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哲学导论 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ppt
所传要统解哲决学的的哲通学病问:题:
哲题产学,对生混所而于了淆要他维令特解要特人殊决解根迷词都决斯惑汇是的坦不和哲却来解常学是说和规中关,荒词的于传谬汇问哲统的, 学形的而问上题学,难即题哲,学这自一身通的病问要题求。 我们正确使用日常语言。
哲解学决研思究路的: 目的:
用学不什要和 ,使是么彻有即人要新底害取们对的抛,消清哲看弃从哲楚学法和而学地自和摧彻。看身观毁底到的点这地哲问,一清学题而问除地提是题哲无出是。
语言游戏说突出地表明了语言 的意于开度在目确疗导清用自私了义,语((((实地的语致语法传语主人语的凸言1234际玩就言的言。统言))))实 显性语言游中各是的概 在哲游自 非 规无体 了, 言 活戏的 种要意念 实学戏主 推 则须观 语从 的 动的运 语向义混 际由说性 论 性证念 言根 神 的基用 言人也乱 生于的性明, 与本 秘 社本。 游们应, 活语意和并 人上 主 会特哲 戏显该使 中言旨反且 类排 义 公征学 。示在人 的误在思破 生除 看 共:研如于们 正用于了法性除活究何它认 确而治了的关,的的正们关内于敞维 在关(联5)。多样性和易变性
只有在语言游戏中才能感受到规则的存在,才能谈得上遵 守规则;规则不是预先习得的,而是在游戏中显示出来的 解决“遵守规则的悖论”的基本思路,即强调参与语言游 戏,从游戏中了解规则和遵守规则。
悖论:“没有什么行为的原因能够由一条规则来决定,因 为每一种行为的原因都可以被搞得符合规则。”
当我们在进行语言游戏时,往往并不知道游戏的规则,我 们只是在“盲目地遵守规则”。
当我们在进行语言游戏时,往往并不知道游戏的规则,我 们只是在“盲目地遵守规则”。
只有在语言游戏中才能感受到规则的存在,才能谈得上遵 守规则;规则不是预先习得的,而是在游戏中显示出来的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是一位伟大的逻辑哲学家,他的逻辑哲学被广泛地用于研究和教学中。
他的著作是逻辑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两本书,分别是《论语法》和《论演讲》。
维特根斯坦从认识论、实践论和逻辑论三方面发展出全面的哲学系统。
他主张,逻辑论要基于经验和观察。
他认为,一个思想只有在经过经验和观察的证实,才能够被看作是真实的。
他把这个证实程序称之为演讲,而经验的推论的结果就构成了推论语法。
维特根斯坦的关于演讲的论述,是一项伟大的贡献,他认为演讲的本质就是“把潜在的经验与实际的经验相结合,产生综合的结论”,让演讲获得有效性和准确性。
另外,维特根斯坦还强调了“动词语法”,他认为实际的经验是构成思维的连续性关键,比如“犹太人聚集在一起”,他用活动词说明了演讲本质是“犹太人聚集”。
维特根斯坦丰富了逻辑学的概念,并对哲学学科的学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的思想早已被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们推崇,并且广泛应用于学术、科学研究和思想领域中。
他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作品也是影响深远的。
科学家们称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也是迄今为止最有意义的对话。
维特根斯坦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当代哲学、科学和文化的学术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仍然被体育和学术界所推崇。
他的著作不但是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两部书之一,还丰富了推理和思想的内容。
《逻辑哲学论》导读
n 1、张申府《名理论》(1927),后由陈 启伟校订,《名理论(逻辑哲学论)》北 京大学出版社(1988)
n 2、郭英《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 (1962)
n 3、贺绍甲《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 (1996)
n 4、陈启伟《逻辑哲学论》河北教育出版 社(2003)
《维特根斯坦全集》中文版出版
n Home movies from early 20th century Europe are accompanied by voiceovers and written texts from Tractatus, and a somber, lyrical score. Scenes of bourgeois life are haunted by foreboding of the future.
家庭出身
n 参考江怡:维特根斯坦大事年表 n 1889年 4月26日生于维也纳,在天主教堂
受洗。 n 父亲Karl Wittgenstein是奥地利钢铁工
业领袖,“The Carnegie of Austria”,母 亲Lepoldine Kalmus是一个维也纳银行家 的女儿,音乐素养颇深,笃信罗马天主教。 n 路德维希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的前面有 四个哥哥(汉斯、库特、鲁道夫和保罗) 和三个姐姐(海尔曼、玛格丽特和海伦)。
教学目的: 本课程通过经典名著《逻辑哲学 论》的分析、导读,突出逻辑方法、哲学研究 的内在意义,展示逻辑、哲学与人生的关联融 通,有利学生理性分析能力与哲学思辨素质的 培养。
教材 n 教材: Tractatus Logico-Philosohicus,
Wittgenstei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22, 德英对照本, n 网上可以找到ebook:德英中对照版 n 参考: n 《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贺 绍甲 译本; n 《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 1962年版 郭 英 译本
论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翻译思想
理论探讨引言谈论语言哲学,便绕不开维特根斯坦,而讨论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总会在他名字前加上“前期”或“后期”,以区别他两个时期的不同思想。
一般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前期代表作《逻辑哲学论》与后期代表作《哲学研究》提供了两套并不相容的对语言的看法体系,更确切地说,是通过语言对世界的不同看法。
相比维特根斯坦的前期思想,其后期思想在语言学界有更大的影响(尤其在语用学领域)。
翻译学的一部分归属于语言学(虽然“文化转向”后更多研究涉及文化),因此有不少研究以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为视角来探讨翻译,而以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为视角的翻译研究则较为罕见。
其实,《逻辑哲学论》中谈及翻译的段落有好几处,这些段落聚焦于一个问题,即翻译何以可能。
《逻辑哲学论》一书提出的“图像论”“意义指称论”“理想语言”等一系列思想均阐释了翻译的可能性问题,这对于翻译研究有很大的启示。
一、研究背景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维特根斯坦(2017:31)在前期代表作《逻辑哲学论》中提出“一切哲学都是‘语言批判’”,所谓“语言批判”,即用语言分析消解形而上学命题,这一思想将哲学的“语言转向”推向了顶峰。
维特根斯坦(2017)在《逻辑哲学论》序言中说:“这本书旨在划出思维的界限,或者更准确地说,不是划出思维的界限,而是划出思想的表达的界限……这个界限只能在语言之中划出来。
”《逻辑哲学论》设想语言与世界(事实或经验世界)同构,语言是命题的总和,基本命题与构成事实的原子事实之间存在描画形式,基本命题中的名称与原子事实中的对象必须一一对应。
而对于世界上不存在的对象,语言是无法描述的,因此形而上学的命题也就被消解了,这就是维特根斯坦意谓的“语言批判”。
前期维特根斯坦设想了一种理想语言,来避免日常语言在应用中的混乱。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语言哲学的经典著作中有多处提到翻译。
翻译的本质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语言与思维的共性为翻译的可行性提供了哲学依据。
从后期维特根斯坦看《逻辑哲学论》的基本脉络与架构-2019年精选文档
从后期维特根斯坦看《逻辑哲学论》的基本脉络与架逻辑哲学论》在西方哲学思想史上称得上是一本奇书,全书内容不足三万字,英文版文本至多八九十页,但是其对于西方哲学界的影响极其深远。
我们一般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划分为前后两期,正是这前后期分别启发了英美世界两个相互对照且影响力最大的两股思潮:逻辑实证学派与日常语言学派。
并且,维特根斯坦思想之影响事实上早就超出了英美哲学,甚至遍及欧洲大陆及后现代哲学。
因此,将维特根斯坦称作20 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是名至实归的。
起初,维特根斯坦认为既然日常语言容易出错,那么终结切哲学问题的争论,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一套精确的人工语言,来纠正这些错误。
1918 年,维特根斯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服役期间完成了《逻辑哲学论》,文本的前言和结论反应出全书的核心要点。
全书按照数学的方式写作,共有七个大方面的命题、论点。
除了最后一个命题,前六个命题下面都有不同层次的解释说明。
一层一层的展开,使其构成了一个严密的多维体系。
维特根斯坦在前言中将《逻辑哲学论》的意义概括为:“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 [1]反过来理解就是,能说清楚的东西是可说的,对于不可说的东西,则须保持沉默,这是在给可说与不可说之物划界,是在给语言和思想划界。
对能说的要清楚地说清楚,对不能说的部分不要用语言说,要保持沉默。
通过研究语言,我们可以给语言划界,把可说的、能说清楚的东西搞清楚,讲清楚,那么在它之外的、不能说的东西也就能显示出来,这部分是语言的误用,是无意义的;而非站在语言和非语言之间划界。
这部分不可说的东西不是说我们不能及,而是指没有认知和思想的意义。
这是维特根斯坦前期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逻辑哲学论》中至今仍为学者、追捧者所津津乐道地是“图式论”的观点。
即语言是世界的图式或图像,这是一种反映论。
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超出语言表达的范围就是不可说的东西。
在某种意义上,语言的结构就是经验世界的结构。
第三章第四节 维特根斯坦
命题作为对世界图式的投影,用命题(逻辑语言) 表征世界
3.1 思想在命题中得到了一种可由感官感知到的表达。 3.11 我们用命题中的可由感官感知的记号(声音的或书写的记号等 等)作为可能情况的投影。投影的方法就是思考命题的意义。 3.12 我们用以表达思想的记号我称为命题记号。一个命题就是一个 处在对世界的投影关系中的命题记号。 3.13 命题包括投影所包括的一切,而不包括被投影者。 因此命题包括的是被投影者的可能性,而不是被投影者本身。 因此命题中也不包含命题的意义,而只包含表达其意义的可能性。 (“命题的内容”是指有意义的命题的内容。)命题中包含命题意义 的形式而非其内容。
2:原子事实作为逻辑的起点
发生的事情,即事实,就是诸事态的存在。 2.01 事态是对象(事物)的结合。 2.011 事物的本质在于能够成为事态的组成部分。 2.012 逻辑中没有偶然的东西;如果一个事物能够出现在一个事态中, 那么该事态的可能性必定已经预含于该事物之中。 2.0121 如果一个事物本身能够独立存在,那么后来的适合于它的状 况看来就是一种偶然的事情。如果事物能够出现于事态之中,那么这 一可能性必定一开始就已经存在于事物之中。 (在逻辑中没有纯粹是可能的事情。逻辑涉及每一种可能性,而一切 可能性都是逻辑的事实。) 正如我们根本不能在空间之外思想空间对象,或者在时间之外思想时 间对象一样,离开同其他对象结合的可能性,我们也不能思想一个对 象。如果我能够思想在事态中结合的对象,我就不能离开这种结合的 可能性来思想对象。 T2
• 5.621 世界和人生是一回事。 • 5.63 我是我的世界。(小宇宙。) • 5.631 没有思考着或想像着的主体这种东西。如果我写 一本书叫做《我所发现的世界》,我也应该在其中报道我 的身体,并且说明哪些部分服从我的意志,哪些部分不服 从我的意志,等等。这是一种孤立主体的方法,或者不如 说,是在一种重要意义上表明并没有主体的方法;因为在 这本书里唯独不能谈到的就是主体。—— • 5.632 主体不属于世界,然而它是世界的一个界限。 • 5.633 在世界上哪里可以找到一个形而上主体呢? • 你会说这就正好像眼睛和视域的情形一样。但是事实上 • 你看不见眼睛。而且在视野里没有任何东西使得你能推论 出那是被一只眼睛看到的。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观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观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1、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是对于概念的考察”。
粗浅来讲,我们平时说话是一阶的,是用概念说事情,哲学是二阶的,是对于概念有所说。
2、哲学是二阶思考,哲学家因此觉得他们应该用某种元语言来思考、写作。
比如说“知”,“知”就是元语言。
哲学家说到“知”的时候,包括我们平常所说的知道、了解、徽得、理解、明白等等一大家子兄弟姐妹。
在做哲学时,我们就倾向于用一个词把所有这些词都概括在内,甚至认为这个哲学上的“知”是所有这些概念的共同点的抽象。
维特根斯坦把这样加工过的概念称作超级概念。
以往的哲学都是在构建超级概念。
维特根斯坦拒绝用建构理论的方式来从事哲学,这种拒绝突出体现在他不用元语言来做哲学,不用超级概念来进行哲学探索。
3、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考虑的是自然概念,而不是考察那些自己制造出来的概念。
描述世界不是哲学家的任务,哲学家的任务是检验我们描述世界的手段或者概念,科学家可以制造新概念,哲学家不可制造新概念。
4、但维特根斯坦认为,并没有脱离了表达方式的本质。
维特根斯坦反对关于本质的某种理解。
用维特根斯坦自己的话说,“本质表达在语法中”。
5、维特根斯坦看来,哲学不是在寻找深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或机制,这是科学要做的事情,却不是哲学的任务。
哲学思索我们关于现象所做的陈述的方式。
哲学不是从现象进步到现象背后的本质,而是从现象退回到关于现象的陈述,退回到我们的概念方式。
这一思路,后来蒯因称之为“语义上行”。
6、哲学是概念考察,概念考察的目标不是提供新知识,而是澄清意义。
这里的科学包括物理学等、还有一些所谓社会科学。
哲学只追问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
7、康德要为知识划定界限,对照来说,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事业就是要为意义划定界限:哪些言说是有意义的,哪些是无意义的、不可言说的。
8、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的功能,简单说,是治疗。
我们平常更多是用概念说话而不是考察概念,可以说,我们没受到过概念考察的训练。
说不得的东西如何能说? ——维特根斯坦的“沉默”和冯友兰、金岳霖的回应
说不得的东西如何能说?——维特根斯坦的“沉默”和冯友兰、金岳霖的回应自《逻辑哲学论》传入中国以来,对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绍述研究不可谓少,但真正能立足民族的哲学传统和自己的哲学立场作出创造性回应的却属凤毛麟角,冯友兰、金岳霖紧扣《逻辑哲学论》一书的主旨,对“说不得的东西如何能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成为这种创造性回应的典范。
1 维特根斯坦:可说的和不可说的在《逻辑哲学论》的自序中,维特根斯坦开宗明义地说:“这本书的全部意义可以概括如下: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因此,本书的目的是为思想划定界限,或者不如说不是为思想,而是为思想的表达划定界限:因为要能为思想划定界限,我们就要能想到界限的两边。
(这样,我们就要想那不能想的东西)因此,这种界限只能在语言中划分,而在界限那一边,就纯属无意义之列。
”(《逻辑哲学论》,英译本,伦敦1961年版,第3 页)一句话,划清“可说的”和“不可说的”、“有意义的”和“无意义的”之间的界限,是该书的主旨。
在维特根斯坦那里,“说”和“意义”等概念都有特定的含义,研究者必须严格遵循其特定的用字法,才不致于因望文生义而产生思想的混乱。
他所谓“说”、“言说”、“语言”就是指命题,“命题的总和即是语言”。
(《逻辑哲学论》,4. 001,以下引该书正文只注序号)命题是事实的逻辑图象,语言和世界之间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具有结构上的同一性,所以命题能够描述事实。
命题的意义就是命题的真值条件,“为了能说…P?为真(或假),我必须确定在什么情况下我说…P?为真,这就是说我必须确定这命题的意义。
”(4. 063)按此意义规定,事实命题和逻辑命题(重言式和矛盾式)就有不同的逻辑地位。
前者意义充分而后者缺乏意义,虽然维特根斯坦并不认为它们全无意义。
(参见4. 461和4.4611)总之,在维特根斯坦那里,“说”就是用“命题”说,而“真命题之总和即是全部自然科学”,(4. 11)所以,也就是科学地说,强调了语言(实在的图象)的描述功能,与此相关,用真值条件来界定意义概念,注重的是语言的认知意义、理论意义。
心理学视角下维特根斯坦的两本哲学著作——《逻辑哲学论》与《哲学研究》的解读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424心理学视角下维特根斯坦的两本哲学著作——《逻辑哲学论》与《哲学研究》的解读王蔚(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000)维特根斯坦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但他的著作一向以艰深著称,不同领域的读者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研读维特根斯坦的著作,你会发现他的著作其实本身就涉及了许多学科,除去哲学,数学还有语言学等等,其实也有涉及心理学。
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视角解读维氏的两本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
1、真实世界与心理世界的构建维氏用其极其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两个世界—--物理世界(或称真实世界)和心理世界,及两者的关系。
物理世界包括时间,空间和事物,事物在空间中存在并相互关联,随时间的变化按照逻辑的发生运转而成为事实。
所以“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
”【1】”在逻辑空间中的诸事实就是世界。
”【2】真实世界中的事实,即发生的事情,是唯一确定的存在。
面对真实世界,”我们给我们自己建造事实的图像”【3】,“事实的逻辑图像是思想” “事态是可以思想的”,……我们自己可以构造事态的图像。
“【4】可以理解为:人作为观察者,通过表象行为在心理世界表象和构建了世界,每个主体(人)的心理世界是在对真实世界的表象(意象)。
主体感知事物及其存在方式(事物和相互联系),同时感知的还有事物的运行方式,即逻辑,逻辑不是创造出来的,是世界本身的 ,是先验的,,即:思想的本质即是逻辑,逻辑对于世界和思想是相同的。
【5、Z】对象及逻辑映像成为主体的心理世界的“事物“和逻辑,形成真实世界在心理世界的图像,构成真实世界的模型,但这个模型不仅仅是静止不动的对世界的模拟,构建(图式),而是在此基础上运行和发展的,这种运行发展就是:根据逻辑进行预测,想象,判断。
如果人的心理世界建构的图像与真实世界某个部分一致,同时运行逻辑也与真实世界一致,则心理世界与真实世界在某个部分就是一致的。
所有真实的图像就映像了真实世界,所以,”真的思想的总体就是一幅世界的图像【6】。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经典语录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经典语录1. 维特根斯坦说世界是事实的总和,就像一个大拼图,每一块事实都得严丝合缝地摆在那,差一点都不行,不然世界这图就乱套喽。
2. 他讲逻辑像一把超级精密的梳子,想把世间一切乱麻似的想法都梳理得顺顺当当,可这乱麻有时候调皮得很呢。
3. 维特根斯坦觉得语言是世界的图像,那我们说话就像在画画,有的人画得精美绝伦,有的人却画得像幼儿园小朋友的涂鸦。
4. 在他的逻辑哲学里,那些不可说的东西呀,就像躲在深海最暗处的神秘怪物,你知道它在那儿,可就是没法描述清楚。
5. 他的理论像一个超级严格的交通规则,所有的思想都得按照这个规则在大脑的道路上行驶,不然就会撞车。
6. 维特根斯坦视哲学问题为疾病,他就像一个怪医,拿着逻辑的手术刀,想要把这些疾病从思想的身体上切除掉。
7. 按照他的说法,命题就像一把把钥匙,要是能找到合适的锁,就能开启对世界理解的大门,可有时候我们拿着钥匙找锁找得晕头转向。
8. 他眼中的世界结构像一座超级复杂的大厦,事实就是那一块块砖头,要是哪块砖头放错了位置,整座大厦都得晃悠。
9.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就像一个魔法圈,思想在里面得乖乖听话,要是跳出这个圈,就好像进入了思想的外太空,没了方向。
10. 他觉得不可说的事物像天上飘着的云团,看着清清楚楚,可你想抓住它,用语言把它固定下来,就发现根本办不到,它就从你手指缝溜走了。
11. 他的哲学像一场高难度的杂技表演,在可说与不可说之间走钢丝,稍不注意就会摔个思想的大跟头。
12. 在逻辑哲学论里,语言的界限就像一道超级坚固的城墙,我们的表达就被困在这城墙里面,墙外的东西只能干瞪眼。
13. 维特根斯坦把逻辑当成思想的骨骼,要是逻辑乱了,那思想就像没了骨头的软体动物,瘫在那儿没法动。
14. 他说的那些哲学道理,有时候就像藏在深山老林里的宝藏,我们知道它价值连城,可找起来费劲得很,得穿过层层逻辑的荆棘。
15. 按照他的逻辑,命题和事实的关系像镜子里的像和实物,可有时候这镜子模糊得很,我们就看走眼了。
逻辑哲学论 最好译本
逻辑哲学论最好译本【原创版】目录1.逻辑哲学论概述2.逻辑哲学论的作者和历史背景3.逻辑哲学论的主要内容4.逻辑哲学论的译本比较5.最佳译本推荐及原因正文逻辑哲学论,又称《逻辑哲学论文集》,是 20 世纪初奥地利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
这部作品主要探讨了逻辑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对现实世界的表达。
维特根斯坦在书中提出了所谓的“图像理论”,主张语言的功能是描述现实,语句是现实的图片。
此外,他还对语言的类型进行了区分,包括命题语言和非命题语言等。
逻辑哲学论的作者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生于 1889 年,是 20 世纪哲学领域的重要人物。
他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两次转变,早期的维特根斯坦关注逻辑与数学的基础问题,提出了所谓的“图像理论”;晚期的维特根斯坦关注语言游戏和哲学方法,提出了“语言哲学”的概念。
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逻辑哲学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图像理论、语言类型、逻辑与语言的关系等。
在这部作品中,维特根斯坦详细探讨了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认为语言可以描述现实,语句是现实的图片。
他还对语言的类型进行了区分,包括命题语言和非命题语言等。
此外,维特根斯坦还提出了“逻辑原子主义”,认为逻辑是语言的基本结构,所有语言都可以分析为逻辑原子。
关于逻辑哲学论的译本,目前市面上有多个版本。
其中,较为知名的译本有:陈嘉映译的《逻辑哲学论》、楼巍译的《逻辑哲学论文集》等。
对于这些译本,学术界普遍认为陈嘉映的译本较为准确,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综合来看,陈嘉映译的《逻辑哲学论》是最佳译本。
原因如下:首先,陈嘉映对原文的理解较为深刻,准确传达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其次,陈嘉映的译文流畅,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最后,陈嘉映在翻译过程中,对一些难懂的概念和句子进行了详细的注解,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原文的内容。
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著作
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的早期著作,完成于1921年。
这部著作以一种严密的逻辑形式表达了维特根斯坦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并试图通过论证逻辑分析的方法解决哲学的问题。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提出了“事物之间的边界是语言的边界”的观点,强调了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密切联系。
他认为世界的结构可以通过形式化的逻辑分析来理解,而哲学的问题可以通过逻辑分析获得答案。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开始发生变化。
在他晚年的作品《哲学研究》中,他放弃了《逻辑哲学论》中的许多观点,并提出了全新的哲学理论。
《哲学研究》于1953年出版,它是维特根斯坦晚年的主要著作,也是他在逻辑分析哲学领域的重要贡献。
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语言游戏”(language game)理论。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仅仅用来描述现实的工具。
语言的意义和规则是通过参与语言游戏来建立和确定的,而不是通过逻辑分析或者理性推断来确定的。
这一观点对于后来的语言哲学和语言学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哲学研究》中的“私语言论”(private language argument)也成为了该领域的经典论点。
维特根斯坦在其中质疑了私人语言的存在,认为语言的意义和规则是通过社会实践和交流来共同建立的,而私人语言是没有可能存在的。
这一观点也引发了对语言哲学和意义论的深入讨论。
总的来说,维特根斯坦的两部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影响力。
他通过逻辑分析和语言哲学的研究,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哲学的发展方向,并促进了语言哲学、形式逻辑和语言学领域的重大进展。
他的作品也为理性主义哲学和分析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成为20世纪哲学思想的重要里程碑。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
从《逻辑哲学论》来看,他所谓“不能说的东西”大致有如下几个部分:逻辑形式;哲学的本质;伦理学,“唯我论”和“生命意义问题”;对于“世界存在”的特殊神秘的感觉。
但维特根斯坦并不认为建立这样的语言就一令人满意地描述世界和表达思想了。因为在他看来,包括逻辑语言在内的一切语言都是有限度的,我们只能表达能够表达的东西。这就意味着存在着不可表达的东西。他认为这些东西包括了构成命题本质的逻辑形式,一切传统的形而上学命题,伦理学命题和美学命题等。它们之所以不能表达,是因为它们超出了语言逻辑的范围,属于逻辑无法达到的领域。
也许现在的人会感到奇怪,像维特根斯坦这样一个出生在锦衣玉食之家,自己又才华出众,且学术成就早已为人承认,具有常人无法具有的学术地位和声望,一般人求之难得的东西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的人,为什么终生会与忧郁相伴?这里当然有心理因素,但不能用心理因素来解释。他关于伦理学所说的,显然与个人经验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在他那里,“生命”既不是生理意义上的生命,也不是心理意义上的生命,而是世界。“世界和生命是一个东西。”
20世界最有影响力、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奥地利人,在中学时,据说是希特勒的同学。
最重要的
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思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解决逻辑问题,而是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解决语言能够表达和描述世界的问题。
维特根斯坦(这是个斯宾诺莎式的哲学家,鄙视财产,对之弃之如敝履,把从他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巨额财产转赠他的两个姐姐,自己搬出毫宅,当园丁和旅馆的行李搬运工,后来又去做小学教师。他先后拒绝担任牛津大学教授和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的研究基金,他真正体现了中国传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理想人格)是通过《逻辑哲学论》走入哲学舞台的。在这部著作完成后不久,他写信给罗素,说这部书的目的是要区分可以用语言表达的东西和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东西,他认为这是哲学的根本问题。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20世纪逻辑哲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本文将围绕这一论文展开讨论,探究维特根斯坦对逻辑、语言和哲学的独特见解。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了一种语言哲学的观点,即语言是哲学研究的核心。
他认为人类的思考和交流都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结构和使用方式,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因此,要理解哲学问题,就必须先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运作机制。
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语言游戏”的概念,将语言比作一种游戏,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规则对应着不同的语言游戏。
每个语言游戏都有自己的语境和规则,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理解和使用。
维特根斯坦指出,哲学问题往往源于对语言的误解或滥用,只有理解了语言游戏的规则,才能正确地回答哲学问题。
维特根斯坦对逻辑的看法也具有独特性。
他认为逻辑是语言的一部分,是语言游戏的一种规则。
逻辑规则决定了语言的合理性和推理的准确性。
维特根斯坦反对将逻辑作为一种独立于语言的抽象形式,他主张逻辑是通过语言的使用和交流中建立起来的。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还对语言的表示能力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语言只能表示事实和描述现实,而对于那些无法被事实所描述的事物,语言是无能为力的。
这一观点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人们对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深入思考。
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的态度也体现在他对哲学问题的处理方式上。
他认为许多哲学问题是由于语言的迷思和混淆引起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澄清语言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维特根斯坦主张,哲学应该成为一种严谨的语言分析学,而不是一种模糊的抽象思辨。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对于当代哲学和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思想引导人们重新审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推动了语言哲学和逻辑学的研究。
他的观点也与其他哲学家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哲学界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对于逻辑、语言和哲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论述深入浅出,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和澄清,揭示了哲学问题的本质和解决之道。
逻辑哲学论原版
逻辑哲学论原版
《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是奥地利
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于1921年出版的一部哲学著作。
这部作
品被认为是20世纪哲学中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的思想内容和语
言哲学观点对当时的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以及语言学家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甚至至今仍在引起争论。
《逻辑哲学论》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表达工具,对于任何有意义
的宣言或命题,我们必须有一种确定的方法来验证其正确与否,否则
它就不属于哲学领域,而应留给科学或其他领域。
2. 维特根斯坦认为所有的语言中存在着基础命题,这些命题不能
被证明,但它们是人类思维的基础,所有其他命题都可以归纳推导出来。
3. 维特根斯坦认为命题与现实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如果一个
命题可以被证明为真,则它必然对应于一个存在于现实中的事物或事实。
4. 维特根斯坦用“世界是所有事实的总体”来总结他的哲学观点,他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事实的描述来组成命题,然后用这些命题
来描述世界。
5. 最后,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应该关注的是语言和思维的基本结构,而不是那些无法被证明的、不可知的问题,因为哲学家们对这些问题的解答通常只能是造成混淆和争论。
总的来说,《逻辑哲学论》的贡献在于为语言哲学奠定了基础,并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哲学问题的方法,以及对于命题、现实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影响力还体现在现代逻辑、语言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
逻辑哲学论读书笔记
逻辑哲学论读书笔记逻辑哲学论读书笔记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逻辑哲学论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逻辑哲学论读书笔记101划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两个时期的维特根斯坦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语言这一他始终关注的主题。
前期维特根斯坦以《逻辑哲学论》(1921)为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世界划界,区分世界内和世界外,区分可说和不可说。
后期维特根斯坦以《哲学研究》(1953)为标志,主要进行语法研究,即通过澄清语言的用法去解决哲学问题。
《逻辑哲学论》的主旨是划界,“本书将为思维划定一个界限,或者不如说不是为思维,而是为思想的表达划定一个界限”,这个界限同时也是语言、逻辑和世界的界限。
“为可思的东西划界限,从而也为不可思的东西划界限” 。
可思的、能够言说的、有含义的在界限的这边,例如世界、思想、语言、逻辑、科学;不可思的、不能言说(但能显示)的、无含义的在界限的另一边,例如逻辑形式、形而上学主体、伦理学、美学、“神秘的事情”。
02可说的——语言图像论“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世界范围之内的事情都是可说的,因为语言是世界的逻辑图像——这就是维特根斯坦著名的“语言图像论”。
语言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的图像,是因为二者有着同样的、一一对应的“逻辑结构”。
语言的逻辑结构是:语言由命题组成;命题由基本命题组成;基本命题由名称组成。
维特根斯坦指出,“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基本命题是自身的真值函项”,而“名称不可用定义来作任何进一步的分析:名称是一种初始记号。
”现实世界的逻辑结构是:世界由事实(facts)组成;事实由基本事实组成;基本事实由对象(逻辑上不可再分的“绝对地简单的”东西)组成。
逻辑空间或可能世界的逻辑结构是:(可能)世界由事态(state of affairs)组成;事态由基本事态组成;基本事态由对象组成。
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
语言问题所在:第一,当我们使用语言,希望借此来意指某种东西时,我们心中发生了什么,这是个问题,属于心理学问题;第二,在思想、词或句子以及它们所意谓或意味的东西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这属于认识论;第三,如何使用语句来表达真的而不是假的东西的问题,这属于研究所要考察的语句的论题的专门科学;第四,一个事实(比如语句)要能成为另一个事实的符号,这两者必须具有什么关系的问题,属于逻辑问题。
语言的全部职能就是要有意义。
语言的主要任务是肯定或否定事实(to assert or deny facts)。
一种理想的语言第一个要求是,每个简单之物都要有一个名称,而且两个不同的简单之物决不能有同一个名称。
历来关于哲学问题所写的大多数命题核问题,不是虚假的,而是无意义的。
因此我们根本不能回答这一类问题,我们只能表明它的无意义性。
哲学家的大多数问题和命题,都是由于我们不理解我们语言的逻辑这样一个事实而产生的。
我们绝不能说:复合符号“aRb”表示a处在R对b的某种关系之中;而必须说:a处在和b的某种关系中,表示为“aRb”。
哲学的成果不是某些“哲学命题”,而是把问题澄清。
哲学应该把那些没有哲学便会模糊不清的思想弄清楚,并为之划定明确的界限。
世界是由事实组成:严格的说,事实是不能定义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说出事实是使得命题为真或为假的东西,来说明我们所指的意思。
如果我们给与复合物一个名称,这个名称仅仅在某个命题、即断言该复合物各成分之间关系的命题的真实的情况下才具有意义。
“A相信p”:除非他是一个极具天赋的人,我们不能从他相信p这一点来推断出p是真的,或者从他不相信p这一点来推断出p是假的。
未来的事件,不可能从现实的事件中推出。
相信因果联系就是迷信。
只有世界对我们来说不再是整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才能谈论关于整个世界的事情。
我们的视野对我们来说是没有视觉界限的,正因为在它之外没有什么东西;相似的,我们的逻辑世界也是没有逻辑界限的,因为我们的逻辑不知道在它之外的任何东西。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是奥地利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
著作之一,也是他唯一公开出版的哲学作品。
该书是由他在1929年至1945年期间的思考和学术交流所形成的一系列研究
论文组成。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是以语言为核心的哲学思考,主要关注于语言的逻辑结构和使用方式。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我们对世界进行描述和沟通的工具,但同时也是对世界进行思考的限制因素。
他提出了一种反对哲学传统的方法,主张将语言和语言使用置于哲学研究的中心。
维特根斯坦在书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
首先,他主张“语
言游戏”的概念,认为语言是一种特定的活动形式,其目的是
为了进行交流和理解。
不同的语言游戏具有不同的规则和用途,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语言的意义。
其次,维特根斯坦强调语言的使用方式比语言的内在逻辑结构更重要,我们应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而不仅仅关注语言的形式。
此外,他还主张通过语言的使用来解决哲学问题,而不是通过推理和论证。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主要思想对后来的语言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挑战了传统的哲学方法和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解哲学的方式。
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不仅对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对其他领域如语言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等产生了启示。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开放和不完整的,他经常改变自己的观点,对于他的思想和论述,不同的解读和理解也有许多争议。
然而,无论如何,他的思想对于现代哲学的发展和语言学研究的进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逻辑哲学论——影响了哲学的走向和气质
逻辑哲学论关于作者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奥地利哲学家,后加入英国籍,20世纪最富有天才气质的哲学家,生前只出版了《逻辑哲学论》和一本小学生词典,去世后由学生编辑出版了《哲学研究》《论确定性》等著作。
他对当代英美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关于本书《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构思完成的天才之作,也是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的代表。
本书讨论了世界、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哲学能够讨论的问题进行了“净化”,排除掉了很多传统哲学的“胡言乱语”。
维特根斯坦一度认为写完这本书自己就完成了所有的哲学工作,可以彻底放弃哲学了。
核心内容《逻辑哲学论》由七个核心命题构成:(1)世界是全部的实际情况;(2)实际情况也就是事实,是事态的存在;(3)思想是事实的逻辑图像;(4)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5)一个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数;(6)一个命题的真值是逻辑运算规则在基本命题上应用的结果;(7)对于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这七个命题对人类的语言、思维与世界的关系,哲学的本质和任务提出了的全新理解,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英美哲学的走向和气质。
前言《逻辑哲学论》这本书引领了西方哲学在20世纪的一次重要转向,对之后一百年的哲学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我这里说的“重要转向”叫做“语言转向”。
什么叫“语言转向”呢?在过去两千多年的哲学史中,哲学家原本关注的都是一些大问题,比如存在、知识、道德、审美,等等,而从这本《逻辑哲学论》开始,很多哲学家转而关注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描述这些大问题的语言。
他们认识到,要先搞清楚语言的本质、语言的边界,才有可能去讨论那些哲学里的大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维特根斯坦可以被看作是“当代哲学之父”。
就像比他早大约400年的笛卡尔被誉为“现代哲学之父”。
笛卡尔改变了人们对哲学的认识,告诫人们如果不首先搞清楚人的认识能力,就不能讨论存在、知识、道德这些认识对象,开启了一场“认识论转向”。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导论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导论》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
1.1世界是事实的总体,而不是事物的总体。
1.11世界为诸事实所规定,为它们即是全部事实所规定。
1.12因为事实的总体规定那发生的事情,也规定那所有未发生的事情。
1.13在逻辑空间中的诸事实就是世界。
1.2世界分解为诸事实。
1.21每项事情可以发生或者不发生,其余的一切则仍保持原样。
2 发生的事情,即事实,就是诸事态的存在。
2.01事态是对象(事物)的结合。
2.011事物的本质在于能够成为事态的组成部分。
2.012逻辑中没有偶然的东西;如果一个事物能够出现在一个事态中,那么该事态的可能性必定已经预含于该事物之中。
2.0121 如果一个事物本身能够独立存在,那么后来的适合于它的状况看来就是一种偶然的事情。
如果事物能够出现于事态之中,那么这一可能性必定一开始就已经存在于事物之中。
(在逻辑中没有纯粹是可能的事情。
逻辑涉及每一种可能性,而一切可能性都是逻辑的事实。
)正如我们根本不能在空间之外思想空间对象,或者在时间之外思想时间对象一样,离开同其他对象结合的可能性,我们也不能思想一个对象。
如果我能够思想在事态中结合的对象,我就不能离开这种结合的可能性来思想对象。
2.0122 事物就其能够出现在一切可能的状况中而言是独立的,但是这种独立性的形式是一种与事态相联系的形式,即一种依赖的形式。
(词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单独地和在命题中——出现是不可能的。
)2.0123假如我知道一个对象,我也就知道它出现于诸事态中的所有可能性。
(每一个这种可能性必定在该对象的本性中。
)之后不可能发现新的可能性。
2.01231如果我要知道一个对象,虽然我不一定要知道它的外在性质,但是我必须知道它的一切内在性质。
2.0124如果给出所有的对象,那么同时也就给出了所有可能的事态。
2.013每个事物都像是在一个可能事态的空间里。
我可以设想这个空间是空的,但是我不能设想没有这空间的事物。
2.0131空间对象必须处在无限的空间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哲学导论维特根斯坦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
1.1世界是事实的总体,而不是事物的总体。
1.11世界为诸事实所规定,为它们即是全部事实所规定。
1.12因为事实的总体规定那发生的事情,也规定那所有未发生的事情。
1.13在逻辑空间中的诸事实就是世界。
1.2世界分解为诸事实。
1.21每项事情可以发生或者不发生,其余的一切则仍保持原样。
2 发生的事情,即事实,就是诸事态的存在。
2.01事态是对象(事物)的结合。
2.011事物的本质在于能够成为事态的组成部分。
2.012逻辑中没有偶然的东西;如果一个事物能够出现在一个事态中,那么该事态的可能性必定已经预含于该事物之中。
2.0121 如果一个事物本身能够独立存在,那么后来的适合于它的状况看来就是一种偶然的事情。
如果事物能够出现于事态之中,那么这一可能性必定一开始就已经存在于事物之中。
(在逻辑中没有纯粹是可能的事情。
逻辑涉及每一种可能性,而一切可能性都是逻辑的事实。
)正如我们根本不能在空间之外思想空间对象,或者在时间之外思想时间对象一样,离开同其他对象结合的可能性,我们也不能思想一个对象。
如果我能够思想在事态中结合的对象,我就不能离开这种结合的可能性来思想对象。
2.0122 事物就其能够出现在一切可能的状况中而言是独立的,但是这种独立性的形式是一种与事态相联系的形式,即一种依赖的形式。
(词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单独地和在命题中——出现是不可能的。
)2.0123假如我知道一个对象,我也就知道它出现于诸事态中的所有可能性。
(每一个这种可能性必定在该对象的本性中。
)之后不可能发现新的可能性。
2.01231如果我要知道一个对象,虽然我不一定要知道它的外在性质,但是我必须知道它的一切内在性质。
2.0124如果给出所有的对象,那么同时也就给出了所有可能的事态。
2.013每个事物都像是在一个可能事态的空间里。
我可以设想这个空间是空的,但是我不能设想没有这空间的事物。
2.0131空间对象必须处在无限的空间之中。
(一个空间点就是一个主目(argument,自变量)位置。
)视域里的一个斑块,虽然不一定是红的,但它必须有某种颜色:所以说它被颜色空间[Farbenraum]所包围。
音调必须具有某种高度,触觉对象必须具有某种硬度,等等。
2.014 对象包含着一切状况的可能性。
2.0141对象出现在诸事态中的可能性就是对象的形式。
2.02对象是简单的。
2.0201 每一个关于复合物的陈述可以分解为关于其各组成部分的陈述,分解为完全地描述该复合物的一些命题。
2.021对象构成世界的实体。
因此它们不能是复合的。
2.0211 假如世界没有实体,那么一个命题是否有意义就依赖于另一个命题是否为真。
2.0212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能勾画出世界的任何图像(真的或假的)。
2.022显然,一个想像的世界,无论它怎样不同于实在的世界,必有某种东西——一种形式——为它与实在的世界所共有。
2.023正是诸对象构成这种不变的形式。
2.0231 世界的实体只能规定一种形式,而不能规定任何物质的属性。
因为物质的属性只有通过命题来表述——只有通过对象的配置来构成。
2.0232顺便说一下,对象是无色的。
2.0233 如果两个对象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除了它们外在性质的差异之外,它们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它们是不同的。
2.02331或者一个事物具有别的任何事物都没有的属性,这时我们可以直接用一个描述使它同别的事物区分开来并指谓它;或者另一种情形,有好几个事物,它们的全部属性都是共有的,这时就完全不可能从它们之中指出某一个来。
因为如果没有任何东西来区分一个事物,我就不能区分它,不然的话它总是会被区分开来的。
2.024实体是独立于发生的事情而存在的。
2.025它是形式和内容。
2.0251空间、时间和颜色(有色性)是对象的形式。
2.026如果世界要有一个不变的形式,就必须要有对象。
2.027不变者、实存者和对象是一个东西。
2.0271对象是不变的和实存的;它们的配置则是可变的和不定的。
2.0272对象的配置构成事态。
2.03在事态中对象就像链条的环节那样互相勾连。
2.031在事态中对象之间以一定的方式相互关联。
2.032对象在事态中发生联系的一定的方式,即是事态的结构。
2.033形式是结构的可能性。
2.034事实的结构由诸事态的结构组成。
2.04存在的事态的总体即是世界。
2.05存在的事态的总体也规定哪些事态不存在。
2.06事态的存在和不存在即是实在。
(我们还把事态的存在称为肯定的事实,把事态的不存在称为否定的事实。
)2.061事态相互间是独立的。
2.062从一个事态的存在或不存在不能推出另一个事态的存在或不存在。
2.063全部实在即是世界。
2.l 我们给我们自己建造事实的图像。
2.11 图像描述逻辑空间中的情况,即事态的存在或不存在。
2.12图像是实在的一种模型。
2.13在图像中图像的要素与对象相对应。
2.131在图像中图像的要素代表对象。
2.14图像的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相互关联而构成为图像。
2.141图像是一种事实。
2.15图像的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相互关联,这表明事物也是以同样方式相直关联的。
图像要素的这种关联称为图像的结构,而这种结构的可能性则称为图像的图示形式。
2.151 图示形式是这种可能性,即事物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图像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是相同的。
2.1511 图像就是这样依附于实在的;它直接触及实在。
2.1512它就像一把衡量实在的标尺。
2.15121只有分度线的端点才真正接触到被测量的对象。
2.1513按照这种理解,图像也应包含使之成为图像的图示关系。
2.1514图示关系是由图像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关构成的。
2.1515这些相关像是图像要素的触角,图像通过这些触角而接触实在。
2.16事实要成为图像,它和被图示者必须有某种共同的东西。
2.161在图像和被图示者中必须有某种同一的东西,因此前者才能是后者的图像。
2.17 图像为了能以自己的方式——正确地或错误地——图示实在而必须和实在共有的东西,就是它的图示形式。
2.171图像能够图承其形式为图像所具有的一切实在。
空间图像能够图示一切空间的东西,颜色图像能够图示一切有色的东西,等等。
2.172然而图像不能图示它的图示形式;图像显示它的图示形式。
2.173图像从外部表现它的对象。
(它的观点就是它的表现形式。
)因此图像会正确地或错误地表现它的对象。
2.174然而图像本身不能处在它的表现形式之外。
2.18 任何图像,无论具有什么形式,为了能够一般地以某种方式正确或错误地图示实在而必须和实在抱有的东西,就是逻辑形式,即实在的形式。
2.181若图示形式为逻辑形式,图像即称为逻辑图像。
2.182 每一个图像同时也是一个逻辑图像。
(另一方面,例如,并非每一个图像都是一个空间图像。
)2.19逻辑图像可以图示世界。
2.2图像和被图示者共有逻辑图示形式。
2.201图像用表现事态存在和不存在的可能性来图示实在。
2.202图像表现逻辑空间中的一种可能状况。
2.203图像包含它所表现的状况的可能性。
2.21图像与实在符合或者不符合;它是正确的或者错误的,真的或者假的。
2.22图像通过图示形式表现它所表现的东西,而与图像本身为真或为假无关。
2.221图像所表现的东西是图像的意义。
2.222图像的真或假就在于它的意义与实在符合或者不符合。
2.223要能看出图像的真假,必须将它同实在比较。
2.224单从图像自身不能看出它的真假。
2.225没有先天为真的图像。
3事实的逻辑图像是思想。
3.001“事态是可以思想的”,意思是说,我们自己可以构造事态的图像。
3.01真的思想的总体就是一幅世界的图像。
3.02思想包含它所思想的情况的可能性。
可以思想的东西也就是可能的东西。
3.03我们不能思想非逻辑的东西,否则我们就必须非逻辑地思想。
3.031常言道,上帝能够创造一切,只是不能创造速反逻辑规律的东西。
这就是说,我们不能说一个“非逻辑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3.032在语言中不能表现任何“违反逻辑”的东西,就像在几何学中不能用坐标来表现违反空间规律的图形,或者给出一个并不存在的点的坐标一样。
3.0321 虽然我们能在空间上表现一个违反物理规律的事态,但是我们不能在空间上表现一个违反几何规律的事态。
3.04 如果一个思想是先天地正确的,那么它就是一个其可能性即保证了其真理性的思想。
3.05 仅当一个思想的真从它自身(无须同任何东西比较)就能看出时,我们才有关于一个思想为真的先天的知识。
3.1思想在命题中得到了一种可由感官感知到的表达。
3.11 我们用命题中的可由感官感知的记号(声音的或书写的记号等等)作为可能情况的投影。
投影的方法就是思考命题的意义。
3.12 我们用以表达思想的记号我称为命题记号。
一个命题就是一个处在对世界的投影关系中的命题记号。
3.13命题包括投影所包括的一切,而不包括被投影者。
因此命题包括的是被投影者的可能性,而不是被投影者本身。
因此命题中也不包含命题的意义,而只包含表达其意义的可能性。
(“命题的内容”是指有意义的命题的内容。
)命题中包含命题意义的形式而非其内容。
3.14命题记号的构成,在于其中的要素(语词)是以一定方式相互关联的。
命题记号即是事实。
3.141命题不是词的混和。
——(就像音乐的主旋律不是音调的混和一样。
)命题是可以有节奏地说出的[artikuliert]。
3.142只有事实才能表达意义,一组名称不能表达意义。
3.143虽然命题记号即是事实,但是这一点却被通常的书写和印刷的表达形式所掩盖。
因为,例如在一个印刷出来的命题中,命题记号和词之间看起来并没有重大差别。
(这可能就是使弗雷格把命题称为复合名称的原因。
)3.1431 如果我们设想一个命题记号是由一些空间对象(例如桌子、椅子和书本)组成,而不是由一些书写记号组成,它的本质就会看得很清楚。
于是这些东西的空间分布就表达出这个命题的意义。
3.1432我们必不可说:“复合记号…aRb‟说的是a和b处在关系R中”,而必须说:“…a‟和…b‟”处于某种关系中这一事实说的是,aRb这一事实。
”3.144情况可以描述,但是不能命名。
(名称像是一些点;命题像是一些箭头——它们具有意义。
)3.2 在命题中思想可以这样来表达,使得命题记号的要素与思想的对象相对应。
3.201我称这些要素为“简单记号”,称这命题为“完全分析了的”命题。
3.202命题中使用的简单记号称为名称。
3.203名称意指对象。
对象是名称的指调。
(“A”和“A”是同一个记号。
)3.21简单记号在命题记号中的配置;对应于对象在情况中的配置。
3.203名称在命题中代表对象。
3.22 对象只能被命名。
记号是对象的代表。
我只能谈到对象,而不能用语调说出它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