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我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分析

我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分析

我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分析发表时间:2014-03-06T16:09:26.5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作者:张开国王静庞士禄[导读]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抗菌谱最广的一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G+菌和G-菌,需氧菌和厌氧菌以及多种耐药菌株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张开国王静庞士禄(安徽省铜陵市立医院药剂科安徽铜陵 244000)【摘要】目的:评价我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抽取2006年~2009年全部201份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病历,列表对病人的一般情况,细菌学检查,碳青霉烯类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等进行评价。

结果:碳青霉烯类抗生素4年内用量虽有起伏,但总量逐年增加,主要是以老年患者的肺部感染使用为主,美罗培南增量明显。

结论:我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中图分类号】R9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075-03 Analysis of the Utilization of Carbapenem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Zhang Kai-guo, Wang Jing, Pang Shi-lu (Dept. of Pharmacy, Tongling City Hospital, Tongling 244000, Anhui)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utilization of carbapenems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6 to 2009. METHODS: We use a retrospective study to take in all 201 copies from 2006 to 2009 of carbapenems antibiotics use medical records, list to evaluate the patients' general condition, bacteriology, carbapenems rational use and effectiveness. RESULTS: Although the amount of carbapenems use in four years ups and downs, the total increases every year, mainl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imary pulmonary infection, meropenem increases obviously. CONCLUSION: The utilization of carbapenems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is reasonable basically. 【Key words】 Carbapenems Imipenem / cilastatin Meropenem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抗菌谱最广的一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G+菌和G-菌,需氧菌和厌氧菌以及多种耐药菌株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具有耐酶性、广谱性和高效性等优点,是治疗严重感染,耐药性严重感染以及混合感染的一线治疗药物。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和耐药现状探析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和耐药现状探析
于女性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 9 . , 0 O ) 7 8 5 P< . 1 。

8 — 3
高, 之后逐渐下降 。
2 2 检测茵年度分离情况 . 本次研 究 中的检测菌 由肠杆菌 科细菌和非发酵革 兰 阴性菌 构成 , 4 1株 , 共 5 占该 院综合 重 症监护室分离革兰 阴性菌 总数 的 6 . % ( 5/ 6 ) 各监 测 8 2 4 16 1 , 菌年度检测率波动较小 , 只有 鲍曼不动 杆菌年度 检 出率 缓慢 升高 , 详见表 I 。 2 3 各检测菌年度 耐药情况 . 检测菌 年度耐 药统计结 果显 示, 非发酵革兰 阴性菌 明显 比肠杆 菌科 细菌对 碳青霉 烯类抗
1 资 料 和 方 法
12 方法 .
计分析 。
2 结 果
采 用 E C L表格 , XE 以年度为 单位 , 细菌 耐药 对
性、 菌株分离率 以及亚胺培南和美 罗培南 的用药密度 进行 统
21 用药 密度 .
20 — 08 04 20 年综 合重症监护 室碳青霉 烯类
抗生素用药密度为 2 . 、38 3 . 、4 5 2 . , 20 53 3 . 、2 7 2 . 、3 4 以 0 5年最
和床位 数 比较稳 定 , 间具有可 比性 。 年
生素的耐药 率高 , 耐药 率 在用 药 密度 减少 后 波 动不 大 。见
表 2 。
表 1 综合 重症监护 室各年度检测菌分离情况 ( ) n
检测菌种类
20 年 04
20 05年
20 06年
20 年 07
20 年 08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实施效果探析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实施效果探析
感 染疾 病 实施 治 疗 的 临床 效果 非 常 明显 。 关键词 : 碳青 霉烯 类 抗生素 肺部 感染 药理 ’
中图分类号 : R 9 7 8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5) 0 8 — 0 1 3 3 — 0 1
北方药学 2 0 1 5 年第 1 2 卷第 8 期
1 3 3
碳 青霉烯类抗生素 的药理作用及 临床 实施效 果探析
曾伟勇 ( 广西岑 溪市人民医院 药 剂科 岑 溪 5 4 3 2 0 0 )
摘要 : 目的 : 对肺部感染疾病应 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药物实施 治疗的 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择在 我院就诊 的肺部感染疾病患 者9 2 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 平均每组 4 6 例。 采 用头孢哌 酮舒 巴坦对对照组实施 治疗 ; 采用头孢哌 酮舒 巴坦与亚胺培 南西 司他丁钠联合对治疗组实施 治疗。 结果 : 治疗组肺部感染症状消失时间、 肺部功能各 项指标恢复正 常时间、 肺部感染 药物治疗总时 间明显短 于对照组 ; 肺部感染疾病治疗效果 明显优 于对照组 ; 药物不 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 应 用碳 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肺部
疗难度大 , 预后不是十分理想硼 。 碳青霉烯类抗生 素的抗 菌活性相对较强 , 对 B内酰胺 酶作 用之后 的稳定性更加理想 ,目前 已经成为临床上对肺部感 染进 行治疗 的一线药物 , 对一些属于耐药菌株的致病 菌而言 , 采用碳 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可以使这些致病菌株保持相对较高
. 2肺部感染症状消失时间 、 肺部功能各项 指标 恢复正常 时间、 碳青霉烯类 抗生素的抗菌谱较为广泛 ,可以产生较强 的抗 2 应用头 孢哌酮舒 巴坦治疗后 ( 5 . 6 8 + 菌作用 , 对 1 3内酰胺 酶具有较强 的稳定性 , 已经 成为 临床对严 肺 部感染药物治疗 总时 间 : . 0 6 ) d 对照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 消失 ,治疗后 ( 6 . 9 1 + 1 . 5 3 ) d 重感染类疾病实施治疗 的一线药物 Ⅲ 。本次以亚胺 培南西 司他 1 丁钠为例 , 对肺部感染进行治疗 , 并对该类药物治疗感染疾病 的 F V C和 F E V 等肺部功能各项指标恢 复正常 ,肺部感染 药物治 效果和药理学作 用进行研究 。 疗 计划共 实施 ( 8 . 9 4  ̄ 2 . 1 O ) d ; 应用 头孢 哌酮舒 巴坦亚胺 培南 西 1 资 料 与 方 法 司他丁钠联 合治疗后( 3 . 1 2 + 0 . 5 8 ) d治疗 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 1 . 1一般资料 :选择 2 0 1 2年 9月 2 0 1 4年 9月在我院就诊 的肺 消失 , 治疗后 ( 4 . 9 6  ̄ 1 . 0 4 ) d F V C和 F E V 等肺部功能各项指标恢 部感染疾病患者 9 2例 , 随机分为对照组 和治疗组 , 平均每组 4 6 复正常 , 肺部感染药物治疗计划共实施( 6 . 2 3  ̄ 1 . 8 5 ) d 。三项观察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开发与临床应用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开发与临床应用

性降低 。因此 , 在临床上应用克倍 宁时 , 应避免与水杨酸盐
合用。
给药剂量 : 每次 0 5 ( 帕尼 培 南计 ) 每 日2次 , .g 按 , 静
滴。重症及难治性感 染增 至每 次 l , 日 2次 , g每 静滴 。每
I最高剂量 2 , 7 1 g 每次静滴需 3 r n以上 。儿童 1 2 m 0i a 0— 0 g・ k ~ , 日2— g 每 4次 , 静滴 。
硫, 而且 2 3 以双键结合 , ,位 另外其 6 羟乙基侧链 为反式 位
构象 。研究证 明, 正是这个构 型特殊 的基团, 使该类化合物
泰能对敏感菌引起 的败血症 、 尿路感染 和妇科感 染疗 效在 9 %以上 , 软组织 、 5 对 骨关节 和腹 腔 内感染 的疗 效超
过 9% , 0 对下 呼 吸道 感 染 的疗 效 为 8 % , 菌 清 除率 达 5 细 7 % ~ 2 。对孕妇应权衡利弊后慎重 用药 。人乳 汁可测 6 9%
药效、 临床 评价 、 药物 相互作 用及 用 法等进行 阐述 , 结合 临床应 用情 况 , 分析 比较 了 5个品种 之 间 的不 同特 点 。结 果 : 本
组抗生素具有抗茵谱广、 抗茵活性强和对 p一内酰胺酶高度稳定的特性, 经临床验证其抗感染疗效确切。结论: 对混合 性严重感染及时合理地选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有效的。 t -
关键 词 碳青 霉烯类抗 生素
中图 分 类号 9 8 1 7 .1
抗 菌活性
药物相 互作 用 临床 疗效
碳青霉烯 类抗生 素 (abpnm ) 一种非典 型 p一 craee s 是 内酰胺类抗生素 , 由于 B一内酰胺 骨架上 以碳代替 1 的 位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俞云松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传染科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的β-内酰胺抗生素,国内已经上市的品种有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因其具有对β-内酰胺酶稳定以及毒性低等特点,已经成为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现就其主要特点及临床应用概述如下:一.抗菌活性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对大多数革兰阳性、阴性需氧菌、厌氧菌及多重耐药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但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等对本品耐药。

亚胺培南在浓度8mg•L-1时,可抑制90%以上的主要致病菌。

美洛培南对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亚胺培南弱2-4倍,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同样耐药;但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是亚胺培南的2-16倍,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是亚胺培南的2-4倍。

帕尼培南对G+菌的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仿或略强,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仿,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则逊于亚胺培南。

二.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碳青霉烯类对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染色体及质粒介导的头孢菌素酶(AmpC酶)均具有高度稳定性。

但可被金属β-内酰胺酶水解灭活,造成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

三.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作用PBP是细菌细胞膜上特殊的蛋白分子,也是β-内酰胺抗生素作用靶位,碳青霉烯类与PBP结合紧密而显示出很强的杀菌活性。

亚胺培南与PBP结合,尤其是PBP2的亲和力强,阻碍细胞壁的合成,可使细菌迅速肿胀,溶解,其作用很少受接种菌量、PH值(5.5-8.5)的影响。

美洛培南迅速渗透到靶位,主要是与PBP2和PBP3紧密结合。

帕尼培南与铜绿假单胞菌的PBP的亲和性依次为PBP2,PBP1A,PBP3,PBP1B,PBP4。

四.与内毒素的关系抗菌药物能诱导产生内毒素,不少抗生素是内毒素诱导剂,快速杀菌类抗生素是最强的内毒素诱导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PBPS作用点相关,亚胺培南作用于PBP2,只诱导少量内毒素释放,美洛培南与帕尼培南则作用于PBP2与PBP3,诱导内毒素释放水平则高于亚胺培南。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动学药效学与临床应用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动学药效学与临床应用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动学药效学与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8-08-24T15:19:16.1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第13期作者:徐丽丽陈仕礼[导读]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属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特点包括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毒性低、不宜耐药等,且在与多种β-内酰胺酶结合时效果较为稳定,因此,临床常用于治疗多种重症感染病症,尤其是对于多重耐药菌群引发的感染,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临朐县海浮山医院山东潍坊 262605摘要: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属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特点包括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毒性低、不宜耐药等,且在与多种β-内酰胺酶结合时效果较为稳定,因此,临床常用于治疗多种重症感染病症,尤其是对于多重耐药菌群引发的感染,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目前我国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包括: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等。

本文阐述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动力学,并对药效学加以概述分析,目的是为临床抗生素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感染;药效学;药动力学;临床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研发,属于在沙纳霉素(也称硫霉素)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经过研究发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其他类型的同属于β-内酰胺类的药物,具有一定的类似性,该抗生素应用过程中通过与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相互作用,从而使细菌细胞壁合成受阻,达到了杀菌作用[1]。

大多数情况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耐受性良好,且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属于安全、强效、广谱的抗生素。

近年来,耐药性细菌的增加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报道,更是给临床抗感染治疗提出了挑战。

现就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动学药效学与临床应用加以探讨。

1、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学动力学和药效学分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以下特征,包括:第一、抗菌谱广:此类抗生素在抗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方面均具有良好效果,但在抗真菌方面无作用。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仲兆金编写(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摘其抗菌谱包括多种革兰阳性菌、阴性菌,需氧菌,厌氧菌等。

其对需氧菌如肠杆菌、链球菌(包括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肠球菌(不包括粪肠球菌和不产生D·内酰胺酶的耐青霉素菌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菌、李斯特菌,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等多数需氧致病菌敏感,几乎未见包括嗜麦芽黄杆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屎肠球菌等在内的需氧菌对亚胺培南一西司他丁的固有耐药由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PBPs的亲和力的不同,其抗菌活性也不尽相同,可以大概分为3组,第l组包括艾他培南,其对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作用较弱,但适合治疗由产ESBL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感染。

艾他培南对于某些D一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不及亚胺培南第2组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比阿培南和多尼培南,他们对假单胞菌不动杆菌以及肠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强,因此更适用于治疗医院获得性感染亚胺培南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较强,而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活性较强。

而体外试验表明,美罗培南和多尼培南对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强于亚胺培南一西司他丁。

第3组是正在研究的对MRSA有抗菌活性的一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美罗培南诱导细菌耐药的可能性较低,而艾他培南比其他药物更容易诱导细菌耐药。

多尼培南诱导细菌耐药作用比美罗培南更低。

艾他培南的半衰期最长,因此可每日给药1次[澳大利亚药物手册(AMH),2006】,而用于3个月到12岁儿童时,该药的半衰期为2.5 h随着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剂量的增加,早产儿、足月新生儿和少年儿童的AuC 和c⋯如同成年人一样几乎呈线性增加。

其在2岁以上儿童中表现出的药动学性质与成年人一致。

碳青霉烯类可广泛分布于体内并渗透到组织和体液内。

当l~48个月龄的儿童接受美罗培南20 mg/kg或40 mg/kg时,药物在脑脊液(CSF)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1~2.8 mg/L和O.3~6.5 mg/L,而脑膜炎的炎症程度使其在脑脊液的浓度呈现很大的个体差异。

山东省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

山东省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
表 1 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6-8] 危险因素
反复使用抗菌药物或前期曾使用三代头孢菌素 住院日延长(≥7 天) 曾入住或现入住重症监护病房 留置导管(包括中心静脉或动脉置管、经皮胃或空肠造瘘管、导尿管等) 存在结石或梗阻(如胆道、泌尿道) 既往曾有产 ESBLs 细菌感染或定植 反复住院(包括护理中心) 严重疾病状态(如器官移植) 基础疾病(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肾功能衰竭) 机械通气 年龄≥60 岁 肾脏替代治疗
2.粒缺伴发热的定义C)<0.5×109/L 或预计 48 h 后 ANC<0.5×109/L。(2)发热:口腔温度单次测定≥38.3℃(腋温≥38.0℃)或≥38.0℃(腋温≥37.7℃)持续超过 l h。
5.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
1. 多重耐药菌所致的重症感染 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是指细菌对潜在有抗菌活性的 3 类及以上抗菌药物 耐药[3]。如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是指对 下列 5 类抗菌药物中至少 3 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包括: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抗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含有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包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 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4]。目标性治疗时需判 断病原菌是否为多重耐药但对该类药物敏感,同时还要注意判断是否为多重耐药定植或携带, 多重耐药菌定植或携带状态不宜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 “重症感染”是指因感染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低氧血症、脏器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包 括血流感染、肺炎、上尿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腹腔感染等[5]。对于一些轻中度的多重 耐药菌感染,宜选择其他类别的抗菌药物,如产 ESBL 细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可根据药敏结果 选用其他类别抗菌药物[5]。 2. 多重耐药危险因素的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尚未或无法获得病原菌药敏结果时,重症感染患者如有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风险, 也可经验性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包括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常见多重耐药的 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见表 1-表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药理学特性耐药临床应用第一个天然碳青霉烯(carbopenems)类抗生素硫霉素(thienamycins)于1976年由默克公司从牲畜链霉菌(streptomyces cattleya)中发现。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种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属于繁殖期杀菌剂,对多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重症细菌性感染、多重耐药株感染、医院获得肠杆菌属细菌的感染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

目前,已有两代产品应用于临床,分别以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为代表。

现对该类药物的药理学特性、耐药情况、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1 品种介绍由于天然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不稳定性,目前应用于临床的都是半合成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目前已经上市的有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美罗培南、比阿培南、艾他培南和多尼培南,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均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1.1 亚胺培南(imipenem) 亚胺培南(商品名泰能)是第一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代表品种,其对肾脱氢肽酶1(dehydro peptidasse1, DHP1)不稳定,易被降解,降解后产生肾毒性,因此,临床上与DHP1抑制剂西司他丁按一定比例(通常为1∶1) 制成复方制剂联合使用,以防止亚胺培南在肾小管处被破坏,减少亚胺培南的肾毒性[1]。

1.2 帕尼培南(panipenem) 帕尼培南(商品名克倍宁)为亚胺培南的类似物,与亚胺培南相比,其对DHP1的稳定性强。

由于其肾毒性,临床上与有机阳离子转移抑制剂倍他米隆按一定比例(通常为1:1)制成复方制剂联合使用。

1.3 美罗培南(meropenem) 美罗培南(商品名美平)是第二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代表品种,是第一个可以单独使用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4]。

对中枢神经系统及肾脏都很安全,增强了对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对铜绿假单胞菌(PA)的抗菌活性。

1.4 比阿培南(biapenem) 比阿培南是继美罗培南以后第二个可以单独给药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与其他已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相比,其肾毒性几乎为零,且无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是更安全、有效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3]。

1.5 艾他培南(ertapenem) 艾他培南是一种广谱长效、对DHP1稳定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蛋白结合率,半衰期也较长[4]。

1.6 多尼培南(doripenem) 多尼培南是一种新的碳青酶烯类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对绝大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的特点。

2 作用机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 PBP) 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溶解而杀灭细菌。

作用特征:①抗菌谱广。

对革兰阳性的需氧菌、厌氧菌和革兰阴性的需氧菌、厌氧菌均有抗菌作用,但对真菌无作用。

②抗菌作用强。

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非常接近,此外本类抗生素对细胞壁有强大的穿透力,可通过鲍林蛋白以外的通道穿过细胞膜而起作用。

③对多数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包括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第3代头孢菌素无交叉耐药性,对一些耐药致病菌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④具有抗生素后效应(PAE)[5]。

PAE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当药物浓度下降至低于MIC或消失时,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现象。

美罗培南对大部分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粪肠球菌能产生长达几小时的PAE。

用4 MIC的帕尼培南和亚胺培南与细菌共同孵育2小时后,两者对金葡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的PAE分别为2.18、1.69、2.58、2.67小时和1.42、1.44、1.72、2.09小时,可见帕尼培南对此4种菌的PAE 显著优于亚胺培南[7]。

碳青霉烯类药物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PAE有增加的趋势[8]。

3 临床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适用于严重的革兰阴性菌感染、混合感染、耐药菌感染和免疫缺陷者感染,是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疗效最佳的一类药。

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腹腔、皮肤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败血症等。

3.1 亚胺培南临床上使用的是亚胺培南和西司他丁1:1的复方制剂,对敏感菌引起的败血症、尿路感染和妇科感染的有效率在95%以上,对软组织、骨关节和腹腔内感染的有效率超过90%,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为85%,细菌清除率76%~92%[9]。

本品不适合用于脑膜炎的治疗,不得与阿昔洛韦联用。

3.2 帕尼培南临床上使用的是帕尼培南和倍他米隆1∶1的复方制剂,推荐剂量每天1g,分2~3次给药。

对127例细菌感染患者[10],本品的临床有效率达89.0%,对68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为85.3%,痊愈率为57.3%;对35例尿路感染的临床有效率为97.1%,痊愈率为80.0%;治疗腹腔感染24例有效率87.5%,痊愈率70.8%。

3.3 美罗培南适用于治疗由单一或多种细菌引起的成人及儿童感染、重度肺炎、院内获得性肺炎、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尿路感染、脑膜炎、败血症等[11]。

临床观察表明美罗培南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率为86.38%[12],泌尿科感染的有效率为75.5%,妇产科感染的有效率为92.65%,眼科疾病的治疗有效率达90.0%[13]。

但美罗培南与疫苗合用可使疫苗失效,与丙戊酸钠合用可使后者的血药浓度降低,导致癫痫发作[1] 。

3.4 临床给药方案由于碳青霉烯类具有较长的PAE,故可适当延长给药的间隔时间,每天2~3次给药即可满足中重度感染的需要。

常用的给药方法有多次间歇给药和单次持续静脉给药。

持续静脉给药的疗效优于多次给药,这在难治性病原体如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染的治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是目前临床上最佳的给药方案[14~16]。

另外,对于存在负荷过重、左心衰或肾衰竭,需要限制液体入量的患者,用少量液体快速给药则显得更为方便。

亚胺培南由于溶解度较低不能静脉快速给药,但美洛培南可以采用此法,且能为不同患者所耐受,包括儿童和老人。

4 不良反应及耐药性4.1 不良反应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及血液学方面的嗜酸性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增多、血红蛋白减少等,并可致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ALT或AST升高,血胆红素或碱性磷酸酶升高,但一般能为患者所耐受。

同时,可导致皮疹、瘙痒、发热、休克等过敏反应,因此对过敏体质者慎用。

而当超剂量使用时可出现神经系统毒性,如头痛、耳鸣、听觉暂时丧失、肌肉痉挛、精神错乱、癫痫等,尤其是肾功能不全伴癫痫者,所以一旦出现震颤、肌肉痉挛或癫痫,应立即减量或停药[17]。

4.2 耐药性4.2.1 耐药机制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机制包括四个方面[18~19]:①产β内酰胺酶(金属酶与丝氨酸酶),水解碳青霉烯类;②PBP亲和力降低;③主动外排机制;④外膜蛋白D2的缺失,导致药物难以到达PBP结合位点。

其中产金属β内酰胺酶是其最重要的耐药机制。

4.2.2 天然耐药临床上某些细菌对碳青霉烯天然耐药,如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气单胞菌属、黄杆菌属、高曼军团菌、腊状杆菌及少数脆弱拟杆菌。

其耐药机制主要是产染色体介导的金属酶。

这些染色体金属酶具有种属特异性,属非获得性酶。

5 小结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自问世以来,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耐受性良好、毒性较低等特点而成为临床用于治疗重症细菌性感染、多重耐药株感染、医院获得肠杆菌属细菌感染的有力武器。

但近年来,临床菌株产获得性金属β内酰胺酶的报道日渐增多,细菌对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临床应用本类抗生素时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同时,应当注意改善给药方案,以减少用量,防止细菌耐药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1 杨继章,杨树民.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开发与临床应用.上海医药,2004,25(3):1092 林彩,刘松青.美罗培南的药理及临床应用.中国药业,2003,12(8):723 崔银珠.新型抗菌药物比阿培南(biapenem).世界临床药物, 2003,24(9):5724 曹国颖,傅得兴,孙春华.新型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艾他培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5,21(1):745 梅开城,王睿.碳青霉烯类药物抗生素后效应研究概况.中国新药杂志,1999,8(11):7276 Bowker KE,Hols HA,Rccves DS.Bactericidal activity,post antibiotic effect and modified controlled effective regrowth time of meropenem at high concentrations.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6,38(6):10557 何菊英,刘松青,藏雷.新型碳青霉烯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3,22(2):1038 王永赓,钱广鸿.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比较及临床应用.基层医学论坛, 2007,11(3 ):2659 黄祥,梅巍,邸晓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动学药效学与临床应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1,21(12):75010扬帆,张婴元,郑丽叶,等.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的临床评价.中华内科杂志,2000,39(2):10711张幸国,黄明珠,魏泽庆,等.三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ICU分离菌株的体外杭菌作用.中国抗生素杂志,2001,26(4):28312游学甫,陈慧贞.美罗培南的药理及临床应用.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00, 21(1):2713Norrby SR,Newell PA,Faulkner KL,et al.Safety profile of meropenem: international clinical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first 3125 patients treated with meropenem.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5,36(Suppl A):20714Krueger WA,Bulitta J,Kinzig Schippers M,et al.Evaluation by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two doses of meropenem administered intermittently or as a continuous infusion in healthy volunteers.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5,49(5):188115Kasiakou SK,Lawrence KR,Choulis N,et al.Continuous versus intermittent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antibacterials with time dependent a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of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 parameters.Drugs, 2005,5(17):249916Mouton JW,Touzw DJ,Horrevorts AM,et parative pharmacokinetics of the carbapenems: clinical implications.Clin Pharmacokinet, 2000,39(3):18517张石革, 藏靖, 梁建华,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抗感染中的应用评价.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4,4 (2) :7118Limanaky AS,Musi MA,Viale AM.Loss of a 29kilodalton outer membrane protein in Acinetobacter baumarmii is associated with imipenecn resistance.J Clin Microbiol,2002,40 (12):477619Nordmarm P,Poirel L.Emerging carbapenemsase in Gram negative aerobes.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2,8(6):3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