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PPT课件【优秀课件PPT】

合集下载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课件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课件
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 B.杠杆上一定要有支点 C.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是动力臂 D.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最大
2.课本P211《本章练习》第3题
பைடு நூலகம்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P189 第1、2、3题

桔槔
返回
一、杠杆的概念
演示:拔钉子 学生活动:使用杠杆类器具 古代的舂、桔槔(链接) 归纳得出杠杆定义:
二、认识杠杆
【提出问题】 力在杠杆上产生的效果与什有关呢? 【猜想】……
(一)探究力的大小对杠杆的影响
【结论】……
二、认识杠杆
(二)探究力的作用点对杠杆的影响 演示:
【探究1】
【探究2】
二、认识杠杆
【思考】
1、挂在A、B、C处力的效果不同,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造成的。 2、挂在B、D、E处力的效果相同,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造成的。
二、认识杠杆
教师板画:杠杆的五要素: 学生归纳:作力臂的三步骤:
三、巩固应用
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探究》课件13

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探究》课件13
1、作业本第七节
2、课时(kèshí)导航第七节
12/12/2021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页。
再见(zàijiàn)
12/12/2021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页。
? 怎样发现(fāxiàn)问题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fāxiàn)问题.
例如: a.为什么铅笔放在水里会变弯?
b.动物(dòngwù)们是怎样生活的?
水中的位置变化
12/12/2021
第十八页,共三十页。
通过实验 我 (shíyàn)
们想……
检验 假设是 (jiǎnyàn) 否正确
12/12/2021
第十九页,共三十页。
作出解 所以 我们 (suǒyǐ)
释鱼在水中的沉浮与鳔
的大小 有关 (dàxiǎo)
12/12/2021
第二十页,共三十页。
12/12/2021
第十二页,共三十页。
提出 问 (tí chū) 题
建立 假 (jiànlì) 设
制定(zhìdìng) 计划 12/12/2021
或许人得过一次天花以后就 会产生免疫力。可以抵抗病 毒的入侵。那我一定要好好 想一下(yīxià),如果可以让人 们像挤奶女工那样先感染牛 痘,就不会得天花,那该多 好啊!我该怎么实验呢?这 是个很难做的决定。沒有任 何人会让我拿他们的孩子做 页,共三十页。
12/12/2021
我是一名挤 奶 女工 (jǐ nǎi)
其实牛也会得天花,患病 的牛身上 会出现很 (shēn shɑng) 多牛痘,我们因此也会感 染小脓包,但很快就好了, 更奇怪的是我们以后再也 不会得天花了。
第六页,共三十页。
或许人得过一次天花以后就 会产生免疫力。可以抵抗病 毒的入侵。那我一定要好好 想一下,如果可以让人们像 挤奶女工那样先感染(gǎnrǎn)牛 痘,就不会得天花,那该多 好啊!我该怎么实验呢?这 是个很难做的决定。沒有任 何人会让我拿他们的孩子做 实验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走进化学世界PPT优质课件(第1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走进化学世界PPT优质课件(第1课时)
防止腐蚀桌面、避免试剂受到污染。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
防止液体洒出或飞溅。
探究新知
(3)倾倒液体时,为什么要将标签握在手心里? 防止试剂顺瓶口流出腐蚀标签。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 盖紧瓶塞?
盖紧瓶塞是为了防止液体受到污染 或某些挥发性物质逸出。
探究新知
2.定量液体的取用:用量筒量取。
探究新知 3.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 胶头滴管。
探究新知
注意:
①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不伸入容器内, 不接触容器内壁。 ②不能一管多用,清洗后才能吸取其他试剂。 ③取用试剂后不能倒置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 腐蚀橡胶帽。 ④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以免沾污胶头滴管。
当堂训练
1.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和加热较
多量液体这三种用途的是 ( D )
A.试管
B.量筒
C.集气瓶
D.烧杯
当堂训练
2.量取45 mL的水应选用的量筒是 ( C )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当堂训练
3.下列有关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B ) A.胶头滴管用后,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B.用完滴瓶上的滴管直接放回滴瓶 C.胶头滴管用后,直接用于吸取其他试剂 D.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
讨论:若量取液体时, (量筒水平放置)俯视或仰视, 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
探究新知
量筒
量筒: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精确度不高。 使用注意事项: ①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 在量筒里溶解或稀释溶液。 ②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 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③选用量筒的规格要等于或略大于Fra bibliotek量液体的体积。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课件4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课件4
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1、电阻
1、导体的横截面积
2、电阻的影响因素 2、导体的长度
3:控制变量法
3、导体的材料
4: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想一想
人们使用电主要是利用电流的各种效应, 如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化学效应等。而 这些效应都和电流的大小有关,那么,电流 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5、视察数据,得出结论
6、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7、关闭电源,整理好仪器。分析评估数据,讨论 得出结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时要测量的物理量和记录数据的表 格。
s
A
R
V
1、保持电阻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分别为2V 2.4V 3V,记录 通过电阻的电流。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提出 问题 进行猜想假 设
1、既然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升高电 压,电流会不会也随着增大呢?
2、既然电阻对电流对阻碍作用,那么增大电 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不会减小呢?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思路: 律测量U、I、R 各物理量数据,寻找规律。
使用方法: 控制变量法
研究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常用控制变量 法:让一个量不变,视察另两个量的关系。
提示: 1、我们有多个定值电阻器,可以控制电阻不变,视察电流 和电压的变化关系。 2、知道了电阻,要测量电流和电压分别可以用什么仪器来 测量? 3、怎样才可以方便地测得多组数据呢?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进行实验: 1. 设计实验电路图及选择
实验器材
s
A
R
V
请同学上台来根据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专题学习PPT课件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专题学习PPT课件

例题:2008宁波卷
中国女排北仑主场的吉祥物“圆圆”,其原型是宁波市独有的国家二 级保护动物——镇海棘螈。目前它的数量只有350多尾,比大熊猫还 稀少,已濒临灭绝。 (1)镇海棘螈在陆上产卵,卵孵化后,幼体再进入水中继续进行个体发 两栖 育,成体则在陆上生活。它和大鲵同属于_______ 类动物。 (2)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是否与其产卵习性有关?中科院的科 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将收集到的60颗镇海棘螈受精卵平均分成6组, 在适宜温度下,分别将它们放在陆地上、池水下深1cm、5cm、10cm、 15cm、20cm处,一段时间后,比较它们的孵化率。科学家设计的实 验可以研究两个问题: ①受精卵在陆上与水中的孵化率是否有差异? ②受精卵在水中的孵化率与受精卵在水中的深度 _____ __是否有关? (3)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的原因除了可能与陆上产卵习性有关 外,还可能与其生存环境的变化有关,如:气候异常、_______等。
①农药污染 ②水池减少 ③天敌 捕食 ④人为因素等
中国女排主场吉祥物圆 圆 (第
五、检验与评价
检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或记录的数据, 找出数据所反映出的共同规律(求同), 或者发现事物间存在的差别(求异),分 析数据时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算或画 出图象来分析,使结论更加直观地显现出 来。 评价:1、探究的过程是否恰当; 2、探究得到的结论是否合理; 3、探究过程中是否出现新问题。
科学探究专题学习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具有六个要素:
1、提出问题 2、建立猜想与假设 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4、获取事实与证据 5、检验与评价 6、合作与交流
一、提出问题例题:
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 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 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 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 拔了几棵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 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 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这里属 于提出问题的是:

《科学探究:摩擦力》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

《科学探究:摩擦力》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

水平匀速拉动木块
测量方法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 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测量结果 F摩 =
N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百米跑比赛时, 运动员穿上钉鞋
溜冰——穿光 滑的溜冰鞋
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 因素有关?
生锈的铁锁打不开, 滴油后就可以打开
搬运重物,底 下垫上圆木
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 猜想 有关?
滚动
使接触面分离的常见方式: ①加润滑油,加润滑油可以在摩擦面间形 成一层油膜,使摩擦面不接触,运动部件 只在油膜上滑过,大大减小了摩擦。
加润滑油
使接触面分离的常见方式: ②利用压缩气体在摩擦面间形成一层气垫, 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可以使摩擦变得更小。
气垫船
使接触面分离的常见方式: ③利用磁悬浮技术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可 以使摩擦大大减小。
磁悬浮列车
随堂演练 1.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图所示,下列关于
摩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甲图中利用火柴头与火柴盒之间的摩擦使火柴头温度
上B.升乙而图燃中烧利用货物与传送带之间减的小摩擦摩把擦货物送到高处
C.丙图中机器上安装的滚动轴承可以使摩擦力增大 D.丁图中气垫船通过船底向下喷气,在船底和水面之间 形成一层空气垫使船航行时的阻力减小
例题2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并互相挤压,且接触面不 光滑,它们之间就一定产生摩擦力相对运动趋势 B.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测量滑动摩擦力 实验演示
测量工具 弹簧测力计
测量原理 二力平衡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

初二物理上册《学习科学探究》课件

初二物理上册《学习科学探究》课件
八年级 物理(上)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小红:下列我们就对我们在实验中得出的数据 进行一下分析,看看能得到什么样
分析论证 的结论。__________
小明:实验的结论得出来了,下列我们再来看 一下我们的实验过程及结论是否严紧。
评估 小红:好,______
小明:好了,我们拿着我们的探究方案和结论 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提出问题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猜想与假设
分析论证
设计实验、制订计划
评估
交流与合作
1.许多科学发现和重大发明都是从实验室 得来的,说明实验室的作用( A ) A、 科学探究的基地 B 、重大发明的基地 C 、科学发现的起源地 D 、提供观察物理现象的基地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测量长度的基本 工具的是( D ) A、刻度尺 B、千分尺 C、游标卡尺 D、温度计
WU
八年级
LI
上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
八年级
物理(上)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小红:那么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来验证一下你 的想法。 小明:好的。 讨论中… …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实验方案已经制定好了,下列我们来做 实验吧! 实验中… …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晨起床后,小康同学觉得有点 头晕、发冷不舒服,他想量一下体温, 检查一下是不是感冒、发烧,他应该 选用下列的哪种仪器( C )
A、秒表
C、体温表
B、电流表
D、刻度尺
4.在下列测量仪器中,找出测量质量的 仪器( B ) A、游标卡尺
B、托盘天平 C、弹簧测力计
D、温度计
义务教育教科书

1我做好的人教版《3[1].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

1我做好的人教版《3[1].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

声音的传播
声音能靠气体,液体,固体 传播出去,画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物理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练 习
3、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靠什么物质传播: ①耳朵贴在枕头上,可以听到放在枕头下的 固体 机械手表的滴答声,是靠______传播的; ②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上的人讲话,是靠 液体 _______传播的。 ③用拉紧的细线连接两个小纸盒制成“土电 固体 话”进行对话,是靠_____传播的。 (选填“固体”、“液体”、“气体”)
琴弦振动 产生声音
鼓面振动产生声 音
知识小拓展:
• 我们都知道人是靠声带振动产生声音的那 么鸟呢?
鸟是靠腹部的鸣膜振动产生声音 蟋蟀是通过翅膀的摩擦发出声音 的
我们可以听到身边同学的讲话,
可以听到美妙动听的音乐,还可以
听到远处汽车的喇叭声,那么我们 不仅要问: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呢?
老师说话同学们听见了。声音在我 们之间靠什么进行传播呢? 我们听到外面的汽车声,声音靠什 么进行传播?
1.纸张发声时在振动;
2.直尺发声时在振动;
3.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声音的产生条件: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记:物理学上把正在发声
的物体称为声源
思考: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物体,又 会怎样?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发声的例子吗?
这些物体是怎样发声的?
空气柱的振动 产生声音
同学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山里大喊 一声,过一会儿会听到好几声,这是 什么现象呢?
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再度被 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 为什么有时能听见回声,有时又听不见呢? • 听到回声的条件是什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探究 速度的变化》PPT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探究 速度的变化》PPT课件

感悟新知
思想方法
知-讲
间接测量法:将一个被测量转化为若干个可直接测量
的量加以测量,然后再依据由定义或规律导出的关系式
(即测量式)进行计算或作图,从而间接获得测量结果的方
法,称为间接测量法。
应用举例:速度大小不能直接测量,我们先分别测量
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再根据v=st测算出物体 运动的速度。
感悟新知
知-练
(2)小车从B 到C 的平均速度为_0_._5_ m/s。小车在从A 到 C 整个过程中做_变__速__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 学让小车从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 点的时间,从而 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__不__正__确__,理由是。_让__小__车__从__B__点__由__静__止__释__放__,__到__达__C__点_____ __的__时__间__,__并__不__等__于__从__A__点__释__放__经__过__下__半__程__的__时__间____________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的数据见下表:
感悟新知
照片序号
时间t/s 路程s/mm
知-练
1
2
3
4
5
6
0
10 20 30 40 50
0 12.0 22.2 34.2 48.7 61.2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蜗牛是做 _变__速__直__线__ 运动,蜗牛在整个50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__1_.2_2_4___mm/s。
感悟新知
知-练
(3)实验结论: 若__v__>__3_0__k_m__/h__则__超__速__,__若__v_≤__3_0_k_m__/_h_则__不__超__速__ 。

《科学探究:摩擦力》课件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科学探究:摩擦力》课件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设计思路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①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是否有关:
应控制 接触面粗糙程度 相同,改变 压力 。
②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应控制 压力 相同,改变 接触面粗糙程度 。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砝码、毛巾、棉布等
实验过程:
(1)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实验结论1: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实验结论2: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拓展: 如何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接触面积的关系 ②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的关系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
冰面上滑动的人 慢慢的停下来
操场上滚动的足 球慢慢的停下来
为什么这些物体最终会停下来?是 受了什么力的作用?
试一试
同学们把手压在桌面上移动有什么感觉? 手在移动过程中,会感到接触面阻碍手 相对于桌面的运动。
物理学中我们把接触面阻碍物体相对运 动的力统称为摩擦力。
4、使接触面分离
轮滑
冰壶运动
气垫船
加润滑油
磁悬浮列车
2、滑动摩擦力:物体在滑动过程中,接触面 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如: 1、滑滑梯;2、擦黑板;3、钢笔写字;4、毛 笔写字;5、刹车时的车轮等;6、 卷笔刀削铅 笔。 3、滚动摩擦力:物体在滚动过程中,接 触面阻碍物体运动 的力叫做滚动摩擦力, 如:1、圆珠笔写字;2、行驶的车轮; 3、行李箱的轮子;4、滚动轴承等。
费劲, 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接触面粗糙程度 有关 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课件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课件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灵活性。
常见运动物体的惯性现象
汽车刹车人向前倾
路人摔跤
跳远助跑
飞机提前投弹
请用惯性知识解释:汽车刹车时,人为什么 会向前倾?
格式: 人和车本来处于 运动 状态,当汽车刹车时,由于 摩擦力车和人的下半身由 运动 状态变成 静止 状 态 ,由于上半身 具有惯性 ,保持本来的运动状态 不变,所以人会向前倾。
生活经验好像在告知我们:如果要维 持物体的运动,则好像必须不停地对物 体施加作用力。
2000多年前,古希腊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 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
? 结论:力是维持
物体运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前384-前322)
关闭了发动机的火车, 虽然继续运行,但是最 后也将停下来。火车为 什么会停下来呢?
态或静止状态。牛顿第一定律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 果基础上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
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牛顿 (Newton,1642-1727)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包括物体确实没有受到外力和物体受到平衡力的 作用; 3、“或”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要么静止, 要么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 存在。(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4、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验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 括出来的,因此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实验+ 推理:理想实验法)
惯性
任何物体都有保持本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物理学上 把物体这种性质叫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探究活动中预测的意义
• 科学预测是科学探究中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 也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思维
• 科学预测决定了下一步探究的方向 • 科学预测是学生在科学课中主动探究的动力 • 通过预测—验证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
真理、不怕挫折的精神和随时准备纠正错误的 态度 • 预测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更好 推进教学
• 目的性 • 全面性 • 计划性 • 方法性 • ……
获得的 信息的 多少
分析
我们的科学观察中存在的问题
• 观察—科学研究的基础,一切的科学研究都是 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和深入。
• 在小学阶段,科学探究的主要目标应放在最基 础的“观察”环节上,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 掌握科学观察,养成科学观察的好习惯。
学生的观察中存在的问题:
◆不够精确:注意大致特征。 ◆没有顺序:零乱,不系统。 ◆目标容易偏离:容易受到干扰。 ◆客观性不强: 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观察描述不够科学。 ◆……
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
▲精心选择,准备观察材料 ▲加强观察方法指导 ▲加强具体细节的指导 ▲ 运用多种形式培养观察兴趣和能力 ▲足够、适合的时间
• 3.2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P9) • 1.4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的重要性
(P9) • 7.3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
相比较(P9)
教材中要求学生预测的地方很多
三年级材料单元第一次明确要求预测”不同物体在水中的 沉浮”开始, 预测猜想的字眼就频繁在科学课本上出现了。 如预测不同液体的流动快慢、预测不同形状容器中水的多 少……
科学探究
一项完整的科学探究的步骤
体验活动----调整钟摆
• 如果借助这样一个摆(一根棉线,一 个垫圈做成的)来制作一个秒摆,请 你预测一下大约需要多长的摆线?
完成以下活动
• 做一个摆线长为15厘米的摆,测出它在30 秒中的摆动次数。
• 做一个摆线长为30厘米的摆,预测它在30 秒中的摆动次数。再实际测一测。
目前科学课上预测环节存在的问题:
• 为预测而预测 • 预测沦为了胡猜乱想 • 预测与验证活动、实验结果脱离
预测环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
预测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之上, 教师在设计让学生预测环节时,一定要弄清他们 是否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对于低段学生,最有意 义的预测是在他们充分活动、拥有了自己的观察 基础上提出来的。
不同年级对预测目标要求不同
• 三四年级要求学生懂得在决定做什么之前,能先 想想可能发生什么,我应该去观察什么。
• 五六年级在此基础上,还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生思考根据我的 预测来判断自己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探究,想想我 的预测需要什么证据在支撑……。
学生预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古语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就是说:预测假设可以使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 选定一个方向,确定一种思路。如果问题提出后没 有预测和假设这个环节就着手解决,是绝对不可 能的,应为你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发展。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猜测和假说可以被多次修 正、调整;而每一次调整是建立在学生的新认识 之上,必定带来下一步研究方案的变化。
关于观察
苹果的观察
苹 果 图 片
• 从这张图片看苹果,你看到了关于苹果 的哪些信息?把它记录下来.
• 回忆我们看过的真正的苹果, 你 看到过什么?把它记下来.
• 如果现在让你去看真正的苹果,你 打算怎样去看?
四年级预测不同液体的溶解情况,预测声音的变化、预测声 音变化与振动的关系、预测不同物体的传声情况……
五、六年级要求预测的就更多了,几乎每一课都有,如预 测种子的发芽条件、预测绿豆芽的生长、预测蚯蚓对环境的 选择、预测影子的变化、预测关光的传播情况、预测光与热 的关系、预测各种简单机械的作用、预测纸的厚度、宽度与 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预测环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所有预测都应指向实验实证
在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还要让孩子懂 得大胆猜想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科学学习和研 究不能只停留在猜测和假说阶段。要达到目的, 还需要的有严谨的实验证明过程。
预测环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关注预测与实验设计的联系
学生必须明白:预测后的实验设计必须是围绕 着证明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而展开的。
• 从科学教材的编写结构,可以找到教材中逐步 培养并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线索.
以培养学生“科学观察能力”为主要推进目标和线索
(1)“运用感官”观察事物
(2)独立观察
比较观察
(3)静态观察
动态观察
(4)短期观察
长期观察
借助实验观察
大树、叶
蜗牛、蚂蚁
材料 、水和空气
(动态、短期) (动态、长期) (比较、借助实验)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依据来谈自己的猜测。建 议教师多问学生几个“你为什么这么想” 。
预测环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允许多种有依据的预测存在
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思维水平不同,对现象 和问题的看法也会有不同,对于学生提出的有依 据的推测和假设都应该允许存在。
让学生在预测环节相互质疑,共同分析,让存 在的预测有更充分的依据。
预测环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关注学生预测与实验结果的对照反思
实验后学生必须反思:我的预测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学生再次肯定自己 如果不一致:我的猜想被证明的程度如何?
下一步该做什么?
调整设计,再次实验 调整预测,再次验证
预测环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关注学生获得新知后提出的新的预测
• 还能看到些什么?把你看到的记录 下来.
• 当我们想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 多时,带着这样的目的,借助一 些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去看真 实的物体的时候,我们的科学观 察就开始了。
• “看”和“科学观察”有什么不同?
• 目的性 • 全面性 • 计划性 • ……
观察方法
苹果的观察
观察到的内容
“看”和“科学观察”有什么不同?
• 再次预测:要制作一个秒摆,它的摆线大 约是多少?你预测的依据?
• 比较两次预测的感受。
继续活动
• 请你制定一个调整秒摆的操作计划,看 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制 作出一个秒摆。
交流与分享 回顾与反思
关于猜想和预测
课标对‘预测技能’要求的具体表

• 3.1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假 设性的解释(P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