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

合集下载

塑性分析和极限荷载

塑性分析和极限荷载

三、基本假设 1、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 、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2、拉压时,应力、应变关系相同。 、拉压时,应力、应变关系相同。 3、满足平截面假定。即无论弹、塑性阶段,保持平截面不变。 、满足平截面假定。即无论弹、塑性阶段,保持平截面不变。
σ
σy
卸载时有残余变形
ε
§12-2 纯弯曲梁的极限弯矩和塑 性铰
(4)极限状态 )
2、确定单跨梁极限荷载的机动法 、
q
l
qu
A
θ

Mu x
l θ 2

θ
B
dx C
Mu
Mu
临界状态时, 临界状态时,由虚功方 程: 2∫ xθ ⋅ qu dx = M u ⋅ θ + M u ⋅ θ + M u ⋅ 2θ
1 2 l θ ⋅ qu = 4 M uθ 4 16 M u qu = ∴ l2
1. 弹性阶段
b b 2 2
z h 2 h 2
M
M
σ = Eε
Ms σs = 1 2 bh 6
ε =κy
1 M s = bh 2σ s 6
κ= κs =
ε
y h/2 = 2σ s Eh
σs / E
y
σs
h 2 h 2
2.弹塑性阶段
y σ = σs y0
y
κ =
εs
y0
=
σs
Ey0
=
h κs 2 y0
p
机构4 机构
p
q = 2p
p1 = 2.5
Mu a
1.2 p
θ
Mu
Mu
θ 2θ
pu = 1.33
Mu a

教-梁和刚架的极限荷载

教-梁和刚架的极限荷载

教-梁和刚架的极限荷载§11—1一般概念在前几章,我们讨论了结构的内力计算问题。

但不论用什么方法以及对哪种结构,我们都假定结构是弹性的。

也就是说,在使结构产生变形的荷载全部卸除以后,结构仍将恢复原来的形状。

此外,我们还假定,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即应力和应变成正比。

两者合在一起即称为线性弹性。

由材料力学我们知道,塑性材料(或称延性材料,如钢材)、或是脆性材料(如铸铁)的物体,在应力未达到比例极限以前,都近似符合上述情况。

以此为根据的上述计算,通常即称为弹性分析。

利用弹性分析的结果,我们就可以进行设计,以确定结构杆件截面的尺寸;或是已知杆件截面的尺寸而验算最大的应力。

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弹性分析具有一定的缺点。

例如,对于塑性材料的结构,尤其是超静定的结构,在最大应力到达屈服极限,甚至某一局部已进入塑性阶段时并不破坏,也就是说,并没有耗尽全部承载能力。

但弹性分析就无法考虑材料超过屈服极限以后结构的这一部分承载力,因此表明按弹性设计是不够经济的。

塑性分析方法就是为了改进弹性分析的缺点而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按照塑性分析解决结构的强度问题时,需要计算结构的极限荷载,也就是结构开始破坏瞬时的荷载值,或者说塑性变形将开始无限制地增长时的荷载值。

在塑性分析中,为了计算的简化,对于所用材料,常采用如图11—1所示的应力一应变(σ-ε)关系。

σ屈服极限,ε为屈服应变。

应力σ和应变ε在屈服极限σ之前成正比(材料处于弹性阶段),到达屈服极限后,材料进入塑性阶段。

如对图11-1结构继续加载,应变将无限制地增加,而应力不变仍为σ。

若在到达B点后,对结构卸载,应力和应变将同时成比例地减少,在σ-ε图上可以用直线BC表示(BC||OA)。

此时,材料的性质又恢复为弹性的,服从上述应力-应变关系的材料,我们称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在本章中我们还假定材料拉,压时的应力-应变关系相同。

§11-2极限弯矩;塑性铰;破坏机构为了说明塑性分析中几个基本概念,我们考虑一理想弹塑性材料的矩形截面梁,承受纯弯曲作用图11-2所示假设弯矩作用在对称平面内。

第十二章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损失

第十二章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损失

第十二章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损失第一节预应力混凝土梁各工作阶段的受力分析一、 施工阶段 二、 使用阶段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从张拉预应力筋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开始, 到承受外荷载,直至最后破坏,大致可分为四个受力阶段,即预加应力阶段、使用荷载作用阶段、 裂缝出现阶段和破坏阶段。

以后张法(post-tensioning method)预应力混凝土梁,如图为例,说明各个阶段所承受的荷载、预加 力大小和跨中截面的受力情况。

一、施工阶段(一) 预加应力阶段1、 时间:从预应力筋的张拉开始,至预应力筋的锚固和预应力传递。

2、 荷载:主要是偏心预压力(即预加应力的合力)N 及梁的自重P3、 工作状态:弹性阶段,可按材力公式计算。

4、受力特点:预应力损失最小,预加力大,荷载小5、本阶段的设计计算要求是:7 rtf■ V二、钢筋预应力损失值的估算《公桥规》规定,在计算构件截面应力和确定钢筋的控制应力时,应考虑由下列因素引起的六种预应力损失:a、预应力钢筋与管壁之间的摩擦损失cm ;b、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分块拼装构件的接缝压缩损失C2 ;c、混凝土加热养护时,预应力钢筋与台座之间的温度损失d、混凝土的弹性压缩损失C 14 ;e、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损失c 15 ;f、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损失(T 16 o(一)钢筋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1、原因:这种预应力损失出现在后张法构件中。

引起预应力损失的摩擦阻力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曲线布置的预应力钢筋,张拉时钢筋对管道内壁的垂直挤压力,导致产生摩阻力,其值随钢筋弯曲角度的总和而增加,这部分阻力较大;二是由于管道位置的偏差和不光滑所造成的,这部分阻力相对小些,取决于钢筋的长度、钢筋与孔道之间的摩擦系数、以及孔道成型的施工质量等。

如图。

2、计算:3、为了减小摩擦阻力损失,一般可采用如下措施:a、采用两端同时张拉;b、进行超张拉。

(整理)《结构力学2》习题集同济版.

(整理)《结构力学2》习题集同济版.

南华大学《结构力学II》习题集(适合于大土木工程各专业方向)组编:刘华良班级:姓名:学号:建筑工程与资源环境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教研室衡阳2005年前言本习题集取材于第九章位移法9-l 确定下列各结构的位移法未知数目,并绘出基本结构。

9-2~9-3 用位移法计算下列结构内力.并绘出其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

题9-2图题9-3图9-4~9-11 用位移法绘制下列结构弯矩图。

题9-4图题9-5图题9-6图题9-7图题9-8图题9-9图题9-10图题9-11图9-12~9-15 用位移法绘制下列具有斜杆的刚架的弯矩图。

题9-12图题9-13图题9-14图题9-15图9-16~9-17 列出下列结构的位移法典型方程式,并求出所有系数和自由项。

题9-16图题9-17图9-18~9-23 用位移法绘制下列具有无限刚性杆结构的M图。

题9-18图题9-19图题9-20图题9-21图题9-22图题9-23图9-24~9-26 用位移法绘制下列刚架M图。

题9-24图题9-25图题9-26图9-27 用位移法绘制图9-27所示结构弯矩图,并求桁架杆的轴向力。

题9-27图9-28 用位移法求图9-28所示桁架各杆轴向力。

题9-28图9-29 图9-29所示为一个三角形刚架,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试写出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并求出所有系数和自由项。

题9-29图9-30~9-31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有剪力静定杆组成的刚架的M图。

题9-30图题9-31图9-32~9-41 利用对称性,用位移法求作下列结构的M图。

题9-32图题9-33图题9-34图题9-35图题9-36图题9-37图题9-38图题9-39图题9-40图题9-41图9-42~9-48 试直接按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计算题9-2、9-5、9-8、9-11、9-12、9-24、9-35,并绘出M图。

题9-42图题9-43图题9-44图题9-46图题9-47图题9-48图9-49~9-52 试用位移法求作下列结构由于支座位移产生的M图。

第12章 沉井结构

第12章 沉井结构

第三节 沉井的结构计算

沉井结构在施工阶段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 证沉井能稳定、可靠地下沉到拟定的设计标高。

待沉到设计标高,全部结构浇筑完毕并正式交付使用 后,结构的传力体系、荷载和受力状态均与沉井在施工 下沉阶段很不相同。因此,应保证沉井结构在这两阶段 中均有足够的安全度。
沉井结构设计的主要环节可大致归纳如下
2.2 沉井的构造
8、底梁和框架
在比较大型的沉井中,如由于使用要求,不能设置内 隔墙,则可在沉井底部增设底梁,并构成框架以增加沉井在 施工下沉阶段和使用阶段的整体刚度。有的沉井因高度较 大,常于井壁不同高度设置若干道由纵横大梁组成的水平框 架,以减少井壁(于顶、底板之间)的跨度,使整个沉井结构 布置合理、经济。 在松软地层中下沉沉井,底梁的设置还可防止沉井“突 沉”和“超沉”,便于纠偏和分格封底,以争取采用干封底。 但纵横底梁不宜过多,以免增加结构造价,施工费时,甚至 增大阻力,影响下沉。
c)
h1
b2
H

2.2 沉井的构造
b) 上下等厚外壁阶梯形 适用:土层密实,下沉深度很大时。 优点:减少井壁的摩擦力而不使沉井过分加大自重。
井壁
台阶设在每节沉井接缝处,宽度△一般为10~20cm。最下面一级阶 梯宜设于h1=(1/4~1/3)H高度处(见b),或h1=1.2~2.2 m处。h1过小不 能起导向作用,容易使沉井发生倾斜。 施工时一般在阶梯面所形成的槽孔中灌填黄沙或护壁泥浆以减少摩擦 c) 力并防止土体破坏过大。 a) b)
入 孔 内墙 井壁 凹槽 刃脚 封底
2.2 沉井的构造
6、射水管组、探测管、气管和压浆管 射水管组:压入高压水把井壁四周的土冲松,以减 少摩擦力和端部阻力。 高压水水压一般≮0.6MPa,每一水管的排水量 ≮200L/min. 探测管:探测刃脚和隔墙底面下的泥面标高,清基 射水或破坏沉井正面土层以利下沉. 气管:空气幕下沉沉井 压浆管:埋设压浆管

第12章 砌体结构

第12章  砌体结构
(3)砌体的竖向灰缝不可能完全填 满,造成截面面积有所减损,则在 该处容易产生横向拉应力和剪应力 的应力集中,从而引起砌体强度的 降低。
(二)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1.块材和砂浆强度 砖砌体的破坏主要由于单块砖受弯剪应力作用引起的,所以
砖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外,还应有一定的抗弯(抗折)强度。一般来说,砌体 强度随块材和砂浆强度的提高而增大,但并不能按相同的比例提高砌体的强度。
毛石
0.22 0.5
当 f2<2.5 时, k2=0.4+0.24f2
注:1. k2 在表列条件以外时均等于 1。 2.式中 f1 为块体(砖、石、砌块)抗压强度平均值;f2 为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单位
均以 N/mm2 计; 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体的轴心抗压强度平均值,当 f2>10N/mm2 时,应乘系数 1.1- 0.01f2,MU20 的砌体应乘系数 0.95,且满足 f1≥f2,f1≤20N/mm2。
对于砌体材料除了强度之外尚应考虑耐久性问题。砌体材料耐久性不足时,在使用期间 经多次冻融循环后将会引起块材剥蚀和强度降低。此外,对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所 用材料,尚应提出最低强度等级的要求。《规范》的这项规定见表 12-1。
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潮湿房间墙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 表 12-1
砌体的抗压强度标准值fk,按照《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的要求,应取用强 度的平均值fm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0.05的分位值,亦即取具有95%保证率时的 砌体强度值,称为砌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
砌体结构的材料分项系数 f 统一取 1.6 《规范》确定的砌体结构材料分项系数 f 取用 1.6,是按施工控制等级为 B 级考虑的,当为 C 级时 取 f = 1.80。

结构力学讲义ppt课件

结构力学讲义ppt课件
x y
x
结点自由度
y
φ
x
y
x
刚片自由度
2)一个刚片在平面内有三个自由度,因为确定 该刚片在平面内的位置需要三个独立的几何参
数x、y、φ。
4. 约束
凡是能减少体系自由度的装置就称为约束。
6
约束的种类分为:
1)链杆
简单链杆 仅连结两个结点的杆件称为简单 链杆。一根简单链杆能减少一个自由度,故一 根简单链杆相当于一个约束。
FyA
特点: 1) 结构在支座截面可以绕圆柱铰A转动 ; 2) x、y方向的反力通过铰A的中心。
29
3. 辊轴支座
A
A
FyA
特点: 1) 杆端A产生垂直于链杆方向的线位移; 2) 反力沿链杆方向作用,大小未知。
30
4. 滑动支座(定向支座)
A 实际构造
A
MA
FyA
A
MA
FyA
特点: 1)杆端A无转角,不能产生沿链杆方向的线 位移,可以产生垂直于链杆方向的线位移;
16
A
I
II
c)
B III C
形成瞬铰B、C的四根链杆相互平行(不等 长),故铰B、C在同一无穷远点,所以三个 铰A、 B、C位于同一直线上,故体系为瞬变 体系(见图c)。
17
二、举例
解题思路: 基础看作一个大刚片;要区分被约束的刚片及
提供的约束;在被约束对象之间找约束;除复 杂链杆和复杂铰外,约束不能重复使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第一章 绪 论
§1-1 结构力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1-2 结构计算简图
5
§1-1 结构力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结构
建筑物或构筑物中 承受、传递荷载而起 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 结构。如:房屋中的 框架结构、桥梁、大 坝等。

yantubbs-GF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_50009-2001)(2006年版)

yantubbs-GF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_50009-2001)(2006年版)
1
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北京 100013,北三环东路 30 号),以供今 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 同济大学、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中国轻工国际工程设计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 究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陈基发 胡德炘 金新阳 张相庭 顾子聪 魏才昂 蔡益 燕 关桂学 薛桁
2
2.1.13 基本组合 fundamental combination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组合。 2.1.14 偶然组合 accidental combination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一个偶然作用的组合。 2.1.15 标准组合 characteristic/nominal combinatio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2.1.16 频遇组合 frequent combinations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2.1.17 准永久组合 quasi-permanent combinations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2.1.18 等效均布荷载 equivalent uniform live load 结构设计时,楼面上不连续分布的实际荷载,一般采用均布荷载代替;等效均布荷载系指 其在结构上所得的荷载效应能与实际的荷载效应保持一致的均布荷载。 2.1.19 从属面积 tributary area 从属面积是在计算梁柱构件时采用,它是指所计算构件负荷的楼面面积,它应由楼板的剪 力零线划分,在实际应用中可作适当简化。 2.1.20 动力系数 dynamic coefficient 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或构件,当按静力设计时采用的系数,其值为结构或构件 的最大动 力效应与相应的静力效应的比值。 2.1.21 基本雪压 reference snow pressure 雪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积雪自重的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 50 年一遇最大值确定。 2.1.22 基本风压 reference wind pressure 风荷载的基准压力,一般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 10m 高度处 10min 平均的风速观测数据, 经概率统计得出 50 年一遇最大值确定的风速,再考虑相应的空气密度,按公式(D.2.2-4)确 定的风压。 2.1.23 地面粗糙度 terrain roughness 风在到达结构物以前吹越过 2km 范围内的地面时,描述该地面上不规则障碍物分布状况 的等级。 Gk—永久荷载的标准值; Qk—可变荷载的标准值; GGk—永久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SQk—可变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S—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SA—顺风向风荷载效应; SC—横风向风荷载效应; T—结构自振周期; H—结构顶部高度; B—结构迎风面宽度; Re—雷诺数; St—斯脱罗哈数; Sk—雪荷载标准值; So—基本雪压; ωk—风荷载标准值; ω0—基本风压; υcr—横风向共振的临界风速; α—坡度角;

材料力学第十二章-考虑材料塑性的极限分析精选全文

材料力学第十二章-考虑材料塑性的极限分析精选全文

M Hi 0 S A a S A 2a Fu 3a 0
极限荷载 Fu S A 容许荷载 [F ] Fu / n
§2-3 等直圆杆扭转时的极限扭矩
S
Mx
S
Mx
S
Mx
O
外力增大
O
外力增大
O
S
S
S
只有弹性区 弹性极限状态
即有弹性区,又有塑性区 弹塑性状态
只有塑性区 塑性极限状态
弹性状态下横截面上 扭矩的最大值
max-S
残余应力
Mu Mr MS
由残余应力分布图知:
max
Mr Wz
最大残余应力发生在截面屈服区与弹性区的交界处;
中性轴上各点的残余应力为零。
作业:
2-2、5; 2-10
第十二章 考虑材料塑性的极限分 析
◆ 塑性变形·塑性极限分析的假设 ◆ 拉、压杆系的极限荷载 ◆ 等直圆杆扭转时的极限扭矩 ◆ 梁的极限弯矩·塑性铰
§2-1 塑性变形·塑性极限分析的假设
在弹性范围内进行强度计算
单向应力状态下采用正应力强度条件: max [ ] 纯切应力状态下采用切应力强度条件: max [ ]
弹性极限状态
弹塑性状态
屈服弯矩 MS ?
在完全塑性状态下
完全塑性状态
极限弯矩 Mu ?
塑性铰 卸载时塑性铰的效应会消失
弹性极限状态
弹塑性状态
完全塑性状态
弹性极限状态下横截面上的最大弯矩 MS :
max
M Wz
MS
bh2 6
S
完全塑性状态下横截面上的最大弯矩 Mu ?
截面完全屈服时中性轴的位置如何确定?
M xS
Wp S
πd3 16

结构力学 第12章结构的极限荷载

结构力学 第12章结构的极限荷载

§12-5 计算极限荷载的穷举法和试算法
1、穷举法:也称机构法或机动法。列举所有可能的破坏机构, 、穷举法:也称机构法或机动法。列举所有可能的破坏机构, 求出相应的荷载,取其最小者即为极限荷载。 最小者即为极限荷载 求出相应的荷载,取其最小者即为极限荷载。 2、试算法:任选一种破坏机构,求出相应荷载,并作弯矩图, 、试算法:任选一种破坏机构,求出相应荷载,并作弯矩图, 若满足内力局限条件,则该荷载即为极限荷载; 若满足内力局限条件,则该荷载即为极限荷载; 如 不满足,则另选一机构再试算……,直至满足。 不满足,则另选一机构再试算 ,直至满足。 试求图a所示变截面梁的极限荷载 所示变截面梁的极限荷载。 例12-3 试求图 所示变截面梁的极限荷载。 解:此梁出现两个塑性铰即成为破坏 机构。 机构。除最大负弯矩和最大正弯 截面外, 矩所在的A、 截面外 矩所在的 、C截面外,截面突 变处D右侧也可能出现塑性铰 右侧也可能出现塑性铰。 变处 右侧也可能出现塑性铰。
静定结构出现一个塑性铰即成为 静定结构出现一个塑性铰即成为 破坏机构。对等截面梁,塑性铰出现 破坏机构。对等截面梁, 在|M|max处。 所示截面简支梁, 图a所示截面简支梁,跨中截面弯 所示截面简支梁 矩最大, 矩最大,该处出现塑性铰时梁成为机 构如图b。 构如图 。同时该截面弯矩达到极限弯 矩Mu。 由平衡条件作 图如 。 由平衡条件作M图如 图如c。 由
qu = 11.66Mu l2
§12-4比例加载时有关极限荷载的几个定理
比例加载:作用于结构上的各个荷载增加时, 比例加载:作用于结构上的各个荷载增加时,始终保持它们 之间原有的固定比例关系,且不出现卸载现象。 之间原有的固定比例关系,且不出现卸载现象。 荷载参数F:所有荷载都包含的一个公共参数。 荷载参数 :所有荷载都包含的一个公共参数。确定极限荷 载 实际上就是确定极限状态时的荷载参数Fu。 实际上就是确定极限状态时的荷载参数 结构处于极限状态时应同时满足: 结构处于极限状态时应同时满足: (1)机构条件。结构出现足够数目的塑性铰而成为机构。 )机构条件。结构出现足够数目的塑性铰而成为机构。 (2)内力局限条件。任一截面的弯矩绝对值 )内力局限条件。任一截面的弯矩绝对值|M|≤ Mu。 (3)平衡条件。结构的整体或任一局部仍维持平衡。 )平衡条件。结构的整体或任一局部仍维持平衡。

结构力学-10-矩阵位移法1-83

结构力学-10-矩阵位移法1-83
{δ e } u ie vie { F e } F xie
i e u je
F yie M
e i
v je
je
F yje M
e j
F xje

T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力学教学部
(25/190)10:42
结构力学‐2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力学教学部
(a)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力学教学部
(27/190)10:42
§10-2 单元刚度矩阵
杆端横向位移△ij正负 号规定:使杆的j 端绕 i 端 作顺时针转时为正值。 Δij (vje vie ) 由两端固定等截面 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有
结构力学‐2
6 EI e 4 EI e 6 EI e 2 EI e M 4i i 2i 6i i 2 v j j 2 vi l l l l l e e (v j vi ) 6 EI e 2 EI e 6 EI e 4 EI e e e e M j 2i i 4i j 6i i 2 v j j 2 vi l l l l l e 12 EI 6 EI 12 EI 6 EI F yi 3 vie 2 i e 3 v je 2 je l l l l e 12 EI e 6 EI e 12 EI e 6 EI e F yj 3 vi 2 i 3 v j 2 j (b) l l l l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力学教学部 (23/190)10:42
§10-1 概述
重点:矩阵位移法基本思想 •化整为零 ------ 结构离散化
将结构拆成杆件,杆件称作单元。 单元的连接点称作结点。 对单元和结点编码. 基本未知量:结点位移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南科技大学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南科技大学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西南科技大学第一章测试1.钢筋混凝土受拉区边缘混凝土达到下述哪一种情况时,开始出现裂缝?()。

参考答案:达到混凝土混凝土弯曲受拉时的极限拉应变值2.热扎钢筋的级别越高,它的()。

参考答案:强度越高,塑性越低3.关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指纵向受力钢筋的表面至混凝土边缘的距离4.混凝土的变形可分为两类:受力变形和体积变形。

()参考答案:对5.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的钢筋,不仅要强度高,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塑性、可焊性,同时还要求与混凝土有较好的粘结性能。

()对第二章测试1.《规范》规定测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试块标准尺寸为()。

参考答案:150×150×150mm2.在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中,正确的叙述是()。

参考答案:若仅满足极限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答则是结构极限荷载的下限解3.若混凝土处于三向应力则会发生以下哪种情况()。

参考答案:三向受压能提高抗压强度4.腹筋是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总称。

()参考答案:对5.荷载标准值是结构在使用期间、在正常情况下可能遇到的具有一定保证率的偏大荷载值()对6.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参考答案:对7.荷载标准值是在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的意义上确定的,它没有反应荷载作为随机过程而具有随时间变异的特性。

()参考答案:对8.钢筋混凝土梁中,纵筋的截断位置应在钢筋的理论不需要点处,因此截断位置可以随意选取。

()参考答案:错9.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甲类建筑和乙类建筑,其安全等级宜规定为三级。

()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轴心受压构件在进行正截面截面配筋设计时,截面配筋方案既可以采用普通箍筋柱的配筋方案,也可以采用螺旋箍筋配筋方案。

在实际工程中,要综合考虑构件承载力、经济性和相关构造等要求综合考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功法(机动法)。与静力法相同,首先 判断塑性铰的位置,确定破坏机构图。然后 虚功 l/2 l/2 l 原理 We 2 qu ydx 2qu xdx qu
2 0 0
破坏机构
假设虚位移状态:
4
Wi (M u M u M u 2 ) 4M u
l 2 qu 4 M u 0 4
d [ M ( x) / M u ( x)] 0 dx
x2+4lx-2l2=0
M u0 Mu (2 6 ) 2
x ( 6 2)l 0.4495l
M
q ( 6 2)( 3 6 )l 2 2
qu
M u0 M u0 ( 27 11 6 ) 8.990 6l 2 l2
塑性阶段:FP =FPu=4Mu/l 破坏机构
利用平衡条件求该截面的弯矩
并令其等于极限弯矩,就可以求
得极限荷载。
12.3 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例12-1 已知变截面简支梁的极限弯矩为 Mu(x)=Mu(1+0.5x/l),梁受全跨均布荷载 作用,求荷载集度的极限值qu。
破坏机构
梁各截面的弯矩
1 M ( x) qx (l x) 2
A1形心距下端0.045m, A2形心距上端0.01167m, A1与A2的形心距为0.0633m.
M u y (S1 S2 ) A y 0.0633 27.36 kN.m 2
20 mm
12.2.2 塑性铰的概念
12.2 极限弯矩和塑性铰
在极限状态下,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均达到了屈服极限,因此不能继续增
12.1 概述
卸载规律:塑性阶段的某一点
C卸载,相应的路径如图中平行 于AO的虚线CD所示,即卸载的
本章采用比例加载的假定:
所有的荷载均为单调增加, 不出现卸载现象;
规律与弹性阶段相同。
残余应变:当应力减至零时, 材料有残余应变,如图中OD。
在加载过程中,所有的荷载
均保持固定的比例,因而可以用 同一个参数(荷载因子)的倍数
FP1 7.5M u / l
破坏机构1 真实
l FP 2 M u M u 2 3
l 3 FP 3 2M u M u 6 2
破坏机构2
FP 2 9M u / l
破坏机构3
FP3 21M u / l
穷举法
FPu min( FPi ) FP1 7.5M u / l
从左到右依次为
1.5Mu、Mu、2Mu。
qu q3
7M u l2
例:求图示连续梁的极限荷载。各跨分别是等截面的,AB、BC跨的极限 弯矩为Mu ,CD跨的极限弯矩为3Mu 。 0.8P 解:先分别求出各跨独自破坏时的 q=P/a P P 可破坏荷载. A
B
C E
F
D
(1)AB跨破坏时
a

铰可以自由发生相对转动。
12.2.2 塑性铰的概念
破坏机构
12.2 极限弯矩和塑性铰
结构由于出现塑性铰而形成的机构称为破坏机构。
破坏机构可以是整体性的,也可能是局部的。
12.3 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弹性阶段:FP<FPy =4My / l
My=Wσy=bh2σy/6,Mu=WSσy=bh2σy /4
2
a 0.8P

2a q=P/a
a P
a P
a
0.8P a M u 2 M u P 3.75M u / a
D
(2)BC跨破坏时
0.8P
q=P/a

2
充分估计结构在超越屈服极限以后的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与极限荷载: 结构变形随荷载增加而增大。当荷载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不 再增加荷载变形也会继续增大,这时结构丧失了进一步的承载能
力,这种状态称为结构的极限状态,此时的荷载称为极限荷载,
计算假定: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弹性阶段:OA段应力与应变成 正比,σ=Eε; 塑性阶段:AB段,应力达到屈 服极限σy,应变达εy=σy/E时;AB 平行于ε轴,应力σ=σy为常量而应 变ε可无限增长。
12.2 极限弯矩和塑性铰
12.2.1极限弯矩
中性轴与形心轴重合。 I y My W y (2) 弹塑性阶段,如图(c)、(d)、(e)所示: y
max
(1) 弹性阶段,如图(b)所示:
My I
弯矩增加到屈服弯矩My后,上边缘开始屈服; 随着M继续增大,弹性区逐渐缩小,塑性区逐渐扩大; 在这一过程中,中性轴逐渐偏离形心轴而下移;
梁所受的荷载方向都相同。
工程中的连续梁大部分都满足 这两条假定。 在各跨等截面、荷载方向相同条件下, 破坏机构只能在各跨内独立形成。 相邻跨联合破坏
12.4 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例12-3 试求图示
12.4.2 连续梁的极限荷载
连续梁极限荷载(q
为荷载因子) ,各 跨截面极限弯矩
作各跨独立破坏时的弯矩图,图中的三个矩形给出 了各截面正负弯矩的界限。所作的弯矩图既不能越出这
=
12.3 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例:已知屈服应力为 y 23.5kN / cm , l 4m 。求极限荷载。
2
解:极限弯矩为
M u 19.646kM.m
梁中最大弯矩为
A
P
80 mm
B
M max Pl / 4
令 M max M u ,得
l/2
l/2
20 mm
4 Pu 4M u / l 19.646 19.646 kN 4
12.2 极限弯矩和塑性铰
12.2.1极限弯矩
(3) 极限状态,如图 (f)所示: 弯矩增加的极限状态是弹性区终于消失,上下两个塑性区 连成一片,整个截面上正应力的绝对值都达到了屈服极限。极 限状态的弯矩是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记作Mu,称为极限
弯矩。
12.2 极限弯矩和塑性铰
12.2.1极限弯矩
WS 1.5 W
对于圆形截面,α=1.70;对于常用的在腹板对称面内受
弯的工字形截面,α可以统一地取为1.15。
12.2 极限弯矩和塑性铰
例:已知材料的屈服极限
y 240MPa,求图示截面的极限弯矩。
80 mm
解:
A 0.0036m 2 A1 A2 A / 2 0.0018 m2
第12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
结构的弹性分析和设计:
12.1 概述
基本假定:第一,结构的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第二,结构的变形和位移都是微小的。
弹性设计时的强度条件: max [ ] k y
y
内力计算和位移计算 都可以应用叠加原理
FP u 结构的塑性分析和设计: 塑性设计时的强度条件: FP [ FP ] ku
2
P

9 P Mu l
l M u M u 2 0 3
4 Pu M u l
12.4 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12.4.2 连续梁的极限荷载 连续梁极限荷载,补充两条假定: 梁的各跨均为等截面杆(不同跨 的杆件截面可以不同);
可能的破坏机构
单跨独立破坏
例:求图示等截面梁的极限荷载。极限弯矩为 M。 12.4 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u
解:1.用穷举法求解 共有三种可能的破坏机构: (1)A、B出现塑性铰

A
P
B
P
C
D
l l P 2 P M u 2 M u 3 0 2 3 3 5 P Mu l 2l / 3
也可列虚功方程
A
Pu

B
C Mu l Pu M u 2 0 Pu/2 2 2 4 Pu 4M u / l 19.646 19.646 kN 本例中,截面上有剪力,剪力 4 会使极限弯矩值降低,但一般
影响较小,可略去不计。
12.4 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极限弯矩
设极限状态截面受拉区和受压区面积分别为A1和A2,由平衡条件可知
y A1 y A2 0
面的等面积轴,可得极限弯矩:
A1 A2 A / 2
在极限状态下,截面的受拉区面积和受压区面积相等,中性轴重合于截
M u y (S1 S2 ) yWs
S1和S2分别为受拉区面积A1和受压区面积A2对等面积轴的静矩; WS称为截面的塑性抵抗矩;
12.2 极限弯矩和塑性铰
12.2.1极限弯矩 截面的形式系数
M u WS My W
反映截面在弹性阶段之后抵抗更大弯矩的潜力 对于宽度和高度各为b和h的矩形截面,
bh3 W 12 h 1 2 bh 2 6
bh h 1 2 WS 2 ( ) bh 2 4 4
矩形截面的极限弯矩 为屈服弯矩的1.5倍
塑性区从
跨中向两端扩
展,从上、下 边缘向中性轴
扩展,但上、
下两个塑性区 弹塑性阶段:FPy <FP<FPu 尚未连成一片, 弹性区仍是连 续的。
12.3 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计算静定梁极限荷载的步骤: 确定塑性铰的数量。静定梁出
现1个塑性铰即形成破坏机构;
确定塑性铰的位置。静定梁的 塑性铰总是出现在M/Mu取得最大 值的截面;
12.4.1 单跨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梁端部的弯矩绝对值最大, 因此最先达到屈服值My。
qy l 2 12 My
qy 12M y l2
16 M u qu l 2 q Mu Mu u 2 l 8
矩形截面α=1.5,则极限 qu 4 M u 4 荷载为屈服荷载的2倍, qy 3M y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