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合集下载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摘要】目的讨论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

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有条件者应对病人进行心电监护。

【关键词】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护理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较为常见,上颌窦恶性肿瘤最为多见,其次为筛窦癌,额窦和蝶窦癌较少见。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1.评估病人既往有无反复手术史、致癌物质接触史、外伤史、鼻腔良性肿瘤史等。

2.评估病人有无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了解既往健康状况。

(二)身体状况1.鼻腔及鼻窦癌早期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可表现为轻度鼻塞、涕中带血,逐渐发展为持续性鼻塞,脓血涕。

2.随着肿瘤发展可出现面部麻木疼痛、嗅觉障碍及顽固性头痛。

3.肿瘤溃烂时出现血性恶臭鼻涕。

4.其他牙痛、牙齿松动、硬腭隆起、面部肿胀、眼球移位、复视、视力下降等。

5.前后鼻镜检查可见鼻腔内菜花状新生物,表面有溃疡和坏死组织。

(三)辅助检查1.鼻内镜下活检。

2.CT及MRI可了解肿瘤的大小和范围。

(四)心理社会评估评估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心理活动、家庭支持程度、工作性质、经济收入情况、医疗费支付方式等。

(五)治疗原则以放射治疗联合手术治疗为主,一般先放射治疗,放疗结束后4~6周手术,手术后根据肿瘤的范围辅以放疗或化疗。

【主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1.预感性悲哀与被诊断为癌症,担心预后和术后容貌破坏有关。

2.急性疼痛与手术创伤和鼻腔内填塞纱条有关。

3.自理能力下降与术后身体虚弱、伤口疼痛、卧床、输液等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口鼻腔结构改变、切口易被污染、营养摄入不足、机体免疫力降低有关。

5.潜在并发症术后出血、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

6.自我形象紊乱与术后面部塌陷、咀嚼功能障碍和发声功能障碍有关。

7.知识缺乏缺乏术前术后的有关信息以及出院后的自我护理知识有关。

【主要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了解病人的情绪状态,理解并引导病人正常的悲哀反应,鼓励病人表达出内心的想法,正视现实,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及生活的勇气,促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但也要将其术后面容改变等情况向家属及病人讲明,让其有思想准备。

(新)鼻腔及副鼻窦恶性肿瘤概述及偏方汇总

(新)鼻腔及副鼻窦恶性肿瘤概述及偏方汇总

鼻腔及副鼻窦恶性肿瘤概述及偏方(一)概述鼻腔恶性肿瘤好发于鼻腔上部,以鳞状细胞癌多见,尚可见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其临床表现以鼻阻塞最常见,疼痛可出现于较早期,表现为鼻内痛、上牙痛、头痛、眼及面颌部痛等;其他可见脓性或血性渗出液,流泪等。

副鼻窦恶性肿瘤多发于上颌窦、筛窦,额窦癌及蝶窦癌甚少见。

上颌窦恶性肿瘤初期因肿瘤再窦内,外观无明显表现;待症状明显时,癌瘤多已破坏骨壁而侵出窦外。

最多见的症状为见异常渗出液,鼻阻塞,面部肿胀及牙痛等。

筛窦恶性肿瘤以内眦部肿块最多见,依次为鼻阻塞,头痛,突眼及流泪,鼻血性渗出液,面部皮肤麻木,嗅觉减退,患侧视力减退或失明及眼胀感等。

额窦癌常见的症状为患侧持续性额窦区疼痛,患侧上眼睑肿胀,下垂及眼球向下移位,鼻阻塞,复视及基底部变宽等。

蝶窦癌主要症状为患侧头痛,鼻阻塞及复视等。

本病发生原因,尚未阐明。

详询病史,结合临床表现、X 线检查及病理活检,诊断多无困难。

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及综合疗法。

中医学所记载的“颧疔”、“颧疽”、“鼻渊”等难治之病与本病有相似之处。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阳明毒热,侵袭上焦,或气虚血瘀、毒邪郁滞所致。

(二)鼻腔恶性肿瘤方1、主治:鼻侧未分化癌方药:(1)、玄参15克,生地12克,丹皮12克,赤芍9克,金银花9克,败酱草12克,凤尾草12克,蒲公英18克,贯众炭12克,藕节炭9克,消瘤丸9克(吞)茅根30克。

(2)、柴胡4.5克,龙胆草6克、炙鳖甲24克,地骨皮18克,地龙6克,土贝母12克,海藻12克,昆布12克,凤尾草12克,败酱草12克,消瘤丸(全蝎、蜂房、龙衣各等份)9克(吞)用法:水煎服,日1剂。

来源:《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180。

2、主治:鼻腔未分化癌方药:鲜野荞麦30克,鲜汉防己30克,鲜土牛膝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另用灯芯草捣碎,口含;垂盆草捣烂,外敷。

病例:女,16岁。

鼻腔鼻窦内的恶性肿瘤

鼻腔鼻窦内的恶性肿瘤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长期慢性炎症、放射 线暴露、化学物质接触、遗传因素等 。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鼻腔鼻窦内恶性肿瘤在头 颈部肿瘤中较为常见,发 病率较高。
年龄与性别
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 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种族的发病率 存在差异,可能与环境因 素和生活习惯有关。
PART 02
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化学治疗
化疗原理
化学治疗使用药物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于某些类型的鼻 腔鼻窦内恶性肿瘤,化疗可以作为手术或放疗的辅助治疗。
化疗药物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紫杉醇类、氟尿嘧啶类等。具体药物选 择需根据肿瘤类型和病情制定。
化疗副作用
化疗可能导致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副作用,需在专业医生指导 下进行治疗。
内窥镜检查
生化指标检测
通过鼻腔内窥镜检查,观察鼻腔及鼻窦内 的肿瘤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并可取 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部分鼻腔鼻窦内恶性肿瘤可引起血清肿瘤 标志物水平升高,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有 助于辅助诊断。
鉴别诊断
良性肿瘤
鼻腔鼻窦内良性肿瘤如血管瘤、乳头 状瘤等,生长缓慢,症状较轻,与恶 性肿瘤在影像学和内窥镜下有明显区 别。
康复护理
术后护理
01
鼻腔鼻窦内恶性肿瘤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和换药
,以确保手术效果和预防感染。
心理支持
02
恶性肿瘤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足
够的心理支持和关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康复训练
03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呼吸训练、语
言训练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鼻-鼻窦恶性肿瘤

鼻-鼻窦恶性肿瘤
返回
发病部位
鼻窦的恶性肿瘤较原发于鼻 腔者为多见,在鼻窦恶性肿瘤中 尤以上额窦恶性肿瘤最为多见, 甚至可高达60%至80%,并且有1/3 上颌窦癌病人伴有筛窦癌。筛窦 恶性肿瘤次之,约占3.8%。原发 于额窦者仅占2.5%,蝶窦恶性肿 瘤则属罕见。
返回



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70%~80% 好发于上颌窦 ~ 腺 癌:多见于筛窦 其他:淋巴上皮癌,移行细胞癌, 其他:淋巴上皮癌,移行细胞癌,基底细胞癌 粘液表皮样癌,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等。 粘液表皮样癌,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等。
鼻-鼻窦恶性肿瘤 鼻窦恶性肿瘤
一 概述 二 病理 三 临床表现 四 诊断 五 治疗
结束
发病情况 发病部位
2.05%至3.66%, 国外报告为0.2%至2.5%;占耳鼻咽喉 部恶性肿瘤的21.74% 至49.22%;北 方发病率高于南方,在北方次于喉癌, 在南方则次于鼻咽癌。癌肿与肉瘤发 病率之比约为8.5: 1。男女发病约为 1.5至3.0:1。癌肿绝大多数发生于40 至60岁之间。
1 . 手术加放疗 2 . 化疗加手术 3 . 手术加放疗加化疗 4 . 中医中药治疗 5 . 有淋巴结转移时,行下颌区和颈部淋巴结廓清术 有淋巴结转移时, 6 . 其他治疗:激光治疗或冷冻治疗。 其他治疗:激光治疗或冷冻治疗。
返回
退出
肉瘤-肉瘤 好发于鼻腔及上颌窦
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60%) )
定位方法
.
Ohngren定位: Sebileau定位:
返回
早期临床表现:
脓血鼻涕: 面颊部疼痛和麻木: 鼻塞: 磨牙疼痛和松动:
返回
晚期症状:
(1)破坏前壁 (2)向上压迫 (3)向下发展 面颊部隆起 眼部症状 硬腭下塌,牙槽变形 顽固性神经痛和张口困难

鼻腔鼻窦肿瘤概述

鼻腔鼻窦肿瘤概述
随访与监测
建立完善的随访和监测制度,及时发 现并处理复发或转移病灶,确保患者 得到持续、有效的治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诊断依据
鼻腔鼻窦肿瘤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 学检查。其中,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明确肿瘤的部位 和范围;病理学检查通过取活检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可 确定肿瘤的类型和恶性程度。
02 鼻腔鼻窦良性肿瘤
乳头状瘤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鼻腔鼻窦乳头状瘤通常由人乳头瘤病毒感 染引起,这种病毒会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增 生,形成乳头状结构。
骨瘤发病机制
骨瘤是骨骼系统发生的良性肿瘤, 在鼻腔鼻窦中较为罕见,可能由骨
发育异常或慢性炎症刺激引起。
治疗手段
除了骨瘤外,鼻腔鼻窦还可能发生 其他类型的良性肿瘤,如纤维瘤、 脂肪瘤等,这些肿瘤通常生长缓慢
,较少恶变。
其他良性肿瘤
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可以明确诊断,其中CT和MRI对于 了解肿瘤的范围和性质有重要价值 。
VS
随访制度建立
建立规范的随访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复 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和转移等 异常情况。同时,加强患者教育和健康指 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 力。
07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早期诊断困难
鼻腔鼻窦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 易被误诊或漏诊,导致病情延误。
治疗方法有限
目前针对鼻腔鼻窦肿瘤的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仍 有部分患者对治疗不敏感或出现复 发。
手术治疗策略及适应证
手术治疗策略
01
鼻腔鼻窦肿瘤手术主要包括鼻内镜下切除术、上颌骨切除术等,
根据肿瘤性质、大小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5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5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概况
1、原发多见,远处转移而来者少。 2、癌(>80%)多于肉瘤(<20%) 3、位置隐蔽,早期症状少,不易确诊。 4、与眼眶颅脑毗邻,晚期难以判断原发部位。 5、症状随肿瘤原发部位和累及范围而异。
概况
6、发病年龄 癌 :40-60岁 肉瘤:较年轻
7、发病部位 鼻腔:外侧壁>鼻中隔 鼻窦:上颌窦 > 筛窦 > 额窦 > 蝶窦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Malignant tumors of nose and sinuses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概述 (流行病学)
鼻-鼻窦恶性肿瘤占耳鼻咽喉科恶性 肿瘤的21.74%~49.22%。癌多数发生于 40~60岁之间。原发于鼻窦的恶性肿瘤较 原发于鼻腔者为多见,上颌窦恶性肿瘤 发病率最高,达80%。在我国,北方仅 次于喉癌,南方则仅次于鼻咽癌。
2、口腔颌面 ⑴上唇上列牙麻木: 眶下神经受累 ⑵牙痛 : 上齿槽神经或牙槽 ⑶张口困难 侵犯翼腭窝、颞下窝、颞窝—翼内外 肌、咬肌、颞肌—下颌关节运动受限 ⑷面颊膨隆、腭部肿块
3、眼: ⑴流泪—鼻泪管阻塞 ⑵复视、突眼—眼球受压、眼肌瘫痪 ⑶视力下降—眶尖受侵犯
4、神经、颅脑:头痛 5、耳:耳鸣、耳聋 6、颈部、全身症状:颈淋巴结肿大、
恶病质
诊断
1、病史的综合分析:重视、警惕 >40岁 单侧进行性鼻塞、血涕
2、前、后鼻镜检查 3、鼻腔、鼻窦内窥镜检查 4、病理活检、细胞涂片:确诊依据 5、影像学:X线片、 CT、MRI 6、手术探查:术中冰冻切片
治疗 综合疗法
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 化学治疗
预后
差,上颌窦癌5年生存率仅30%~40% 关键:早期发现、诊断
乳头状瘤恶变向 颅内和眶内侵犯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303例临床病理分析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303例临床病理分析
和病理 特点 。
2 结 果
技术 , 明显提 高 了此 疾 病 的诊 断率 。根据 免 疫组 化 分为 T、 B和 N/ K细 胞淋 巴瘤 。B细胞 淋 巴瘤 多位
于鼻 窦 , 在西 方 国家 略 占优 势 , 腔 中以 T/ 细 鼻 NK 胞淋 巴瘤 为 主 , 亚 洲 多 见 ] 在 。早 期 的 鼻 腔 鼻 窦
恶性淋 巴瘤往 往诊 断为“ 死性 中线 肉芽肿 ” 对 其 致 , 认识 有 一 个 发展 过 程 。他 们 不 同 于 B细胞 恶 性 淋
3 3 鼻腔恶 性肿 瘤患者 , 2 9例 , 9 0例 男 0 女 4例 , 年龄 2 1 , 均 4 ~8 岁 平 6岁 , 经 手术 或 活 检病 理 确 均 诊 。鼻 出血 或 涕 中带血 1 3例 , 塞 9 0 鼻 7例 , 腔 内 鼻 可见新生 物 , 表 面粗 糙不 平 6 其 7例 , 鼻 隆起 变形 外 2例, 6 眼球 突 出 1 0例 。鼻腔恶 性 肿瘤 共 6种 , 中 其 鳞癌 1 7例 (8 6 ) 腺 癌 6 4 4 . , 2例 ( 0 5 ) 恶 性 淋 2. , 巴瘤 5 4例 ( 7 8 , 翻性 乳 头 状 瘤 恶 变 2 1 . %) 内 6例
心性和血 管破 坏性 的 形态 学 特点 对 诊 断很 重 要 , 所 以需 要深 部 活检 , 助 于病 理科 医师及 时 准确 的 ]有
诊断。
鼻腔 和鼻 窦恶 性肿 瘤 的发 病率 不 高 , 占全 身恶
性 肿瘤 的 2 口 , 中原 发 于鼻 窦 的 恶 性 肿 瘤 约 占 ]其
7 左 右 。鼻腔 和 鼻窦 恶性 肿 瘤位 置 隐 匿 , 以早 0 难
期 发现 , 多数患 者就 医时病情 已经发 展至晚 期 , 给治

鼻窦恶性肿瘤

鼻窦恶性肿瘤
侧眼球移位、运动障碍和视力减退时,多属晚期。断层X线拍 片及CT扫描有助于明确肿瘤来源和侵及范围。
鼻-鼻窦恶性肿瘤
诊断
鼻-鼻窦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因此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 •单侧脓血性鼻涕和鼻塞,应警惕鼻-鼻窦恶性肿瘤。单侧面颊部疼 痛或麻木感和单侧上列磨牙疼痛后或松动应警惕上颌窦恶性肿瘤。 •前、后鼻镜检查极为重要。必要时行鼻内镜检查。 •肿瘤组织活检及鼻窦穿刺细胞涂片病理学检查是最终诊断依据。 •鼻窦CT或MRI检查可明确肿瘤大小及范围。 •对于高度怀疑恶性肿瘤但临床不能明确者,可重复活检或行鼻窦 探察术,术中结合冰冻切片。 •与局部转移的鼻咽癌鉴别。
鼻-鼻窦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鼻窦恶性肿瘤——额窦恶性肿瘤 早期多无临床表现。肿瘤发展则出现额部头痛表面皮肤麻木
和同侧鼻出血。肿瘤向外下发展则出现额部及眶上内缘隆起、 眼球向下、外、前移位和复视等。
鼻-鼻窦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鼻窦恶性肿瘤——蝶窦恶性肿瘤 罕见。有原发性和转移性。早期多无症状,待出现单侧或双
本节内容
鼻-鼻窦恶性肿瘤
鼻-鼻窦恶性肿瘤
前言
•鼻-鼻窦恶性肿瘤属鼻-前颅底肿瘤的范畴,其中上颌窦恶性肿瘤发病率 最高。 •鼻窦恶性肿瘤中上颌窦恶性肿瘤最见,筛窦次之,额窦少见,蝶窦罕见。 •鼻-鼻窦癌中,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腺癌次之。此外还有淋巴上皮癌、 移行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粘液表皮样癌和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等。 •鼻-鼻窦肉瘤中,以恶性淋巴瘤最多,超过60%,软组织肉瘤以纤维肉 瘤最常见。
鼻-鼻窦恶性肿瘤
治疗
手术、放疗、化疗三种方法。或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1、上颌窦恶性肿瘤 2、筛窦恶性肿瘤 3、额窦恶性肿瘤 4、蝶窦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鼻腔及鼻旁窦恶性肿瘤

鼻腔及鼻旁窦恶性肿瘤

05
鼻腔及鼻旁窦恶性肿瘤的科研 进展
新药研究
靶向治疗药物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肿瘤 标志物进行研发,提高药 物的特异性和疗效。
免疫治疗药物
利用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 胞,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或 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来达 到治疗目的。
联合治疗药物
将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 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并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分类
根据组织学分类,鼻腔及鼻旁窦 恶性肿瘤可分为上皮性肿瘤、非 上皮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等。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鼻腔及鼻旁窦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尚 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生 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病因
长期慢性炎症、放射线暴露、化学物 质刺激、吸烟等是鼻腔及鼻旁窦恶性 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病例二:晚期治疗与护理
总结词
积极治疗,精心护理
详细描述
患者病情已进入晚期,出现了面部肿胀、疼痛等症状。除了手术切除肿瘤外,医生还为 患者制定了化疗和放疗方案。患者在治疗期间得到了良好的护理,症状得到缓解,生活
质量得到提高。
病例三:复发与康复
总结词
复发后积极治疗,康复中保持乐观心态
VS
详细描述
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经过再次手术和 放化疗,病情得到控制。在康复过程中, 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 随访复查,最终恢复良好,重返正常生活 。
等。
饮食护理
并发症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 证营养摄入,增强身体
抵抗力。
及时发现并处理治疗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如感染、出血等。
康复指导
01
02
03
定期复查
指导患者定期进行复查, 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THANKS
感谢观看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慢性炎症刺激等。
病因
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环境因素,以 及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鼻腔鼻窦疾病,都可能 增加患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风险。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鼻腔鼻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能出现鼻塞、涕中带血、头痛等表现。随着病情发展, 可能出现面部肿胀、眼球突出等症状。
化学治疗
化疗药物
化学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杀死或抑 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常用的化疗 药物包括顺铂、卡铂、5-氟尿嘧 啶等。
化疗方案
根据肿瘤的分期和病理类型,制 定个性化的化疗方案。化疗通常 在手术治疗后进行,以杀死残留 的肿瘤细胞并预防复发。
其他治疗方法
01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如使用免疫调节 药物或免疫细胞治疗等。
诊断
诊断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确 诊的金标准,可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进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大小、范围和是否 有转移。
02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
通过手术彻底切除肿瘤,以达到根治 的目的。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扩 散程度,手术方式可能包括部分或全 部鼻窦切除。
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需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术后护 理也至关重要,包括伤口清洁、疼痛 控制和恢复训练等。
放射治疗
放疗原理
放射治疗通过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通常在手术治疗后进行,以杀死残留的 肿瘤细胞并预防复发。
放疗方式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 上颌窦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对其临
床表现、疗效及预后有很大影响。
öhngren氏自内眦和下颌角之间作一想象斜面,
再于瞳孔处作一想象的垂直平面,从而将上颌 窦分为四个象限。前下内象限生长的肿瘤早期 即出现牙的症状,易于早期诊断和完整切除, 预后较好; 后上外象限生长的肿瘤易破坏后外 侧壁进入翼腭窝,进而向上扩展,累及颞下窝 或颅中窝,预后较差;后上内象限生长的肿瘤, 症状出现较晚,易于侵入筛窦扩展至眼眶、颅 腔,难以完整摘除,预后最差。
N分级
• N0:无颈淋巴结转移 • N1: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 • N2: • N2a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3-6厘米 • N2b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不超过6厘米 • N2c双侧或对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不超过
6厘米
• N3: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大于6厘米
M分级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
鼻窦多于鼻腔 上颌窦最多,占60-80%,然后依次为筛 窦、额窦、蝶窦。
病理类型
• 鳞状细胞癌最多见,约占70%,好
发于上颌窦,腺癌次之,多见于筛 窦。此外还有淋巴上皮癌、移行细 胞癌、基底细胞癌、肉瘤、未分化 癌等。
良性新生物可转为恶性的 包括鼻息肉恶变、乳突状瘤 癌变、纤维瘤恶变。
• பைடு நூலகம் 分级
上颌窦 T1:肿瘤局限于粘膜,无骨质破坏 T2:肿瘤侵蚀或破坏下部结构,包括硬腭和/或中 鼻道 T3:肿瘤侵犯下列任一部位:面颊皮肤,上颌窦 后壁,眶底或前组筛窦 T4:肿瘤侵犯眶内容物和/或以下任一结构:筛板, 颅底,鼻咽,蝶窦,额窦
筛窦 T1:肿瘤局限于筛窦,伴或不伴有侵蚀 T2:肿瘤侵犯鼻腔 T3:肿瘤侵犯眶前部和/或侵犯上颌窦 T4:肿瘤侵犯颅内,侵犯眼眶外包括眶尖, 侵犯蝶窦和/或额窦,和/或鼻皮肤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PPT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PPT

感染
肿瘤阻塞鼻腔,导致引流 不畅,易引发鼻窦炎等感 染。
视力障碍
肿瘤侵犯眼眶或视神经可 引起视力障碍,如视力下 降、视野缺损等。
张口困难
肿瘤侵犯翼腭窝或颞下窝 可引起张口困难。
诊断方法和标准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 出现时间、进展情况、伴随症
状等。
体格检查
全面检查患者头面部,观察有无 面部畸形、眼球突出等表现,触 诊检查有无肿块、压痛等。
02
分析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流行病 学特征、临床表现和预后,为临 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概述
01
02
03
定义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是指发 生在鼻腔、鼻窦等部位的 恶性肿瘤,包括鳞状细胞 癌、腺癌、未分化癌等。
发病率和死亡率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病 率相对较低,但死亡率较 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 成严重威胁。
三级预防措施
综合治疗
对于确诊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 应根据病情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 综合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 者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提高生 活质量。
康复治疗和随访管理
康复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治疗方案,包括营养支持、运动锻 炼、呼吸功能训练等,促进患者身体 功能的恢复。
随访管理
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对患者进行定 期随访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 和转移等问题,确保患者的长期生存 和生活质量。
07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进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得到了显著的改进,包括更 精确的影像学诊断、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先进的手术技术等。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模板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模板

临床表现
当肿瘤增长向各方向扩大时,最易侵犯纸样板进入眼眶,使眼 球向外、前、下或上方移位,并有复视。后组筛窦肿瘤可侵入 球后、眶尖,常致突眼,动眼神经瘫痪,上睑下垂。此外,内 眦处可出现包块,一般无压痛。肿瘤侵犯筛板累及硬脑膜或有 颅内转移者,则有剧烈头痛。淋巴结转移常在颌下或同侧颈上 部。 (3)额窦恶性肿瘤: 额窦的前后骨壁之间距离很小,后壁骨壁较薄,有时呈自然 缺损。额窦恶性肿瘤原发者极少见,早期多无症状。
诊断
N2c: 双侧或对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均不超过6cm。 N3: 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大于6cm。 注: 中线淋巴结视为同侧淋巴结。 M——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的存在不能确定。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3)组织病理学分级: G——组织病理学分级。 GX:
诊断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占70%~ 80%,好发于上颌窦;腺癌次之,多见于筛窦。
概述
此外尚有淋巴上皮癌,移行细胞癌,基底细胞癌,黏液表皮样 癌和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等。 肉瘤占鼻及鼻窦恶性肿瘤的10%~20%,好发于鼻腔及上额 窦,其他窦少见。以恶性淋巴瘤为最多,超过60%;软组织肉 瘤以纤维肉瘤最为常见,此外尚有网状细胞肉瘤、软骨肉瘤、 横纹肌肉瘤、黏液肉瘤、恶性血管内皮瘤及成骨肉瘤等。
临床表现
面颊部疼痛和麻木: 位于上颌窦顶部的肿瘤,容易侵犯眶下神经而发生面颊部疼 痛和麻木感,此症状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甚为重要。鼻塞: 多为一侧进行性鼻塞,系因鼻腔外壁被窦内肿瘤推压内移或 被破坏,肿瘤侵入鼻腔所致。 磨牙疼痛和松动: 位于窦底部的肿瘤,向下侵及牙槽,影响磨牙,可发生疼痛 或松动。常误诊为牙病,但于拔牙后症状依旧。 上颌窦恶性肿瘤晚期破坏窦壁,可向邻近器官扩展引起下列 症状: 面颊部隆起: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课件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课件
顺铂、卡铂、5-氟尿嘧啶 等。
化学治疗的优缺点
优点是对于晚期或转移的 肿瘤有一定的疗效;缺点 是副作用较多,如恶心、 呕吐、骨髓抑制等。
其他治疗方法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制剂或免疫细胞来增强 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
中医中药治疗
采用中草药或针灸等方法,调理 身体内环境,提高机体抵抗力。
基因治疗
通过改变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 抑制其生长或促进其凋亡。
03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预防与保 健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烟雾,保 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空气污
染。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 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积极治疗鼻部疾病
及时治疗鼻部炎症、息肉等疾 病,避免病情恶化。
避免过度暴露于辐射
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辐射较 强的环境中。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研究
基因检测与个体化治疗
通过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基因检测,识别其基因变异情况 ,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临床路径与多学科协作
建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路径,加强多学科协作,实现患者治 疗的全程管理和效果优化。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心理 支持,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病例一中的患者因早期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及时就医并确诊为鼻腔鼻窦恶性 肿瘤。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和术 后放化疗。经过积极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预后良好。
病例二:手术治疗效果
总结词
手术治疗是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手 术切除肿瘤,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鼻腔和鼻窦的肿瘤精选全文

鼻腔和鼻窦的肿瘤精选全文
可侵犯窦壁骨质及邻近结构如眼眶、翼腭窝、颞下窝及颅 底等;
横纹肌肉瘤鉴别诊断
嗅神经母细胞瘤: 多位于鼻腔顶部, 常破坏筛板骨质,部分可见骨质增生或膨胀性改变, 非何杰金淋巴瘤:多位于鼻腔前部,易向前浸润鼻前庭、
鼻翼及面部皮肤, 骨质破坏较轻, 纤维血管瘤:多见于青少年男性, 沿自然孔道与裂隙侵袭生长,可压迫周围骨质使之变形、
血管瘤-鉴别诊断
黑色素瘤的特征: 病变多发生于中年患者; 病变在平扫MRI上呈短T1短T2信号 病变容易发生于鼻腔,其次是鼻窦、鼻中 隔等,左侧较右侧更为常见
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特征: 病变更容易发生于鼻窦腔内; 病变实质内可能含有骨质和软骨。
横纹肌肉瘤
① 横纹肌肉瘤(RMS)多见于小儿,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② 临床表现可有鼻塞、流脓血涕、眼球移位等, 进展快。 ③ 肿瘤起源于向横纹肌分化的原始间叶细胞, ④ 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头颈部,其次为泌尿生殖道、四肢、腹膜后和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鉴别诊断
骨化纤维瘤的特征: 多为单骨性病变,下颌骨多见(约占75%)膨胀性病变, 边界清晰 边缘为较厚的骨性包壳,中心为较低密度。 囊变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区分困难
畸形性骨炎(Paget病)的特征: 有自限性,早期多表现为骨质破坏,而中、后期CT表现呈 磨玻璃样改变 此病多累及颞骨和颅盖骨,颅面骨少见;骨质的“棉线 样”CT表现有助于Paget病的诊断。
血管瘤-鉴别诊断
鼻腔息肉: 骨质压迫吸收,破坏少见 仅病变边缘强化,实质部分无明显强化
出血性坏死性息肉的特征: 病变容易累及鼻腔及筛窦 CT:多呈混杂低密度影,内部可见点、片状高密 度出血影,低密度影的囊变坏死区,骨质吸收、 变形 MRI:信号混杂,与出血的时期、坏死组织及储 留的粘液相关,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与血管瘤较 难鉴别,靠病理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症状: 面颊部隆起:
临床表现
肿瘤压迫破坏前壁,可致面颊部隆起。侵犯面颊软组织,可发 生瘘管或溃烂。
眼部症状: 肿瘤压迫鼻泪管,则有流泪;如向上压迫眶底,使眶缘变钝, 眼球向上移位,眼肌麻痹,眼球运动受限,可发生复视。但视 力很少受影响。 硬腭下塌,牙槽变形: 肿瘤向下发展,可致硬腭下塌、溃烂,牙槽增厚和牙松动脱 落。 侵入翼腭窝: 肿瘤向后侵犯翼腭窝或翼内肌时,可出现顽固性神经痛和张 口困难。此症状多为晚期,预后不佳。
临床表现
颅底扩展: 凡上颌窦癌患者出现内眦处包块,或有张口困难,颞部隆起, 头痛,耳痛等症状时,提示肿瘤已侵犯颞下窝而达颅前窝或颅 中窝底。 颈淋巴结转移: 可在晚期发生,多见于同侧颌下淋巴结。 (2)筛窦恶性肿瘤: 在各个鼻窦中,以筛窦体积最小,气房骨壁最薄,上壁有筛 板的小孔,有时呈先天性骨质缺损。早期肿瘤局限于筛房可无 症状,也不易被发现。肿瘤侵入鼻腔则出现单侧鼻塞、血涕、 头痛和嗅觉障碍。
治疗
放疗后6周进行手术切除,此时肿瘤的退变已达最大程度,放 射反应在正常组织内消退,也不会引起正常组织继发性病变。
2.手术疗法 除少数体积小、表浅而局限的恶性肿瘤外,大多 数需经面部作外切口或经口腔切口进行手术:
(1)鼻侧切开术:
鼻侧切开术(Moure切口)适合于切除鼻腔、筛窦和蝶窦肿瘤。 切口起自患侧内眦部或眉毛内端,向下沿眶内缘、鼻颊沟达鼻 翼脚部,绕过鼻翼脚向内止于鼻小柱根部。该切口有利于充分 暴露鼻腔和筛窦,并可经切除的筛窦暴露蝶窦。
流行病学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较为常见,据国内统计,占全身恶性肿 瘤的2.05%~3.66%,国外报道为0.2%~2.5%。在我国北方发病 率高于南方,占耳鼻咽喉部恶性肿瘤的21.74%~49.22%;在北 方次于喉癌,在南方次于鼻咽癌。癌肿与肉瘤发病率之比约为 8.5∶1。男女发病约为1.5∶1~3.0∶1。癌肿绝大多数发生于 40~60岁,肉瘤则多见于青年人,亦可见于儿童。
其他辅助检查
断层X线拍片及CT扫描有助于明确肿瘤来源和侵及范围。纤维 鼻咽喉及鼻窦内窥镜检查:
可观察肿瘤原发部位、大小、外形、鼻窦开口情况。正电子 发射断层可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定位和是否残留复发等的依据。
诊断
1.诊断依据 (1)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症状出现较晚,且易误 诊,早期确诊较难。对有上述症状者应提高警惕,尤其是40岁 以上患者,症状又为一侧性、进行性者更应仔细检查。
临床表现
当肿瘤增长向各方向扩大时,最易侵犯纸样板进入眼眶,使眼 球向外、前、下或上方移位,并有复视。后组筛窦肿瘤可侵入 球后、眶尖,常致突眼,动眼神经瘫痪,上睑下垂。此外,内 眦处可出现包块,一般无压痛。肿瘤侵犯筛板累及硬脑膜或有 颅内转移者,则有剧烈头痛。淋巴结转移常在颌下或同侧颈上 部。
(3)额窦恶性肿瘤:
G3: 低分化。 (4)分期: 0期: TisN0M0 Ⅰ期: T1N0M0 Ⅱ期: T2N0M0 Ⅲ期: T1N1M0 T2N1M0 T3N0~N1M0 Ⅳ期A: T4N0~N1M0 Ⅳ期B: 任何TN2M0 任何TN3M0 Ⅳ期C;任何T任何NM1
鉴别诊断
由于良性及恶性肿瘤均是软组织密度,CT值40~80Hu,加之 CT值受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因此软组织扫描时其CT值的定性 诊断价值不大;但对骨质破坏的方式观察,极有鉴别意义。恶 性肿瘤的骨破坏为“侵入性骨破坏”,进展快,软组织增生与 骨破坏同时进行,骨壁破坏形态不规则,呈虫蚀状,有时软组 织内残留小骨片,提示肿瘤生长快。良性肿瘤对骨壁侵蚀称 “骨改建”,在肿物缓慢生长过程中,骨内面破坏吸收的同时, 其外面又有新骨形成;因之窦壁呈压迫性骨吸收,破坏灶规整, 此情况可见于良性肿瘤及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的肿瘤,出血 坏死性鼻息肉或鼻窦霉菌病等。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
nasal and sinus carcinoma
类别
耳鼻喉/鼻及鼻窦疾病
ICD号
C76.0
概述
鼻窦的恶性肿瘤较原发于鼻腔者为多见,在鼻窦恶性肿瘤中 尤以上额窦恶性肿瘤最为多见,甚至可高达60%~80%,并且有 1/3上颌窦癌患者伴有筛窦癌。筛窦恶性肿瘤次之,约占3.8%。 原发于额窦者仅占2.5%,蝶窦恶性肿瘤则属罕见。肿瘤早期可 局限于鼻腔或鼻窦某一解剖部位;待到晚期,肿瘤发展,累及 多个解剖部位后,很难区分是鼻腔或鼻窦恶性肿瘤。
实验室检查
单克隆抗体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特异性与灵敏性。肿瘤相关抗 原-抗EB病毒抗原的IgA抗体对鼻咽癌特异。
为了明确诊断,目前已少用脱落细胞学检查方法,主要取活 检。鼻腔肿瘤易直接取活检,早期上颌窦肿瘤不易取材活检, 现可用鼻内镜直接观察鼻内病变,并可伸入组织钳直接切取组 织检查。因活检有促使肿瘤扩散的危险,探查术中作冰冻快速 病理切片,确诊后可及时行切除术治疗。
治疗
术后复发者也可行放疗。鉴于术后患者一般情况不如术前,局 部组织有瘢痕形成,血循环差,组织细胞含氧量低,放射线对 肿瘤的作用远不如术前。故目前多主张术前根治性放射治疗, 使肿瘤周围血管与淋巴管闭塞、癌肿缩小,减少播散机会。但 放疗不能过量,以免引起术后愈合不良、放射性骨坏死和咬肌 纤维化等不可逆并发症,使面部变形、口腔功能严重受损。术 前一般采用60Co或直线加速器进行放疗。总量在4~6周内共接 受50~60Gy(5000~6000rad)为宜。
诊断
对诊断特别困难而临床上确属可疑者可行鼻窦探查术,术中结 合冰冻切片检查有利于确诊。
(5)X线拍片: 鼻窦X线拍片,尤其是断层拍片,对诊断颇有价值。有条件者 可做CT或MRI检查,以显示肿瘤大小和侵犯范围,并有助于选 择术式。 (6)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PET)成像能反 映各类组织间生化代谢的差异,通过局部血流量、氧利用率及 葡萄糖代谢率等参数,区分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在代谢上的差 异,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定位和是否残留复发等的依据。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占70%~ 80%,好发于上颌窦;腺癌次之,多见于筛窦。
概述
此外尚有淋巴上皮癌,移行细胞癌,基底细胞癌,黏液表皮样 癌和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等。
肉瘤占鼻及鼻窦恶性肿瘤的10%~20%,好发于鼻腔及上额 窦,其他窦少见。以恶性淋巴瘤为最多,超过60%;软组织肉 瘤以纤维肉瘤最为常见,此外尚有网状细胞肉瘤、软骨肉瘤、 横纹肌肉瘤、黏液肉瘤、恶性血管内皮瘤及成骨肉瘤等。
额窦的前后骨壁之间距离很小,后壁骨壁较薄,有时呈自然 缺损。额窦恶性肿瘤原发者极少见,早期多无症状。
临床表现
肿瘤发展后,可有局部肿痛、麻木感和鼻出血。当临床发现肿 瘤向外下发展时,可致前额部及眶上内缘隆起,眼球向下、外、 前移位,可出现突眼、复视。出现上述体征应怀疑肿瘤已有颅 内扩展。
(4)蝶窦恶性肿瘤:
诊断
T3: 肿瘤侵犯下列任一部位: 面颊皮肤,上颌窦后壁,眶底或前组筛窦。 T4: 肿瘤侵犯眶内容物和(或)以下任一结构: 筛板,颅底,鼻咽,蝶窦,额窦 ②筛窦: T1: 肿瘤局限于筛窦,伴或不伴有侵蚀。 T2: 肿瘤侵犯鼻腔。 T3: 肿瘤侵犯眶前部和(或)侵犯上颌窦。 T4: 肿瘤侵犯颅内,侵犯眼眶外包括眶尖,侵犯蝶窦和(或)额窦, 和(或)鼻皮肤。 N——颈部淋巴结转移。
2.鼻窦恶性肿瘤 症状随肿瘤原发部位和累及范围而异。 (1)上颌窦恶性肿瘤: Ohngren自内眦和下颌角之间作一想象的斜面,再于瞳孔处作 一想象的垂直平面。从而将上颌窦分为4个象限(图1);前内象 限所生长的肿瘤易侵入筛窦;而后外象限的肿瘤,晚期易破坏 后壁,侵入翼上颌窝和翼腭窝,进而可能破坏翼腭窝顶,或侵 入颞下窝而侵犯颅中窝。
诊断
N2c: 双侧或对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均不超过6cm。 N3: 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大于6cm。 注: 中线淋巴结视为同侧淋巴结。 M——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的存在不能确定。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3)组织病理学分级: G——组织病理学分级。 GX:
诊断
诊断
2.鼻-鼻窦恶性肿瘤的TNM分类 根据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扩散的 程度,按国际抗癌协会(UICC)TNM分类标准(1997)第五版的方案 如下:
(1)解剖划分: 上颌窦及筛窦。 (2)TNM临床分类: T——原发肿瘤。 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0: 无原发肿瘤之证据。 Tis: 原位癌。 ①上颌窦: T1: 肿瘤局限于黏膜,无骨质侵蚀或破坏。
有原发性和转移性癌两种,但皆少见。早期无症状,待出现 单侧或双侧眼球移位、运动障碍和视力减退时,多已属晚期。
并发症
可发生颈淋巴结和远处转移,颅内并发症及动脉侵蚀性大出 血,常为致死原因。术后可发生愈合不良、放射性骨坏死和咬 肌纤维化等不可逆的并发症,致使面部变形,口腔功能残废。
实验室检查
常规化验: 包括血、尿及粪常规检查,恶性肿瘤患者可伴有血沉加快。 常规化验的异常发现并非恶性肿瘤特异的标志,但该类阳性结 果可提供诊断的线索。血清学检查: 由于恶性肿瘤在生化上并无质的差异而仅为量的差别,故特 异性较差。但可用以作为辅助诊断,在某些情况下有一定的价 值。免疫学检查: 主要检查来自体内肿瘤的胚胎抗原、相关抗原及病毒抗原。 放射免疫测定法是应用放射性核素的灵敏性和免疫反应的特异 性相结合的测定方法,灵敏度高。
治疗
可分为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疗法。应根据肿瘤性质、大小、 侵犯范围以及患者承受能力决定,当前多主张早期采用以手术 为主的综合疗法,包括术前放射治疗、手术彻底切除癌肿原发 病灶,必要时可行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以及术后放疗、 化学疗法等。首次治疗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1.放射治疗 单独根治性放射治疗,只适用于对放射线敏感的 恶性肿瘤,如肉瘤、未分化癌,但疗效并不完全满意。对晚期 病例无法根治者,仅能作为单独的姑息性放射疗法。
病因
病因未明,可能与下列诱因有关: 1.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2.经常接触致癌物质。 3.良性肿瘤恶变。 4.外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