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道路平面交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道路平面交叉 类型 • 无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 • 有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 • 环形平面交叉口 • 高架路下的平面交叉口
第五章 道路平面交叉 平面交叉口应按交通组织方式分类: • 平A类:信号控制交叉口--A1(出口道展宽)、A2 (出 口道不展宽) • 平B类:无信号控制交叉口—B1(支路只准右转通行)、 B2(减速让行或停车让行标志)、B3(全无管制) • 平C类:环形交叉口 平面交叉口的选用类型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④ 平行线法 如图所示,先把路脊线的交叉点与各转角曲线的圆心连 成直线,然后按施工要求在路脊线上分若干点,过这些点作 该直线的平行线交于行车道边线,即得平行线法标高计算线 网。
路脊线 路脊线交叉点
圆心
圆心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 以上四种方法中,对于正交的十字型或T型交叉口,各种 方法都可采用;而对斜交的交叉口宜采用圆心法和等分法
一、平面交叉几何类型及设计原则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 路口的选型应根据城市道路的布臵、相交道路的性质、设计 小时交通量、交通性质及组成和交通组织措施确定 • 相交道路宜为4条,不宜超过5-6条 • 避免错位交叉 • 平交口间距应根据道路网规划、道路等级性质、计算行车速 度、交通量等因素确定,不宜太短
二、交叉口平面线形与纵断面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 平曲线起终点离交叉口中心距离应根据道路等级、计算行车 速度等确定,不应太短 • 两条道路相交,主要道路的纵坡宜保持不变,次要道路的纵 坡做调整 • 交叉口进口道的纵坡度,宜小于或等于2% • 桥梁引道处尽量避免设平交口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5) 斜坡地形 ☆处于斜坡地形上,相邻两条道路纵坡指向交叉口而另两条 背离。 • 相交道路的纵坡均不变,而将两条道路的横坡在进入交 叉口前逐渐向相交道路的纵坡方向变化,使交叉口上形 成一个单向倾斜面。并在纵坡指向交叉口道路的人行横 道线外设雨水口。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谷 线 地 形
斜 坡 地 形
马 鞍 形 地 形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1)凸形地形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处于凸形地形上,相交道路的纵坡方向均背离交叉口
• 设计时使交叉口的纵坡与相交道路的纵坡一致,适当调整 一下接近交叉口的路段横坡,让雨水流向交叉口四个转 角的街沟或路基外排除,交叉口内不需设雨水口。
过C3的A、O3 连线与转角曲线半 径相交于D3,则D3点的标高为
hD3 hA
hA hC 3 AC 3
AD3
对于其它各点的标高,可根据上述已算 出的特征点标高,用补插法求得。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② 等分法 如图所示,将路脊线等分为若干份,相应地把转角曲线 也等分为相同份数,连接对应点,即得等分法标高计算线 网。
平面交叉口类型 主干路-主干路 主干路-次干路 主干路-支路 次干路-次干路 次干路-支路 支路-支路 选 推荐形式 平A1类 平A1类 平B1类 平A1类 平B2类 平B2类或平B3类 型 可选形式 下穿型菱形立交 — 平A1类 — 平C类或平A1类 平C类或平A2类
4
第五章 道路平面交叉 适用条件 • 无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 路口高峰小时车流量<500pcu/h • 有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 800-3000pcu/h • 实施分流渠化、信号管制的干道交叉口 3000-6000pcu/h • 环形平面交叉口 <2700pcu/h • 交通量设计年限 与相交道路设计年限相同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2)凹形地形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处于凹形地形上,相交道路的纵坡方向都指向交叉口。
• 这种形式地面水都向交叉口集中,排水比较困难,应尽 量避免。若因地形限制,不得已时应设臵地下排水管 道排水。为防止雨水汇集到交叉口中心,应适当改变 相交道路的纵坡,以抬高交叉口中心标高,并在转角 设臵雨水口。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4、竖向设计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形式主要取决于相交道路的纵坡、横坡及 地形。 • 以十字交叉口为例,按地形及相交道路纵坡方向,竖向设计 有六种基本形式: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凸 形 地 形
凹 形 地 形
分 水 线 地 形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 目前对于简单的沥青路面交叉口,通常采用特征断面法;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交叉口和大型、复杂的沥青路面交叉 口,一般采用高程图法。 (二)传统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步骤 (1) 收集资料 • 测量资料:交叉口的控制标高和控制坐标,地形图等。 • 道路资料:相交道路的等级、宽度、纵坡、横坡等。 • 交通资料:交通量及交通组成。 • 排水资料:区域排水方式,已建或拟建的地下、地上排水 管渠的位臵和尺寸。
标 高 计 算 线
等 分
圆 心
等 分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③ 圆心法 如图所示,在路脊线上,按施工要求每隔一定距离 或等分定出若干份,并与转角曲线的圆心连成直线(只 连到转角曲线上),即得圆心法标高计算线网。
路基线交叉点
标 高 计 算 线
ig
路 基 线
ig
圆 心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2)绘制交叉口平面图 • 按比例绘制出道路中心线、车行道、人行道及分隔带的宽 度,转角曲线和交通岛。 (3) 确定交叉口的设计范围 • 交叉口的设计范围一般为转角圆曲线的切点以外5~10m。 (4) 确定立面设计图式和等高距 • 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纵坡方向、地形情况以及排水等要 求,确定所采用的立面设计图式。根据纵坡大小和精度要 求选定等高距h,一般h=0.02~0.10m,为计算方便取偶数 为宜。 (5) 勾绘设计等高线 (6) 计算施工高度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① 方格网法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转角曲线切点横断面上的三点标高为 由E3或F3的标高可推算出车行 道边线延长线交叉点C3的标高
hE 3 hE 2
B hG i 2 2
hG=hA-AG· i1
hc3
( hE3 R i1 ) ( hF3 R i1 ) 2
1.52
N
F4
1.37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2) 计算“标高计算线”上的设计标高 每条标高计算线上标高点的数目,可根据路面宽度、施工 需要以及等高距来确定。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路宽、坡陡、 施工精度要求高的,标高点可多些;反之,则少些。直线型 路拱可线性内插。抛物线形路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3) 分水线地形 ☆处于分水线地形上,有三条道路纵坡方向背离,一条指向 交叉口。 • 设计时应将纵坡指向交叉口的道路路脊线在交叉口处分 为三个方向,相交道路的横断面不变,并在纵坡指向交叉 口道路的人行横道线外设雨水口,防止雨水流入交叉口内。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4) 谷线地形 ☆处于谷线地形上,有三条道路纵坡度方向指向交叉口而一 条背离。 • 与谷线相交的道路进入交叉口之前,在纵断面上产生转 折而形成过街横沟,不利于行车,应尽量使纵坡转折点 离交叉口远一些,并在该处插入竖曲线。纵坡指向交叉 口的人行道线外设雨水口。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第五章 道路平面交叉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口 第二节 信号控制平面交叉口 第三节 环形平面交叉
第五章 道路平面交叉 • 交叉口是道路交通的咽喉,相交道路的各种车辆和行人都 要在交叉口处汇集、通过。 车辆和过街行人之间、 车辆和车辆之间、特别 是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之 间的干扰,会阻滞交通, 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59%的事故出现在交 叉口 ☆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 时间占全程行车时间的 31%
二、交叉口平面线形与纵断面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 平面交叉路线宜采用直线并尽量正交,必须斜交时,交 叉角不宜小于45° ☆驾驶员不易识别从进口道进入的车流 ☆为大型车辆的转弯造成麻烦 ☆车辆与行人增加了穿越交叉口的时间和距离
二、交叉口平面线形与纵断面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交叉口角度不大于45°时,重新设计 ☆对等级低的道路进行改造,使其垂直交叉(A、B)
2.05
A
1.944
2.022
1.838
1.918
1.984
1.882
D4
1.927
1.813
1.732 1.780 1.709 1.626 1.604 1.575 1.483 1.445 1.531 1.40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678 1.630
1.828
1.84
1.729
1.746
1.652 1.558 1.464
1. 竖向设计的目的: 合理确定交叉口范围内相交道路共同构筑面各个点的 设计标高,统一解决行车、排水、建筑艺术三方面在立面 位臵上的要求,使相交道路在交叉口处形成一个平顺的路 面。 2. 考虑因素 • 行车舒适 • 排水通畅 • 与周围建筑物标高协调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3. 相交道路纵横坡度的处理原则 • 主要道路通过交叉口时,其设计纵坡保持不变,次要道路 的纵坡随主要道路的横断面而变,其横坡随主要道路的纵 坡而变。 • 同等道路相交时,两相交道路的纵坡保持不变,而改变他 们的横坡。 • 为保证交叉口排水,至少应使一条道路的纵坡坡向离开交 叉口一侧。
该方法的缺点在于次要道路重新定线所增加的四个曲 线段如同斜交一样,会成为危险路段。 采取此措施要与速度的降低以及前臵警示标志相结合
二、交叉口平面线形与纵断面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将交叉口分成两个垂直的 交叉口(C、D) 该方法消除了斜交角,但对 次要道路的运行效率有很大 影响 如果主路的速度高、主路或 次路交通量大,两个交叉口 的距离会更长 ☆ E为曲线段斜交交叉 口的处理,尽量避免在曲线 段形成交叉
(6) 马鞍形地形 ☆处于马鞍形地形上,相对两条道路纵坡指向交叉口面另两 条背离。 • 相交道路纵、横坡都可按自然地形在交叉口内调整,并 在纵坡指向交叉口的道路两侧设雨水口。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5.交叉口竖向立面设计方法 (一)设计方法 • 交叉口立面设计的传统方法有: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 及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 方格网法是在交叉口范围内以相交道路中心线为坐标基线 打方格网,求算各点的设计标高。 (5×5㎡ 或 10×10㎡, 混凝土路面) • 设计等高线法是在交叉口范围内选定路脊线和标高计算网, 并计算其上各点的设计标高,勾绘交叉口设计等高线。 (沥青路面) • 以上两种方法的结合称为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大型、 复杂的交叉口)
一、平面交叉几何类型及设计原则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用于主要道 路同次要道 路交叉,主 要道路应设 在交叉口的 直顺方向 锐角较小时,形成狭长的 交叉口,对交通不利(特 别对左转车辆)
一、平面交叉几何类型及设计原则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尽量避免错位交叉,畸形交叉口
一、平面交叉几何类型及设计原则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多条道路交叉,容易起到突出中心的 效果,用地大,给交通组织带来困难 ☆尽量避免或简化
三、交叉口竖向设计 (三) 勾绘设计等高线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1)路段设计等高线的计算和画法 设等高距为h,则中心线上相邻等高线的水平距离l1为:l1
h i1
设臵路拱以后(路拱高 h1 ),等高线在车行道边线上的位 臵沿纵向上坡方向偏移的水平距离l2为:
1 B i2 l 2 h1 i 3 2 i3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支路无控制平面交叉口
次路让行平面交叉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一、平面交叉几何类型及设计原则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第一节 无信号控制的平面交叉 • 根据几何形状,有十字型、X型、T型、Y型、多路交叉及 畸形交叉口。 ☆最基本的交叉口形式 ☆型式简单 ☆交通组织方便 ☆街角建筑容易处理 ☆适用范围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