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完整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哲学-导论 ppt课件

哲学-导论  ppt课件
本原,其它由它派生出来。
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
PPT课件
1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2、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1)二者谁为第一性。 (2)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不是可以认识。
思维 ? 存在
认识否
可以认识————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
不可以认识——不可知论(少数,如休谟,康德)
内在要求 客观要求
文化条件
PPT课件
4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
PPT课件
49
毛泽东哲学思想
唯物论方面: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区别
阶级属 性
马克思 无产阶 主义哲 级 学
西方哲 资产阶


理论实质 社会作用 发展形态
实践的辩 为无产阶 严密完整的 证唯物主 级服务 理论体系

没有摆脱 为资产阶 派别林立
唯心主义 级服务 形态多变
和形而上 学
PPT课件
更替频繁
46
二、 与现代科技革命
现代科技革命
天地

文质

学学

化 学
生 物 学
能量 星云说 渐变论 守恒与
转化
电磁 理论
尿素
元素 周期律
细胞 学说
生物 进化论
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的、发展演化的
PPT课件
35
(3)科学条件:社会科学条件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费尔巴哈
黑格尔
特别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它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西方哲学导论总》课件

《西方哲学导论总》课件

近代哲学
以笛卡尔、康德等为代表,强调主体和客体的分 离,探讨知识、自由、道德等问题。
ABCD
中世纪哲学
以基督教神学和经院哲学为代表,探讨信仰和理 性的关系。
现代哲学
以尼采、海德格尔等为代表,关注个体存在和意 义,探讨语言、文化、艺术等问题。
02
CATALOGUE
古希腊哲学
早期古希腊哲学
泰勒斯
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提出了“万物的根源是水”的哲学命题。
新科学
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家挑战地心说 和传统的宇宙观,推动科学革命和思 想变革。
04
CATALOGUE
近代哲学
早期近代哲学
总结词
以认识论为中心,探讨知识的来源和 可靠性。
详细描述
早期近代哲学主要关注知识的来源和 可靠性问题,代表人物包括笛卡尔、 霍布斯和洛克等。他们通过怀疑一切 来寻找不可怀疑的确定性,从而为知 识建立基础。
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
唯名论强调个别事物的实在性,实在 论强调共相的实在性,对经院哲学产 生深远影响。
晚期中世纪哲学
总结词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晚期中世纪 哲学关注人性的解放和科学的兴起, 对现代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人文主义
强调人的尊严和自由,反对神学的束 缚,推动文艺复兴和思想解放。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等改革家挑战教会的权威 ,提出因信称义等新教义,对后世产 生深远影响。
阿那克西曼德
认为万物的根源是无定形的东西,提出了“万物的根源是无定形的 东西”的哲学命题。
阿那克西美尼
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提出了“万物的根源是气”的哲学命题。
古典时期古希腊哲学
苏格拉底
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不是 自然,而是人本身,提出 了“认识你自己”的哲学 命题。

人民大2024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PPT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

人民大2024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PPT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
6
“只有对奠基于总体性上的事实的认识才能变成 对现实的认识。”这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说法 。
马克思哲学是一门科学,因为它讲“经济决定论 ”,它既讲生产力的客观性,也讲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一般人就是这样去谈论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的, 第二国际理论家也如此谈论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概念, 连反对马克思哲学具有科学性的哲学家也这样去讨论 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
15
❖三、马克思主义哲ຫໍສະໝຸດ 教科书与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世 界观,而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所以这三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实际研究对象;从研究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从目标、动力、 尺度、过程、代价诸方面论证社会进步。这些探索的最终目的是使现实 世界更易于发生对于人类而言的有益的变化。 ❖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它的根本性质,而这种根本性质决定了它能够保持它 的坚硬,可以相似相续。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源远流长,不是说它不变, 而是说它前后相续。
16
❖ 我们要传承某种哲学,可以通过讲授其他任何哲学的方式来进行。 ❖ 我们借用这个比喻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作为哲学大师的马 克思有很多的老师,有主张唯物主义的费尔巴哈,也有主张唯心主义的黑 格尔,但是曾经用他们的见解来讲的哲学,都成了马克思自己的唯物主义 加辩证法。所以就哲学史而论,马克思对全部旧哲学的批判可以归结为对 包括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所有形而上学的批判。我们得到这个 见识,那就是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所以我们不能过于狭隘地理 解传承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件事情的本质,不是说一定要学了谁的论述之后 才能得到马克思的真传。
14
❖二、阐扬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当代的任务
❖为什么我们的课堂能够阐述与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不 是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做辩护呢?

哲学导论--哲学的品格、本质精神与功用 ppt课件

哲学导论--哲学的品格、本质精神与功用  ppt课件

---------------------------------------------------------------最新资料推荐------------------------------------------------------1 / 11哲学导论--哲学的品格、本质精神与功用 ppt 课件三次考试:方式、用时、题型与比例 均为开卷考 第一、二讲:60 分钟;理论题+ 分析题 30% % 第三、四讲:60 分钟;理论题+ 分析题 30 % 第五、六讲:60 分钟;理论题+ 分析题 30 % 平时成绩:考勤、写作或讨论等 10 % (分析题是指案例分析或言论、思想、观点分析 ) ) 主要教材:黄爱华编:《 哲学导论 》 ,航空工业出版,2003 年 参考教材:罗伯特 所罗门:《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邬昆如主编:《 哲学概论 》 (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 孙正聿:《 简明哲学通论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上课期间如有请假,需提供学院书面证明或校医院出具的病假条,否则按旷课处理。

若有缺考,在保证基本出勤率和正常请假的条件下,教师可安排补考,补考必须严格,并以一次为限。

若有两次缺考,要考虑重修。

大陆:哲学课程的三史七论。

三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七论: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哲学、逻辑学、科技哲学。

台湾:哲学课程的三史六论。

三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印度哲学史。

六论:逻辑学、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价值论、哲学概论。

国家教委颁布学科门类排序如下: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法学、军事学、管理学。

哲学是一级学科,下属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哲学、逻辑学、科技哲学等二级学科。

第一讲哲学的品格、本质精神与功用一一, 哲学的品格(这是一个以哲学的特性为基础,同时含有价值期望和评价因素的概念)◢ 讲道理的学问:---------------------------------------------------------------最新资料推荐------------------------------------------------------3 / 11理性与合理性; 观察视角;价值取向 ① 论理性:◢ ◢ 需要理论论证; ◢ ◢ 要求前后一贯; ◢ 触及根本; 根本理念或基本理念(即世界观) ; ; ② 抽象性 :◢ 追求普遍 :哲学以思想、普遍者为内容,而内容就 是整个的存在。

哲学导论课件

哲学导论课件

• 哲学与艺术、宗教的区别何在? • 区别在于精神达成自觉的途径、方式不同。艺术以感性直 观的方式观照文明体系之内在的人性质素,宗教则将这种 人性的质素表象为一种超验的神性,哲学则把文明中的人 性质素作为文明的意义基础,将其阐发为“纯粹的思”。 • 纯粹的思是相对于在经验中的思而言的。对具体事物的感 悟和认识活动,是“在经验中的思”;实际地改变或制作 具体事物(包括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实践活动,若单 就其本质的方面而言,其实也是“在经验中的思”。而哲 学的认识则是对经验中的思再作思,即拿思想本身来作一 番“思”,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就是“思 想思想”。因为所谓“经验中的思”,正是文明活动中的 人性质素,所以, “思想思想”就是对人性质素本身作 理性的考察。考察所得,即是“纯粹的思”。
• 哲学与科学的分野,在西方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 历史过程的,但到今天已是确定下来了,我们现 在已经不再把哲学理论等同于科学知识了。任何 科学理论都关乎特定的、具体的经验领域,并且 常能以数学的精确性来描述和预测自然现象或某 些社会现象。在这一点上,哲学显然不是科学。 哲学并不去精确地刻画经验,也绝不去预测某种 具体的现象,因此也就不能具体地指导人们改造、 控制自然或干预某些社会过程的实践。所以,哲 学并不提供有实际效用的知识。
• 凡世界观,就其性质而言,不是一种由殊相上升到共相的 科学概括,而后又在观察和实验中能被重复证实。世界观 是对人自身及其所面对的周围世界的总体性的理解和态度, 它无法为任何一条具体的经验事实所确证或否证。这种无 法为经验所证实的理解和态度就是信念。 • 在人们所持有的种种不可称作知识的信念中都隐藏着某 种基本的思想,常人对于这种基本思想往往并不自觉地意 识到。从信念追溯到思想的考察,是哲学的旨趣所在。因 此,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就是:哲学将世界观所隐涵的基 本思想予以揭示并对其作理性的考察,然后探讨其根源和 广泛的后果。哲学在这样做了之后,往往也就形成了成为 学说体系的世界观,诉诸人的理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导论(ppt)

哲学导论(ppt)

.
19
• 工具在感性外观上的变化、消失,不会使工具 在人的心智中的消失。作为观念存在的工具是 不朽的。如此看来,人所生活于其中的观念世 界比同样生活于其中的外部感觉世界更真实。
• 所谓工具之观念的原型,决不可误解为这种是 在人心中的工具表象,表象还是感性的东西, 只不过是在记忆和想象中的感性。观念之为观 念,不是指这种东西,而是之对一种特定的 “关系”之在意识中的把握
• 知识这个概念,含义原初极为广泛,后辈从前辈那里获 得、或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切经验、技艺、典 章、礼仪、观念、信仰都可以算作知识。巫术是人类最 早的知识,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知识确立 了自己的形态,知识通过科学的样式把巫术、工艺、宗 教、艺术乃至哲学都从它那里排除了出去。
.
5
哲学与科学
.
20
观念真实性的缘起
• 柏拉图的分有学说,笛卡尔、康德以探讨 理性的先验本性的方式来追问观念真实性 之起源,马克思在感性活动的社会性中揭 示“实践的意识”对普遍观念的生产作用。 现象学哲学,如胡塞尔的理论,则在感性 是领域中探寻普遍观念之真实性在逻辑前 的起源。
• 观念的真实性问题给了哲学以无穷的动力。
.
7
哲学 宗教 艺术
• 智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在黑格尔的体系中, 艺术、宗教、哲学三者共同构成精神发展的最高阶 段。这三者的区别在于精神达到自觉的途径、方式 不同。艺术以感性直观的方式关照文明体系之内在 的人性的人性质素,宗教则将这种人性的质素表象 为一种超验的神性,哲学则把文明中的人性质素作 为文明的意义基础,将其阐发为“纯粹的思”。
.
18
• 工具在人这里,除了是感性的存在外,还 是非感性的存在。当工具活动结束时,作 为“工具情境”的物理世界随之消失,但 作为物理存在的工具之离开视野,并不等 于作为观念存在的工具之消失。

人民大2024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PPT第四章 国家与市民社会

人民大2024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PPT第四章  国家与市民社会
1
第一节 马克思与黑格尔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家理论
❖ 社会结构和国家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是从人们 的物质生活过程中产生出来的。
❖ 一、黑格尔所理解的社会和国家 ❖ 黑格尔反对这样一种社会契约论的杜撰,在这方面,他的主要观
点有: ❖ 第一,他从家庭开始,根据当时的观点将家庭想象为一夫一妻制的
家庭。 ❖ 第二,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乃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11
❖ 三、“人的社会”和“市民社会” ❖ 马克思明确指出“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 本区别:“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 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 ❖ 社会是指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集合起来,去享受一定精 神和物质利益的场所。
12
❖ 国家的制度之所以被认为应该消亡 ❖ 首先,由于它是强加于自主的个人身上的,而个人是利 用自己欲望的自发性和能动性来体现自己的天性的。 ❖ 其次,“由于国家制度使其成员仅仅成了另一组概念的 抽象‘人为’角色的表达”,服从制度的权威就是服从等 级制度,就是不自由。
5
❖ 在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如果需要借助作为第三方的、独立的 中介因素来使它们达成统一的话,那这本身说明它们彼此是相互 分裂的。市民社会和国家处于分裂与对立状态,国家只是在符合 自己的尺度的形式之下才能容忍市民社会的存在。这是欧洲近代 社会的一种现实,同时也是黑格尔国家学说的重要前提。正因为 特殊性和普遍性在推理中是相互对立的,它们甚至是这个推理被 提出来的前提条件,所以,中介因素无论是发挥着积极作用,还是 消极作用,都不能根本地消除这种对立,而只能使特殊性和普遍性 的关系被不断地复杂化,认为等级要素能够统一市民社会和国家, 这不过是“立宪国家批准的法定的谎言”。

人民大2024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PPT绪论

人民大2024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PPT绪论
些?
13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国外的发展: 二战结束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呈现出对“新
马克思主义”探索的热情。20世纪60年代后,实用主义在 美国的没落,使得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资 本主义危机的理论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美国大 学里,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迅速发展,形成了美国历史 上前所未有的所谓“学院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对已有相关代表性成果的分析评价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建仍然处在一个不甚完 备的初级阶段。以往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教科书层面,而现在 的重点则应当是探索和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体系。若 要完成这样的任务,首要的目标则应当着眼于对历史上马克 思主义哲学体系构建中所遗留的问题的反思。 ❖坚持一种严格的、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初的前提出发展开 的构建,是一个最有力的方法,具体要做的工作则是构建起比 较完整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出发点、支撑 点、学术标准等等。
2
李大钊
❖ 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设想可以 追溯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大钊。
❖ 李大钊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他最早理解并接 受唯物史观,他的“民彝史观”成为嫁接唯 物史观的通路。
❖ 陈独秀对唯物史观的阐释、蔡和森的社会 进化论、李达用唯物史观考察中国的出路 以及对“实践的唯物论”的义理把握、毛 泽东的“实践论”,都与构建当代中国马克 思主义建立了或紧密或松散的联系。
在美国,A.W.古尔德纳、B.奥尔曼等可以说是构建马 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较为重要的人物。
在德国,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梅林和后起的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
6
❖ 随着世界性的革命失败,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在 民主德国转回至对苏联模式的重构;在改革的大潮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意大利、日本、波兰、苏联、南 斯拉夫等国家获得了广泛的学术研究,不同国家的研 究与应用虽都有自己各自的特点,但仅仅是在学术中 蔓延的现代性危机或韦伯所谓的“诸神冲突”理论, 就强有力地持续挑战着历史中的教条主义马克思主 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导论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郑召利
第一章 哲学 人类精神的精华
一、何谓哲学 ● 辞源 哲学一词最早出自希腊文“philosophia”,即
“爱智慧”。19世纪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 播者西周借用古汉语译作“哲学”。中国上古时代的 历史文献《尚书·皋陶谟》记载大禹说过的话:“知 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后人解释: “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惠爱也。爱则民 归之。”“知”字从“矢”,像射箭那样又快又准地 了解和判断出一个事物、一个现象,就是“知”。有 智慧的人就是比一般的人知道得快,知道得准,知道 得多的人。在汉语里,“哲”(通“喆”)字表示 “智慧”、“聪明”、“贤达”,等。“哲”之为 “学”,就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一、何谓哲学
● 通常的定义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一、何谓哲学
● 科学家谈哲学
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 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 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可是,科学的各 个领域对那些研究哲学的学者们也发生了强烈 的影响,此外,还强烈地影响着每一代的哲学 思想。
曾给他自己的精神哲学命名为一篇《精 神还乡记》,一篇《精神漂泊归记》。
哲学活动的本质,原就是精神 还乡。或者换言之,凡是怀着一种乡愁 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皆 可称之为哲学。于是,科学、艺术创造 活动都可以看成是一种哲学活动。
一、何谓哲学
● 哲学的简要定义
哲学是以批判思考探究和反省 有关生活、知识以及价值等根本问题的 学科,目的在于使我们自己更有智慧、 更能自我反省,成为更好的人,过更好 的生活。
三、哲学的基本领域
●黑格尔(Hegel)将他的哲学体系分为三大 类:
第一部分:逻辑学(主要是形而上学) 第二部分:自然哲学。 第三部分:精神哲学。
三、哲学的基本领域
●胡适对哲学的门类进行了如下划分:
(1)天地万物怎样来的?(宇宙论) (2)知识、思想的范围、作用和方法。(名学及知识论) (3)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人生哲学,旧称伦理学) (4)怎样使人有知识、能思想、行善去恶。(教育哲学) (5)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政治哲学) (6)人生究竟有何归宿。(宗教哲学)
—— 爱因斯坦
一、何谓哲学
●文学家谈哲学
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 动到处去寻找家园。
——德国诗人诺瓦利斯 (1772—1801)
一、何谓哲学
●白居易诗云:“心泰身宁是归处,故 乡可独在长安”(白居易:《重题》)
●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白居易:
《初出城留别》)
一、何谓哲学
● 哲学家谈哲学 德国哲学家谢林(schelling)
二、哲学何为
●哲学是非功利的。
●西方谚语:哲学不能烘面包。但哲学能 使面包的滋味更香甜。
●哲学不能当饭吃,但它给让你明白吃饭 是为了什么,让你明白活着的意义。
● 哲学是求根本的学问。
二、哲学何为
● 哲学的反思、批判功能
哲学首先是一种反思、批判的人生态度。 它对一切问题追本溯源寻根究底,作一番反省 性或前瞻性的思考;它在别人从未发现问题的 地方发现问题,对人们通常未加省察和批判就 加以接受的一分成见、常识等进行批判性省察, 质疑它们的合理性根据和存在的权利。
Berlin):《思想家》
——以赛亚·伯林(Isaiah
三、哲学的基本领域 ●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分类:
(1)理论性学科:(数学、物理、形而上学) (2)实践性学科:(政治学、伦理学) (3)创造性学科:(诗学、修辞学)
逻辑学在上述三类之外,称之为工具学科。
三、哲学的基本领域
●西方近代哲学创始人笛卡尔(Descartes)将哲 பைடு நூலகம்分为:
哲学思维就是向传统观念挑战。
二、哲学何为
●西方当代政治哲学家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说:“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 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 会变成教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 入贫乏。社会如果躺在无人质疑的教条的温床 上睡大觉,就有可能会渐渐烂掉。要激励想象, 运用智慧,防止精神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 追求持之以恒,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 战,至少应做到足以推动社会前进的水平。”
●罗素(Russell):“当有人提出一个普遍性
问题时,哲学就产生了。”
●《苏菲的世界》一开始就提出了两个最大最高 最普遍的问题:“你是谁?”“世界是从哪里来 的?”
三、历史的考察
●雅斯贝尔斯(K.Jaspers):“轴心时代”理 论
在诸多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国、印度和希腊 产生出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并且,这三个民族 中的哲学是在大致相同的历史时期诞生的。德 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Jaspers)在《历史的 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把人类精神的这一突破时 期称为“轴心时代”,即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 从大约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个时代, 世界上所有三个的地区的人类都开始了剧烈的 精神活动,从而奠定了人类的精神基础。
(1)形而上学。他喻之为大树的树根。 (2)物理学。这是树干。 (3)伦理学及其他各门具体科学。这是树枝。
三、哲学的基本领域
●18世纪德国哲学家沃尔夫(Wolff)的分类:
(1)理论哲学: 包括: 本体论、宇宙论、心理学和神学,
统称为形而上学。 (2)实践哲学:
包括: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 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导论。
一、哲学思考源于惊异
●惊异并不等于哲学,惊异是哲 学活动的引线或动因。
●哲学起源不是为了某种实用的
目的,而只是起源于人对种种事物的迷 惑和惊奇。由于这种种的惊异,人们便 开始探索,力图解开自然、社会、人生 的奥秘。
二、对普遍性问题的思考
●黑格尔(Hegel):“哲学以思想、普遍者为内容, 而内容就是整个的存在。” “什么地方普遍者被认为无所不包的存在,则哲 学便从那里开始。”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三、哲学的基本领域
●一般分类: 本体论(有时是形而上学的同义语) 知识论或认识论 价值论
第二章 哲学的起源
一、哲学思考源于惊异
●柏拉图(Plato)《泰阿泰德篇》:“惊讶,这尤 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 别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形而上学》:“古 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 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 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 题,例如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做出 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