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三定律学案--丁新

合集下载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新版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新版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思路:牛顿三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是整个物理学学习所必须掌握的内容,是整个力学的核心.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自然界物体的联系性和相互性,而且牛顿第三定律是我们以后学习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基础,所以真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显得尤为重要.本节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展开的,找出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把知识由已知引向未知,由浅入深分层次进行教学,其中每一层次从不同性质的力着手,找出生活中接触到的相互作用的引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尤其引力中不接触力(磁铁之间的力)的关系及特点,从而引出牛顿第三定律,同时进行物理学史教育.为了增加这节课的趣味性,使其更加接近生活,为学生准备的实验材料均来自生活,比如:橡皮筋、气球、易拉罐、沙纸等等,就连视频材料也是由学生自己操作完成的,并播放学生很感兴趣的“嫦娥一号”升空视频,一来让学生更加了解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二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明确什么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能够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这里面涉及到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教师实验.给学生的实验用具很简单,学生很容易做出弹力、摩擦力小实验,加以引导也会做出引力实验.学生很难操作的定量实验,由教师演示,并引导学生分析.学习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只是有一个很模糊的认识,对于其中的具体关系并不是很了解,更没有系统的概念.直接告诉学生结果缺乏可信度,只有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结合精确的实验,其中包括接触力与非接触力——引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使他们确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2.通过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2.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培养成科学探究的意识.3.培养学生探究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物理学问题、并将物理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教学准备:弹簧秤、磁铁、小磁针、橡皮筋、气球、易拉罐、砂纸等,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力传感器、气垫导轨、自制教具.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思路:由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出力的相互性,让学生根据桌子上给的仪器设计实验证明力的相互性,也可以用桌子上没有的仪器来验证.给出板书.学生活动:思考讨论、设计实验.设计思想:温故而知新.具体实施:从第二章开始我们一直在学力,那么力到底是什么呢?回答: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里面有一个词非常关键,“相互”,谁能解释一下你是怎么理解“相互”的?回答:有两个物体AB,当A给B一个力的同时,B也给A一个力(也可以用举例法).这就是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板书: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进行新课第一部分:(一)思路:1.鼓励学生大胆演示自己设计的实验,并说明如何证明此结论.2.根据需要,引导、补充学生发言.学生活动:积极演示实验,并踊跃发言.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具体实施: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思考,你能举例证明力的相互性吗?看看桌子上有没有能用到的东西呢?可以互相商量一下,商量完演示给大家看.学生可能设计的实验:实验一:将两个气球对压(二者均发生形变).黄色气球受力的方向是?向左;这个力是谁施加给它的?粉色气球;粉色气球受力的方向是?向右;这个力是谁施加给它的?黄色气球;那么这两个力属于什么性质的力?弹力.实验二:两弹簧对拉(两弹簧都发生形变)(同上).实验三:砂纸打磨易拉罐(同上).实验四:两条磁铁之间的吸引力及斥力.每张桌子上只准备了一块条形磁铁,学生可能想不到和隔壁桌子的同学配合完成,引导学生完成此实验.(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操作过程:磁铁异名磁极靠近.两个同学会明显感到磁铁把他们拉向对方,这说明另一根磁铁在吸引自己手中的磁铁,属于相互吸引力(非接触力).相反,如果同名磁极相靠近,学生会明显感到被磁铁向后面推,说明两磁铁之间有斥力.(以问题形式提问)引导学生看视频:①与小车固定在一起的条形磁铁放在轨道上,同名磁极很接近时,松手,两小车向后退,和学生自己的小实验对比,得出两磁铁同时都受到了斥力.(非接触力)②穿上旱冰鞋的两个学生由静止对推,两个学生均向后退,说明他们彼此都受到了对方施加的力,这两个力属于弹力.③在摩擦系数相对较小的地面上,放一块大木板,木板的下面是滚轴,更减小了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一学生站在木板的一端由静止向另一边走,发现人向前走的同时,木板在向后走.人为什么向前走?因为人受到木板给他的向前的摩擦力;木板为什么向后走?因为木板受到人给它的向后的摩擦力.(二)思路:以地球吸引人为例,引出引力的相互性,从而给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设计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具体实施:小游戏:让一个学生生站到教室中央用力起跳,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某某跳上去又落了下来.他为什么会落下来?因为受到重力.那么重力是怎样产生的?地球的吸引.地球给人吸引力的同时人有没有吸引地球?有.那为什么人被地球吸下来,而不是地球被人吸上去?把问题尖锐化,把学生调动起来,把课堂氛围推向一个小高潮.(停顿几秒钟)①提示学生思考磁铁之间的引力,应用类比的思想解释.②引导学生从惯性方面考虑为什么人没有把地球吸上去.把地球给人的力称为作用力,那么人给地球的力称为反作用力,相反亦成立.并强调两个力的作用点分别在两个物体上.将其推广得到板书.(板书: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概念:2.特点:①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第二部分:(一)思路:从力的性质入手,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性质的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学生活动: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参与教师准备的实验,并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设计思想:全员参与,使学生有足够多的机会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科学的思维方式及严谨的求学态度.具体实施:提出问题: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学生可能回答:大小相等……教师进一步追问:你怎么知道相等呢?这个结论一定正确吗?你想用什么实验来证明你的结论呢?提醒学生可以用桌子上的仪器,也可以不用,自己设计实验.(1)弹力实验:学生可能进行的实验:弹簧秤互拉.让学生复述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演示操作、读取数据并说明结论.(课件中给出受力分析图)精确实验:教师讲解并指导学生操作自己桌子上的两个力传感器.可以互相拉,也可以放开一边,随意挥动另一只传感器,注意松开的传感器不要摔到地上.观察图像.教师演示,并引导学生分时刻分析图像.两个力传感器分别测量受到的力,对拉测得的就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观察图像,想一想它们有哪些关系?结论:大小相等.因为任意时刻都关于时间轴对称,彼此相差的负号代表两个力方向相反.(2)引力实验(实验仪器每张桌子上有一套,引导学生完成)在打开阀门的气垫导轨上,放上两个捆有相同磁铁的相同的三角架,让磁铁异名磁极相对,事先在气垫导轨的两端固定两个力传感器,并把力传感器的挂钩用细线和三脚架相对的外侧相连,开始细线松弛,松手后磁铁向一起吸的同时,拉动力传感器,产生示数.两磁铁还没有吸到一起的时候,让三脚架静止下来,在三脚架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观察力传感器采集的图像,得到在任何情况下两示数相等.(气垫导轨与三脚架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分析:①静止下来后,左右两边力传感器给三脚架的拉力,分别等于两端磁铁受到的吸引力,而两力传感器示数相等,说明两磁铁间吸引力大小相等.(提示注意一下方向)②两三角架和磁铁质量相同,观察他们分别走过的位移大小,以及是否同时开始运动同时停止,说明运动时间是否相等,则得到加速度是否相等,若质量相等,加速度相等就得到合外力相等(牛顿第二定律),两力传感器示数相等,就会得到磁铁之间的吸引力相等.结论:大小相等.⑶摩擦力实验在同一个气垫导轨上,上下分别放两个三角架,分别用两个力传感器向两边拉两三角架保持两三角架静止,发现示数相等.受力分析,上面三角架静止,则它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受到的摩擦力,同理下面的三角架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受到的摩擦力,两拉力相等,则两摩擦力大小相等.(综合上面不同性质的力的实验结论,总结并板书:②大小相等)打人小游戏:找两个学生,给其中一个学生选择打人或者被打的权利,但没有选择打人方式的权利,学生肯定会选择打人,这时候让被打的同学把胳膊肘给这个同学,让他用鼻子去“打”另一个同学的胳膊肘,学生很无奈.提问:鼻子有什么感觉?疼.胳膊肘会疼么?不会.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虽然相等,但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作用在不同的作用点上,作用效果不同.马拉车思考题:马拉车,马给车一个力,车同时给马一个力,两个力大小相等,为什么马把车拉着向前走,而不是车把马拉着向后走?受力分析:水平方向上,车受到马给它的向前的拉力,同时受到地面给它的摩擦力,它是否向前走,取决于拉力是不是比摩擦力大.而车给马的力和马受到的摩擦力决定马能不能往前走.(二)思路:分析前面实验的受力分析图,找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关系以及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并通过小实验验证结论.学生活动:分析得出结论,并动手实验.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体实施:提出问题: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回想实验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然后看受力分析图得出结论,引导学生用桌子上的小磁针证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让学生用桌子上的器具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结论.比如:两橡皮筋对拉,两橡皮筋的受到的力在一条直线上,沿着橡皮筋伸长的方向,从而得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一条直线上;无论怎样改变两小磁针的位置,两小磁针指针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同样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板书:③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三)思路: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从前面的实验及受力分析图中,可以得出;通过观察力传感器的图像,可以分时刻说明力的同时性.学生活动:思考回答.设计思想:充分利用实验结论,在事实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具体实施: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吗?(板书:④同种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吗?(板书:⑤同时性)回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点出早在三百多年前,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就总结出了这些特点,得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板书:三、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数学表达式:F-F')第三部分:牛顿定律的应用——反冲.学习了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小实验:教材第83页图3-4-4.用酒精灯烧小车上的盛有水的试管,当水开到一定程度,试管口的塞子就会喷出,同时小车后退.学生很容易解释原因.给出反冲概念:当物体的一部分向某方向抛出,其余部分会同时向相对反方向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反冲.(只给出概念,不用板书)播放“嫦娥一号”升空视频,让学生解释原理,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四部分:小结.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以前只是了解有这么两个力,但对其详细情况不是很清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很明了了,同时对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前沿有所了解,为祖国的伟大而自豪.第五部分:作业:教材中的相应练习.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效果评价及后记:整堂课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感觉也非常好,知识掌握到位,感触最深的就是实验仪器的精密程度解决了很多的难题.把板书与课件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不重复、不拖拉、不缺失,费了很大的心思.对于里面的实验,更是费尽了心思.始终把握新的教学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的作用,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以及学好物理的决心.注重物理学史的教育,以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物理思维的训练更是不敢有丝毫放松.整堂课下来,不仅让学生动了手、口、脑,更在这样的氛围下,增进了师生感情,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2、能够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实验结论。

3、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积极探索、思考、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基本内容和应用。

难点:如何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实验结论。

三、学习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牛顿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这些定律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牛顿第三定律又会为我们揭示什么新的奥秘呢?2、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3、互动探究(1)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相互作用力”现象。

(2)尝试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拔河比赛、推车等。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4、知识梳理总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明确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5、课堂检测(1)判断题: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出现,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为什么在拔河比赛中,一方站立不动时,另一方也能轻松获胜。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6、拓展提升思考: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牛顿第三定律练习题一、引言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是物理学中一个基本而重要的原理。

它表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这个定律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的运动,也适用于微观粒子。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理解和巩固这个概念。

二、练习题1、假设一个木块沿着水平桌面移动,对它施加一个向右的力F。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木块会对桌面施加一个大小为F、方向为____的力。

A.左B.右C.上D.下2、在太空中,一个宇航员对宇宙飞船施加一个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宇宙飞船会对宇航员施加一个大小为____的推力。

A.相等B.大于C.小于D.无法确定3、考虑地球上的一颗石头,当它从高处自由落体时,石头对地球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力。

3.3 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设计 -2023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3  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设计 -2023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第三节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目标】1.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会用它解决有关问题.3.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发展】核心知识1.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会用它解决有关问题.核心能力1.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思考力的相互作用的规律.2.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科学品质1.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好物理的信心.3.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养成科学思维习惯.【教学重点】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作用力反作用力大小时刻相等,静止、匀速运动、加速时都相等【教学用具】弹簧秤、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

(一)新课导入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体重悬殊的两学生进行拔河比赛,比赛结果显而易见;将滑板给体重较大学生,再进行比赛。

为什么结果不一样了?带着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新课内容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相互作用,并指出你认为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可用实例:1. 鼓掌,两只手同时感觉到力的作用.2. 用力推桌子,推桌子时手也感受到了桌子对人的力3. 用手摩擦桌子,手也感受到了桌子的摩擦.4.足球运动员的头球,头也受到了球的力。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大量实验事实表明,自然界中一切力的现象,总是表现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甲物体施给乙物体一个力的同时,甲物体也受到乙物体施给的一个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

高中物理 4.5 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4.5 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3)相互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_______的、成对出现的.(4)同性性,即二者性质总是________的.3.作用效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其作用效果分别体现在各自的受力物体上,所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三、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1.平衡力(1)定义: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而处于平衡,那么我们就把这两个力叫做一对平衡力.(2)特点①一对平衡力的效果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②一对平衡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同点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上两个力性质不一定相同两个力________一定相同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两个力共同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且所受合力为零两个力各有各的____________,故对其中任一物体不能说是合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探究四、解题方法例1 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消失B.弹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C.甲物体对乙物体的作用力是弹力,乙物体对甲物体的反作用力可以是摩擦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平衡例2 一物体受绳拉力的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为匀速运动,再改为减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B.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C.只有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才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相等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例3 如图1所示,P、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面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后记(教或学)参考答案课前自主学习1.作用力 反作用力2.相等 相反 同一条直线 3.相等 相反 同一条直线 4.相互作用 产生 消失 性质5.(1)合力 (2)受力分析 (3)①重力 竖直向下 ②弹力 垂直 ③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平行 思考 不一定随之消失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时另一个力立即消失. 核心知识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有( )A .P 所受的重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B .P 所受的重力和P 对Q 的压力C .P 对Q 的压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D .Q 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Q 的支持力 图1变式训练 如图2所示,两个小球A 和B ,中间用弹簧连接,并用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下面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绳对A 的拉力和弹簧对A 的拉力 B .弹簧对A 的拉力和弹簧对B 的拉力 C .弹簧对B 的拉力和B 对弹簧的拉力 D .B 的重力和弹簧对B 的拉力图2巩 固 提 高夯实基础1.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 .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只有物体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2.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起跳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B .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C .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 D .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3.在拔河比赛中,下列各因素对获胜有利的是( ) A .对绳的拉力大于对方B .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对方C .手对绳的握力大于对方D .质量大于对方4.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 A .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一、[问题情境]1.对弹簧来说,手是施力物体,弹簧是受力物体;对手而言,弹簧是施力物体,手是受力物体.两船事例中,每个小船都可以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这取决于研究对象的选择.同样,学生推桌子时,桌子和学生既可以是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2.手对弹簧的作用力与弹簧对手的作用力,方向相反,彼此作为对方的作用点.弹簧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弹簧的作用力都是由形变引起的,都是弹力.下两例与之相类似.3.以上事例,力总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无先后顺序.4.作用效果不能抵消.[要点提炼]2.相互依存存在相同不同二、2.(1)大小(2)方向(1)彼此相互作用(2)产生变化消失(3)相互(4)相同3.不能抵消三、2.两个物体性质作用效果解题方法探究例1 D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性质相同,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可判定A、B、C错误,D正确.]例2 D [作用力、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相互作用的物体所处的状态没有关系.]例3 CD [P所受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Q对P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Q,它们是一对平衡力;P对Q 压力的施力物体是P,受力物体是Q,P所受的重力和P对Q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不是同一性质的力;P对Q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P,受力物体是Q,而Q对P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P,施力物体是Q,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Q对桌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Q,受力物体是桌面,而桌面对Q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Q,施力物体是桌面,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是C、D.]变式训练 D[对A、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一对力,它们等大、反向、共线.A球受三个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绳对A的拉力F和弹簧对A的拉力F1不是一对平衡力.弹簧对A的拉力F1和弹簧对B的拉力F1′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也不是一对平衡力,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效果评估1.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是同种性质的力;大小相等、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2.AB [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起跳的瞬间产生向上的加速度,对运动员受力分析,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压力和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3.B [在拔河比赛中,双方对绳的拉力相等,对获胜有利的是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对方.] 4.C [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3.3牛顿第三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3.3牛顿第三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5.设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将使用讲授法来介绍牛顿第三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清晰的讲解,学生将能够理解相互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定义及其在物理世界中的应用。
2.讨论法:学生将被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实验分析。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将能够深入探讨牛顿第三定律的内涵,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其次,我会考虑实验环节的效果。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相互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现象,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实验中过于关注操作过程,而忽视了对定律深层次含义的思考。因此,我需要在实验前后加入更多的思考性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实验背后的原理和意义。
此外,我还会反思小组讨论的安排。我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但有时讨论成果的分享不够深入。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我计划提供更具体的讨论指南,鼓励学生提出深入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板书内容:分析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解决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授《牛顿第三定律》这一章节后,我计划进行一系列的反思活动,以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会回顾课堂的互动情况。我注意到,学生在讨论实际问题时,有些人表现出困惑,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这表明我需要在教学中更加强调实际应用,提供更多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3.3牛顿第三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3.3牛顿第三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牛顿第三定律 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

(二)科学思维:1.对生活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事例分析,体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同作用效果,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探究得出牛顿第三定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三)科学探究:1.通过实例演示和分析,进一步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提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对牛顿第三定律实验的分析,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1.通过探究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深切感受到科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

难点:1.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2.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进行受力分析。

三、教学方法教法:问答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法:自主探究法、交流合作法、学练结合法四、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播放一小孩与大人扳手腕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回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提问“他们施加给对方的力,大小相等嘛?”学生(预设):现象:大人很容易把小孩的手压在桌面上。

结论: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大小的是相等的。

教师:抛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并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教师:演示实验一:两块磁铁之间的排斥作用,并提问学生有什么样实验的现象。

学生(预设):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教师:演示现象二:两块磁铁之间的吸引作用,并提问学生有什么样实验的现象。

学生(预设):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结论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结论2:一个物体A对另一个物体B施加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B也会同时对这个物体A施加力的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 (教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牛顿第三定律 (教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3《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是现代高中物理教学的规范,在实施该标准的过程中,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教学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满足学生终生发展需求,注重课程的时代性,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实施多样化教学,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从生活走进物理,再由物理解释生活现象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的自主创新和探究。

二、教材分析《牛顿第三定律》是人教版(2019版)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3节的内容,教材第一、二章介绍了运动学知识,但未解释各种运动产生的原因。

本章学习有关力的知识,为研究物体运动产生的原因奠定了基础。

而本节是安排在重力弹力摩擦力之后,共点力平衡之前,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理解,也为共点力平衡问题中的受力分析环节打好基础,揭示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为力学中受力分析奠定了基础,是物理学中不可或缺,极其重要的知识点。

三、学情分析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高一阶段,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观察思考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但总容易忽略一些细节内容。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地学习,知道相互作用力是成对出现的,也知道二力平衡的概念。

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在真实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感知结论背后的含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知识本质。

四、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物理观念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二)科学思维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科学探究1.通过演示实验,分析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2.通过操作实验,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1.结合有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实例,培养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感受物理学科研究的方法。

牛顿第三定律 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牛顿第三定律 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3牛顿第三定律【课标要求】理解牛顿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能把一个力的反作用力和这个力的平衡力区分开。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和方向的关系。

4、会对物体进行初步的受力分析,并解释物理现象或者解决实际问题。

5、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三定律,并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情境】大人跟小孩掰手腕,很容易就把小孩的手压在桌面上。

那么,他们施加给对方的力,大小相等吗?【问题体验1】1.地面上及地球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重力)。

其实,地球也受到它们的吸引,这两个力的性质_____同,方向相_____,产生_____(“有”或“无”)先后顺序,彼此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用手拉弹簧,弹簧受到手的拉力F ,同时弹簧发生形变,手也就受到弹簧的拉力F'(图3.3-1)。

这两个力的性质_____同,方向相_____,产生_____(“有”或“无”)先后顺序,彼此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请你也举出一些实例并回答上面的问题【归纳总结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力是物体对________的作用。

只要谈到力就_____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________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_________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________、同时________、性质________。

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叫做反作用力。

它们分别作用在两个________的物体上。

因此不能相互抵消,也不能求合力。

【达标检测1】3-3-12.小强说:“我记得在初中学过,如果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会互相平衡,看不到作用的效果了。

导学案 新 牛顿第三定律

导学案 新 牛顿第三定律

第3节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温馨提示:请同窗们在课前自学?牛顿第三定律?,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的第1页内容,第二、3页中“实验探讨〞局部为非自学内容,在课堂实验中认真地观察和思考,并归纳总结。

一、通过量方面体验,知道力的作用是彼此的,并理解作使劲和反作使劲的概念。

二、经历实验探讨后,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用该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重点〕3、通过观察、分析归纳,能区分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使劲和反作使劲。

〔重点、难点〕1、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二力平衡的特点:力的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__、作用在___个物体上。

一、作使劲和反作使劲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力老是______出现,物体间彼此作用的这一对力称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把其中的任意一个力叫做作使劲,那么另一个就叫做反作使劲。

例如: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一力,桌子对手也有一作使劲,手和桌子间产生_______作使劲,假设把手对桌的力叫做________,那么桌对手的力就叫做__________。

二、探讨作使劲和反作使劲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______个物体之间的作使劲和反作使劲老是大小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_。

2.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一、作使劲和反作使劲的概念:一、请举例说明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是彼此的吗?〔友情提示:身旁的例子就是最好的例子哦〕2、总结:物体间力的作用老是_________。

在物理学中,物体间的这一对彼此作使劲,叫做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把其中的任意一个力叫做_________,那么另一个力就叫做________。

二、探讨作使劲和反作使劲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一、科学猜想实验验证可以从力的三要素入手,猜想一下作使劲和反作使劲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并说明如何用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呢?二、小组合作探讨〔把实验结果写在导学案上〕3、通过观察力传感器的实验,你能通过哪些实验现象,来探讨作使劲和反作使劲的关系呢?请先记录下来。

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4.5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3.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实验总结规律的能力2.在具体受力分析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进一步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哲学思想(四)美育渗透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物理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美二、学法引导1.通过实验演示总结规律.2.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对概念的理解加以完善.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难点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疑点(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它们能平衡吗?(2)马拉车向前运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吗?4.解决办法(1)演示实验,从实验中归纳出牛顿第三定律(2)习题练习、解决重点、疑难问题四、课时安排0.5~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1.弹簧秤2把(本实验学生初中已经学过可以不做)2.两条形磁铁及作为载体的小车3.弹簧及细绳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总结作用力与反作用的特点.2.应用讨论,练习区别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和一对平衡力.3.巩固练习.七、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区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平衡力(二)整体感知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在对方上,不是一对平衡力.(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告诉我们,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例如,用手敲击黑板的同时,手有痛的感觉,这说明手对黑板作用时,黑板对手也有作用.又如,用手拉弹簧的同时,也感觉到弹簧对手也有拉力作用,下面作一个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小车运动情况.[实验1]将两小车用一根短细绳连接.同时在其中间夹一个压缩了的弹簧,让它们都静止在桌面上如图3-10所示,现烧断连接两小车的细绳,两小车同时向两边运动.且距离几乎相等.图3-10生活中的现象和实验都告诉我们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即甲对乙有作用力的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我们把其中一个力称为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2.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存在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看下面实验[实验2]将弹簧秤A和B按图3-11方式连接,用手拉弹簧秤A,请同学观察A、B弹簧秤读数(结论:大小相等)加大力拉A,再请同学观察A、B弹簧秤的读数(结论:相等)这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分析弹簧秤B受A的拉力方向向右、而弹簧秤A受B的拉力方向向左,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方向相反,再看A所受力与B所受力在一条直线上.图3-11综上分析,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便是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还有别的特征吗?(1)当弹簧秤A对弹簧秤B无作用力时,我们观察到弹簧B对A也无作用力,说明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2)[实验3]将两个条形磁体放在小车上如图3-12所示,先用手按住小车,然后放手A小车和B小车同时向两边运动,说明A小车上磁铁给B小车磁铁斥力,B 小车磁铁给A小车磁铁以斥力,与实验2联系起来共同考虑,说明作用力是弹力,反作用力也是弹力,当作用力是磁力,反作用力也是磁力,请大家思考,当作用力是摩擦力时,反作用力是什么力(摩擦力)作用力是重力时,反作用力是什么力(重力),这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性质相同的力.利用这个性质,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例如在桌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受到桌面给它向左的滑动摩擦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性、同性质可断定,桌面一定受到物体给桌面的方向向右的大小与桌面给物体的滑动摩擦力相等的一个滑动摩擦力.图3-123.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但是它们有以下不同之处.(1)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即处于平衡的研究对象上),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两物体相互作用在对方上,它们对相互产生的效果不能抵消,更谈不上平衡.平衡力合力为0,而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能求合力。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5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5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4.5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4、5 牛顿第三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知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学习重点】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学习难点】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学习流程】【自主先学】知识点1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________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________、同时________、性质________、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叫做反作用力、它们分别作用在两个________的物体上、知识点2 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

表达式: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2、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三个特征、四种性质)三个特征:(1)等值,即________总是相等的、与运动状态无关(2)反向,即________总是相反的、(3)共线,即二者总是在同一条直线上、四种性质:(1)异体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____________的物体上、(2)同时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______,同时________,同时________、(3)相互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_______的、成对出现的、(4)同性性,即二者性质总是________的、【组内研学】知识点3 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1、平衡力(1)定义: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而处于平衡,那么我们就把这两个力叫做一对平衡力、(2)特点①一对平衡力的效果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②一对平衡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同点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上两个力性质不一定相同两个力________一定相同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两个力共同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且所受合力为零两个力各有各的____________,故对其中任一物体不能说是合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交流促学】例1、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这是由于()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例2、如图,油桶放在汽车上,汽车停于水平地面。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5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5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4.5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能找出某个力对应的反作用力、3、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不受物体运动状态和参考系等的影响、4、会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预习案】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____________,物体之间____________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总是__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__、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做____________,另一个力叫做____________、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直线上、自主探究:1、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怎样认识的?探究:如图所示,一个大人甲跟一个小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相等D、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思考:(1)既然大人拉小孩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样大,大人为什么能把小孩拉过来呢?(2)如果让大人穿上溜冰鞋站在水泥地面上,再比力气时,小孩能否将大人拉过来?提示: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及怎样改变是由物体所受的合力决定,并非由物体所受的某一个力决定、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是什么?【探究案】1、作用与反作用:2、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1)同时性:究竟哪个力是作用力,哪个力是反作用力,可任意选择,没有主次之分、(2)同一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学案设计优选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学案设计优选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新课标人教版第四章第五节,这章主要讲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其中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指出了物体不受力时和受力时的状态;这没有与其他物体联系起来,牛顿第三定律则指出了物体受力与其他物体的关系。

达到了使我们的研究“由此及彼”的目的。

使牛顿运动定律具有了广泛性。

同时使受力分析具有了延伸性,对第三章的受力分析是一个很必要的补充。

二、课时安排1个课时三、学生分析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有了定性地了解,也知道相互作用和一对平衡力是不同的,即一对平衡力是指同一物体所受的两个力相平衡,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但是,他们的这一认识只可能是定性的了解,基本上处在记忆的层次,他们体会不到明确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一问题的重要价值。

要实现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入理解,还需要从力的性质、作用的同时性等进一步认识,并进行定量探究。

这就迫切需要深入理解规律来弥补已有知识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的缺陷。

高一年级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较强,学习热情高,有参与意识。

这是在教学中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前提。

而且好奇心强是职校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全面提高接受能力。

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3、会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思考力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情感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好物理的信心。

3、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五、教学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六、教学难点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七、教学方法实验法(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法,类比法,讲授法等弹簧测力计、多媒体设备等九、教学特色1、使用神七发射实例,将现代高端科技引入课堂2、使用大量生活实例,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3、介绍牛顿第三定律发现的过程,穿插物理学史4、课堂上有探究实验,有视频播放,生动形象,充满趣味十、教学过程十一、板书设计牛顿第三定律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定义:(1)两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高一物理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案 新___

高一物理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案 新___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2021-2021学年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案4新【设计思想】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体验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动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

同时,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探究学习的地位。

基于以上两点,本课设计有两条主线,一是以问题为主线,设计多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考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二是以探究性活动解决本节课的难点,由静止物体间的作用利用弹簧测力计来探究,运动物体间以及碰撞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用力的传感器和计算机辅助实现。

使学生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有深化的认识。

【本节教材分析】牛顿三大定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两个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的,但要全面认识物体间的运动规律,必须研究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本节分三个层次对牛顿第三定律进展研究:一是通过实际现象的分析以及学生的亲身感受,定性地讨论物体间的作用是互相的,同时发生的,同时变化,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二是通过实验定量地得到反映物体间互相作用力是大小相等,对于静止物体间的互相作用力通过弹簧测力计分析其大小是相等的,而对于运动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力以及碰撞时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力是否总是相等,本节课通过计算机辅助实现了此环节,帮助学生深化地建立了任何物体不管其运动状态如何,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的。

三是说明该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学生心理状态分析】高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区分才能,对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物理知识假设简单重复,那么学生对此不太关注、不感兴趣。

因此,一开始就要以各种方式激发其注意力,设置“视频文件──石头碰鸡蛋〞,引发学生“思维冲突〞,设法采用各种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三定律〞得来的不易,培养学生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力的作用是互相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②理解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③能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④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能区分“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知识链接】
1、力的概念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诱学导思: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但石头却“安然无恙”。

是不是可以认为
鸡蛋对石头的力小,而石头对鸡蛋的力大呢?如果不是,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自主学习】
一.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1)引力:地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其实质是对它的引力,
同时,地球也受到了对它的引力作用。

(2)弹力: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本,由于发生形变,给书本一个向上的支持力,
同时由于发生形变,对桌面将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

(3)摩擦力:放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受到给它的向上摩擦力。

同时,由于运动的相对性,物体也给斜面一个沿斜面的摩擦力的作用。

2.定义:物体间的一对力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几点说明:(1)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和施力物体。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说明力是成对出现的。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对的,其中一个力是作用力,另一个力是反作用力。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

2、特点:(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的一对力.
(2)任一物体既是对另一物体的施力物,同时也是另一物作用的受力物.
(3)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任何一个力都可作为作用力或者反作用力.
3、三个性质是:A.异体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各自产生各自的作用效果;
B.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分先后;
C.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

4、四个特征是: A.等值:大小总是相等的; B.反向:方向总是相反的;
C.共线:总是在同一直线上; D.同性:力的性质总是相同的。

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不同之点
相同点
【课堂练习】
1.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起跳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B.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C.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 D.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2.马拉车由静止开始,先做加速运动,后改为匀速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速运动中,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B.匀速运动中,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C.加速运动中,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匀速运动中,马拉车的力等于车拉马的力 D.无论是加速运动还是匀速运动,马拉车的力大小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
3.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结果甲队获胜,则比赛过程中:( ) A.甲队拉绳的力大于乙队拉绳的力
B.甲队与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的摩擦力 C.甲乙两队与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甲乙两队拉绳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一本书静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
A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的重力,它们是一对相互平衡力。

B .书所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

C .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力。

D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例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要用力蹬地面,他才能向上弹起 B .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向后倒退
C .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旋转
D .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就会向相反方向游去 6.用水平外力F 将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而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平衡。

B .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外力F 与墙对木块的正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木块对墙的压力的反作用力与外力F 大小相等。

7、 两个小球A 和B ,中间用弹簧连结,并用细绳悬于天花板下, 如图所示,下面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 .绳对A 的拉力和弹簧对A 的拉力
B .B .弹簧对B 的拉力和B 对弹簧的拉力
C .弹簧对A 的拉力和弹簧对B 的拉力
D .B 的重力和弹簧对B 的拉力
8、一物体受一对平衡力作用而静止。

若其中向东的力先逐渐减小至0,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值.则该物体( ) A .速度方向向东,速度大小不断增大,增至最大时方向仍不变。

B .速度方向向西,速度大小不断增大,增至最大时方向仍不变。

C .速度方向向东,速度大小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到0。

D .速度方向向西,速度大小先不断增大,后逐渐减小到0。

9、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人走路时,只有地对脚的反作用力大于脚蹬地的作用力时,人才能往前进;
(2)物体A 静止在物体 B 上,A 的质量是B 的质量的10倍,所以A 作用于B 的力大于B 作用于A 的力;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