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真菌学概述
1
概念
funges,是一种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 ,是一种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典型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器. 典型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器. 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种类繁多, 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种类繁多,有 10余万种.大多对人无害,有的甚至有 余万种.大多对人无害, 余万种 益.
2
青霉菌
3
生物学性状
4
1.
形态与结构
单细胞真菌: 单细胞真菌: 圆形或椭圆形, 圆形或椭圆形,常见于酵母菌或类酵母菌 多细胞真菌: 多细胞真菌: 菌丝+孢子 菌丝 孢子 交织成团—菌丝体 霉菌) 菌丝体( 交织成团 菌丝体(霉菌) 二相性真菌: 二相性真菌:在37℃呈酵母型,25 ℃ ℃呈酵母型, 呈丝状型的真菌
5
新生隐球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6
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
7
多细胞型真菌
8
⑴菌丝(hypha)
菌丝分为营养菌丝和气中菌丝, 菌丝分为营养菌丝和气中菌丝,气中菌 丝中能形成孢子的叫做繁殖菌丝. 丝中能形成孢子的叫做繁殖菌丝. 有些真菌的菌丝具有隔膜,叫有隔菌丝; 有些真菌的菌丝具有隔膜,叫有隔菌丝; 有些真菌的菌丝无隔膜,叫无隔菌丝. 有些真菌的菌丝无隔膜,叫无隔菌丝.
9
菌丝
10
11
(2)孢子(spore)
是真菌的繁殖结构. 是真菌的繁殖结构. 不同的真菌都有其特有的孢子, 不同的真菌都有其特有的孢子, 根据繁殖方式, 根据繁殖方式,孢子可分为有性孢子和 无性孢子. 无性孢子.
12
无性孢子分为三种: 无性孢子分为三种:
分生孢子 叶状孢子 孢子囊孢子
1314犬Fra bibliotek孢子菌之大分生孢子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填空试题
1.免疫的功能: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稳定③免疫监视2.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3.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因素:屏障作用、免疫分子(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等)、效应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等)4.吞噬细胞的类型(主要的两种):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5.吞噬的过程(三个阶段):募集和迁移吞噬和杀菌降解和消化6.特异性免疫的主要过程:感应识别阶段增殖分化阶段效应阶段7.按参与细胞及效应成分和功能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9.抗原的性能: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10. 木瓜蛋白酶:两个相同的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Fab段和一个Fc段11.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1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中和作用○2激活补体○3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调理作用的概念、ADCC作用的概念、介导I型超敏反应)○4通过胎盘、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12. 补体系统的激活:经典途径:抗原抗体激活的途径MBL途径:病原微生物早期侵入的激活途径替代途径(C3途径):早期、不需要抗体的激活途径13.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溶菌、溶细胞、抗病毒;炎症介质作用:趋化作用、过敏毒素作用;清除免疫复合物;免疫调节14. 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人类白细胞抗原(HLA)15.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高度的多态性、单元型遗传和连锁不平衡16.HLA I类抗原:体内各种有核细胞(包括网织红细胞及血小板)表面HLA II类抗原:主要是APC细胞表面及活化的T细胞17.HLA的功能:1)参与抗原加工和提呈:与抗原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供T细胞的抗原受体(TCR)识别。
内源性抗原:MHC I—CD8 外源性抗原:MHC II—CD42)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3)约束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MHC限制性,如在T细胞活化时、活化了的CD8+T细胞杀伤靶细胞时4)参与免疫细胞的分化:T细胞在胸腺分化成熟时18.T淋巴细胞的成熟:获得功能性TCR;获得MHC限制性的抗原识别能力;获得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19.T细胞的表面膜分子:抗原受体 (TCR-CD3复合体)、CD4或CD8、CD2820.T淋巴细胞的亚群:CD4+:抗原识别、活化受MHC-II类分子限制,识别外源性抗原CD8+:抗原识别、活化受MHC-I类分子限制,识别内源性抗原21.B细胞的表面膜分子:BCR-CD79a/b复合体、CD80/86(B7-1/2)、CD4022.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分感应、增生分化、效应三个阶段23.外源性抗原:抗原肽—MHC II,活化CD4 T细胞内源性抗原:抗原肽—MHC I ,活化CD8 T细胞24.I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1全身性过敏反应:药物、血清过敏性休克。
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的致病机制
Hale Waihona Puke 真菌的致病机制❖ 三、真菌毒素: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很多,可以引起人、畜的食物 中毒,这类毒素结构间断,对热稳定,加热烹调难以将其破坏。人或动 物摄入后,由于其毒素的性质、摄入量不同,可以发生急性或者慢性真 菌中毒症。因此真菌毒素对粮食、食物、饲料的污染已对人、牲畜的健 康构成威胁。
不同病原的致病机 制
十分秀气
真菌的致病机制
❖ 一、真菌的直接感染:病原性真菌可以引起浅部和深部的真菌感染, 但其致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皮肤真菌病可能有嗜角质的特征,侵 入皮肤后在局部顽强的生存,一方面机械的刺激作用,另外一方面其在 繁殖的过程中产生的酶类和酸性物质,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病变。侵害 深层组织和内脏的真菌,大多不具有嗜角质性质,往往引起慢性肉芽肿 样炎症溃疡及坏死,此外,真菌的粘附能力、真菌对免疫系统功能的抑 制以及细胞壁中的酶类,也与真菌的致病性有关。真菌感染还受到机体 状态的影响,引起深部感染的真菌大多数是自然界的腐物寄生微生物, 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内脏的深部感染。
❖ 寄生虫感染宿主后产生免疫应答,在某种状态下可以导致免疫损伤 和免疫性疾病,包括:I型变态反应,如钩虫病荨麻疹。II型变态反应, 如疟原虫引起的感染宿主的贫血。III型变态反应,如疟疾时的肾病综合 征。Ⅳ型变态反应,如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宿主内虫卵所致的肉芽肿病变。
支原体的致病机制
❖ 支原体在细胞外寄生,很少侵入血液或组织内,多数支原体对宿主无致 病性,有的支原体可粘附于细胞,成为导致感染的先决条件,支原体与 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后,可释放有毒的代谢产物,导致宿主细胞受损,同 时由宿主细胞汲取自身所需的营养成分,有的支原体,如肺炎支原体可 引起宿主细胞膜抗原结构上的改变,产生自身抗体,又可因宿主组织中 存在与支原体膜成分相似的抗原,可发生交叉反应而引发病理免疫反应。 支原体易于侵犯呼吸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及关节部分,置于其确切致病 机制尚不清楚。
真菌学考点总结
真菌学01第一节真菌学总论一、概述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2.组成:核膜和核仁(细胞核)完整的细胞器(胞浆)单细胞(少数)或多细胞(多数)细胞壁由几丁质或纤维素组成3.生存方式:腐生或寄生4.繁殖方式:有性或无性5.致病性:多数对人类有益;少数可引起人类及动、植物的疾病二、真菌生物学性状1.单细胞真菌以芽生方式繁殖2.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两大基本组成菌丝:孢子生出嫩芽,称为芽管,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为菌丝。
孢子:(1)无性孢子不经两性细胞配合而产生的孢子。
病原性真菌大多数产生无性孢子。
分为①叶状孢子:芽生孢子、关节孢子、厚膜孢子,②分生孢子: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③孢子囊孢子。
(2)有性孢子细胞间配合(质配和核配)后产生,绝大多数为非致病性真菌所具有。
分为①接合孢子,②子囊孢子,③担(子)孢子。
三、繁殖方式1.无性繁殖真菌的主要繁殖方式主要形式有:①芽生,②裂殖,③芽管,④隔殖2.有性繁殖四、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1.真菌病由致病性真菌和机会致病性真菌引起感染,并表现临床症状者称为真菌病。
同一种疾病可以由不同种真菌引起;一种真菌也可以引起不同类型的疾病。
2.感染类型可分为①原发性感染:由致病性真菌包括球孢子菌、芽生菌、组织胞浆菌及马尔尼菲青霉引起;②继发性感染:较多见,由机会致病性真菌引起。
3.真菌性超敏反应皮肤超敏反应、呼吸道超敏反应、消化道超敏反应4.真菌毒素中毒真菌代谢产生毒素,存在于农作物、食物或饲料中。
致癌(黄曲霉毒素等)真菌的致病不包括A.毒素中毒B.变态反应性疾病C.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D.产生神经氨酸酶『正确答案』D黄曲霉毒素与哪种肿瘤关系最密切A.肝癌B.食管癌C.结肠癌D.肺癌『正确答案』A。
常见的真菌性疾病汇总
常见的真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真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真核细胞生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叶绿素,以寄生和腐生方式吸取营养,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
真菌的基本形态是单细胞个体(孢子)和多细胞丝状体(菌丝)。
估计全世界已记载的真菌有10万种以上,其中绝多数对人类无害,只有少数真菌(约200余种)与人类疾病有关。
真菌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为温度22℃~36℃,湿度95%~100%,pH5~6.5。
真菌不耐热,100℃时大部分真菌在短时间内死亡,但低温条件下可长期存活;紫外线和X射线均不能杀死真菌,甲醛、石炭酸、碘酊和过氧乙酸等化学消毒剂均能迅速杀灭真菌。
按照菌落形态,真菌可分为酵母菌(yeast)和霉菌(mold)两大类,前者菌落呈乳酪样,由孢子和芽生孢子组成,后者菌落呈毛样,由菌丝组成,故又称为丝状真菌。
有的致病真菌在自然界或25℃培养时呈菌丝形态,而在组织中或在37℃培养时则呈酵母形态,称为双相真菌。
根据真菌入侵组织深浅的不同,临床上把引起感染的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
浅部真菌浅部真菌主要指皮肤癣菌(dermatophyton),包括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和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其共同特点是亲角质蛋白,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dermatophytosis),简称癣(tinea)。
目前浅部真菌病仍按发病部位命名(如头癣、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等),少数按皮损形态的传统命名,如叠瓦癣、花斑癣。
皮肤癣菌病为接触传染,不洁的卫生习惯、多汗浸渍、共用拖鞋、毛巾、梳子及接触患癣的动物是皮肤癣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深部真菌深部真菌病一般按致病菌命名(如着色芽生菌病、念珠菌病等)。
多数深部真菌系条件致病,多侵犯免疫力低下者,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增多,器官移植、各种导管和插管技术的开展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增多,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机会也不断增加,同时还发现了许多新的致病菌种。
真菌的分类及真菌感染致病的防治
真菌的分类及真菌感染致病的防治姓名:贺蒙蒙班级:艺术092班学号:2009011275【摘要】: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激素、化疗等药物的大量使用.器官移植、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增加,医院内真菌感染率不断上升0.3%。
研究表明,医院环境中存在的主要条件性致病真菌有假丝酵母菌属、隐球酵母菌属、曲霉菌属、毛霉菌属、青霉菌属等。
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或其它诱因使正常菌群失调时,这些真菌可大量生长繁殖,引起人类疾病。
【关键字】:真菌浅部真菌真菌防治【正文】:一.真菌1.真菌简介:真菌是一种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结构比较完整,有典型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壁。
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的分化。
少数为单细胞真菌,多数为多细胞真菌,典型者兼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产生各种形态的孢子。
真菌比细菌大几倍至几十倍。
可分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
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如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球菌)、新生隐球菌。
单细胞真菌以出芽方式繁殖,芽生孢子成熟后脱落成独立个体。
多细胞真菌由孢子出芽繁殖形成。
大多长出菌丝和孢子,称丝状菌,又称霉菌。
各种丝状菌长出的菌丝与孢子形态不同,这是鉴别真菌的重要标志。
(1)菌丝:孢子长出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菌丝。
2.真菌形态与结构:菌丝延伸分枝,交织成团,称菌丝体。
菌丝体按功能可分为:①营养菌丝体;②气中菌丝体,其中产生孢子的则称为生殖菌体。
(2)孢子:孢子是真菌的繁殖器官,一条菌丝上可长出多个孢子。
真菌孢子与细菌芽胞不同。
真菌孢子:抵抗力不强,60~70℃短时间即死,一条菌丝上可长出多个孢子,是一种繁殖方式。
细菌芽胞:抵抗力强,煮沸时间短不死,一个细菌只产生一个芽胞,不是一繁殖方式。
3.真菌的分类:人类有致病性的真菌约有300多个种类。
除新型隐球菌和蕈外,医学上有意义的致病性真菌几乎都是霉菌。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免疫及致病性
无肽聚糖,由多糖与蛋 白质 组成 不敏感
含固醇
有肽聚糖 敏感 不含固醇
大 小 , 复 杂 程 比细菌大几倍至几十倍, 小,简单
度
结构复杂
真菌不是植物
真菌不含叶绿素,无 根、茎、叶的分化。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单细胞真菌 圆形或卵圆形 酵母菌(yeast)
二相性(dimorphic)
和伊曲康唑敏感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
致病性真菌感染:
外源性真菌感染,如皮肤癣真菌病
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内源性真菌感染, 机体免疫力低下 如白假丝酵母菌、曲霉、毛霉等引起
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
敏感患者吸如孢子或菌丝,引起超敏反应 如荨麻疹、哮喘、变应性鼻炎
真菌性中毒症:
粮食受潮霉变,摄入真菌或其产生的毒素后可 引起急、慢性中毒称为真菌中毒症 (mycotoxicosis) 。主要有: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 毒素
荚膜
• 致病性
外源性感染,肺是主要入侵途径 多数症状不明显,自愈;有的引起支气管肺
炎;严重肺呈暴发性感染,死亡
经血行传播至中枢神经及其它组织,引起慢 性脑膜炎
致病物质:荚膜
条件致病性真菌
假丝酵母菌 曲霉 毛霉 卡氏肺孢菌
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
形态:圆形或卵圆形单细胞真菌,革兰阳性 培养:普通琼脂、血琼脂与沙保培养基
多细胞---孢子 菌落:单细胞--酵母型菌落、
类酵母型菌落(假菌丝) 多细胞--丝状菌落 染色:乳酚棉蓝染色法
酵母型菌落
C. albicans菌落 (类酵母型)
曲霉属
青霉菌落
三、抵抗力
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抵抗力强 对热敏感,60℃1小时菌丝、孢子均被杀死 对2%石碳酸、0.1%升汞、2.5%碘酊或10%甲醛敏感 对细菌抗生素不敏感 对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
真菌
生孢子的则称为生殖菌丝体。
有隔菌丝
无隔菌丝
孢子(spore):是真菌的繁殖器官,系生殖菌丝产
生。
根据繁殖方式的不同,真菌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 性繁殖两大类。
大多数致病性真菌进行无性繁殖,无性孢子有多
种形状:芽生孢子、关节孢子、厚膜孢子、孢子 囊孢子、分生孢子。
化钾溶液,盖上盖玻片后放在显微镜下检查。可看到分枝 的菌丝及大分生孢子。 2. 培养鉴定 皮肤癣菌的最后鉴定取决于培养。
病发镜检可见发内菌丝
足癣鳞屑镜检可见 鳞屑细胞间有菌丝
体癣皮屑可见关节孢子
第二节 皮下感染真菌、地方性流行真菌
一、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引起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病的真菌有很多种,有两个共同 点:①为自然生长于土壤或腐坏植物中的腐生菌;②必 须经由宿主的创口才能进入皮下组织,在局部组织繁殖。
芽生孢子 关节孢子
分生孢子
孢子囊孢子
二、真菌的培养 真菌培养常用沙保(Sabouraud)培养基,适宜的pH为 4.0-6.0。浅部感染真菌的最适温度为22-28℃,生长缓慢,
1-4周才出现典型菌落。深部感染真菌则在37℃中生长良
好。 1. 酵母型菌落
(yeast type colony)
2. 类酵母型菌落
体癣
股癣
手足癣
甲癣
头癣
马拉色菌: 可引起头皮屑和脂溢性皮炎每个人的脑袋 上可能都生活着数千万个球形马拉色菌 .
角层癣菌:寄居在皮肤和毛干最表层,不侵犯
细胞,不引起炎症反应。
花 斑 癣
实验室诊断
诊断皮肤癣菌病的标本是刮下局部皮肤、指甲屑或剪下毛 发。将采取的标本进行镜检与培养鉴定。 1. 显微镜检查 将标本置于玻片上,滴入10%-20%氢氧
真菌学概述
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数量大 多数有益:如酿酒、发酵、 多数有益:如酿酒、发酵、 生产抗生素等 少数有害:人类及动、植物疾病。 少数有害:人类及动、植物疾病。 医学(病原)真菌400 400种 医学(病原)真菌400种, 常见的有50 100种 50常见的有50-100种 真菌症明显上升趋势: 真菌症明显上升趋势: 1. 滥用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 2.用激素 免疫抑制剂、 用激素、 2.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物 HIV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 和HIV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 等原因
2.孢子 2.孢子 (spore)
孢子是生殖结构 , 由生殖菌丝产生。 孢子 是生殖结构, 由生殖菌丝产生 。 是鉴定和 是生殖结构 分类的依据。 分类的依据。 据繁殖方式可分: 据繁殖方式可分: (1) 无性孢子 由菌丝上的细胞分化或出芽形成, 不经过两 由菌丝上的细胞分化或出芽形成 , 性细胞的配合。 性细胞的配合。 病原真菌多有无性孢子。 病原真菌多有无性孢子。 (2) 有性孢子 由同一菌体或不同菌体上的2个细胞配合(质配 个细胞配合 由同一菌体或不同菌体上的 个细胞配合 质配 和核配)后产生 后产生: 和核配 后产生: 绝大多数为非致病性真菌所具有。 绝大多数为非致病性真菌所具有。
(1)芽生: 酵母菌及酵母样真菌 芽生: 裂殖: 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 (2)裂殖: 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 萌管: 萌发芽管, (3)萌管: 萌发芽管,芽管延伸后形成菌丝 (4)隔殖 在分生孢子梗某一段落形成一隔膜, 隔殖: (4)隔殖: 在分生孢子梗某一段落形成一隔膜, 随之原生质浓缩而形成一个新的孢子。 随之原生质浓缩而形成一个新的孢子。孢子可 再独立繁殖。 再独立繁殖。
二.多细胞真菌
菌丝和孢子两大部分组成 由菌丝和孢子两大部分组成 1.菌丝( 1.菌丝(hypha) 菌丝 2.孢子(spore) 2.孢子( 孢子
《真菌学》真菌
l 症状:皮肤癣,特别是手足癣。 l 种类:毛癣菌、表皮癣菌、小孢子癣
菌。
致病特点:
一种皮肤癣菌可在不同部位引起病变; 相同部位的病变也可由不同的皮肤癣菌引起;
脚癣
手癣
股癣
黑点癣
白癣
脓癣
皮肤癣菌可在沙保培养基上形 成丝状菌落,其菌落形态、颜色及 大小分生孢子可作为皮肤癣菌初步 鉴定的依据。
n快速显色培养基
主要致病性真菌—深部真菌感染
l 侵袭深部组织和内脏以及全身的真菌。 l 外源性感染,致病性较强,引起慢性
肉芽肿样炎症、溃疡和坏死。
l 代表:新生隐球菌。
2.新生隐球菌
属于隐球菌属。隐 球菌属种类繁多,在自然 界分布广泛,鸽粪中大量 存在。人因吸入鸽粪污染 的空气而感染,特别是免 疫功能低下者引起肺脑的 急性/亚急性/慢性感染。
假菌丝
白色假丝酵母菌菌落
丝状菌落
是多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由许 多疏松的菌丝体构成。
绒毛状
棉絮状
粉末状
霉菌和酵母菌培养特征的区别
霉 菌 酵母菌
1-4周形成菌落 24-48小时
丝状菌落
酵母型(类酵母型)
多细胞真菌菌落 单细胞真菌菌落
棉絮状/绒毛状/粉末状 与细菌菌落类似
2、内服药物适用于角化过度型足癣或有 较广泛癣病者;
治疗注意事项: ① 疗程要足。
② 防止癣病再感染。
三、皮下组织真菌感染
l 为腐生真菌,存在于土壤和植物中; l 经创伤部位侵入人体皮下组织; l 一般感染只限于局部,也可播散到其
他器官引起深部感染; l 主要有:着色真菌和孢子丝真菌
1 着色真菌
真菌学
2020/8/16
8
(二)结构 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还含有特殊结构。 细胞壁外成分 部分真菌细胞壁外有一层粘液。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多糖。 隔膜 多个细胞核 核糖体沉降系数80s,由60s和40s两个亚基组成
第三篇 真菌学
免疫与病原生物学系 寻萌
第三十三章 概述
2020/8/16
2
概述
真菌(fungus):一类具有典型细胞核和细胞壁的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 核膜、核仁、染色体 细胞质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细胞壁 几丁质或纤维素 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 多数以腐生,少数为寄生或共生方式生活
2020/8/16
31
2. 致病性 通常寄生在正常人皮肤、口腔、上呼吸道、肠道
2020/8/16
26
2. 致病性 直接或间接接触(毛巾、衣服、浴盆、理 发工具等)传播。皮肤癣菌在局部皮肤的增殖及其 代谢产物刺激机体产生病理反应,引起感染部位的 病变。
3. 微生物学检查法 取甲屑、鳞屑或病发等标本,置 于玻片上,滴加10% KOH微加热消化后,镜检 如见到菌丝和孢子,即初步诊断。如进行菌种鉴定, 可培养后,根据菌落特征、菌丝和孢子形态等鉴定。
2020/8/16
27
4. 防治原则
注意清洁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保持鞋袜干燥, 防止真菌孳生。
头癣可用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等。 体癣和股癣宜用伊曲康唑。 甲癣用灰黄霉素和伊曲康唑。 (二)角层癣菌
主要侵犯皮肤角质或毛干表面,不引起组织炎症反 应的一类真菌。糠秕孢马拉色菌。可引起花斑癣 (俗称汗斑),一般只影响外观而不影响健康。
致病杆菌、四体一菌、致病性真菌
2、抵抗力:
弱,抗菌素敏感
致病性
1、所致疾病:
放线菌病:面颈部感染、牙周病 腹部感染、肺部感染 皮肤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致病物质:
不详
放线菌病(皮肤感染)
诊断与防治
1、诊断 标本类型:痰、脓液 检测方法:直接镜检(硫磺样颗粒)
2、防治 治疗:大剂量青霉素,TMP-SMZ 或者红霉素、林可霉素等
2、血清学诊断——肥达氏试验 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H抗原和甲、乙、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待检 血清作定量凝聚试验,根据抗体的含量和动态 变化以辅助临床诊断伤寒和副伤寒的一种血清 学试验。
3、伤寒带菌者检查 分离出病原菌是最可靠的方法。先测可
疑者血清中Vi抗体效价,如≥1:10时,反复 分离培养,确定是否为带菌者。
1×2-3um。周
身鞭毛、一般 无荚膜。
(二)抗原构造 1、O抗原:IgM抗体 2、H抗原:IgG抗体 3、Vi抗原:与毒力有关
(三)代谢与培养
普通琼脂平板形成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的S型 菌落。
选择鉴别培养基上形成无色半透明的S型菌落。 肠道选择鉴别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中加入乳糖 和酸碱指示剂用作鉴别致病和非致病菌;加入胆盐 和煌绿能促进致病菌的生长。
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系统,致肠功能紊乱及痉 挛,出现腹痛、里急后重。
神经毒性: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麻痹、
死亡;
外毒素 细胞毒性: 对多种细胞有毒性作用; (ST)
肠毒性: 作用类似ETEC等产生的肠毒素,使患
者早期出现水样腹泻。
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
病人 粪-口 带菌者
急性菌痢(湿热痢) 细菌性痢疾 中毒性菌痢(疫毒痢)
第二十二章 致病性真菌
深部或系统性感染真菌是能侵袭深部组织和内脏以及全身的真菌。感染大多系外源性,致病性较强,能引起慢性肉芽肿样炎症、溃疡和坏死等。其中以新生隐球菌病比较常见。其它如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芽生菌以及副球孢子菌等则仅出现于南北美洲等某些局部地区,故有称之为地方流行性真菌。在我国极为少见,仅有个别病例报道。
三、皮下组织真菌感染
引起皮下组织感染的真菌主要有着色真菌和孢子丝菌。感染常发生于真菌侵入的创伤部位。感染最初发生于真皮深层、皮下组织或骨,逐渐扩展,最后可达到皮表下。感染一般只限于局部,但也可缓慢扩散至周围组织。
着色真菌是一些在分类上接近、引起的疾病症状近似的真菌的总称。感染都发生在暴露部位,病损皮肤变黑,故称着色真菌病(chromomycosis)。在我国主要有卡氏枝孢霉(Cladosporiumcarrianii)和裴氏着色芽生菌(Fonse-ceeapedrosoi)。着色真菌的分生孢子有3型:①树枝型:菌丝末端有分生孢子柄,柄端分叉长出孢子;②剑顶型:围绕菌丝末端或菌丝横隔处长有一圈分生孢子;③花瓶型:在菌丝分隔处长出花瓶状的分生孢子柄,在瓶口长出成丛的小分生孢子。在裴氏着色芽生菌中3型孢子均有。卡氏枝孢霉主要有树枝型,偶见花瓶型。这类真菌在沙保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常需数周。菌落棕褐色,表面有极短的菌丝。在人体主要侵犯肢体皮肤。潜伏期约一个多月,长者数月乃至1年。病程可长达几十年。早期皮肤患处发生丘疹,丘疹增大形成结节,结节融合成疣状或菜花状。随病情发展,原病灶结疤愈合,新灶又在四周产生。日久疤痕广泛,影响淋巴回流,形成肢体象皮肿。免疫功能低下时亦可侵犯中枢神经,或经血行扩散。
一、新生隐球菌
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neoforman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传染源是鸽子,在鸽粪中有大量存在。鸽自身有抗此菌的能力。人因吸入鸽粪污染的空气而感染,特别是免疫低下者。主要引起肺和脑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肺部感染后可扩散至皮肤、粘膜、骨和内脏等,故实则也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
几种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常见真菌的分离与鉴定病原真菌的一般特性真菌(Fungi)是微生物中的一个大类,是一群数目庞大的细胞生物,估计全世界已有记载的真菌有10万种以上。
它们的子实体小者用显微镜才能见到,大者可达数十厘米,它们共同特征是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产生孢子和不含叶绿素,以寄生或腐生等方式吸取养料,仅少数类群为单细胞,其他都有分支或不分支的丝状体,能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具有纤维素(或其他葡聚糖)或几丁质的微纤维或两者兼有的细胞壁的有机体。
对人类和动物致病的真菌大约100余种,属于病原真菌。
一、基本性状(一)形态结构真菌分单细胞真菌与多细胞真菌两大类,前者属于酵母菌(yeast)一般呈球形或卵圆形,后者称为霉菌(mold)或丝状真菌,呈丝状分枝,菌丝交织象绒球状,另有一些真菌可因寄生环境及培养条件(养料、温度、氧气等)的不同可交替出现两种形态,即在室温中呈霉菌型,在37℃或体内呈单细胞的酵母型,这类真菌有双相性,所以称之为双态真菌或二相真菌。
真菌的细胞结构与一般植物细胞相似,有定型的细胞核及完善的细胞器,但胞壁与细菌胞壁不同,不含粘肽而是由角质及葡聚糖组成,也含有脂多糖蛋白质,其中酵母菌及类酵母菌皆以出芽增殖,不生长真菌丝,革兰氏染色呈阳性,丝状真菌分菌丝及孢子两部分,形态多种多样,分述如下。
1.菌丝(Hypha)真菌在合适的环境中,由孢子生出嫩芽,称为芽管。
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菌丝。
菌丝继续生长并生长分枝,增殖的菌丝交织组成菌丝体。
其中一部分菌丝深入被寄生的物体或培养基中吸取养料,称为营养菌丝体。
另一部分菌丝向空间生长,称为气生菌丝体。
气生菌丝体能产生孢子者称为生殖菌丝体。
菌丝中各个细胞间有明显分隔者,称为有隔菌丝。
主要见于病原性真菌。
很多非病原真菌的菌丝无明显分隔,称为无隔菌丝。
有些菌丝可呈各种特殊形式,如球拍状、破梳状、螺旋状、结节状、关节状、鹿角状、假菌丝。
2.孢子生成孢子是真菌扩大繁殖的一种方式。
真菌孢子的抵抗力、形态及作用等均与细菌芽胞不同,分为无性孢子及有性孢子两大类。
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治疗
涂片镜检:表层为 芽生细胞,底层假
菌丝
6
2.致病性和免疫性
• 皮肤念珠菌病:好发于皮肤皱
褶处
白色念珠菌可 • 粘膜念珠菌病:鹅口疮、口角
侵犯人体许多 炎、阴道炎最多见
部位,可引起: •
内脏及中枢神经念珠菌病:肺 炎、肠胃炎、心内膜炎、脑膜
炎、脑炎等
机体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7
3.美国血流感染的病原学调查
17
“有效” 的含义
需要考虑的问题
真菌感染 真菌寄殖 费用 生活质量 其他临床因素 (发热, 咳嗽)
18
3.预防用药的指征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
HSCT受者
指
粒缺患者
征
侵袭性念珠菌病高发的ICU中
的高危患者
侵袭性真菌病高发的婴儿室, 且新生儿出生体重<1000g
4.哪种药物最好?
N
H3C H3C
HO
(2)重症患者早期使用抗真菌药物可以减 少病死率、住院时间,但也需要考虑药 物的毒性反应,费用和耐药性的发展;
Martin et al. NEJM(2003)348;1546-1554
8
4.侵袭性念珠菌病和曲霉病的发病率(USA)
资料源于 NHDS, 1996–2003
每 100.000 人群发病率
1996-99 2000 2001 2002 2003
侵袭性念珠菌病 22–24 23 22 23 29
侵袭性曲霉病 2.1–3.4 4.1 3.0 2.6 2.2
9
% Total number of cases
5.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菌种分布ARTEMIS 1997-2007 (n=197,619)
10
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Sterols absent
peptidoglycan Endospores for survival, not for reproduction No
metabolism
Require organic carbon; no obligate anaerobes
May do not require organic carbon; many obligate anaerobes
Multicellular fungi
Hypha
•spore
3.真菌的菌落特征: (1)酵母型菌落:单细胞真菌, 类似细菌;
(2)类酵母型:菌落光滑湿润,有假菌丝.
假菌丝
C. albicans菌落 (类酵母型)
(3)丝状菌落
多细胞真菌, 菌落较疏松, 呈绒毛状、 絮状、毡状等, 常带各种颜色。
Comparison of fungi and bacteria
feature
diameter
fungi
4um
bacteria
1um
nucleus
cytoplasm
Eukaryotic
Mitochondria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present
prokaryotic
infection):内源性真菌感染
致病性弱,只有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引起感染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性
3、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 (Fungal allergic diseases) 过敏体质者,吸入菌丝或孢子引起哮喘、变应 性皮炎、荨麻疹等 4、真菌性中毒症(mycotoxicosis) 粮食受潮霉变,人摄入真菌或其产生的毒素后 可引起急、慢性中毒称为真菌中毒症,可引起
关于真菌的名词解释
关于真菌的名词解释真菌,是指生物界中的一类生物,属于真菌界。
它们是一种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生物,没有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们不能自己制造食物。
真菌得到食物的方式是通过吸收有机物质,包括分解有机物质或者与其他生物形成共生关系。
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有些种类有益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而有些种类则具有病原性。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关于真菌的一些基本概念。
真菌的组成单位主要有菌丝、菌核和孢子三部分。
菌丝是真菌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形态,它们像细线一样,在有机物质上生长。
许多菌丝聚集在一起,形成了菌核。
菌核是真菌的主要繁殖器官,也是许多真菌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而孢子则是真菌的繁殖形式,它们可以通过风、水、动物等媒介传播到新的环境中生长。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真菌的重要性。
首先,真菌在自然界的分解作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们可以分解死亡的植物和动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更小的分子,释放出养分供其他生物利用。
这一分解作用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外,真菌还与许多其他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共同生存。
例如,真菌与树木的根形成菌根共生,真菌为树木提供养分,同时树木为真菌提供所需的能量物质。
这种共生关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能够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除了对自然界的重要性之外,真菌还有许多医学和工业上的应用。
首先,许多真菌被应用于医学上的药物研发。
例如,抗生素的开发离不开真菌,它们可以产生抗菌物质来抑制或杀死细菌感染。
此外,真菌还被用于制造一些药物,如抗真菌药物、抗癌药物等。
其次,真菌也在食品工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发酵食品中的酵母菌可以发酵葡萄汁成为美酒,面包中的酵母菌可以使面团膨胀变得松软。
此外,真菌还可以用于生产酶类制品,如面包发酵剂、啤酒酿造等。
然而,真菌不仅有益于人类,也有些种类具有致病性。
真菌感染会引发各种疾病,包括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这些疾病通常在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更常见,如免疫抑制剂使用者、长期接受抗生素治疗的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性
1、致病性真菌感染:外源性真菌感染
♦浅部真菌—真菌的嗜角质性,产生角蛋白酶,水解角蛋白;皮肤局部繁殖时造成的机械刺激和代谢产物毒性作用,引起局部炎症和病变
♦各种皮肤癣病
♦深部真菌—吞噬细胞内繁殖,慢性肉芽肿或组织溃疡坏死
2、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内源性真菌感染
♦致病性弱,只有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引起感染
♦内源性真菌感染多见于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放射治疗或导管介入、手术等过程易于发生肿瘤、白血病、糖尿病、免疫缺陷病
♦如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等
3、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
过敏体质者,吸入菌丝或孢子引起哮喘、变态性皮炎、鼻炎、荨麻疹等。
♦如青霉菌、镰刀菌、曲霉菌、交链孢霉等
4、真菌性中毒症(mycotoxicosis)
粮食或饲料受潮霉变,摄入真菌或其产生的毒素后可引起急、慢性中毒称为真菌中毒症,可引起肝、肾、血液、神经系统损害。
♦如黄曲霉菌、杂色曲霉菌、岛青霉菌等。
5、真菌毒素与肿瘤
黄曲霉毒素是肝癌病因或促发病因的重要因素之一。
肝癌高发区的花生、玉米、粮油作物中,黄曲霉污染最高,黄曲霉毒素含量高;
该毒素毒性很强,有致癌性,其中B1 致癌作用最强;该毒素耐热,粮食被污染后,加热不能祛除。
赭曲霉产生黄褐毒素诱发动物肝肿瘤;镰刀菌T-2毒素诱发大鼠胃癌、胰腺癌、脑肿瘤;展青霉素引起局部肉瘤;曲霉菌诱导曲霉瘤等
二、免疫原性
天然免疫:皮肤粘膜屏障作用(皮脂腺分泌物杀菌);
正常菌群拮抗作用;
吞噬作用(促癣吞噬肽、转铁蛋白)获得性免疫:细胞免疫为主;特异性抗体(包括SIgA)阻止真菌转为
菌丝和发生粘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