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与剪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我记事起,奶奶就剪的一手好纸!

现在想来,奶奶在世时她的人缘相当好!每天都有人手里拿着针线活或者其他的什么手头活来我们家串门子,边干活边和奶奶前三皇,后五帝地聊天,显得我家经常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样子。奶奶手里的活通常就是她的剪纸,也是她和爷爷的生活经济来源。奶奶面前通常放着一个有些陈旧有些黑的筛子,里面盛满了五颜六色的大大小小的彩色纸,有的已经剪成了海棠花的样子,有的是菊花的模样,还有不少皱巴巴的绿色纸团,都是花叶的形状。筛子的旁边是奶奶用面粉和水混在一起做成的黏糊糊的浆糊,和一把光滑闪着亮光的锋利的大剪刀。奶奶的辈分在那一群人里也是最大的,她们通常叫奶奶婶子,很喜欢奶奶也很尊敬奶奶。因为奶奶平时做了什么别样的饭了,总是不忘了让我一家一家端着碗去送点,让大家尝个新鲜。有时候她们家有个什么事情需要做纸花,纸人之类的,奶奶便是她们首当其冲一定会想到来帮忙的人。

剪起纸来的奶奶,通常要带上她的老花镜,才能正襟危坐地做下面的活儿。奶奶做的剪纸一般是谁家有新生的小孩过满月,那小孩的姥姥姥爷去看小孩的时候要拿着个纸老虎去,至于这样的风俗含义是什么,我从来没有去细细研究过,也没有问过任何人,包括奶奶。到如今这样的风俗在我们那里是司空见惯的事,不足为奇。而我的奶奶就是个做纸老虎的高手,方圆几里的人都来找她做纸老虎。奶奶做纸老虎的整个过程对我来说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了。她先用很疏松的黄色布剪出两片老虎的样子,再用针线一针一针细密的缝起来,快到最后要封口的时候,留一道口子收手。这时候就要从口子里往这个轻飘飘空荡荡的老虎身体里塞东西,塞得紧而实,每个角落都是一样的均匀饱满。奶奶每次塞的是麦秸秆,就是已经在扬麦场上经过爸爸的三轮车碾压了无数边之后的无楞无角一点也不扎手的麦秸秆。在老虎身子里塞满之后,奶奶再用针线把最后的未缝合上的口子再缝上,这样一只老虎的模型就在奶奶的举手之劳下奇迹般的诞生了。接下来奶奶把平时剪好的老虎额头前黄色的大王字和老虎黑色的长胡须,老虎的大嘴巴以及老虎的尾巴一一用浆糊黏贴上去。老虎的脊背的两边一般插得都是奶奶平时剪好的各种颜色的花儿,不像是现实中老虎的皮毛一样看了让然毛骨悚然。还老虎的四只脚,不知道奶奶是从哪里要来的人家不用的黄色玻璃纸缠了几圈,在再腿上插几朵鲜艳夺目的花儿。一只并不凶神恶煞,威风凛凛的老虎就成了,就活了。最后,在老虎的背上花的缝隙里找个地方缝上一根粗线,线上绑一根指头粗细的竹竿,老虎就这个样子被买家付钱之后挑走了。奶奶做这个纸老虎整个过程认真而细心也很有耐心,从来不偷工减料,偷梁换柱,来买的人挑走的都是一只只一模一样活脱脱漂亮可爱的纸老虎。

真不知道奶奶的手艺是怎么来的,一直很佩服她。听妈妈说,奶奶一般看见个什么东西就能像模像样的地剪出个什么东西,不用任何人去教去指点,完全是熟能生巧,自学成才呀!

上小学时,每学期的课程里都有手工课,我却自己从来没有动过手去完成过一次。一放学回家,急急忙忙翻开课本跑到奶奶身边,像个领导似的给奶奶吩咐今天要剪个像书上一样的图形。奶奶也是心疼我,从不推脱,就拿出她的老花镜和五颜六色的纸,开始行动了。等我吃完饭,奶奶的手上的活也结束了,我除了高兴就是喜悦,除了喜悦就是高兴。第二天拿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去班里交作业,等第二次手工课受到老师表扬时,脸上欢快的笑容哪里还想的出这是奶奶的手艺,奶奶的绝活。

我们村子每年都有庙会,搭着戏台子,抹着花脸吼起来的大秦腔。这样的庙会上人挤人,人挨人,卖东西的小贩在人烟荒凉的地方都能摆摊挣到钱。放鞭炮声,唱戏声,小孩的哭闹

声,小贩的吆喝声等等混杂在一起好不热闹。连续唱几天戏,可是让那些喜爱看秦腔的老年人过足了秦腔瘾。我爸爸就爱听秦腔,看秦腔,小时候每逢庙会不管哪个村子,晚上去看戏的爸爸都带着我去。庙会肯定跟庙里的神仙有关,也会有一段传奇的说法。我们队庙里面的神仙听说叫地王爷,每年农历十月十八的庙会,有时唱戏,有时不唱戏,这都是队长和那些有钱人说了算。这个庙里的地王爷有什么说法与来历还真没听说过,不过那个庙却一直矗立在村子边上,被浓浓的香火笼罩缭绕着。庙会的时候就会更加显得有生气,香炉里外插满了无数无比虔诚的香柱,各种新鲜的水果满满装了几盘,恭恭敬敬地被摆放在慈眉善目的地王爷塑像眼前的桌子上,也有功德箱令人们发发慈心与善心,抚慰人们的心灵。庙里少不了各种花得装扮,奶奶就是其中的贡献者,做这样的善事,能尽一点微薄之力的人都是乐此不疲的,奶奶就是这样一个处处积德行善的人。庙里的那些纸花都是在庙会前奶奶熬夜赶做的。通常是奶奶一个人半晚上了,食指上是黏糊糊的浆糊,不停地剪不停地粘,老花镜在灯光下熠熠闪烁。

有一段时间我很想跟着奶奶学习剪纸,后来自制力不行给放弃了,一来我还是个学生有功课负担,二来我感觉自己没有奶奶那么好的耐心与记性,面对一大筛子花花绿绿的纸片和黏黏的浆糊,我怎么也修练不成奶奶那样的本事,怎样让那些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纸片合理利用才最重要,才能剪得一手好纸。

奶奶去世后,她的这种手艺也就失传了,加之这个社会发展的先进程度,什么东西人们都能发明出来,而且更加逼真,收益也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