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财税思想史重点

合集下载

复式记账法的起源

复式记账法的起源
LOGO
复式记账法的起源——中西方会计
发展之比较
精选课件
1
Contents
1
复式记账法的诞生背景
2
复式记账法的产生条件
3
中世纪晚期的中国
4 复式记账法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会计理论与实践2
诞生背景
❖ 复式记账法,是指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 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 相互联系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 种记账方法。
会计理论与实践11
斐波那契,生于公元1170年, 卒于1240年,籍贯是比萨。 他被人称作“比萨的列昂纳 多”。1202年,他撰写了 《珠算原理》一书。他是第 一个研究了印度和阿拉伯数 学理论的欧洲人。他的父亲 被比萨的一家商业团体聘任 为外交领事,派驻地点相当 于今日的阿尔及利亚地区, 列昂纳多因此得以在一个阿 拉伯老师的指导下研究数学。 他还曾在埃及、叙利亚、希 腊、西西里和普罗旺斯研究 数学。
政治---农业是封建时期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各朝各代的统治者虽然对待商人 的态度不同,但从总体上来说,“重农抑商”的政策始终处于支配地位,不 断地被统治者沿用。中央政权除了对主要日常用品进行垄断经营以外,还用 其他的方式打击商人。自秦起,历史上各朝均有颁布贱商法令,如汉武帝时 期向商贾、销售商品的手工业者加重征收财产税,对商人的土地征税,以及 不允许商人的后代入仕等等。
会计理论与实践3
观点争议
罗马起源说—代 理关系
意大利起源说— Toscana 说 Genova 说 Lom -bardiai说 Veneto说
会计理论与实践4
复式簿记最初叫意大利式借贷簿 记法,是在意大利北部各城市为 了适应商人的需要自然发展起来 的。 目前保存下来的意大利最古老的 会计账簿,是由德国史学家西夫 金发现的 1211年佛罗伦萨银行家 的簿记。在账簿中,按每个客户 的姓名开立账户,用借贷上下连 续的方式登记与顾客的各笔交易; 各账户之间相互联系,可以进行 转账,其上所出现的典型复式簿 记记录便是由单式簿记时代向复 式簿记时代转换的历史表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考博导师课件内部资料考试重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考博导师课件内部资料考试重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数理经济学专业考生考试英语和经济数学综合两张试卷。

我院部分专业接受具有数理背景的跨专业考生报考,该类考生可以选择以数理经济考生的方式参加考试,即考试英语和经济数学综合两张试卷。

所有考生均须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我院不招收以同等学力方式报考的学生。

本年度我院拟录博士生34名,对口支援和骨干计划招生名额单列。

二、考试的科目三、导师介绍洪俊杰,男,现任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2005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公开发表期刊论文约30篇,其中13篇被SSCI收录,2篇发表于《经济研究》。

张宝秀:女,汉族,1964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博士,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属高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人选,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人文地理学学科带头人,本校专门史专业、文化遗产保护区域规划专业硕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兼职硕士生导师,对外经贸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杨志勇,教授,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财政税务学系主任,研究方向为财税理论与比较税制。

毛程连: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政学基础理论、财政思想史、国有资产管理;教授课程:财政学(本科)、国有资产管理(本科)、公共经济学(研究生)、国有资产管理专题(研究生)、西方财政思想史(研究生)郑榕:女,毕业于厦门大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

袁东:1968年生,山东寿光人,经济学博士。

现任银河金融控股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兼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和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对外经贸大学客座教授。

迄今已公开出版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主持和参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市场自律组织的多项重大课题研究。

林桂军,男,汉族,1959年6月生,北京市人。

1995年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第二十八章 福利经济学思想 《西方经济学思想史》PPT课件

第二十八章  福利经济学思想  《西方经济学思想史》PPT课件

第二十八章 福利经济学思想
第二节 维弗雷多•帕累托的福利经济学思想
三、帕累托的福利经济学思想
1.帕累托最适度
帕累托说:“一个集体的各成员,处于以下条件便可享受最大限度的欲望满 足:不可能发现任何一种稍微离开这一状态就使他们所享受的满足增减的方 式。这就是说,任何偏离这一状态的微小变动,必然造成一些人乐意接受而 另一些人难以接受的后果,即一些人享受的满足增加,另一些人的却减少 了。”此即对帕累托最优状态原理的基本概括。他说:“我们把最大效用状 态定义为:作出任何微小的变动不可能使一切人的效用,除那些效用仍然不 变者外,全都增加或全部减少的状态。”
第二十八章 福利经济学思想
第三节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米塞斯的概况
奥地利学派的一位重要成员。
1912年出版的《货币和信用理论》使他成为了该大学不拿薪水的“编外教 授”。1940年,他移居美国,并最终成为纽约大学的客座教授。他情感冲 动的处事风格使他不喜欢那些仅有科学方法训练而没有思想的经济学家。但 在1969年,他的同事却称他为美国经济学会的“杰出的研究员”。
第二十八章 福利经济学思想
第四节 奥斯卡·兰格的社会福利思想
二、兰格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中央计划委员会向所有的工人支付其市场工资,并加上由全部资本品和自然 资源的总产出决定的社会分配的份额。通过这种对社会分配份额的控制,中 央计划委员会就可以减少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特征的那种巨大的收入分配差距。
中央计划委员会命令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们根据所有的价格不变,及以下两 个规则进行管理。第一个规则是,在计划中把各种资源结合起来,以便在任 何给定的产出水平上使平均生产成本达到最小。经理们通过保证资源之间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来实现上述规则。兰格认为第二个规则是,“借助于 上面所说的必须固定产量以便使边际成本等于产品价格的办法来决定产量规 模……(这个规则)要发挥作用,比如说它要决定行业的产量,就要在企业 自由进出行业的情况下才行”

近代财政思想史研究

近代财政思想史研究

近代财政思想史研究(一)晚清国内外关于晚清财政思想史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尤其是对财政专题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多数学者对财政史的研究较多。

尤其是日本,在20世纪初至40年代,掀起了对近代财政史的研究热潮,不论其研究初衷如何,就其研究成果而言,对晚清财政思想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的借鉴意义。

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也只是在研究中国财政思想史的过程中涉及到晚清代财政思想史的研究。

例如胡寄窗、谈敏合著的《中国财政思想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以夏朝至清末民(1919)的中国财政思想为研究对象,该书第四部分第16一18章以三章的篇幅集中探讨晚清财政思想,以人物为主线着重研究了魏源、太平天国、郑观应、马建忠、严复、洋务派、戊戌维新派、梁启超和孙中山等人的财政思想,其研究颇见功力。

谈敏编著的《中国财政思想史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其第四编第17一19章研究了晚清财政思想,言简意赅,得其精义。

孙文学主编的《中国财政思想史》(上、下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该书下册部分第三编的第11章以九节的篇幅重点探讨了自林则徐、魏源至康有为、梁启超等14位代表性人物的财政思想,该书代表了中国财政思想史研究的最新高度,但是上述成果均着眼于对中国财政思想史进行通史性研究,无暇专门对近代财政思想史进行细致深入地探讨,而且上述成果均以人物为主线展开研究,有利于准确反映各代表性人物的财政思想,但不利于把握晚清财政思想的整体结构和内在逻辑。

除此之外,就近代某一位或某一类代表人物经济思想展开的研究,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近代财政思想史的研究。

例如《王茂荫与咸丰时代的新货币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集刊》6一1,1939)论及王茂荫的货币与财政思想。

吴天颖的《关于包世臣经济思想的评价问题》(《学术月刊》,1961.11)对包世臣的财政思想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李宇平《张之洞的货币政策》(《台湾师范大学学报》,1983.11)。

530101-财务大数据应用教学标准

530101-财务大数据应用教学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财税大数据应用专业教学标准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财税大数据应用(530101)。

二、人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四、职业面向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表1本专业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企事业单位、税务中介机构和国家税务机关的税务专业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税务会计、税务管理、税务服务、税务咨询、纳税筹划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相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相关知识。

4.掌握经济、税收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5.掌握会计核算、纳税申报、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财务分析、税务代理、税务咨询、税收筹划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6.熟悉“互联网+”税务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财税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财税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财税史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一章测试1.决定财政制度的因素不包括参考答案:领导人素质2.财政史研究的内容包括参考答案:其他都是3.财政史的研究对象包括参考答案:其他都是4.熊彼特将西方国家财政发展的历史分为贡赋财政、赋税财政、国家财政和公共财政四个阶段,其划分依据的是参考答案: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或者称为财政融资方式5.以财政分配对象的表现形态为标准,不属于财政收入形式的有参考答案:国家财政6.财政史的内容不能拘泥于货币关系。

参考答案:对7.“财政”一词在中国随着夏王朝的建立而同时出现。

参考答案:错8.专业史学与专业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参考答案:对9.财政史的研究对象与财政学史的研究对象相同。

参考答案:错10.财政史是财政学的“流”。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夏代田赋的征收采用了参考答案:定额税制的贡法2.先秦时期的财政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是参考答案:井田制3.井田制盛行于参考答案:西周4.“分田赋兵”“分田制禄”反映的是参考答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5.夏商西周时期,王与地方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是参考答案:相对松散的地方分权型6.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制度,从宏观上讲是土地王有制。

对7.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先秦时期主要采取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

参考答案:对8.大约公元前5000年前后,农业剩余产品一出现,财政就产生了。

参考答案:错9.中国财政产生于夏禹统治时期。

参考答案:对10.夏商西周时期的财政收入具有租的性质,一旦土地私有制形成,租税将发生分离。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税的形态的农业税是初税亩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参考答案: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3.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竞相进行财税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参考答案: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4.商鞅变法中“改革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参考答案: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5.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产生的后果不包括参考答案:进一步巩固了井田制6.商君书模式实质上是一种重农抑商思想的体现。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学案含解析人教版必修1.doc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学案含解析人教版必修1.doc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秦汉时期:秦汉时代的赋税,大致包括了三部分:田赋、人头税 (口赋、算赋)和徭役。

(1)田赋①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取泰半之赋”,也就是要缴纳田地产量的一半以上作为田赋。

②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

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三十税一。

(2)人头税①秦朝:向人民征索极重的口赋。

②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财产税,赋钱很重,农民创造的财富最终还是流入统治阶级的手中。

(3)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3种。

①更卒徭役的法定服务期限是1个月,服役地点是在本郡或本县,承担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以及运输粮食等繁重劳动。

②正卒是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役期一般是2年。

③戍卒是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1年。

2.隋唐时期(1)隋朝: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

(2)唐朝①租庸调制A.内容:针对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征收。

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即缴纳一定的绢布来替代徭役。

B.基础:是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均田制”。

【特别提醒】以庸代役,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的转变,标志着从劳役地租到实物地租转变,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

②两税法A.原因: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破坏。

B.内容: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特别提醒】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和进步。

3.宋朝时期(1)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宋朝除了征收类似唐朝的庸一样的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可谓役上加役、役外加役。

(2)因为徭役扰民严重,北宋中期王安石提倡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

西方财税思想史

西方财税思想史

西方财税思想史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北欧学派财政税务学院陈云彬一、北欧学派概述北欧学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它以斯德哥尔摩大学为主要阵地,故又称为斯哥尔摩学派。

起源于19~20世纪之交,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了一整套带有社会民主主义色彩的小国开放型混合经济理论。

它不仅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而且对当代世界有重要影响。

当然,它的主要影响是在北欧,对其他西方国家的影响则基本上是学术性的,而不是政策性的。

瑞典学派从它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理论渊源时期;30年代的形成时期;战后直到现在的发展时期。

与此三个时期相应的代表人物也可划分为三代。

瑞典学派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或先驱者,主要有纳特;魏克塞尔、古斯塔夫;卡塞尔、大卫;达维逊等;第二代主要有:缪尔达尔、林达尔、伦德贝尔、奥林等;第三代主要有:阿萨尔;林德贝克。

二、学派特点(一)首创了“一分法”的经济分析方法。

新古典学派信从萨伊定律和旧货币数量论,把货币的变动与经济的变动视为互不相干的两回事,瑞典学派则最先把二者结合起来创立了货币经济论。

(二)倡导动态经济学,企图用以修补静态经济理论的缺陷,而他们的所谓动态经济学,则是与他们的货币经济理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称为货币均衡论。

(三)为了完成动态经济的分析,在经济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方面,编造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术语和经济范畴。

倡导把一些经济变量如资本价值、所得、投资、储蓄、成本等区分为事前、事后两种数值。

主张用所谓期间分析或称过程分析、序列分析来阐释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变化过程。

(四)把预期纳入经济分析之中,强调预期在经济运行中“决定性”作用。

(五)着重纯理论的研究,并从经济理论引伸出政策建议,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这个学派的主要成员大都直接参与瑞典政府经济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工作。

西方思想政治史马工程思考题答案

西方思想政治史马工程思考题答案

西方思想政治史马工程思考题答案1、94. 消费能促进生产,所以在消费中多用一次性用品。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单选题] *A.创新B.改革C.发展(正确答案)D.开放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单选题] *A.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B.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确答案)C.坚持并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4、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其中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是(? ?)[单选题] *A.从2020年-2035年(正确答案)B.从现在到2020年C.从2035年-2050年D.从2020年-2050年5、61. 纳税人应该自觉履行纳税人义务行使纳税人的权力。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单选题]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答案)B.它清楚明白、通俗易懂C.它能被多数人所接受D.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7、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

[单选题] *A.实践B.内部矛盾(正确答案)C.外部矛盾D.人的主观能动性8、18. 下列哪种制度不属于政治体制的范畴()。

* [单选题] *A、领导制度B、政党制度C、财税制度(正确答案)D、选举制度9、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但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说明()。

[单选题] *A.必须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答案)B.必须把握矛盾的次要方面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影响的D.必须把握主要矛盾10、人的正确认识来源于()。

【十四章开始】[单选题] *A.思考B.学习C.实践(正确答案)D.天赋11、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财税法硕士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财税法硕士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财税法硕士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一、财税法基础理论1.财政法的现代化2.公共财政与财政法研究3.财政法价值研究4.财政法理念研究5.财政法地位研究6.财政法体系研究7.财政民主主义研究8.财政法定主义研究9.财政健全主义研究10.财政平等主义研究11.宪法视野下的财政法12.财政立宪研究13.财政权配置研究14.财政立法权研究15.财政行政权研究16.财政司法权研究17.地方课税权与财政民主研究18.财政均衡法研究19.预算职权理论研究20.财政违宪审查理论研究21.税法的现代化22.税法的国际化23.税法学的研究范式24.税法的私法化25.税收债务关系说的理论基础26.可税性理论研究27.税收国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28.税法学范畴体系研究29.税收法律行为研究30.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研究(权利能力、行为能力)31.课税依据理论问题研究32.税法责任制度的构建33.国家征税权的理论基础与行使的界限34.税法学的独立性35.税法基本原则36.税收法定主义研究37.实质课税原则研究38.税法上的诚信原则研究39.减税理论研究40.逃避税规制研究41.税收正义研究42.税法解释研究43.税法行政解释研究44.税法实施理论研究45.税法效力理论研究46.财税法教育改革研究47.外国财税法史研究48.中国财税法史研究49.外国财税法思想史研究50.中国财税法思想史研究二、财税法改革1.国债法律制度研究2.外债法律制度研究3.彩票法律制度研究4.国库法律制度研究5.财政转移支付法律研究6.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研究7.政府采购合同研究8.分税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9.我国财政立法的完善10.加入WTO与中国财政法的走向11.农村税费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12.WTO体制下中国税法改革的方向13.税收国民待遇研究14.税法典(或税法通则)研究15.中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16.中国增值税法的完善17.中国企业所得税法的完善18.中国农业税法的改革19.中国关税法的完善20.中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完善21.反倾销与反补贴税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22.税收法定主义与中国税法体系的完善23.税收立宪的理论与实践问题24.税务法院问题研究25.税收政策的合法化问题26.税收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27.税收国家问题研究28.税收法治的程序基础29.税收征收的程序保障30.税收处罚的程序保障31.税收救济的程序保障32.税法意识研究三、财税法具体制度1.预算法律制度的完善2.财政监督法律制度的完善3.WTO规则与政府采购法律制度4.国有资产管理法的完善5.纳税人权利研究6.税收优先权研究7.税收代位权研究8.税收撤销权研究9.税收担保问题研究10.税收授权立法问题研究11.税务代理法律问题研究12.税收筹划法律问题研究13.税收管辖问题研究14.税务行政复议法律问题研究15.税务行政诉讼法律问题研究16.税收犯罪问题研究(偷税、骗税等)17.税法上的协力义务问题研究18.税法上第三人责任问题研究19.税法上时效制度研究20.中央与地方税权划分制度研究21.税务案件中的和解问题研究22.税务诉讼的证据问题23.税收奖励制度研究24.信托业税法规制问题研究25.金融业税法规制问题研究26.石化业税法规制问题研究27.汽车业税法规制问题研究28.房地产业税法规制问题研究29.医药业税法规制问题研究30.律师税法规制问题研究31.会计师税法规制问题研究32.教育税法规制问题研究33.企业资产重组税法规制问题研究34.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与税法规制35.连锁经营税法规制问题研究36.知识产权与税法规制四、外国(或地区)财税法与比较财税法1.美国财税法研究2.英国财税法研究3.德国财税法研究4.法国财税法研究5.意大利财税法研究6.日本财税法研究7.加拿大财税法研究8.澳大利亚财税法研究9.韩国财税法研究10.新加坡财税法研究11.南美国家财税法研究12.非洲国家财税法研究13.北欧国家财税法研究14.东欧国家财税法研究15.俄罗斯国家财税法研究16.东南亚国家财税法研究17.香港地区财税法研究18.台湾地区财税法研究19.澳门地区财税法研究20.各国财税法体系比较研究21.各国税收立宪制度比较研究22.各国税收法定原则比较研究23.国外纳税人保护制度比较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24.国外税务代理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25.国外税务诉讼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26.国外税务律师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27.港澳台所得税法比较研究28.港澳台遗产税法比较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29.港澳台社会保障税法比较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30.香港物业税基本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五、国际税法研究1.国际税法的性质与地位研究2.国际税收主权原则3.国际税收管辖权理论比较及其发展趋势4.居民税收管辖权研究5.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研究6.常设机构课税问题研究7.国际双重征税的理论问题研究8.税收饶让抵免问题研究9.税收抵免研究10.股息所得课税问题研究11.外国董事(演员)所得课税问题研究12.国际逃避税的规制及其完善对策13.转让定价税制问题14.国际避税地问题15.电子商务中的国际税法问题16.国际税收竞争问题17.国际税务争议问题18.国际税收协定问题19.OECD范本研究20.UN范本研究21.中国对外税收协定研究22.国际税收协调研究23.欧盟税收一体化与国际税收协调24.WTO体制下国际税法的发展趋势。

(完整word版)西方财税思想史

(完整word版)西方财税思想史

1。

斯图亚特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1767)、《关于苏格兰阿格郡利息问题的思考》(1769)、《货币原理》(1772)。

斯图亚特的财税思想集中体现在《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的第四篇《信用与公债》以及第五篇《租税及其适当用途》中。

2.威廉·配第的著作:《赋税论》(1662)3.亚当·斯密的著作:《道德情操论》(1759)、《国富论》(1776)。

被誉为“财政学之父”。

4。

大卫·李嘉图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5.弗朗斯瓦·魁奈的著作:《租地农场论》(1756)、《赋税论》6.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7。

马歇尔的著作:《经济学原理》(1890)8。

皮古的著作:《福利经济学》(1920),他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9.萨缪尔森的著作:《经济学》(1948)10.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卢卡斯、罗伯特·巴罗11.供给学派代表人物:阿瑟·拉弗12。

新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著作:《经济学》1993)13.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14.罗纳德·科斯的著作:《企业的性质》(1937)、《社会成本问题》(1960)15。

道格拉斯·诺思的著作:《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16.马斯格雷夫的著作:《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理论和实践》17。

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曼、霍布斯、斯图亚特;尤斯蒂、宋能菲尔斯18.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造成有利或有害的影响但该经济主体却不能获得相应的报酬或承担相应的损失。

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措施:凡是边际私人成本超过边际社会成本的东西,予以补助金,凡是边际社会成本超过边际私人成本课以捐税。

即通过征税和补贴引导私人的资源配置活动符合社会利益。

(庇古)19。

萨缪尔森对政府职能的看法:认为除了亚当·斯密所说的三大职能外,还有稳定、效率和分配职能。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71403课程名称:财政学英文名称:Public Financ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48学时学分:3分适用对象: 本科大二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二、课程简介《财政学》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财经类本科专业要求普遍开设的十一门“核心课程”之一,更是财政学专业(含税收)的学科基础课程。

《财政学》是以政府民主、科学理财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它既立足于宏观经济,又作用与微观经济;既立足于经济活动,又关乎政治社会活动;既立足于经济学,又涉及管理学;既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践应用学科。

该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内涵丰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系统梳理了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思想的发展变迁。

不仅包括财政支出、财政收入、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还涉及各类财政支出、税收、公债、国有资产、预算管理体制、政府管制、财政风险和财政监督等方面的基本业务知识与技能。

同时,本课程还包括宏观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手段的知识,非常全面地涵盖了财政学各个领域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Public Finance》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that are required for the high education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dergraduate subjects in the whole country.It is also a basic course for the subject of Public Finance (including Taxation).The research object of 《Public Finance》is how the government intelligently and democratically finance itself, which is not only on the basis of macroeconomics but affects microeconomics, which is not only established on economy practice but involves soci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which is not only involves economics but management. So, the course is a compound one of theoretics and practice.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expands widely and connotatively,including thetheories about fiscal expenses, revenue and budget administration, as well as the operat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about fiscal expenses, taxation, public debts, states’ assets, budget system, government’s contr olling, fiscal risk and fiscal supervise. At last, it also concerns the basic theories and measures of macro fiscal policies. Therefore, the course contains nearly all the fields of theoretics and practice of public finance.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财政学》这门课程是原国家教委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和保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的要求,决定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财经类本科专业要普遍开设十一门“核心课程”之一,因而也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共同必修课程。

财政与财政学基本理论

财政与财政学基本理论
15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减轻人民徭役和赋税负担的财政思想。轻徭薄赋思想 在春秋前期就有出现。晋文公(公元前636~前628在位)为图霸业,曾提出 “薄赋敛”(《国语·晋语》)的政策。后齐国晏婴也力主“薄赋”。孔 丘反对重税,主张“敛从其薄”(《左传·哀公十一年》),提出十取其一 的薄敛政策和民富自然国富的观点。战国时期的孟轲把薄赋敛作为王政的 重要内容。荀况则较明确地从生产角度出发,主张“轻田野之税,平关市 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荀子·富国 篇》)。唐代哲学家李翱则从富国、安民、重本的角度阐述轻徭薄赋的主 张,认为“重敛则人贫,人贫则流者不归,而天下之人不来”。只有轻徭 薄赋,人乐其生,居者不流,而流者日来,才能“土地无荒,桑柘日繁。 人日益富,兵日益强”(《平赋序》)。也就是认为,轻税可以增加财政 收入,可以鼓励百姓从事生产,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22
“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人类社会各个不 同形态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包括满足社会公共 需要),运用政治权力,并以其为主体无偿地 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所形成的一种 分配关系,简称为财政分配关系。也可以简单 理解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23
财政的基本要素
○ 主体:国家或政府 ○ 客体:一部分国民收入 ○ 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 ○ 目的: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在国王统治你们的时候,事态就会这样:他会夺走 你们的儿子,安排在他的身边,做他战车的马车夫, 跑在战车的前面。……他会夺走你们的女儿,替他 喷香水、做厨娘、烤面包。他会夺走你们的土地、 甚至你们的最好的园地,去赏赐给他的仆人……他 会强征你们十分之一的羊群;你们将沦为他的奴仆。 那时,你们将为自己有了国王而痛哭不已。
本章小结

税收政策主张

税收政策主张

一、新古典综合派新古典综合派又称后凯恩斯主流派,是产生于美国的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学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经济历史条件下,在诠释、扩展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融合新古典经济学而形成的。

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尔文·汉森、萨缪尔森、詹姆士·托宾、罗伯特·索洛、阿瑟·奥肯、詹姆斯·米德等。

二、货币学派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货币学派的税收理论。

所谓“货币学派”,或叫“货币主义”,就是用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来说明产量、就业和物价的变化。

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或经济增长都可以而且应当唯一地通过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的管理来调节。

所以说,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现代货币数量论”。

货币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都曾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或学习过,所以又被称为“芝加哥学派”。

这个学派的真正领袖是米尔顿·弗里德曼,他是货币学派的权威人物。

货币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有美国的A·哈伯格、K·布伦纳、LC·安德森,还有英国的伦敦经济学院和曼彻斯特大学的一些教授。

货币学派在税收方面的主要思想是:(1)反对用减税政策来刺激经济,认为实行减税政策,要增加购买力,加剧通货膨胀;(2)反对高税率,特别是反对累进税率,认为高税率阻碍投资,影响经济的增长;(3)反对对生活贫困者实行差额补助金的社会福利制度,主张用“负所得税”方案代替,即政府规定某种收入保障数额(最低收入指标),根据个人实际收入按比例给予适当的补助。

货币主义是在凯恩斯主义理论与政策破产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以图医治经济危机或“滞胀”问题。

三、供给学派供给学派的税收思想同凯恩斯主义税收思想相比有三个明显的变化:由强调刺激需求改变为强调刺激供给;由强调实行“收入再分配”改变为强调鼓励生产、工作效率和扩大收入差距;由强调政府干预改变为强调运用市场机制缩小政府经济职能。

供给学派税收思想主要有:(一)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关系的理论这种理论通常以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经济学家 A.B.拉弗的名字命名的“拉弗曲线”来图解。

财政思想史

财政思想史

1.世卿世禄制:即西周时期,天子通过宗法关系以及分封制、等级制,实行严密的政治统治。

所分封的土地、人民、奴隶,都是世代承袭的一种制度。

2.量入为出:这一思想是指国家在已经取得的收入的基础上,逐一安排支出,根据收入的数量来确定支出的规模。

这是“三代”时期就有的财政思想。

3.封土建国:即分封诸侯,根据爵位的高低给予不同的土地分封以作为其俸禄待遇的区别,建立诸侯国。

这是“三代”时期实行的一项制度。

4.政在养民:所谓“政在养民”,是说制定政策特别是财税政策时,要多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

这是“三代”时期提出的。

5.分等征税:是指政府为了落实均平征收的政策,根据不同的植物,运输距离的远近,规定不同的税率,实行分等征税。

这是“三代”(周朝)时期实行的一项政策。

6.赋役有常:这是三代时期所实行的一种赋役制度,是指要正常情况下,贡、赋、役的种类、时间、数量相对固定,不随意变更。

7.赋役并重:是指赋与役都与天子的生存息息相关,所以,统治者既重视赋税,也重视徭役。

因为赋和役不仅是天子(国家)赖以生存的经济源泉,而且是控制诸侯的重要手段。

8.民有经产:这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提出来的民富思想,即国家稳定需要让老百姓有稳定的财产(即经产),只有“民有经产”才能使民富国也富。

9.均地分力:所谓“均地”是指根据不同的土质,地理状况,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折合,以做“均”的目的,而“分力”是指对获得均地的人所取得的收入,国家再按一定的比例分得一部分。

这是春秋时期齐国所实施一项政策。

10.官山海:即由国家管理盐、铁,实行盐铁专卖,将盐铁之利从商人手中夺回到国家手中,这样既可以避免百姓受到商人盘剥,又可以使国家得利,从而减少对百姓征税。

这是中国专卖制度的滥觞。

最早在春秋时期的齐国推出实施。

11.节用以礼:是指按照“礼”的准则,规范士以上的大小官吏和有知识的人;以法律武器,约束普通百姓。

这是由战国时期的荀子提出来的。

12.平政爱民:“平政”就是要采取一系列符合“礼”的规范,不超越“法”的界限,实行公平的政策和措施,治理好官吏与百姓。

财政思想史

财政思想史

三.历史意义
孙中山在深人的学习和考察了当时被认为是先 进的西方经济之后,发现了一些西方经济的缺陷。 他接受西方资本主义,但不是一味被动地接收。他 在深人了解中国国情和西方经济思想之后,提出了 适合中国的经济思想。 孙中山的财政思想尽管均未超越资本主义范畴, 但的确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一种精神。他没有较系 统的财政论述,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也不必 要有系统的财政理论的论述,但他所提到一些财政 观点,均具重要的理论价值。
①该照价值征税, 贵地纳税多,而贱地则应少纳 税。因为贵地多在富饶的地方, 为富人所有,而贱地多在穷乡 僻壤,为穷人所有。同时他设 想地价税负担应相当于地价的 百分之一 。
② 照价征税
③ 照价收买
孙中山提出增价归公的思想,主 张渐进实现平均地权,并设想以 土地增值税作为制度依托来解决 中国近代的土地问题。增价归公 被孙中山用于实现地方自治,设 想“地价之增益,皆为地方政府 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 事业,及应育幼,养老、济贫、 救灾、卫生等各种公共之需要”。
4.吸引外资, 充实财政力 量
孙中山认为,中国要充分利用一战后列强进行 恢复生产,形成工业生产力与金融资本过剩的情 况 这次机会,实行开放主义。对于中国应该兴办的事 业,没有资本,就借用外国资本,没有人才,借用 外国人才,本国所用方法不对,就用外国方法。他 认为中国应借用外国已形成的资本来发展本国经济, 而不是等有了自己的资本再去发展实业。这样才能 事半功倍。但是同时他也提出,利用外资外债的一 个重要前提是不伤害国家主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主,不能任由他国摆布。另一个重要前提是所借外 债必须是用于发展经济,不能用于生产有害的事, 也不能拿来挥霍。
①节制私 人资本
孙中山认为,要改良社会事业 就应增加政府财政收人,而当 时的实际情况是资本家收人高, 却只享受权利,不尽义务。国 家的财源主要来自于平民大众, 这样极不公平。所以他认为应 该实行累进税率,向资本家们 征收累进税和遗产税,这样可 以使国家的财政收人直接来自 于资本家。

财税论文选题

财税论文选题

财税学院本科生学年〔毕业〕论文选题1、公共商品问题研究2、政府经济职能界定研究3、财政支出问题研究4、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见326-336〕5、政府采购制度研究〔见309-313〕6、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研究7、公共收费制度研究8、公债研究〔见319-323〕9、财政政策研究10、财政收入研究11、国有资产问题研究12、地方财政问题研究13、部门预算改革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

14、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基本运作方式。

15、我国政府预算科目设置的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良思路。

16、政府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

17、复式预算的基本特点,以及中国复式预算改革的目标模式。

18、中国政府预算编制时间表安排上存在问题及其改良。

19、政府预算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改良思路。

20、政府预算效率的评估方式和方法的选择。

21、政府预算的民主化和法治化的经济分析。

22、政府预算监督机制的构建。

23、当前国库体制与政府预算改革应如何配合?24、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帐户设置的改革。

25、外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26、外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27、外国失业保险制度研究28、外国医疗保险制度研究29、外国国有企业制度研究30、国外政府采购制度研究31、国外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32、国外公司所得税制度研究33、国外政府支出制度研究34、国外预算管理体制研究35、国际财政问题研究36、当代西方财税理论研究37、国外公债制度研究38、历史上征税依据论、征税对象论、征税原则论述评。

39、本末论、义利论述评40、儒、法、墨、道各学派理财思想述评。

41、历史上田赋制度沿革变化述评。

〔包括评两税法、或评一条鞭法、或评摊丁入地〕42、历史上财政预算制度述评43、历史上财政管理体制演变述评44、历史上财政监察审计制度述评45、对某一财政思想或某一财政制度述评〔可自定题目〕46、“黄宗羲定律”述评47、孙中山财政思想述评48、毛泽东财政思想述评49、邓小平理财思想述评50、对我国财政产生和财政本质的探讨51、税务会计理论研究52、税收法律关系理论研究53、电子商务与税收政策研究54、西部大开发与税收政策研究55、农村税费改革问题研究56、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政策研究57、农村公共财政、公共投入问题研究58、中国财政的扶贫问题59、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研究60、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政策研究61、财政对粮食生产经营的补贴62、标准政府收入机制的研究63、国债运行机制研究64、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可行性与条件65、避税与反避税的研究66、鼓励风险投资的税收改革67、WTO机制下国际贸易税收改革研究68、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69、鼓励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税收改革70、论历史上的惩贪倡廉71、论封建国家赋税制度改革的动机72、“初税亩”的社会意义73、两税法的利与弊74、“摊丁入地”的历史作用75、论“一条鞭法”承前启后的意义76、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经验研究77、对现代公司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研究78、国有企业制度转轨过程中的假设干理论问题79、如何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80、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假设干理论问题81、如何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的政企未分积弊82、如何改善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制度、83、对国有控股公司营运体系的研究84、试论税权划分在国际税收中的地位85、电子商务与税收管辖权的关系思考86、试论预约定价制在我国的运用87、如何提高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的实效性88、反国际避税地避税的政策建议89、试论我国涉外税收负担原则的发展趋势90、试论税务代理制在我国的发展91、试论国际税收一体化92、加强国际税收管理的意义93、全球化与税收再分配问题研究94、所得税的国际协调问题研究95、商品税的国际协调问题研究96、中外税务征管比较研究97、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98、财政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99、农村教育财政问题100、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101、物业税研究102、转让定价税制在我国的理论与实践103、加强税收法制建设的研究104、加强税收执法权监督的思考105、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研究106、企业所得税改革研究107、政府税收行为标准化问题108、个人收入调节的税收政策研究109、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研究110、税收筹划的理论研究111、税收筹划的案例分析112、WTO原则与税收征管改革113、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研究114、诚信纳税与建设小康社会115、税制结构研究116、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研究117、积极财政政策与减税118、建立税式支出制度的思考119、社会保障税研究120、税制改革的国际借鉴121、税制改革趋势及其借鉴122、完善增值税的研究123、中国公债及其市场的未来发展研究124、预算管理与财政透明度研究125、财政资金效益评价制度研究126、市政债券的理论与应用127、反垄断的公共政策分析128、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研究129、政府失灵理论研究130、市场失灵理论研究131、当前财政政策取向132、财政风险分析133、农村义务教育财政问题研究134、县乡债务问题研究135、农村公共卫生问题研究136、房产税制研究137、资源税制研究138、论促进风险投资的税收政策139、绿色税收的概念与实践140、调整和标准间接出口税收政策的思考141、税收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142、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新思路143、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思考144、建立防范机制减少税收流失145、地方税收体系与西部大开发146、探索中国的非对称分税制模式147、关于推进依法治税的现实思考148、证券交易税亟待调整新增选题149、县乡财政体制问题研究150、地方税收体系完善151、高校学生贷款制度问题研究152、财政转移支付问题研究153、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154、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融资问题研究155、预算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156、财产税的经济效应研究157、西方财产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58、国际财产税制的改革与发展研究159、我国开征财产税的条件与困难研究160、东西方公共选择制度比较研究161、新世纪西方财政理论的发展及展望162、财政联邦制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研究163、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研究164、税权划分的理性思考165、环境税的具体实施探析166、税收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167、关于社保基金税务征缴的思考168、浅议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169、重构我国财产课税制度的设想170、建立和完善税源监控体系171、整顿和标准税收秩序刍议172、完善和加强税收计划管理的几点设想173、建立法定的税权划分规则174、“税收价格论”理念更新与现实意义175、当前我国环境税存在的问题176、谈纳税人信用制度建设177、话说我国税收文化传统178、诚心纳税与降低税率关系179、集贸税收,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180、税收筹划在中国的困境与出路181、强化税收职能与优化税收管理182、加强教育储蓄管理谨防利息、税源流失183、社会保险税模式设计的假设干问题18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流失问题及其对策185、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问题研究186、加入WTO对我国税制的影响187、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应注意的问题188、对当前税收执法责任制的几点思考189、绿色财政制度研究190、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财政制度研究191、论促进资源节约的财政和税收政策192、论国有资本预算193、论财政收支分类改革194、论我国预算分类改革195、论政府性基金的标准196、政府收入规模的实证分析197、政府支出规模的实证分析198、论我国非税收入的标准199、我国非税收入规模的实证研究200、论中国近代财政收入的特征201、论厘金税的危害202、近代关税述评203、论清代后期预算的特点204、民国政府时期预算管理的创新与效果205、论孙中山的治税思想20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史研究207、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体制述评208、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收入的结构研究209、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支出的结构研究210、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研究211、转移支付立法研究212、稳健财政政策研究213、中央和地方债务风险研究214、完善部门预算制度研究215、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研究216、科学发展观与财税政策研究21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政政策研究218、启动消费、扩大内需的财税政策研究219、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220、健全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221、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222、养老保险新政策的经济学分析223、我国养老金缺口研究224、我国财政〔政府〕对资本市场控制的研究225、泡沫经济中的财政政策研究226、通货膨胀条件下的财政控制研究227、国债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发展228、国债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229、国债市场的资本运作与政策协调230、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财政政策研究231、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财政政策协调232、国债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233、论公共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扶持234、论增强财政透明度的政策措施235、对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的假设干思考236、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研究237、混合商品的成本分摊研究238、科技三项费用改革研究239、中部崛起的财政政策研究240、中部崛起的财政投资政策研究241、中部崛起的财政投融资政策研究242、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243、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244、财政教育投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245、论财政对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246、村级财政风险的成因与化解247、稳健财政政策与公共财政改革248、美国财政的绿色补贴制度及借鉴249、税式支出预算研究250、财政收入退库研究251、论财政对循环经济的促进作用252、论财政〔支出、预算〕监督253、我国〔地方〕财政风险形成机理分析254、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255、论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256、农业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运转分析257、土地出让金的规模和标准258、论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259、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60、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功能探析261、论我国实施绩效预算的制度约束262、论从积极财政政策到稳健财政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63、谈谈代理理论在预算中的应用264、新公共管理与预算会计改革265、谈谈高校学科建设中的绩效管理266、论预算的控制功能267、关于我国社会保障实行预算管理的研究268、中西政府预算的比较研究269、试论跨国避税270、连锁经营增值税处理的关键271、出口退税改革的深入与继续272、合理躲避利息税的方式273、所得税税率调整对债券收益率差异的影响分析274、对加强扣缴义务人管理的思考275、社会保障费改税的重点与难点276、电子商务与税收277、税负转嫁几个问题的探讨278、“费改税”基本思路279、对优化我国现行税制一些问题的研究280、重构我国财产课税制度的设想281、增值税起征点改免征额的影响282、对增值税试点地区的分析及探讨283、关于增值税流失问题的探讨284、增值税与商业售价核算结合模式分析285、关于土地增值税改革的假设干思考286、中外增值税比较287、增值税制度建设的思考288、增值税转型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影响的研究289、论增值税税收筹划290、关于改革涉农增值税的假设干思考291、增值税与增加值关系评析292、论增值税转型及其风险防范293、两岸增值税的比较与分析294、增值税收入与经济政策依存分析295、论国际税收竞争与竞争性的中国税制296、遗产税与物业税的国际比较297、浅议新加坡的评税规程298、拉美地区税制共性趋势及投资策略299、美国税收制度的改革设想300、国外农业税收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301、简介波兰从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的税制改革302、新形势下出口退税的国际借鉴303、意大利税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304、美国海关征收关税相关政策及方法305、美国税制的构成与特色306、普惠制及其利用307、国外现金流量税研究情况介绍308、国际投资的商品税分析309、政府绿色采购的政策体制310、财政支出的规模311、政府采购的政策选择312、政府采购模式的效应及其选择313、政府采购方式的适应性分析314、政府基金的财政管理机制315、促进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研究316、社会捐赠的财政管理体制317、公共卫生支出的绩效及其改良318、促进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研究319、中国地方债务风险分析320、中国地方债务规模分析321、中国隐性债务分析322、国债余额管理制度运行研究323、中国国债风险分析324、李嘉图等价定理研究325、绩效预算的制度框架研究326、城镇养老保险替代率分析327、城镇医疗保险功能分析328、城镇低保体系研究329、生育保险功能分析330、工伤保险功能分析331、企业年金功能分析332、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分析333、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设想334、构建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设想335、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设想研究336、城镇养老保险收支平衡分析以上选题仅供学生参考,学生可在选题范围内与指导老师共同商定具体论文题目。

中国现代财税思想的萌芽与成长———以晚清严复译述《原富》为个案的考察

中国现代财税思想的萌芽与成长———以晚清严复译述《原富》为个案的考察
郭大力 、 王亚南译本 ) , 并且译文采用 的是更易为人 接受的白话文体 , 因而 , 相较之下 , 严 复以文言译 述
这或许可以映射出经典著作长久不衰的真正魅力。
斯密的著作虽然影响极 大 , 但传人 中国却并不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一 l 2 - l 8 [ 作者简介 ] 范建铺 , 财经战略研究 院副研究 员 , 研究方 向为财税理论 与政策 、 财税史及财税思想史 。
海军界转人思想界 ,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 , 完
成 了著名的《 天演论》 等书的译述工作 。在《 天演论》
中, 严复 以“ 物竞天择 ” 、 “ 适 者生存 ” 的生物进化理


引言 : 严 复与斯密之缘
关 。其中, 西方经济学说传人中国, 大致可上溯至晚
清时期பைடு நூலகம்。当时 , 在西学东渐 的大背景下 , 经济学作为

现代财税思想在中国的萌芽与成长 , 是一个复 杂而值得探究 的问题 , 它既涉及西学如何东渐 的问 题, 也涉及现代西方学术在译介到 中国的过程 中如 何逐步 向中华大地传播 、 逐步被接受 的问题 。本文 致力 于探究这一复杂的过程 , 但至多却只能算是一 个导论性质的初步考察 。考察 的目的在于尽笔者之 最 大努力勾勒 出现代经 济学 ( 财政学 ) 说 自从被介
史海钧沉
中 国 现代 财 税思 想的 萌 芽与 成长
以晚清严复译述《 原富》 为个案的考察
范建 鳙
( 中国社会 科学 院 , 北京 1 0 0 8 3 6 )
内容提要: 现代财税 思想在 中国的萌芽与成长, 是一个复杂而值得探究的问题。 本文 致力于探 索这一复杂的过程 , 主要采取个案考察 的方法 , 以中国近代思想 家严复及其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财税思想史重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重商主义(基本观点)1、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一切活动都是为了金银,金银是货币财富的唯一形态。

2、流通领域是财富的源泉。

只有在流通领域才能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

3。

只有在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财富。

4.强调国家的作用。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

托马斯曼出版《论英国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或《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观点:1、贸易差额论。

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只有对外贸易并保持顺差,才能达到致富的目的。

出口多于进口是对外贸易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2、国防财政论。

财政是战争的命脉。

国家用重税富有而国民却变得贫困。

3、赋税论。

①重税无害论。

重税正当,有利于国家,税收增长同时,国家富有,劳动力价格也会增加。

②保护关税。

实现外贸出超增加本国货币积累,本国应该采取有力政策关税保护。

③临时课征赋税必须取得议会同意。

课征赋税的时候必须取得全体人民的认可,调整贵族和平民的厉害关系。

古典经济学派经济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经济自由主义威廉配第(重大观点、代表作)《赋税论》:税收的最终源泉是劳动的收入。

提出“公平、确实、便利、节省”的赋税原则。

提出最好的课税方法是实行国内消费税和人头税。

这两种税是全体国民都来赋税的有力手段。

亚当斯密(财政学之父)代表作、政府职能理论、赋税原则、税制设计理论代表作《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政府职能理论:政府的只能主要限于为私人部门的平等竞争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一保护社会,不受独立社会的侵犯,二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任何其他人的侵害,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公共设施。

国家费用:国防费、司法费、公共机关费、维持君王尊严的费用赋税原则论:平等、确定、便利和节约原则尽可能按照各自的能力比例,税收必须是固定的不可随意更改。

时间和方法必须是有利于人民的,尽可能的归国家所有,否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赋税来源:每年创造的新收入:工资、利润、地租关于预算的思想:主张严格控制政府支出的规模。

反对财政赤字,力求预算平衡,奉行量入为出的主张。

政府预算行为立足于节俭,以追求财政预算平衡来表明政府的责任感和高效率。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为筹措战争和其他的经费,通过采用征收一次总赋税还是发行政府公债,对居民的消费和资本的生成的影响是相等的。

换言之,政府为其支出筹措资金而选择何种筹措方式是无关紧要的。

尽管他认为征税和举债对经济的影响是相等的,但是在征税或者是举债以筹措政府经费的选择上,李嘉图明显倾向于征税而反对举债。

重农主义学派魁奈《经济表》魁奈“纯产品”理论认为交换是等价的,总是一定量价值的一种财富和相同价值量的另一种财富之间的交换。

农业看作是唯一创造财富的生产部门,纯产品实质上是雇佣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魁奈主张支队土地的收入征收单一税:1、不应该向工商业阶级征税2、国家不仅不宜对工商业课税,也不应该对土地的经营者即农业资本家征税,而且对于耕种者用于再生产的财富或预付也不能课税。

3、魁奈不主张对从事农产品贸易和把农产品运往国外按好价出售的商人征税。

魁奈反对征收财产税和向个人课征人头税和劳动所得税。

评价:有着历史必然性,反映了那个时代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

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和发展的。

错误:土地单一税设想是建立在农业部门作为唯一生产部门并创造纯产品或剩余产品这一错误的理论基础上的;社会当年新创造国民收入在进入消费之前,要经过一系列的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社会各阶层的收入;资产阶级关于赋税原则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纳税公平原则,但是单一税明显是相背离的。

税收政策:倡导轻税政策,使国家富强课税就不应该加重。

改革税收征管方式,废除包征制。

李斯特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保护关税理论:生产力理论和经济发展阶段论。

财富的生产力要比财富本身重要的多。

为了培养德国的生产力必须采取保护关税政策。

经济发展阶段:一个国家的贸易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

德国处于农工业时期,工业体系比较幼小,必须采取关税保护制度。

发展德国的民族工业,提高德国的工业生产力。

瓦格纳赋税理论社会政策税收思想,税收体系和税收政策,税收原则,税收选择理论社会政策税收思想:利用国家手中的税收分配工具,不仅要满足国家支出的需要以实现其财政目的,而且还要矫正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等,以达到社会公正的社会政策目的。

瓦格纳的赋税理论是一种二元论。

一方面,他认为赋税有获得财政收入的纯财政的目的,即获得国库收入的目的;另一方面,赋税还具有对所得和财产分配进行干预和调整的社会政策的目的。

税收政策:税系可以划分为收益税系、所得税系和消费税系。

由土地和资本所带来的收入因为它们具有持续和永久的性质,税收负担能力强,因此应该多课税,那些仅能取得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的最低生活费用的人,由于他们缺乏税收负担能力应该对他们免税。

通过两个税收体系从两方面调节社会分配不均。

赋税原则:四端九项财政政策原则:课税充足性和课税可能性国民经济原则:正确税源的选择,税种的选择公正原则或公正赋税分配原则:课税的一般性,课税的均等性税务行政原则:课税的明确性,课税的便利性,最小课税费用。

财源选择理论:当选择公债代替赋税时,区分为三种公债:一是来自国民经济中现实处于自由资金状态的资本公债;二是来自外国国民经济资本公债;三是来自国内资本的公债。

满足一国临时财政需要的方法和课税相比,采取第一及第二类比采取赋税好,必须避免第三类方法,必须以课税取代之。

发行公债比课税更不利于国民经济,在于国家负担经费,即全体的牺牲比对现代个别经济课税造成的分配不平等不公正更严重,同时,加重了工人阶级的痛苦。

工摘得这种不利作用将在长期内危害国家财政。

新古典经济学派: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开创了税收税收转嫁与归宿问题的局部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马歇尔首次提出外部性的概念:“经济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赖于工业的一般发展,一类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极其经营管理的效率;就是说,分为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两类。

”他还看到了教育的外在性,主张增加政府的教育投资。

开创了税收转嫁与归宿问题的局部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

马歇尔提出的“税收超额负担”,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以外所遭受的其他经济损失。

认为,税收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作用是巨大的。

当税收因素加入市场后,各种经济活动的成本与报酬之间的关系将被破坏,即税收成为一把“利剪”,把生产者成本与消费者利益两者截然分开,它意味着对资源利用的低效化。

2、关于税收公平A、承认市场分配的市场公平性能,认为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改善收入分配的微妙机制。

B、市场分配不符合社会公平的标准,这就是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上的失灵。

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率,就必须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C、批评英国的《济贫法》。

主张政府采取平静而非暴力的方式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减少资本家的收入。

D、提出以累进税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主张对富人的财产和个人所得征收累进税,以缓和收入不均3、地方税的征税范围、性质和设计等问题A、范围:“地方税征税范围的确定,要看居民是否流动,以及这个税种是有偿还是无偿”——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商务印书馆,第435页。

认为选择地方税种的征税对象和范围,要以不导致工人的流动为优。

B、性质:地方税最好是采取有偿性税种的形式,即大部分地方税应当用于直接增进当地居民和工人的福利上,而这些福利和便利除了由当地政府提供外,是不可能用其他方法更便宜地提供的。

C、设计原则:偏重于全国性服务的税种,一般应采取无偿税形式,而偏重于地方性服务的税种,宜采用有偿税形式,以便根据纳税人负担税款的数量,给予他们以直接和特殊的利益。

皮古《福利经济学》从福利(welfare)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运行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主张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

①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②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

政府干预外部性的思想区分了正外在性和负外在性。

“此问题的本质是,个人A在对个人B提供某项支付代价的劳动的过程中,附带地亦对其他人提供劳务(并非同样的劳务)或损害,而不能从受益的一方取得支付,也不能对受害的一方施以补偿。

”——庇古:《福利经济学》上册,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71年版,第154页。

显然,所谓的外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造成有利或有害的影响,但该经济主体却不能获得相应的报酬或承担相应的损失。

外在性的存在导致资源配置中的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的偏离,仅靠市场机制本身难以消除这种偏离,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社会福利达不到极大值。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必须要政府出面予以校正。

主张由国家采取适当调节措施,矫正资源配置的失调状态。

通过征税(庇古税)和补贴引导私人的资源配置活动符合社会利益。

税收公平认为社会经济福利总目标的评价标准是公平和效率准则,因此,当政府进行课税时,也应以效率和公平准则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

由于税收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因此,庇古认为公平准则应当是税收课征的首要准则横向公平:是对经济情况相同的人应该课以相同的税收(涉及税基)。

如以所得为税基,则具有相同收入的人们应缴纳相同的税收。

纵向公平:是对经济情况不同的人课以不同的税收(涉及税率结构)。

如收入多的人,税负也相应较多;收入少的人,税负也应相应的较少。

通过收入的再分配,最好能缩小贫富差距,从而达到收入均等化的目标。

政府改善收入分配的措施:通过征收遗产税和收入累进税、对生活必需品给予补贴、举办服务大众的社会设施。

他也看到了公平与效率的冲突,提出政府的收入转移规模要适度、超过限度会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积累机制。

凯恩斯学派凯恩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1、财税理论:有效需求原理:有效需求是指社会总需求,它总是不足的。

投资乘数理论:投资的增加与国民收入之间存在倍数依存关系。

财政思想2、强调国家干预经济。

在经济萧条期,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

(1)扩大政府的公共投资。

(2)实行赤字预算,量出为入。

(3)公债是政府调节经济、干预经济的重要杠杆。

3、税收思想(1)税收的作用。

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改变收入分配格局,提高社会总体消费倾向,实现充分就业。

(2)改变税收体系。

提高消费倾向的赋税政策是由累进所得税、资本利得税及遗产税为中心的赋税体制。

主张以累进的直接税为主体税制,对遗产课征重税,实行高额累进税率。

(3)实行财政关税。

是保护关税的对称,指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萨缪尔森《经济分析的基础》政府国家观是基于他所提出的混合经济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