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大学一解

合集下载

读梅贻琦先生《大学一解》之后感-

读梅贻琦先生《大学一解》之后感-

读梅贻琦先生《大学一解》之后感今日由导师许平老师推荐,得梅贻琦先生《大学一解》一文,拜读后颇有醍醐灌顶之感,溯想起大学四年本科到硕士,再至博士阶段学习,不禁感慨颇多,对于大学的认识一直都有所思考,却多是零星的感受,予以记之,并未有过系统的疏理。

今日得此博文,亦让我串联起自己多年大学学习生涯的诸多感触。

最重要的是,对梅贻琦先生的教育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梅贻琦先生之生平简介在阅读此文前,我查阅了梅贻琦先生的简介以及与其相关的文章,因此对梅先生本人有了初步的认识。

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天津人,留学美国后于1916年任教清华大学,并于1931-1948年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是清华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被誉为清华大学的“终生校长”和奠定清华校格的教育思想家。

他所提出的“身教重于言教”以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等教育名言一直为世人推崇。

《大学一解》之理解与认知文章篇长不过几千余字,而我却需阅之三遍,方才较为深刻地领悟其精神之根本。

并且,每遍详读都能得其新的感悟。

梅先生文中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大学之道、教育之本质、师德修养、学子自身之修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其中关于大学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学术自由的论述对现代教育亦有着深远的意义。

首先,梅先生在文之开章提出了大学教育之制度与精神,二者并非一事。

中国近代大学虽移植于西方,而大学精神又与中华教育传统血脉相连。

并引《大学》一书之开章以明其全文的中心思想,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此句于我理解起来确实有些难意,好在梅先生将其释义为:“若论其目,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明明德,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属新民。

”在此,不禁将之与现代教育一一对照,方知所具相差甚远,若我们能将“止于至善”为目标,真正的将“明明德”与“新民”相结合,内外兼修,以至达到一种大学教育的和谐状态。

然后,梅先生亦从心里角度分析整个之人格应有的三方面:“知、情、志”,但若在教育中只重视“知”的灌输,不重视“情”与“志”的培养,那“其所收修明之效因已极有限也”。

梅贻琦:《大学一解》

梅贻琦:《大学一解》

梅贻琦:《大学一解》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

就制度言,中国教育史中固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就精神言,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而事有可通者。

文明人类之生活要不外两大方面,曰己,曰群,或曰个人,曰社会。

而教育之最大的目的,要不外使群中之己与众己所构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进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则此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者也。

西洋之大学教育已有八九百年之历史,其目的虽鲜有明白揭橥之者,然试一探究,则知其本源所在,实为希腊之人生哲学,而希腊人生哲学之精髓无它,即“一己之修明”是矣(Knowthyself)。

此与我国儒家思想之大本又何尝有异致? 孔子于《论语〃宪问》曰,“古之学者为己”。

而病今之学者舍己以从人。

其答子路问君子,曰“修己以敬”,进而曰,“修己以安人”,又进而曰,“修己以安百姓”;夫君子者无它,即学问成熟之人,而教育之最大收获也。

曰安人百姓者,则又明示修己为始阶,本身不为目的,其归宿,其最大之效用,为众人与社会之福利,此则较之希腊之人生哲学,又若更进一步,不仅以一己理智方面之修明为己足也。

及至大学一篇之作,而学问之最后目的,最大精神,乃益见显著。

《大学》一书开章明义之数语即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若论其目,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明明德,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属新民。

《学记》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大道也”。

知类通达,强立不反二语,可以为明明德之注脚,化民成俗,近悦远怀三语可以为新民之注脚。

孟子于《尽心章》,亦言修其身而天下平。

荀子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亦不出明明德之范围,而其泛论群居生活之重要,群居生活之不能不有规律,亦无非阐发新民二字之真谛而已。

总之,儒家思想之包罗虽广,其于人生哲学与教育理想之重视明明德与新民二大步骤,则始终如一也。

梅贻琦的教育思想

梅贻琦的教育思想

梅贻琦的教育思想梅贻琦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之一。

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并以此指导教育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丰硕成果,使清华大学在短短十年内由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迅速崛起成为国内一流的大学。

作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梅贻琦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通才教育思想;德智体美群劳诸育并进;“大师论”思想以及学术自由的思想。

下面对这些方面一一探究。

1.通才教育思想“通才教育”思想,是梅贻琦教育思想的核心。

正是奉行这种思想,清华大学得以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各个领域培养出了众多卓越、一流的人才,创出了清华校史上的“黄金时代”。

抗战时期,梅贻琦在代表作《大学一解》中理论地概括了这一思想。

梅贻琦认为在大学期间,“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

”(梅贻琦《大学一解》)。

梅贻琦再《大学一解》中写道“通识之授受不足,为今日大学教育之一大通病,固已渐为有识者所公认,然不足者果何在,则言之者尚少”。

他认为要想实现“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就必须在大学阶段给学生以充分的通识训练,使学生“知类通达”。

大学着眼于“通识”的训练,才能便于学生在毕业后能接受更高深、更专门的学问或研究。

否则,“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

”(《大学一解》)梅贻琦自己提出了“大学而不重专门,则事业人才将焉出”的问题,他回答说培养专才“固别有机构所在”,例如“大学之研究院”,各类“高级之专门学校”和“社会事业本身之训练”等等。

依照梅贻琦“先通后专”的原则,清华的学生从第二学年起才进入专业领域,而在第一年实行通才教育,即大一年级不分系,文、理、法、工学院的学生在一年级都修习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方面的共同必修课,共计36~38学分,占总学分的27.2%~28.3%。

这样学生便能拥有较宽的知识面,为进行专深研究打下广博的基础。

进入二年级后,学生开始学习本院系必修基础课和专业课程。

梅贻琦《大学一解》原文(1941年4月《清华学报》第13卷)

梅贻琦《大学一解》原文(1941年4月《清华学报》第13卷)

梅贻琦《⼤学⼀解》原⽂(1941年4⽉《清华学报》第13卷)⼤李⼀解梅贻琦今⽇中团之⼤拳澈育,溯其源流,育⾃西洋移殖⽽来,屑制度篇⼀事,⽽精神⼜璐⼀事⼣就制度⾔,中团教育史中固不兑有形式相似之粗摊,就精神⾔,⽂明⼈叛之握磁⼤致相同,⽽事有可通者⽂明⼈硕之⽣活要不外⾬⼤⽅⾯,⽈⼰,⽈晕,或⽈烟⼈,⽈社⾷,⽽教育之最⼤的⽬、要不外使草中之⼰典系⼰所价成之摹各得其安所邃⽣之道,且逛以相位相育,相⽅相苞此地然中外,峙纵古今,然往⽽不可通者也西洋之⼤攀敖育已有⼋九⼀百年之腾史,其⽬的维解有明⾃揭集之者,然试⼀探究,知其本源所在,育篇希魄之⼈⽣哲攀,⽽希撇⼈⽣哲牟之精髓然它,即⼀⼰之修明』是已、飞。

,。

此典我四湍家思想之⼤本⼜何⾔有兴致孔⼦般流砒志周⽈,古之攀者满⼰』,⽽病今之毕者舍⼰以徒⼈。

其答⼦路周君⼦,⽈⽐修⼰以敬』,淮⽽⽇,「修⼰以安⼈』,义退⽽⽈,『修⼰以安百妇』夫右⼦者撇它,即季周成熟之⼈,⽽教育之最⼤收楼也。

⽈⼥⼈安⾃姓者,则义明⽰修⼰篇始偕,本⾝不篇⽬的,共蹄宿,其最⼤⼄效⽤,扁来⼈典社曹之幅利,此刻较之希撇之⼈⽣哲李,义若更淮⼀步,不谨以⼀⼰理智⽅⾯之修明篇已⾜也。

及⾄⼤李⼀篇之作,⽽擎尚之最俊⽬的最⼤请神,乃旅兑板著。

⼤拳⼀害阴章明羲之数藉⽈,『⼤李之道,在明胡德,在新民,在⽌敖⾄善』。

若渝共⽬,格物,致知,贰意正⼼,修⾝,属明明德,⽽育家,治圃,平天下,属新明。

攀耙⽈,『九⼲却翔通逢,强⽴⽽不反,鹉之⼤成导夫然俊⾜以化⼷易侨、近者说服,⽽京者侠之,此⼤攀清攀攀银之道也』知烦通逢,强⽴不反⼆藉,可以篇明明德之敖脚,化民成俗,近悦速嚷三语可以篇新民之赴脚。

孟⼦敖盖⼼章,亦⾔修其⾝⽽天下平。

荀⼦渝『⾃知者明,⾃膝者强』亦不出明明德之鲍圃,⽽其泛希摹居⽣活之重要,摹居⽣活⼄不能不有规律·,亦燕⾮阐登新民⼆宇之具舔⽽已,德之,濡家思想之包雁雌康,其赞⼈⽣哲擎舆教育理想之重视明朋德典新民⼆⼤步蹂,则始释如⼀也今⽇之⼤攀敖育,骤砚之,若典明明德新民之羲不甚相⼲然若加深察,可知今⽇⼤李教育之踵踵措施,始胳未能超梦此⼆羲之花圃’所患者,在艘韶尚有未盖⽽宵践尚有不⼒⽿。

第5次翻译作业参考答案

第5次翻译作业参考答案

第5次翻译作业参考答案Possible versions1. 梅贻琦(Mei Yiqi)梅贻琦( 1889--1962 )教育家、天津人。

1909年考取清华第一批“直接留学生”,入吴斯特工业学院学习电机工程。

1915年底月应聘来清华大学任物理学教授,1926年出任教务长。

1931年出任校长直至1948年底。

他仅用几年时间就使当时的清华大学在许多方面跻身于世界名大学之林。

作为教育家,梅贻琦有一套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其治校方略可归纳为三个组成部分:通才教育(或“自由教育”)、教授治校(或“民主管理”)和学术自由(或“自由探讨之风气”)。

其代表作是1941年撰发的《大学一解》。

他的“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说,至今在教育界广为传诵。

Mei YiqiEducationalist Mei Yiqi (1889-1962) was born in Tianjin. In 1909, he passed the examination and became one of the first Tsinghua students to study in America, majoring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t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In September 1915 he was invited to work at Tsinghua University as a professor of physics and was appointed Dean of Studies in 1926. He was appointed president of Tsinghua University in 1931 and did not leave the post until by the end of 1948. Under his leadership, Tsinghua University quickly ranked among world famous universities in many aspects in a matter of just a few years. An educationalist himself, he established a complete ideological system of education. His strategy of running the university comprises three parts, i.e. generalist education (also known as “free education”), professor manage ment (also called “democratic management”) and academic freedom (or “the atmosphere of free discussion”). His representative work is AnInterpretation of University, which was published in 1941. And his famous saying—“it is great masters, not huge building s that characterize a university”—is still thought highly of by the educational circles even to this day.1. 直接留学生: students who passed the exam of direct studying in USA2. 吴斯特工业学院: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3. 电机工程: electrical engineering4. 应聘: be engaged5. 教务长: Dean of Studies6. 跻身于: rank among7. 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a complete ideological system of education8. 治校方略: strategy of running the university9. 通才教育: generalist education10. 自由探讨之风气: free atmosphere of airing one’s views11. 《大学一解》: An Interpretation of University12. 教育界: the educational circles2. 外语学院图书馆外语学院图书馆占地面积125平方米,藏书2.3万册。

在清华的校史梅贻琦(写写帮整理)

在清华的校史梅贻琦(写写帮整理)

在清华的校史梅贻琦(写写帮整理)第一篇:在清华的校史梅贻琦(写写帮整理)梅贻琦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他开创了清华的黄金时代,主导了西南联大奇迹。

他领导的清华为世界贡献了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新中国培养了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的14位,涌现出吴有训、叶企孙、顾毓琇、陈岱孙、陈省身、钱锺书、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梁思成……一位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学术大师。

梅贻琦早年就读于“严氏家塾”和敬业学堂,后以“庚子赔款”优秀留学生的身份赴美国深造,深受美国“教授治校,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响,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和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

梅贻琦的办学理念和治校风格对清华大学的成长有深刻的影响,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促使清华大学迅速进入了中国著名高等学府的行列,几乎与北京大学齐名,后来还在主持西南联大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梅贻琦有句名言“为政不在言多,故力行耳”。

他为人谦和,沉默寡言,但他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却是众望所归,是清华大学校史上在任历史最长和取得成绩最为卓越的校长之一。

第一,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

“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

第二,教授治校,治学育人。

如果说清华这个领导体制是当时所谓教授治校的典型,则教授治校的作用就是通过评议会职能而表现的。

在校内,它有以民主的名义对抗校长独断专权的一面;在校外,它有以学术自主的名义对抗国民党派系势力对教育学术机构的侵入和控制的一面。

这一体制的确立和巩固,是和梅贻琦掌校时的作风和支持分不开的。

第三,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是梅贻琦对“通识”与“专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所做的精辟论述,特别是对于如何培养应用人才有很强的针对性。

第四,我国的“大学之道”与西方的大学理念是相通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和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如果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授治校,治学育人”和“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是梅贻琦接受美国大学理念在清华大学办学中的实际运用和体现的话,那么,认为“我国先秦时期的‘大学之道’与西方的大学理念是相通的”则是梅贻琦在清华大学长期办学实践中悟出的一个道理,是对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做出的重要贡献。

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阅读题及答案

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阅读题及答案

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阅读题及答案试题内容: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25分)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有改动)①梅贻琦是清华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

在他长达47年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是对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在他所提倡的“五育”中,即“德、智、体、美、群”,并以此指导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从而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丰硕成果,这些思想是一笔宝贵的应该加以继承和借鉴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后人加以吸收、总结、研究和珍藏。

同时,他令人称道的人格魅力和品德气质以及个人修养,都反映出近代中西两种异质文化之间在人格方面有机、完美、和谐的融合统一。

②从清华大学到西南联大,梅贻琦的教育思想是变化的,他在西南联大时期发表的《大学一解》中,体现了梅贻琦教育思想定型之后的核心观念。

梅贻琦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③梅贻琦非常重视教师的师德。

许多人对“大师”有片面的理解,仅看到学问的一面,而梅贻琦讲的“大师”则是学问道德都好的楷模。

他说,老师不但要“以己之专长之特科知识为明晰讲授”,而且要为学生的“自谋修养、意志锻炼和情绪裁节”树立榜样。

为此,他提出了“从游”这一生动的比喻,以老师为大鱼,学生为小鱼。

认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

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

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这种以教师的高尚品行和渊博学识然地引导学生,达到“不为而成”的观点,就是著名的“从游论”。

④梅贻琦针对当时教育部所提倡的“只重专才不重通才,重实科不重文理”的教育方针,首先提出了“通才教育”的观念。

这种“通才教育”并非西方的简单搬移,而是一种以中国古代儒家“大学”教育思想为基础,博采近代中外大学教育思想的精粹融合而成的具有独立性的思想体系。

梅贻琦认为,大学应该着眼于对学生“人格”的全面培养,至少应该有知、情、志三个方面。

《大学一解》

《大学一解》

三、阅读帮助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礼记· 大学》)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
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 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三、阅读帮助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 足以化民易俗,进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 之道也。 (《学记》)

九年时知识通达,能够触类旁通,遇事不惑
梅贻琦
第一课
《大学一解》
一、焦点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怎样培养人才?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 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
二、梅贻琦 :开创清华的黄金时代
梅贻琦(1889-1962),字 月涵,天津人。1909年就读 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4 年在美国吴士脱理工学院获 工学学士学位。1915年到清 华学校任教,曾任物理系首 席教授、教务长,1931年12 月至1948年12月任清华大学 校 长 , 其 间 于 1938 年 5 月 至 1946年5月任西南联合大学常 务委员会委员并主持校务。

“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缩小了,登上
泰山仅觉得天下缩小了。因此,看过大海的
人对于(小)水不易产生兴趣,在圣人门下
学习过的人也很难对(其它)学说感兴
趣。”
三、阅读帮助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
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 独也。 ”(《大学 》)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 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 (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 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叫做让自己对 自己满意。所以君子(为了让自己对自己满 意)就一定会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
四、文本内涵解析

梅贻琦的教育思想

梅贻琦的教育思想

梅贻琦的教育思想梅贻琦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之一。

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并以此指导教育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丰硕成果,使清华大学在短短十年内由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迅速崛起成为国内一流的大学。

作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梅贻琦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通才教育思想;德智体美群劳诸育并进;“大师论”思想以及学术自由的思想。

下面对这些方面一一探究。

1.通才教育思想“通才教育”思想,是梅贻琦教育思想的核心。

正是奉行这种思想,清华大学得以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各个领域培养出了众多卓越、一流的人才,创出了清华校史上的“黄金时代”。

抗战时期,梅贻琦在代表作《大学一解》中理论地概括了这一思想。

梅贻琦认为在大学期间,“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

”(梅贻琦《大学一解》)。

梅贻琦再《大学一解》中写道“通识之授受不足,为今日大学教育之一大通病,固已渐为有识者所公认,然不足者果何在,则言之者尚少”。

他认为要想实现“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就必须在大学阶段给学生以充分的通识训练,使学生“知类通达”。

大学着眼于“通识”的训练,才能便于学生在毕业后能接受更高深、更专门的学问或研究。

否则,“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

”(《大学一解》)梅贻琦自己提出了“大学而不重专门,则事业人才将焉出”的问题,他回答说培养专才“固别有机构所在”,例如“大学之研究院”,各类“高级之专门学校”和“社会事业本身之训练”等等。

依照梅贻琦“先通后专”的原则,清华的学生从第二学年起才进入专业领域,而在第一年实行通才教育,即大一年级不分系,文、理、法、工学院的学生在一年级都修习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方面的共同必修课,共计36~38学分,占总学分的27.2%~28.3%。

这样学生便能拥有较宽的知识面,为进行专深研究打下广博的基础。

进入二年级后,学生开始学习本院系必修基础课和专业课程。

感悟大学-我读《大学一解》

感悟大学-我读《大学一解》

感悟大学——我读《大学一解》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首先讲到大学的作用。

对个人来说大学是提高个人品行修养,提升个人能力的平台。

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步。

其次,大学还要传授一种人与社会适应相处的能力,使得个体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让人与社会之间能做到和谐相处。

让人不至于成为一个孤单的个体,而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人。

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引用了《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其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明明德;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属新民。

他强调了大学学习的与社会的重要关联性。

另外,他讨论了大学学习的通识与专识的关系。

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见解,而他认为大学教育需要通识兼顾。

社会需要的是人才,这无可非议。

在社会中,社会生活比社会事业更重要。

事业是人生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对此我深表赞同。

大学里学习的不只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一种学习的方法。

在大学里学习的专业知识只是一部分,社会更需要一种能够协调统筹的人才。

他们的专业水平可能不如某些人。

但如果没有他们,公司或是政府等等都难以运转,他们像润滑剂一样,使政府公司能够如机器般顺利运转。

并且大学生就业有相当一部分人都从事着和专业不对口的工作,而他们在大学中学到的非专业知识知识则会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例如,有的名校大学生毕业后搞起了养殖业。

他(她)学到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则能帮他更好地打理网店,他们能利用信息检索的手段来决定发展养殖的方向、规模,和市场更好的交流。

大学的通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寻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更好地发展。

这可能使一个学理工的学生找到自己对经济的兴趣,使一个学经济的人找到自己对法律的热爱。

但同时专识教育也必不可少,它能使一个人有一技之长,甚至成为某一领域中不可替代的人才。

民国大师系列4梅贻琦

民国大师系列4梅贻琦

民国大师系列4梅贻琦第一篇:民国大师系列4梅贻琦《民国大师系列·4》梅贻琦:两岸唯一认可的清华终身校长如果说蔡元培奠定了一名优秀大学校长的标准,那梅贻琦就是在他之外又立了一个标准,而且以其巨大的个人魅力,成为近现代教育史上唯一能跟蔡元培相提并论的大教育家。

说起梅贻琦的性格,叶公超有过一个精准的三字概括——“慢,稳,刚”,也有人称之为“寡言君子”。

按理说,这种性格的人是不适合做大学校长的,然而梅贻琦不但做了,而且做得相当不错,以至于人们一提起梅贻琦,就会不自觉地想到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大学历史上唯一一位终身校长,所有两岸清华人心中永远的校长。

梅贻琦的“寡言”是出了名的。

年轻时,梅贻琦经人介绍,认识了未来的夫人韩咏华。

第一次见面时,两个人都没说话,光媒人在一边不停地说,回来后,媒人以为两人都不愿意,就没再提。

却不料梅贻琦早就看上了韩咏华,回来当天就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了韩咏华。

韩咏华一看信,写的还不错,就交给了父亲。

父亲一看,虽然文字不多,但字字珠玑,未来必成大器,便当场拍板同意此事。

两人订婚后,韩咏华的一位同学听说了,赶紧跑来跟她说:“梅贻琦我认识,半天不说一句话,你可得想好了,千万别一时冲动!”韩咏华其实也早看上了梅贻琦的才华,就说:“豁出去了,他说多少算多少吧。

”梅贻琦一向主张“行胜于言”,在总结自己当校长的经验时也说:“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这说明,他的“寡言”,并非不会说,而是严谨,低调,不虚张。

大学者陈寅恪曾评价说:“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贻琦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梅贻琦寡言,但并不寡断。

1935年12月9日,北京各大学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史称“一二·九运动”。

事后,当局派了数千军警冲进清华大学要抓人,清华校务委员会紧急召开会议,商量对策。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很多方案,唯独梅贻琦坐在一边,一句话也不说。

文学院院长冯友兰急了,问:“校长,你看怎么办?”梅贻琦还是不说话。

梅贻琦大学一解解读_2012春cwp_5301775

梅贻琦大学一解解读_2012春cwp_5301775

对梅贻琦来说,培养博雅之士本身并不是目 的。当时,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困之中,如 何帮助中华民族实现工业化,才是梅贻琦最 主要的关怀。虽然梅贻琦的通才理念并不限 于工科,但“工科通才”无疑是其最有创造性 的一个教育理念。
(三)从游与慎独:传统教育对现代大学建 设的意义
古代书院有两个优点,是现代大学所缺少的 。
充其极,乃至于学问见识一端,亦但知从众而不知从己, 但知附和而不敢自作主张,力排众议。晚近学术界中,每 多随波逐浪(时人美其名曰“适应潮流”)之徒,而少砥柱中 流之辈,由来有渐,实无足怪。
3。己与群。人生不能离群,自修不能离独。
现代教育的缺点:不知人与人之间当有适当之间 距。
修养不离慎独。
一传统大学对现代大学的启迪?今日之大学教育骤视之若与明明德新民之义不甚相干然若加深察则可知今日大学教育之种种措施始终未能超越此二义指明明德新民之范围所患者在体认尚有未尽而实践尚有不力耳
梅贻琦:《大学一解》
•导读
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蔡文鹏 2012年3月20日
一、《大学一解》产生的时代背景 中国20至40年代中国大学的独立潮流
“大学工学院必须添设有关通识的课程,而减少专 攻技术的课程。……真正工业的组织人才,对于 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至于一切的人文科 学、文化背景,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
“一种目的在于养成组织人才的工业教育,于工 学本身与工学所需要的自然科学而外,应该旁 及一大部分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旁及得愈 多,使受教的人愈博洽,则他在物力与人力的 组织上,所遭遇的困难愈少。”
“明明德”是大学的基本功能,也是大学的本 体精神,反映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必须以人 为出发点的本质特征。
“新民”是大学的派生功能,是大学精神的表 现形式,表明大学作为文明的制高点应该 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

梅贻琦校长的清华就职演说

梅贻琦校长的清华就职演说

梅贻琦校长的清华就职演说第一篇:梅贻琦校长的清华就职演说梅贻琦是清华第一批直接赴美的留学生,1914年起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首席教授、教务长等,1931年起任清华大学校长,至1948年。

1955年在台湾创办新竹清华大学并任校长。

1955年,梅贻琦自美赴台,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他亲自勘定台湾新竹县东郊赤土崎为校址,1956年兴建第一批校舍。

同年秋招收第一批研究生,暂借台湾大学教室上课。

1957年首批校舍落成。

同年,他延聘著名化学家陈可忠为教务长。

梅贻琦生前心系大陆,始终不肯将研究所改称清华大学,他经常说:“真正的清华在北平。

”1962年,他病逝后,在陈可忠任内,台湾清华大学正式挂牌。

【以下是他的就职演说】离开清华,已有三年多的时期。

今天在场的诸位,恐怕只有很少数的人认识我吧。

我今天看出诸位里面,有许多女同学,这是从前我在清华的时候所没有的。

我还记得我从前在清华负责的时候,就有许多同学向我请求,开放女禁,招收女生。

我当时的回复说,招收女生这件事,在原则上我是赞成的,不过在事实上,我认为尚需有待。

因为男女的性别不同,有许多方面,必须有特别的准备,所以必须经过相当的筹备,方能举办。

现在在我出国的三年内,当然准备齐全,所以今天有许多女同学在内,这是本人所深以为慰的。

本人能够回到清华,当然是极高兴、极快慰的事。

可是想到责任之重大,诚恐不能胜任,所以一再请辞,无奈政府方面,不能邀准,而且本人与清华已有十余年的关系,又享受过清华留学的利益,则为清华服务,乃是应尽的义务,所以只得勉力去做,但求能够尽自己的心力,为清华谋相当的发展,将来可告无罪于清华足矣。

清华这些年来,在发展上可算已有了相当的规模。

本人因为出国已逾三年,最近的情形,不很熟悉,所以现在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意见可说。

现在姑且把我对于今后的清华,所抱的希望,略为说一说。

一,我先谈一谈清华的经济问题。

清华的经济,在国内总算是特别的好,特别的幸运。

如果拿外国大学的情形比起来,当然相差甚远,譬如哥伦比亚大学本年的预算,共有三千六百万美金,较之清华,相差不知多少。

通识教育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通识教育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通识教育通识为本,专识为末08-12-16 校方人员王冀生作者单位:原国家教委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发表刊物:教育发展研究 2002-10-02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是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的一句名言。

1941年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精辟地指出:今人言教者,动称通与专之二原则。

故一则曰大学生应有通识,又应有专识,再则曰大学卒业之人应为一通才,亦应为一专家,故在大学期间之准备,应为通专并重。

此论固甚,然有不尽妥者,亦有未易行者。

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

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

此通专并重未为恰当之说也。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大学生应当通专结合,但通专不能并重,而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今天回味起60年前梅贻琦先生说的这段话,仍然是那么精辟、透彻、亲切和令人折服,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仍然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很强的指导性。

下面,着重从通识教育的历史渊源、通识教育的本质特征、通识教育与全球化时代和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通识教育的本质内涵为什么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古典的自由教育在工业经济时代的继承和发展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方面通识教育源于古典的自由教育,因为它继承了古典的自由教育注重理性的开发的教育理念,但另一方面通识教育并不完全等同于古典的自由教育,因为单纯的理性的开发已经不完全适合于工业经济时代,它必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目标是把工业经济时代的大学生培养成为理性与专业和谐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所以,哈佛大学明确地提出:在工业经济时代,教育广义地可被分为通识和专业两个部分。

通识教育一词不是指'一般的知识教育'这种空泛的涵义,也不是指给所有人的普及教育,它被用以指在学生整个教育中首先关注他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的教育;相反,专业教育,是指给予学生某一职业能力的教育。

清华校长梅贻琦的高校教育管理思想

清华校长梅贻琦的高校教育管理思想
二 二 ■ l
_ . 1
不 仅 仅 要 能 够 谓是最为艰难 曲折的一个阶段 了: 早期的军 “ 以己之专长 之 阀割据混战导致 民不聊生 ; 中期的 E l 寇全面 特 科 知 识 为 明 侵略面临生死存亡 ; 后期 的国共两党对峙承 晰讲授” , 而且要 受战火纷飞。然而难能可贵的是 , 在如此的
使 教 师安 心 于 教 学 梅贻琦曾写道 : 展的难点主要在于如何拥有学富五车 、 品德 了免 除 教师 的后顾 之 忧 . “ 对于校局则以为应追蔡 孑
高瞻远瞩 、 不计私利 的梅贻 琦采取各 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 , 以克尽学术 自由之 优 秀 的 顶 尖 教 授 级 人 物 来 引 领 学 术 发 展 的 工作 。 潮流 , 实现学术研究的突破 。 因此 , 借用孟子 种有效措施大 幅度 提高了清华 大学教 师的 使命。”其他类 似的事例 也有许多 。比如 并制定了相应 的教授休假制度和 1 说 的“ 所谓故国者 , 非谓有乔木之谓也 , 有世 生活待遇 , 9 3 3 年 ,自苏联考察 回来 的冯友兰为清华 至 1 9 3 7 年, 清华大学的教授 师生大讲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的巨大优越性 : 臣之谓也” 的名言警句 , 梅贻琦大胆提 出了 对外访学制度。 “ “ 所谓大学者 ,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 有大师之 人数 占到教师总人数的一半 以上 ,闻一多 、 苏俄实为进步之 国家。 所谓唯物史观 , 吾等 冯友兰 、 陈省 身 、 吴大猷等知识渊博 、 决不应轻视 , 谓也 ” 的睿 智 思想 , 充 分 表 达 了 教授 治 校 , 为 钱穆 、 因有绝对真理存于其中。 ” 在当 人师表的高校教育管理思想 l t J ” 。梅贻琦认 修养达理 的学者都在清华任教 , 可谓群星璀 时的政治气候下 , 这无异于扔下了一枚深水 人才济济 。 由于采用教授治校 , 为人师表 炸弹, 非心胸宽广之人决不能容忍 。又如对 为, 一所大学 之所 以能够 为大学 , 重要 的是 璨 、

梅贻琦

梅贻琦

梅贻琦:西南联大的“船长”三常委中最年轻者,在西南联大期间定型其教育思想梅贻琦 (1889-1962),字月涵。

著名教育家。

天津人。

1909年考取游美学务处选派的首批留学生赴美留学。

1915年到清华学校任教,后任教务长,暂代校务,清华大学留美学生监督处监督等职。

1931年10月至1948年12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到职后多次阐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等办学至理,并积极延聘国内国际著名学者来校执教。

梅贻琦于1955年由美去台湾,用清华基金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后扩展为新竹清华大学)。

1962年5月19日病逝于台北。

梅贻琦教育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情况正同。

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

“我的表你戴着”说起西南联大,现在人们多会把目光聚焦在当年的三个常务委员梅贻琦、蒋梦麟和张伯苓身上。

不过,细究起来,当年蒋梦麟和张伯苓多在重庆参加政府要事,对于偏居一隅的西南联大,没有表现出多少具体的作为。

他们对于西南联大的影响,毋宁说是过去在北大、南开时期教育理念的延续。

关于这一点,有诸多事例可以举证:在西南联大组创初期,张伯苓就对曾经当过自己学生的梅贻琦说:“我的表你戴着。

”当时社会声望和政治地位均高于梅贻琦的蒋梦麟校长,则秉着“对于联大事务不管即是管”的超然姿态。

不过,在两位前辈这样的姿态背后,其实也隐藏着极为现实的考虑,当时,“论设备、论经费、论师生的人数,都是清华最多,依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一联(合),清华是划不来的,反面看来也可以说,清华在联大占了压倒的优势。

”如此看来,由三校长组成的常委会,大部分时间由梅贻琦担任主席,主持日常校务,并非出自君子之间的谦让或者是年轻者应该多负担责任。

而对于梅贻琦来说,虽然之前已经出任清华大学的校长,但是西南联大却是其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代表着其教育思想之大成的《大学一解》,就是在西南联大时期完成的。

解除大学之蔽回归大学之本——读梅贻琦《大学一解》

解除大学之蔽回归大学之本——读梅贻琦《大学一解》

解除大学之蔽回归大学之本——读梅贻琦《大学一解》前言大学生活是每个人人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它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锻炼自我的平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的本质似乎被慢慢地淡化了。

一些大学生甚至对于大学的本意不是很了解。

为了更好地回归大学的本质,我决定读梅贻琦先生的《大学一解》这本书,并通过Markdown文本形式来记录我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和感悟。

简介《大学一解》是梅贻琦先生编写的一本注释孔子学说的书籍。

它被誉为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绣花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名著。

该书总共78章,涵盖了孔子学说的方方面面。

本书通过对于《大学》篇目的注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的境界,弘扬了华夏文明文化。

大学之道《大学一解》开篇便引用了孔子的名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孔子的眼中,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场所,它更是一个道德塑造的过程。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大学的本质应该是“立身格物,安身立命”。

所谓“立身”,是指塑造人的品格;所谓“格物”,则是注重知识的获取;所谓“安身立命”,则是从事有意义的事业,塑造自我价值。

相比于现代大学教育,孔子的大学还强调了“亲民”,也就是说应该服务于人民,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而对于孔子而言,真正的大学之道则是在于“至善” ——追求最高的美德和境界。

大学之学在《大学一解》的第十章,梅贻琦先生谈到了大学之学。

他认为,大学的教育应该注重基础性和通用性。

具体而言,大学的基础教育应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其后的发展中能够更佳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而通用教育,则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工具,能够在各个领域中适应和发挥自己的优点。

这与现今的大学教育颇有不同。

现在的大学教育似乎更加注重“专业化”,而忽略了基础和通用的重要性。

大学之治《大学一解》的第十二章讲述了大学之治。

孔子曾说,治理国家与治理院校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梅贻琦先生在注释中指出,大学之治的本质在于“治病”。

文存梅贻琦:大学一解

文存梅贻琦:大学一解

文存梅贻琦:大学一解大学一解梅贻琦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

就制度言,中国教育史中固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就精神言,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而事有可通者。

文明人类之生活要不外两大方面,曰己,曰群,或曰个人,曰社会。

而教育之最大的目的,要不外使群中之己与众己所构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进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则此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者也。

西洋之大学教育已有八九百年之历史,其目的虽鲜有明白揭橥之者,然试一探究,则知其本源所在,实为希腊之人生哲学,而希腊人生哲学之精髓无它,即“一己之修明”是矣(Knowthyself)。

此与我国儒家思想之大本又何尝有异致? 孔子于《论语·宪问》曰,“古之学者为己”。

而病今之学者舍己以从人。

其答子路问君子,曰“修己以敬”,进而曰,“修己以安人”,又进而曰,“修己以安百姓”;夫君子者无它,即学问成熟之人,而教育之最大收获也。

曰安人百姓者,则又明示修己为始阶,本身不为目的,其归宿,其最大之效用,为众人与社会之福利,此则较之希腊之人生哲学,又若更进一步,不仅以一己理智方面之修明为己足也。

及至大学一篇之作,而学问之最后目的,最大精神,乃益见显著。

《大学》一书开章明义之数语即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若论其目,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明明德,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属新民。

《学记》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大道也”。

知类通达,强立不反二语,可以为明明德之注脚,化民成俗,近悦远怀三语可以为新民之注脚。

孟子于《尽心章》,亦言修其身而天下平。

荀子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亦不出明明德之范围,而其泛论群居生活之重要,群居生活之不能不有规律,亦无非阐发新民二字之真谛而已。

总之,儒家思想之包罗虽广,其于人生哲学与教育理想之重视明明德与新民二大步骤,则始终如一也。

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阅读题及答案

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阅读题及答案

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阅读题及答案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阅读题及答案试题内容: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25分)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有改动)①梅贻琦是清华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

在他长达47年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是对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在他所提倡的“五育”中,即“德、智、体、美、群”,并以此指导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从而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丰硕成果,这些思想是一笔宝贵的应该加以继承和借鉴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后人加以吸收、总结、研究和珍藏。

同时,他令人称道的人格魅力和品德气质以及个人修养,都反映出近代中西两种异质文化之间在人格方面有机、完美、和谐的融合统一。

②从清华大学到西南联大,梅贻琦的教育思想是变化的,他在西南联大时期发表的《大学一解》中,体现了梅贻琦教育思想定型之后的核心观念。

梅贻琦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③梅贻琦非常重视教师的师德。

许多人对“大师”有片面的理解,仅看到学问的一面,而梅贻琦讲的“大师”则是学问道德都好的楷模。

他说,老师不但要“以己之专长之特科知识为明晰讲授”,而且要为学生的“自谋修养、意志锻炼和情绪裁节”树立榜样。

为此,他提出了“从游”这一生动的比喻,以老师为大鱼,学生为小鱼。

认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

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

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这种以教师的高尚品行和渊博学识来自然地引导学生,达到“不为而成”的观点,就是著名的“从游论”。

④梅贻琦针对当时教育部所提倡的“只重专才不重通才,重实科不重文理”的教育方针,首先提出了“通才教育”的观念。

这种“通才教育”并非西方的简单搬移,而是一种以中国古代儒家“大学”教育思想为基础,博采近代中外大学教育思想的精粹融合而成的具有独立性的思想体系。

梅贻琦认为,大学应该着眼于对学生“人格”的全面培养,至少应该有知、情、志三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一解《大学一解》是梅贻琦在主持西南联大常务工作期间,熬了一夜写出要点、由清华教务长潘光旦先生代拟的文稿,于1941年4月发表于《清华学报》第十三卷第一期。

这篇文章最能集中体现清华教育理念之一——通才教育思想。

今天中国的大学教育,追溯它的源流,其实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

不过大学教育的制度是一回事,大学教育的精神又是另一回事。

就制度言,中国教育史中固然看不到有类似的组织,但是就大学教育的精神而言,则文明人类的经验大致相同,彼此相通。

文明人类的生活无非两大方面,一个是“己”,一个是“群”,也就是个人与社会。

而教育的最大目的,无非是使社会中的“己”与其他个人所构成的“群”各得其所、和谐发展,进一步就是相互扶持,相亲相爱;所以不分中外古今,教育的精神总是相通的。

西方的大学教育已有八九百年历史,其目的虽然很少有挑明的,但我们一探究,就可以知道它的本源其实就是希腊的人生哲学,而希腊人生哲学的精髓,无非就是“认识你自己” (Know thyself)或说得古奥些,“一己之修明”而已。

这和我国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又何尝有什么不同?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满于“今之学者为人”,舍弃自己而听用于别人。

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孔子的回答是“修己以敬”,进一步又说“修己以安人”,再进一步说“修己以安百姓”;所谓“君子”无非是学问成熟的人士,培养出这样的人,就是教育的最大收获了。

而所谓“安人”“安百姓”,则又表明必须从修己起步,修己本身并不是目的,修身的最终归宿、其最大的效用是为众人与社会谋福利,这种见解比希腊的人生哲学似乎又更进了一步,不满足于仅仅为个人理智方面的融会贯通而已。

后来孔子的弟子曾子及曾子的门生编了一篇《大学》,学问的最后目的,最大精神,就说得更清楚了。

《大学》一书开章明义几句话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如果从接下去所分的八个条目来说,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五条属于“明明德”;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条属于“新民”。

《学记》上说:“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知类通达,强立不反”这两句,可以作为“明明德”的注脚;“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远者怀之”这三句,可以作为“新民”的注脚。

孟子在《尽心章》里也说到“修其身而天下平”。

荀子论述“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也没有超出“明明德”的范围,他还一般地谈到群居生活的重要性,谈到群居生活不能没有规矩,也无非是阐发“新民”二字的真谛而已。

总之,儒家思想包罗虽广,但对于人生哲学与教育理想的重视“明明德”与“新民”两大步骤,则是始终如一的。

乍一看来,今天的大学教育,似乎与“明明德”、“新民”的意思不大有关系,但如果仔细考察,就可以知道今天大学教育的种种措施,始终未能超越这两条原则的范围,问题在于“体认尚有未尽,实践尚有不力”——认识还不足,做得还不够——罢了。

大学课程的设置,也就是属于教务范围的那些方面,下自基本学术的传授,上至专门科目的研究,原本就是“格物”、“致知”的功夫,正是“明明德”的一部分。

课程以外的学校生活,也就是属于训导范围的那些方面,以及师长持身、治学、接物、待人的一切言行举措,如果对于青年还有几分益处的话,这种益处也一定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心理生活中反映出来。

至于像各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程的设置,学生课外的团体活动,以及师长以公民的资格对一般社会所有的努力,这些方面或者是一种知识准备,或者是一种实地工作的预习,或者一种风气的树立,青年一旦学成离校,对社会有所贡献,基本上也不能不靠以上那些方面的贡献。

这又是大学教育对“新民”所起的作用了。

那么,所谓“体认未尽,实践不力”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明明德”或“修己”工夫中的所谓“明德”,所谓“己”,所指的是一个人整个的人格,而不是人格的片段。

所谓“整个的人格”,即使按照比较旧派的心理学者的见解,至少也应该有“知”、“情”、“志”三方面,而这三方面都有发扬光大的必要。

现在却不是这样,大学教育所能计划实行而稍有成就的,不过只有“知”这一方面而已,“知”、“情”、“志”三方面只举其一而遗漏其二,能收到的修明之效本来已经极有限了。

而就“知”这一点来说,目前教学方法的效率也需要大大提高才行。

理智生活的基础是好奇心与求益心,所以重要的是相当的主动精神,有主动精神才能起自新的作用。

这就是所谓“举一反三”;“举一”虽然是教师的事,而“反三”总在学生方面吧。

而像今天的教学,恐怕70-80%靠的是灌输,而来自启发的不过20-30%。

所谓“明明德”,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认识自我,认识自我的智能,这一点就算是智力不很平庸的学生也不容易到,所以必须有教师来启发和指引,而教师能做到的也不过这一些了,接下去就要靠学生自己探索,不是教师能代劳的了。

因此古代的好教师,在《论语》里称为“善诱”,《学记》里称为“善喻”。

孟子说过:“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这就是“善诱”或“善喻”的成效了。

当今大学中的教学方法,即使只就知识教育来说,距离还远。

以上所说是“体认不足、实践不力”的第一点。

下面再说意志与情绪两方面。

既然这两方面平常教学方法照顾不到,那么只能依靠下面两点:一靠教师树立楷模,二靠为学生自己设法修养。

意志要靠锻炼,情绪要调节控制,如果教师真能在这两方面都有相当的修养工夫,能自然流露于日常生活中,那么跟他学习的学生无形中能模仿借鉴;古人所谓“身教”,所谓“以善先人之教”,所指的大概就是这两方面的品格教育,而与知识的传授无关。

治学精神与思想方法,虽然像是完全属于理智方面的心理生活,实则与意志的坚强及情绪的稳当有极密切的关系;治学贵谨严,思想忌偏蔽,这两点若不是意志坚定而用情有度的人是根本做不到的。

孟子说过:“仁义礼智根于心,则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所谓“根于心”,是指以修养为基础,所谓“生于色”,是指修养的效果而自然流露;如果带领学生的都是这类教师,时间长了,通过耳濡目染,观摩所得,的确会有不言而喻的功用。

《学记》所说的“善喻”,也不外乎“教师树立楷模、学生自谋修养”这两条。

试问今天的大学教育真的已经具备这两个条件了吗?显然不具备。

这可以从三方面看出来。

上文我已经说过,今天的大学教育所能计划实行只是人格的三方面之一,做教师的真能于自己所专长的具体学科知识,有充分的准备,作明晰的讲授,作尽心与负责的考核,就已算得上好教师了,而他对于学生的意志与情绪生活与日常表现,恐怕只能像“秦人之视越人之肥瘠”,丝毫不放在心上;时间长了,大家相习成风气,就算是有识之士,也见怪不怪,不想改变了,逐渐把这种责任完全推到别人身上,说什么“这是训育部门的事情,与教学根本无关”。

这是条件不具备的一方面。

当教师的,自身也未尝不是这种学风的产物,他们每天孜孜以求的,都在于如何累积专科知识,如何进行新学说与新实验的教学,从来不讲求怎样持志养气,怎样待人接物;试问教师自己所没能讲求或无暇讲求的东西,又怎么能拿来要求别人呢?这是第二方面。

今天的学校内部,教师与学生大都有自己的圈子,各有各的生活习惯与时尚,除了教室中讲课听课时间外,平时几乎连面都不见,抗战以来,这种风气更厉害了;就算有少数教师,他们的持养操守足以为学生表率而无愧的,也好像是藏在盒中的玉,覆在斗底的灯,其光辉照不到外面,学生即使有心向他们学习,也找不到门径。

这是第三方面。

在古代,学生从师受业,称为“从游”,孟子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我曾想过,“游”字大有学问。

学校就像是水,师生就像是鱼,他们的行动就像是游泳,大鱼前导,小鱼尾随,就是“从游”,从游时间长了,日日观摩,即使不刻意追求,自然而然就会收到耳濡目染之效。

反过来看今天的师生关系,简直就是台上演员与台下看客的关系,与“从游”的意义相去何止千里!以上所说,就是对大学之道,“体认尚有未尽,实践尚有不力”的第二点。

至于学生自身的修养又怎样呢?学生自身的修养是中国教育思想中最基本的部分,也是儒家哲学的重心所寄。

《大学》八个条目,涉及修养的有五条,《论语》、《中庸》、《孟子》反复强调的,也以修养为最大题目。

宋元以后的理学,简单说来,就是一门自身修善的哲学;理学的派别的分化虽然多,又充满门户之争,所争的主要是修养的方法,而对于修养的必要性,则没有任何分歧。

我们用今天的眼光来衡量,很不满意理学教育太重视个人修养,而对于社会国家的需要,反而不能多加考虑;这种弊病发展到最后,修身养性几乎不再是入德育才之门,而成为逃避现实之路。

但是理学教育过头的地方就是今天学校教育的不足,今天大学生生活中最感缺乏的就是个人修养,关于这一点又可分下列三方面来说:第一是时间不足。

今天大家公认大学里课程太多,上课太忙。

学生在不上课的时候,照例又要进行大量的“预习”,而所预习的东西又不出所习课程的范围,对于一般的修养毫不相干。

读文史哲学的与修养功夫还有几分关系,至于读理工实业科目的,无论是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就像是木工水手在学一门技术罢了。

学习技术愈勤,离开修养愈远。

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工夫修养。

要“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扪心自问人生应有的地位,如果没有工夫是不会做的。

要纵向探索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向探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考应当怎样继承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而有所发明,应当怎样应付排解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的复杂繁变,没有工夫也是不会做的;人生都是学问,这些学问要自己进行观察、欣赏、沉思、体会才能得到。

而学生从现有课程中能得益的,充其量,不过是这种种自修功夫的一些辅助资料和门径的指点而已,至于像资料的咀嚼融化,门径的实践以致于升堂入室,从繁杂的资料中提炼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没有充分的自修时间决不会成功。

就今天的情形而言,咀嚼的时间尚且嫌不够,更不用说要消化了;粗识门径的机会还可能失去,更不用说升堂入室了。

第二是空间不足。

人生不能离群,而自修不能没有独处的机会,这又是当前大学教育最忽略的一点。

《大学》一书曾经反复谈论“毋自欺,必慎独”之理。

不欺人容易,不欺自己难,与人相处时要做到谨慎容易,一人独居要做到谨慎难。

近代的教育,一说就是社会化,再说就是集体化,于是学校都成了营房,学养就成了操演,而“慎独”与“不自欺”的教育全没有了。

所谓“一个人单独就学没有学友,就会孤陋寡闻”,这只是就知识需要切磋而言的;至于情绪的调节,意志的磨励,本来就是我一身一心之事,别人对我来说,至多也只起到互相督促勉励好坏榜样的作用而已。

自从没有了“慎独”教育,学生就不再有“独”的机会,亦不再作“独”的企求;不再知道人我之间精神上与实际上应有的充分的距离,适当的分寸,渐渐就不再知道什么叫做“情绪调节”与“意志磨练”,也就是不再知道什么是《大学》所说的“诚意”,所知道的充其量只是在学问见识上,即使在这一点上也只知道附和他人而不敢自作主张、力排众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