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冲动行为干预治疗保护性约束的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冲动行为干预治疗保护性约束的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6-11-21T15:00:19.07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4期作者:卿凤唐

[导读] 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保护性约束的质量,并减少精神科患者的冲动行为。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610036

【摘要】目的:通过对保护性约束的护理措施的分析,来提高对精神科冲动行为干预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于2015年5月——2016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测评结果分为对照组(55例)和实验组(45例),两组患者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冲动行为及激惹因子评分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冲动行为例数和激惹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保护性约束的质量,并减少精神科患者的冲动行为。

【关键词】精神科;冲动行为;保护性约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4-200-01

就针对于精神科患者来说,其往往会因为受到妄想、幻听、敌对等各种病态思维的影响与支配作用,而导致其出现冲动行为。因此,怎样才能做好冲动行为干预治疗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在保证患者安全及舒适的同时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是每位精神科护士都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就选取于2015年5月——2016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来针对精神科冲动行为干预治疗保护性约束的护理措施进行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5月——2016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激惹因子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分为对照组(55例)和实验组(45例),其中女性50例,男性60例。患者的年龄18~60岁,中位年龄37.7岁。被冲动行为干预保护性约束在床时间<24小时162例,≥24小时32例。

1.2 方法

1.2.1 保护性约束前护理

患者一旦出现不能自己控制的情绪进而行为,医生已下医嘱给予冲动行为干预治疗时(医嘱分为书面医嘱及口头医嘱,口头医嘱必须在治疗执行后3小时内补充书面医嘱),护士工作的重点是评估、解释及沟通。①了解病史掌握患者的主要情况,即知道患者的姓名、诊断、主要精神症状、主要治疗及护理问题、有无冲动行为。干预治疗的禁忌证,如骨质疏松等[1]。②评估患者配合程度。询问家属或能够沟通的患者,了解近日患者有无外伤或皮肤破损。接触患者时,态度亲切、耐心,语言温和、友善,说明需暂时约束其行为的原因和必要性,尽量消除患者对工作人员的敌意。尽可能在约束前先检查患者约束部位的皮肤,做到心中有数。③控制现场环境。避免病室混乱、拥挤,将患者与其他患者隔离。如对刚入院患者,因其拒绝住院治疗而需冲动行为干预治疗时,尤应重视与家属的解释和沟通,可请医生与护士一同向家属说明情况,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如家属有异议或家属间意见不统一时,即使医生已下医嘱,也需立即汇报医生处理,切勿盲目执行,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1.2.2 保护性约束中的护理

①评估及记录。如患者已在多人协助下被保护性约束上床后,首先进行安全检查,取下发夹等不需要的饰品及危险品。如有首饰等贵重物品,最好在护士协助下请家属自行取下带走。如无家属在场,必须在两名工作人员取下清点后交给护士长保存。护士需再次评估患者的皮肤,重点是双侧腋下、手腕、足踝部等保护带加压部位,双侧耳廓、手肘、足跟及骶尾部等长时间卧床易受压部位。根据评估结果、病情确定使用保护带的部位、根数及安放衬垫的部位。制定翻身、活动肢体的计划,必要时填写翻身卡。及时建立约束患者巡视记录单,详细书写护理记录[2]。②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将患者保护性约束于重症室床上,未约束患者不能进入该房间,以免发生伤害或被伤害意外。改善病室环境,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给予冲动行为干预治疗的患者,床边应有工作人员专人看护;照料好患者的日常生活,协助患者大小便,保持床铺柔软、平整、整洁、干燥;经常更换体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和臂丛神经麻痹的发生。

1.2.3 保护性约束后护理

如病情稳定,医嘱予停止冲动行为干预治疗的患者,在做好解释工作后为患者解除保护带。解除约束时,应再次检查患者的皮肤,做好相应的护理记录。密切观察刚停冲动行为干预治疗患者的病情,进行健康教育,如告诉患者发脾气和砸物品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如感到极为愤怒或伤心时,可用转移注意力或向家人、工作人员倾诉等方法发泄,不要采取过激行为。保护性约束是一项暂时性的治疗方法,一般每次不宜超过24小时。否则,皮肤压疮等并发症、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情绪均会明显增加[3]。然而,已保护性约束24小时,但患者情绪仍未控制,很可能解除约束后仍会出现冲动行为、伤人或伤己,如遇此种情况,护士一定要请负责医生一同向家属解释和沟通,耐心说明仍需保护的原因,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一旦发现保护性约束时间已超过24小时,护士应与医生沟通,根据患者的病情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如患者见到家人时较安静,可在家属探视时暂时解除约束,等家属离开时再给予保护性约束;在患者使用镇静药物入睡后,暂时解除约束,醒来后再给予保护性约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冲动行为例数和激惹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保护性约束是冲动行为干预治疗多种方法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常用的。它是保证患者自身及他人的安全、常规治疗的正常执行、维护良好住院环境等极为重要的治疗措施。但若护理不到位、沟通不到位,就有可能起反作用,甚至导致治疗不能进行或医疗纠纷的发生。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