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当前大学文化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当前大学文化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被严重削弱,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出现文理分驰、重理轻
文的不平衡局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综合性大学、文科在
校生和文科教育比重最少的国家。此外,在这种教育培
养模式下,学生被分配在分科狭窄的专业领域进行专业
训练,接受的主要是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教育,而学生文
化修养和个性的发展重视不够。这种状况,抑制了大学
赏、接受和推崇,他们片面强调自我价值,以个人为中
心,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不惜损害他人、集体的利益,
这造成了他们行为上的偏差和失范。
第二,政治观和民主观的渗透。西方资产阶级打着
“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采取各种手段,向中国大学
生极力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宣扬西方的“三权
分立制”、多党制的好处,把西方的政治制度渲染为最
由此可见,智育与德育,技能与人文在大学文化建设中
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应当互相协调、互相促进。
但是,长期以来,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过多地重视了智
育和技能的培养,而在不同程度上轻视了人文精神的养
成,使大学 文 化 建 设 显 得 工 具 理 性 较 强,价 值 理 性 偏
弱。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
业率、高利润率的专业如计算机、化工、建筑工程等专
业受到极大的重视,甚至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开设了一些
“短平快”的专业,如房地产、股票、财经等等,而那些对
学生健康人格养成和正确价值观树立起着重要作用的
人文学科却被忽视,出现招生难、分配难、研究经费少
2011 年 1 月 焦作大学学报 №. 1
第 1 期 JOURNAL OF JIAOZUO UNIVERSITY Jan. 2011的困境。在学生个体的层面上,“知识改变命运,知识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作者:杨莉莉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13期摘要: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成效直接影响着育人效果。

本文在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概念作简单概述后重点论述了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一、高校校园文化概述1.高校校园文化的含义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组织的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的社会群体文化,是高等院校以教师和学生特有的思想理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等为核心的及承载着这些较直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

它既包括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的优良传统,又包括教育设施、学校制度规范及人财物等。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逐步创造和积淀起来的,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文精神,是一种精神财富的传承。

高校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会推动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和形成,激发师生创造力,增强高校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2.校园文化的分类(1)根据校园文化的存在形态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可以把校园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形态的校园文化是指各种物质性的存在于构成,主要是指学校的一些硬件设施,例如学校的图书馆、教学楼、行政楼、宿舍、学校绿化美化及各种教学设备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看得见摸得着,是学校进行教学和管理的物质依托。

由于物质形态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域、不同年代和不同类型的学校,它的物质文化存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总是不断变化发展。

精神文化则是学校的“软件”,是指学校师生所共同持有或是倡导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教育理念、道德情感、教风学风等,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反映的是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方面的特点。

一所大学的精神面貌如何直接影响着他所培养的学生的整个精神面貌,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建设
简介
大学文化建设是指大学校园中文化氛围的塑造和发展。

一个良好的大学文化可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大学的整体发展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
- 培养积极向上的学术和道德价值观
- 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
-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策略
大学文化建设应该坚持独立思考和简单策略的原则,避免法律复杂性的问题。

1. 鼓励学术研究和创新:提供科研资助和奖学金,组织学术交流和讲座,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和创造力。

2. 加强学生组织和社团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团和组织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丰富文化活动: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戏剧演出、音乐会等,丰富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4. 建立健康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维护良好的研究
和生活秩序,创造适宜的研究和成长环境。

5. 弘扬社会责任和公益精神:组织公益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重要性
大学文化建设对于学校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影响学生
的研究和成长,还能够促进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开展,提高学校
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通过积极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
研究环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和
国家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结论
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采取适当的策略,我们可以不断提升大学文化建设水平,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邹凡娜(92 , , 18 -)女 黑龙江克 东人 ,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辅导员 .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研 究
当今相 当部分大学生精神 空虚 、 浮躁 、 急功近利 , 不 经 起挫折 , 意志消沉 , 缺乏鸿鹊 之志 , 缺乏青年人应有 的 理想和朝气 。一些人 在学业 上满足于最低标准 , 活 生 中精神 空虚与迷 茫 , 无所 追求 , 浑浑噩噩 , 无所 事事 ,
21 00钲
意 。党和 国家 , 是各高校的领导者都是非常重视 特别 校园文化建设 的 , 为此进 行 了不懈努力 。但也应该承 认, 近些年来 , 园的“ 抓校 硬件” 建设 , 基础设施建设投 入很大 , 成效显著 , 但抓校 园文化建设的 “ 软件 ” 建设 、 精神 文化建设相 比之下 显得严 重滞后 , 而且在 “ 教育 产业化 ” 的思想 指导 下 , 高校 办学的功利 化倾 向 日益 突出, 这种现象 的存在 与科学发 展观 、 与和谐社会 建
学生的主体作用 , 必须进行长期的历史积淀。 关键词 : 园文化建设 ; 校 大学生; 想道德素质 思 中图分类号 : 6 1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9 4 (00 0 — 0 10 17 — 79 2 1 )2 0 9— 3
大学 是人类 知识 的殿 堂 , 精神 的家 园 , 才成 长 人 的摇篮。 国高校 承担着 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 和中 我 华 民族复兴 事业 培养合格建 设者 和可靠 接班人 的神
收稿 日期 :09 1- 7 20 — 1 l
基金项 目: 佳木斯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的地位问题 研究 ” 作者简介 : 高登辉 (93 ) 男, 16 一 , 黑龙 江桦 南人 , 佳木斯大学人 文学院政 法系教授 ;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2004-12-13教社政[2004]16号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现就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2)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

(3)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4)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方案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学校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良好的道德伦理观念。

学校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如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并给出一些具体的方案。

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活动来加强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比如,举办家国情怀主题的讲座、实地考察,开展相关的知识竞赛等。

二、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讲座、课程、社团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律、诚信等品质。

三、创建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友谊,组织一些团队活动和互助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友善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增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并组织相关的比赛和展览,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才能。

五、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校应该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学校可以建立学习小组、提供学习资源,举办学术讲座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探索精神。

七、强化学校文化建设管理体系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有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学校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明确职责分工,提供培训和指导,将学校文化建设纳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八、加强师生交流与合作师生交流与合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组织师生座谈会、教师培训等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九、注重学校环境和建筑设计优美的学校环境和独特的建筑设计也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

学校可以进行环境整治、美化校园,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保护环境和珍爱学校校园的意识。

关于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按照《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为实现学院发展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定位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学院实际,与时俱进,面向未来,突出特色,争创一流。

通过大力开展文化建设,集中和依靠学校群体的智慧,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弘扬通农精神,形成具有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的大学文化,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科学素养的文明高雅、勤奋笃实、健康和谐的合格人才,最终构建和谐校园和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农院精神。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围绕“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开展校园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逐渐培育和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形成独具特色农院精神。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其包括办学理念、学院精神、校风、教风、学风、师德建设等内容。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校园文化已经越来越引起大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标签]大学校园文化学校精神校园文化强调对社会文化的认同,承认并接受现有的文化成果,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对社会文化重新筛选,加以整合,使其具有超越性,使先进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在校园中产生、传播和发展。

校园文化应有交融基础上的批判。

通过学术交流,外来文化的观念、学说、思潮首先在校园中交锋,交融,将传统的、现存的文化中的精华与外来文化之中的先进因素交融、协调,实现社会文化的再造。

校园文化应有吸收基础上的辐射,不断地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同时以其精神产品、以其所造就的人才向社会辐射先进文化,对于社会文化的更新进行导向。

校园文化应有教育基础上的自我教育,在校园中生活的每一个人,既是文化所影响的对象,又是文化建设的主人,都可以积极地去创造校园文化并接受校园文化的熏染。

大学校园文化要发挥独特的功能。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使教风、学风、校风健康形成,“风以化人”,可以起到观点认同、心灵感应和精神升华的作用,对于自我意识强烈的当代青年,起到环境育人的效果,可以昂扬着探索进取的开拓精神,激发着生活于其中的学者和学生进行精神产品的创造,对学生的智能开发也有着催化作用,使之自觉求知,努力成才;可以活跃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调节紧张、单调的工作节奏,增添生活的情趣;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可以提高人们对学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励他们向前人看齐,做出成就,为学校争光;可以成为一种粘合剂,产生一种内在向心力,使广大师生目标一致,行动与心理上共同受其约束。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校图文化建设层次普遍较低。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起初是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多种类型的文娱体育活动。

单纯而轰轰烈烈的文体活动使人们简单地认为校园文化就是琴、棋、书、画之类的娱乐活动,从而阻碍了校园文化建设向高层次方向发展。

青年大学生如何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

青年大学生如何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

青年大学生如何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改革开放30年,我们着重强调经济因素,而文化的因素边缘化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形象地表达了对文化的作用和功能的漠视。

尽管我们现在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但是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仍待提高。

我们从大学生对文化战略地位的认识和态度可以看出这一点。

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经济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而只有少数同学认识到文化对一个国家长久生存和发展壮大的重要性。

一、文化的战略地位文化,从广义讲,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讲,仅包括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现象。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新加波资政李光耀在“21世纪亚洲论坛”上发言谈到中国时说:"30年后中国将在经济和军事等硬功夫方面强大起来,但要在文化即软功夫方面取得影响则需要更长时间。

软功夫,即文化影响力,先进的文明的无形力量产生的文化影响力在国际事务中变得与硬功夫同等重要。

而软功夫只有在其他国家羡慕、并想赶超那个国家的文明的某些方面时才能获得”。

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十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从组织中法文化年、中国俄罗斯年、中意文化年、美国的中国文化节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子学院”,并在中国北京设立“孔子学院总部”。

孔子学院的广泛设立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体现了新世纪中国语言文化将逐步融人世界的发展趋势。

孔子学院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品牌。

这将是加强中国软实力的绝佳机会。

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孔子学院建设步伐。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

当前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当前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当前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量当前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量学校组织文化不仅是学校自身所产生的文化现象,更是学校管理理念的重要呈现,具备表层、中层及深层三个不同层次的架构,学校组织文化的关键便是中深层次文化。

学校组织文化是通过文化的途径对学校管理进行影响,所以其具备硬性管理无法实现的导向、约束、凝结及适应等相关功能。

现阶段,我国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多问题,文章就如何加强学校组织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研究。

一、研究背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面临着市场化、信息化及全球化教育的重大挑战,人们对于教育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其发展必然面对着巨大的压力,新时代对学校发展提出了全新的需求。

基础教育必须作出变革,变革的最终目标便是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清晰地提出需要将加强教育品质摆在教育变革的第一要位,特殊需要关注教育的深层含义及如何创建形成高品质的教育工作体制与管理机制。

此次教育制度的变革必然是一次革命性的改革,其目标便是可以形成更高品质的教育。

《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学校的效能、办学效益、创建学校组织文化以及效能的高效管理是整个改革工作的核心所在。

”当前,我国学校组织改革依然处在自我探索时期,即使伴有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学校组织文化创建与发展已经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

为了能够从社会中引入更多、更为优质的资源,愈来愈多的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明确了相应的发展计划,重视特色办学,同时将其作为加强本身综合竞争力的关键途径,借此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品质,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打破以往相对滞后的教育管理机制的约束,促进学校组织文化更深层次地发展。

教育的不斷发展与学校领导的大力扶持密切相关,组织文化能够使所有领导人员产生高度统一的处世定律与价值观,其引导所有成员更好地管理学校,为学校加强管理、提高办学品质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大学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大学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大学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文niu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奠定了我国文化的深度与精度,无论如何,都是无可替代,不可比拟的。

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niu文化正在流失,我们的文化正在被他国文化所影响,甚至替代。

当然,文化的发展必定要有文化的多元性,要想成为文化强国,吸收他国文化是一定的。

但是,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吸收,而是被同化。

久而久之,我国的本土文化将逐渐消失,外国文化成为我国文化的主宰,这将是十分可怕的局面。

不要说成为文niu化强国,不成为文化奴隶已经很不错。

那么,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强国,应该怎么做呢?未来的中国是年轻一代的中国,作为国家未来主人,就应该从大学生开始,为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

第一,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理想。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niu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具有可能性、时代性等特征。

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引导大学生niu做什么人,崇高的理想能够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指引大学生为什么学。

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niu 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有了理想,有了快乐,那么为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的信念越niu强。

而且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理想信念越坚定,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就越niu坚定。

不言而明,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克服困难和应niu对挑战的坚强意志。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树立投身文化强国建设之中的志向,争做一名文化创新niu,充满激情,信念坚定的优秀实践者。

以前总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 ,而今我也引用一下稍微改变“文化强则国可强,文化弱则国必弱”。

正所niu谓“国以才兴,业以才旺”。

当今时代,人才很重要,但人才是自己打拼出来的,要打拼首niu要的任务局势先树立目标,无目标无以成才。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精神家园,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学术氛围的营造。

学术氛围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境。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学术交流会、科研成果展示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师生的学术热情,提升学术水平。

其次,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体育文化建设。

体育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体魄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田径运动会等,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增强体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校园文化的艺术建设。

艺术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举办音乐会、舞蹈比赛、话剧表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艺术才华的舞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最后,我们还应该加强校园文化的志愿服务建设。

志愿服务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培养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需要全面考虑学术、体育、艺术、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主义 核心 价值 体 系 , 社 会 主义 文 化 的 重要 组 成 是
* 基金 项 目 : 0 9年 度 国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9 Z 0 3 20 0B X 0)
作者 简 介 : 晓楠 , , 连 理 工大 学 人 文 与 社 会 科 学 学 部 部 长 、 授 、 士 生 导 师 ; 克 刚 , , 连理 工 大 学 人 文 与 洪 男 大 教 博 周 男 大
既是 一 所 大学 的软 实 力 又是 竞 争 力 。2 O世 纪 8 O
度 不断 提高 ; 以人 为本 ” “ 的制 度文 化 建 设 不 断推 进 ; 秀的科 技文 化成 果不 断涌 现 。但 是 , 目前 优 从 大 学文化 的 发展 状 况 看 , 学 文化 及 其 建设 过 程 大
中还存 在着 许多 不完 善 、 协调 的方 面 。如 : 不 重视 大 学文化 的物质 文 化 建 设 , 视大 学 精 神 文化 建 轻 设; 重视 精英 文化 , 视大众 文化 ; 轻 重视 现代 文化 , 轻视 传统 文化 ; 视借 鉴西方 文化 , 重 轻视 发展 民族 文化 ; 重视 高 雅 文化 , 视 通 俗 文化 ; 视 科技 文 轻 重
年代 中期 高校 校 园文 化 建 设 兴 起 以 来 , 者 对 大 学 学文化 建设 做 了大 量 颇 具 理 论 建 树 的研 究 , 校 高 领导 者对 大学 文化 建设做 了大量卓 有 成效 的改 革 实践 , 高校 师生 作 为 大 学 文化 的主 体 积 极参 与 了 大学文 化 建设 , 得 我 国 大学 文 化 呈 现 出持续 蓬 使 勃健康 向上发展 的局 面 。尤其 是在 2 O世纪 9 0年
社 区文化 、 村镇 文化 、 业文化 、 市文 化 , 以高 企 城 是

最新当代大学生如何投身建设文化强国

最新当代大学生如何投身建设文化强国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当代大学生如何投身建设文化强国院系班级:粮油食品学院粮食工程1101班姓名:董红兴学号: 201111020101 辅导老师:完成日期: 2013.5.1当代大学生如何投身建设文化强国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一个强大的民族往往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尊严,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使这个民族焕发出强烈的创造力.使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在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以反过来助推硬实力的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国家形象,促进人得全面发展,文化代表着国家身份和民族形象。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作为中华人民共共和国未来主人的当代大学生该如何肩负起这一重任呢?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当代大学生又该如何肩负起建设文化强国的重任呢?以下为我对这方面问题看法: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前人是如何肩负历史使命的: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几十位青年学生作为广大民众中觉醒的第一批人,是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使历史的车轮骤然驶进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时期。

在此之后,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其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年轻的仅19岁,他们中许多人都成了尔后中国革命的中坚。

从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再看看党和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切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战略性意义。

在前人的经验与党和国家的要求之下,我对这方面的问题归结如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核心任务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对校园文化建设合理化建议

对校园文化建设合理化建议

对校园文化建设合理化建议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我们可以提出自己合理化建议。

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写给校园文化建设建议书,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对校园文化建设合理化建议篇1校园是我们所有师生生活的环境,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氛围文化、教育文化、制度文化等。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中的核心,为了优化我校校园环境,创设校园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师生的情操,增强师生的工作、生活、学习的兴趣,创建符合我校素质教育的要求,既能体现时代精神,又能培育新人的校园文化体系。

现就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环境文化建设方面1、要使我校校园环境优美、和谐、怡人。

2、做到校园布局合理、整然有序,学习、工作和生活方便舒适。

3、逐步实现校园生态健全,融自然和人文为一体。

4、校园内每一个建筑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需要逐步的、有计划的改善。

5、校园内的各方面建设基地,运动场地、绿化园地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精神文化建设方面1、配合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建立新的课程理念,树立全新的课程文化。

2、营造浓厚的班级人文气氛,努力创建富有特色的和谐班级。

3、努力建设健康文雅的班级文化,增强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热爱生活,热爱文化学习,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

三、制度文化建设方面1、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包括财务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校园管理制度等。

2、创设“以人为本”的运行机制。

3、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要让学生对社会、对人生有正确的理解,树立正面形象,使学生的身心受到良好的教育。

四、氛围文化、教育文化建设方面1、需要完善学校的广播站、墙报、远程教育、图书室等多种文化载体。

2、努力营造现代气息的校园氛围。

3、把握特色,创新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4、健全氛围文化,教育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五、主要措施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加强多层面的组织管理。

高校党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高校党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高校党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摘要:当前,高校党建文化建设工作存在党建精神文化缺失,党建制度文化形式化,党建物质文化严重不足等问题。

我们应通过提炼党建精神文化、创新党建制度文化、完善党建物质文化等措施,构建起一个立体化的先进、科学的党建文化体系,推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党建文化党建精神文化党建制度文化党建物质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

由此可见,文化建设在当前国家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其重要性。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党建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活力与灵魂。

它不仅能陶冶党员的情操,规范党员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党员对奋斗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党员的神圣感、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建立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校获得了跨越式的大发展,但党建工作的主流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转变过来,没有什么显著的创新和发展,尤其是党建文化建设缺失严重,这使得我们党建工作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实效性日益衰弱。

因此,加强高校党建文化建设,进一步树立党建工作的魅力,激发广大党员作为党员的神圣感、使命感、归属感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时期。

笔者对沈阳市的本科高校的党建文化建设情况作了一番调查,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项。

一、是党建精神文化建设缺失党建精神文化是指广大党员在学校几十年来的发展和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共同的优秀传统和精神,它是高校党建文化的核心,构成了高校党建文化的主要内涵。

党建精神文化建设就是指这样一种优秀传统和精神的整合和构建。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几乎没有高校能够概括出自己学校党员几十年来所形成的优秀传统和精神是什么。

文化强国战略视阈下大学文化使命、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文化强国战略视阈下大学文化使命、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尚靖君[1];马闽营[1]
作者机构: [1]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出版物刊名: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页码: 118-121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9期
主题词: 文化强国;大学文化;文化使命;文化建设
摘要:在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过程中,大学肩负立德树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肩负国家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目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存在如下不足: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相融合的大学精神文化缺失;具有地域特征的物质文化缺失;品味高雅的行为文化缺失;制度文化建设中行政化倾向严重。

为此,大学文化建设要加强大学文化的顶层设计;凝练独具特色的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大学精神文化;挖掘具有地域特色、历史特色的物质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的行为文化;建立行政与学术良性互动的大学制度文化。

大学生如何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如何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如何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是知识的殿堂,也是文化的摇篮。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如何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参与意识。

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学校领导或老师的专属任务,而是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关注和投入的事情。

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是校园的主人,校园文化的好坏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

只有当我们真正从内心认同并愿意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时,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积极参与各类社团活动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大学里的社团种类繁多,涵盖了学术、艺术、体育、公益等各个领域。

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不仅能够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还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社团中,我们可以共同组织活动、策划项目,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出谋划策。

比如,参加学术社团组织的学术讲座、研讨会,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参与艺术社团举办的文艺演出、展览等活动,展示艺术才华,提升校园的艺术氛围。

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也是很有意义的。

这需要我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从活动的主题设定、流程安排,到场地布置、宣传推广,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认真执行。

通过参与组织策划,我们能够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同时也能够为同学们带来丰富多彩、富有创意的活动,让校园充满活力。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传统文化也是大学生的责任。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讲座、文化体验活动等形式,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比如,组织诗词朗诵会,让大家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味;举办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如剪纸、刺绣等,传承民间技艺。

同时,我们还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新表现形式,使其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和需求。

此外,大学生还应当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

遵守校规校纪,文明礼貌待人,爱护校园环境,这些都是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表现。

一个文明、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同学,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吸引力的几点思考

关于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吸引力的几点思考
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发展程度直接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 。因此,具有深厚校 园文化底蕴和丰富校园 J
文化生活的高校必然具有强大 的吸引力,将吸引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精英人才来此工作、学习,从而在
根本上提升高校的综合竞争力 。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与现状
改革开放 3 多年,尤其是近 l 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处于蓬勃 0 0 发展 的良好时期, 取得了不小的成绩。1 年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科学发展观等党和国家建设理论的指 0 引下,坚持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 向,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 了强大
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建筑设计、校 园景观 、绿化美化都是校园文化中物
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j 然而,在中国所有的高校当中,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得到学生认 同的却寥寥无几 。 j 即使是那些在大学城中开拓 了新校 区的高校,其整体校园规划 、建筑设计 、景观营造等也因为设计缺乏民 主决策、不人性化 、与本校传统文化脱节等原因而失去了师生的认可 。校 园文化中物质文化的吸引力被 J
的精神动力;全 国各高校在校风、教风 、学风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校园文化活动
也如火如茶,蓬勃发展起来 。同时校 园文化建设在组织、管理和经费保障方面也逐步形成机制并得到了完 善,为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高等学校逐步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
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先进性,就是在提升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同时。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
甚至被视为是社会文化的先导和潮头,对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搞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 高校校园文化吸引力,将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 )提升师生员工人文道德素养。“ 二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环境的核心组成部 分,对高校师生员工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陶冶作用。一个高校校园文化的厚薄 、良莠深刻影响着师生 员 工人文道德素养的高低。增强校园文化底蕴 、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加强校园文化吸引力,是提升师生员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加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对加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李元元一、大学文化的涵义目前,对于大学文化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也不是非常明确。

对各种观点进行比较综合后,可以认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一代又一代“大学人”对文明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所积累和形成的精神成果以及蕴含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和。

具体来说,一是根据文化的结构,大学文化包括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个亚层次文化;二是根据文化的形态,大学文化是由以下三个层面的文化合成的文化共同体,即含学校教学、科研、生活所需的物质设施和物理环境在内的物质文化,含学校各种规范性、系统性的规章制度在内的制度文化,含学校成员共有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心里状态、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在内的精神文化。

一般还认为,大学文化的内核是大学精神。

所谓大学精神,就是一所大学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整体精神面貌。

对于大学文化的涵义,除了分析其结构和形态之外,还需进一步了解其生成和功能机理。

根据文化最根本的规定性,即“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在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特定民族或特定人群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我们可以说,大学文化是“大学人”建立的、自己所特有的、与历史和现实密切相关的一种生存体系,它根植于“大学人”的实践活动中,是“大学人”价值规范与行为规范体系,是从深层次制约和支配“大学人”的个体行为和社会活动的大学运行以及制度安排的内在机理。

也就是说,大学文化和精神以反映学校意志、学校传统、学校个性的内在本质为核心,共同作用于大学的方方面面,对外形成大学的社会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对内则影响大学成员形成共同的信念,产生凝聚力。

它是使一所大学屹立于社会和大学之林的内在力量,或称为软实力。

大学文化和精神既是昨天的,又是今天的,更是明天的。

从以上角度来理解大学文化,一是强调要从总体上,即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在社会变革和转型的环境中,把握大学文化作为大学和“大学人”的一种主导性生存方式及其演化、作用机制;二是强调要从战略上,把握大学文化以大学为载体的整体性、动态性、超越性、创造性以及大学文化在时代性、民族性和主体性三个维度上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二、大学文化发展中的结构性冲突及基本规律大学文化是随着大学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的变化以及大学组织自身结构的变化而发展的。

转型期的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极为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高等教育发展的矛盾深层次地体现在文化方面。

只有具体地与我国经济社会以及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和阶段性联系起来,对大学文化的理解和对大学文化构建的战略思考才更有意义。

因此,大学文化建设本质上就是高等教育应该在怎样的一种文化形态和环境中发展的问题,大学文化发展的规律主要是由高等教育发展的矛盾所决定,而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的矛盾必须站在文化的高度上。

1.大学文化发展中结构性冲突的三个维度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基本矛盾当前凸显为结构性矛盾,即大学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结构性的不适应。

这种不适应反映了市场需求与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之间,以及与大学的精神价值传统和自我形象塑造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市场的功利化倾向与大学的学术化规律、市场的多变和多样需求与大学相对稳定的知识和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

转型期我国文化发展中的矛盾和冲突在大学文化中也有突出的表现,这是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以及大学文化自身发展中的结构性冲突。

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上:(1)时间维度上的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

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社会的快速变革极易发生冲突;由于大学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和自身的组织特征,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冲突往往表现得更为突出。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进入快速期后,多元文化以各种诱惑冲击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精神价值传统,对大学生乃至教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大学对传统的和现时的精神价值体系进行有新的哲学和文化高度的反思。

(2)空间维度上的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冲突。

经济的全球化加快了世界的政治多极化、科技国际化和文化多元化。

在全球化格局下,我国以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大的阶段性差距,在同一个时空中与发达国家进行着激烈的竞争,西方文化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也包括大学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如何做到既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以开放的眼光,批判地选择和吸收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文化和文明成果,从而推动我国大学文化的创新,是我国大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3)主体维度上的自我与他者的冲突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带来了大学在办学定位、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多样化定位;国家创新系统进入创新主体角色定位和功能调整阶段,涉及到大学对自身使命和社会责任的调整以及与各创新主体关系的重构;高等教育资源渠道的拓展,带来了投资和利益分配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大学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大学高度的专业化和学科分化,带来了不同层次和领域内价值取向、评价标准的差异,等等。

大学在调整这些不同主体意义上的新关系的过程中,文化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

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复杂性还体现在各个维度的文化矛盾和冲突交织在一起。

例如,当我们面对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时间意义上的文化发展课题的时候,由于我国现代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性与西方现代化存在着时代落差,同时也就必须面对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冲突。

因此,必须把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置于更宽广、更复杂、多种矛盾和冲突集中的环境中认真思考和实践。

2.大学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启示。

大学文化发展中的结构性冲突以及大学漫长的发展进化历史,揭示了大学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大学文化是大学和“大学人”在对时代变化作出主动的响应、对社会文化进行批判和选择、对自身结构和功能进行适应性调整的过程中发展和创新的;并且,在社会转型期或者经济社会某一领域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大学文化的建设任务最艰巨,发展和创新的效果最显著,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最大。

这为发展和创新大学文化提供了两点重要启示:(1)在发展文化个性的过程中,把对社会文化的批判和选择与自身文化的构建统一起来。

大学的文化个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大学对自我使命的认同,大学的精神价值传统,大学的社会责任。

主动适应时代变化而求得自身进化是大学生存的必然要求,当社会转型或者经济社会某个重要领域发生重大变革时,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往往特别突出,大学文化正是在这个冲突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的。

大学既要完成传统使命,又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承担新的社会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大学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特别是时代主流文化的激烈碰撞甚至挤压,必须作出理性的批判性的选择。

大学文化一方面要坚守精神价值传统,保持自身的核心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又要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的整合,创造新的价值观,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对社会文化的批判和选择与自身文化的构建必须是统一的,大学文化的发展是在大学文化个性的发展中完成的。

(2)通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动大学文化发展和创新。

文化的发展往往会受到制度的影响、支持、制约或阻碍。

虽然当大学感受到时代变化和社会变革时就会萌生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动因,但仅仅如此还不能实现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还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文化的存在只有得到认同才有意义,并且只有得到传承才有生命力,而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必须依靠一套相关的制度。

大学制度是大学文化的集中和具体的体现,大学文化的创新必须通过大学制度的创新来实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制度建设与大学文化建设是统一的。

例如,如果当年北京大学蔡元培没有对系科调整、课程和学制改革、教师聘任和评价在制度设计上给予保证,那么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大学体制就不可能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也只能有字面的意义,而不可能有实际效果。

因此,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推进大学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路径选择和重要环境保障。

三、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肯定的是,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总体上保持了积极的发展方向:一是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二是保持了对大学自主、学术自由等核心理念的强烈追求,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得到落实;三是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日益紧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融并进,人文意识不断加强;四是服务社会成为大学的重要功能,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不断增强。

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学文化建设和发展仍很不平衡,要在较短时期内形成一种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的大学文化和精神,任务还显得异常艰巨。

从总体上来看,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存在三个突出的问题:1.大学文化在与社会文化冲突过程中自身目标和精神价值传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缺失。

2.大学文化在与现行大学管理体制和制度冲突过程中其发展创新的能力被弱化。

3.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还未被绝大多数“大学人”、特别是大学高层管理者所充分认识。

四、加快推进我国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文化发展过程在本质上是应答历史挑战的过程,能够应答新的历史挑战就表现出该文化的活力和发展。

新时期我国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在应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和挑战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活力,实现大学文化个性的发展和创新,从而推动大学的科学发展,提升大学的社会贡献。

为此,必须把握好如下基本要求和着力点:1.大学文化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一致,使新时期我国的大学文化成为鼓舞全体“大学人”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力量之源。

新时期我国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置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置于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中,把握正确的导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新视野、确立了新目标、指明了新方向。

为更好地完成上述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地位,不言而喻,它对新时期我国的大学文化建设也具有明确的导向意义。

在当前价值观多样化冲击和相互冲突的社会转型期,大学同样存在着价值观困惑、盲从和偏颇的危险,同样需要一个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大学人”的思想行为、精神追求和发展方向,确保大学发展的和谐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