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论文

合集下载

浅析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

浅析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

浅析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是20世纪哲学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对研究语言、思维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哲学思想在逻辑学、语言学、认知科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进行浅析。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主要围绕语言和现实展开,他认为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维特根斯坦强调语言的使用是其意义的关键,他认为语言的意义来源于它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

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语言游戏”的概念,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活动,并在各种不同的社交场景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维特根斯坦关注语言的限制和可表达性。

他认为语言只能表达符合逻辑规则的事物,对于那些超出语言能力的领域,语言是无法捕捉和描述的。

维特根斯坦提出了“沉默说教”的概念,即当语言无法表达事物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保持沉默。

他认为沉默并不是一种无能,而是一种对语言的尊重。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还涉及到逻辑学和认知科学。

他提出了“逻辑分析”的观点,认为逻辑是语言的基础,并用逻辑语言来描述和分析事物。

维特根斯坦还对心理学和认知过程进行了研究,他强调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密切联系,并认为思维是一种内在的语言活动。

维特根斯坦还对伦理学和宗教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

他认为伦理学是关于言行的问题,并提出了“言行一致”的原则。

他还对宗教问题提出了怀疑和反思,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个人的体验,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上。

他认为语言的意义来源于其在社会实践中的使用,强调语言游戏的重要性。

他对语言的限制和可表达性进行了探讨,主张在语言无法表达的领域保持沉默。

他反对哲学作为概念分析的方式,强调将注意力转向实际问题。

他还涉及逻辑学、认知科学、伦理学和宗教问题。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是一位伟大的逻辑哲学家,他的逻辑哲学被广泛地用于研究和教学中。

他的著作是逻辑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两本书,分别是《论语法》和《论演讲》。

维特根斯坦从认识论、实践论和逻辑论三方面发展出全面的哲学系统。

他主张,逻辑论要基于经验和观察。

他认为,一个思想只有在经过经验和观察的证实,才能够被看作是真实的。

他把这个证实程序称之为演讲,而经验的推论的结果就构成了推论语法。

维特根斯坦的关于演讲的论述,是一项伟大的贡献,他认为演讲的本质就是“把潜在的经验与实际的经验相结合,产生综合的结论”,让演讲获得有效性和准确性。

另外,维特根斯坦还强调了“动词语法”,他认为实际的经验是构成思维的连续性关键,比如“犹太人聚集在一起”,他用活动词说明了演讲本质是“犹太人聚集”。

维特根斯坦丰富了逻辑学的概念,并对哲学学科的学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的思想早已被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们推崇,并且广泛应用于学术、科学研究和思想领域中。

他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作品也是影响深远的。

科学家们称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也是迄今为止最有意义的对话。

维特根斯坦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当代哲学、科学和文化的学术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仍然被体育和学术界所推崇。

他的著作不但是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两部书之一,还丰富了推理和思想的内容。

浅析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

浅析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

浅析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被誉为逻辑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和语言哲学的先驱。

他的思想对20世纪以及当今世界的哲学、认知科学、语言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哲学思想虽然极富争议,但无疑是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和自我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他的生平、哲学思想的发展以及其对哲学的影响三个方面对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进行浅析。

一、生平维特根斯坦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成长在一个富有的家庭。

他在维也纳大学学习了数学和工程学,后来转向哲学,成为弗雷格的学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奥地利军官参加了战争,这段经历对他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结束后,他回到维也纳大学继续学习,并开始了他的哲学研究。

在他的一生中,他曾多次放弃哲学研究,寻找其他事业,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哲学。

他的著作《逻辑哲学论》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他的思想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多次转变,但一贯的主题是语言的本质和哲学的方法。

他于1951年在剑桥去世,留下了一系列关于语言和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

二、哲学思想的发展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早期和晚期。

早期的维特根斯坦受到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他认为哲学应当是科学的延伸,应当像其他科学一样,仅仅关注语言的实际使用,而不是对抽象概念和形式逻辑的思考。

他在《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语言游戏”理论,认为语言是由各种有着不同规则的“游戏”组成的。

人们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语言,就像在不同的游戏中使用不同的规则一样。

这个观点对后来逻辑实证主义和语言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晚期的维特根斯坦则对他早期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

他认为语言不是一个相对客观的事物,而是受到情境和使用者的主观影响的。

他反对形而上学和抽象思维,主张哲学应当关注日常语言的使用。

他强调语言的限制和不完备性,认为语言无法准确地描绘现实,但却是我们思考和交流的唯一手段。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论文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论文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论文摘要:作者通过对苏格拉底思想、及对自己早期词与物一一对应思想的批判,阐述了名称在特定语言游戏中才有意义的思想,指出不能通过讨论绝对简单对象来一概了解事物的根源。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语言哲学问题,在他看来哲学就是语言分析,哲学史上的争论大多是由于误用了语言所致,哲学的任务在于澄清语言的意义,《哲学研究》是阐明他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他通过对“语言游戏”的研究,整个地扭转了哲学发展的方向,并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关于哲学和语言的观念。

下面我们看一下45至47节,在这三节中作者主要就命名及词与物一一对应等问题进行了论述,结合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思想我们可以能好的理解这三节内容,维特根斯坦认为名称的使用必须保证名称对象的存在,45节第一句话“指示词‘这个’决不能没有承担者”。

在这里作者批评了自己早期名称没有承担者仍然有意义的思想,接下来作者在46、47节阐述了名称在什么情况下才有意义。

46节中作者首先阐述了苏格拉底名称是表示简单元素的思想,“对自在自为存在的事物我们只能加以命名,而不可能对其做出任何别的规定,”“对任何一个原始要素都不可能做出说明;对于它来说,除了单单一个名称以外,什么也不可能有;它的名称就是它所具有的一切。

这些要素的名称结合在一起就成了说明性的言语,因为言语的本质就是名称的结合。

”作者对这种思想持反对态度,苏格拉底认为事物都可以分解为最小元素,我们给最小元素命名来了解最小元素,通过最小元素的结合我们又可以把握世界,了解世界,而维特根斯坦认为讨论绝对简单对象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命名是没有意义的,名称只有在语言游戏中才是有意义的。

接下来作者通过以下几个例子来论述这个问题:椅子的例子,椅子的简单组成部分是什么?“是小块的做椅子的木料,还是分子或原子?”以及在何种意义上是“组合的”?椅子的组合有多种情况,我们不清楚所说的是哪一种组合性,所以绝对地说“椅子的简单部分”是根本没有意思的。

关于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语言观启示论文精选

关于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语言观启示论文精选

关于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语言观的启示论文摘要: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发展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后期思想可以说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在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语言观表现为意义指称论和语言界限;在后期,其哲学中的语言观表现为家族相似性、规则悖论和私人语言,在这期间他提出了著名的语言游戏说,认为语言重在参与,只有在语言中才能分析出具体语言的意义,给当代语言和哲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启示,研究视角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论文关键词:后期;哲学;语言观;启示一、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综述上世纪的头20年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前期阶段,其思想主要来源于弗雷格和罗素,强调以逻辑构造世界,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澄清命题的意义。

对逻辑实证主义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前期的代表作为《逻辑哲学论》(1921)。

30年代之后他的思想发生重大转变,他部分地受到摩尔、莱姆塞以及19世纪的德国语言学家毛特纳等人的影响,注重正确使用日常语言,强调语言的不同用法和语言的约定性质,代表作为《哲学研究》(1953)。

后期研究的实质是对语言和事实的区分,尤其是对日常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用法的研究,注重语词的意义和应用。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言观前后期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前期研理想语言,认为语言是现实的逻辑图画,这些观点都严重脱离了生活形式;他在后期转向了研究日常语言,认为语言的意义重在使用之中,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的背景之下研究语言的使用,提出了重要的理论——家族相似性。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家族相似性、规则“悖论”和私人语言,他的这些语言观给现代哲学研究和语言研究带来了很大启发。

二、家族相似性的启示维特根斯坦用家族相似性来界定语言游戏间的关系,把语言游戏的关系比作家庭成员的关系,描述了语言之间的相似性,但否认语言本质说。

关于维特根斯坦批判语言具有本质这一点,国内外很多研究维特根斯坦的学者观点不一,但是家族相似性促成了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的产生,给语言学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这一点儿无人能否定。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语言分析哲学探讨论文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语言分析哲学探讨论文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语言分析哲学探讨论文摘要: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阐释了分析哲学的内容和分析哲学的基本思想,首先,我们的语言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分析,有些语言是没有逻辑没有意义。

其次,语言应分析它控制范围之内的东西,不能超越界限分析。

最后,语言分析应合乎逻辑,语言分析者应具备辨别语言是否合乎逻辑的能力。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分析哲学;逻辑哲学论一、分析哲学概念辨析与我们之前所接触的哲学的概念有所不同,之前接触的哲学的概念“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研究最基本和最普遍的问题”分析哲学认为,传统哲学关于形而上学的思辩是没有意义的,逻辑分析以最客观的方式阐明其含义。

维特根斯坦在本书中这样描述哲学:哲学不是自然科学之一,哲学著作从本质上来看是由一些解释构成的,哲学的成果不是一些哲学命题,而是命题的澄清,可以说没有哲学思考就会模糊不清。

1p45维特根斯坦认为分析的内容是人类的思想和语言,而分析的结果则是揭示思想以及语言的形式必然反应实在的结构。

2p247哲学应当为能够思考的东西划定界限,也就是说,即分析哲学为自然科学划定界限,也为自己设定了界限,应该确定哲学研究的范畴而不是问题都可以探索。

维特根斯坦极其重视语言在哲学分析中的作用,并将语言分析视为哲学分析的最重要的任务,并终生为之努力。

像所有语言分析学家一样,维特根斯坦认为所有的问题归结为语言的问题,语言的混乱是诸多语言问题的争论点,此同时,维特根斯坦反对建立庞大的哲学体系,他指出,即使是分析哲学也仅仅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或语义分析,强调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特别是要以数学和物理为模版建立自己的理论,使得概念和论证达到社会科学那样精确程度。

二、分析哲学逻辑要弄懂分析哲学的逻辑,首先要弄懂分析哲学中所使用的一些常规概念,比如事实、事态、世界、对象、命题、记号、命题、语言等。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这样阐述:事实是有一个、两个或者多个事实组成的复合物;事态不是由其他事实组成的事实;3p28世界是指存在的事态的总体;4p29对象是指不变者、实存者都是对象,但他们的配置是可变的,是名称的指谓,名称在命题中代表对象;5p27命题记号是指命题记号即是事实,是对象的代表,命题只能说事物是怎样,而不能所事物是什么,语言即命题的总体。

维特根斯坦哲学性质的论述研究

维特根斯坦哲学性质的论述研究

23后人通常认为维特根斯坦和恩格斯一样都想要终结哲学,并对他进行责难。

当然,也有人对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持赞同、支持的态度,罗蒂支持者之一,但人们却对这种支持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对笔者而言,重要的不是人们如何评价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尝试,更重要的是笔者坚信维特根斯坦本人都不认为他终结了哲学。

维特根斯坦终其一生都在坚持“哲学不是一门学说,而是一项活动”[1],并在其学术实践中不断努力。

在他早期的著作《逻辑哲学论》中,哲学是对思想和语言的逻辑澄清活动;在后期的《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指出“我们不会提出任何一种理论”[2],哲学被规定为是对日常语言进行观察、描述的活动。

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的新定义—哲学是一项活动而不是学说的观点,对传统哲学而言是一种批判更是一种超越,以至于让后人误会他终结了哲学。

本文通过对维特根斯坦文本的分析来说明,维特根斯坦并没有终结哲学,而是在拯救哲学,为哲学寻找出路。

一、前期的哲学澄清活动在《逻辑哲学轮》这本书中,维特根斯坦一开始就明确指出这本书就是为了处理哲学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基于对我们的语言逻辑的误解”[1]。

维特根斯坦通过这本书想要说明语言可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说明不能做什么;进而论证什么是可思考、什么不可思考。

他说“哲学的目的是从逻辑上澄清思想。

哲学不是一门学说,而是一项活动。

哲学著作从本质上来看是由一些解释构成的。

哲学的成果不是一些‘哲学命题’而是命题的澄清。

可以说,没有哲学,思想就会模糊不清;哲学应该使思想清晰,并且为思想划定明确的界限”。

[1]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需要三种逻辑分析活动:第一,对思想进行逻辑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可思考的边界。

在他看来这是可能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为能思考的东西划定界限,从而也为不能思考的东西划定界限”[1]。

这样一来就需要借助语言,因为“思维是一种语言”[3]。

第二,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可说与不可说的分界线。

凡是可以言说的东西不仅是可以清晰地说出来,还可以清楚地思考。

浅析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

浅析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

浅析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维特根斯坦主要的哲学著作有《逻辑哲学论》第一卷和第二卷,《哲学研究》等。

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对哲学研究方法和哲学问题的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语言哲学、逻辑哲学和哲学研究方法等方面对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进行浅析。

首先要明确的是,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是存在一定变化和发展的。

早期的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了所谓的“逻辑实证主义”,强调语言和现实的对应关系,试图用逻辑形式去分析语言和思维。

但是后来的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了“语言游戏”的概念,认为语言是用来表达意义的一种活动,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语言的意义是由使用语言的规则所决定的。

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早期的观点,说明了他的思想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方法上也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他自称是“治疗性的哲学家”,强调哲学不是在寻找真理,而是在揭示语言的误解和混淆。

他认为许多哲学问题是由于语言的误解而产生的,所以解决哲学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语言进行分析和澄清。

他主张通过分析和澄清语言来解决哲学问题,并尝试建立一种“哲学的清晰图景”。

这种方法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起了不少哲学家的关注和研究。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是非常复杂和深刻的,涉及到语言哲学、逻辑哲学和哲学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

在语言哲学上,他提出了“语言游戏”的概念,强调了语言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在逻辑哲学上,他挑战了传统的逻辑实证主义观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逻辑观点;在哲学研究方法上,他提出了一种治疗性的哲学方法,强调了语言的分析和澄清。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语言哲学对于现代哲学和语言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深入探讨了语言的本质、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的限制和可能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

首先,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他认为语言是我们表达和交流思想的方式,而思想则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

他强调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指出了语言的局限性。

他认为语言只能描述那些可以被言说的事物,而对于那些无法言说的事物,语言是无能为力的。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语言的功能和限制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维特根斯坦关注语言的使用方式。

他认为语言的意义是通过其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来确定的。

他提出了“语言游戏”的概念,认为语言是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使用的,不同的语言游戏有不同的规则和规范。

他强调了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并主张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语境来理解和解释语言的意义。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语言的多义性和语言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启示。

此外,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的逻辑结构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认为语言是由一系列语言游戏构成的,每个语言游戏都有自己的语法和规则。

他强调了语言的逻辑结构和语法规则对于理解语言的意义和运作方式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语言游戏”和“语法”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语言的逻辑结构来揭示语言的运作方式。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的运作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的哲学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思考。

他认为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是语言的意义和语言的真理性。

他提出了“语言游戏”和“语言的形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语言的真理性来探讨语言的意义。

他认为语言的真理性是通过语言的使用和语言的规则来确定的,而不是通过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的。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真理性具有重要启示。

总结起来,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对于我们理解语言的本质、语言的使用方式、语言的逻辑结构以及语言的哲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的象论西方哲学论文

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的象论西方哲学论文

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的象论西方哲学论文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分属于现代西方哲学中很不同的哲学思潮。

两者的治学风格更是相距甚远。

然而,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似乎有某种相通之处。

因此,当我们得知维特根斯坦在1929年对于海德格尔的存在及畏惧的思想--它通常是分析哲学家们(比如卡尔纳普)眼中的最糟糕的形而上学样本--表示理解甚至赞许时,就并不感到多么吃惊。

本文就将致力于探测这两位影响深远者之间的思想的而非所谓“神秘主义的”关联。

具体的作法则是去考察他们两人都涉及到的一个题目:象。

这个词在德文中是“Bild”;在英文中被译为“picture”(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或“image”(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

一、维特根斯坦图象论中的构成识度“构成”这个词在本文中大致意味着“使得某物当场出现并可能”,特别要与“对某种现成物的表象”及“由某些我们已熟悉的基本单位组成”这样的意思区别开来。

《逻辑哲学论》中的“Bild”通常被翻译成“象”或“图象”,并且被不少哲学家,比如罗素、派尔斯和马尔克姆,理解为表象意义上的图象,因而失去了它的构成含义。

按照他们的看法,维特根斯坦的图象理论意味着命题图象以对应的方式来表象由对象组成的事态(Sachverhalt)或原子事实,即命题中的名词(比如,“苏格拉底”、“智慧”)以及这些名词之间的组合关系(比如“苏格拉底具有智慧”)对应于现实中的对象和由这些对象组构而成的可能样式。

这是对图象论的一种从本质上有缺陷的解释,因为它没有看到此图象的一个关键的功能,即正是通过图象的构成性,上面讲的对应式的“表象”才可能。

由于这个缺陷,这种有还原论倾向的解释(即认为“对象”是一种现成实体,由它组合成事态)很容易被转变为一种关于意义的经验主义标准。

并且,按照这种看法,维特根斯坦所坚持的命题的逻辑形式本身不可被表达的观点是古怪的、乃至反理性的。

比如,罗素和卡尔纳普就认为,虽然一个语言可能无法被用来表达它自己的逻辑形式,但却可用呓椎脑镅岳幢泶镎飧鲇镅缘穆呒问健本文的这一部分将要论证维特根斯坦图象理论的非还原论的以及非唯理论的本性,我称之为“构成的识度”。

体验哲学与维氏后期语言哲学论文

体验哲学与维氏后期语言哲学论文

体验哲学与维氏后期语言哲学论文体验哲学与维氏后期语言哲学论文一、后期哲学与体验哲学简述近年来,维特根斯坦fLudwigWittgenstein)的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在Springerlink数据库我们发现2000—2013有关他的论文有2500多篇,论著120多部。

国外语言学界对维特根斯坦相关思想的研究比较深入,如索绪尔和维特根斯坦关于语法任意性的对比研究、马林诺夫斯基和维特根斯坦的关于语境的对比研究、乔姆斯基和维特根斯坦关于语言规则的歧合、塞尔对维特根斯坦有关意向性思想的发挥、奎因的翻译的不确定性等等。

许多维特根斯坦研究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语言转向始于维特根斯坦。

当前国外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后来轰轰烈烈的语用学发展就是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展开的。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改变了他的前期思想,有很多的思想虽然与前期思想有联系,但是有些思想是完全相反。

在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著作《逻辑哲学论》中反复强调哲学研究是对活动的说明,但是到后期著作《哲学研究》就指出哲学是一个纯粹的描述活动,因此,后期维特根斯坦抛弃了早期的“图像说”。

由于受弗雷格、罗素等的思想影响,前期维特根斯坦主要采用数理逻辑和推理的方式来进行哲学研究,而在后期他认为哲学研究的混乱就在于我们对语言及语言形式本身的错误理解和运用,总是用新的说明来说明久的问题,因此人类就陷入了语言的漩涡,因此要解决哲学的问题,首先要解决语言的问题,在这个假设前提下,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语言游戏理论”,并提出了“意义使用观”。

“意义使用观”指一个词在语言中的使用就是它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家族相似性”和“生活形式”两个概念,至此形成了维特根斯坦的完整语言哲学观。

体验哲学主要包括三项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

心智的体验性认为:我们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而是由我们的身体经验所形成,特别是由我们的感觉运动系统所形成。

哲学毕业论文形而上学逻辑哲学论文

哲学毕业论文形而上学逻辑哲学论文

形而上学逻辑哲学论文1.事实与事物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一定可以“勾画出世界的图像”,因此世界必然可以认知的。

基于这个观点,维特根死坦首先否定了传统的以事物为基础的形而上学,他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体,不是事物的总体。

”换言之,维特根斯坦所建立的是“事”的哲学而不是“物”的哲学。

传统的物的哲学中,形而上学是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去认知物体的属性、性质、实体和本质,去“追求经验背后的形而上学问题”,进而又涉及到一般与个别的问题,最终我们考察的对象从存在物上升到存在本身。

这种哲学注定是无法实现的,从休谟开始,人类能认识存在本身就收到了批判,到康德把“物自身”,排除了认识论领域,这一形而上学观点就被否定了,因为它要求我们去认识超出理性认知的对象,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维特根斯坦把事实作为世界的基本组成,他说“世界是事实的总体”,“世界分解为诸事实”。

2.事态与对象事态原先被罗素翻译为原子命题,即事实的组成部分。

维氏认为事态是最基本的事实,事实要么是事态,要么是事态的复合。

但是反过来,事态并不一定是事实,因为事态包含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实,不仅是在世界中真正发生了的事实。

“事态是对象(事物)的结合”,事态就是事物在世界中存在的载体,事物通过在事态中与其他事物相结合来存在,它的本质就是能出现在各个事态当中。

对象在事态中与其他对象结合的方式称为事态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包含在对象之中的,对于一个对象,它与其他对象所有的可能的结构也就是所有他能构成的事态,维特根斯坦称之为对象的形式。

这种形式是始终不变的,因此,给定了一个对象,就相当于给定了它的形式,也就给出了含有该对象的所有事态,“如果给出了所有的对象,那么同时也就给出了所有可能的事态”,因此,事物的本质就是存在于诸事态当中,当我们知道一个对象,就等同于知道了它出现于诸事态中的可能性。

维特根斯坦同时规定,世界的形式即是所有对象的形式的总和。

对象的可能的事态构成了对象的形式,它是不变的,而对象的外在性质,即哪些事态成为了事实则是可以变化的,称之为对象的配置。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20世纪逻辑哲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本文将围绕这一论文展开讨论,探究维特根斯坦对逻辑、语言和哲学的独特见解。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了一种语言哲学的观点,即语言是哲学研究的核心。

他认为人类的思考和交流都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结构和使用方式,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因此,要理解哲学问题,就必须先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运作机制。

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语言游戏”的概念,将语言比作一种游戏,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规则对应着不同的语言游戏。

每个语言游戏都有自己的语境和规则,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理解和使用。

维特根斯坦指出,哲学问题往往源于对语言的误解或滥用,只有理解了语言游戏的规则,才能正确地回答哲学问题。

维特根斯坦对逻辑的看法也具有独特性。

他认为逻辑是语言的一部分,是语言游戏的一种规则。

逻辑规则决定了语言的合理性和推理的准确性。

维特根斯坦反对将逻辑作为一种独立于语言的抽象形式,他主张逻辑是通过语言的使用和交流中建立起来的。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还对语言的表示能力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语言只能表示事实和描述现实,而对于那些无法被事实所描述的事物,语言是无能为力的。

这一观点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人们对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深入思考。

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的态度也体现在他对哲学问题的处理方式上。

他认为许多哲学问题是由于语言的迷思和混淆引起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澄清语言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维特根斯坦主张,哲学应该成为一种严谨的语言分析学,而不是一种模糊的抽象思辨。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对于当代哲学和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思想引导人们重新审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推动了语言哲学和逻辑学的研究。

他的观点也与其他哲学家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哲学界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对于逻辑、语言和哲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论述深入浅出,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和澄清,揭示了哲学问题的本质和解决之道。

我最喜欢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作文

我最喜欢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作文

我最喜欢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作文英文版My Favorite Philosopher: WittgensteinPhilosophy has always fascinated me, and among the many great thinkers who have contributed to this field, one name stands out: Ludwig Wittgenstein. His ideas and theories have resonated with me deeply, making him my favorite philosopher.Wittgenstein's journey in philosophy was unique. He began his academic career studying engineering but later shifted to philosophy, eventually becoming a professor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His work, particularly the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revolutionized the field of philosophy.What吸引了我most about Wittgenstein's philosophy is his emphasis on the limits of language and the impossibility of absolute truth. He believed that language can only describe what we already know, and that there are certain aspects of reality that are beyond words. This idea resonates with mebecause it reminds me of the limitations of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the importance of embracing uncertainty.Wittgenstein also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context of language. He believed that the meaning of words changes depending on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y are used. This idea challenges the notion of absolute truth and encourages us to question our assumptions.In addition to his theories, Wittgenstein's life itself was an inspiration. He led a modest life, focusing more on his work than on material possessions. His dedication to philosophy and his quest for truth are admirable qualities that inspire me to pursue my own passions with sincerity and dedication.In conclusion, Wittgenstein's philosophy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my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His ideas about the limits of language, the impossibility of absolute truth,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ual understanding have shaped my view of reality. His life and work are an inspiration tome, and I am grateful for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from such a brilliant thinker.中文版我最喜欢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哲学一直让我着迷,而在众多为这一领域做出贡献的伟大思想家中,有一个名字脱颖而出: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西方现代哲学史论文

西方现代哲学史论文

西方现代哲学史期末论文论文题目: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穿越平行世界系别:外国语言文学系专业:英语年级:10级学号:20101151122姓名:爱新觉罗·闿琛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理论研究——穿越平行宇宙一、引言霍金在他的《大设计》的序言中曾写到:“哲学已死”。

不得不说霍金的这句话中无可避免的流露出了对于近现代哲学发展的一种“哀其不争,怒其不幸”的意味。

的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神学即宗教的衰落,人类渐渐失落掉的是对于我们所存在的宇宙的敬畏之心。

与之相生的并不是人类对于所处世界的谦卑的探索,反而是一种自掘坟墓式的毁灭性进步。

在这种情况下,“我是谁?我从何而来,又将到何而去?”成为了濒死的哲学近乎无解的命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天才横空出世,就这么闪现在世人中。

如果对于乔布斯来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改变世界”,那么这位天才的出现,则是为了颠覆这个世界,彻彻底底的颠覆。

是的,他名至实归的近乎完美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甚至,他在后来得以颠覆了自我。

他就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真理的陪审官”。

在追随这位天才的过程中,我得到的启示浩如烟海,但最能拨动我灵魂深处的高音弦的(也是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他关于世界本源认识的理论。

二、基本理论阐述1.“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

”在这之前的哲学思想中,对于世界的阐述基本上都是围绕物质世界的物理学上的或者化学上的变化展开的。

较为典型的来说,希腊哲学总是围绕着“一”与“多”的问题在打转。

在这個希腊哲学发展的最初期,已经有了“一”的观念。

贤者之士从实体的连续变化历程及生死的交替更迭中,想到宇宙有一共同的本原,看出了必有某种恒存之物,那就是最初的某物。

因此,爱奥尼亚的哲学或宇宙论主要是想尝试決定万物的原始因素或原质(德語:Urstoff)。

泰勒斯(Thales)宣称是水,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说是“氣”,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则说是火,他们虽然各执一辞,但都认为它是物质的,而且相信它只有一个。

《透过维特根斯坦后期数学哲学思想解析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范文

《透过维特根斯坦后期数学哲学思想解析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范文

《透过维特根斯坦后期数学哲学思想解析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篇一一、引言维特根斯坦与哥德尔,两位哲学与数学领域的巨匠,各自在其领域内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维特根斯坦的后期数学哲学思想,强调语言、逻辑与数学基础之间的紧密联系,而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则揭示了形式化数学系统的内在局限性。

本文旨在透过维特根斯坦后期数学哲学思想,深入解析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内涵与意义。

二、维特根斯坦后期数学哲学思想概述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一个从早期到后期的转变。

早期维特根斯坦强调语言的图像理论,认为语言是对现实世界的图像反映。

而后期,他转向了语言游戏说,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交流、沟通形成的。

在这种观点下,语言、逻辑和数学被视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

对于数学,维特根斯坦强调其基础在于语言和逻辑。

他认为,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达,而语言的清晰性和准确性则依赖于逻辑的严谨性。

因此,数学的基础在于语言和逻辑的相互关系。

三、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提出与内涵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是数学逻辑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它揭示了形式化数学系统内在的局限性。

该定理表明,任何一个足够的强大的形式化数论系统,都包含着无法证明的命题和无法证伪的命题。

这一发现对于数学基础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提出,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数学的基础和逻辑的严谨性。

它表明,即使是形式化最为严谨的数学系统,也存在着无法解决的难题。

这一发现对于我们理解数学的本质和人类思维的局限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透过维特根斯坦后期数学哲学思想解析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维特根斯坦后期数学哲学思想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两者都强调了语言、逻辑和数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维特根斯坦认为,数学的基础在于语言和逻辑的相互关系,而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则揭示了形式化数学系统中的逻辑局限性。

其次,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为理解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透过维特根斯坦后期数学哲学思想解析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范文

《透过维特根斯坦后期数学哲学思想解析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范文

《透过维特根斯坦后期数学哲学思想解析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篇一一、引言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是现代数学和逻辑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成果,它揭示了形式化系统内含的逻辑限制与自洽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而维特根斯坦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后期数学哲学思想对数学基础、逻辑与语言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维特根斯坦后期数学哲学思想,进一步理解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内涵与意义。

二、维特根斯坦的数学哲学思想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在后期转向了语言游戏论,他强调语言和逻辑系统的实用性和社会性。

在数学哲学方面,维特根斯坦提出,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游戏,它与其他语言游戏一样,都受到特定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制约。

数学概念和命题的意义并非独立于语言游戏而存在,而是依赖于使用它们的语境和规则。

三、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概述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是关于形式化系统内一致性与可证性的著名结论。

在逻辑学和数学中,一个形式化系统试图包含所有的数学真理,并遵循一套严格的推理规则。

哥德尔证明,这样的系统不可能同时满足一致性和完全性。

即不存在一个有限的形式化系统可以证明其自身的所有数学命题,也不可能在有限步骤内验证其自身的所有一致性。

四、维特根斯坦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关系维特根斯坦的后期数学哲学思想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呼应的。

首先,维特根斯坦强调数学语言和概念依赖于特定语境和规则,这反映了数学真理的相对性和社会性。

而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则揭示了形式化系统内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张力。

其次,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游戏具有不可穷尽性,即任何试图完全定义和描述世界的尝试都将是徒劳的。

这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所揭示的形式化系统的局限性相吻合。

五、透过维特根斯坦视角解析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从维特根斯坦的视角来看,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所揭示的形式化系统的局限性,实际上是语言游戏和数学概念本身的内在限制。

这种限制并非源于外部世界的不可知性,而是源于我们对世界的描述和理解的局限性。

哲学毕业论文逻辑哲学论的视角剖析西方哲学转向论文

哲学毕业论文逻辑哲学论的视角剖析西方哲学转向论文

逻辑哲学论的视角剖析西方哲学转向论文《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的重要哲学著作,对当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这本著作的重要结构并没有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

在本文中,我试图通过对这本书的基本结构的重新诠释,指出它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基本趋向,特别是向我们揭示了西方实践哲学的可能的未来走向。

一《逻辑哲学论》的基本结构我们知道,《逻辑哲学论》全书不到三万字,是由若干条格言式的命题构成的,从字面上看,全书共有526条,按照重要性来划分,共分为7个部分,这7个部分也就是7个主要命题。

这7个命题是维特根斯坦经过精心安排和组织的。

从这526条命题,或者说从7个主要命题的分类来看,我们大致可以把它们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书中的命题一和命题二,这个层次主要讨论的是关于世界逻辑构造的逻辑原子主义思想。

这部分被看做是全书份量较轻的一部分,因为两个命题部分总共只有86条,占全书的比例很小,但却构成了全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维特根斯坦的基本思路是,由于世界是由那些所发生的事情构成的,而所发生的事情又是一切事态的存在和不存在的总和,在这个意义上,所有发生的事情构成了世界,而所有事态的存在或不存在的总和又构成了那发生的事实。

所以,维特根斯坦似乎是把世界的构造看做是哲学思考的出发点,我们暂且不论这种理解是否正确,那么至少可以断定,维特根斯坦是想把对世界的逻辑思考看做是其哲学的基础部分。

第二个层次是全书的第三和第四大命题,这两个命题加起来共有183条,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命题与世界关系的图像论,这被看做是《逻辑哲学论》中提出的代表性的观点,也被看做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的主要思想。

如果说在第一个层次中谈到的逻辑原子主义,或仅仅是以逻辑的思想有某种契合的话,那么,在第二个层次中,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图像论,则完全是根据自己对于命题和世界的全新理解,特别是关于以命题来描绘世界的这种思想而提出的一种全新观点。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摘要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摘要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摘要
维特根斯坦从《哲学研究》重开哲学局面,他发现,事实上语言有着与生活同样丰富的众多功能,在意义上能够对应于生活的所有实践活动,生活有多少事情,语言就有多少功能,这意味着语言不是对应于事物,而是对应于生活。

这个发现听起来似乎平白无奇,而正是维特根斯坦苦苦寻求的结果,即生活的真实正是朴素无奇的,而如果朴素无奇能达到无需提问题的地步,思想就没有病了。

意思是说,语言的华丽幻觉正是思想的病态,是产生各种伪问题的根源。

只要回到平白无奇的事实,就会发现哲学问题悄悄“消失了”,尽管那些伪问题从来没有被解答,只是退场了,不再搞乱我们的心智,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这才是思想的健康状态,即思想发现自身没病了。

那些暗语般的哲学“专业语言”,就是思想有病的症状,因为它们不属于共同的生活形式,也没有表达共享的生活内容。

维特根斯坦自己的哲学写作就是对他所理解的朴素健康语言的证词。

《哲学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因为语言的晦涩不等于思想的深刻,哲学问题是每个人共同面对的生活问题,而不是专家专用的技术问题。

维特根斯坦认为,暗语黑话中并没有什么微言大义,如果没能说清楚,只是因为没有想清楚。

可见哲学的深刻在于问题而不在于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论文一、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维特根斯坦就这样以神秘的朦胧诗一般的语言结束了他的《逻辑哲学论》。

就是这本不到10万字的格言体著作,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哲学流派,扭转了20世纪哲学的方向。

它是20世纪享有盛誉的哲学团体维也纳小组的圣经,在学术聚会与学术沙龙上被逐字逐句的朗诵和讨论,而维特根斯坦本人却以他特有的高傲多次拒绝成为这个著名小组的成员。

美国著名哲学史家W考夫曼曾经说过:一个伟大哲学家的标志是:他的出现为哲学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而这样的事情维特根斯坦在他的一生中居然做了两次!如鹰鹫般棕色而瘦削的面孔,目光深沉有神,举止灵活有力,特立独行,天马行空,没有恋爱,没有婚姻,没有朋友这就是维特根斯坦,20世纪哲学革命中神话般的英雄。

还有,一个同性恋者,抑郁症患者,多疑,狂躁,伴随一生的自杀情结,生前身后的荣辱毁誉这也是维特根斯坦,20世纪哲学分析的天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维特根斯坦应征入伍。

未经作战即成为意大利人的战俘。

而《逻辑哲学论》的手稿即是在战火纷飞中完成的。

维特根斯坦后来对自己应征入伍动机的解释是:是因为我有自杀倾向,而没有比战争更好的自杀方式了。

被捕时,维特根斯坦正骑在炮筒上,用口哨吹着贝多芬第七交响乐的第二乐章。

什么是可说的?所有自然科学的命题,都是可说的。

维特根斯坦如是说。

什么是不可说的?生命。

伦理。

价值。

情感。

宗教。

激情。

想象。

直觉。

形而上的本体一切可以赋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东西,都是不可说的。

它们是如此神圣之物,以至不能被说,只能在沉默中显示。

凡不可说的,只能显示。

维特根斯坦如是说。

维特根斯坦在写给好友冯费克尔的信中如此解释他的《逻辑哲学论》:本书的观点是伦理的观点也许这是开启这部著作的一把钥匙:我的书由两部分组成:这里描述的部分加上所有我还没有写的东西。

确切地说,正是第二部分相当重要。

不可说的、只能在沉默中显示的东西,永远比可说的东西重要。

生命和文化永远高于自然和技术。

于是:凡可说的,都是可以说清楚的,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

何等简洁、明了;何等单纯、透明。

一如主人的衣着,简朴、整洁;一如主人的住所,一床、一椅、一桌,几盆鲜花。

哲学的空间纤尘不染。

简洁与单纯是哲学的最高境界。

能将哲学还原至此境界的思想者,非大师莫属。

我们还需要说什么,我们又还能说什么呢?当有人告诉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的《世界的逻辑构造》剽窃了《逻辑哲学论》中的思想时,维特根斯坦大度的一笑:我不在乎一个小孩偷了我的一个苹果。

因此,哲学在维特根斯坦那里终结了。

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都解决了。

维特根斯坦有力地挥动手臂,大声向世界宣告。

维特根斯坦走了,走的如此潇洒从容,充满自信。

二、乡村教师维特根斯坦离开了哲学的王国,离开了城市的喧嚣,到奥地利三个偏僻的乡村当小学教师。

那些偏僻的小山村,如果不是维特根斯坦,历史学家将永远不可能知道它们的名字;而那些有幸受教于维特根斯坦、如今大部分早已作古的村民,也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他们曾经和一个世界级的哲学大师一起生活、学习。

维特根斯坦曾多次表示不愿意做大学教师,他甚至认为,一个人不可能既是大学教师,又是一个诚实的人。

这使我想起一个笑话:一个律师的墓碑上刻着:这儿躺着一个律师,一个诚实的人。

一个过路人看见后惊讶的说:真没想到这么小的地方居然躺得下两个人!但维特根斯坦那过于直露的自白仍然让我震惊!不仅因为我生活于有着天、地、君、亲、师的文化传统的中国,教师被视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更因为我自己是一名大学教师,我内心深处时时由衷的泛起一种职业的自豪感。

直到有一天,某个突然发生的情境闪电般击中了我的生活,若不是那个突如其来的内心事件(借用萨特的术语),我也许永远无法体认维特根斯坦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情感冲突。

那是在别人看来一件极不足道的小事:我和往常一样站在讲台上,阶梯教室座无虚席。

我几乎像一个动了感情的演员,深深沉浸于自己的角色,忘记了周围世界的存在:我和萨特一起为人类的自由呐喊,和尼采一起感受上帝死了对西方心灵造成的巨大震撼,和加缪一起思考人生的荒谬与永恒的存在之谜,和弗洛伊德一起向人性深处最隐秘的角落开掘我讲述着公元前800-600年,那个被雅斯贝尔斯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那个诞生了佛陀、耶酥、穆罕默德、孔子、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时代,文明的薪火代代相传,使无数世纪的人类心灵沐浴它的绚烂与壮丽我深陷于自己的激情不能自拔,以至不得不暂时停顿下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我渴望与年轻的心灵对话,因为我深知,智慧的交流与碰撞如同电光石火,是人类思想保持创造力的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

一阵短暂的寂静后,台下一个声音悠悠响起:老师,请问考试怎么考?我的脑袋突然出现空白,我一下从天堂跌落到地狱,我的自尊和自信一瞬间被彻底击垮。

据维特根斯坦说,在剑桥的讲台上,有一天,他脑袋里突然出现空白,面对学生,他突然感到无话可说。

那么,当他来到偏远的乡村,面对那些嫩稚单纯、未被世俗污染的孩童,他是否由衷感到了灵魂的安宁与幸福?我深深理解维特根斯坦。

三、反哲学的哲学家1929年,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

6年的乡村小学教师生涯,不仅抚慰了他那颗浮躁的灵魂,而且他对哲学也有了新的体认。

他重返哲学的王国。

而这一次,他是以彻底反哲学的斗士的姿态出现在哲学舞台上。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古典还是现代,我都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像后期维特根斯坦那样如此极端的反对哲学、并强烈要求取消哲学的哲学家。

哲学是我们的理智冲撞语言的界限留下的肿块。

哲学在于语言的误用,是哲学家神志昏迷与理智痉挛的结果。

什么是哲学?是给苍蝇指出逃出捕蝇瓶的道路。

哲学的目的在于治疗。

维特根斯坦如是说。

维特根斯坦的意思是:本不该有哲学问题,哲学问题的出现是哲学家误用了我们的日常语言,说了不该说的话。

是典型的庸人自扰,甚至是一种病态,是哲学家神志昏迷与理智痉挛。

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当一个人搞哲学的时候,让他停下来,对他进行治疗,让他从语言的误用回到语言的日常用法上来。

这样,哲学问题就消除了,哲学家的病也就治好了。

不要想,而要看!维特根斯坦号召我们从形而上学的迷雾中迷途知返,回到清楚明白、单纯简洁的日常生活的世界里来。

这是对人类哲学与人类文化的彻底解构,维特根斯坦是一位真正的后现代主义大师。

就在维特根斯坦逝世后不到20年,利奥塔发表了他的《后现代知识状况》,运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语言游戏的概念解构自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宏大叙事,他由此成为后现代主义之父。

从此,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概念,几乎成为所有后现代哲学家用以解构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万能武器。

在20世纪风起云涌的后现代思潮中,无论是利奥塔、福柯还是德里达,其解构的锋芒几乎指向每一个被现代性浸染的领域,却惟独对尼采和维特根斯坦情有独钟,尊他们为后现代思想的先驱和鼻祖中国社科院的江怡博士在其著作《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中,不仅将维特根斯坦与德里达相提并论,而且富有创见性的认为,西方思想的危机经历了三个阶段: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中体认到的是西方科学的危机;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颠覆了整个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反映的是西方哲学的危机;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则更进一步揭示了西方文化的危机,它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日常语言的使用之中!西方文化的危机已经病入膏肓,深入骨髓,浸透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这是对深深浸淫于启蒙主义现代性西方社会的警世危言和尼采一样,维特根斯坦来的太早了!四、代后记:Heal博士、罗素与维特根斯坦1998年,一个酷暑难当的盛夏,中、英、澳哲学暑期学院在北京某高校大礼堂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

此学院的创立与享有盛誉的英国哲学大师 A. J. 艾耶尔的名字连在一起。

这位与石里克、罗素、卡尔纳普等共同开创了逻辑实证主义,从而扭转了20世纪哲学发展方向的哲人,临终前留下遗嘱:将自己的全部财产作为基金,开办一所哲学学院,用于培训有志于科学哲学事业的中国学人,为东西方哲学与文化的交流搭起一座桥梁。

学院每年暑假在中国大陆或港澳地区开办一届,为期一个月,它实质上为中西学人在学术上相互切磋砥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论坛。

走进学院礼堂时,我在过道墙壁上悬挂着的艾耶尔的巨幅画像前停下脚步,久久瞻仰着这位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哲学大师,崇敬仰慕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本期哲学的讨论主题正好是维特根斯坦。

这也是我恭逢盛会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

在20世纪的哲学家中,维特根斯坦是吸引我兴趣最为长久而又最令我困惑不解的人物。

维特根斯坦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或者漩涡,我刚刚一接触便被一股强大的吸力身不由己的卷入进去,无力自拔。

记得《论语》中孔子的弟子颜回对孔圣人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西方圣哲维特根斯坦所给我的就是这种奇异的感觉。

在同一个研讨班的有北京大学的韩林合博士,当时他那本数十万字的《维特根斯坦之路》刚刚出版;前面曾提到过的中国社科院的江怡博士,他还是国内一本著名的维特根斯坦传记的作者。

那本传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序言中的一个奇特而新颖的比喻:维特根斯坦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追求浪漫传奇生活的西部牛仔,犹如曾经轰动一时的美国电影《廊桥遗梦》中的那个摄影师罗伯特金!初读这个奇特的比喻时,我心头一震,几乎对江怡博士大胆的想象力佩服到五体投地!英国方面担任本次主讲的是来自牛津大学的Heal博士,Heal 女士年届不惑,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这位哲学女博士开朗、热情,一头齐耳短发,有较重的苏格兰口音。

她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虔诚和执着令人感动。

也许,作为一名女性,选择哲学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即使在观念开放的西方,也注定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勇气和艰辛吧。

美国哲学史家M. 怀特把20世纪的哲学史形象地描述为狐狸与刺猬斗争的历史。

所谓狐狸,是指注重感性经验和细节分析的英美哲学家,如逻辑实证主义与语言分析学派;而刺猬,则是指热衷建立宏伟体系、崇尚综合方法的欧洲大陆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以及20世纪的萨特、海德格尔等。

惟独维特根斯坦是一个奇特的例外。

他兼有狐狸与刺猬两种文化传统的气质,从而当之无愧的成为沟通英美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的桥梁。

如照此划分法,Heal博士无疑应该是一只擅长逻辑与分析技术的典型的英国狐狸。

果然,她对哲学范畴的精确分析与对哲学命题的缜密演绎,其技巧的熟练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交流和对话仍然是艰难和充满阻碍的。

这种障碍并不在于语言,我想,也许是源于中西思维方式与文化传统的巨大差异。

我惊讶的发现,我们各自心目中维特根斯坦形象的差别竟是如此之大,以至难以弥合。

我一直认为后期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的解构以及那种神秘的、不可言说的思维与中国禅宗的思维方式有着天然的沟通。

维特根斯坦曾经比喻说,一个搞哲学的人,仿佛被困在房子里走不出去。

他想从窗户爬出去,可窗户太高;他想从烟筒钻出去,可烟筒太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