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案的常用方法

合集下载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商业目标导向方法:该方法以企业的商业目标为基础,通过分析企业的战略和业务环境,确定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和方向。

2. 业务流程重组方法:该方法通过评估和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确定信息系统规划的需求和改进方向。

它注重对业务过程的分析和改进,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3. 系统生命周期方法:该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以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为基础,包括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等阶段。

它注重对信息系统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4. 技术驱动方法:该方法以最新的技术发展为导向,通过跟踪和研究最新的技术趋势,确定信息系统规划的技术方向和应用方法。

5. 用户参与方法:该方法强调用户在信息系统规划中的积极参与和反馈,通过用户需求调查、用户意见收集等方式,促使信息系统规划更加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相互结合和综合使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如何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如何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如何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每个企业都需要一个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以便能够更好地管理企业资源和提高业务效率。

但是如何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呢?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步骤。

一、确定目标和目的首先,制定一个清晰的目标和目的非常重要。

企业需要先明确想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和达成什么目的。

比如说,改善内部流程和提高员工效率,可以在财务、营销和供应链管理方面进行优化。

对于每一个目标,管理团队也需要设立一个可实现的时间表,来保证规划能够及时完成和实施。

二、确定必要的技术和资源其次,企业需要确定必要的技术和资源。

这包括硬件、软件以及其他的技术和服务。

管理团队需要考虑所有的网络设备、数据库以及数据中心等等。

对于一个较大的企业而言,这些资源将会在规划初期消耗大量的资金投入。

考虑保障规划进程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管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需要。

三、搜集有用的信息搜集和整合有用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管理团队可以对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数据和过去的运营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得出一个基于数据业务自身的内部运营合理性及发展趋势,对新的数字化技术所应用与解决的问题甄别和建设处理。

同时,管理团队也需要搜集现有的信息技术市场研究数据,以便确定最新的技术趋势以及实现其计划所需的资源之间的规划。

四、确定团队和角色明确具体的团队和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规划需要团队的合作和协调,每个团队成员要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在规划过程中,核心的团队成员应该包括拥有技术专业背景的人员、拥有商业理解背景的人员以及拥有高明、高效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商业技巧的人员。

让这个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能力和背景。

这个组合能确保有能力的团队成员能够正确地评估和实现其技术计划所需的业务、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的目标。

五、实施规划和管理最后,企业需要实施规划和管理。

在规划初期,团队需要严格按照规划的时间表来开展有序和有规划的工作。

一旦规划开始运作,团队需要采用敏捷和灵活的方法进行评估和处理流程上的任何问题。

MIS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概述

MIS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概述

缺少责 任心
缺少顾客 订单细节
没有认真 学习
销售代表信 息不完全
劣质订 单处理 系统
程序
职位描述 (职责)
缺少最低 标准(期 望)
缺陷订单 过于复杂
脱销
订单和报价 的差异
路漫漫其悠远

CSF之鱼刺图分析工具分析缺陷订单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 企业流程重组(BPR)
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是指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善,从 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其中衡量绩效的关键 指标包括产品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员工工作效 率等等。
路漫漫其悠远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工作步骤:
1、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 2、识别所有成功因素 3、确定关键成功因素 4、明确个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
路漫漫其悠远
设备 缺乏适 当的分 类
难以获 得信息
销售代表 缺乏培训 过于复杂 工作量大影响 处理时间
假象

方针
无库存特 殊订单条 目 计算机设 备缺乏
生产 制造
销售
财 务
人 事
C/U矩阵中数据的产生
•在C/U矩阵中每一个主题数据库中的数据,都必 须至少由一个过程产生
•如果某一数据库只被某些业务过程所使用而没有 业务过程产生它,就说明可能有被遗漏的业务过程
•如果某一数据库由多个过程产生,规划人员可 以根据实际管理需求来考虑是否应将有关的主题 数据库分成多个数据库 •尽量使数据库由一个过程产生,被多个过程使 用,从而可以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路漫漫其悠远
数据类
初始U/C矩阵
过程 (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4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4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过程与组织相关
识别关键过程
确认、加、删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
2. 2.1 BSP实施步骤说明
定义业务过程
➢ 企业战略规划和管理控制方面的业务过程列表
战备规划 经济预测 组织计划 政策开发 放弃/追求分析 预测管理 目标开发 产品线模型
管理控制 市场/产品预测 工作资金计划 雇员水平计划 运营计划 预算 测量与评价
规划的基本问题
1.2对管的 确理定 信息系统战略列规出 工划程 的项 目认活 识 动
列出重复性劳动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流程图
收集初始信息
选择最最优活动 的组合
两半评价、识别 计划约束
确定优先权、估计项 目成本、人员要求
准备项目实施进 度计划
设置目标 准备规划矩阵
返回到前面 合适的位置
写 出 MIS战 略 规 划 负责人批准
集成
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联接和组合 建立集中式数据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 信息系统的预算经费因上述要求而呈现迅速增长
数据 管理
信息系统的硬件投资基础已基本完成 信息系统的管理主要聚焦于对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上来 方法库和模型库被逐步开发和完善
成熟
信息系统已可以满足单位中各管理层次的要求 信息资源可以实现完善的共享 新的应用模式开始进一步探索
蔓延 组管织内理部信的事息务系处理统效应率有用了发提高展,的数据基处本理能特力征发展—迅—速Nolan模型 数据冗余性、不一致性、难以共享等问题开始增长达30-40%,管理部门发现信息系统投资增长与效益回收比例不理想 随着应用经验的积累,协调意识的增强,出现了高层参与的信息系统领导小组 该时期是实现从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精心整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用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很多,主要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SuccessFactors ,CSF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trategySetTransformation,SST )和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SystemPlanning,BSP )。

其它还有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MIS ???????4.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

???这四个步骤可以用一个图表示,见图3-2-1:图3-2-1?关键成功因素法???关键成功因素法通过目标分解和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指标识别,产生数据字典。

关键成功因素就是要识别联系于系统目标的主要数据类及其关系,识别关键成功因素所用的工具是树枝因果图。

如图3-2-2,某企业有一个目标,是提高产品竞争力,可以用树枝图画出影响它的各种因素,以及影响这些因素的子因素。

目标、战????????①描绘出组织各类人员结构,如卖主、经理、雇员、供应商、顾客、贷款人、政府代理人、地区社团及竞争者等。

????②识别每类人员的目标。

???③对于每类人员识别其使命及战略。

????第二步是将组织战略集转化成MIS战略,MIS战略应包括系统目标、约束以及设计原则等。

这个转化的过程包括对应组织战略集的每个元素识别对应的MIS战略约束,然后提出整个MIS的结构。

最后,选出一个方案送总经理。

例如图3-2-3所示。

图3-2-3战略目标集转化法???1由股???IBMBSP进行织队伍。

一般接受任务是由一个委员会承担。

这个委员会要明确规划的方向和范围,在委员会下应有一个系统规划组,其组长应全时工作,并具体参加规划活动。

委员会委员和系统组成员思想上要明确“做什么”(what),“为什么做”(why),“如何做”(how),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要准备必要的条件:一个工作控制室、一个工作计划、一个采访交谈计划、一个最终报告的提纲,还有一些必要的经费。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BPR是供应链、工作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 接口,是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重要技术方法。基于因 特网、WWW和电子商务的企业流程再造是使企业最大限 度地连接到全世界,成为包括全球性的企业,不断改变、 修正和重组企业过程,包括供应、购买、销售生产和企业 运营的全过程,是企业进行理顺和规范化的管理技术。将 ERP与BPR相结合,对企业总体结构、组织、流程以及所 有的环节进行考察和重组,建立新的管理程序,真正实现 企业合理化和现代化。
PPT文档演模板
CSF之鱼刺图分析工具分析缺陷订单的主要原因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 方法
第三节 企业流程重组(BPR)
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是指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善,从 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其中衡量绩效的关键 指标包括产品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员工工作效 率等等。
•方框的选择需要一定的判断力和实际经验,可参 照系统的逻辑职能来划分
•方框代表着逻辑信息系统的划分,负有产生和维 护系统内数据类的责任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 方法

主 要 子 系 统 划 分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 方法
•寻找子系统的数据交流 •当一个字母U落在任意方框外时,必定存在着子 系统之间的数据流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 方法
企业目标 企业过程 企业组织 企业组织 数据处理系统
企业目标 企业过程 信息系统
数据文件
数据库
计划
数据类
计划实施
问题:为什么计划部分中有企业组织,而计划实施部分没有呢?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ppt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ppt

子系统 C U U
UU
C
UUUC
U
U
销售
U
U
U
销C 售子U
UCU
系U 统 c
U
U 财会
U
U
UC
C
人事
U
财务 子系统
人事 子系统
寻找子系统得数据交流 •当一个字母U落在任意方框外时,必定存在着子 系统之间得数据流
•画出所有得数据流,删除所有得字母C与U,并给 子系统加上名称,这样就形成了新系统得体系结 构
客 订产操材成零原成职销财计机材工
户 货品作料本件材品工售务划器料作
顺表 规料库 区
负供令

格库存 域
荷应

U
UC
U
U UU
C
UU
UU
UCCC
U C CU
CC
UU
U
UC
U
CU
UU
C
C
UUU
C UU
U UU
C
U CU
UU
U
UU
U
U
C
C
U
数据类 计 客 订 产 操 材 成 零 原 成 职 销 财 机 材 工
UU
C CC
U
U CCU
CCU U
U
CU
CUU
UU
C
UUUC
U
CU
U
UCU
U
UC
U
U
U
U
U
U
UC
C
U
划分子系统
•用粗实线框出功能组(字母C应该尽量被圈入方框 内),并给功能组起一个名称,每个功能组就就是一 个子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制定MIS战略规划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SST)和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等三种。

还有几种用于特殊情况,或者作整体规划的一部分使用,如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BIAIT )、产出/方法分析 (E/MA )、投资回收法(ROI)、征费法(Chargeout)、零线预算法、阶石法等。

一、关键成功因素法(CSF)1970年哈佛大学William Zani 教授在MIS模型中用了关键成功变量,这些变量是确定MIS成败的因素。

过了10年,麻省理工学院John Rockart教授把CSF提高成为MIS的战略。

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对企业成功的重点因素进行辨识,确定组织的信息需求,了解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位置。

所谓的关键成功因素,就是关系到组织的生存与组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它们是组织最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

不同组织、不同的业务活动中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组织同一类型的业务活动中,在不同的时期,其关键成功因素也有所不同。

因此,一个组织的关键成功因素应当根据本组织的判断,包括企业所处的行业结构、企业的竞争策略、企业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市场和社会环境的变动等。

CSF是通过分析找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

其步骤如下:(1)了解企业和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

(2)识别影响战略目标的所有成功因素。

(3)确定关键成功因素。

(4)识别性能指标识别和标准。

确定关键成功因素所用的工具是树枝因果图。

例如,某企业有一个目标,是提高产品竞争力,可以用树枝图画出影响它的各种因素,以及影响这些因素的子因素,见图4.2.1所示。

图4.2.1 树枝图如何评价这些因素中哪些因素是关键成功因素,不同的企业是不同的。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常用方法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常用方法

图1 电脑选购树枝图
针对图1中的关键成功因素,我们需要将其转换为 性能指标,并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评价。
1、高性能
运算能力决定了CPU 和主板的档次,为了满足R,低端的 Celeron CPU和All—in—One的整合主板就不可取。
存储能力决定了内存和外存的大小或容量,满足R的内存容量应 该偏大,目前可以考虑4 GB及以上,外存主要指硬盘,目前应该考 虑TB级或接近TB级的高转速硬盘,并且应该注意硬盘的Cache〔快 速缓冲贮存区〕容量。
系统加上名称,这样就形成了新系统的体系结构。
数据类
功能
经营计划 财务规划 产品预测 产品设计开发 产品工艺 库存控制 调度 生产能力计划 材料需求 作业流程 销售区域管理 销售 订货服务 发运 会计 成本会计 人员计划 人员招聘考核
计财产零材原成工设材加客销订成职
划务品件料材品作备料工户售货本工
规表料库令负供路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工作步骤:
1、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 2、识别所有成功因素 3、确定成功关键因素 4、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
关键成功因素提取的三个步骤:
1、划定提取成功因素的维度,即从哪一个角度来考虑。 2、根据每一项维度提取一定的关键成功因素。 3、对所提取的关键成功因素,经过调查和分析进行筛选,最终 确定关键成功因素法。
假设某人要买一台台式电脑,用于工作、学习和娱乐,其功能 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Office办公软件、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 上网、以及影音娱乐等。
据此,我们可以首先定义系统(功能)的目标,即需求集合R一{图 像处理软件,办公软件,网络工具(QQ),影音播放)。
其次,为满足R,电脑的性能主要应该考虑:具备有效运行图像 处理软件的能力,包括运算速度和存储能力。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阶段5
蔓延 控制 集成 数据 管理
诺兰阶段模型
阶段6 成熟
2 1 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
– 诺兰阶段模型还指明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六种增 长要素:
1计算机硬软资源 (2)应用方式 (3)计划控制 (4)MIS在组织中的地位 (5)领导模式 (6)用户意识
39
2 1 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
16
1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2008年北京奥运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奥 运会管理系统GMS历时四年; 它和信息发 布系统IDS和数据中心大约要使用近1000
多台服务器 10000台PC机和1000个网络
及安全设备,培训的技术人员达4000余 人 如此庞大的系统,怎能不需要好好规 划 规划和设计阶段耗费了一年多时间。
1. 信息系统的目标 约束及总体结构。 2. 单位企业、部门的现状。 3. 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流程在
新技术条件下的重组。 4. 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5. 近期计划
21
1 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
其中:MIS的目标确定了其应实现的 功能;MIS的约束包括MIS实现的环境 条件如 管理的规章制度、人力、物力等;MIS的总体 结构指明了信息的主要类型和主要的子系统
从批处理方式到 联机方式
2 1 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
诺兰阶段模型还指明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 中的六种增长要素:
1计算机硬软资源 (2)应用方式 (3)计划控制 (4)MIS在组织中的地位 (5)领导模式 (6)用户意识
从短期的 随机的 计划到长期的、战 略的计划
2 1 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
诺兰阶段模型还指明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 中的六种增长要素:

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各种信息系统、各种文件以及书籍和杂志中收集信息。 3.进行战略分析。对MIS的目标、开发方法。功能结构、计
划活动、信息部门的情况、财务情况、风险度和政策等进行分 析。 4.定义约束条件。根据单位(企业、部门)的财务资源、人力 及物力等方面的限制,定义MIS的约束条件和政策。 5.明确战略目标。根据3、4的结果,确定MIS的开发目标, 明确MIS应具有的功能、服务范围和质量等。 6.提出未来的略图。给出MIS的初步框架,包括各子系统的 划分等。 7.选择开发方案。选定优先开发的项目,确定总体开发顺序。 开发策略和开发方法。 8.提出实施进度。估计项目成本和人员需求,并列出开发进 度表。 9.通过战略规划。将战略规划形成文档,经组织(企业、部门 )领导批准后生效。
3. 优缺点
从原理到流程十分简单,最终总可以获得一个满意 的MIS系统;用户与开发者思想易于沟通;使用软 件工具效率高,摆脱了传统方法;要求管理基础工 作完整、准确,一般只适用于小型系统。
4.应用范围
适合于:处理过程明确、简单系统;涉及面窄的小 型系统
不适合于:大型、复杂系统,难以模拟;存在大量 运算、逻辑性强的处理系统;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 处理过程不规范;大量批处理系统。
第二节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的常用方法
一、关键成功因素法 二、企业系统规划法
一、关键成功因素法
1970年哈佛大学教授William Zani在MIS模型 中用了关键成功变量,这些变量是确定MIS成 败的因素。过了10年,MIT教授John Rockart 把CSF提高成为MIS的战略,成为MIS规划的一 种方法。
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信息系统的开发有两种策略: (一)"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

MIS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概述

MIS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概述

C
订货服务
U CU
发运
UU
U
通用会计
UU
U
成本会计
U
C
人员计划
C
人员招聘/考核
U
基本c\u矩阵
数据类
业务过程
经营计划 财务规划 资产规模 产品预测 产品开发计划 产品工艺 库存控制 调度
生产能力计划 材料需求 操作顺序
销售区域管理 销售 订货服务 发运
通用会计 成本会计 人员计划 人员招聘/考核
计 财 客 订产操材成零原成职销机材工 划 务 户 货品作料本件材品工售器料作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数据类
初始U/C矩阵
过程 (功能)
客 户
订 货
产 品
操 作 顺 序
材 料 表
成 本
零 件 规 格
材 料 库 存
… …
经营计划
U
财务计划
U
资产规模
产品预测 U
U
产品设计 U
C
库存控制
U
产品工艺
C CU
……
U
功能数据类矩阵
数据类
业务过程
经营计划 财务规划 资产规模 产品预测 产品开发计划 产品工艺 库存控制 调度 生产能力计划 材料需求 操作顺序 销售区域管理 销售 订货服务 发运 通用会计 成本会计 人员计划 人员招聘/考核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制定MIS战略规划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SST)和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等三种。

还有几种用于特殊情况,或者作整体规划的一部分使用,如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BIAIT )、产出/方法分析 (E/MA )、投资回收法(ROI)、征费法(Chargeout)、零线预算法、阶石法等。

一、关键成功因素法(CSF)1970年哈佛大学William Zani 教授在MIS模型中用了关键成功变量,这些变量是确定MIS成败的因素。

过了10年,麻省理工学院John Rockart教授把CSF提高成为MIS的战略。

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对企业成功的重点因素进行辨识,确定组织的信息需求,了解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位置。

所谓的关键成功因素,就是关系到组织的生存与组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它们是组织最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

不同组织、不同的业务活动中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组织同一类型的业务活动中,在不同的时期,其关键成功因素也有所不同。

因此,一个组织的关键成功因素应当根据本组织的判断,包括企业所处的行业结构、企业的竞争策略、企业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市场和社会环境的变动等。

CSF是通过分析找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

其步骤如下:(1)了解企业和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

(2)识别影响战略目标的所有成功因素。

(3)确定关键成功因素。

(4)识别性能指标识别和标准。

确定关键成功因素所用的工具是树枝因果图。

例如,某企业有一个目标,是提高产品竞争力,可以用树枝图画出影响它的各种因素,以及影响这些因素的子因素,见图4.2.1所示。

图4.2.1 树枝图如何评价这些因素中哪些因素是关键成功因素,不同的企业是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主讲人:程美玲
一、总体规划方法之一——BSP方法
■BSP法的产生 ——BSP(Business System Planning),即企业系统规划法,60年
代IBM用于内部系统开发,后来,IBM的一些用户希望通过BSP来安 排自己的信息资源,于是IBM于1970年建立了BSP项目来帮助客户开 展工作。
如何利用U/C矩阵方法划分子系统呢?
1、用表的行和列分别记录下企业内的数据类和各 项管理功能组。
数据类 功能
客订产加材成零原成职销财计设材工
户货品工料本件材品工售务划备料作
路表
规料库

负供令
线
格库存

荷应

经营计划
U
UC
财务规划
U
U
CU
产品预测
U
U
U
U

产品设计开发
U
C
U
C

产品工艺
U
C
UU

计财产零材原成工设材加客销订成职
划务品件料材品作备料工户售货本工
规表料库令负供路


库存
荷应线


C/U
经营计划
CU
U
财务规划
UC
UU
产品预测
U
U
UU

产品设计开发
CCU
U

产品工艺
UUCU
库存控制
CCU
U
调度
U
CU

生产能力计划
CUU

材料需求
U
C
作业流程
UUUC
销售区域管理
U
C
U
销售
U
UCU
订货服务
■BSP法的概述 ——是一种结构化方法,采用自上而下的系统规划,自下而上的
分步实现,即从系统角度对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前提是企业内有 改善的需要。
BSP法的工作步骤
1、准备工作 2、调研 3、定义业务过程 4、业务过程重组 5、定义数据类 6、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7、确定总体结构的优先顺序 8、提出建议书和开发
数据类 功能
计财产零材原成工设材加客销订成职
划务品件料材品作备料工户售货本工
规表料库令负供路


库存
荷应线


经营计划
U
财务规划
经营计划
UU
产品预测
U
UU

产品设计开发
技术准
U

产品工艺

U

库存控制

调度
U

生产能力计划
生产制造

材料需求
U
U

作业流程

销售区域管理
U
销售
U
销售
订货服务
U
发运
U
U
表3 划分子系统
客户
销售管理
样品开发
采购管理
■第一行的第一列的“U”改为“C” ■第三行第四列的“C”和第七行第五列的“C”改为“U”
2、U/C矩阵的求解
通过调换“功能”和“数据类”的位置,使矩阵中的“C”,尽 量朝对角线靠近,并以“C”为标准划分子系统,得到结果如表2所 示。
表2 求解后的U/C矩阵
客户
销售管理
C
样品开发
U
采购管理
U
仓库管理
2、U/C矩阵是MIS开发中用于系统分析阶段的一个 重要工具。
U/C矩阵的正确性的检验
1、完备性检验
■每一个数据类必须有一个产生者(即“C”)和至少一个使用者(即“U”)
■每个功能必须产生或者使用数据类。 2、一致性检验
■每一个数据类仅有一个产生者,即在矩阵中每个数据类只有一个“C“。
3、无冗余性检验
客户
样品开发
U
采购管理
U
生产管理
销售管理
U
仓库管理
车间控制
品质管理
表1 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U/C矩阵
供应商 U C
U
原材料 U C
U U U U
物料清单 C U C U U U
质量标准 C U
U C
成品
U U U U C U
半成品
U U
U C U
1、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
建立U/C矩阵后要根据“数据守恒”原则进行检验。经检验 可得,第1列“客户”类缺少产生者(“C”),第5列“物料清单”类和 第7列“质量标准”类有两个产生者(“C”),不满完备性和一致性要 求。结合题意改进如下:
■每一行或每一列必须有“U“或”C“,即不允许有空行空列。
U/C矩阵的主要功能
1.通过对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及时发现前段分析和调查工作 的疏漏和错误。
2.通过对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来分析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通过对U/C矩阵的求解过程最终得到子系统的划分。 4.通过对子系统之间的联系(“U”)可以确定子系统之间的共享数 据。
库存控制
CC
UU

调度
U
U
C

生产能力计划
U
CU

材料需求
U
U
C

作业流程
C
UUU
销售区域管理
CUU
销售
UUU
C
订货服务
UCU
发运
UU
U
会计
U
U
U
成本会计
U
C
人员计划
C
人员招聘考核
U
2、对表做重新排列,把功能按 功能组排列。然后 调换“数据类”的横向位置,使得矩阵中C最靠近 对角线。
数据类 功能
企业目标
企业过程
企业组织
识别和 规划
数据处理系统 数据文件
计划a
数据类
企业目标 企业过程
设计与实 施
信息系统
数据库
计划实施
U/C矩阵(过程/数据类矩阵)
▪什么是U/C矩阵? 1、U/C矩阵是用来表达过程与数据两者之间的关系。 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过程,并以字母U (Use)和C(Create)来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和 产生。
U
U
C
发运
U
U
U
会计
U
U
U
成本会计
UC
人员计划

C
人员招聘考核
U
3、划分子系统
▪ 用粗实线框出功能组(字母C应该尽量被 圈入方框内),并给功能组起一个名称, 每个功能组就是一个子系统。
▪ 方框的选择需要一定的判断力和实际经 验,可参照系统的逻辑职能划分。
▪ 方框代表着逻辑信息系统的划分,负有 产生和维护系统内数据类的责任。
规表料库令负供路


库存
荷应线


经营计划 财务规划
经营计划
U UU
产品预测
U
产品设计开发
技术准 备
UU U
主 要
产品工艺
U

库存控制

调度 生产能力计划 材料需求 作业流程
U
U
U
生产制造
统 划 分
销售区域管理
U
销售
U
销售
订货服务
U
发运
U
U
U
会计
U
成本会计
U
财U
U会
人员计划

人员招聘考核

习题1:请对下表给出的U/C矩阵进行检验并求解
生产管理
车间控制
品质管理
物料清单 U C U U U U
质量标准 C
U U U
原材料 U U C U
U U
供应商
U C U
成品 U
U U U C U
半成品
U U U C U
3、U/C矩阵的解给出了新系统的总体结构与 数据联系。因此,本系统可划分为产品管理、材 料管理、生产管理三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包含的 功能以及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如表3所示。
U
会计
U
成本会计
U
财U
U会
人员计划

人员招聘考核

4、寻找子系统的数据流
■当一个字母U落在任意方框外时,必定存在着子 系统之间的数据流。 ■画出所有的数据流,删除所有的字母C和U,并给 子系统加上名称,这样就形成了新系统的体系结构。
数据类 功能
计财产零材原成工设材加客销订成职
划务品件料材品作备料工户售货本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