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记“搓捻、惭愧"等词的读音,熟记“绽、慨”等字的字形;理解“企盼、恍然大悟"等词语的含义。
2.通过跳读,从标题、开头结尾等关键语句和对比手法入手,快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3.通过细读,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事件,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格魅力,体会作者作为盲聋哑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4.通过促读,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学习海伦·凯勒坚韧不拔、热爱生命的精神,懂得自强。
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懂得感恩。
教学方法默读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助读材料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盲聋哑人。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美国。
1882年1月,急性脑充血病高烧,从此失明失聪,任性、野蛮,狂躁,父母无计可施,努力寻求帮助。
1887年3月,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
1888年,进入柏金斯女子学校,学习盲文。
1890年,跟另一位老师萨拉学习唇语和发声。
1896年,进入中学,学习读唇,学习德语,法语。
1899年,考入哈佛大学,创作。
1968年6月1日,去世,享年将近88岁。
一生中共创作14部作品,代表作《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一生中受到富兰克林总统、罗斯福总统、艾森豪威尔、马克·吐温、卓别林等名人的礼遇。
一生中到访欧洲、埃及、澳大利亚和日本,为激励盲人做演讲,并建立慈善机构。
——以上信息来源:英文读物《Helen Keller Courage in the Dark》,赵老师整理。
2.作品简介课文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其中《再塑生命的人》原文由《再塑生命》、《关于“爱”的含义》两篇文章合编在一起。
“第一天,我要去见那些好心、亲切的人,因为他们的友谊我的生活才变得有意义。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10 再塑生命的人》优质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10 再塑生命的人》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再塑生命的人》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作者海伦·凯勒因病失去了听力和视力,但在老师的帮助下,她重新获得了知识和生活的勇气。
本文通过讲述海伦·凯勒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学会珍惜生活,勇敢面对困难。
二. 学情分析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对于课文中所体现的深刻哲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海伦·凯勒这位人物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导入环节进行相关介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理解课文中所体现的生命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
2.难点:理解课文中所体现的生命价值,学会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造一个感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教师以情感人,以情促学,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海伦·凯勒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
2.教材: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引用。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和关键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核心素养】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核心素养】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 教材分析:《再塑生命的人》是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赞歌"。
这篇课文节选自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讲述了作者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获得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2.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对于这类自传体散文,学生可能会感到陌生和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体会作者的坚强和乐观。
二、语文核心素养1.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阅读和品味文章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通过分析和探究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通过欣赏和评价文章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4.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了解和传承文章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传承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体会作者的坚强和乐观。
- 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2. 教学难点:- 理解莎莉文老师对作者的影响和意义。
- 探究文章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情感内涵。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究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 探究法:通过探究文章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文章的背景资料和相关图片,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再塑生命的人》。
这篇文章是海伦·凯勒所写,讲述了她在生命中遇到的一位重要人物——莎莉文老师,以及莎莉文老师如何帮助她重新获得光明和对生命的感悟。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本课生字词,能清楚地梳理文本的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效果,把握“再塑生命”的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探讨海伦的主观努力,领悟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阅读中让学生体会一些句子和词语的意思,体会并理解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作为残疾人的特殊心理,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那份特殊情感。
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七(7)班是一个充满活力,思想比较成熟的学生,学生对生活体悟相对较成熟。
本课在学习中让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并在学习中学习这种态度。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海伦凯勒的故事:她一岁半时因突患重病成了一个又聋又瞎的女孩。
因为聋,她没能学会说话;因为瞎,她没能看到繁花似锦的大自然,更没有体会到生活的温馨与美好。
她的举止简直就像一只动物,在沉寂和黑暗中爬行。
可是,她后来竟然一步步从地狱走向天堂。
她精通英语、德语、法语,成功考入哈佛大学,先后完成十四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著作,成了美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
1964年她荣获美国总统自由勋章,其事迹两次被拍成电影。
海伦凯勒所创造的奇迹与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灵障碍,重塑生命,却不得不归功于她伟大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女士。
二.走近作者老师介绍海伦凯勒: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她一岁半时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随之友丧失了说话能力。
然而就在那个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秀的成绩从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海伦凯勒是个奇迹”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今天,我们学习海伦凯勒口述的一篇文章《再塑生命的人》一起来解决这个谜。
三.默读,整体感知课文。
(一)检查预习:(投影)搓捻()企()盼繁衍()遐()想绽()放花团锦簇()疲倦不堪()截()然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10.再塑生命的人教材分析:《再塑生命的人》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
学情分析:本文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记叙文,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这样的文章,有了一定学习基础。
在生活经验上,七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许多教过他们的老师,有着和老师深厚的情谊;老师们的教学方式,也各有千秋,学生能够感知出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清课文内容,理解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速度能力,从文本获取信息从而理清文章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以及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点:1.理解人物形象2.品味文章细腻优美的语言3.进行一次爱的教育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2.引导点拨法3.对话教学法。
4.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残疾人图片,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眼中的残疾人?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再塑生命的人》,体会作者海伦•凯勒的传奇人生。
二、走近海伦海伦•凯勒(1880—1968),20世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与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
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三、掌握字词。
搓捻(cuōniǎn) 繁衍(yǎn) 迁徙(xǐ) 觅食(mì) 惭愧(kuì) 譬如(pì)栖息(qī) 小憩(qì) 遨游(áo)花团锦簇(cǜ) 冥思遐想(xiá)企盼:盼望。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练习默读,练习在默读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及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2、练习批注法阅读。
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
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及其独特的教育方式。
在探究作者成功的原因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与困难做斗争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历程。
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2.结合海伦战胜挫折的经历谈谈海伦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个人,她19个月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
但是她凭着自己的坚毅和努力,不但活了下来,甚至成为一个对整个世界都有影响的人。
她成功考入哈佛大学,还精通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
她说:“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经过坚韧不拔的努力,她终于成为著名作家,先后完成十四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著作。
她的自传体著作《生活的故事》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不仅如此,她还是美国著名的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
1964年她荣获美国总统自由勋章,其事迹两次被拍成电影,被人们称为美国女英雄。
同学们猜一猜她是谁?生:海伦·凯勒师: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现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她的传奇成就离不开一位老师——安妮·莎莉文老师。
今天我们就读一读他们之间的故事。
出示课题——再塑生命的人二、任务一:初读感知。
方法要求:默读全文,整体感知,不动唇,不出声,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关注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句,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9篇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9篇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莎莉文老师教“我”学习的具体事例,理清文章思路。
2、通过分析本文独具特色的写人手法,积累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强调自主学习,让学生在默读中品味,在品味中质疑,在质疑中探究,最终悟出文章之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莎莉文老师强烈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感受海伦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2、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重难点◇重点:①继续学习默读,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②结合旁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③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难点: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她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
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目睹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
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能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今天,我们便走进一个奇迹,去结识一位奇女子。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1、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在十九个月大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失去视力和听力。
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8岁。
她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但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包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等。
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20世纪美国十大偶像”。
2、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捡(jiǎn)感慨(kǎi)搓捻(cuōniǎn)绽开(zhàn)争执(zhí)惭愧(kuì)譬如(pì)激荡(dàng)奥秘(ào)拼凑(còu)花团锦簇(cù)混为一谈(hùn)(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七年级语文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
七年级语文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七年级语文课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10课主备人:____________审核人:课题《再塑生命的人》课时第1课时课型自读课总1课时授课人主备教师设计思路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逐步提高阅读速度,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感悟沙莉文老师这一形象,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理解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体会作为聋盲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重点:感悟沙莉文老师这一形象,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体会作为聋盲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情境创设法。
课前自学自学活动:1.默读课文和课后阅读提示,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再读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圈画出不懂的生字词。
3.快速默读全文,梳理本文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哪几件事。
4.找出文章的纲领句。
自学质疑:再读课文,画出你不能理解的词语、句子,并针对课文写下你自己的问题。
我的问题(困难):______。
课上研学一、自学反馈1.情境体验,引入作者及作品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19世纪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19个月就因病致哑,失聪失明。
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她曾经就读哈佛大学,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完成了十四部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的人生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
她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十大英雄偶像,荣获“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等。
2.结合课件对本文重点词语以及易错词语的读音、词义进行梳理。
3.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哪几件事?明确:第一部分(1—5):写“我”初识莎莉文老师。
(人教部编2024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3.品味和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2.教学难点: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她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积极态度。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熟记“搓捻、惭愧”等词的读音,熟记“绽、慨”等字的字形;理解“奥秘、企盼、恍然大悟”等词语的含义。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主要事件;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有一个孩子,她一岁半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能认识,她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但她顽强地生活了下来,考进了著名的哈佛大学,长大后又成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给人生存的勇气。
这一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
但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她能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莉文女士。
今天我们要学习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听听她和莎莉文老师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教师课件展示作者海伦·凯勒的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她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
主要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乐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第1篇】再塑生命的人【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2.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3.品味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想象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作为健康人,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可以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春天能看到鲜花遍地,夏天能看到绿树成荫,秋天能看到草木枯黄,冬天能看到雪花飞舞。
我们也能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能听到清脆的鸟叫、美妙的音乐,抑或是父母的唠叨。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从有意识开始,我们的眼睛就只能看到一片黑暗,耳朵听不到任何声音,我们的世界是黑暗又寂静的,那我们又该通过什么方法去认识这个世界呢?今天,让我们学习《再塑生命的人》,了解作为盲聋哑人的女作家海伦·凯勒的童年生活吧!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借助相关资料,扫清字词障碍(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2.分析题目所指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师:本文题目是《再塑生命的人》,说一说,谁再塑了谁的生命?预设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3.概括事件师:本文主要写了莎莉文老师的哪些事请同学们做出概括。
预设主要写了三件事:①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②老师教“我”认识和理解大自然。
③老师教我理解“水”的含义。
4.梳理脉络师: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请分别概括其内容。
预设第一部分(第1—4段):概述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理变化。
第二部分(第5—13段):写莎莉文老师走入“我”的生活,“我”初步感受到人生的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默读过程中,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人物形象形成初步印象。
三、再读课文,学习旁批阅读法师:默读课文,学习并参考课文旁批,批注出自己的疑问或看法。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读懂文章内容,准确分析莎莉文老师和海伦·凯勒的形象。
2. 学习文章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的写法,品味细腻的语言。
3. 深刻感悟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智慧和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剖析人物形象。
2. 学习并领会写作手法,品味文章语言。
三、教学难点1. 真切感悟人物精神品质,体会作者情感。
2. 理解文章主题,学会运用相关写作手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学预设:播放一段关于盲人生活的视频,视频中展示盲人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如行走、购物、阅读等方面的不便,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盲人生活的艰难。
2. 提问:有一位女孩,一岁多时就失去视力和听力,生活在黑暗无声的世界中,但她遇到了一位改变她命运的人。
你们知道她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再塑生命的人》,了解她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1. 学生介绍关于海伦·凯勒和莎莉文老师的资料。
2. 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包括读音、书写和词义。
(1)生字词捡(jiǎn)、感慨(kǎi)、搓捻(cuōniǎn)、绽开(zhàn)、争执(zhí)、惭愧(cán kuì)、悔恨(huǐhèn)、激荡(dàng)、奥秘(mì)、拼凑(còu)、企盼(qǐpàn)、截然不同(jié)、疲倦不堪(kān)、小心翼翼(yì)、不求甚解(jiě)、混为一谈(hùn)、恍然大悟(huǎng)、油然而生(yóu)、花团锦簇(cù)、美不胜收(shèng)(2)词义感慨:有所感触而慨叹。
搓捻:用手指揉搓。
绽开:绽放。
争执: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相让。
惭愧:因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第【1】篇〗《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美好积累1、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
绽开(zhàn)小心 yì yì(翼)(翼)惭kuì(愧)感kǎi(慨)搓niǎn (捻) pì(譬)如 jié(截)然相反2、按照意思写出词语①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不求甚解②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美不胜收③各种各样的花颜色鲜明华丽。
花团锦簇④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恍然大悟3、解题“再塑生命的人”指的是安妮莎莉文老师,她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4、走近作者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
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我的生活》等。
她19个月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
但是她凭着自己的坚毅和努力,不但活了下来,甚至成为一个对整个世界都有影响的人。
她,精通英语、德语、法语!她,曾经就读哈佛大学!她,先后完成十四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她,被誉为“美国英雄”!海伦在她的名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深情地抒发她对莎利文老师的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亲爱的老师。
”美好目标1、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2、把握情感变化,体会残疾人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3、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一、美好开课师: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
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作为一个初中语文老师,每当我站在讲台上,我总是想给我的学生带来更多的知识和帮助。
本次教学,我们讲解的是《再塑生命的人》这篇文章,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带领学生去了解人生的道理,去探索人类的情感以及感悟一个人的成长。
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阅读《再塑生命的人》,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2.学生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生探讨人的生命意义,理解自我成长和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要抓住文章中的细节,通过细节来理解文章的主题。
2.学生要了解人的生命意义,理解自我成长和价值。
三、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一张图片:“活着,是为了什么?”请学生思考这个问题,之后让学生自由讨论。
2.阅读文章请学生在课前预习这篇文章,预习时要注意文章的大意、情感和细节。
在课堂上讲解时,老师要注意文本翻译、注释和解释。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文章的感受、细节及自身的经验,探讨自己对“活着是为了什么”的答案,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4.文学鉴赏通过学生分组所提出的观点和见解来评价文章,评价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并探讨文章与自己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5.总结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成果1. 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整体理解,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2.学生能够通过分组讨论探讨自己对“活着是为了什么”的理解,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3.学生能够将文章的主题与自身的生活联系起来,并发现自己的成长与价值。
五、结语这是一节精彩的课程,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激发和拓展,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创造,通过这次课程,我们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帮助他们建立人生远景,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认识到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探讨了活着的意义以及追求幸福和成长的重要性。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一等奖创新教案10《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 继续练习默读,逐步提高默读速度。
2. 抓住标题、开头和结尾中的关键语句,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主旨。
3. 通过把握“我”的心理变化,体会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感受“我”的感激、爱戴之情。
教学重难点:1. 抓住标题、开头和结尾中的关键语句,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主旨。
2. 通过把握“我”的心理变化,体会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感受“我”的感激、爱戴之情。
一、初读标题,提出疑惑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自读课文。
美国作家海伦·凯勒所写的《再塑生命的人》。
对于海伦·凯勒,你有哪些了解呢?预设:她一岁零七个月时突患疾病,成为一个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
她17岁时考入哈佛大学,成绩优异,精通五国语言,一生完成了十四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她被誉为“美国英雄”!刚刚老师说了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怎么学习自读课文呢?预设:①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自读课文的方法,那我们这节课就用大家说的这些方法来学习这篇文章。
②看来同学们对自读课文还不太熟悉,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怎么阅读自读课文。
我们先来看阅读提示,请同学们齐读第一句——“阅读文章,要关注标题,尤其是那些能揭示主旨的标题。
”当你读到《再塑生命的人》这个标题时,你的心中会闪过哪些疑惑呢?预设:为什么生命要“再塑”呢?谁来“再塑”谁的生命?如何“再塑”生命?……二、默读课文,自主解疑请同学们带着刚刚提出的几个问题去默读课文,看看哪些问题可以自己解答。
默读方法回顾:(1)默读时,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
(2)默读需保证一定的速度,课文约1600字,请记录你的默读时间:用时分秒。
温馨提示:关注文中与标题照应的关键语句。
三、品读:生命的原貌为什么生命要“再塑”呢?“我”的生命原貌是怎样的呢?(1)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再塑生命的人获奖优秀教案一等奖3篇
1、再塑生命的人获奖优秀教案一等奖再塑生命的人原本是一篇课文的。
大家是否也有学习过的呢,再塑生命的人获奖优秀教案,一起来看看。
再塑生命的人获奖优秀教案鄞州区横街镇中学许**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概括复述能力。
2、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探究作者成功原因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与困难做斗争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感悟莎利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自己扫除文字障碍。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课文作者以及她的老师的有关材料,课外能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开阔视野,增加课外积累。
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入语:一个一岁半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能认识的孩子,她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但她顽强地生活了下来,考进了著名的哈佛大学,长大后又成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生存的勇气。
这一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她能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莉文女士。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再塑生命》的作者海伦凯勒。
2、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
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这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
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
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但是,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从未放弃努力。
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
她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考进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0《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0《再塑生命的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材解析】《再塑生命的人》是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成长",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人生、生命有所感悟,在情感、价值观上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爱、理解爱,实行情感教育。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默读;学会在阅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阅读要关注标题、开头、结尾处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
本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文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体验人间真情,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
教材将本文定位为“自读课",因此在教学时主要通过设计“学习任务”来推动学生的学习。
【教学目标】1.理解标题的含义。
2.感受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给海伦·凯勒的影响。
3.学习海伦·凯勒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感受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给海伦·凯勒的影响。
学习海伦·凯勒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马克吐温曾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对海伦凯勒作这么高的评价,可能有人并不信服。
但是当你了解了她的生平事迹,你就不能不承认马克吐温的评价是有道理的。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再塑生命的人》去认识这个传奇女子。
二、解题(表层含义)“再塑生命的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再塑了的生命。
三、学习任务一朗读课文1-4段,从文中圈画出表现“我”心理的句子。
想一想:为什么生命要再塑呢?(提示: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明确:1.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优质课获奖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市一等奖】
优质课获奖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市一等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及其品质。
2.梳理再塑生命的历程,理解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默读课文并圈点勾画关键词,理出海伦的心路历程。
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海伦的内心从幽闭黑暗走向多彩光明。
3.合作探究,从关键语段和细节描写中品读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2.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懂得感恩。
2学情分析身为体格健全的孩子,要体验海伦?凯勒的心理感受,有一定的距离。
初一学生虽有一定的阅读经验,但在品读感悟细节方面,有待方法的指导。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诵读体会海伦的内心变化。
●教学难点:从关键语段和细节描写中品读深刻含义,进一步理解“再塑生命的人”。
4教学过程4.1 再塑生命的人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爱的体验——认识“奇迹”1、游戏导入假如你被剥夺了视力听力,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闭上眼睛、捂住耳朵,谈谈活动中的感受。
解说:此时此刻你的世界一片黑暗,周围是绝对的安静。
你心里感到___________?(预设学生回答:黑暗、安静、恐怖、崩溃……)这种感觉如果持续一天呢?一年呢?一辈子呢?你的生活会变成怎样?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作者就是个盲聋哑人,可是她后来不仅能和外界正常交流,还创造了人类的奇迹,她就是海伦凯勒。
【设计说明:身为体格健全的孩子,要体验海伦?凯勒的心理感受,有一定的距离。
课前的这个活动先让学生体验黑暗世界的感受,有助于下文更真切体会海伦在黑暗世界的挣扎。
同时为介绍海伦作铺垫】2、认识作者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人,一岁半时因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七岁时,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引导海伦阅读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上)语文《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加之形象思维占优势,而注意的持久性较差,对文章的理解浮于表面,品读语言也较为粗糙,表达能力较差。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打算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让学生查找资料,在课外材料中发掘兴趣点,并利用多媒体作为教辅工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讨论式、启发式教学,结合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
课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教育及“我”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
以“我”的感受来刻画人物,展开描写的。
是一篇文笔优美,描写细腻,形象鲜明,故事感人的好文章。
三、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了解作者生平。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内容,思路及作者的情感。
3.理解课文章标题的含义。
4.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方式。
学习海伦·凯勒热爱生活的情怀。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整体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历程。
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2.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
难点: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方式。
学习海伦·凯勒热爱生活的情怀。
五、教学方法: 诵读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幻灯片、视频等。
2.学生分组查阅资料。
⑴收集有关海伦·凯勒和安妮·莎利文的资料。
⑵搜集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3.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大意,注意用笔勾画疑难点。
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现了两位杰出人物,一是拿破仑,
一是海伦·凯勒。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这么一位,虽然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可仍挡不住对健康人格和生命的热爱追求的女性──海伦·凯勒。
(二)、人物介绍:
1、海伦·凯勒──“生命的奇迹”: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
一岁半就失聪失明。
后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进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凯勒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
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
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
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记。
2、莎莉文老师──“教育的奇迹”:那么,是谁引领海伦·凯勒走上了漫长的人生路,是谁把海伦·凯勒带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是谁给海伦·凯勒再塑了生命?这里,我们要认识一下帮助海伦创造奇迹、重塑生命的老师莎莉文女士。
从帕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年3月,安妮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
1936年10月19日,用全部心血培育了20世纪不朽奇葩海伦·凯勒的传奇女性安妮·莎莉文在人们的惋惜声中与世长辞。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展示圈画的词语。
(课件有)
2、读课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主要事件。
主要写了两件事:
⑴拼写单词
(2)认识具体事物--水
3、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再塑生命”的历程。
.生命的原貌──黑夜
“我的生命──像大雾中的航船。
”
“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的同情。
”
生命的火光──莎莉文老师走进我的世界
希望的起点:相识(2、5节)
幸福的复苏:生命中拥有了文字(玩具,拼写洋娃娃;拼写针杯子;领悟水;美不胜收)
(四)、问题探究:说说“再塑生命”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品读──安妮老师教“我”学习“水”这个词时)
1.挫折:
2.海伦对待挫折:
3.莎莉文帮助海伦战胜挫折:
4.效果:
(五)、人物形象:刚才我们大家一起见证了海伦曲折的学习过程,你认为莎莉文是怎样的老师?海伦是怎样的学生?
1、莎莉文老师: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教学循序渐进,充满爱心,耐心。
2、海伦:求知欲强、善思好学、不屈不挠、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
(六)、讨论交流:海伦·凯勒创造了奇迹,你认为她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
(七)、品析语句:海伦的成功离不开莎丽文老师的指导,更与她自身的努力
是分不开的,课文中有不少细节或心理面描写,找一找,体会一下。
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喜欢的文字进行品味。
例如:“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这句话表面看来说的是文字的神奇,实则暗示的是知识的力量。
是知识使“我”这个盲聋人看到了快乐,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幸福,因而,“我”觉得世界充满了花香,洋溢着美丽。
(八)、探讨主题:我们大家一起见证了成功的“再塑生命”的历程,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谈谈对“再塑生命”的理解及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再塑生命”从字面上来理解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
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我的灵魂被唤醒,莎利文老师让“我”认识了文字,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使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表现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和热爱。
(九)、课堂小结: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她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
感情、隽永的爱心,以及踏踏实实的追求,像春天的种子植于海伦的心田。
这是海伦献给老师的厚礼。
(十)、拓展延伸:展示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十一)、课后作业:朗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十二)、板书设计:
莎莉文老师: 出色的教育家
↑
再塑生命的人→敬爱与感激
↓
海伦·凯勒: 善思好学坚韧不拔
教学反思:
1、利用网络资源加深对文章的重点、难点及知识点的把握。
对于海伦的资料介绍是必要的,它可以从不同角度、广度、深度评价,了解海伦,让学生在未学之前对海伦的世界有更多认识。
2、设计问题时不仅要追求问题的新颖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唯一不足,在时间把握上,,没有从大点上让学生迅速进入下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