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作业 第4章 海洋和陆地水(答案)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含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读下列两幅地图,判断关于地球海陆分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B.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C. 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D. 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答案】 C【解析】【分析】解: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特点的说法,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西半球和南半球,南极周围是陆地.故答案为:C【点评】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为7:3,大陆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无论怎样平均划分两个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 2018年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创建美好生活”。
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一年来,印度尼西亚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多达1次。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该国()A. 位于板块交界处B. 位于板块内部C. 位于大陆内部D. 位于大洋中部(2)灾害发生时,下列自我防护措施正确的是()A. 滑坡发生时,在坡底近观B. 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其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C. 地震发生时,迅速乘电梯逃生D. 台风发生时,躲在广告牌下避风【答案】(1)A(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发生;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2)滑坡发生时,应迅速逃离现场,沿着与泥石流垂直的山坡方向逃离;故A错误,B正确。
地震发生时,不能乘电梯逃生,高楼里的人应迅速躲避到狭窄的角落里,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故C错误。
台风发生时,不要站到广告牌下避风,以免砸伤。
故D正确。
根据题意;故选:B。
【点评】(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2)常见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有:雷雨天要切断电源;如果发生地震,要保持镇静,在家里时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或卫生间有水源的地方,不要跳楼、乘电梯、躲在窗下,以免发生更大的伤害;台风来了,不要在广告牌下避风观景等。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精选(海洋和陆地水)【圣才出品】
第4章海洋和陆地水一、名词解释1.冰斗和冰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研]答:冰斗是一种三面环以陡峭岩壁、呈半圆形剧场形状或圈椅状的洼地。
雪线附近山坡下凹部分多年积雪斑边缘的岩石因冻融作用频繁而崩解为岩屑,并在重力与融雪径流共同作用下搬运到低处,使积雪斑后缘逐渐变陡、雪斑下的地面则逐渐蚀低成为洼地即雪蚀洼地。
积雪演化为冰川冰后,冰川对底床的刨蚀作用使洼地加深,并在前方造成坡向相反的岩槛,同时后缘陡壁受冰川拔蚀作用而后退变高,从而形成冰斗。
按其位置可分为谷源冰斗和谷坡冰斗两类。
冰窖,又称围谷,是冰斗进一步扩展或谷地源头数个冰斗汇合时形成的地貌。
冰窖是复式大冰斗。
冰窖地貌中的冰槛往往不明显或消失。
2.水位[西南大学2015研]答:水位是指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
水位高低是流量大小的主要标志。
流域内的径流补给是影响流量、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其他因素也可以影响水位变化,如流水侵蚀或堆积作用造成的河床下降或上升。
3.暖流和寒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研]答:暖流和寒流是洋流的一种,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就是洋流,洋流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
根据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暖流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寒流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两者都将对沿岸气温发生影响。
风力是洋流的主要动力,地球偏转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4.上层滞水[西北师范大学2006研]答:上层滞水是指包气带内局部隔水层之上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其性质基本与潜水相同,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通过蒸发或向隔水底板的边缘下渗排泄,受水文因素影响强烈,水质极易受到污染。
它由雨水、融雪水等渗入时被局部隔水层阻滞而形成,消耗于蒸发及沿隔水层边缘下渗,常分布于砂层中的粘土夹层之上和石灰岩中溶洞底部有粘性土充填的部位。
5.流域[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答:流域是指某条河流或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
(完整版)自然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地球1. 宇宙的天体分为哪几种?P5答: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2. 太阳系包含哪八大行星?可分为哪两组?P6答:地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小,密度大,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少)木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体积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多)3. 度量天体距离的单位?P9答:天文单位:14960×410千米,光年:94600×810千米。
4. 行星的运动特征。
P6(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近乎圆形(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也自西向东(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轨道面也比较接近(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5. 简述地球自转的意义。
P15-16答: ①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的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一昼夜的节奏;(节奏)②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偏移)③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时差)④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并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潮汐)⑤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大陆漂移、地震、潮汐摩擦、洋流等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流体运动)⑥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离心力把海水抛向赤道,可以造成赤道和低纬区的海面上升,而中高纬度区海面则相应下降。
6.什么是黄赤交角?其地理意义?P17答: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为23度27分。
地理意义:(1)产生四季更替;(2)产生五带7.简述地球圈层构造,外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
最新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关于世界陆地与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上七分是陆地,三分是海洋B. 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C. 四大洋的面积按从大到小排序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D.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大洋洲、非洲、欧洲【答案】 C【解析】【分析】关于世界陆地与海洋的叙述,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四大洋的面积按从大到小排序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没有穿过欧洲。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学生还应记住七大洲的面积排序,口诀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 2018年2月,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难言岛奠基。
读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
完成下列各题。
(1)罗斯海新站濒临( )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2)南极科考站建设一般选择在1-2月份进行,因为期间()A. 食物充足B. 水源丰富C. 对环境破坏小D. 气温高、白昼长(3)人类对极地进行科学考察,目的是()A. 便于开采地下矿产B. 捕获更多的极地动物C. 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D. 为向南极大陆移民做准备【答案】(1)A(2)D(3)C【解析】【分析】(1)南极洲周围相临的海洋有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
读图可知,罗斯海站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
故选A。
(2)南极洲位于南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寒带,1-2月是南极洲的极昼时期,同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对开展工作是最有利的时间。
故选D。
(3)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极地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天然实验室,所以人类对极地进行科学考察,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
故选C。
【点评】(1)南极大陆附近有三大洋,从南极半岛向东(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洲为南美洲,向东依次为非洲、大洋洲。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水的运动第3节海_气相互作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基础巩固练]气候变更通过引起海表水温、盐度、溶解氧以及局部海疆上升流发生变动,进而影响鱼类生长、繁殖实力和分布。
下图为我国北部湾海疆2017—2025年强拉尼娜事务前后竹荚鱼生物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拉尼娜现象产生的缘由主要是( C )①中东部太平洋海疆温度异样偏高②东南、东北信风势力减弱③中东部太平洋海疆温度异样偏低④东南、东北信风势力增加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强拉尼娜事务后,北部湾北部海疆竹荚鱼生物量增多的缘由是( B )A.水温上升,繁殖生长速度加快B.沿岸上升流增加,饵料丰富C.降雨增多,海水盐度下降D.水温降低,繁殖生长速度加快3.推想竹荚鱼的习性和栖息空间分别为( A )A.喜暖水,栖息于中底层水域B.喜暖水,栖息于表层水域C.喜冷水,栖息于中底层水域D.喜冷水,栖息于表层水域[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由于东南、东北信风势力增加,中东部太平洋海疆温度异样偏低,于是产生拉尼娜现象,③④正确;东南、东北信风势力减弱,中东部太平洋海疆温度异样偏高会产生厄尔尼诺现象,①②错误。
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第2题,强拉尼娜事务后,冬季风增加,冬季风为离岸风,把表层海水吹开下层海水上泛,导致沿岸上升流增加,饵料丰富,鱼群聚集,B正确;拉尼娜时期,我国的气温通常偏低,水温偏低并不利于繁殖生长,A、D错误;拉尼娜时期,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量增加,雨带北进速度快,南方地区相对削减,C错误。
故选B。
第3题,读图可知,竹荚鱼主要生存在低纬度热带海疆,喜暖水,而沿岸上升流增加,饵料丰富,鱼群集中,说明竹荚鱼随饵料而走,栖息于中底层水域,故选A。
在热带太平洋东岸(南美大陆西岸)和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之间存在着一个纬向大气环流系统,称为“沃克环流”。
下图示意“沃克环流”。
据此完成4~5题。
4.“沃克环流”中大洋东西两岸气流垂直运动方向不同的缘由是( B )①大洋西岸大气受表层暖海水影响大②大洋西岸纬度较低,气温高③大洋东岸受陆地干冷气流影响大④大洋东岸大气受底层冷海水影响大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5.在甲气流势力较弱的年份( D )A.南美太平洋沿岸降水少B.澳大利亚山火发生频率较低C.我国南方简洁发生旱灾D.秘鲁沿岸上升补偿流较弱[解析]第4题,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太平洋东岸(南美大陆西岸)有上升补偿流,受上升冷海水影响,气温低,气流垂直下沉;而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亚大陆东岸)有暖流流经,大气受热,气流垂直上升,①④对;东西岸纬度没有差别,②错;该环流位于热带,纬度低,干冷气流对其影响不大,③错。
高中地理第4章水的运动第1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整合提升】
1.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
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图所示。
2.河流的四种补给类型
甲
丙
乙
丁
补给类型
雨水补给(甲)
季节性积雪融水
补给(乙)
永久性积雪和冰
川融水补给(丙)
湖泊水补给和地
下水补给(丁)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多雨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 普遍,以东部季风
3.河流与冰川、积雪
气温
(1)补给水量随着 _________变化而变化。
(2)补给特点。
高山永久积雪
① ________________地区: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
径流量大。
回升
②冬季积雪地区:春季气温 _______,积雪融化,河流出现春汛。
【名师助学】
小拓展:
认识水体的类型
区。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情境探究】
长江从雪山走来,源头有高山积
雪和冰川融水补给;长江向东海奔去,
中游有湖泊的调节作用;长江用健美
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雨水是主要
补给;我们赞美长江,它有无穷的源
泉,整条河流都有地下水补给。下图
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
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
A项错误;该地位于塔里木河河畔,河流泛滥形成湖泊,B项正确;地
下水属于稳定补给,不会突然出现,C项错误;该地深居内陆,气候干
旱,降水稀少,D项错误。第2题,由材料可知,湖泊出现只是偶然,由
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居内陆,夏季高温、干旱,理论蒸发量大,沙漠里
自然地理学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
②融水补给 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这类河 流在春季气温回升时,常因积雪融化而形成春汛。春季气温和太阳辐射不像降水 量大,所以春汛出现的时间较为稳定,变化也较为规律。高山冰川融水补给时间 略迟,常和雨水一起形成夏季洪峰。
⑤人工补给 从水量多的河流、湖泊中,把水引入水量缺乏的河流,向河流中排放废水等,都 属于人工补给范围。
9.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①河流就是所在流域内自然地理背景下的产物。河水是以不同形态和经过不同转化 途径的降水为补给来源的。显然,只有进入河床的水量足以保持经常流动即足以补 偿蒸发和渗透所造成的损耗时,才能够形成河流。湿润地区河网密集,径流充沛, 而干旱地区河网稀疏,径流贫乏,说明河流的地理分布受气候的严格控制。 ②除气候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对径流发生影响。如流域海拔高度、坡度和切割 密度直接影响着影响着径流汇聚条件,地表物质组成决定着径流决定着下渗状况, 植被则通过对降水的截留影响径流等。
5.厄尔尼诺现象 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有来自南赤道洋流并南流的东澳大利亚洋流和沿南美洲海岸北 上的秘鲁洋流。与秘鲁流边部连接一起的大量上涌海水为浮游植物提供了足够的营 养物质,使以此为食的秘鲁鱼产量占师姐领先地位。但有时因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 移,东南信风微弱,引起赤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水淹没了较冷的秘鲁洋流,上涌海 水与沿岸冷水消失,导致海洋生物与寄食鸟类死亡、腐烂,并释放大量硫化氢进入 大气。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洋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水温增加超过0.5℃,持续时间达6个 月以上,成为厄尔尼诺现象。
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基础 第4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节 相互联系的水体教案 鲁教版-鲁教版高二全册地理教
第一节相互联系的水体学习目标:1.结合资料,说出陆地上的主要水体类型。
2.绘制河流补给方式示意图,解释各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水圈的组成1.水、水体和水圈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如下图所示:2.水体的类型(1)按存在状态分。
①液态水:数量最大;②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③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2)按存在空间分: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3)按性质分:咸水、淡水。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陆地水体的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其关系如下图所示。
(1)自然界中的水都存在于河流、湖泊与海洋中。
( )(2)井水不犯河水是正确的。
( )(3)黄河下游河段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 )【提示】(1)×自然界中的水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广泛分布于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中。
(2)×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因此井水与河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3)√黄河下游河段因中上游流域的水土流失在下游河道中的泥沙淤积而成为典型的地上河,河床高于两岸,因此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相互联系的水体阅读下面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1)从空间分布看,长江水属于何种水体?(2)哪些水体能够补给长江水?(3)河流水与湖泊水、地下水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提示】(1)陆地水体中的河流水。
(2)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等。
(3)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河流水与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河流处于汛期,水位高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水;河流处于枯水期,河流水位低时,湖泊水或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自然地理)第四章 第1讲 水循环与陆地水体-2025高考地理备考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第1讲水循环与陆地水体课标要求命题方向考题取样核心素养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2.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水循环特点分析2022浙江6月,T232020天津,T2【综合思维】从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的角度,考查河湖的水文特征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区域认知】对特定区域的水体运动变化的过程进行描述。
【地理实践力】结合统计资料,分析特定区域水资源的特征和利用水量平衡原理的相关计算2023浙江1月,T272022湖南,T14—16陆地水体的补给来源分析2022山东,T18(3)2022辽宁,T18河流水文特征分析2022全国乙,T7—82020江苏,T27命题分析预测从高起点的小切口入手,以前沿的工程建设或生产生活水体污染等为情境,考查学生思维品质、思维方式,进而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与应用性备考策略关注主干知识,落实课标要求,在学习陆地水体类型和各种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时可结合示意图来理解考点1水循环及其意义一、水循环过程、环节及意义基本模式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主要环节地理意义①维持了全球水量的动态[1]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使陆地水资源得以再生;②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2]能量转换;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④塑造地表形态二、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环节主要影响因素蒸发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水汽输送、降水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地表径流地表状况、地形地势、降水强度、人类活动下渗地表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硬度、土质疏松状况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正面影响(1)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3]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域面积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升高,可增大区域蒸发量和降水量。
(2)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4]空间分布,也可以使流域的蒸发量增大,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大空气湿度。
自然地理学-(地理)海洋
三、洋面流和水团运动 洋流: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 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洋流的主要动力: 风力
地球偏转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等。
(一)洋流的分类
1、成因类型,洋流可以分为:摩擦流、重力-气压梯度 流和潮流三类。
2、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二)主要洋流
降水和蒸发 量均少,并 接近平衡。
第二节 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海水的组成 (一)海水的化学成分 海水:是含有多种溶解固体和气体、少量有机和无机悬浮固体 物质的水溶液。其中水约占96.5%,其他物质占3.5%。
1、主要元素:氢和氧。
2、主要盐分: Cl Na Mg S Ca K Br C Sr
3、溶解气体:O2、 CO2
三、海平面变迁
平均上升速率为 2.6mm/a,高于全球平 均水平(1.7mm/a)。
(2009年中国海平面公报 )
2009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68mm,处于近30年高位。 与2008年相比,总体升高8mm;其中南海升幅最高,达 18mm,东海次之,上升15mm,渤海、黄海基本持平。
2009年中国各海区海平面变化
(三)大洋水团及其环流 各大洋水下结构与流动情况均不相同。
格陵 兰冷 流、 拉布 拉多 冷流
近表层流
深部冷流
The following illustration describes the flow pattern of the major subsurface ocean currents. Near surface warm currents are drawn in red. Blue depicts the deep cold currents.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 - 1 -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 10 - 第三节海洋与人类.................................................................................................... - 18 - 章末综合测验................................................................................................................ - 26 -第一节水循环基础训练一、正误判断题(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1.三种水循环都有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2.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能够有效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
(√)3.沙漠地区没有水循环。
(×)4.由陆地内循环运动而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较多。
(×)5.水循环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二、选择题(共7题,每小题2分,共14分)读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
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包括( )①地球内部的放射能②太阳辐射③重力能④机械能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过程③和⑤体现了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B.海陆间循环是④环节完成的C.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D.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和再生3.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B.植树种草,减少空气中的水汽含量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区地表径流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解析】1选D,2选B,3选C。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郴州)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关两国就会变成近邻。
造成中美两国不断靠近的原因是()A. 流水和风力作用的结果B. 大气运动的结果C. 板块运动的结果D. 地球公转运动的结果【答案】 C【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相邻的两大板块运动的方向相反,发生张裂运动,相邻的两大板块运动方向相对,发生碰撞挤压。
所以根据板块移动的观点,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美国与中国可能会成为陆上邻国。
故选:C。
2.2019年4月19日,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6.7级地震,造成不少人员伤亡和部分基础设施损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此次地震震中位于()A. 大陆内部B. 海洋内部C. 板块挤压地带D. 海陆交接地带(2)对台湾岛环境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 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B. 河流短急、水能丰富C. 人口主要在西部平原D. 出口贸易是经济命脉【答案】(1)C(2)A【解析】【分析】(1)台湾花莲地震震中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地带,地壳活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故选C。
(2)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气候,河流短急、水能丰富,人口主要在西部平原,台湾60年代出口产品以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为主,以后逐年下降,到90年代,代之而起的是以工业产品为主导,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贸易是经济命脉,故选A。
【点评】(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自然地理作业第4章海洋和陆地水(答案)
自然地理作业第4章海洋和陆地水(答案)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一、名词解释1、水体的更替周期:水体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
2、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的现象。
3、潮流: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运动。
4、波浪: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
5、洋流: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
6、河流:陆地表面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泄水凹槽。
7、水系:由一条河流的干支流所构成的脉络相通的水道系统。
8、流域:任何河流或水系分水线内的范围。
9、河流的比降:单位河长的落差。
10、水位:河流中某一绝对基准面或测站基准面上的水面高程。
11、径流:大气降水到达陆地上,除掉蒸发而余存在地表或地下,从高向低流动的水流。
12、湖泊:地面洼地积水形成较为宽广的水域。
13、沼泽: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渡湿润的地面。
14、地下水:广义上赋存于地面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赋存于饱水带岩石空隙中的水。
15、冰川: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
16、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就是雪线。
二、填空题1、水循环涉及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5个环节。
2、水量平衡方程是水分循环的数学表达式,根据不同的区域可建立不同的水量平衡方程。
利用水量平衡方程式可以确定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等水文要素间的数量关系,估计研究地区的水资源数量等。
3、地球表面广阔连续的水面称为大洋。
四个世界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4、海水是含有多种溶解固体和气体的水溶液,海水中还有少量有机和无机悬浮固体物质。
5、海水主要是靠吸收太阳光能的辐射热来增温。
大气对海面的长波辐射、海面水汽凝结、暖于海水的降水、大陆径流及地球内部向海水放出的热能,也是海水热量来源。
6、海水热量消耗以海面蒸发为主,海面向空气的长波辐射和海面与冷空气的对流热交换,也可使海水消耗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一、名词解释1、 水体的更替周期:水体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
2、 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的现象。
3、 潮流: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运动。
4、 波浪: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
5、 洋流: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
6、 河流:陆地表面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泄水凹槽。
7、 水系:由一条河流的干支流所构成的脉络相通的水道系统。
8、 流域:任何河流或水系分水线内的范围。
9、 河流的比降:单位河长的落差。
10、 水位:河流中某一绝对基准面或测站基准面上的水面高程。
11、 径流:大气降水到达陆地上,除掉蒸发而余存在地表或地下,从高向低流动的水流。
12、 湖泊:地面洼地积水形成较为宽广的水域。
13、 沼泽:较平坦或稍低洼而过渡湿润的地面。
14、 地下水:广义上赋存于地面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赋存于饱水带岩石空隙中的水。
15、 冰川: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
16、 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就是雪线。
二、填空题1、 水循环涉及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5个环节。
2、 水量平衡方程是水分循环的数学表达式,根据不同的区域可建立不同的水量平衡方程。
利用水量平衡方程式可以确定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等水文要素间的数量关系,估计研究地区的水资源数量等。
3、 地球表面广阔连续的水面称为大洋。
四个世界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4、 海水是含有多种溶解固体和气体的水溶液,海水中还有少量有机和无机悬浮固体物质。
5、 海水主要是靠吸收太阳光能的辐射热来增温。
大气对海面的长波辐射、海面水汽凝结、暖于海水的降水、大陆径流及地球内部向海水放出的热能,也是海水热量来源。
6、 海水热量消耗以海面蒸发为主,海面向空气的长波辐射和海面与冷空气的对流热交换,也可使海水消耗热量。
7、 海水的颜色决定于海水对阳光的吸收和反射状况。
8、 沿岸海水多呈绿、黄和棕色,部分原因是由于生物丰富和河水带来的泥沙所致。
9、 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涨潮时海水面最高处称为高潮,落潮时海水面最低处称为低潮。
高潮与低潮的落差最大时,叫大潮,反之叫小潮。
10、 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
涨潮时海水面最高处与落潮时海水面最低处的落差为潮差,它是以朔望月为周期性变化的。
11、 当月亮、太阳、地球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加在一起,使潮水涨得更高。
每月的农历初一(朔日)和农历十五(望日)以后两三天,月亮、太阳、地球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几天世界各地的潮水普遍比平时高涨。
12、 在一个朔望月内,上弦日(农历初八)和下弦日(农历二十三),太阳、地球、月球三个星体的中心几乎成一直角位置,地球受到的引潮力相当于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之差,潮水位不高,成为小潮。
13、 潮流是伴随潮汐产生的海水周期性的流动,按其变化周期潮流可分为半日潮流、混合潮流和全日潮流三种。
14、 在外海和开阔海区,潮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而成回转流。
回转流的方向在北半球为向右方向,在南半球则为向左方向。
15、 波浪包括波峰、波谷、波长和波高四个要素。
16、 波浪按成因可包括海啸、风浪、潮波、气压波、船行波等。
17、 当波浪进入浅水区或近岸后,由于波顶运动速度大于波底,当波峰部分越过波谷部分时,将导致波浪的倒卷和破碎。
这种破浪现象若发生在离岸较远的地区,如海中的暗礁或沙洲上,称为___________;若发生在海岸附近,称为___________。
18、 波浪在港湾海岸也发生折射,由于岬(jiǎ)角上波能集中而海湾内波能分散,故港湾成为船舶的庇护所。
19、 洋流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风力是洋流的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和海底起伏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0、 北半球的风吹动洋面最终输送一层方向___________90°的厚约100m的上层洋流。
0°-30°间为东北风,上层水流向___________。
21、 北半球的风吹动洋面最终输送一层方向偏右90°的厚约100m的上层洋流。
30ºN~60ºN的西南风使上层水流向___________,60ºN~90ºN的东北风又使上层水流向___________,导致以60ºN为中心形成一个低凹。
22、 北印度洋洋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水自西向东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海水自东向西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3、 由行星风系可以推论出三种洋面流模式: 以30ºN的水堆为中心的___________方向的亚热带环流、以60ºN低凹为中心的___________方向的亚极地环流,以及围绕赤道低压系统的呈反时针方向的赤道环流。
南半球同样存在以上三种洋流模式,但对应的环流方向与北半球相反。
24、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洋热膨胀和冰川消融,将未来50-100年间是引起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
25、 一些河流以海洋为最后的归宿,另一些河流注入内陆湖泊或沼泽,或因渗漏、蒸发而消失于荒漠中,于是分别形成外流河和内陆河。
26、 水系形式是一定的岩层构造、沉积物性质和新构造应力场的反映,水系形式通常分为:树枝状、格状和长方形三类。
27、 河流处于高水位的时期称为汛期,处于低水位的时期称为枯水期,处于中常水位的时期称为平水期。
28、 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往往由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引起,通常以径流的离差系数来表示年径流的变化程度。
29、 河流水量补给是河流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降水形式及其向河流运动的路径的不同,河流补给可分为:降水补给、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湖泊与沼泽水补给及人工补给。
30、 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地貌条件,水则是形成湖泊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31、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都可形成湖盆。
例如,一部分地壳断陷、下沉可以形成构造湖,河流曲流裁曲取直后可以形成牛轭湖,多年冻土区地下冰融化后,地表下陷积水形成热融湖,浅水海湾或海港被沙堤或沙嘴与海水分隔形成潟(xì)湖。
32、 热带水温常年在4℃以上,故温度分布始终为正列状态。
温带湖随季节不同而分别出现逆列、正列、等温状态。
高山和极地湖泊的水温常年低于4℃,多为逆列状态。
33、 盐湖是化学成分非常特殊的一类湖泊,盐湖是封闭地形和干燥气候共同作用的产物。
34、 沼泽形成过程基本上有两种情况,即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
35、 陆地沼泽化表现为多种形式,但基本形式都是森林沼泽化和草甸沼泽化两种。
36、 岩石的水理性质包括: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等。
37、 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聚积于不透水层之上,使这一带岩石的所有空隙都充满水分,故这一带岩石称保水带。
在这之上的部分,岩石大部分空隙充满空气,所以称为包气带。
38、 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
因此,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的产物。
39、 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
40、 全球雪线位置最高处并不在赤道,而在南北两个副热带高压带,这两个高压带同赤道的温度差别并不显著,而降水量却相差悬殊。
41、 坡向不仅影响温度,也影响降水分布。
位于北半球东西走向的山地,一般北坡雪线比南坡低。
三、判断题1、 各大洋的降水量和入海径流量之和与蒸发量总存在一定的平衡余缺,说明水量平衡原理不适用于以各大洋为研究对象时。
2、 从全球水量平衡可以知道,海洋蒸发量提供了海洋降水量和陆地降水量的绝大部分,海洋是大气水分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3、 从全球降水量与蒸发量的纬度变化对比可知,赤道地区特别是0°-10°N一带水分过剩,说明这些地区的水的积累量大。
4、 各大洋的边缘部分接近或伸入陆地,并或多或少地与大洋主体有所隔离的水域称为海。
海也自己独立的洋流系统和潮汐,但不具有洋那样明显的垂直分层。
5、 大洋东西两侧水温分布有明显差异,在低纬区,水温西高东低;高纬区,水温则东高西低;在纬度40°-50°地带,等温线西密东疏。
6、 世界大洋表面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等密度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赤道地区由于温度很高,降水多,盐度较低,因而表面海水的密度很小。
亚热带海区盐度虽然很高,但那里的温度也很高,所以密度仍然不大。
极地海区由于温度很低,降水少,所以密度最大。
7、 大洋盐度因受降水、蒸发和入海径流的影响,在南北纬度40°之间,赤道带附近盐度最低,两个副热带高压带盐度最高。
8、 由于地球围绕自转轴自西向东自转,受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的影响,潮汐的周期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日的时间即以一个太阳日为周期。
9、 因为月球轨道面与黄道面成5°9′的夹角,而地球赤道和黄道面成23°27′的夹角,所以月球轨道不会超过地球南纬和北纬18°18′,潮汐从低纬向高纬减小,两极地区不再有大潮和小潮的区别。
10、 潮流是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运动。
伴随潮汐产生的海水周期水平运动。
凡有潮汐的海区,必有同周期的潮流。
11、 海啸就是通过波浪将地震能量传递给海岸;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
12、 波浪进入浅水后,波底最终将和海底接触。
由于海底的摩擦,水分子的水平运动受到限制,其轨道由圆形变为椭圆形。
13、 波浪发生时,愈向海岸水愈浅,波浪能量除了与海底摩擦而消耗的部分以外,都集中到了更小的水体中,这就必然引起波长的增大和波高的减小。
14、 根据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可以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暖流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寒流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都将对沿岸气温发生影响。
15、 流经日本群岛附近的黑潮属于北亚热带环流,属于暖流。
16、 根据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可将洋流分为两种类型,莫曼斯克是俄罗斯最北部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极圈内最大的城市,这主要与北大西洋湾流有关。
17、 “海平面”的全称叫平均海平面,平均海平面是一个直接实测值。
18、 全球范围的海平面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反映,局部地区海岸线变化则叠加了地壳形变因素的影响。
19、 以IPCC关于21世界海平面上升的预测为依据,我国科学家更估计到21世纪中叶我国海平面上升的幅度由南向北增大,该结果未考虑各沿海地区地面的下沉幅度。
20、 河流的上游紧接河源,其特征是:落差大,水流急,下切强,河床深窄,多急滩瀑布,两岸多高山;在河流发育阶段上相当于河流的“幼年期”。
21、 河流下游的水文地貌的特征包括:河床坡度平缓,流速小,流量大,淤积作用显著,浅滩沙洲发育,河道宽阔,多汊河弯道,在河谷发育阶段上相当于“老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