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课件
《西方哲学导论总》课件
近代哲学
以笛卡尔、康德等为代表,强调主体和客体的分 离,探讨知识、自由、道德等问题。
ABCD
中世纪哲学
以基督教神学和经院哲学为代表,探讨信仰和理 性的关系。
现代哲学
以尼采、海德格尔等为代表,关注个体存在和意 义,探讨语言、文化、艺术等问题。
02
CATALOGUE
古希腊哲学
早期古希腊哲学
泰勒斯
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提出了“万物的根源是水”的哲学命题。
新科学
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家挑战地心说 和传统的宇宙观,推动科学革命和思 想变革。
04
CATALOGUE
近代哲学
早期近代哲学
总结词
以认识论为中心,探讨知识的来源和 可靠性。
详细描述
早期近代哲学主要关注知识的来源和 可靠性问题,代表人物包括笛卡尔、 霍布斯和洛克等。他们通过怀疑一切 来寻找不可怀疑的确定性,从而为知 识建立基础。
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
唯名论强调个别事物的实在性,实在 论强调共相的实在性,对经院哲学产 生深远影响。
晚期中世纪哲学
总结词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晚期中世纪 哲学关注人性的解放和科学的兴起, 对现代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人文主义
强调人的尊严和自由,反对神学的束 缚,推动文艺复兴和思想解放。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等改革家挑战教会的权威 ,提出因信称义等新教义,对后世产 生深远影响。
阿那克西曼德
认为万物的根源是无定形的东西,提出了“万物的根源是无定形的 东西”的哲学命题。
阿那克西美尼
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提出了“万物的根源是气”的哲学命题。
古典时期古希腊哲学
苏格拉底
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不是 自然,而是人本身,提出 了“认识你自己”的哲学 命题。
哲学导论 ppt课件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精神、意识)和 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2020/12/12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 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
思维:意识、精神; 存在:物质
12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2、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1)二者谁为第一性,即,谁是世界的
本原,其它由它派生出来。
3、基本问题确定的根据
(1)它是人与世界关系中最本质的方面 (2)它是人类实践中最基本的问题 (3)它是贯穿哲学发展史的中心问题
4、哲学的基本形态
两个基本派别:唯物、唯心 唯物主义派别: 1、朴素唯物主义 2、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 3、辨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派别: 1、主观唯心主义
20220/、12/1客2 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派别: 1、主观唯心主义
2020/212、/12 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26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观、 方法论,用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旗动!
风动!
2020/12/12
24
客观唯心主义
绝对 观念
2020/12/12
朱熹
黑格尔
25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3、基本问题确定的根据
(1)它是人与世界关系中最本质的方面 (2)它是人类实践中最基本的问题 (3)它是贯穿哲学发展史的中心问题
4、哲学的基本形态
两个基本派别:唯物、唯心 唯物主义派别: 1、朴素唯物主义 2、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 3、辨证唯物主义
哲学导论--哲学的品格、本质精神与功用 ppt课件
---------------------------------------------------------------最新资料推荐------------------------------------------------------1 / 11哲学导论--哲学的品格、本质精神与功用 ppt 课件三次考试:方式、用时、题型与比例 均为开卷考 第一、二讲:60 分钟;理论题+ 分析题 30% % 第三、四讲:60 分钟;理论题+ 分析题 30 % 第五、六讲:60 分钟;理论题+ 分析题 30 % 平时成绩:考勤、写作或讨论等 10 % (分析题是指案例分析或言论、思想、观点分析 ) ) 主要教材:黄爱华编:《 哲学导论 》 ,航空工业出版,2003 年 参考教材:罗伯特 所罗门:《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邬昆如主编:《 哲学概论 》 (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 孙正聿:《 简明哲学通论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上课期间如有请假,需提供学院书面证明或校医院出具的病假条,否则按旷课处理。
若有缺考,在保证基本出勤率和正常请假的条件下,教师可安排补考,补考必须严格,并以一次为限。
若有两次缺考,要考虑重修。
大陆:哲学课程的三史七论。
三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七论: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哲学、逻辑学、科技哲学。
台湾:哲学课程的三史六论。
三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印度哲学史。
六论:逻辑学、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价值论、哲学概论。
国家教委颁布学科门类排序如下: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法学、军事学、管理学。
哲学是一级学科,下属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哲学、逻辑学、科技哲学等二级学科。
第一讲哲学的品格、本质精神与功用一一, 哲学的品格(这是一个以哲学的特性为基础,同时含有价值期望和评价因素的概念)◢ 讲道理的学问:---------------------------------------------------------------最新资料推荐------------------------------------------------------3 / 11理性与合理性; 观察视角;价值取向 ① 论理性:◢ ◢ 需要理论论证; ◢ ◢ 要求前后一贯; ◢ 触及根本; 根本理念或基本理念(即世界观) ; ; ② 抽象性 :◢ 追求普遍 :哲学以思想、普遍者为内容,而内容就 是整个的存在。
哲学导论课件
• 哲学与艺术、宗教的区别何在? • 区别在于精神达成自觉的途径、方式不同。艺术以感性直 观的方式观照文明体系之内在的人性质素,宗教则将这种 人性的质素表象为一种超验的神性,哲学则把文明中的人 性质素作为文明的意义基础,将其阐发为“纯粹的思”。 • 纯粹的思是相对于在经验中的思而言的。对具体事物的感 悟和认识活动,是“在经验中的思”;实际地改变或制作 具体事物(包括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实践活动,若单 就其本质的方面而言,其实也是“在经验中的思”。而哲 学的认识则是对经验中的思再作思,即拿思想本身来作一 番“思”,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就是“思 想思想”。因为所谓“经验中的思”,正是文明活动中的 人性质素,所以, “思想思想”就是对人性质素本身作 理性的考察。考察所得,即是“纯粹的思”。
• 哲学与科学的分野,在西方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 历史过程的,但到今天已是确定下来了,我们现 在已经不再把哲学理论等同于科学知识了。任何 科学理论都关乎特定的、具体的经验领域,并且 常能以数学的精确性来描述和预测自然现象或某 些社会现象。在这一点上,哲学显然不是科学。 哲学并不去精确地刻画经验,也绝不去预测某种 具体的现象,因此也就不能具体地指导人们改造、 控制自然或干预某些社会过程的实践。所以,哲 学并不提供有实际效用的知识。
• 凡世界观,就其性质而言,不是一种由殊相上升到共相的 科学概括,而后又在观察和实验中能被重复证实。世界观 是对人自身及其所面对的周围世界的总体性的理解和态度, 它无法为任何一条具体的经验事实所确证或否证。这种无 法为经验所证实的理解和态度就是信念。 • 在人们所持有的种种不可称作知识的信念中都隐藏着某 种基本的思想,常人对于这种基本思想往往并不自觉地意 识到。从信念追溯到思想的考察,是哲学的旨趣所在。因 此,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就是:哲学将世界观所隐涵的基 本思想予以揭示并对其作理性的考察,然后探讨其根源和 广泛的后果。哲学在这样做了之后,往往也就形成了成为 学说体系的世界观,诉诸人的理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导论第1讲
3. 特征分析:视界、问题、方法
* 视界:“概念框架”(参见《大问题》第15--22页) 视界: 概念框架” · 概念凭借语言来表达,它有两个作用:一是规定我们经验的形式,二是把我们的经验组 织起来。根据概念与经验的关系,可将概念分为两类:经验概念和先验概念。与此相应, 也可以把知识分为两类:经验知识和先验知识(参见《大问题》第16页)。 · 由“概念把我们的经验组织起来”可引出:“概念框架”就是按合理的方式把各种基本 概念建构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对各种概念起着“框定”作用,为我们理解世界、审 视生活、认识自我提供特定的视角和图景。 * “大问题”:开放性的问题 大问题” 开放性的问题 哲学关注的是那些最终与“大概念”(如上面讨论的那些基本概念)有关的“大问题”。 或者说,哲学关注的主要是开放性问题,而不是封闭性问题。简要地说,在一个特定概念 框架内提出的问题就是封闭性问题,而对一个概念框架提出挑战的问题就是开放性问题。 * 方法:概念分析、逻辑论证、反思平衡 方法:概念分析 逻辑论证 分析、 论证、 · 概念分析 概念分析:阐明式分析;先验式分析。 · 逻辑论证 逻辑论证 论证是为一个主张(论点)提供理由的说理方式,由一系列陈述组成,人们把表达 理由的陈述称为前提,把表达主张(论点)的陈述称为结论,二者由推理联系起来。论证 的真实性或可靠性来自确凿的证据和合理的推理。简要分类:演绎论证与归纳论证。 · 反思 反思意味着从现象返回到本质(实在),从意见返回到真理,从感性返回到理性,从事 物返回到思想。一句话,就是要把思想本身作为思考对象,就是对思想的思想。为了追溯 明确的思想,必须依靠清晰的概念。普遍性的基本概念标志着反思的彻底性,系统性的概 念框架标志着反思的连贯性(隐含《大问题》第14页所说的综合方法)。因此,提出基本概念,创建 概念框架,乃是哲学研究的基本功。反思平衡:语言 思想 世界关系。 反思平衡: 思想-世界关系 反思平衡 语言-思想 世界关系。
王德峰的哲学导论
王德峰的哲学导论
王德峰的《哲学导论》探讨了自由和决定论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从直觉上来说,我们很容易相信自己是自由的,但科学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由因果关系决定的,这两个观念相互冲突。
万事万物的产生都有其原因,比如人推动杯子,杯子就会移动,人的推动是原因,杯子的运动是结果;人感冒了,医生会分析生病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把病治好。
因此,因果律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我们认为凡是都有原因,事出有因就是这个道理。
拉普拉斯是决定论的代表,他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不仅是决定了的,而且是由先前状况所决定的,如果先前状况可以决定当前的状况,那么我们根据当前的状况,理论上就可以预见未来的状况。
如果世界是被因果律决定了的,那么我们是否还拥有真正的自由呢?我们所看到的自由选择是否只是一种幻觉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哲学导论完整版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
一、何谓哲学
● 通常的定义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完整版ppt课件
3
一、何谓哲学 ● 科学家谈哲学
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 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 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可是,科学的各个领域 对那些研究哲学的学者们也发生了强烈的影响, 此外,还强烈地影响着每一代的哲学思想。
●胡适对哲学的门类进行了如下划分:
(1)天地万物怎样来的?(宇宙论) (2)知识、思想的范围、作用和方法。(名学及知识论) (3)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人生哲学,旧称伦理学) (4)怎样使人有知识、能思想、行善去恶。(教育哲学) (5)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政治哲学) (6)人生究竟有何归宿。(宗教哲学)
●哲学起源不是为了某种实用的目的,
而只是起源于人对种种事物的迷惑和惊 奇。由于这种种的惊异,人们便开始探 索,力图解开自然、社会、人生的奥秘。
完整版ppt课件
19
二、对普遍性问题的思考
●黑格尔(Hegel):“哲学以思想、普遍者为内容, 而内容就是整个的存在。” “什么地方普遍者被认为无所不包的存在,则哲 学便从那里开始。”
●哲学不能当饭吃,但它给让你明白吃饭 是为了什么,让你明白活着的意义。
● 哲学是求根本的学问。
完整版ppt课件
9
二、哲学何为
● 哲学的反思、批判功能
哲学首先是一种反思、批判的人生态度。它 对一切问题追本溯源寻根究底,作一番反省性 或前瞻性的思考;它在别人从未发现问题的地 方发现问题,对人们通常未加省察和批判就加 以接受的一分成见、常识等进行批判性省察, 质疑它们的合理性根据和存在的权利。 哲学思维就是向传统观念挑战。
哲学导论ppt课件
doxa与独断论(dogmatism)。 Episteme则是自由的。 • 自由的知识就是让对象自由,让它自己独立 存在,不是让它作为我们消耗的对象。
• 自由的知识是理性的知识。“知识来源于好 奇”,好奇是非功利的。理性需要启蒙。
反思性。
第一讲:哲学是什么?
• 4、“爱智慧”的领域 • 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宗教哲学。 • 5、“爱智慧”的意义 • 学会惊奇—怀疑精神; • 追求智慧—永恒的事业; • 理解语言—揭示与遮蔽; • 认识无知—有限与无限; • 学会宽容—尊重他人。 • 6、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区分
第一讲:哲学是什么?
第三讲:形而上学与哲学
• 三、形而上学的超越性 • Meta是“超越”经验的意思。 • 哲学也称为“第一哲学”。 • 哲学也称为 “神学”或“神圣学”
(theology)。
第三讲:形而上学与哲学
• 四、形而上学问题真/假之辩 • 由于“本体”是思想体,而不是现实的
对象,所以有人认为形而上学的问题是 无意义的,是假问题。 • 五、形而上学的分支 • 存在论、知识论、价值论。
• 6、黑格尔的分类:逻辑学、自然哲学、 精神哲学。
• 7、克罗齐的分类:理论哲学(美学和逻 辑学)与实践哲学(经济学和伦理学)。
第二讲:哲学的演变
• 一、古希腊哲学:哲学的起源 • arche:始基/本原 • Ontology:存在论/本体论 • 自然主义哲学 • 苏格拉底 • 柏拉图 • 亚里士多德
第四讲:存在论——存在的意义
• 3、“非存在”(无)因何而来
• “非存在”因人而来,人把“非存在”带入 现实的世界,存在的问题才出来。
西方哲学导论PPT课件
康德把哲学看成是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包括伦理学、政 治哲学和法哲学等)的综合。
一些中国哲学家把哲学等同于宇宙论(含形而上学和自 然哲学)、人生论(含道德哲学和人生哲学)和知识论 (含知识学和逻辑学)总称。
此外,哲学还被有的学者理解为思维活动;或 者生存方式;或者自我意识的理论自觉,等等。
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它的“朴素形式”表现为对世界 的本原、基质是“原初物质”还是理念问题的思考。
在中世纪,神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经院哲学内部唯名 论与唯实论之间关于个别与一般关系的争论。
在近代,它被获得了“完全的形式”,即主要探究精 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具体展开,显示的是其本体论内涵 与认识论内涵。
2、认识论方面
思维与存在或精神和物质关系的另一个 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有否同一性问题, 即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现实世界。 对该问题的回答就是认识论问题。凡是 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就是可 知论,否则就是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整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则构成哲学 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恩格斯 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 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贯穿哲学史、认识史始终,只是在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远古时代,是它的“萌芽形式”,表现为梦与肉体、 “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灵魂不死的观念”、 “万物有灵的观念”反映的就是原始人处理思维与存 在关系所达到的水准。
哲学基本问题涉及两个方面 :
1、本体论方面:
思维和存在或者精神与物质何者是本原的,即何者是 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对 该问题的回答是关于世界的存在及其本质的学说,即 本体论。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和展开 的根本出发点,它规定着解决其它一切哲学问题的基 本方向。因此,恩格斯把对该问题的回答,作为划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存在或物 质是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思维或精神是派生的、 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的,否则是唯心主义的。
哲学导论
三,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体用不二,天人合一
1,"道":道的创生、支配、规则、秩序、言说等意义;从崇 “道”行“道”、“身心”关系问题看中国哲学思想的特 点:突出直觉、想象和实践智慧,重和合轻分化; 2,道家:人道效法天道;有与无的“本体”说;知雄守雌、 柔弱如水的智慧说;儒家:天道落实于仁道;天人合一的 “本体”说;中庸之道、和而不同的智慧说; 3,中国人终极关怀寓于现实生活的特点:“传宗接代”、 “天地君亲师”;传统“家”的三重意义及问题:“在家” 与“出家”,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原因;中国传统的“家国 同构”及“家”“国”在近代的巨变,重思“体用不二、 天人合一”思想;通过适度的主客二分、天人二分达到新 的天人合一; 4,本体与诠释;“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当代启示。
第三章:生存与本体论
• 一,从神话创世说到哲学本体说
• 1,神话思维:从混沌(chaos)到分化(包括主客关系) • 2,泰勒斯“万物起源于水”的象征意义;凭感觉与思维把 握世界;logos:言说、思想、理性、论证、比例、尺度、 原理等义;赫拉克里特论“逻各斯”,有客观普遍性; • 3,本原与本体:万物之所生、万物之所归; • 从前因后果到自为因果,从时间关系到逻辑关系;所谓 本体即存在者的根据——存在论(与是论); • 4,一元论(monism,沃尔夫)、二元论(dualism)与多元论 (pluralism);从世界和人与世界的分化与整合看自存论和共 存论;实体本体论与关系本体论;如何理解人的“自我依 赖”:人的存在对象性与非对象性;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生活世界
• 一,人为什么产生并需要哲学 • 1,人的问题意识
• 分化、矛盾与问题(意识):“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样”等等;人的近忧与远虑,是人“生活”的要求; • 寻根究底(追本溯源):前提及其批判 • 超凡脱俗(遗世独立):限制及其破除
哲学导论(ppt)
精选版课件ppt
13
精神的本性
• 人的精神存在的根本基础在于劳动的教化 作用。
• 劳动着的意识,不是把它的对象当作它直 接需要、直接满足的对象看,而当作要在 它身上实现自身的对象看。
• 所谓精神,“就是在异己的东西里认识自 身,在异己的东西里感到是在自己的家里” (《真理与方法》,1992,17页)
精选版课件ppt
4
哲学的定义问题
• 无法给出一个普适的哲学定义,但能说明哲学为何物, 说明哲学为何物,从说明哲学问题的缘起和性质入手。
• “哲学”一词,汉语中本来没有,日本近代学者西周首 先用它来译西语philosophia一词。此词源自希腊语, 是philein(爱)加上sophia(智慧)构成的,意即 “爱智慧”。照此意,哲学就是求智慧的学问。那智慧 为何物呢?这要从智慧与知识的区别说起。
• 作为人的人,乃是文明的作品,同时又是 文明的创造者。
• 动物不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它不能高于自 然为它选定的形式,也不能低于这种形式。
• 达尔文主义在人的问题上彻底 贯彻了自然主义。
但自然却未曾为人规定任何确定的生活形 式,人必须在自己的文明创造中寻求确定 的生活形式。
• 人之作为生物存在的自然起源, • 人是靠什么来达到自我创造和自我规定的?
• 知识这个概念,含义原初极为广泛,后辈从前辈那里获 得、或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切经验、技艺、典 章、礼仪、观念、信仰都可以算作知识。巫术是人类最 早的知识,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知识确立 了自己的形态,知识通过科学的样式把巫术、工艺、宗 教、艺术乃至哲学都从它那里排除了出去。
精选版课件ppt
5
哲学与科学
• 任何科学理论都关乎特定的、具体的经验领域,并且常 能以数学的精确性来描述和预测自然现象或某些社会现 象,在这一点上,哲学显然不是科学,因为哲学并不去 精确地刻画经验,也绝不去预测某种具体的现象,因此 也不能具体的指导人们改造、控制自然或干预某些社会 过程的实践,所以,哲学并不能提供有实际效用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为人的人,乃是文明的作品,同时又是 文明的创造者。
• 动物不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它不能高于自 然为它选定的形式,也不能低于这种形式。
• 达尔文主义在人的问题上彻底 贯彻了自然主义。
但自然却未曾为人规定任何确定的生活形 式,人必须在自己的文明创造中寻求确定 的生活形式。
• 人之作为生物存在的自然起源, • 人是靠什么来达到自我创造和自我规定的?
不可直接说明人之作为文明创
这是哲学中最根本的问题。
造力的存在物的起源。人固然 是最高级的灵长类动物,但此 处所谓“最高级”仍然是生物
• 人必须自由,才能创生文明,但此创生过 程又在实际上并非是自由自觉的。
• 若用一种象征性的表述,人会对自己这样 说:我做了自然未曾教导我如何去做的事,
学的角度,充其量说人的大脑
• 任何科学理论都关乎特定的、具体的经验领域,并且常 能以数学的精确性来描述和预测自然现象或某些社会现 象,在这一点上,哲学显然不是科学,因为哲学并不去 精确地刻画经验,也绝不去预测某种具体的现象,因此 也不能具体的指导人们改造、控制自然或干预某些社会 过程的实践,所以,哲学并不能提供有实际效用的知识。
但我却也并未由自己预先设计好这件所做
智能是自在自然的最高形式。
之事,就好像我在混沌无意义的自在自然 的荒漠上走出一条路来,但我却感到是在进化论就不适用了。 •
一种我所不知的力量的推动下走出这条路 来的。 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社会世界迄今为
止仍属于必然王国的领域。
哲学的定义问题
哲学作为无设定前提的去探索真理的事业,在其存 在条件本身中即包含思想的自由和永无止境的怀疑、 批判精神。哲学在其历史中从未真正出现过“大一 统”的局面,哲学是在相互竞争的诸学派中存在的,
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必定如此。
.
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 “本体论”这个词译自拉丁文: “ontologie”。它是根据希腊词on的复数 onta(“诸存在者”)加上logos(“学”) 构成的,将其拉丁化后,成为ontologie。 从构词上看,所谓“本体论”,就是关于 “存在者”的学问,要研究存在者,就要 先在思想上确定“存在本身”,所以,当 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本身” 被换成“存在者”,是西方几千年本体论 传统的一个错误。
.
• 中国人用“本体论”来译ontologie是不尽妥 当的。“本体”一词,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 是与“用”、“器”相对待的词,佛学进来后, 中国人开始明确区分“体”、“用”。另外, “本体”也是“本根”的意思,“本体论”也 即“本根论”。本根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是 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和根本依据的学问。“本根”是某种无形无相、 与天地万物不同而天地万物都由之而出的东西。 这与西方的ontologie专门研究诸存在者之最 基本的“存在规定”,意思不同。
• 科学跟哲学,同属理性之运用,其产品却不一样,这是 因为运用的方式不同。
• 科学总是必须把理性运用于具体的经验对象上,以便将 日常经验提升为有普遍效准的知识,这就是说,科学必 须在它的分门别类的学科中针对一定范围的经验领域。
.
智慧
• 如果理性不是把它的目光对准经验对象,而是对 准产生出经验对象的人性活动本身的话,理性就 是在对人性的活动、或者说对人类文明本身作反 思。相对于科学而言,我们可以说,理性在这个 时候是对科学本身奠立其上的人类生活基础做反 思。这种关于文明之根基、关于人的文化创造之 原动力的“知识”就是智慧,智慧就是精神之达 到自觉。
.
哲学的定义问题
• 无法给出一个普适的哲学定义,但能说明哲学为何物, 说明哲学为何物,从说明哲学问题的缘起和性质入手。
• “哲学”一词,汉语中本来没有,日本近代学者西周首 先用它来译西语philosophia一词。此词源自希腊语, 是philein(爱)加上sophia(智慧)构成的,意即 “爱智慧”。照此意,哲学就是求智慧的学问。那智慧 为何物呢?这要从智慧与知识的区别说起。
.
哲学 宗教 艺术
• 智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在黑格尔的体系中, 艺术、宗教、哲学三者共同构成精神发展的最高阶 段。这三者的区别在于精神达到自觉的途径、方式 不同。艺术以感性直观的方式关照文明体系之内在 的人性的人性质素,宗教则将这种人性的质素表象 为一种超验的神性,哲学则把文明中的人性质素作 为文明的意义基础,将其阐发为“纯粹的思”。
• 纯粹的思是相对于在经验中的思而言的。对具体事 物的感悟和认识活动,是“在经验中的思”,而哲 学认识则是对经验中的思再作思,即拿思想本身来 作一番“思”,用亚里士多德的话,就是“思想思 想”。因为哲学是思想思想,所以确实能够赋予精 神的自觉性以最高的纯粹性。
.
文明与自然
• 哲学既以文明体系内在的人性 质素为认识对象,就要先说明 文明与自然的关系。
• 知识这个概念,含义原初极为广泛,后辈从前辈那里获 得、或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切经验、技艺、典 章、礼仪、观念、信仰都可以算作知识。巫术是人类最 早的知识,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知识确立 了自己的形态,知识通过科学的样式把巫术、工艺、宗 教、艺术乃至哲学都从它那里排除了出去。
.
哲学与科学
.
• 所以,有人建议直接用“存在论”译 ontologie。
• 我们只要记得西方的本体论,其根本旨趣 不是要探究一个“本体”来,而是要说明 存在者的基本规定,也就可以了
• 但西方的本体论与中国的“论道之学”倒 还是有相似之处的,只是西方的本体论追 求的是抽象的最高知识,而中国的“论道 之学”却落实于生命实践。
.
精神与自然意识
• 何谓“精神”?“精神” 一词在日常语言中常与 “意识”、“思维”这类 词语混用。
• 并非只有人脑才能对外界 事物形成反映,具有高级 神经系统的动物,都能对 外界形成反映,这些反映 都可以说是“意识”
• 人的意识比动物的意识更 复杂、更高级,但也只是
• 人寻求适合自身的“生存方式”的 活动,超出了自然界赋予的本能, 属于文化创造,最基础的文化创造 活动,就是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