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发病影响因素分析和控制策略探讨
麻疹调查报告模

病例接触史和旅行史
接触史
患者在发病前与哪些人有 过接触,接触时间和接触 方式等
旅行史
患者在发病前是否有过旅 行,旅行目的地、旅行时 间和交通方式等
预防接种情况
患者是否接种过麻疹疫苗, 接种时间和接种剂等
Part
04
麻疹疫苗接种情况调查
疫苗接种率和覆盖情况
接种率
根据调查数据,该地区麻疹疫苗接种 率为90%,较去年同期提高了5个百分 点。
性和可靠性。
疫情处置效果
03
评估疫情处置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包括疫情控制时间、疫
情范围缩小程度等。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问题分析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如疫 苗接种覆盖率不足、病例监测与报告存 在漏报、疫情处置不及时等。
VS
改进建议
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如加强疫苗接种 宣传、完善病例监测与报告机制、提高疫 情处置能力等。同时,可结合实际情况提 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实施计划。
覆盖情况
疫苗接种覆盖了该地区大部分人群, 但仍有部分偏远地区和流动人口未能 接种。
疫苗接种时间和地点
接种时间
该地区麻疹疫苗接种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与全国接 种计划保持一致。
接种地点
疫苗接种地点主要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方便 居民就近接种。
疫苗接种效果和安全性评估
接种效果
根据血清学检测结果,该地区接种麻 疹疫苗的人群中,抗体阳性率达到了 95%,表明疫苗接种效果良好。
Part
02
麻疹疫情概述
疫情发生时间和地点
发生时间
XXXX年XX月XX日
发生地点
XX市XX区
病例数量和分布情况
病例数量
沈河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策略分析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 0 0 8年 2月第 2 2卷第 2期( 总第 2 6期) 6
沈河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策略分析
常 虹 ① 唐 岩②
关 键 词 麻 疹 流行特征 接 种 发 病 率
[ 图分 类 号 ]R 1 . 中 5 1 [ 献 标 识 码 ]C 2 文 [ 章编 号 ] 10 — 6 X(0 8 0 — 0 3 0 文 0 15 8 20 )2 0 5 — 2
一
目前 社 区卫 生 服 务 中心 正 积 极 开 展 社 区 卫 生 全 科 团 队 建 设 ,在 “ 以条 为主 ” 向 “ 以块 为 主” 的 工 作模 式 转 换 过 程 中 . 必 然 会 遇 到 各 种 问题 。建 议 继 续 加 强 团 队 人 员 综 合 培 训 . 提 高 公共 卫 生人 员 的综 合 防 治素 质 和全 科 医生 、社 区护 士 、防保
抓 手 ,将 “ 以人 为本 ” “ 防为 主 ” 的理 念 在 传 染 病综 合 防 、 预 治 工 作 中充 分体 现 出来
3 . 继续 加 强 爱 国 卫 生 工作 4
信 息 的透 明度 。建 议 政 府 对 流 动 人 E弱 势 群 体 给 予 更 多 的 健 l
康 促 进 支 持 ,加强 财 力及 物 力 的投 入 同时 建议 人 大 、政 协 定 期 视 察 ,监 督管 理 .针 对 流动 人 E的传 染病 控 制 等 工作 .按 照 l
为进 一 步 了解 沈 阳 市 沈 河 区 麻 疹 流 行 病 学 特 征 .探 讨 流 行 因素 ,研 究 麻疹 防治 策 略 ,我 们 对 15 - 2 0 9 8 0 6年 麻 疹 疫 情
资料 进 行 了 分 析 。
1 资 料 与 方 法
304例急性荨麻疹住院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304例急性荨麻疹住院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304例急性荨麻疹住院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引言急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症状包括瘙痒、红肿、丘疹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304例急性荨麻疹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探讨该疾病的病因以及预防控制策略。
方法选取连续入院的304例急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信息、临床表现、病程特征等并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对可能与发病相关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季节、饮食习惯等。
结果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占51.3%,女性患者占48.7%。
平均年龄为35.2岁,最小患者为6个月,最大患者为78岁。
结构统计显示,急性荨麻疹病例在春季占比最高,达到34.2%,其次是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占30.9%、20.4%、14.5%。
家族史方面,有15%的病例存在家族遗传病史。
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急性荨麻疹发病中,性别和年龄存在一定的关联。
女性患者的年龄峰值出现在20-30岁,而男性患者的峰值则出现在30-40岁。
此外,食物过敏与急性荨麻疹的发病也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鱼类、贝类和花生等食物是患者最常接触的致敏原。
分析与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荨麻疹在春季的发病率最高,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季节相关,可能与花粉过敏等因素有关。
这提示在高发季节,人们应加强对过敏性食物和花粉等致敏原的预防。
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女性患者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更容易发病,而男性患者则在成年晚期更容易发病。
这可能与性激素水平、免疫系统、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
食物过敏是急性荨麻疹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研究发现,鱼类、贝类和花生等食物是最常见的致敏原。
因此,在预防急性荨麻疹的发病中,人们应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304例急性荨麻疹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揭示了该疾病的一些特点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控制与消除麻疹的策略和主要障碍

成 的机会 。④瘢 痕小 , 由于腹腔镜手术切 口很小 , 术后 无 需缝 合皮肤 , 用创 可贴 仅 粘贴切 口, 口愈合后 不 留瘢痕 , 于瘢 伤 对 痕体质 者甚 为适 用。⑤A既是 治疗 方法 ,
也是较好 的诊 断措施 。A视野 清晰 , 可全 面探查腹腔 , 发现 阑尾 以外 的病灶 , 可 并 能取活检 , 少误诊 、 诊 的发 生。进行 减 漏 阑尾 以外 的手术 而不用扩大切 口。
痛轻 , 恢复快 , 胃肠功能干扰少 , 术后使用
抗 生 素 少 , 院 时 间 短 。 A术 后 患 者 基 本 住
时行开腹手 术 : 阑尾根 部坏 死穿 孔 , ① 阑
尾残端无法进行 可靠 处理 ; 阑尾 与邻 近 ② 肠 管或 其 他脏 器 粘 连严 重 , 剖 关 系 不 解 清; ③阑尾为腹 膜外 位或 盲肠 壁 内异位 ,
均3 6岁 。1 1例 中慢 性 阑尾 炎 9例 , 0 急
尾切 除术 ( 比传统 切 除手 术 ( 没有 A) B)
明显 优势。通过对本组资料进行研究 , 发
但 目前 A仍 有其 局 限性 和 缺点 , 不
能完 全代替开腹 手术 。下列 情况必 须及
性 单纯性 阑尾 炎 2 9例 , 急性 化 脓性 阑尾
汪 滢
点地区 、 病毒 是否 仍在循 环 、 险 因素和 危
作为将来病毒 确证 的证 据 。在监 测 工作 中, 首先应发现所有病例 , 加强疫情报 告 , 开展主动监测 , 次应 判断 流行 的地 区 , 其 判断流行地 区 比判 断流 行地 区 的所 有病 例更为重要。
丽
看, 由于全球麻疹疫苗的接种率不太稳定 ,
炎5 0例 , 急性 坏疽性阑尾炎 1 。 3例 两组患者均 为临床 确诊 的急性 和慢 性阑尾炎 , 为可做 右下腹麦 氏切 口和适 均 合 腹腔镜手术 的患 者 , 随机 分组 , 组差 两
临沂市2004~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

多, 6 . %(5928 )其次 为农 民和 民工 , 1 . %(6 /3 3 。结论 保 持 高质 量 的麻疹 疫 占 7 1 19 /3 3 , 占 12 2 72免疫 工作 ; 强儿 童入 学、 托查验 接种证 及补 种工作 ; 高监测 水平和 适 加 入 提 质量是 防控 麻 疹发病 的有效措 施 。 关键 词 : 麻疹 ; 流行 病 学特 征 ; 制措施 控 di1 .99ji n 17 —9 72 1 .40 1 o:0 36 / s .6404 .00 0 .3 .s
Ct f m 20 09 T e ni nei 2 0 a 1 .515 w i a t i e ep t 0y r i o 04t 2 0 . h c ec n 0 8w s 2 6/0 , h hw s h h hs i t a e s yr o i d c e g tn h s 2 a .
中图分类号 : 1 . R5 11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6 40 4 (0 0 0 —3 20 1 7 —9 7 2 1 )40 1 —3
EPI DEM I OL0I I G CAL HARACTERI TI F M E LE C S CS 0l AS S AND CoNT ROL EAS M URES I LI N NYICI ROM 0 4 TO 0 9 TY F 2 0 2 0
t n o al y 2 1 M eh d l h aao h pd mi e o t n u v y fme s si n i i rm i f o me se b 0 2. to sAlt ed t f ee ie crp rsa ds r e so a l Liy t f s t e n C y o 2 0 o2 0 r n lzd b ecit ee ie oo y Reu t 2 8 a e fme l r e re n Liy 0 4t 0 9 we ea ay e yd sr i pd milg . s l 3 3 c sso a e weer p td i n i p v s s s o
江阴市2003年-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控对策探讨

2 O 2 2) 1 2 1 7 O 7, 3( : 1 — 1 .
控制 机构 的投 入 。 从 财政 投 入 构 成分 析 发 现 , 苏 疾控 机构 公 用 江 经费 和经 常性 业务 经 费 、 头经 费 显得 不足 , 际上 人 实 这 是 疾控 机构 最 主要 的经 费 支 出项 目, 保 证 机 构 是
经 费 , 统计结 果 表 明江 苏与 浙粤 相 比 , 市县 机构 但 对 的投 入显 得 不足 。因此 , 要加 强对 县 级 疾 病 预 防 需
个 长效 稳定 的投 入 机制 和 渠道 。 ( 调研 组 主要 成 员 : 晓 抒 , 志 荣 , 红辉 , 胡 郭 吴 周
慧, 晓辉, 邱 郭璐 。 )
以政 府财 政 为主 , 以维持 、 强 和发展 。其投入 的 比 加
例 和速 度 应与 地 区 经 济 发展 水 平 相一 致 , 而 形成 从
一
近 年来 , 江浙 粤 三省 在各 级政 府 支持下 , 病 预 疾 防控制 机构 经费 得 到 了充 实 , 展 各 项业 务 工 作 有 开 了更 好 的资金 保 障 。需 要 注 意 的是 , 县级 疾 控机 构 是落 实各 项工 作 的基 础 环 节 , 应 优先 保 证 充 足 的 理
作者简介 : 陆向东( 9 6 )男 . 16 一 , 江苏江阴人 , 副主任医师 。
江苏 预 防 医学 2 O O 9年 3月 第 2 0卷 第 1 期
J n s P e d M ac .O 9 v 1 O No 1 i guJ rvMe , rh 2 O . o.2 , . a
十年来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与控制对策

十年来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与控制对策
黎桂容;李伟强;张志军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
【年(卷),期】2010(007)026
【摘要】目的进一步了解新兴县麻疹流行情况,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统计方法对该县1999~2009年麻疹疫情及麻疹病例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兴县1999~2009年麻疹共118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36/10万,4~6月为高发季节,占总发病数的69.49%.发病人群主要是10岁以下的儿童,占90.67%,3~13岁儿童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占83.73%.结论新兴县的麻疹流行处于低发病水平,但距离消除麻疹的目标仍待观察,要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建议落实儿童入学的查证制度与查漏补种,重点是流动儿童,实施8月龄~14岁的人群麻疹强化免疫的策略,必要时对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成年人补种疫苗,提高免疫覆盖率.
【总页数】2页(P149-150)
【作者】黎桂容;李伟强;张志军
【作者单位】527400,广东省新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27400,广东省新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27400,广东省新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嘉定区大规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张倩;费洁;钟培松;潘黎;张伟
2.十堰市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杨全英;沈红
3.南昌市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控制对策 [J], 刘玲燕;姜小仙;廖征
4.深圳市盐田区1995-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和控制对策 [J], 吴红宇;黎大林
5.呼和浩特市2011-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控制对策 [J], 刘小平;李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麻疹防控实施方案

麻疹防控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我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麻疹,这个曾经让无数家庭忧虑的疾病,如今依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那么,如何制定一个既科学又有效的防控实施方案呢?让我来试试。
一、方案背景近年来,我国麻疹疫情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局部地区疫情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麻疹防控水平,我们有必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目标人群1.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及学生;2.麻疹易感人群,如免疫力低下者、慢性病患者等;3.医务人员、幼儿园和学校工作人员等。
三、防控措施1.加强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手段。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确保麻疹疫苗的供应和接种质量,提高疫苗接种率。
(1)完善疫苗接种策略。
对目标人群进行分类,制定个性化的接种计划。
(2)加强疫苗接种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电视、报纸等,普及疫苗接种知识,提高群众接种意愿。
(3)优化疫苗接种服务。
简化接种流程,提高接种效率,减少群众等待时间。
2.强化疫情监测建立健全麻疹疫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
(1)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疫情监测。
提高基层医生的诊断能力,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
(2)完善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确保疫情信息准确、及时地上报至卫生健康部门。
3.落实防控措施(1)隔离治疗患者。
对麻疹患者实行隔离治疗,减少病毒传播。
(2)加强密切接触者管理。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例。
(3)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对疫情发生地区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减少病毒滋生环境。
4.提高公众防护意识通过多种渠道,普及麻疹防护知识,提高公众防护意识。
(1)开展健康教育。
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如宣传册、海报、视频等,宣传麻疹防护知识。
四、组织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麻疹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2.明确责任分工。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教育部门、医疗机构等要明确职责,协同作战。
3.落实资金保障。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麻疹防控工作的投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全球消除麻疹工作和控制策略概况

的宿主, 用安全有效的疫苗预 防, 产生 持久 的免疫力 。 使 可
可 以认 为 , 除 麻 疹 在 理论 上 和 技 术 上 是 可 行 的 , 此 , 界 消 因 世 卫 生 组 织 将 麻 疹 列 为 继 脊 髓 灰 质 炎 后 , 一 个 拟 被 消 除 的 传 下 染病 , 国也承诺 至 2 1 我 0 2年 消 除 麻 疹 。本 文 就 国 内 外 麻 疹 的流 行 概 况 和 控 制 现 状 作 一 综 述 , 旨在 探 讨 今 后 消 除 麻 疹 和
组 织 西 太 平 洋 区 扩 大 免 疫 规 划 技 术 咨 询 组 会 议 上 , 议 建
毒血症 , 布到肝 、 散 脾及 其 它 单 核 吞 噬 细胞 中 并 大 量 增 殖 , 再 进入血循环 , 染的影响遍及全身 , 免疫 反应暂 受到抑制 。 感 使 其 流 行病 学有 以 下 五 个 方 面 : 患 者 是 唯 一 的 传 染 源 , 染 ① 传 途 径 主 要 通过 呼 吸 道 飞 沫 传 染 。② 临 床 上 未 患 过 麻 疹 的 小
维普资讯
右江医学 20 0 7年 第 3 卷 第 5 5 期
・
5 ・ 93
全球 消 除麻 疹 工 作和 控 制 策 略概 况
郑 宾
( 西 百 色 市 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 西 百 色 5 3 0 ) 广 广 3 0 0
【 键 词】 消 除麻 疹 ; 制 策 略 ; 施 效 果 关 控 实
20 0 5年 召 开 全 球 技 术 顾 问 组 会 议 上 , 核 了 消 除 进 展 情 况 , 审
并 评 估 全 球 消 除 麻 疹 的 可 能 性 。 进 一 步 明 确 这 一 目标 ] 。 随 着 2 0 年 目标 的 实 现 , 年 6月 在 北 京 召 开 的 世 界 卫 生 05 当
保定市1999~2007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论文

保定市1999~2007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摘要】目的:了解保定市1999~2007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流行原因的探讨控制策略。
方法:对1999~2007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结果:保定市1999~2007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591例,确诊3033例,年均发病率为3.17/10万。
病例呈散发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3~5月份病例占全年的68.13%,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发病年龄有向大年龄和未到免疫年龄人群转移的趋势,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24.58%、38.15%、37.27%。
结论: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人群的积累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
应在加强mv初免和复种的同时,在重点地区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提高接种质量,高免疫接种率和高质量的监测是控制麻疹的关键策略。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预防接种【中图分类号】r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255-01自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涌入。
保定市麻疹发病率有所回升,为了解保定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预测麻疹流行趋势,探讨加速控制麻疹策略,现将保定市1999~2007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麻疹监测资料来源于保定市麻疹监测报告系统和实验室检验结果;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资料来自所辖25个县(市、区)接种率报表。
1.2 实验室检测方法麻疹血清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由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提供,保定市cdc检测。
1.3 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流行概况1999~2007年全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疹疑似病例4591例,其中,确诊麻疹病例3033例,其中实验室确诊2457例,临床确诊4例,临床诊断572例。
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17/10万2.2 流行病学特征2.2.1 地区分布保定市所辖25个县(市、区),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市区。
中国麻疹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死亡率及预防措施分析

中国麻疹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死亡率
及预防措施分析
一、定义及临床表现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
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
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
常并发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气管炎、肺炎等,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二、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率及死亡率
中国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降低,麻疹大流行基本上得到控制。
但由于人口流动增加,部分儿童麻疹疫苗漏种或免疫失败,加之初免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免疫力逐渐降低等原因,致使麻疹小规模流行时有发生。
2014-2019年中国麻疹发病数逐年减少,2018年中国麻疹发病数为3940例,较2017年减少了2001例;2019年中国麻疹发病数为2974例,较2018年减少了966例。
2015-2019年中国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2018年中国麻疹发病率为0.2836/10万,较2017年下降了0.147/10万;2019年中国麻疹发病率为0.21310万,较2018年下降了0.0706/10万。
2015-2019年中国麻疹死亡率逐年下降,2018年中国麻疹死亡率为0.0001/10万,较2017年下降了0.0003/10万;2019年中国麻疹死亡率为0,较2018年下降了0.0001/10万。
三、预防措施
麻疹的预防措施主要有被动免疫、主动免疫、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等。
麻疹的防控措施

麻疹的防控措施麻疹的防控措施(一)、控制传染源对麻疹患者应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并做好疫情报告。
确诊者应隔离到出疹后5日,并发肺炎或喉炎应延长到出疹后10日。
易感者接触麻疹后应隔离检疫3周,已被动免疫者隔离4周。
检疫期每日进行晨间检查,及早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二)、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避免带易感者到公共场所或探亲访友。
患者住过的.房间应开窗通风1小时,病儿衣物用后须曝晒或肥皂水清洗。
密切接触病人的家属及医护人员,离开时须在户外停留20分钟,方可接触其他易感者。
(三)、增强人群免疫力1、主动免疫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主要措施。
目前我国初次免疫对象主要为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
剂量为麻疹减毒活疫苗0.2-0.25ml皮下注射。
接种后12天左右出现血凝抑制抗体,1个月达高峰,阳性率可达95-98%,2-6月逐渐下降,但仍维持一定低水平,部分儿童于4-6年后消失。
一次接种保护率可达90%以上,但数年后也有患麻疹者,因此有人主张在初种4-5年后,或在12月龄特别是6月龄以前接种者可再接种1次。
什么时间应该加强免疫,只有通过免疫成功率和人群免疫水平的血清学检测才能决定。
我国计划免疫程序规定复种时间为7周岁。
易感者接触麻疹病人后2日内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仍可预防麻疹发病。
若在接触2日后接种,则防止发病的可能性极少,但可减轻症状并减少并发症。
故在麻疹流行时及时为易感者广泛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可望控制麻疹流行。
疫苗接种后一般反应轻微,少数接种者可于5-14日出现低热(约1-2日即退)。
有时伴有短暂稀疏皮疹和全身乏力。
接种禁忌证为孕妇、急性发热病、过敏体质、活动性肺结核、白血病、恶性肿瘤等。
注射丙种球蛋白者,需于3个月后才能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2、被动免疫体弱、患病、年幼的易感者接触麻疹后,可采用被动免疫以预防发病。
在接触病人后5日内注射足量被动免疫制剂,可有保护作用,接触病人6日后注射,可减轻症状。
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

病例发现
通过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 等渠道,及时发现并报告 麻疹病例。
报告制度
建立和完善麻疹疫情报告 制度,确保病例报告的及 时性和准确性。
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目的
了解麻疹疫情的来源、传播途径 和影响因素,为防控措施提供依
据。
调查内容
收集病例的基本信息、接触史、旅 行史等,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电话调查和网络调 查等多种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麻疹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可 引起高热、咳嗽、肺炎等并发 症,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麻疹疫情的爆发会对社会经济 产生影响,如医疗资源紧张、 交通运输受阻、旅游和贸易受 限等。
麻疹疫情的爆发还会对公众心 理造成影响,引起恐慌和不安。
02
麻疹疫情调查方法
病例发现与报告
01
02
03
病例定义
明确麻疹病例的诊断标准, 包括疑似病例、临床诊断 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
区域协作
加强地区间卫生部门的协作,共同应对麻疹疫情。
04
麻疹疫情应对策略
预警与监测机制
建立全面的麻疹监测系统
01
通过医疗机构、实验室和社区等多渠道收集麻疹病例数据,及
时发现并报告疑似病例。
定期风险评估
02
对麻疹疫情进行定期风险评估,预测疫情发展趋势,为决策提
供科学依据。
预警指标设定
03
根据麻疹疫情特点,设定预警指标,如病例增长率、疫苗接种
率等,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应急预案与快速响应
制定
快速响应团队组建
组建专业的快速响应团队,包括医疗、疾控、社区等人员,确保 迅速开展处置工作。
资源保障与调配
确保应急处置所需物资、设备和人员得到及时保障和调配。
麻疹防控实施方案

麻疹防控实施方案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麻疹的传播速度快,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麻疹防控实施方案,对于控制麻疹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手段。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麻疹的宣传力度,向公众普及麻疹的预防知识,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
同时,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应加强对麻疹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人们正确对待麻疹疫情,避免出现恐慌情绪。
二、加强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
政府应加大对麻疹疫苗的供应和推广力度,确保全民都能够接种到麻疹疫苗。
同时,医疗机构应积极组织麻疹疫苗接种活动,特别是对于易感人群,如儿童和孕妇,要加强宣传和引导,确保他们及时接种疫苗。
三、加强疫情监测。
及时发现和控制麻疹疫情对于防止疫情扩散至关重要。
各级疾控部门应加强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同时,要加强对疫情的信息发布和公开透明,提高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度。
四、加强医疗救治。
对于确诊的麻疹患者,医疗机构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疫情扩散。
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医疗救治,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要加强医疗资源的调配,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五、加强国际合作。
麻疹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共同研究麻疹病毒的变异情况,加强疫苗研发和生产,共同应对麻疹疫情的挑战。
总之,麻疹防控实施方案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疫苗接种、疫情监测、医疗救治和国际合作等多种手段,才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保障人民健康。
希望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预防麻疹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麻疹防控应急预案

麻疹防控应急预案麻疹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易于传播和暴发。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建立和执行麻疹防控应急预案是必要的。
本文将讨论麻疹的定义、影响、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以及应对突发麻疹爆发的应急预案。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红眼、皮疹等。
严重时可能导致肺炎、脑炎以及死亡。
麻疹在全球范围内依然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麻疹,绝大部分是5岁以下儿童。
然而,麻疹可以通过疫苗预防,这使得预防和控制的管理方案得以实施。
麻疹的传播途径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口腔和鼻腔分泌物,包括喷嚏、咳嗽、说话等传播。
麻疹病毒在空气中可以存活数小时。
密闭环境可使病毒传播距离更长。
患有麻疹的人患者患病后通常会在感染后的7-14天内出现病症,此时病人可以传播病毒,这被称为潜伏期。
在预防和控制麻疹的过程中,预防是最有效的方法。
疫苗接种是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现在,疫苗接种已被公认为控制麻疹和减少患者的主要手段。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婴儿在出生后9-12个月接种麻疹疫苗,同时推荐进行第二剂次麻疹疫苗接种。
此外,人们应该避免去麻疹疫情流行的地区,并避免接触有病征表现的患者。
如果在这些地区旅行或居住,人们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当然,麻疹仍然可能会出现,尤其是在没有充分疫苗接种的地区。
出现麻疹后,应采取特殊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措施。
临床医生必须在24小时内诊断,并立即将麻疹病人隔离。
从发病期开始至少四天,患病者应该和家庭成员隔离开来,以避免传播。
那些接触过麻疹的人和未接种麻疹疫苗的人,可以考虑接种疫苗,但需要尽快进行。
此外,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应采取一定的消毒和空气净化措施,以消除病毒。
由于麻疹爆发可能会造成公共卫生危机,这也就引起了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的关注和应对。
因此,麻疹防控应急预案应该由有关部门制定并严格执行,以确保最佳结果。
预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成立一个麻疹管理小组,以便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麻疹的控制与预防策略

传, 经常开窗 通风 , 式 清扫 , 持室 内空气 清 洁新 鲜。流行 期 湿 保 间, 应大力宣传患 者不 出门 , 接触者应 隔离 检疫 3 , 者要 隔离 周 患
至出疹 后 5d 伴有并发 症者住 院隔离 , , 隔离 期延 长 5d 。对 接触
患 者 的 医 护 人 员 应 增 强 自我 防 护 意 识 , 作 时 应 采 取 戴 口罩 、 工 穿
隔离衣等防护措施 。 3 3 保 护易感人群 . 凡未患过麻疹 或未 接种 过麻疹疫苗者 均为
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卫生部 公布 的全 国法 定传染 病疫 情报告 了解 ,0 7年以来 , 国麻疹疫 情呈快 速增长态 势 , 20 全 1月 ~2月报 告病例数明 显高 于 前两 年 同 期水 平 , 部 地 区 出现暴 发 疫 情 。 局 20 07年 1 月发病 24例 , 0 居传染病第 5位 。
疗, 做到有病早治 , 病早 防。有 了健 康的 身体才 能搞好 社会 主 无 义农村 建设 , 创造苏南农村 的再 一次辉煌 。
对体重指数超标 , 高脂血症 , 脂肪肝 等异常指标并不重视 , 殊不知 这些指标不但 是发 生心 脑 血管疾 病 的最 主要 危险 因素 , 与血 还
糖、 血压、 肝肾功能等其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体检作为
积极进行麻疹 的健康 教育 , 加强体育 锻炼 , 提高免疫力 , 以有效地
预 防传 染病 的 发 生 和 流 行 。 参 考 文 献
3 1 免疫 接种 .
按 规定 , 儿童满 8月龄时 , 基础免疫接 种一剂麻
疹减毒活疫苗 , 半 时可 复种一 剂 , 学 一年 级 、 中一年 级 、 1岁 小 初
魏 忠君
黑龙 江省疾病预 防控 制 中心预防保健 门诊 ( 黑龙江
麻疹疫苗高覆盖背景下麻疹控制策略探讨

( 鹿 邑县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 河南 周 口 4 7 7 2 0 0 )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麻 疹 疫 苗 高 覆 盖 背 景下 麻 疹 的控 制 策 略 。方 法
综 合 分析 鹿 邑 县 1 9 9 5~ 2 0 1 1 年 麻 疹 疫 苗 接
1 9 9 5~2 0 1 1年 , 鹿 邑县 麻 疹 疫
象, 特 别是年 龄小 于 8个 月及大 于 1 5岁的麻疹 患 者 比率迅 速增 加 。这些 都 给 我们 敲 响 了警 钟 , 如 果要
计 划免 疫考 核方案 显示 , 鹿 邑县 1 9 9 5~ 2 0 1 1年 麻疹
接种率 都保 持在非 常高 的水 平 , 最低 的年份 是 1 9 9 5 年, 接种 率 为 9 6 . 2 8 %, 最 高 的年 份为 2 0 0 9年 , 接种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 2 鹿 邑县 1 9 9 5~ 2 0 1 1 年麻 疹发病 率 变化
鹿 邑
县1 9 9 5~ 2 0 1 1年共报告 麻疹 病例 7 8 4例 , 平 均每 年 麻 疹疫 情 资 料来 源 于 周 口市 常 规 麻疹 的发病 率 为 3 . 1 7 / 1 0万 , 麻 疹 患者 中免 疫 患者
论文。
病率 最高 的 年 份 , 1 9 9 9年 麻 疹 发 病 率 0 . 6 1 / 1 0万 ,
为 发病率最 低 的年份 , 1 9 9 7年 的麻疹 发病 率是 1 9 9 9 年的 1 5倍 。
2 . 3 鹿 邑县 2 0 0 5~ 2 0 1 1 年 麻 疹 发 病 年 龄 分 布 情 况
《 国家基 本公 共 卫 生 服务 项 目设 立原 则》 ) : 一 个 单
贫困山区麻疹分析及防控策略论文

贫困山区麻疹分析及防控策略浅析河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河池547000【摘要】目的:通过了解分析河池市从1997年到2011年各县麻疹暴发的情况,探讨贫困山区麻疹防控的策略。
方法:采集1997年到2011年河池市各县麻疹暴发疫情的资料并进行县与县、年与年暴发次数的比较。
结果:河池市在1997年到2011年期间共发生659例麻疹疫情。
结论:贫困山区麻疹暴发率很高,暴发区域特别广,暴发人员相对比较集中。
由于麻疹的蔓延已造成严重的经济落后,必须采取有效的具体措施,应对麻疹的蔓延。
对患者的病况进行原因分析后总结出麻疹大面积蔓延的原因主要是贫困山区的前期接种工作做得不到位。
通过采取防控措施,2007年以后很少暴发麻疹传染的情况,有效缓解了疫情的蔓延。
【关键词】贫困山区;麻疹;原因;解决方法【中图分类号】r5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55-02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会引起咳嗽、发热、眼膜充血、流涕等反应。
麻疹病发的人群中集中在小孩子当中。
麻疹有单纯麻疹和重症麻疹之分。
单纯麻疹很容易治愈,而重症麻疹则比较难治愈。
麻疹患者的分泌物很容易通过空气传染给其他人。
其传播速度很快,并且其传染范围很大。
分泌物中含有病毒,因此麻疹是很容易扩展传染的疾病。
但是麻疹患者恢复后是不会携带有任何病毒的。
麻疹容易在冬春季蔓延,由于天气的潮湿以及人们不注意卫生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在这些季节发病。
居民的大量流动以及麻疹免疫的减少也会导致麻疹病毒的大量流行并感染。
2007年以来,河池市大规模对贫困地区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使得贫困地区麻疹病例逐渐减少,目前己基本控制了麻疹的流行。
但在执行计划、免疫、医务设施较差的偏远贫困山区,仍然存在局部地区流行麻疹。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从1997年到2011年河池市确诊为麻疹的有659例,患病年龄偏小,其中5岁到8岁之间占56%。
唐山市麻疹流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2 1 l5 0 0年  ̄ 月在唐山市传染病 医院诊治的 2 5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 , 1 对麻疹发生的相关 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无麻
疹疫苗免疫史组麻疹发生率 9 . 显著高于有免疫史组 (. , 2 %, 6 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0 )发病前 3 内有发热 出疹病例 4 P .5 ; 周
免疫史、 发病前 3周内与发热出疹性病人接触史等进行调查。
1 统 计 学 方 法 . 3
心, 以保证工作质量 , 避免原发性免疫失败的出现 。 本研究结果表 明,发病前 3 内有发热 出疹病例接触史 的 周
人容易发生麻疹 。有接触史组麻疹发 生率显著高于无接触史组
所有参数均采用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 , ) 两组 比较采用 t 检验 , 数据分析采用 S S 1 .统计分析软件 , P S 30 分析有关 因素与麻 疹发生 的关系 , <O0 P .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3 讨 论
麻疹是一种可通过人工免疫预防 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 其发 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为人群免疫水平 自然消退, 易感人群积累。 作 为一种疫苗可预 防传染病 , 疹发病与高接种率密切相关1 麻 2 ] 。近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
几年唐 山市麻疹疫苗报告接种率一直保持 在 9 %以上 ,但仍有 5
较高 的麻疹病例 。本文通过麻疹发生 与麻 疹疫 苗免疫情况的分 析表 明, 无免疫史组麻疹发生率 显著 高于有免疫史组 ( <00 ) P . 。 5 由此可见 , 我市 的麻疹疫苗免疫 接种工作仍存在很大的问题 。 分析其原 因一方面可能是 由于免疫 失败所造成 ,另一方面
回顾. f 生分析 2 1 0 0年 15月在唐 山市传染病医院诊治的 2 5 - 1 例麻疹患 者的临床 资料 ,均符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下发 的 《 国麻疹监测方案》 全 中规定的麻疹诊 断标准『 且均经我 院采 用 1 ] , 抗体 IM捕捉 酶联 免疫吸 附实验 ( U A) g E S 法检测确诊 , 均有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疹发病影响因素分析和控制策略探讨
目的对我县麻疹发病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地区2013~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我地区2013~2014年麻疹患者由5例下降到2例。
其中,8个月~14岁患者2例,2013年与2014年各1例;≥15岁患者5例,2013年4例,2014年1例;5例患者免疫史不详,1例麻疹疫苗免疫≥2次,1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
结论结合麻疹发病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控制策略,强化免疫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实现麻疹消除与控制。
标签:麻疹;发病;影响因素;控制策略
麻疹作为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是世界卫生组织免疫控制的重要传染疾病之一[1]。
下文结合本地区2013~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对其发病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以为麻疹防控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我县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及麻疹监测系统对麻疹疾病发生情况的监测统计数据[2],进行麻疹疾病发病情况与流行病学数据收集,以进行麻疹发病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1.2病例划分标准依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中制定的有关病例分类标准进行类型划分与统计分析[3]。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同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麻疹疾病发生情况统计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
2 结果
2.1在对我县2013~2014年麻疹疾病发生情况统计显示,2013年我县麻疹病例5例,2014年麻疹病例2例,2013~2014年我县麻疹发病呈现下降趋势,这与全国免疫防控后麻疹得有有效控制形势相一致。
2.2 7例麻疹患者中,年龄11个月~43岁。
其中,2例患者属于8个月~14岁年龄群体,2013年与2014年各1例;5例患者为≥15岁年龄群体,2013年4例,2014年1例。
此外,5例患者免疫史不详,2013年发生4例,2014年发生1例;1例麻疹疫苗免疫≥2次,为2013年监测的发病患者;1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为2014年监测发病患者。
我县2013~2014年麻疹发病因素统计结果,见表1。
在对我县2013~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显示,最早病例出疹前7 d曾到
医院就诊,且第2例患者与第1例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医源性感染也是麻疹疾病得以传播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3 讨论
3.1麻疹发病影响因素
3.1.1免疫接种对麻疹发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免疫接种率低以及免疫接种失败、不及时、复种率低等方面。
其中,免疫接种率低,会直接导致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存在空白,从而极易发生或传染麻疹疾病。
自我国开展麻疹免疫接种控制计划一来,多数地区的麻疹免疫接种比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地区常规免疫接种比率较低,麻疹免疫工作相对薄弱情况,这都为麻疹疾病的传播感染创造了一定的机会,成为导致麻疹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免疫接种失败以及接种不及时、复种率低也是导致麻疹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有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麻疹免疫接种疫苗中,免疫成功率在90%~95%[4]。
3.1.2年龄在麻疹疾病发生与传播中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初次接种麻疹免疫年龄内人群,具有较高的麻疹发病与传播危险。
我国规定儿童免疫接种计划中,初次接种麻疹疫苗为8月龄,而有研究显示,4~8个月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在70%~90%[5],这也是说4~8个月龄婴儿具有较高的麻疹感染率,与国家免疫接种计划规定相对照,这一时期婴儿在麻疹预防保护上缺乏有效的保护对策,因而导致这一年龄人群成为麻疹易感染人群。
3.1.3外源性因素在麻疹发病中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为人口流动带来的麻疹传播与感染风险,此外,医源性感染控制也是影响麻疹发生的危险因素。
人口的频繁流动会导致麻疹免疫接种空白发生,从而增加麻疹感染与发生机率。
而存在免疫空白的人群,一旦发生麻疹,极容易引起其他人群感染情况,医院作为各种疾病患者医疗卫生服务聚集地,各种疾病患者汇集,也会导致免疫空白人群麻疹感染机率增加,成为麻疹发病的外源性因素。
上文中,我地区麻疹流行病学分析显示,麻疹患者中就存在医源性感染因素。
3.2麻疹发病控制策略结合上述对麻疹发病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做好麻疹控制与预防消除,应注意从以下方面做起。
3.2.1应做好麻疹疫苗接种管理含麻疹成份疫苗两针次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根本,针对当前疫苗接种中存在的问题,巩固和加强常规免疫工作,并将查漏补种工作融入其中,构筑薄弱地区及边远地区免疫屏障,提高流动儿童常规免疫服务可及性,最大限度减少免疫策略覆盖人群中的免疫空白。
3.2.2在疫苗接种管理中,应提高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凡满8月龄和1.5岁的儿童,优先保证接种含麻疹成份疫苗,以减少麻疹疫苗接种窗口期人群感染风险,减少和控制麻疹的发病率。
再次,应高度重视医源性感染,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的检查与督导,切实做好预检分诊和消毒隔离工作,减少医源性感染引起的麻疹疾病。
3.2.3还应关注无免疫史大年龄组人群麻疹防控工作,做好大年龄人群麻疹免疫管理,避免麻疹传播与感染发生。
总之,结合麻疹发病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控制策略,强化免疫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实现麻疹消除与控制。
参考文献:
[1]蔡亚军,江霞.汕头市2011-2013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广东医学,2014,35(12):1934-1936.
[2]马敬仓,刘雅娟.2009-2013年菏泽市曹县麻疹病毒感染特征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4,28(4):274-276.
[3]詹亚惠,夏瑜,栾琳,等.苏州市2004年至2010年麻疹流行特征及其野毒株基因特征[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31(3):150-154.
[4]张朱佳子,卢莉,马蕊,等.北京市2014年外来就诊麻疹病例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6):617-619.
[5]曲江文,高志刚,万丽霞,等.婴儿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控制策略[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1,17(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