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与教育家精神

合集下载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名言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名言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名言
陈鹤琴(1878-1953),幼儿教育家、民族志愿者,曾任中国民国政府教育部副主任。

他曾发明了许多小孩教育的实用性方法和玩具,并开创了“小孩考试”,在中国早期幼儿教育史上有重要作用。

陈鹤琴名言:
1、“要使童年生活充实而丰富,不仅要给孩子充足的精神维护,还要教会他们一般的权利和义务,并将正当的惩罚限制在尽可能有益的范围内。


2、“家庭是最令人遗憾的学校,我们需要改变这一状况,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上应该有真正的解决方案。


3、“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应用科学的教育原理尊重孩子的性格,同时也要保护他们不受外界的侵害,这也是家庭的义务。


4、“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让孩子们成熟起来,自觉承担责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这种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家庭的力量,而必须是全社会的努力。


5、“小孩不应该被恐吓,也不应该被过度地娇惯,应该把他们当成有心思的人对待,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去影响自己的未来。


6、“孩子们都需要建立良好的个性,即健康的身体,勤奋好学,健康的思想,进取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和大度的心。


7、“家庭和教师都有义务照顾孩子,特别要注意孩子的情感发展,要能够体会孩子的心情,多多给它爱和鼓励,使它们增加安全感,从而促进他们成长。


8、“任何一个知识都是有作用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有意义的,如果能够灵活运用,就可以使孩子更加拥有自信和自尊,并且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

陈鹤琴的“活教育”关对当代幼儿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关对当代幼儿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对当代中国幼儿教育的启示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其: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活教育理论虽是上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但她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中国人自己总结出来的第一套完整的幼儿教育理论,对当代幼儿教育有颇多启示。

[关键词] 活教育幼儿教育启示陈鹤琴浙江省上虞县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

他在吸收中西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符合本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40 年代提出“活教育”思想,为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在今天重提他的“活教育”理念,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一、活教育的主要内容1、活教育的目的论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①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首要应回答的问题。

他把教育的目的明确的划分为三个层次,看似简单,实则是逐层递进的关系。

做人是活教育第一层次的目标,陈鹤琴认为人不仅是一个自然的人,更是一个社会的人,人的社会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在社会中生存,在社会中谋求发展,这是对做人素质的基本要求。

每个国家的性质不同,政治、经济、文化又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应该做自己国家的人,做一个中国人,他认为:“今天我们生在中国,是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中国人与做一个别的国家的人不同。

”②这是对做人的民族性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做现代中国人”的主张,突出了现代中国人所具有的使命感。

在战争年代,中国除了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救亡图存,以二战为例,法法西斯的胜利,是全人类的胜利,而仅凭中国是做不到的,可以看出全世界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要放眼世界,爱人类,爱真理。

他认为“做现代中国人”应该具备五个条件:要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要服务,他把时代要求与国情民性结合起来分析,第次进行分析,体现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极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浅谈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浅谈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浅谈陈鹤琴的教育思想陈鹤琴是一位中国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对教育工作的理念、方法和目标的思考。

陈鹤琴非常强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智慧、情感和人格为中心,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他主张学生应该在学校里得到全面的教育,包括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和品德的塑造。

他认为,只有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陈鹤琴强调教育要注重实践和启发式教学。

他认为,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他主张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陈鹤琴强调教育要注重个性化发展。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发展潜能,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他主张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他认为,只有通过个性化发展,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陈鹤琴强调教育要注重社会责任的培养。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他主张学生要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不仅要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成功,还要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他认为,只有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才能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实现社会的共同繁荣。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实践和启发式教学,倡导个性化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培养。

他的思想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经验和借鉴。

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更好地发挥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努力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人才。

陈鹤琴先生的思想总结

陈鹤琴先生的思想总结

陈鹤琴先生的思想总结陈鹤琴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和文化名人,他以独特的思想和学术贡献在国内外学界广泛被认可和赞誉。

陈鹤琴先生的思想总结如下:首先,陈鹤琴先生强调人的终极价值是情感和精神追求。

他认为,只有通过情感和精神的提升,个体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和幸福。

他主张个体应该追求内心的平衡和满足,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品德和智慧。

他认为,人的一生应该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意义,而不只是物质财富的追求。

其次,陈鹤琴先生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他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主张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角色。

他还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人格品质,使其成为有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公民。

第三,陈鹤琴先生倡导和平与谦卑的价值观。

他认为,和平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和平的手段,人类才能实现共同的发展和进步。

他主张对话和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反对依靠武力和暴力解决争端。

他还强调谦卑的重要性,认为谦卑是人类的基本品质,只有保持谦卑,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成长和进步。

第四,陈鹤琴先生主张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他认为,科学是揭示客观事物真相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真正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

他强调科学研究应该坚持理性和客观,不受任何主观偏见的影响。

他还主张科学应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为改善人类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做出贡献。

最后,陈鹤琴先生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他主张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他还强调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探索,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总的来说,陈鹤琴先生的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特点,他的思想对于推动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他的思想强调个体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平与谦卑的价值观、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些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

中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中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中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一、陈鹤琴的生平、主要著作及教育实践活动(一)陈鹤琴的生平(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陈鹤琴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我国近代幼儿教育事业奠基人。

1892年3月,陈鹤琴出生于浙江上虞县百官镇—个破落小商人家庭。

他6岁丧父,7岁起帮母亲替人洗衣以补贴生活。

在读6年私塾后,14岁靠亲友资助进杭州葸兰中学读书,立志济世救人。

1911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一学期,秋季考入北京清华学堂高等科。

他在校内办了一个“校役补习班”,又在校外城府村办了—·所“义务小学”。

1914年赴美留学,为报国而学教育。

1917午获霍普金斯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18午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1919年8月回国。

1919年9月,他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等课,1921年兼任东南大学教务部主任。

他大力提倡开展学校课外活动,主张学生自治。

他反对封建包办婚烟制度,写成《学生婚烟问题之研究》调查报告,于1921年在《东方杂志》发表,受到李大钊称赞。

1922午,他编成中国第一本汉字查频资料《语体文应用字汇》开创汉字字量的科学研究,为编写成人扫盲教材和儿童课本,读物,提供用字的科学依据。

1920年起,他以其长子陈一鸣为研究对象,开创我国儿童研究。

1921—1925年,他从事儿童心理测验的研究,编制中小学各科测验资料,与廖世承合著《智力测验法》、《测验概要》。

1925年,他出版《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两部著作。

1927年,陈鹤琴支持陶行知筹建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并兼任该校第二院(幼稚师范院)院长。

他与陶行知、张宗麟等组织幼稚教育研究会,主编《幼稚教育》刊物。

6月,他担任南京特别市教育局学校教育课课长,着力整顿中小学和幼儿教育,设立实验区制,培训师资,试验新教学法,树立实验和研究风气,编纂教科书和儿童读物,研制玩具、教具和设备等。

1928年,他受民国大学院之聘,主持起草《全国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于30、40年代在全国推行。

陈鹤琴教育思想

陈鹤琴教育思想

陈鹤琴教育思想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学期教育史上,对课程理论与思想发展贡献最大的当推陈鹤琴先生。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学期教育学家。

陈鹤琴先生早年留学美国,专心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

1919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东南大学),教授教育学和心理学。

1923年在南京创办了鼓楼幼稚园,任园长;不久又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亲自从事并领导幼稚园的课程、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他对当时国外幼儿教育课程严重充斥中国幼稚园的状况十分不满,与张宗麟等人一起进行了幼稚园课程中国化和科学化探索,提出了“活教育”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幼稚课程的发展。

他是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先驱。

他还发起并组织幼稚教育研究会,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刊物《幼稚教育》。

协助教育部制订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鹤琴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他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兼幼儿教育系主任。

在这期间,他继续研究幼儿教育,整理他以前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和科研体系,完成了他20~40年代一直未能实现的理想。

然而,从50年代初起,由于“左”的思潮的影响,他的活教育思想受到错误批判。

而他本人,在1958年也遭到错误批判,他的儿童教育思想被全盘否定。

1959年,他不得不离开了自己长期从事而又深为热爱的幼儿教育工作。

文化大革命后,陈鹤琴先生得到平反昭雪。

除了担任社会和政府的一些要职之外,他当选为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1981年六一儿童节时,他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不忘儿童,并为儿童题词:“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一切为四化。

”1982年,他在连说话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还写下了“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的肺腑之言。

由此可见,陈鹤琴先生把毕生的精力全部献给了祖国的儿童教育事业,他不愧为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及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及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陈鹤琴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他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一南京鼓楼幼稚园,他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

他被誉为“中国幼儿园之父”他还开创了我国幼儿心理的科研工作,是我国以观察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最早的学者之一。

抗战时期,他又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实验幼稚师范学校,实验研究师范教育。

为我国幼儿教育师资培训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幼儿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他批评当时的幼儿园不是抄袭日本就是模仿欧美,生搬外国的教材、教法,全然不顾中国国情。

“抄来去,到底弄不出什么好的教育来。

”他坚决主张“处处以适应本国国情为主体,那些具有世界性的教材教法可以采用,总之以不违反国情为唯一的条件”。

同时,他积极地推进为中国平民服务的、培养民族的新生一代的幼儿教育,大声疾呼“幼稚园不是专为贵妇们设立的,还要普及工农幼稚园”,指出这是中国求进步,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状况,发展进步合理的社会之需要。

(二)、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陈鹤琴先生反对埋没人性的、读死书的死教育。

在抗战时代,他抱着实验新教育的使命,创建了活教育。

其教育的三大目标是——(1)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2)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3)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体系,对中国幼儿教育的各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教育观陈鹤琴先生指出,要遵照活教育的精神办幼儿园,必须“以自动代替被动”,必须是幼儿“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自己去动手用脑获得知识。

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不能搞传统的注人式,消极地管束幼儿,等等。

这样的要求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对旧教育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

2.教育目标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应当是育人,培养国家民族所需要的新生一代,培养像陈鹤琴先生所指出的那种身体健康、能建设、能创造、能合作、能服务的“现代中国人”。

最新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

最新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启示

【其它】陈鹤琴(1892~1982),中国新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和幼儿园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

他所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科学化、大众化的现代幼教学说体系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直到现在,他的思想、学说仍闪耀着光芒。

一、“以儿童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与“五四”时代新教育运动的教育家以“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相一致,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中心是“儿童”,他曾这样写道:“旧式的教育是以社会为中心的,新式的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的。

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偏重社会而忽略儿童的,以(引自《旧式教育与新式教育的分别》,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注重社会而兼顾社会的。

”载《陈鹤琴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042页)毫无疑问,中国传统教育观念是以社会为中心的,如《三字经》、《弟子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启蒙读物,无一不是以遵守社会规范和禁止行为为前提,很少顾及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为儿童创造包括“好动”、“模仿”、“好奇”、“游戏”等特性的成长环境与条件。

在“民主”与“科学”的世界性新教育潮流中,尊重儿童的权利与价值,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本能、兴趣和习惯,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学习和创造能力日益受到教育家们的认同。

美国教育家罗格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总之,新教育尊重儿童的个性,以儿童生活的需要为转移。

旧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不问儿童能否接受,总要强迫儿童学习。

”(引自《新教育的精神》,载《陈鹤琴全集》第六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74页)在陈鹤琴看来,儿童作为独立个体,不仅是成人的预备,也具有自身的价值和人格,爱护儿童的天性,如“好动”、“好玩”、“饶舌”、“多嘴”等经常被成人视为“顽劣”现象而经常被禁止的行为实际上正是培养儿童个性的途径。

他将学校教育的要素归纳为儿童、教材和教师,其中“三者的关系,儿童是主体,教师度量儿童的能力与个性,用种种最适宜的方法,把教材介绍给儿童。

陈鹤琴家庭教育实践

陈鹤琴家庭教育实践

摘要: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实践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陈鹤琴家庭教育理念、实践方法以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家庭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陈鹤琴家庭教育理念1. 尊重儿童天性陈鹤琴认为,儿童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

家庭教育应尊重儿童的天性,关注儿童的个性发展,为儿童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

2. 培养儿童全面发展陈鹤琴强调,家庭教育应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道德、体质等方面。

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等素质。

3.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辅相成,两者应相互促进。

家庭教育应关注社会环境,使儿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4.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陈鹤琴强调,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长应具备一定的教育素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陈鹤琴家庭教育实践方法1. 生活教育陈鹤琴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家庭教育应关注儿童在生活中的点滴,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学习、成长。

例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会自理、自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游戏教育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陈鹤琴主张,家庭教育应充分利用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游戏,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

3. 情感教育陈鹤琴强调,家庭教育应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

此外,家长还应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责任感等情感素质。

4. 读书教育陈鹤琴认为,读书是提高儿童素质的重要途径。

家庭教育应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5. 社会实践教育陈鹤琴主张,家庭教育应关注儿童的社会实践能力。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参观展览等,让孩子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锻炼自己。

三、陈鹤琴家庭教育实践的现实意义1.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陈鹤琴家庭教育理念和实践有助于促进儿童在智力、情感、道德、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儿童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浅谈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浅谈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浅谈陈鹤琴的教育思想陈鹤琴,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文学作家,被誉为“中国儿童教育之母”,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中国儿童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融合了中西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人文精神,强调以爱心教育,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陈鹤琴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更好地理解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她对教育的根本观念和价值观的阐述上。

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智力、体魄、情感、意志、品德等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教育实践中,陈鹤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她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主动的探索过程,学生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在传授知识的陈鹤琴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她倡导以爱心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陈鹤琴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她主张教育应该是一种人格的塑造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精神。

在教育方法方面,陈鹤琴提出了“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感觉统合”等教育方法。

陈鹤琴主张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她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兴趣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知识。

陈鹤琴倡导启发式教学,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索问题。

陈鹤琴强调感觉统合的教学方法,她认为,学生的感知体验是对外界事物的直接认识,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这些教育方法,陈鹤琴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会知识,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强调以爱心教育、关注全面发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为核心,她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强调体验式教学。

陈鹤琴家庭教育观及对当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家庭教育观及对当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家庭教育观及对当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一、陈鹤琴家庭教育观的概述陈鹤琴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她对于家庭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

陈鹤琴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陈鹤琴看来,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1.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在陈鹤琴看来,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

这并不是说父母要放任孩子自由发展,而是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交流、分享生活经验等方式建立亲密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

2.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质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注重培养孩子的智力素质,但忽视了品德素质。

在陈鹤琴看来,良好的品德素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诚实、守信、勤奋等品德,让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3.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陈鹤琴看来,独立性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陈鹤琴家庭教育观对当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1. 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陈鹤琴认为,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

这意味着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

在当代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也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孩子建立密切联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护。

2. 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质在当代社会中,很多人都注重培养孩子的智力素质,但忽视了品德素质。

然而,良好的品德素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诚实、守信、勤奋等品德,让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3. 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陈鹤琴认为,独立性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当代儿童家庭教育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学会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学习著名教育家心得体会(3篇)

学习著名教育家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更新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在学习过程中,我接触了许多著名教育家,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我对几位著名教育家的心得体会。

一、陶行知的教育理念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他提倡“生活教育”和“社会教育”,主张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以下是我对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1. 生活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深感,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将教育融入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2. 社会教育:陶行知强调教育要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3. 教育与教学相结合:陶行知认为,教育是生活的,教学是生活的,生活是教育的,教学是教学的。

教师要将教育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他提倡“全面发展教育”和“和谐教育”,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以下是我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念的心得体会:1. 全面发展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2. 和谐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要追求和谐,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我认为,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与尊重。

3. 个性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深感,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领域茁壮成长。

三、杜威的教育理念杜威是美国著名教育家,他提倡“经验主义教育”和“儿童中心教育”,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陈鹤琴“活教育”的思想理念及意义

陈鹤琴“活教育”的思想理念及意义

陈鹤琴“活教育”的思想理念及意义陈鹤琴“活教育”的思想理念及意义摘要: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是在反对封建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是在学习国外进化的文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是在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继承与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

他吸取了中外教育中的先进思想和有益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道路、创造了“活教育”理论,其内容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

在我国幼儿教育不断发展,幼教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我国发展幼儿教育在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陈鹤琴;活教育;幼儿教育;启示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他自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提出“活教育”主张,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直到1947年在上海逐步整理出“活教育”的理论体系,这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1]“活教育”思想的形成,既是陈鹤琴长期教育实践概括和总结,又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中西文化与教育思想融和的产物。

一、“活教育”的实质(一)活教育思想的来源“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

这一理论既吸取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中关于“尊重儿童,重视实践”的正确主张,提倡儿童在教育活动中靠自己的智慧、独立思考去发现问题,从做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同时,又融汇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关于“生活即教育”、①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倡导“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创造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活教育”理论(二)什么是活教育陈鹤琴认为要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儿童,才能谈到教育儿童,这就是“活教育”,而不是死的教育,简单的说,活教育就是于“死教育”对立的教育。

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我们要活的教育,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课本也是活的。

我们尽量利用儿童的手、脑、口、耳、眼睛、打破只用耳朵听,眼睛看,而不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的教育。

陈鹤琴的儿童教育观

陈鹤琴的儿童教育观

陈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浙江省上虞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

东南大学成立后,任教授和教务主任。

后担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和南京师范学院校长。

1、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

2、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成儿童自觉的纪律性,这是儿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3、做父母的教育小孩子,应当以“循循善诱”为依归,不应当以力迫威胁为能事。

虽引诱和威胁都使得小孩子服从,但小孩子心里的愉快与不愉快则不可以道理计了。

4、做父母的不应当对小孩子多说“不不”,如果事属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禁止他行。

5、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

6、做父母的不可常常用命令式的语气指挥他们的小孩子。

如果必定要命令小孩子的时候,那末一定要叫小孩子服从的。

7、别人做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以辞色表示赞许和不赞许的意思,给小孩子听,给小孩子看。

小孩子生来无知无识,善恶是非的种种观念要慢慢儿在后天形成的。

平日做父母的对于善恶是非显出一种态度而小孩子听了看了无形中受着影响的,也是一个方法。

8、幼稚期(自生至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

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

9、不要骤然命令小孩子停止游戏或停止工作。

小孩子不仅喜欢做事的途径,也喜欢得着做事的结果。

我们现在遽尔叫他半途中止岂不是剥夺他对于做事成功的快乐,岂不是使他养成一种有始无终的坏习惯吗?10、游戏对小孩子有什么好处呢?游戏可以给小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

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注意游戏的环境,使小孩子得着充分的运动。

11、小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个人的感情去刺激他作事的动机,年纪大的时候,我们须教他明了作事是要顾到公共祸福的。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总结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总结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总结陈鹤琴是一位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她的活教育思想以“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创造发展”为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教育。

下面我将对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您进一步了解和学习。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她认为教育要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她提出了“三维成长”模式,即智力发展、品德素养和身体健康的平衡发展,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全面发展陈鹤琴认为,学生的兴趣和专长应该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关注。

她主张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她倡导的“项目制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探索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和谐发展陈鹤琴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灵和情感。

她强调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友善和合作精神,并提倡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

她主张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意识,使他们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参与者。

三、创造发展陈鹤琴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

她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核心,鼓励学生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她提倡开设创造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她的思想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倡导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和方法。

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品德和身体发展的平衡。

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情感教育。

最后,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

陈鹤琴小学教育研究之探索

陈鹤琴小学教育研究之探索

陈鹤琴小学教育研究之探索在教育繁荣发展的今天,我们回顾历史,有许多教育家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其中,陈鹤琴先生的小学教育思想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启示。

本文将围绕陈鹤琴小学教育研究成果展开,探讨其对于今天的小学教育有何借鉴意义。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他致力于小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小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受到西方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同时又植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土壤。

他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兴趣和特点,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陈鹤琴小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活教育”、“儿童中心”和“实用主义”。

陈鹤琴小学教育思想对今天小学教育的启示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陈鹤琴强调,教育要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尊重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

陈鹤琴认为,团队合作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教育过程中,要鼓励儿童参与团队活动,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团队协调能力。

强调实践和实用主义。

陈鹤琴倡导实践和实用主义,认为教育应该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儿童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要践行陈鹤琴小学教育思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者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充满爱心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特点,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陈鹤琴小学教育思想强调尊重儿童、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陈鹤琴对我的启发

陈鹤琴对我的启发

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是“中国幼儿教育之父”。

他不仅在学术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在人格方面,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陈鹤琴先生用“不失赤子之心”来形容,他说自己是一个很真诚的人,一个很纯朴的人,一个热情洋溢的人。

只有这样一个“富有赤子之心”的人,才能全心全意扑在孩子身上,才能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如此大的贡献。

陈鹤琴先生在病危时,已不能说话,但他用笔写下这样几个字:“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和奉献。

从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内容探索成长途径,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发:
1. 学习的能力:陈鹤琴先生在提出活教育之前,对杜威、蒙台梭利等等的教育思想有过深入的研究,并且在美国留学进行了解学习。

这启示我们,要保持学习的态度接受新的知识,以新的思想培养新时代的孩子。

2. 研究的能力: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重要途径,作为研究需要观察、推理、归纳、推测、总结等综合能力。

这需要我们学会研究儿童,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法。

陈鹤琴先生提出研究的很多方法,小组研究,综合研究等等,相信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的专业素质都能得到质的飞跃。

综上所述,陈鹤琴先生的精神、学术和教育思想对我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以身作则、倾其所有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

教育家精神体会与感悟

教育家精神体会与感悟

教育家精神体会与感悟1. 教育家精神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啊!就说孔子吧,他那有教无类的理念,影响了多少代人呀!想想看,如果不是他,多少人会被挡在知识的大门外呢?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家精神就是要无私地把知识和智慧传递下去,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长,这多重要啊!2. 教育家精神啊,那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比如陶行知,他提倡生活即教育,多厉害呀!这不就像是把知识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嘛,随时随地都能学习。

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这种精神,让教育变得无处不在吗?3. 哎呀,教育家精神真的太值得我们好好感悟啦!像苏霍姆林斯基,他对学生的关爱简直无微不至。

这不就跟我们对自己最宝贝的东西一样嘛,小心翼翼地呵护着。

我们也得像他那样,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呀,不是吗?4. 教育家精神呀,真的就如同春雨滋润大地一样!比如蔡元培,他的教育改革举措多牛啊!这就好像给教育这片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让它能茁壮成长。

我们难道不应该从他的精神中汲取力量,让教育变得更好吗?5. 哇塞,教育家精神可太神奇了!看看晏阳初,致力于平民教育,多了不起呀!这就像给普通人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我们是不是也要有这种精神,去帮助更多的人呢?6. 教育家精神简直就是宝藏啊!像张伯苓,为了教育事业那是全力以赴啊!这就好像是在挖掘一座无尽的宝藏,越深入越有惊喜。

我们能不被这种精神打动吗?7. 嘿,教育家精神真的太有感召力了!以陈鹤琴为例,他的儿童教育理念多先进呀!这就如同为孩子们点亮了一盏盏小灯,照亮他们的未来。

我们也应该这样去引导孩子们呀,对不对?8. 哇哦,教育家精神可太重要了!比如福禄贝尔,他的贡献多大呀!就像是给教育大厦添砖加瓦,让它越来越坚固。

我们是不是也得为这座大厦出份力呢?9. 哎呀呀,教育家精神真的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像蒙台梭利,她的教育方法多独特呀!这就好像是给教育的百花园中增添了一朵奇。

教育家精神实例

教育家精神实例

教育家精神实例
1. 教育家孔子,那可是无人不知啊!他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这不就像一个超级园丁,精心培育着每一棵小树苗吗?想想看,如果没有他,多少人的人生会失去方向啊!
2. 陶行知先生,他倡导生活教育,主张在生活中学习。

这不就如同点亮了一盏明灯,指引着学生在生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吗?他的精神多了不起呀!
3. 苏霍姆林斯基,他对学生的爱简直深沉无比!就好像阳光温暖着大地,他用爱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能有这样的教育家,真是学生们的幸运啊!
4. 福禄贝尔,重视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这不就是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欢乐的学习乐园吗?孩子们在其中尽情玩耍、学习,多棒啊!
5. 蒙台梭利,她强调要尊重孩子的天性。

这就像是解开了束缚孩子的枷锁,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成长,这种理念难道不值得我们赞叹吗?
6. 蔡元培先生,主张兼容并包。

那简直就是为教育界打开了一扇广阔的大门,让各种思想和知识都能涌进来,多厉害呀!
7. 杜威,提出从做中学。

这不正像是给了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让他们通过实践去探索和发现,这是多么明智的做法啊!
8. 陈鹤琴,他的“活教育”理念,就像一阵春风,吹开了僵化的教育模式,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能不佩服他吗?
9. 晏阳初,致力于平民教育,那可是为广大民众带去了希望的曙光啊!这不就像是黑暗中的火把,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多伟大啊!
10. 张伯苓先生,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就如同一位坚定的守护者,守护着学生们的成长和未来,他的付出难道不令人感动吗?
教育家们的精神就像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教育的道路,让我们不断前
行,去追寻更好的教育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9 11 15作者简介:陈秀云,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理事长。

2011年3月第2期南京晓庄学院学报J OURNA L O F NAN JI NG X IAO ZHUANG UN I V ERS I TY M ar .2011N o .2陈鹤琴与教育家精神陈秀云(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北京100078)摘 要: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开创者,他的奉献精神、道德情操与 实践出真知 的科学态度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

关键词:陈鹤琴;教育家精神; 活教育中图分类号:G 40 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7902(2011)02 0001 07在陈鹤琴先生的一生中,始终贯穿着为教育、为儿童奉献、奋斗、责任感和矢志不渝的教育家精神。

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先生曾这样评价: 他确实是一个很真诚的人,一个很淳朴的人,一个热情洋溢的人。

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真正热爱儿童,儿童也才能喜欢他 。

[1]人们称陈鹤琴先生是一个 不失赤子之心 的 大人 。

与中国许多老一辈教育家一样,陈鹤琴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信念坚定执着、品德高尚;待人真诚和蔼、充满情感;治学与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以及令人肃然起敬的外表形象,包括言谈举止、衣着穿戴与健康、乐观向上的性格。

几十年来,陈鹤琴一直以自己教育家的人格、品德、学识不仅得到学生们的爱戴,更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上世纪40年代,社会上有人称陈鹤琴为 儿童教育圣人 ;陶行知先生说他是 谦谦君子 ;俞子夷先生对他的描述是 永远微笑的儿童教育家 。

陈鹤琴先生正是这样一位教育家。

一、热爱儿童, 一切为儿童陈鹤琴经常讲的一句发自肺腑的话: 我爱儿童,儿童也是爱我的。

早在1914年23岁的陈鹤琴在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在船上他曾有过一次学医还是学教育的人生选择,最后他下定了决心: 我的志向是要为人类服务,为国家尽瘁 我是喜欢儿童的,儿童也是喜欢我的,我还是学教育回去教他们的好。

陈鹤琴是一个不失赤子之心的人,一个有纯爱精神和热情洋溢的人。

他对儿童的爱是基于爱国爱民的思想,要变老大中国为少年中国和振兴中华的宏大理想。

他一生做到了 一切为儿童,为一切儿童,为儿童的一切 。

1935年当战争步步逼近,在国家、民族和千百万儿童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形势下,陈鹤琴发表了一篇 对于儿童年实施后的宏愿 ,倡导全民族、全社会关爱和教育儿童,维护儿童的权益。

这是他的理想、抱负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宏愿 共有9条,其中第一、二、四条提出要 一切为了儿童 ;第三、九条强调要为儿童福利着想;第五、六、七、八条是对父母、教师和成人的要求。

(一)愿全国儿童从今日起,不论贫富、不论智愚,一律享受相当教育,达到身心两方面最充分的可能发展;(二)愿全国盲哑及其他残疾儿童,都能够享受到特殊教育,尽量发展他们天赋的才能,成为社会上有用的分子,同时使他们本身能享受到人类应有的幸福;(三)愿政府及慈幼机关为儿童福利着想,尽心设计,多予儿童以安全的保障;(四)愿全国各处从今以后,所有奴婢童工等不良制度,完全绝迹;(五)愿全国的父母、导师以及全国的成人们,随时随地本着 幼吾幼及人之幼 的古训,各就自己能力所及之处,保育儿童,救济儿童,感化儿童;1(六)愿今后全国的父母们,都具有教育的常识,切实了解儿童心理和儿童期的价值;(七)愿全国的妇女们,都自觉着母性的伟大,注重胎教和妊娠期的卫生,造就优良和健全的国民;(八)愿全国的教师们抱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去教导儿童,训练儿童,使他们成为健全的公民;(九)愿全国慈善家和一切成人们,对于凡百救济事业,先从儿童做起,遇到危险先救儿童。

[2]他提出对孩子要 从小教起,从小教好 ,开始时要教得好,否则第一次学坏了,长大再教育就要费力气也不容易改正,对习惯的养成、思想的形成或能力培养,无不如是。

而要 教好 则必须把儿童当做儿童,反对教育成人化倾向,处处以成人的意志来要求儿童,用成人的道德来规范儿童,不准儿童游戏,剥夺儿童一切活动倾向,摧残儿童的活泼天性。

他强调要尊重儿童,尊重每个儿童独特的个性,要重视儿童的力量,保护儿童的权利。

他历来反对以 威严 、以 畏惧 来恐吓儿童,代之以 爱 、 德 感化教育儿童。

他强调既要反对成人对儿童的歧视和严厉压制,也要反对对儿童的溺爱姑息。

他指出,要发现儿童的潜能和创造力,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掘出来。

他说过, 所有的孩子都是可以教育的 ,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方法 。

他认为儿童都是可爱的,包括所谓 顽劣 、 愚笨 的低能和残疾的孩子。

儿童的命运和将来的前途,大概操在教养他们的成人手中。

在教育儿童问题上,他感慨地说, 小孩子聪明得很,小孩子中间有许多瓦特、牛顿、爱迪生。

可惜我们不会教,没有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发掘出来,真不知埋没了多少人材,摧残了多少幼苗。

在抗战 孤岛 时期,他呼吁 保育民族幼苗 ,全力投入难民救济与教育工作,开办难民难童学校、报童学校、儿童保育院。

他在遭到敌特暗杀威胁被迫撤离上海前夕,心中最牵挂的是保育院里的孩子们。

据相关人士回忆,陈鹤琴离开上海前,把保育院的院舍、经费、人事和相关工作安排像 托孤 般一样样地交待给了留守的院长。

他曾先后二次参加救助儿童和儿童教育的国际会议。

一次是在1937年,陈鹤琴代表中华慈幼协会出席国际联盟(即联合国前身)在印尼爪哇召开的国际联盟远东禁贩妇女儿童会议,他起草了有关中国妇孺被贩卖情况的发言,还被推荐为小组专门委员,力争获得通过将远东妇孺禁贩局设在上海,并组织妇孺问题研究会、儿童保护会,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1948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捷克召开的国际儿童教育会议,会议的议题是 为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社会而教育儿童 ,他作了全世界儿童应该发扬 四互 精神的讲话, 四互 即互谅、互信、互尊、互助,倡导儿童国际友爱精神,发展国际儿童互助运动。

1940年在江西创办幼师,学校中除部分来自各县的初中毕业生,有从敌占区来的流亡学生;有从家里逃出来的童养媳,她们到了幼师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

有的学生家长追到学校里来要人,陈鹤琴就将学生保护起来免受迫害;有的学生从 幼师 毕业要上 幼专 ,无经费来源,学校安排她们勤工俭学,完成学业。

在学校里,学生亲切地称呼陈鹤琴为 校长妈妈 。

1943年日寇进犯, 幼师 从泰和前往赣州,所有大中学校都就地解散,惟独 幼师 仍在坚持。

他带领200多名师生跋山涉水向后方转移。

他表示: 我就是讨饭,也要带着大家走,一个都不能丢下。

在无钱、无粮、无交通工具的困难境遇里,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安全到达目的地。

在迁校时,他在给师生们的信中写道:我是你们的校长,也是愿意驮着你们奔走于荒漠中的骆驼,尽我的力,我要为你们寻找可以使你们休息、学习、工作、发展的绿洲。

只要我存在一天,我对教育事业,对你们,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我要斗争下去。

[3]从建校到几度转移,留下了多少催人泪下感人的故事,在患难中结下的生死与共的师生情谊刻骨铭心。

上世纪70年代,许多幼师同学退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南京看望 慈母校长 。

陈鹤琴在病重时,一边反复听着录音机中学生们的来信,一边在床上一遍遍呼唤着他们的名字。

他把自己与学生们联系在了一起,寄希望于她们去为幼教事业工作,为千千万万儿童谋幸福!1947年初,陈鹤琴筹建上海特殊儿童辅导院,他提出 为了要拯救这样多的特殊儿童从疾苦中解脱,使他们能对社会贡献其所能的贡献力量,必须广设特殊儿童学校,为他们开辟一条幸福的大道,给他们享受特殊的儿童教育。

[4]上海解放后,一些地方将特殊儿童教育机构并入民政福利部门管理,陈鹤琴多方奔走,终于争取到将自己创办的特殊儿童辅导院归到教育部门,他认为特殊儿童教育首先是教育,不是救济。

这所辅导院后来改成上海市聋哑2学校。

1951年8月,中央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在闭幕宴会上,陈鹤琴在发言中说道: 我今年60岁。

假如有人问我来生愿意干什么,我就回答说,我还是愿意做教师。

为什么呢?因为我喜欢小孩子。

1982年12月,教育家潘菽、高觉敷前来探望病重的陈鹤琴,此时他已不能说话,只能用笔在纸上写下歪歪扭扭的几个字: 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 。

这是他发自肺腑的心声。

爱 是教育家境界与精神的最高体现。

没有 爱 就没有教育!二、教育科学的开拓者陈鹤琴是我国教育科学最早的开拓者。

他是 五四 新文化运动后最早提倡借鉴西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吸收传统教育中的优秀成份,从中国国情出发,引进西方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改革旧教育、创造新教育的现代教育家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奠基人与开拓者。

1919年8月陈鹤琴在回国的邮轮上目睹了祖国的落后景象,决心用教育推动社会前进。

这时,正值国内以 科学 、 民主 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高潮,他一面在 南高师 和 东大 任教,一面投身于新教育运动中,革除旧教育弊端,推动新教育。

他进行了几项调查研究:首先,他抓住了反封建斗争中的青年婚姻问题,运用社会学的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用问卷的方法收集了631份答卷,归纳了青年对婚姻问题的见解,提出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与意见。

调查报告以 学生婚姻问题研究 一文发表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李大钊曾对这篇报告予以积极评价。

其次,陈鹤琴深感 民主 与 科学 必须向民众普及教育,但中国的大多数人不识字,而 成人上学时间短,所学的须简易切于实用,费时要少,收效要大;用最少时间,学最有用的字 。

与此同时, 小学一律改为国语和白话文,小学语文教材也必须选择最通用的字,哪种文字应先学,哪种字应后学 。

于是他从1920年起用了三年时间,从90多万字的白话文教材中选出4719个常用字编成我国第一本汉字查频资料 语体文应用字汇 ,开创了汉字字量的科学研究。

陶行知、朱经农编写的 平民千字课本 和他自己编写的 小学幼稚园课本 都是以此为用字根据。

20年代时, 南高师 和 东大 是全国新教育的中心,也是中国现代 科学教育 最早的策源地。

在郭秉文、陶行知等人的倡导下,涌现出陈鹤琴、郑晓沧、廖世承、孟宪承、涂羽卿、俞子夷等教育家群体,引入西方现代教育学说和方法,逐一进行中国化实验、实践。

他们对于引进西方教育思想抱着积极又冷静的态度。

他们深知,任何外来教育学说与方法都有是否适应本国国情的问题,决不能照搬套用。

如对于风靡一时的 道尔顿制 , 南高师 和 东大 的教育家最早提出了质疑。

在此期间,陈鹤琴参加了中国最早的教育科学团体 新教育共进社和中华教育改进社,积极从事心理测验研究的开创工作,作为该社进行科学教育重要内容,他编制了十余种中小学各科测验材料,并与廖世承合作著有 智力测验法 、 测验概要 两本专著。

在儿童教育研究方面,陈鹤琴目睹当时教育一味抄袭外国, 全盘洋化 ,他经过深入研究,对于福禄培尔、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学说作了明确的评价,他大声疾呼: 幼稚教育抄袭西洋不适合中国国情,不能使中国儿童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