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垂虹亭下系扁舟-过垂虹古诗赏析
吴潜《满江红 送李御带珙》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满江红送李御带珙》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②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③ 拚一醉,留君住。
歌一曲,送君路。
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注释】①李御带珙:李珙,字开伯,吴郡人,历官御带、国子司业,撰有借春秋以寓时事的《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一书。
②红玉阶:红色玉石砌成的台阶,借指宫殿朝堂。
引去:即离开,隐退。
③垂虹亭:在今江苏吴江县垂虹桥上。
《吴郡图经续记》云:“吴江利往桥,庆历八年(1048),县尉王廷坚所建也。
……桥有亭曰垂虹。
苏子美尝有诗云:‘长桥跨空古未有,大亭压浪势亦豪。
’非虚语也。
”鲈堪煮:用西晋张翰的典故。
翰在洛阳做官,忽一日见秋风起而思念吴中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
【译文】试问你为何要离开玉阶朝堂翩然引去?念此去湖海之上将与烟雨相伴与鸥鹭为侣。
报国无门空白怨愤,空有济时良策,可是谁来听取?不如归去,垂虹亭下系扁舟,吴江岸上煮鲈鱼。
我不惜一醉留你住,再歌一曲送你上路。
放眼大江南北望,满目疮痍归何处?世事悠悠浑然未尽了,光阴荏苒如今人已老。
试抬头笑向青天卜前程,青天默默无回声。
【集评】明·杨慎:“《送李御带珙》一词,‘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亦自道也。
李珙号竹湖,亦当时名士。
所著有《春秋王霸列国分纪》”(《词品》卷五)【赏析】朋友辞官归隐,词人设宴饯行,依依惜别之际,写下了这首倾吐衷曲的送行词,既洋溢着对朋友理解、同情、关切、劝慰的真挚情谊,又借送客抒发了自己既忧时愤世而又不忍遽然退隐的复杂深沉的思想感情。
此词抒情曲折回环,而且层层深入,有如剥笋。
词人巧妙地运用了四组设问句式,一“问何事、翩然引去”?结以归隐湖海;二问“济时”“报国”心曲“从谁吐”?结以泛舟煮鲈;三问“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结以世事未了;四“笑问青天”,结以青天无语。
风定过垂虹亭的注释和译文
风定过垂虹亭
风定过垂虹亭,水平流近画桥楼。
山色遥看上元夜,城灯远处接横沟。
注释:
风定过垂虹亭:风停了过垂虹亭。
垂虹亭是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边上的一座古亭,因为从亭上可以看到散发着七彩光芒的虹霓云气的景象,所以得名“垂虹亭”。
水平流近画桥楼:水面平静,流动的水与画桥楼相近。
画桥楼是位于杭州西湖汉白玉板桥上的一座古亭楼,建于明代。
亭楼四周有迷雾蒙蒙的美景,据说此地更是唐代文人孟浩然登高远眺的佳地。
山色遥看上元夜:远眺山色,正值上元之夜。
上元节是传统的中国农历正月十五日,也是祭祀祖先的一天。
因其落在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份,所以又被称为“元宵节”。
上元节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当然也是唐宋诗人们咏史抒情的一大诗题。
城灯远处接横沟:城市的灯火在远处接连不断,炫目的灯光与远方的横沟相连。
横沟又称古沟,原是杭州城西南的一条天然水系,已经被填埋改建成道路。
这里所描绘的景色为杭州城外夜晚的繁华热闹景象。
译文:
风停在垂虹亭上,水面平静,潺潺的流水在画桥楼下流淌。
望着远方的山峰,此时正是上元之夜。
城市的灯火在遥远的地方点亮,炫目的灯光穿过远方的横沟,照亮了城市的夜空。
垂虹亭 朱南杰赏析
垂虹亭朱南杰赏析
垂虹亭是朱南杰的诗作,这首诗描写了亭子的气势和亭子周围的景色,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浪涌孤亭起”,就突出了垂虹亭的气势,用“浪涌”形容其孤亭屹立、巨浪腾空的气势,十分贴切。
作者接着用“当年蓬莱顶上,海风飘坠”的典故,将垂虹亭的来历描绘得非同寻常,重虹亭似乎是仙山上飘来的亭子,增添了神秘色彩。
在描写垂虹亭的同时,作者也描绘了周围的景色。
他用“八柱蛟龙缠尾,斗吐出、寒烟寒雨”来形容八根柱子上有八条蛟龙环绕,并能喷烟吐雨,显示了亭子外观的壮丽。
而“昨夜鲸翻坤轴动,卷雕翚、掷向虚空里”则描绘了巨鲸翻动地轴,把飞檐抛到天空的景象,将垂虹亭的遭遇表现得十分生动。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转而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留君住”须“拚一醉”,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依依惜别之情。
“歌一曲,送君路”,中有着多少依恋、怜惜。
而“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则表现出对友人此去的不舍和怅然若失之情。
总的来说,垂虹亭是一首十分优美的诗作,作者通过生
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将垂虹亭的气势和周围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通过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送别之题的描写,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表达得十分感人。
风定过垂虹亭的注释和译文
风定过垂虹亭的注释和译文
《风定过垂虹亭》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诗,是其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描绘了垂虹亭在凉风习习的秋日里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
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这首诗的注释和译文,
以及这首诗的深层含义。
注释:
风定:风停止
虹:从天空中太阳光线与雨雾反射而成的彩虹
亭:小亭子
落:(音luò)古代指某处。
译文:
秋日的垂虹亭,凉风习习中,风停止了。
彩虹跨越在亭子的上空。
亭子坐落在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这首诗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却暗含了深层的含义。
诗中的垂虹亭
颇有些寓意,它象征着人生中的难忘之处。
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难与
波折,正如秋日凉风一样,总相信美好事情的发生。
这种信念,就如
同彩虹一般,一旦出现便是会带来美好的变化。
除此之外,这首诗还抒发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情喜爱。
诗人通过描绘垂虹亭在秋日的风光,用心灵的眼睛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从而给读者带来视觉和情感上的双重享受。
总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敬畏,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与追求。
它对我们时刻坚定信念,秉持热爱生活的态度,鼓舞我们勇往直前,不断追求美好的未来。
《满江红》诗词九首赏析
《满江红》诗词九首赏析《满江红·写怀》【宋代】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侍从头、收拾旧山河”。
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
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满江红·暮雨初收》【宋代】柳永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这首词抑扬有致的节奏中表现出激越的情绪,从泊舟写到当时的心绪,再从忆舟行写到日后的打算,情景兼融,脉络清晰多变,感情愈演愈烈,读来倍觉委婉曲折、荡气回肠。
可见柳永不愧是一位书写羁旅行役之苦的词中高手。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宋代】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最后三句,作者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
眼前他虽然登黄鹤楼,作“汉阳游”,但心情是无法宁静的。
或许他会暗诵“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名篇而无限感慨。
不过,待到得胜归来,“再续汉阳游”时,一切都会改变,那种快乐,唯恐只有骑鹤的神仙才可体会呢!词的末句“骑黄鹤”三字兼顾现实,深扣题面。
张可久《人月圆·客垂虹》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古诗-赏析
张可久《人月圆·客垂虹》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古诗-赏析《人月圆·客垂虹》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剧作家张可久客居吴江(今江苏苏州)时所作的一首散曲。
该曲表达了作者独自一人客居异乡,内心的孤独与凄凉之情。
[黄钟]人月圆·客垂虹张可久三高祠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蒙。
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注】①三高祠,在吴江垂虹桥东,祀越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此三人皆功成名就而后退隐。
1.这首散曲的结尾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又描绘出一个怎样的游子形象?请分别进行简要概括。
(5分)2.这首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抒发思想感情?请选取其中两种手法结合作品进行简要赏析。
(6分)参考答案:1.⑴作者以黄花、青灯、庭院、夜雨、秋风等意象描绘出一幅秋风萧瑟、夜雨凄凉的孤寂图景。
(2分,列举意象、概括景象特点各1分)⑵这三句描绘了一个人生失意、客居异乡、孤寂凄凉、年华老去的游子形象。
(3分,特点2分,身份1分。
)2.⑴用典,(1分)作者以范蠡、张翰、陆龟蒙三人功成身退的典故,(1分)表达了对古贤的追慕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慨自伤之情。
(1分)⑵直抒胸臆,(1分)作者以“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三句反问,(1分)直接表现了作者知音难觅、前途渺茫、无人理解的悲凉心境和孤寂情怀。
(1分)⑶以景结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分)作者以丛菊满院、夜雨青灯、瑟瑟秋风的凄清景象收束全曲,(1分)表现了客居他乡、白发穷途的孤寂凄凉。
(1分)(答出其中两种即可,每种在表述上手法名、举例分析、表达效果各占1分)。
附译文三高祠下水面如镜,倒映出上方的天空。
那清空朦胧的山影,也同样浸在水中。
到了这里,令人怀想起祠中三贤的高风:张翰因为思念家乡的莼羹,辞官回到吴中;范蠡功成身退,驾一叶扁舟遨游太湖,自在从容;陆龟蒙整日伴着煮茶的灶炉,甘做江湖上的隐翁。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原文及翻译赏析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原文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满江红送李御带珙》原文及翻译赏析《满江红·送李御带珙》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满江红·送李御带珙》原文及翻译赏析1满江红·送李御带珙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
朱敦儒《念奴桥 垂虹亭》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朱敦儒《念奴桥垂虹亭》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念奴桥垂虹亭》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②平分秋色。
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
③万顷琉璃,④一轮金镜,与我成三客。
⑤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
⑥深夜悄悄鱼龙,灵旗收暮霭,⑦天光相接。
莹彻乾坤,全放出、叠玉层冰宫阙。
洗尽凡心,相忘尘世,梦想都销歇。
胸中云海,浩然犹浸明月。
【注释】①垂虹亭:在今江苏吴江县城东旧利往桥(松江长桥)上。
北宋建。
王琪《垂虹亭》诗:“虹桥跨浪二千尺,桥上危亭在水心。
”垂虹亭为当时风景名胜。
②吴江:又称松江。
俗称苏州河。
源出太湖,东入大海,明以后改入黄浦江。
③萧萧: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
”④琉璃:形容江面水平如镜,水月交相辉映,晶莹犹如琉璃。
苏轼《虞美人》:“唯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⑤与我成三客:语本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⑥银汉:银河。
⑦灵旗:即招摇星。
暮霭:晚霞。
灵旗星出则晚霞收退。
【译文】快划桨放船,赶趁吴江清风露下,尽情分享秋夜景色。
卷起风帆慢慢行,垂虹亭边江水冷,初落的枫叶萧萧瑟瑟。
万顷湖面流光潋滟,一轮圆月照水交辉,与我对影成三客。
碧天如洗浩瀚空旷,银河与星星争比洁白。
深夜鱼龙静悄悄,灵旗星现晚霞消,秋水长天一色相连。
世界澄澈晶莹透亮,宛若冰雕玉砌的宫殿。
洗尽凡心俗念,忘却世事纷争,梦想全无超然心宽。
胸如云海万象涵纳,明月倒映别有洞天。
【赏析】此词表现出作者在观照自然山水时所体验到的神超形越的感受。
他在对垂虹亭下湖光水色的凝神观照中,与大自然的无限广袤、澄澈无尘的境界恍然神交契合,自我的心灵升华扩展,足以吞容整个宇宙,与宇宙的无限、永恒达到合一认同,于是个体渺小的私心尘念自然涤除,人生的烦恼、追求、梦想都荡然销解,苦闷获得解脱,灵魂得到净化,物我“相忘”,人与物、人与自然的疏隔距离也全部消融。
词的空间境界阔大飘逸,读之使人神思飞越。
词的意象不仅具有强烈的空间感,更有造型性的立体感,象“一轮金镜”、“叠玉”、“层冰”等,层次感立体感都极鲜明。
古代诗歌赏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①吴潜②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拼一醉,留君住。
歌一曲,送君路。
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注:①李珙:字开伯,吴郡人,历官御带国子司业(武臣的荣誉性官衔),是作者的友人。
②吴潜:南宋诗人,曾任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主张积极抗金,清除奸倭,却受谗被贬。
③红玉阶:红色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代指宫殿朝堂。
④垂虹:指江苏吴江县垂虹桥上为纪念晋代吴江人张翰而修的鲈乡亭,也叫垂虹亭。
14.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玉阶前”的一“问”,表明了作者対友人辞官的疑惑和关切。
B.“空自怨”的“空”,与“塞上长城空自许”中的“空”意思相同。
C.“留君”又“送君”,表明作者内心欲留而又不敢留的胆怯心理。
D.“一笑问青天”,既有内心的不平,又有早知结果的自嘲与豁达。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过垂虹”“堪煮”,表达了对江南丰饶物产和秀丽风景的赞叹。
B.“世事悠悠”“年光冉冉”显示出作者对过去美好岁月的深切留恋。
C.全词语句短促,节奏鲜明,与作者内心情绪上的激切与愤懑相应。
D.这首词,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与苏东坡《赤壁赋》的手法相同。
1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请以划线句的观点对“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一句加以赏析。
14.C15.C16.湖海之上,满汀鸥鹭,自由自在;远处烟雨中露出一半远帆,空阔、自然,写出了作者和友人对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但烟雨茫茫,也暗示出心中对报国无门的怨愤、对未来的渺茫。
【分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情感的能力。
C.“表明作者内心欲留而又不敢留的胆怯心理”错。
《满江红》原文及赏析(集合15篇)
《满江红》原文及赏析《满江红》原文及赏析(集合15篇)《满江红》原文及赏析1原文: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
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
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
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
天正远,伤飘泊。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
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赏析写景“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
”起笔着题,“万里”用得极有气势,“吹”极为生动,写出了登临高阁时的兴致。
这里引用了王勃的故事。
传说他往南昌途中,水神曾助以神风,使他一夕行四百余里,民谚谓“时来风送滕王阁”。
这个故事更表现了作者的兴致,还自然地将目前的登临与王勃当年联结了起来。
“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
”“槛外”写出了当时居高临下凭栏四望的感觉。
楚山,指西山。
楚江,指赣江。
“云涨”、“涛作”,景象当时壮观,可以想见词人心潮的激荡。
“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
”这是写登高远望时所看到的景象,征帆像行驶在树梢上,野鸟有时落在沙边。
“有时”,二字极为传神。
“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暮雨”说明其伫望之久。
正当游目骋怀、沉入遐思时,雨雾扑帘而来,真是“珠帘暮卷西山雨”,与王勃当年所见情景如此相象,也不禁临风嗟叹了。
以上是写在滕王阁览景。
景物写得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又处处映照着《滕王阁序》,融通了今古,拉长了视野。
这段景物描写明显地浸染着作者的情绪,如“征帆木未”就包含着前途渺茫之感,而“暮雨掩空来”不无凄凉之意,“今犹昨”则蕴含着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并且引出下片的抒怀。
抒怀“秋渐紧,添离索。
天正远,伤飘泊。
”“秋烟紧”就是秋意见深。
这秋意包括上片所写西风、暮雨,如果说登临楼阁时还给人以兴致,现在则给人以相反的刺激,让人更觉凄怆孤单了。
“天正远”,道途茫茫,任所还远着呢。
“正”字不堪。
这都是眼前所感。
这样一个季节,这样一种环境,这样一番景致,作者那敏感的心怎能不受到触动呢?于是下面由近及远,回首往事。
古诗满江红·送李御带珙翻译赏析
古诗满江红·送李御带珙翻译赏析《满江红·送李御带珙》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潜。
其古诗全文如下: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
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拼一醉,留君住。
歌一曲,送君路。
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赏析】此词是送别之作。
“御带”,又为“带御器械”,是武臣的荣誉性加官。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词的开头即问友人李珙何以辞官,可见这不是一般的聚散迎送,牵动肚肠的也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
“问何事”,语气也显得比较重。
可是下文却没有回答。
而是写李珙辞官后的逍遥生活。
“湖海上、一汀欧鹭,半帆烟雨”,写其“翩然”之状:出朝后漫游湖海,与鸥鹭为友,出没于烟波雨浪,显得多么自在、轻快。
“海客无心随白鸥”,似乎友人对这种境遇还很满足。
作者这里有意引而不发,使人感到飘逸的表象下隐藏着别种意绪。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这里是回答了,经过上面一番周旋,显得有很重的感情份量。
辞官后遨游江海固然自在浪漫,但辞官实是无奈之举。
虽有报国之志,济时之策,怎奈落得“空自怨”“从谁吐”,用问句表达出来,其中含有无奈、落寞、怨恨、孤独等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
“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垂虹亭位于吴江长桥头,这里是南宋连贯东西水路必经之地,李珙离临安往西自然经过这里。
这里还有一处著名的古迹:晋代吴江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起家乡的鲈鱼脍,于是慨然叹道:“人生贵在适志,安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哉!”便辞官返乡。
后人在这里建有鲈乡亭。
“垂虹亭”地名融合典故用在这里很合适:友人经过此地正是鲈肥堪脍时节,可尽地主之谊;友人亦是辞官归去,正与张翰同怀,可谓异代知音,不妨小住。
并且有用张翰“人生适志”安慰友人之意。
“鲈堪煮”,“堪”字耐人寻味,除了传达出主人殷勤款留之意外,还替友人表达了心里的多少不得已!“拚一醉,留君住。
米芾《垂虹亭》诗词阅读答案及赏析
米芾《垂虹亭》诗词阅读答案及赏析米芾《垂虹亭》诗词阅读原文垂虹亭米芾断云一叶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
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注释] 垂虹亭:在太湖东侧的吴江垂虹桥上。
桥形环若半月,长若垂虹。
洞庭:此乃太湖之别名,非湖南省之洞庭湖。
桑苎:代佛广植桑苎的家乡。
断云:片云。
一叶:这里指帆船。
洞庭:指洞庭山,在江西南太湖中,这里以洞庭山代指太湖。
破:剖开。
米芾《垂虹亭》诗词阅读题1、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对诗中一、二两句进行赏析。
2、诗歌以“垂虹秋色满东南”结尾,有何作用?米芾《垂虹亭》诗词阅读题答案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湖上的白帆如同白云,鲈鱼如同白玉雕成,柑橘如同黄金铸就。
以白云喻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水为一、云帆难辨的境界,有动态美;以玉喻鱼,以金喻柑,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鲈鱼和柑橘的金玉之质、金玉之色。
(意对即可)2、①照应题目,点明所写的景色。
②拓展了意境的空间,使东南大地都沉浸在垂虹金色的秋光里,表达了作者对垂虹亭深厚真挚的爱。
米芾《垂虹亭》诗词赏析这首诗写垂虹亭所见,起句大笔勾勒,白云、山水、扁舟,一望平远开阔,见出画家之诗的特点;对句写物产,以“金”、“玉”作形容,固是鲈鱼、柑桔色泽如此,也有作者视此二物重比金玉之意----轻庙堂富贵而重山水隐逸,自然引出下句言志,说与陆羽一流人物为友。
第三句有略一收束的韵致,也有了顿挫。
结句仍宕开去,点题写景。
“秋色满东南”照应首两句,更把意境纵横上下地拓展了。
“米芾《垂虹亭》诗词阅读答案及赏析”。
古诗《念奴娇垂虹亭》赏析
古诗《念奴娇垂虹亭》赏析念奴娇·垂虹亭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
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
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
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
深夜悄悄鱼龙,灵旗收暮霭,天光相接。
莹澈乾坤,全放出、叠玉层冰宫阙。
洗尽凡心,相忘尘世,梦想都销歇。
胸中云海,浩然犹浸明月。
译文乘船在吴淞江面,让船任意漂荡,我与吴淞江的风露,平分这漫天秋色。
在垂虹亭畔停下,秋天的水面,一片寒凉,枫叶已经开始“肃肃”飘落。
放眼望去,江面波光闪耀如同琉璃,一轮明月在天,似乎天地间就我们三个。
寥廓天空中星星与银河互相辉映。
夜深了,水中鱼龙也静下来,招摇星出现了,傍晚的云气似乎被它收了起来。
天水相接。
天地一片晶莹澄澈,月光洒在天地之间,就像是一座冰玉建造的宫殿。
面对此景,不禁洗净了世俗情思,忘却了尘世,一切想法都消逝了。
胸中的那片云海,被明月照彻,一片洁净广阔。
赏析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一个秋天的月夜,泛舟吴淞江,看到月光下天水一片皓洁,心思也不禁随之澄明空灵起来。
上片描写自己泛舟江面上。
这一部分,写风露、枫叶,然后是波光闪耀的江面、我和空中的明月。
这些比较实的景色,不过是他描画出来的一个以供读者想象的空间,而“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引导读者走向空灵的境界。
下片作者全力写这个让人神往的境界,首先是静,连水中鱼龙都安静下来,然后是澄澈,天地在月色水光中就像是冰凿玉砌的宫殿,让人遐想。
如此天地只有自己一个人,不禁放下机心,忘却尘嚣,让自己融入这空灵洁净,自己也便空灵洁净起来。
这首词很鲜明地体现了朱敦儒超尘脱俗的精神向往与清空疏朗的写作风格。
南宋-姜夔《过垂虹》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宋-姜夔《过垂虹》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这首七绝,是诗人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除夕,携小红由石湖(苏州与吴江之间的风景区,范成大的别墅所在)范成大家,乘船归湖州(今属浙江),路过垂虹桥时所写,因此诗题也命为《过垂虹》。
原文:
过垂虹
南宋-姜夔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翻译: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我自创的新调,音韵是如此和谐美妙,小红轻轻地唱着,我为她伴奏,吹着洞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一曲唱完,小船已摇过了吴江县城,回望经过的水路,轻烟绿波,还有那一座座美丽的石桥。
注释:
〔垂虹〕吴江县一座著名的桥。
〔范成大《吴郡志·桥梁》“利往桥,即吴江长桥也。
北宋庆历八年(年),县尉王廷坚所建。
有亭曰垂虹。
而世并以名桥。
”王象之《舆地纪胜》“垂虹本名利往,前临县区,横绝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乃三吴之绝景。
”
〔自作〕《砚北杂志》引此,“作”作“琢”。
按“自作新词”,言其自制曲《暗香》《疏影》等。
〔小红〕范成大送给姜夔的一个歌女。
〔低唱〕轻柔地歌唱。
〔松陵〕吴江县的别称。
〔陈沂《南畿志》“吴江本吴县之松陵镇,后析置吴江县。
”
〔烟波〕指烟雾苍茫的水面。
〔十四桥〕指沿途经过的众多石桥。
全句说回头张望,烟波缥缈,已经走过了许多路。
水调歌头·江海渺千里解析 汪莘水调歌头解析
水调歌头·江海渺千里解析汪莘水调歌头解析苏轼【原词】:水调歌头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居于黄州(今湖北黄冈)。
①作:建造。
湿青红:湿润的青漆、红漆颜色。
湿字承上“新作”,形容油漆新涂,鲜润清新。
②平山堂:在江苏扬州市,欧阳修所建。
③兰台公子:指宋玉,他曾任兰台令,相传兰台故址在湖北钟祥县境内。
④天籁:万物发出的自然之声音,这里指风声。
⑤刚道:硬要说,偏说。
【翻译】落日时分,我卷起锦绣窗帘,快哉亭下,亭连水,水连空,(水天一色)。
我知道你是为了我才新建造的这座亭子,窗户上青红油漆都还没干呢。
我经常记起在平山堂上,倚靠着枕头躺着欣赏烟雨迷蒙中的江南,看见一只孤单的鸿雁越飞越远,直至隐没在遥远迷蒙之中。
(在这快哉亭上),我体会到了醉翁说的话:“山光水色若有若无,若隐若现”。
宽达一千顷的广阔江面,全都像镜子似的洁净澄澈,水面倒影着碧绿的山峰。
忽然波浪涌起,掀动激荡着一只小船上的白头老人。
可笑兰台公子,不理解庄生所说的天籁的美妙之处,硬说风分为雌雄。
只有胸中有了浩然正气,才能享受、领会到这长达千里的“快哉”之风。
【赏析】:此词上片前四句以实笔写景,目光由远及近,然后转入对平山堂的回忆,后五句写平山堂,实际是以虚笔写快哉亭,二者风光一致,对欧阳修的思念更使此亭见得亲切;过片五句再次转回到目前,江面由静谧安闲而忽然波澜汹涌,作者视角也由千顷碧水聚焦于掀舞于其中的渔翁,最后三句议论和两句抒情即由此生发出来,表现了作者超然于万物之上的潇洒胸襟,以及对心性修养的不懈追求,这是作者寻找的内在超越之路。
全词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熔为一炉,表现作者身处逆境,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世界,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风格。
过垂虹(姜夔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过垂虹
宋代:姜夔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标签
古诗三百首、行舟
译文
立春了,天气渐渐转暖,冰冻霜雪虽然还有,但已很少了。
春天的到来,连草木也都知道。
眼前的一派绿色,充满了春天的生机。
一阵东风吹来,春水碧波荡漾。
注释
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
黄帝命伶伦断竹为筒(后人也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
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
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曰“律回”。
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
参差:不齐的样子。
关于作者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
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
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登垂虹亭二首》作者全诗原文赏析鉴赏
《登垂虹亭二首》作者全诗原文赏析鉴赏张元幹一别三吴②地,重来二十年③。
疮痍兵火后,花石④稻粱先。
山暗松江⑤雨,波吞震泽⑥天。
扁舟莫浪发⑦,蛟鳄正垂涎⑧。
熠熠⑨流萤火,垂垂饮倒虹⑩。
行云吞皎月,飞电扫长空。
壮观江边雨,醒人水上风。
须臾风雨过,万事笑谈中。
这两首诗作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是年春天,金兵南下,高宗从扬州仓皇渡江逃难,江北地区,大都失守。
直到初秋,局势才稍为稳定。
这时作者由故乡重来吴越,过吴江垂虹亭,感叹今昔,赋诗二首。
诗的首章,抒发了诗人旧地重游之感和对于时局的忧虞之情。
开头两句:“一别三吴地,重来二十年。
”三吴指苏南浙西一带地区。
作者在二十年前(徽宗大观四年)曾在吴越一带作客,那时正值承平,自己也正当壮年,如今重到这里,人已垂老,国家的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者抚今思昔,以三四两句:“疮痍兵火后,花石稻粱先,”表示自己深沉的感慨。
自从三年前金兵攻入中原以后,汴京失守,北方大地,疮痍满目,江淮地带,也沦为战区。
而在宣和年间,朝廷却不恤民力,在江南一带征花石纲,全不关心农事,使得人心涣散,民怨沸腾。
二十年间的往事,真是触目惊心。
第五六两句,写这次重过垂虹亭,正值雨天,松江上面一派阴云;远处的山峰,都消失在云雾中间;太湖湖面,卷起吞天的波涛,而江南的局势也还没有完全安定。
“山暗松江雨,波吞震泽天,”正是此刻的实况。
结尾两句:“扁舟莫浪发,蛟鳄正垂涎。
”作者有感于当前风涛的险恶,深深地警戒自己说:“这扁舟可不能轻率地开发啊,水里的蛟鳄,正在向人垂涎呢!”对当时的局势来说,这两句也有双关的语意,在江南的朝廷里,也正有坏人,企图伺机作乱哩。
次章写垂虹亭畔秋晚下雨的情况。
作者登上垂虹亭之后,适逢初秋的傍晚。
亭子的周围,闪动着熠熠的萤火;长长的垂虹桥,仿佛正垂在江边进行虹吸。
雨是刚刚才停止的,仰视天空,行云吞没了皎洁的月亮,闪电扫过长空而来。
接着又下起了晚雨,烟水苍茫的太湖上,一片迷蒙的雨景。
人月圆·客垂虹赏析
人月圆·客垂虹赏析人月圆·客垂虹赏析作品原文〔黄钟〕人月圆·客垂虹①三高祠下天如镜②,山色浸空濛。
莼羹张翰③,渔舟范蠡④,茶灶龟蒙⑤。
故人何在,前程莫问,心事谁同。
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1]注释译文词语注释①垂虹:桥名,在吴江(今属江苏)东,一名长桥。
桥上有垂虹亭。
②三高祠:吴江人于宋代所建,以纪念范蠡、张翰、陆龟蒙三位乡贤。
祠在垂虹桥东。
③张翰:晋人,字季鹰。
曾为齐王司马同召为大司马东曹掾,因为思念吴中的莼羹、鲈鱼,毅然辞官回乡。
莼,一种圆叶的水生植物。
④范蠡:春秋越国大夫,曾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
相传他功成后即以一舟载上西施,同泛于太湖之中。
⑤龟蒙:陆龟蒙,字鲁望,晚唐人。
隐居不仕,以茶酒自娱。
[2]作品译文三高祠下水面如镜,倒映出上方的天空。
那清空朦胧的山影,也同样浸在水中。
到了这里,令人怀想起祠中三贤的高风:张翰因为思念家乡的莼羹,辞官回到吴中;范蠡功成身退,驾一叶扁舟遨游太湖,自在从容;陆龟蒙整日伴着煮茶的灶炉,甘做江湖上的隐翁。
联想自己,故人不知何处,前途不堪想象,更无人理解心中的苦衷。
庭院里菊花又开了几丛,我在昏暗的灯下守听着夜雨,任秋风把新添的白发吹动。
[3]作品鉴赏这首散曲以两句景语领起,以下接连用了三组鼎足对,显得整饬凝练,气象苍古。
作者擅长以词法入曲的风格,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高祠下两句,描绘了垂虹桥一带水平如镜,山水相映的`景色。
这里不仅风光如画,还有令人向慕的人文景观纪念范蠡、张翰、陆龟蒙三位先贤的三高祠。
这两句虽是纯客观的白描,但行人(尤其是客子)到此不会无动于衷,这是必然无疑的。
莼羹三句是第一组鼎足对。
这三句将三高祠的三位祠主同与他们关系最密切的事物并列在一起,表现了作者缅怀前贤的苍茫心绪。
张、范、陆三人除了高风亮节的共性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即他们都在故乡的土地上得其所哉。
对于客垂虹的作者来说,这一点不可能不使他受到强烈的震动。
【古诗三百首】过垂虹赏析_姜夔的诗
【古诗三百首】过垂虹赏析_姜夔的诗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注释
⑴垂虹:吴江县一座著名的桥。
范成大《吴郡志・桥梁》:“利往桥,即吴江长桥也。
庆历八年(1048),县尉王廷坚所建。
有亭曰垂虹。
而世并以名桥。
”王象之《舆地纪胜》:“垂虹本名利往,前临县区,横绝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乃三吴之绝景。
”
⑵《砚北杂志》引此,“作”作“琢”。
按“自作新词”,言其自制曲《暗香》、
《疏影》等。
⑶松陵:吴江县的别称。
陈沂《南畿志》:“吴江本吴县之松陵镇,后析置吴江县。
”
⑷十四桥:泛指许多桥。
全句谓回头张望,烟波缥缈,已经走过了许多路。
赏析
此诗与《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同为南行船上所作,句清敲玉,摇曳有致,如歌如画,
情韵丰赡。
在低徊的箫声中穿过的一座座画桥,渐渐地消失在缥缈的烟波之中,意犹未尽。
其自作新词《暗香》写的是自己身世飘零之恨和伤离念远之情,《疏影》则披露了作者对
国家衰危的关切和感触。
(见《两宋文学史》,程千帆、吴新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而在冬夜的归途中,在浩渺的湖面上,在一叶扁舟中,吹箫人暂时忘却了烦恼,一
种微微的喜悦溢上心头。
此诗一、二句轻快,三、四句语调低缓而不哀,其个中的微情妙
韵须于画外余音去深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经典诗句】浣溪沙红桥原文_翻译和赏析_王士祯
【经典诗句】浣溪沙?红桥原文_翻译和赏析_王士祯浣溪沙?红桥朝代:清代作者:王士祯原文: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遥指平山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
相关内容相关内容注释作者:佚名①桡:船桨,此指船。
②平山:指平山堂,扬州游览胜地。
③断鸿:失群的孤雁。
④广陵:即扬州。
相关内容相关内容评解作者:佚名此词写舟中观看红桥景色,抒发怀古之幽思。
上片写美景诱人。
白鸟朱荷,碧波荡漾,画舫悠游,光艳照人。
面对绿柳红桥,不禁思绪万千。
回顾往事,怎不令人黯然消魂!下片借眼前景物,抒发感怀。
放眼远望,平山山外路漫漫,江潮汹涌水迢迢。
无数失群孤雁,空中徘徊。
这凄凉景色,勾起了无数新愁。
无法排遣,只好付于广陵潮水。
通篇含蓄、有神韵。
相关内容王士祯王士祯(?),原名王士?,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
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
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
书法高秀似晋人。
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
论诗创神韵说。
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
擅长各体,尤工七绝。
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
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垂虹亭下系扁舟|过垂虹古诗赏析
作者:姜夔
过垂虹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注释
⑴垂虹:吴江县一座著名的桥。
范成大《吴郡志·桥梁》:“利往桥,即吴江长桥也。
庆历八年(1048),县尉王廷坚所建。
有亭曰垂虹。
而世并以名桥。
”王象之《舆地纪胜》:“垂虹本名利往,前临县区,横绝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乃三吴之绝景。
”
⑵《砚北杂志》引此,“作”作“琢”。
按“自作新词”,言其自制曲《暗香》、《疏影》等。
⑶松陵:吴江县的别称。
陈沂《南畿志》:“吴江本吴县之松陵镇,后析置吴江县。
”
⑷十四桥:泛指许多桥。
全句谓回头张望,烟波缥缈,已经走过了许多路。
赏析
此与《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同为南行船上所作,句清敲玉,摇曳有致,如歌如画,情韵丰赡。
在低徊的箫声中穿过的一座座画桥,渐渐地消失在缥缈的烟波之中,意犹未尽。
其自作新词《暗香》写的是自己身世飘零之恨和伤离念远之情,《疏影》则披露了作者对国家衰
危的关切和感触。
(见《两宋文学史》,程千帆、吴新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而在冬夜的归途中,在浩渺的湖面上,在一叶扁舟中,吹箫人暂时忘却了烦恼,一种微微的喜悦溢上心头。
此一、二句轻快,三、四句语调低缓而不哀,其个中的微情妙韵须于画外余音去深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