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的细菌.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犯部位:皮肤、周围神经 传染性小——病变处少见麻风细胞及麻风杆菌——闭锁性
麻风 免疫状态:细胞免疫接近正常(麻风菌素试验阳性) 病变: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
皮肤——边缘清楚的红色斑疹 由于细胞浸润变粗、变硬——可触及
外周神经 感觉功能障碍
界线类:兼具两者的特点
未定类:前期病变
呼吸道感染的细菌
指经呼吸道传播,引起呼吸道器官 或呼吸道以外器官病变的病原菌 包括
——结核分枝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 ——百日咳鲍特菌 ——流感嗜血杆菌 ——嗜肺军团菌
结核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微弯的细菌,因繁殖 时有分枝生长趋势而得名。 特点
1 、细胞壁含有大量的脂类 2 、菌体不易着色,不易脱色,故采用抗酸染色,故又称
病
麻风病变可分为四型:
瘤型麻风:(恶性麻风)
侵犯部位:皮肤黏膜、神经及内脏 病变中大量麻风细胞
传染性强 分泌物中大量麻风杆菌——开放性麻风 细胞免疫缺陷(麻风菌素试验阴性)
免疫状态 体液免疫正常(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
病变:肉芽肿,麻风结节 临床表现:“狮面容”,病情严重,逐渐恶化。
结核样型麻风(良性麻风) 60-70%
试剂
两种
旧结核菌素(OT) 纯蛋白衍生物(PPD)
方法:前臂皮肤注射,48-72h后观察结果
结果:
红肿硬结>5mm,阳性( > 15mm,强阳性) 红肿硬结<5mm,阴性
意义
阳性: 过去接种成功,有免疫力 强阳性:现在 活动性 阴性: 无/未接种 假阴性:
感染初期,老年人,严重结核合并其它传染病 使用免疫抑制剂 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
目前体外人工培养尚未成功
动物模型:犰狳 ,对该菌高度易感,接种后引起瘤 型麻风,人对该菌抵抗力强,接触者仅少数发病
二、致病性
人类为唯一宿主和唯一传染源,致病因素不清 ▪ 传染源:病人(瘤型麻风病人通过皮肤黏膜及
外分泌液向外排菌) ▪ 传播途径:皮肤、黏膜、呼吸道及密切接触传
播(家庭内传播多见) ▪ 潜伏期:6月-5年,长者20年 ▪ 特点:潜伏期长,发病慢,病程长的慢性传染
微生物检查与防治
微生物学检查 1 直接涂片染色观察,菌数少时需浓缩集菌 2 分离培养鉴定及快速诊断
防治 1 应用卡介苗预防接种 2 治疗原则:早期、大量、长期、联合用药
麻风分枝杆菌
一、 生物学特点 ▪ 其大小、形态、染色均与结核杆菌类似,但菌体略
粗,多存在于细胞内——麻风细胞(有大量麻风杆菌存 在的感染细胞,呈泡沫状
扩散(炎症)
原发综合症(哑铃型) 特点:特异免疫没有建立,故局部病变较轻,但易扩散
机体抵抗力强 形成结核结节→纤维化→钙化→自愈 结局 (但病灶内常有细菌的潜伏)
机体抵抗力差 活动性肺结核→干酪样坏死 全身播散→粟粒样结核
(2)继发感染——常见成人(原发病灶——内源性 感染)
特点:局部病变重,但不易扩散
一般局限于肺部,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可 形成空洞和开放性肺结核
肺外感染
肠结核,结核 性脑膜炎,皮肤结 核,肾结核,骨结 核等
免疫力
人体对该菌有 较强免疫力 (感染率高, 发病率低)
主要是细胞免 疫(有菌免疫)
细胞免疫与迟 发型超敏反应 并存
结核菌素试验
原理:根据上述两者同时存在的原理,用结核菌素 测定机体能否发生迟发性超敏反应,以判断机体对 结核有无免疫力
死等病变
蛋白质
有抗原性、本身无毒,如结核菌素 蛋白质+蜡质D——迟发型变态反应 组织坏死、全身中毒症状 结核结节形成
多糖
所致疾病
传染源:开放性肺结核病人痰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
临床类型
肺部感染
(1)原发感染——常见儿童(外源性感染)
沿淋巴管
肺泡渗出性炎症(原发灶)
肺门淋巴结(肿大)
对湿热和紫外线敏感
对抗结核药(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敏感,但 易产生耐药性
变异性
结核杆菌多种性状可发生变异
形态变异:在异烟肼、溶菌酶等作用下形成L型 (多形性)
菌落变异:R-S型变异,性状典型→不典型,毒力 减弱
毒力变异:卡介苗: 1908年两位科学家将有毒的牛 型分枝杆菌接种在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 中பைடு நூலகம்经13年230代传代获得的减毒菌株,即卡介苗 (BCG)沿用至今。
抗酸杆菌 3 、无特殊结构,致病与菌体成分有关,形成慢性肉芽肿
性病变 4、 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 5、 可分为三大类: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为结核病的病原体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菌体细长微弯,有 分枝,排列不规则, 多单个散在,易发 生L型,抗酸染色 阳性
致病性和免疫性
结核杆菌无侵袭性酶,不产生内、外 毒素,其致病性主要由于
细菌繁殖引起炎症 菌体成分 代谢产物毒性作用 抗体对菌体成分产生免疫病理损伤
致病物质——菌体成分 ▪ 脂质——存在细胞壁,含量与毒力平行
(1)索状因子(糖脂—分枝菌酸+海藻糖) (2)磷脂 (3)蜡质D(分枝菌酸+肽糖脂) (4)硫酸脑苷脂 作用:引起结核结节,慢性肉芽肿及组织细胞干酪样坏
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温度37℃, pH偏酸6.5-6.8
营养要求高,罗氏培养 基(蛋黄、甘油、天门 冬素、马铃薯、无机盐、 孔雀绿等)
生长缓慢,18h分裂一次, 2-4W形成R型菌落, “菜花样菌落”,乳白 色干燥不透明,表面呈 颗粒结节,边缘不整
抵抗力强
抗干燥,抗酸碱,抗化学消毒剂
麻风杆菌侵犯神经系统
三 、微生物学检查
直接涂片,结合病史可诊断 早期发现、早期隔离、联合用药治疗
非结核分枝杆菌
除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
对酸、碱敏感,对常用抗结核药耐受 多存在于环境中 条件致病菌(机体抵抗力下降),主要引起
肺部结核样病变,皮肤溃疡,淋巴结炎等。
白喉棒状杆菌
属棒状杆菌属,是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的病 原体
生物学性状
▪ 形态染色
▪ G+ 一端或两端膨大 成棒状,菌体粗细不 匀,着色不均,排列 不规则(字母或栅栏 状),有明显的异染 颗粒——鉴定意义。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
吕氏血清培养基 上——细小、灰白 色S型小菌落(形态 典型,异染颗粒明 显)
麻风 免疫状态:细胞免疫接近正常(麻风菌素试验阳性) 病变: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
皮肤——边缘清楚的红色斑疹 由于细胞浸润变粗、变硬——可触及
外周神经 感觉功能障碍
界线类:兼具两者的特点
未定类:前期病变
呼吸道感染的细菌
指经呼吸道传播,引起呼吸道器官 或呼吸道以外器官病变的病原菌 包括
——结核分枝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 ——百日咳鲍特菌 ——流感嗜血杆菌 ——嗜肺军团菌
结核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属是一类细长微弯的细菌,因繁殖 时有分枝生长趋势而得名。 特点
1 、细胞壁含有大量的脂类 2 、菌体不易着色,不易脱色,故采用抗酸染色,故又称
病
麻风病变可分为四型:
瘤型麻风:(恶性麻风)
侵犯部位:皮肤黏膜、神经及内脏 病变中大量麻风细胞
传染性强 分泌物中大量麻风杆菌——开放性麻风 细胞免疫缺陷(麻风菌素试验阴性)
免疫状态 体液免疫正常(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
病变:肉芽肿,麻风结节 临床表现:“狮面容”,病情严重,逐渐恶化。
结核样型麻风(良性麻风) 60-70%
试剂
两种
旧结核菌素(OT) 纯蛋白衍生物(PPD)
方法:前臂皮肤注射,48-72h后观察结果
结果:
红肿硬结>5mm,阳性( > 15mm,强阳性) 红肿硬结<5mm,阴性
意义
阳性: 过去接种成功,有免疫力 强阳性:现在 活动性 阴性: 无/未接种 假阴性:
感染初期,老年人,严重结核合并其它传染病 使用免疫抑制剂 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
目前体外人工培养尚未成功
动物模型:犰狳 ,对该菌高度易感,接种后引起瘤 型麻风,人对该菌抵抗力强,接触者仅少数发病
二、致病性
人类为唯一宿主和唯一传染源,致病因素不清 ▪ 传染源:病人(瘤型麻风病人通过皮肤黏膜及
外分泌液向外排菌) ▪ 传播途径:皮肤、黏膜、呼吸道及密切接触传
播(家庭内传播多见) ▪ 潜伏期:6月-5年,长者20年 ▪ 特点:潜伏期长,发病慢,病程长的慢性传染
微生物检查与防治
微生物学检查 1 直接涂片染色观察,菌数少时需浓缩集菌 2 分离培养鉴定及快速诊断
防治 1 应用卡介苗预防接种 2 治疗原则:早期、大量、长期、联合用药
麻风分枝杆菌
一、 生物学特点 ▪ 其大小、形态、染色均与结核杆菌类似,但菌体略
粗,多存在于细胞内——麻风细胞(有大量麻风杆菌存 在的感染细胞,呈泡沫状
扩散(炎症)
原发综合症(哑铃型) 特点:特异免疫没有建立,故局部病变较轻,但易扩散
机体抵抗力强 形成结核结节→纤维化→钙化→自愈 结局 (但病灶内常有细菌的潜伏)
机体抵抗力差 活动性肺结核→干酪样坏死 全身播散→粟粒样结核
(2)继发感染——常见成人(原发病灶——内源性 感染)
特点:局部病变重,但不易扩散
一般局限于肺部,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可 形成空洞和开放性肺结核
肺外感染
肠结核,结核 性脑膜炎,皮肤结 核,肾结核,骨结 核等
免疫力
人体对该菌有 较强免疫力 (感染率高, 发病率低)
主要是细胞免 疫(有菌免疫)
细胞免疫与迟 发型超敏反应 并存
结核菌素试验
原理:根据上述两者同时存在的原理,用结核菌素 测定机体能否发生迟发性超敏反应,以判断机体对 结核有无免疫力
死等病变
蛋白质
有抗原性、本身无毒,如结核菌素 蛋白质+蜡质D——迟发型变态反应 组织坏死、全身中毒症状 结核结节形成
多糖
所致疾病
传染源:开放性肺结核病人痰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
临床类型
肺部感染
(1)原发感染——常见儿童(外源性感染)
沿淋巴管
肺泡渗出性炎症(原发灶)
肺门淋巴结(肿大)
对湿热和紫外线敏感
对抗结核药(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敏感,但 易产生耐药性
变异性
结核杆菌多种性状可发生变异
形态变异:在异烟肼、溶菌酶等作用下形成L型 (多形性)
菌落变异:R-S型变异,性状典型→不典型,毒力 减弱
毒力变异:卡介苗: 1908年两位科学家将有毒的牛 型分枝杆菌接种在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 中பைடு நூலகம்经13年230代传代获得的减毒菌株,即卡介苗 (BCG)沿用至今。
抗酸杆菌 3 、无特殊结构,致病与菌体成分有关,形成慢性肉芽肿
性病变 4、 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 5、 可分为三大类: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为结核病的病原体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菌体细长微弯,有 分枝,排列不规则, 多单个散在,易发 生L型,抗酸染色 阳性
致病性和免疫性
结核杆菌无侵袭性酶,不产生内、外 毒素,其致病性主要由于
细菌繁殖引起炎症 菌体成分 代谢产物毒性作用 抗体对菌体成分产生免疫病理损伤
致病物质——菌体成分 ▪ 脂质——存在细胞壁,含量与毒力平行
(1)索状因子(糖脂—分枝菌酸+海藻糖) (2)磷脂 (3)蜡质D(分枝菌酸+肽糖脂) (4)硫酸脑苷脂 作用:引起结核结节,慢性肉芽肿及组织细胞干酪样坏
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温度37℃, pH偏酸6.5-6.8
营养要求高,罗氏培养 基(蛋黄、甘油、天门 冬素、马铃薯、无机盐、 孔雀绿等)
生长缓慢,18h分裂一次, 2-4W形成R型菌落, “菜花样菌落”,乳白 色干燥不透明,表面呈 颗粒结节,边缘不整
抵抗力强
抗干燥,抗酸碱,抗化学消毒剂
麻风杆菌侵犯神经系统
三 、微生物学检查
直接涂片,结合病史可诊断 早期发现、早期隔离、联合用药治疗
非结核分枝杆菌
除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
对酸、碱敏感,对常用抗结核药耐受 多存在于环境中 条件致病菌(机体抵抗力下降),主要引起
肺部结核样病变,皮肤溃疡,淋巴结炎等。
白喉棒状杆菌
属棒状杆菌属,是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的病 原体
生物学性状
▪ 形态染色
▪ G+ 一端或两端膨大 成棒状,菌体粗细不 匀,着色不均,排列 不规则(字母或栅栏 状),有明显的异染 颗粒——鉴定意义。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
吕氏血清培养基 上——细小、灰白 色S型小菌落(形态 典型,异染颗粒明 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