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的活动。
2、教育学--就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方法的科学。
3、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
4、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5、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6、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又指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
7、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色的教育。
8、教育规律--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9、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11、教育预见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开始前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应性,各种可能的教育干扰因素和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
12、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逐步缩小与社会期望的差距,成为合格的教育专业人员的过程。
13、教师专业精神--指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乐业敬业及努力奉献的风范和精神。
14、年龄特征--就是指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年龄阶段,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共同的、本质的和典型的特征。
15、课程--指课业及进程,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
16、课程模式--是指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发展状况,按照一定的课程理论和思想,对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实施,评价等简要概括总结。
17、课程开发--是指地方教育机构和普通学校,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学校实施的课程予以调节,安排和整合,以满足教学需要的活动。
18、课程评价--是在系统调查与描述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
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学校课程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的判断,以期不断完善课程,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19、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教学(广义)--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指在学习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
21、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2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方式。
23、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知道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24、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和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25、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利用多种方法和,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对教学活动质量价值进行科学判断的过程
26、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27、德育目标--是对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也即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的要求。
28、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9、德育方法--是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总和。
30、自我修养--是在教室的指导下,学生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等自我教育来培养完善思想品德的方法。
31、因材施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获得最好的发展
32、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充分发挥校内外人,财,物,时诸因素的最佳功能,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
33、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反映各种管理关系的领导管理制度,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相互关系的体系和制度。
34、校本管理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是一种以权力下放为中心的学习管理思想和模式,其核心就是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习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中小学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
35、课外活动是由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36、小组活动是在指导教师或辅导员指导下,学生根据之间的兴趣爱好在以某一课题为内容自愿组成的小组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
37、个人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余的独立作业的活动形式。
38、校本研修—是以“以校为本”、“教师即研究者”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
39、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40、行动研究法—是教师为解决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在实践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性和综合性研究的活动。
41、终身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包括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佳偶的各个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
第一章
1、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答: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措施。
2、原始教育、古代教育、现代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1)原始形态的教育的特点是:1.教育活动的非独立性;2.教育对象的平等性、普及性3.教育实践的原始性。(2)古代教育的特点:1.学校的产生2.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3.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①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实践,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②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③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④教育的形式单一。⑤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3)现代教育的特点:1.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2.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3.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4.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5.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3、如何理解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答:1.教育生产化; 2.教育终身化; 3.教育社会化; 4.教育民主化; 5.教育国际化; 6.教育现代化; 7.教育多元化。
4、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学习教育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2.有助于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4.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