿通知;(2)稿件经初审合格后,作者会收到初审编辑发的稿件接受通知;(3)作者按照初审编辑的通知到编辑部递交有关材料;(4)稿件经复审或专家外审;(5)复审或外审通过的稿件编修;(6)稿件由副主编定文发表。
(7)稿件刊出后半个月左右,期刊会寄送到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假期顺延)。
(8)若作者投稿100天后未收到本刊编辑部的任何通知,可自行处理稿件,并通知编辑部,请勿一稿多投。
如不拟刊用,不退原稿,请自留底稿。
来稿如涉及保密事项,概由作者本人负责。
封面简介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封面简介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0-0186CN:11—1278/G4邮发代号:2—29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课程-教材-教法创刊时间:1981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和教研员、师范院校师生、课程教材研究者、教育行政领导栏目设置课程研究与实践、教材评价、中小学各科教材与教学、教学理论与方法、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与借鉴、学术动态等栏目。
《中国教育学刊》2024年重点选题

《中国教育学刊》2024年重点选题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教育学刊》
【年(卷),期】2024()1
【摘要】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中国教育学刊》将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针对基础教育领域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长远性的核心议题,对教育现代化具有全局性深远影响的重要政策、重大课题、关键领域、深层次问题,依靠和组织广大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开展深入研究,找准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总页数】1页(P108-1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热烈祝贺《中国教育学刊》成功举办创刊30周年庆典——《中国教育学刊》创刊30周年庆典暨新起点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中国古镇镇江举办
2.《南海学刊》2023年度重点栏目及选题方向
3.《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重点选题
4.《中州学刊》2024年重点选题方向
5.《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3年组稿重点选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教育学刊投稿经验

中国教育学刊投稿经验中国教育学刊投稿经验中国教育学刊是中国教育部主管的一本教育学术期刊,被誉为中国教育学界的“国家队”。
其稿件严格审稿、稿酬丰厚,因此引起了广大教育学者的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个教育学工作者,如何提高自己的论文水平,撰写一篇能够通过中国教育学刊审稿的论文成为困扰着很多人的问题。
以下,笔者便从论文撰写、投递、修改等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论文内容的创新性和可读性是关键运用研究思维模式,阐释教育现象和学科本质是撰写论文的核心,特别是在教育科研中,对原始数据的研究处理关系到论文是否能被接受。
同时,厘清问题、创新性发掘论题是写作的关键,在同一研究范式内,论文内容覆盖面不能偏狭,而必须思考该论题如何迁移到更广泛的研究领域。
二、结构清晰,文笔规范是投稿的基本要求中国教育学刊在论文要求上非常严格,论文的结构、逻辑必须极为清晰,文笔也必须达到一定的规范。
在撰写论文时,需要首先明确脉络和重点,构建逻辑严密的论据体系,避免论文结构混乱,导致内容松散、流水账的问题。
其次,要注意文笔的规范性,保证用词准确、通顺、语言清晰、表述确切,形式符合学术规范。
三、在投稿前,了解作者指南和审稿标准在论文投稿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中国教育学刊的审稿标准和作者指南,精通审稿流程,明确投稿的基本要求。
学术期刊论文的标准说明,是计划和组织论文刊登的核心要素,作为论文作者,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说明和论文模板撰写和排版论文,在确保论文内容的学术性和准确性的同时,避免形式上的小失误影响审稿结果。
四、多次修改确保稿件质量对于中国教育学刊来说,优秀的论文一般都会经过多次修改,锤炼其中的思想,提升论文的质量。
因此,在投稿前,不仅要多次修改,不断推敲文章的逻辑、语言和表述,还需要认真考虑审稿人的反馈意见,做出相应的修改,以确保稿件的质量和可接受性。
总之,在撰写论文时,要遵循科学性、严谨性、创新性和文笔规范等原则,把握好论文的内容、结构、语言和排版等要素,做好论文的修改和完善,才能提高文章被接受的概率。
关于中国教育学刊

关于《中国教育学刊》1.杂志简介2.主编简介3. 选题范围1. 《中国教育学刊》简介:1980年创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综合性教育学术刊物,国家一级重点双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CSSCI期刊)、中国教育学会会刊,主编由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担任。
全球发行约10万份,是我国教育的主导刊物,也是我国对外教育宣传的窗口刊物之一。
2. 主编顾明远先生简介:顾明远,男,1929年10月出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
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比较教育学之父。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我国著名教育家,主编《教育大辞典》、《教育学》、《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学》、《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等重要论著上百部。
三大贡献:“十年内乱”结束后,顾明远针对“教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的极左观点,提出“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针对当时流行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的教育原则”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批驳了教育理论的极左思潮,在全国引起很大轰动,对推动教育界的拨乱反正起到了巨大作用。
很多专家认为:现代教育理论、“主体客体统一论”、“比较教育理论”,是顾明远对中国教育理论的三大贡献。
比较教育学之父:顾明远是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催生了比较教育这门教育学科,他也因此曾担任世界比较教育联合会的主席(两位主席之一)。
他的“主体客体统一论”,是指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这也是顾明远结合中国国情,对杜威的教育思想做出的创造性的发展。
他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等观点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
这些理论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教育的思想库。
顾明远具有开创性的比较教育研究,打开了中国教育国际化的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他参与了我国许多重大教育决策,比如“终身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就是他引入我国的。
3. 选题范围:学刊论文选题宏观、全国涉及面大,如政策研究、理论前沿、问题探索等,文章重在建言献策、学术交流、突出先进理念和思想的引领,突出对教育实际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改革经验的分享,具有学术性、研究型、指导性;问题探索类文章要有问题意识,深入剖析问题背景成因、提出建议、观点、策略并拥有可行方案、具体而充分,力求能够切实指导教育研究或一线教学。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刊》审稿很快,不到一个月就退修了,编辑部那边提了很多意见,审稿人看的非常细,大部分都是格式和语言表达上的问题,修改完过了五天录用了,终于放心了,作为一流杂志,论文水准较高,值得推荐。
•目前投稿感觉最负责的一个期刊,编辑很认真,对自己的提高很大,以后有好的文章还会投稿的。
效率也还不错,2个月左右就通过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投了一篇,一个月给的审稿意见,小修,只要文章具有一定创新性还是比较容易中的,三个月就被正式录用。
此期刊文章质量还是可以的,也比较受认可。
不错。
•本人这篇文章相当波折,通过自己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最终恨有幸被《中国教育学刊》录用。
编辑的办事效率相当高,绝对是在国内众多优秀杂志的前列。
希望《中国教育学刊》越办越好。
•杂志质量很高,应该算是国内教育方面权威的杂志了。
审稿还算快,11月初投稿,一个半月初审审回,修改后重审,2017.1月底定稿。
审稿专家很好,所提意见确实很有见地。
《中国教育学刊》已发表论文题目范例

《中国教育学刊》已发表论文题目范例1.公共政策视角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探析谭春芳;2.农民工随迁子女学前教育现状与对策——以沈阳市和鞍山市为例罗英智3.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绩效管理模式研究——以教师进步项目为例熊晨;4.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的未来价值取向宋兵波;5.农村教师生存困境与反思侯中太;蔡永红;6.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的政策性思考——以宜昌地区教育为例张继平;7.课程改革实践检视:课程设计视角喻平;8.从教学模式改革到教学流派生成——基于尝试教学理论流派形成的个案研究苏春景;9.消极教学自由及其积极价值罗祖兵;10.教师如何开展学生评价:一个分析框架张英梅;11.品德与社会课伸张儿童权利的课程意义赵亚夫;12.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同质化问题及对策杨云萍;《中国教育学刊》简介是一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中国教育学刊》是一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它于1980年6月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内部工作通讯出版,198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出版发行,为双月刊自1980年创刊至今,《中国教育学刊》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着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广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在研究教育理论、开展学术交流、推广教改经验、评介科研成果、促进群专结合、提供争鸣园地和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教育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形成了广泛的影响,是基础教育领域学术界的主导期刊之一。
中国教育学刊期刊名称:中国教育学刊英文名称: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核心期刊 CSSCI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出版周期:月刊ISSN:1002-4808CN:11-2606/G4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邮发代号:82-410创刊时间:1980专辑名称:社会科学II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出版文献量:9256 篇总下载次数:2541046 次总被引次数:64419 次评价信息(2016版)复合影响因子:0.947(2016版)综合影响因子:0.54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中国教育学刊》主要栏目设置主要栏目:卷首语、热点问题研究、教育理论研究、国外教育改革与发展、价值观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教育专业发展——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研究、学术动态教育微论、学术书评。
中国教育学刊格式要求

中国教育学刊格式要求一、题目:黑体,二号,居中。
二、正文:1. 字体与字号:正文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字号,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符; 标题采用黑体,字号分别为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2. 页面设置:纸张大小为A4,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4厘米;3. 排版要求:文章要求单倍行距、左右对齐、段落间空一行,正文和参考文献需分别排版;4. 标题要求:1) 标题字号分别为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2) 章节编号:阿拉伯数字,章节编号格式:1.1,2.1.1,2.2.1等;3) 标题居中,段落首行不缩进,与上下文之间空一行;5. 正文要求:1) 采用宋体小四字号,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符;2) 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编号与正文之间空一格,段落间距为1.5倍行距;3) 段落之间空一行,章节之间空两行;4) 数学符号、表格、图片等要求清晰、简洁,图表要标注名称、编号、说明;6. 参考文献要求:1) 采用GB/T7714-2015标准;2) 采用小四号宋体字体,行距为单倍行距;3) 参考文献按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编号,编号与正文之间空一格;4) 参考文献排版格式参考以下实例:[1] 赵一平. 教育学与教育实践的互动[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3): 1-5.[2] 周广友. 现代大学生体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体育教育, 2012(1): 15-18.7. 其他要求:1) 格式整齐、规范,排版清晰、美观;2) 文章不得抄袭,如有抄袭、剽窃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即取消评审资格;3) 所有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发表的正式出版物,不接受未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个人博客等非正式出版物。
8. 备注:以上为《中国教育学刊》格式要求,作者在撰写文章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排版,以确保文章质量和出版效果。
中国教育学刊书评范文

中国教育学刊书评范⽂讨论英语⽹络词语在汉语语境下的“适配性”,并不是否认汉语在⽹络语⾔创造上缺乏创新性和⽣命⼒。
从理论上说,英汉两种语⾔本⾝就存在着⼀定的异质性特征。
这种异质性特征的作⽤下,两种语⾔之间能够相互借鉴、相互⽣发,但是⼆者之间不能够相互替代。
尤其是,当我们讨论⼀种语⾔时,并不能否认另⼀种语⾔的⽣命⼒。
其实,英汉语⾔的异质性特征是由新词语义差异所致。
英语属表⾳⽂字,⽂字系统属符号体系。
这种体系的特征是组合任意程度⼤。
汉语属表意⽂字,形声字居多,⽂字系统图像性强。
这种体系的特征在于任意程度低,信息量⼤,⾃⾜性⽐较强。
从实践的⾓度来看,也正因为有上述特征,英汉两种语⾔在⾯对⽹络⼤环境时表现出不同的⾛向。
英语造词具有规律性,汉语具有随意性;英语的渗透性强,汉语使⽤相对有限。
英语⾃产⽣伊始就迅速与⽣活相交,并逐渐⾛向⼤众。
相⽐⽽⾔,汉语⽹络语⾔重视程度不够。
因此,能否如《英汉⽹络语⾔对⽐研究》⼀样客观分析、实证研究,成为衡量当下相关词语理据性分析的重要指标之⼀,这也是该书的重要意义所在。
《英汉⽹络语⾔对⽐研究》将⽹络语⾔认知的⽣成过程及其触发因素作为重点,在对⼤量英汉语料分析基础上,探讨英汉语⾔在⽹络语⾔表达上的异同,揭⽰出英汉⽹络语⾔⽂化背景,并结合⽹络语⾔与⽂化及语⾔学习的关系指出⽹络语⾔能促进学习者学习。
《英汉⽹络语⾔对⽐研究》系统⽽深⼊地分析了英汉⽹络语⾔认知的映射过程的异同及原因,探讨了英汉词概念框架,即从⽣成和理解两个⾓度研究框架,增强框架语义学的可操作性,在⼀定程度上弥补了⽬前英汉⽹络语⾔研究的不⾜,对我们理解相关内容有⼀定指导作⽤。
⽂章的重要价值还体现在跨⽂化交际和对⽐研究上,避免⽂化交际冲突和语义偏差⽽导致的错误理解和交流,⽤现代⽹络语⾔指导语⾔习得等。
那么,我们应该采⽤什么研究⽅法来理解上述⽂化习得?《英汉⽹络语⾔对⽐研究》提供了研究⽹络语⾔理论的内涵、⽬标,同时提供了⼀种可资借鉴的路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教育学刊,模板
篇一:全国教育类总类核心期刊表
全国教育类总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期刊名称
1
教育研究
2教育评论3教育理论与实践4教育研究与实验5外国教育研究6
比较教育研究
7教育与经济
8外国教育资料
9
中国教育学刊
1
上海教育科研01
人民教育
11
教育科学
21
山东教育科研31
现代教育论丛
主办单位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会,福建省
教育学会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
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经济学会,华中师范大
学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
研究所
中国教育学会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部
辽宁师范大学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东教
育学会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通讯地址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
(100088)
福州市梦山巷27号(350001)
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
(030009)
武汉市武昌桂子山(430079)长春人民大街138号(130024)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
究所(100875)
武汉市武昌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
(430070)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200063)
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
(100816)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200032)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100088)
辽宁省大连市黄河路850号(116029)
济南市历山路53号(250013)
广州市石牌华南师大教科所
(510631)
1
教育探索
516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街19号
(150080)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华东师范大学
(200062)
g61学前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长沙市开福区荷花池11号长沙师范
学校(410005)北京市西城区东绒线胡同40号
2
学前教育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100031)
3
早期教育
江苏省教育委员会
南京市草场门石头城9号(210013)杭州市文二路西溪
河下10-1号
4
幼儿教育
浙江省教育委员会
(310012)
g62/63初等/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1
期刊名称课程.教材.教法
主办单位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
教法研究所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辽
宁省教育学会
通讯地址
北京市沙滩后街55号(100009)沈阳市黄姑区黄河南大街85号
(110031)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八层教育科学研
究所(100875)
上海市长宁路491弄36号(200050)
北京市西城区东绒线胡同40号
5
北京教育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100031)
6
天津教育
天津市教育局
天津市南开区雅安道9号(300113)黑龙江省教育学会,黑龙江省教
育科学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1学前教育研究
中国学前教育委员会,湖南省长
沙师范学校
2普教研究
34
学科教育上海教育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北京师
范大学
上海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德外黄寺大街甲24号北京教育7
中小学管理
北京教育学院
学院北楼(100011)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5号8
班主任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100101)
9数学通报
中国数学会,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1
数学通讯
1高三数理化(改名为:
1高中数理化)
1
中学语文教学21
语文教学通讯31
中小学外语教学41中小学英语教学与
5研究
1
物理教学
61
化学教学
71
历史教学
8
1
思想政治课教学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数学学
会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部
《语文教学通讯》编辑委员
会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物理学会
华东师范大学
天津历史教学社
北京师范大学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430070)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首都师范大学(100037)山西省临汾市山西师范大学
(041004)
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校内(200062)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251号(300074)北京师范大学旧图书馆东四层
(100875)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02
生物学教学
12
外国中小学教育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20xx34)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710062)
2
序号期刊名称1
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武2
汉)上海高教研究(改3名为:教育发展研
究)
4
中国高教研究
5辽宁高等教育研究6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7高等工程教育研究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9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江苏高教1
高校理论战线
g64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主办单位通讯地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
育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文彗园北路10号(100088)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等
武汉市武昌喻家山华中理工大学内
教育学研究会
(430074)
上海市教育科学院研究所,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200032)
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内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100816)
辽宁教育研究院,辽宁省
高等教育学会沈阳市黄姑区黄河大街85号(11003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
室等北京理工大学内(100081)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工业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武汉市武昌喻
教育研究协作组
家山华中理工大学内(430074)
清华大学
北京清华大学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内
北京师范大学等
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100875)
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江苏
省高等教育学会
南京市上海路207号(210024)教育部
北京市海淀路163号北科研楼7层
1
高教探索
21
黑龙江高教研究314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广州市东风东路723号(510080)
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黑
龙江省高教学会
哈尔滨市会兴路50号哈师大(150080)
吉林教育科学.高
教研究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吉林
省高等教育学会
长春市湖园路14号(130022)
g71/79各类教育核心期刊表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国家教委成人教育司等
北京出版社
通讯地址
济南市经10路76号(250014)北京市三环中路6号(100011)北京复兴门内大街160号教育部电教
大楼312信箱(100081)哈尔滨市和兴路93号(150080)北京市永定门外安乐林路甲69号
5教育与职业
中华职业教育社
(100075)
6上海成人教育7职业技术教育8中国电大教育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吉林职业师范学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上海市长宁路491弄36号(200050)长春市凯旋路52
号(130052)北京复兴门内大街160号(100031)兰州市安宁东路95号西北师范大学内
(730070)
郑州市花园路3号(450003)
1中国成人教育2
父母必读
3中国电化教育
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委员会办公
室,中央电化教育馆
4
现代远距离教
育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
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西北师范
9电化教育研究
大学1农村成人教育1
中国特殊教育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南省教委等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100088)
篇二:参考文献范例
范例一:
[1]叶澜.幸福不自奢谈出[j].现代教学,20xx,(5).
[2]郝文武.教育哲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55~203.
[3]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144~152.
[4]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xx:23.
[5]冯建军.论教师的幸福与专业幸福.中国教育学会教
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
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教育与幸福论文集[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xx:262.
[6]孙峰.教师专业伦理的价值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20xx,(22).
[7]胡春明.教育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151.
[8]刘文霞,桑志坚.幸福是教育的终极追求.中国教育
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
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教育与幸福论文集
[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xx:155.
[9]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2.
[10]叶澜.白益民.王枬.陶志琼.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