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4.1第四节--太阳病变证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四节太阳病变证课件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四节太阳病变证课件
候家玉,中药药理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年8月第一版, P89,119
(3)栀子干姜汤证
80、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 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梔子十四箇(擘) 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
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热中见寒,此寒表现于腹痛、食少等,故用栀 子干姜汤,清上温下。
梔子十四箇(擘) 厚朴四兩(炙,去皮) 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黃)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 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热郁胸膈向阳明发展,导致腹满,胃不和则卧 不安,则宜清热,理气除满,方用栀子厚朴汤。
病机:热扰胸膈,气滞于腹。 主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治法:清热除烦,宽中除满。 主方:栀子厚朴汤。
病机:热扰胸膈,中焦虚寒。 主症:身热不去,微烦,腹痛,下利?,食少
等。 治法:清上温中。 主方:栀子干姜汤。
干姜是温中良药,有促进肠胃蠕动和肠液分泌 之作用。
本条有无下利?
81、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本来就有大便溏薄之人,不宜用苦寒之栀子, 那用什么代替呢?
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 吐者,止後服。
得吐者,止后服:意多见。可能是本方药较苦, 病人不适应而呕吐,这时对于病初愈者来说, 则要止后服。
若少气者:指身体困倦,懒言,宜健脾和胃, 栀子豉汤加甘草(脾胃病多用甘草)。不用黄 芪、人参之峻补品。
梔子甘草豉湯方 梔子十四箇(擘) 甘草二兩(炙) 香豉四
如果本证见有明显的烦躁,可以加大麻黄的剂 量(六两)
本方有无表证,如骨节疼痛等?
肯定没有!如果有,一定要加桂枝, 即是大青龙汤了。

1-7太阳病变证之结胸至欲愈候PPT课件

1-7太阳病变证之结胸至欲愈候PPT课件

❖制甘遂4.5g 大黄9g 芒硝6g ❖ 服后,大便畅通,燥屎与痰涎先后俱下,今已安
适矣。其它诸症,均各霍然。

(《经方实验录》1963:69)
10
同是泻药(1)
——王季寅先生
❖ 民国十八四月某日,狂风大作,余因事外出,当 时冒风,腹中暴疼。余夙有腹疼病,每遇发作, 一吸阿芙蓉,其疼立止。不料竟不见效,服当归 芍药汤加生军一剂,亦不应。时已初更,疼忽加 剧,家人劝延针医。余素拒针,未允所请。至午 夜,疼如刀绞,转侧床头,号痛欲绝。无何,乃 饮自已小便一杯,始稍安。已而复作,状乃如前。 黎明家人已延医至矣,遂针中脘,以及各穴,凡 七针。行针历五小时,痛始止。据该医云,腹部 坚硬如石,针虽止痛一时,而破坚开结,非药不 克奏功。因拟顺气消导之方。余不欲服,家人再 三怂恿,勉进一剂,病不稍减。
11
同是泻药(2)
❖ 翌日,家人仍欲延前医。余坚辞曰:余腹坚硬如 石,决非顺气化痰所能奏效,惟大承气汤或可奏 功,因自拟生军三钱,枳实二钱,厚朴三钱,芒 硝五分。服后,时许,下积物甚多,胸腹稍畅。 次日胸腹仍觉满闷硬疼,又进二剂,复下陈积数 次。元气顿形不支,因改服六君子汤三剂。后元 气稍复,而胸腹满疼,仍自若也。更服大承气二 剂,不惟疼痛丝毫未减,腹中满硬如故,而精神 衰惫,大有奄奄欲毙之势。因念攻既不任,补又 不可,先攻后补,攻补兼施,其效犹复如此。生 命至是,盖已绝望矣!
❖【提要】大陷胸汤证的病因、病机、证治。
5
第四节 太阳病变证
2.热实结胸
❖ 【释义】 ❖ 1.证候分析 ❖ (1)病因:误下3)证候: ❖ 主症:心下痛,按之石硬,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
满疼痛,不可触按,脉沉而紧。 ❖ 次症:短气躁烦,但头汗出,日晡所小有潮热,

《太阳病变证实》课件

《太阳病变证实》课件

在太阳病变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呼吸 衰竭、心脏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 可能导致死亡。
中期
随着病情发展,太阳病变可能累及神 经系统,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瘫痪 等症状。同时,患者可能出现脑膜刺 激征和颅内高压症状。
太阳病变的病理变化
脑组织损伤
太阳病变患者的脑组织可能出现 水肿、出血、坏死等损伤。这些 损伤可能导致神经元死亡和脑功
定期检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皮肤检查,及时 发现病变并进行治疗。
治疗与预防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治愈率、复发率、不良反 应发生率等。
评估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实验室检 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进 行评估。
效果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分析治疗 方法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05
太阳病变的病例分析
诊断流程
收集病史、体查→初步判断→实 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综合评 估→确诊。
鉴别诊断方法
与相似疾病的鉴别
如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疾病的鉴别,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发病特点、疼痛性质等方面进行鉴别。
与继发性头痛的鉴别
如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等引起的头痛,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等 手段进行鉴别。
与原发性头痛的鉴别
太阳病变的发生与个人体质、环境因素、暴露时间等因素有关。
太阳病变的分类
01
02
03
日晒伤
由于短时间内过度暴露在 太阳下,导致皮肤出现红 肿、热痛、水疱等症状。
晒斑
由于长期暴露在太阳下, 导致皮肤出现黄褐色斑点 ,多见于面部和手臂。
雀斑
一种遗传性皮肤病,由于 黑色素细胞增多导致皮肤 出现褐色斑点,多见于面 部。
如与丛集性头痛、原发性搏动性头痛等鉴别,需根据头痛的发作特 点、伴随症状等方面进行鉴别。

伤寒论-太阳病-PPT

伤寒论-太阳病-PPT

桂枝汤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 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 桂枝汤主之。(12)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 邪风者,宜桂枝汤。(95)
阳浮:卫强,风寒束表,卫气浮于外,与邪气抗争而发热。 故“阳浮者,热自发”。 阴弱:荣弱,因卫气浮于外,不能固守,营阴外泄而汗 出。在加上风邪开泄,腠理不固。故“阴弱者,汗自 出”。
• 主症:发热,恶风,无汗;喘;头痛,身疼,腰痛,骨节 疼痛(麻黄八证),脉浮紧。
• 病机:风寒外束,卫强营郁,肺气失宣 • 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方药:麻黄汤
君:麻黄 臣:桂枝 佐:杏仁 使:炙甘草 • 调护法:温覆取微汗,不需啜热粥,以防发汗太过。
麻黄汤的灵活运用
•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
煎煮时要注意:先煮大黄,去药渣后纳入芒硝,最后 入甘遂末。
现代用于治疗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 特发性腹膜炎、局限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所引起的 腹膜炎、胸膜炎、腹水、水肿等。
• 3)太阳病,经治疗(发汗或误下)后,仍有表证,宜用桂 枝汤解表。(有喘的兼症,加厚朴、杏子)
桂枝汤的灵活应用
•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 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 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 4)营卫不和的自汗,用桂枝汤。
桂枝汤的灵活应用
太阳病的基本表现是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
风寒外袭
卫气受遏 经气不利
恶寒 头项强痛
正Hale Waihona Puke 奋起抗邪 邪正抗争于体表发热 脉浮

第四节太阳病变证.ppt

第四节太阳病变证.ppt
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 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1)
分析
误治:医下之
证:下利清谷不止----脾肾阳衰,阴寒内盛
身体疼痛---表证未解。
病机:表证不解,真阳大伤
伤 治疗:急当救里(回阳救逆)---四逆汤
寒 患
药后:清便自调(利止)---里阳已复

身疼痛----表证仍在
较重者:反复颠倒---卧起不安

心中懊憹---烦闷殊甚,不可名状
证 重者:胸中窒、心中结痛---邪热阻隔,气机不畅
太 阳
治疗:栀子豉汤---清热宣郁除烦

兼少气:热扰胸膈,中气受损---栀子甘草豉汤
兼 证
兼呕者:热扰胸膈,胃气不和---栀子生姜豉汤
【原文】火郁影响气分、血分的证治。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
【原文】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
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80)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
之。 (81)
病因:误汗吐下,正虚邪陷 较轻者:虚烦不得眠---余热留扰胸膈
较重者:反复颠倒---卧起不安

(二)辨寒热真假
【原文】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 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 在骨髓也。 (11)
分析
真寒假热---身大热,反欲得衣-----

热在皮肤,寒在骨
人 真热假寒---身大寒,反不欲得衣------
寒在皮肤,热在骨。
太阳病误吐而致胃气耗伤的变证
【原文】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
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 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 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 此为小逆。(120)

《太阳病变证结胸证》课件

《太阳病变证结胸证》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太阳病变证结胸证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结胸证概述 • 太阳病变证结胸证的症状与诊断 • 太阳病变证结胸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原则 • 太阳病变证结胸证的预防与调护 • 病例分享与讨论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寒、宣肺止咳。
针灸治疗与中药治疗
针灸治疗的优势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中药治疗的优点中药方剂可根源自个体差异进行加减,更加灵活,能够更好地适应病 情变化。
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
针灸与中药治疗可相互补充,提高治疗效果。在针灸治疗的同时, 可配合中药内服,以增强疗效。
REPORT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病程等。
症状描述
详细描述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发热、胸痛、咳嗽 等症状。
诊断依据
介绍医生如何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做出诊断。
病例分析与讨论
病因分析
分析患者患病的原因,如感染、 免疫等因素。
SUMMAR Y
01
结胸证概述
定义与分类
结胸证
指邪气内陷,与痰、水等互结, 胸中气机阻滞所致的以胸胁疼痛 、痰涎壅盛、气短喘息为主要表 现的证候。
分类
大结胸、小结胸、寒结胸、热结 胸等。
病因病机
病因
外感邪气、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
病机
邪气内陷,痰、水、食等互结,胸中气机阻滞,影响心肺功能。

最新伤寒论讲义课件:太阳病变证06(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伤寒论讲义课件:太阳病变证06(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3)外源性激活途径:药物依赖途径,如链激酶 (SK)、尿激酶(UK)、重组t-PA,是溶栓治疗的 理论基础。
[病机]:里虚之体,外感伤寒。平素脾胃中焦虚寒,化源不足。 [治则]:健中补脾,调和营卫 [方药]:小建中汤
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 桂枝汤--------既调和营卫,又健中补脾(辛甘化阳,酸甘化阴)
饴糖—— -- 甘温健中,调养脾胃 全方以酸甘辛和合而成,共奏温中健脾,平补阴阳,调和气血之功。健 脾胃,益气血,则悸烦可治。
一、正常的止血机制
正常的止血需要的必要的条件: • 完整的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 • 有效的血小板质量和数量 • 足够的血浆凝血因子活性
血小板的作用
• 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血小板在正常血流中沿着毛细 血管内壁整齐排列,随血流有序循环,减低血管通透 性和脆性,维持血管内壁光滑和完整性。
• 粘附功能:病理情况下,血管局部受损伤时,血小板 膜糖蛋白Ib-Ⅸ -Ⅴ(GPIb-Ⅸ -Ⅴ)与暴露的胶原纤维 结合,即血小板粘附。
最新伤寒论讲义课件:太阳病变 证06(心阳虚,脾阳虚,肾则 [原文]: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 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16上)
心阳虚症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 者,桂枝甘草汤主之。(64)
凝血调节系统
• 抗凝血酶:AT-Ⅲ • PC • PS • TFPI(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 PZ和ZPI(蛋白Z依赖的蛋白酶抑制物)
纤溶蛋白溶解系统
纤溶酶原(PLG)
纤溶酶(PL)
激活途径:
(1)内激活途径:通过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有关因子裂解 PLG形成PL
(2)外激活途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尿 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使PLG转变为PL

太阳病篇变证课件

太阳病篇变证课件

变证治疗原则 变证概念
变证特征
变证的治疗原则
Contents 1
2
3
4
辨病之虚实
虚与实
二者之间关系
何脏之虚气血阴阳
何种邪气影响脏腑
Diagram
表与里关系正确理解教表里先后治则
如何判表里
1.
标本缓急治则
1
误治:下法或汗法
2
标本缓解
如何体现
3
缓、急
治疗原则
Hot Tip 举例示范:
外感表证兼下利清谷不止; 外感表证兼身体疼痛。

Block Diagram
案1案2案3案4
男, 胃痛女,心陈某,
陈某,患者高热半月有余,神昏也已一周.诊见:四肢厥冷,过肘过膝,面向床里倦卧,重衣厚被,包裹严实,呼吸急促微弱,声音低微,神昏谵语;肛门时有青黑液体自流,已不食者六七日,自然无物可下;舌边尖淡白,舌苔灰黄而厚,但不燥不腻,极微极细。

杨某,始因感风寒,身热头痛,进某医方十余剂,皆以苦寒凉下并重加犀角、黄连等,愈进愈剧,殆至危在旦夕,始延余诊视:病者目赤,唇肿而焦,赤足露身,烦躁不眠,神昏谵语,身热似火,渴喜水饮,小便短赤,大便已数日不解,食物不进。

伤寒论课件:太阳病变证-热证和虚证共85页文档

伤寒论课件:太阳病变证-热证和虚证共85页文档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伤寒论课件:太阳病变证-热证和虚证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பைடு நூலகம்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85

太阳病变证【PPT】52页PPT

太阳病变证【PPT】52页PPT

太阳病变证【P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辨标本缓急
【原文】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
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 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91)
分析
误治:医下之
证:下利清谷不止----脾肾阳衰,阴寒内盛
身体疼痛---表证未解。
病机:表证不解,真阳大伤

伤 治疗:急当救里(回阳救逆)---四逆汤
【原文】火郁影响气分、血分的证治。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
汤主之。 (77)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
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78)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
朴汤主之。 (79)
烦热—误治引起邪热郁留胸膈,扰及心神 胸中窒—火郁胸中气机 身热不去—余热未尽 心中结痛者--火郁胸中气机,留气积血 心烦—郁热上扰 腹满—火郁脘腹气机
1.4.1第四节--太阳病变 证
(一)变证治则
【原文】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
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 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16)
分析
病程---三日
辨治经过 已发汗
太阳病
若吐若下若温针
仍不解。
决诊:坏病
治则:“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分析
当恶寒、发热---寒邪束表,正邪交争 自汗出---中阳不足,卫阳受损,开合失度
方药:调胃承气汤
虚寒变证的主症主脉
【原文】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
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60)
分析
因机 先攻下----阴亏里虚 后发汗----阳气外耗
内外俱虚
太 脉 微---阳虚推动无力

细---阴虚脉道不充

振寒---筋脉失温,身乏自持
证 恶寒---阳气亏虚,机体不得温煦
治法:温阳和阴
【原文】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
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80)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
之。 (81)
病因:误汗吐下,正虚邪陷 较轻者:虚烦不得眠---余热留扰胸膈
较重者:反复颠倒---卧起不安

心中懊憹---烦闷殊甚,不可名状
证 重者:胸中窒、心中结痛---邪热阻隔,气机不畅
耳窍失养
原因:重发汗,虚故也---虚证耳聋
转机:饮水多必喘 以水灌之亦喘
形寒饮冷伤肺, 肺虚气逆
(四)辨汗下先后
【原文】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
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 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 逆。 (90)
分析
❖表里同病
▪ 表证为急为重 先表后里为顺 若先里后表为逆
▪ 里证为重为急 先里后表为顺 若先表后里为逆
现证 不恶寒发热---表证已解;
太 阳
关脉 细---阴液不足

数---脾胃虚阳躁动
吐后 中阳损伤 邪陷中焦
一二日误吐 饥而不欲饮食
两种 情形
胃伤不重,尚有食欲 三四日误吐 朝食暮吐---不能腐熟水谷
胃伤较重 欲食冷食----阳虚躁动
不喜糜粥---不能纳食化谷。
讨论胃虚呕吐证
【原文】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
病因:误汗吐下,正虚邪陷
较轻者:虚烦不得眠---余热留扰胸膈
较重者:反复颠倒---卧起不安

心中懊憹---烦闷殊甚,不可名状
证 重者:胸中窒、心中结痛---邪热阻隔,气机不畅
太 阳
治疗:栀子豉汤---清热宣郁除烦

兼少气:热扰胸膈,中气受损---栀子甘草豉汤
兼 证
兼呕者:热扰胸膈,胃气不和---栀子生姜豉汤
太 阳
治疗:栀子豉汤---清热宣郁除烦

兼少气:热扰胸膈,中气受损---栀子甘草豉汤
兼 兼呕者:热扰胸膈,胃气不和---栀子生姜豉汤 证 兼腹满:热扰胸膈,腑气不畅---栀子厚朴汤
兼中寒:热扰胸膈,中阳受伤---栀子干姜汤
禁例:旧微溏者禁之---脾胃(肾)虚寒者不宜
鉴别
❖虚烦:
▪ 无形之邪热内扰胸膈。心烦不眠,微热
❖实烦:
▪ 阳明腑实内结致烦。腹满不大便,谵语、潮热
❖阴烦:
▪ 虚寒危证。无热恶寒,神情淡漠或昏睡,脉微 细沉伏。
(三)辨虚证实证
【原文】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 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 气,与调胃承气汤。 (70)
分析
太阳病 发汗后
体质
恶寒甚,不发热 汗后伤阳
虚证
阳气大虚,机体失温
治则---温阳益气
方药---根据三阴证而选
不恶寒但热,必烦、便秘---汗后阴伤
邪从燥化,内结阳明之腑 实证 治疗:当和胃气---通腑泻热,顺承胃气
方药:以四逆加人参汤化裁。
重发汗损伤心阳及 汗后水饮伤肺的证治
【原文】 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
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 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 灌之亦喘。 (75)
分析
望诊:病人叉手自冒心---心阳虚故喜按
闻诊:教试令咳而不咳 心肾不足
病 人 决诊:耳聋无闻
寒 患
药后:清便自调(利止)---里阳已复

身疼痛----表证仍在
病机:里阳已复,表证独在
治疗:急当救表(解肌祛风)
方药:桂枝汤
表里同病,舍证从脉
【原文】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 当救其里,四逆汤方。(92)
分析
证:发热头痛---风寒束表 脉反沉---少阴阳虚,证属表里同病。
病 治疗经过:与表里双解---不差 人
根据小便清否辨表里证治
【原文】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
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 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 汤。 (56)
分析
不大便六七日---燥实内结,腑气不通 头痛----浊热上扰(以前额为甚) 伤 发热(蒸蒸发热)---里热蒸腾 寒 小便黄赤---热郁于里 诊断:阳明里证
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 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122)
分析
因机:误汗,过汗----胃中虚寒,胃气上逆
虚证 证 呕吐(清冷)---胃寒气逆
不思饮食---胃中虚冷,纳化不佳
脉 数
脉:数无力---胃中虚阳躁动----数为客热
实证
因机:胃热亢盛,机能亢奋 证:消谷引食---胃热亢盛 脉:数有力---胃中实热
目前情况:身体疼痛---表证不除 下利清谷---里虚较急
治疗:当救其里---四逆汤---回阳救逆。
【原文】
栀子豉汤证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
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
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 ,栀子豉
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
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