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教育家系列--梅贻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著名教育家系列--梅贻琦
梅贻琦
梅贻琦(1889.12.29-1962.5.19),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祖先于明成祖时由江南迁居北京,后于天津落籍,为梅曾臣长子。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55年,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并任校长。[1]
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期间,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为清华大学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期间,对师资人才进行严格遴选和延聘,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2]
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3]
中文名梅贻琦
别名梅月涵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889(己丑年).12.29
逝世日期1962(壬寅年).05.19
职业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
毕业院校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
主要成就为清华大学成为名牌大学作出贡献
性别男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个人成就
▪躬耕清华
▪教育思想
▪德育观念
▪中西合璧
▪学术自由
3人物轶事
▪思乡家书
▪嗜酒君子
▪自喻“王帽”
▪中间立场
▪主持演讲
▪离开清华
4人物评价
5人物纪念
1人物生平
梅贻琦
1889年(光绪十五年)12月29日,梅贻琦生于天津。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五。其父中过秀才,后沦为盐店职员,甚而失业,家境亦每况愈下。
1904年(光绪三十年),南开中学第一期学生。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入保定高等学堂。
1909年(宣统元年)6月,梅贻琦报考首批庚款留美生,在630名考生中以第六名的成绩被录取,成为首批赴美留学生47人中的一名。
1910年(宣统二年),进入美国武斯特工学院(WorcesterPolytechnicInstitute),习电机工程。1914年(民国三年),毕业于吴士脱理工学院电机系,获电机工程学士学位,并入选SigmaXi 荣誉会员。
1915年(民国四年),春季,留学归国。同年秋季,担任清华学堂物理教师。后任教务长,暂代校务,清华大学留美学生监督处监督等职。
1931年(民国二十年)10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到职后多次阐述“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等办学至理,并积极延聘国内国际著名学者来校执教。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时,清华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任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翌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4]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在由他拟纲,潘光旦代笔的《工业化的前途与人才问题》中,梅贻琦表示,真正工业的组织人才,对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至于一切的人文科学、文化背景,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日本投降后,回北平筹备复校,继续担任校长,直到1948年12月清华园解放前夕。[3]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2月,北平即将解放。梅贻琦搭乘国民党的飞机南下。国民党政府再三邀请梅贻琦入阁,梅贻琦维持了一贯的中间立场,他对新闻记者谈话说:“不出来对南方朋友过意不去,来了就做官,对北方朋友不能交代。”所以始终婉谢,他依然属意教育。
1949年,前往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会议,任代表团首席代表。会后赴美。
1950年任华美协进社常务董事,翌年组织清华大学在美文化事业顾问委员会。
1953年任台湾当局教育部门在美文化事业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5年,梅贻琦由美国飞台湾,开始用清华基金会利息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也就是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前身,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曾在这里就读,梅贻琦因为一手奠定了台湾的清华基础,被称之为“两岸清华校长”。[3]
1958年7月,任台湾当局“教育部部长”,兼清华大学校长。嗣兼任“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兴建核科学馆、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
1959年,兼任台湾当局“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联席主席。
1960年5月,患病入台大医院疗养。
1961年2月,奉准辞台湾当局“教育部部长”,仍兼“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
1962年2月,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5月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同年5月19日,上午10时50分病逝于台大医院。[5]
2个人成就
躬耕清华
两岸清华本是同根
梅贻琦熟读史书,喜爱科学。初起研究电机工程,后转为专攻物理。曾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部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是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他的教育理论和主张,对中国三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中国著名的两所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都是和梅贻琦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他任清华大学校长的17年里,清华大学得到长足发展,全校设有文、理、工、法、农等5个学院26个系,在校师生2400多人。[5]
梅贻琦自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WorcesterPolytechnicInstitute)学成归国,即到清华担任教学和教务长等多种职务。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自此后一直到他在台湾去世,一直服务于清华,因此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
不过,不要因此就以为清华大学的校长是好当的,情形恰恰相反,梅贻琦出任校长的时候,国内情势风雨飘摇,学潮起荡,尤以北大清华为甚。以清华来说,驱逐校长的运动可以说是此起彼伏,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清华的学生们都是拥护梅校长。梅贻琦为人重实干,时人称之为“寡言君子”,有一句话可以作为佐证,他说: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在他的领导下,清华大学才得以在十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
与胡适相比,梅贻琦显然没有“暴得大名”的胡适那么风光,他的一生仅仅做成了一件事,那就是成功地出掌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据陈岱孙的说法,这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人才的严格遴选和延聘,这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具体表现。这句话也常为时贤所征引;二是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具体的体现就是成功地建立了由教授会、评议会和校务会议组成的行政体制。不过,历史自有其可玩味之处,“诸君子名满天下,谤亦随之”,独有梅贻琦在身后赢得“翕然称之”、“胥无异词”。清华校史专家黄延复在“比较广泛的材料收集和研究的过程中,一直抱着…苛求‟的心理”,搜寻人们对梅贻琦的“异词”或“谤语”,但却迄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