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中的数学
2020新版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课件1
本课小结
(1)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 法。
(2)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 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 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能化成整数 的要化成整数。
是它的( 1 ),3份是它的( 3 )。
4
4
2这 8、 份个把是圆一它的个的(圆(平818 )均),分。5成份8是份它,的每(一85份是),
5
8
3、6 读作(六分之五 ),它表示把一个物
体平均分成了( 6 )份,取了其中
的( 5 )份。
4、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10份,每人
吃它的( 1 ),7个小朋友吃了它 10
55
1>
1 10
分子是1,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 大,分子越小,分数越小。
写出合适的分数。
4
5
3
2
9
5
8 3 96
429ຫໍສະໝຸດ 894下面哪些图里的阴影部分能用分 数表示的,在括号里打“√”。
√
×
√
×
√ √ × ×
× ×
一张长方形纸,做纸花用去 2 ,做小旗用去 1 ,
5
5
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做纸花用去
2 5
做小旗用去
1 5
共用去?
2 +1=3
55 5
答:一共用去这张纸的 3 . 5
一块布长 9 米,用去 6 米,还剩多少米?
10
10
用去 6 米 10
还剩 ?米
9米 10
9
—
6
=
3
(米)
10 10 10
答:还剩 3 米. 10
剪纸中的数学元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剪纸中的数学元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剪纸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起源于中国,在世界各地都有流传和发展。
剪纸艺术通过手工将纸张剪成各种形状,形成精美的艺术品,展现了精湛的技巧和创意。
然而,剪纸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也包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
在剪纸的过程中,几何元素是至关重要的。
剪纸艺术家必须熟悉各种几何形状,比如圆、三角形、方形等,才能够准确地剪出各种图案。
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能够理解和运用几何知识。
同时,剪纸中的对称性和平衡也是不可忽视的数学元素。
对称性是指在图案中存在某种对称关系,能够使图案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美观而富有韵律感。
而平衡则是指图案中各个部分的分布均衡,没有显著的倾斜或偏重。
这些概念在剪纸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通过对称性和平衡的运用,剪纸作品更加具有美感和观赏性。
数学在剪纸中的应用不仅仅停留在几何元素的认识和运用上,它还可以促进数学学习。
通过剪纸,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奥妙,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剪纸也可以成为一种教学工具,通过剪纸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剪纸的艺术与数学的融合也是一种创造力的体现。
数学提供了剪纸艺术的基础,而艺术则赋予剪纸以美感和创造力。
剪纸艺术家通过对数学元素的认识和运用,创作出了许多独具匠心的作品,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这种艺术与数学的融合,不仅丰富了剪纸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也展示了数学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因此,剪纸中的数学元素是不可忽视的。
它们不仅仅存在于剪纸作品中,还对数学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为剪纸艺术注入了更多的创意和艺术性。
剪纸艺术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数学教育的新途径。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如下结构来进行叙述剪纸中的数学元素:1.2.1 剪纸的起源和发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剪纸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剪纸中的数学》2PPT课件 图文
2、这是一份本月的日历,请同学们用三 角形画出哪些日期是18的因数,用圆 圈画出哪些日期是30的因数,然后找 出18和30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剪纸小组共剪了40朵牡丹和60条鲤 鱼,要分给几个班装饰教室,如果每 个班分得的牡丹与鲤鱼的张数都相等, 最多可以分给几个班?
所徐志摩曾说过:“一生中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记了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我不知道自己是何等的幸运能在茫茫人海中与你相遇?我也不知道你的出现是恩赐还是劫?但总归要说声“谢谢你,谢谢你曾来过……” 还记得初相识时你那拘谨的样子,话不是很多只是坐在那里听我不停地说着各种不着边际的话。可能因为紧张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只知道乱七八糟的在说,而你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想想自己也不知道一个慢热甚至在不熟的人面前不苟言笑的我那天怎么会那么多话?后来才知道那就是你给的莫名的熟悉感和包容吧!
剪纸中的学问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边长是整厘米的正方形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PPT素材:www.1ppt .com/suc ai/ PPT图表:/tub 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 nwen/
爱人们追求爱情,追求永恒,却总是忘记如何去维护、经营婚姻。 有多少人,还坚守着自己当初婚礼上许下的那个誓言,“无论遭遇任何情况,都始终爱他如一”。 恋爱时,风花雪月可期,彼此时时刻刻都在拿出自己全部的爱展示给对方看,偶尔的小惊喜,总会让对方开心感动。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一闪一灭,转瞬之间。你我都轻如云烟,渺如微尘。但就是无数个小小的你我点燃了万家灯火,照亮了整个世界。这人间的生与死,荣与辱,兴与衰,从来都让人无法左右,但我们终不负韶光,不负自己,守着草木,守着云水,演绎着一代又一代的传奇。 我们一路怀揣着爱,脚踏着万物,一声绝唱,飘然落尘!也许,你我曾是几百年前的一株草,一朵花,一粒尘,经过几世轮回的转换变成了今生的亲人,朋友,爱人……也许,我们只是来兑现前世的一场盟约。也许,在百年之后,你我又都化为世间的生灵,守候在天地之间,彼此相望,相顾无言。然而,你我却心灵相犀,甘为绿叶,守护着这世间一朵花开的时光! 这世间,有一种相逢叫做缘份。如若有缘,你我会迎着月,奔着光,在人生的某个岔路口相见,然后又悄悄离别。像一朵洁白似雪的梨花,轻轻被风吹落,好像从未被时光染上任何颜色,永远素雅洁净。 有些人,在你生命里,走着走着就散了,走着走着就远了,转身是刹那,离别早已是天涯。有些人,如同在你的世界打马而过,走时如春风拂面,未曾留下一丝一痕。有些人,走时却如惊涛骇浪,让你痛彻心扉,就像长在你心里的一根刺,怎么拨也拨不出来,只留下浅浅淡淡的伤痕,也许,是思念;也许,是怨念;也许,只是记得……
数学核心素养在剪纸中的数学问题的应用
数学核心素养在剪纸中的数学问题的应用示例文章篇一:《数学核心素养在剪纸中的奇妙应用》嘿,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咱们平时玩儿的剪纸里面居然藏着好多好多的数学问题?反正我是发现啦!有一次上美术课,老师让我们剪纸。
我兴奋极了,拿起剪刀就咔咔咔地剪起来。
我先剪出了一个三角形,心里正得意呢,同桌凑过来问我:“你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我一下子愣住了,这可把我问住啦!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剪纸里还藏着这么深奥的数学知识。
后来我回家问爸爸,爸爸笑着说:“孩子,三角形的内角和不管是什么形状,都是180 度哟。
就像咱们一家人,不管遇到什么事儿,心总是在一起的。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再后来,我们美术课上又要剪圆形。
我剪着剪着,突然想到:圆形的周长和面积该怎么算呢?这可难不倒我,我赶紧翻出数学书,认真地研究起来。
咱们班的数学小天才小明这时候跑过来对我说:“这还不简单!圆的周长等于2πr,面积等于πr²。
”我瞪大眼睛问他:“那π是啥呀?”小明挠挠头说:“π就像是一个神秘的数字精灵,约等于3.14 ,它可神奇啦,能帮我们算出好多圆形的秘密。
”我心想,这数学可真有趣,剪纸里居然有这么多学问。
还有一次,我们小组一起剪纸,要剪出一个对称的图案。
这时候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小红说:“咱们得找到对称轴,这样才能剪得对称呀!”小刚接着说:“对呀对呀,就像咱们照镜子,镜子里的和镜子外的是对称的。
”大家一边讨论,一边动手剪,终于剪出了漂亮的对称图案。
这不就是数学里的轴对称知识嘛!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藏在这小小的剪纸里。
你们说,数学是不是像一个神奇的魔法,能让我们的剪纸变得更有趣,更有挑战性?它能让我们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快乐。
我觉得呀,数学核心素养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剪纸世界里的一个个知识宝箱。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剪纸中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让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示例文章篇二:《数学核心素养在剪纸中的奇妙应用》嘿,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咱们平时玩的剪纸,居然和数学核心素养有着大大的关系?这可不是我瞎说,且听我慢慢道来!有一次上手工课,老师教我们剪纸。
五年级数学(北京版)-剪纸中的数学问题-1教案
第六单元第1课时:剪纸中的数学问题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北京版授课教师单位及姓名:指导教师单位及姓名:一、教学背景简述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简单处思考,探索“分数加法计算中的规律”,从而发展学生借助几何直观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规律的能力,积累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积淀数学活动经验。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加减法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能够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问题,但对隐藏的规律却不易发现,考虑到如果安排用剪纸的方法探究,每个分数被剪下后都是孤立的,不在一个整体之中,不便于感悟规律。
为此,采用画图的方式研究,利用猜想验证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积累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
二、学习目标1.提出有关分数加法的问题,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探索发现分数加法中隐含的规律。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探索发现规律的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发展问题解决能力。
3.在画图探索活动中,不断发现、提出新的问题,发展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剪纸文化介绍2.发现问题小明从一张正方形纸上连续剪了5次,并分别涂上了红、黄、蓝、绿、紫色,认真观察,你从中发现了什么?3.提出问题剪下纸片的总面积相当于原来正方形纸面积的几分之几? (二)逐步探究,发现规律1.尝试解决问题把解答过程写在学习任务单课上活动一的横线上。
2.交流汇报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1)同学一:整体通分的方法算的 (2)同学二:分步通分的方法算的(3)同学三:直接计算,提出质疑,相互解惑,发现分数特点3.大胆猜想这组分数是有规律的,求他们的和是不是也有规律?是不是求这几个加数的和就等于1减最后一个加数呢?” (三)借助图形,深化理解1.验证猜想←321请同学们借助你手中的正方形,或者用任务单上为大家画好的正方形分一分、画一画、算一算,验证一下是不是求这组分数相加的和就等于1减最后一个加数呢?2.分享交流(1)方法一:拆分算式分别去验证(2)方法二:补充验证5个加数求和规律(3)方法三:推想加数再增加1个,规律是否还存在,并进行验证3.感悟方法感悟遇到复杂问题时,可以从容易的入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剪纸中的数学》研讨说课复习课件提高
8
刘虎的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15
4
4
2
8
占小组作品总 1
数的几分之几
15 15 15 15
从图中,你了解
杨华的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 15
到哪些数学信息?
返回
分数加减法(一)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情境导入
1
王芳的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15
2
李军的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15
第一小组剪纸情况统计表
姓
名
王芳 李军 刘虎 杨华
1
9
人物类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
5
9
花鸟 人物 其他
5
占小组作品总 1
数的几分之几
9
9
从图中,你了解
到哪些数学信息?
返回
分数加减法(一)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情境导入
第二小组剪纸情况统计表
种
类
花鸟类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
1
9
人物类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
5
9
花鸟 人物 其他
5
占小组作品总 1
数的几分之几
9
8
刘虎的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15
4
4
2
8
占小组作品总 1
数的几分之几 根据这些信息,
15 15 15 15
你能提出什么问
题?
杨华的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 15
王芳、李军和刘虎的作品一共占
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返回
分数加减法(一)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情境导入
第二小组剪纸情况统计表
种
类
花鸟类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
- =
=
数学思维在剪纸艺术中的有效运用
数学思维在剪纸艺术中的有效运用一、几何曲线,丰富意蕴大多数的剪纸都是利用简单的几何曲线表现出来的,优美的几何曲线让我们的剪纸在造型上变得更加美观,一些特定的几何图形赋予了民间剪纸更加深刻的文化底蕴,使剪纸内容意蕴丰富,让剪纸的世界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
随着数学思维在剪纸中的不断运用,人们发现剪纸中对几何曲线的体现越来越多,这些几何曲线的运用不仅使我们的剪纸变得更加简单,而且还丰富了剪纸的造型手法,更丰富了剪纸的意蕴。
让学生们能够由表及里,理解剪纸作品的寓意,从而爱上剪纸,探究剪纸。
二、几何变换,多元图案数学作为结构和内容方面最完美的语言,对我国的剪纸艺术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数学中的几何图案在我国的剪纸艺术中被大量使用,并促使我国的剪纸产生了多元的、富于变化的图案,尤其是我国的团花剪纸,在几何变换上可谓是表现到了极致。
我在给学生讲团花剪纸的内容时,就以几何图形中的全等和相似为例,为学生介绍了团花剪纸的创作方法。
首先,我带领学生欣赏了一系列的团花剪纸作品。
在作品欣赏中,我要求学生在这些剪纸作品中找出他们熟悉的数学元素。
学生们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动脑和讨论,最终得出了团花剪纸大多利用了几何中的相似形和全等图形。
随后我有要求学生思考这些相似和全等元素的利用,对于团花剪纸起到了哪些作用。
学生们通过观察、对比得出,这些几何元素的利用使得团花剪纸在形势变化上更加丰富,图案也更加精彩。
紧接着我又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了团花剪纸最突出的数学文化特点对称。
这些几何变换的形式,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团花剪纸的欲望,最后,学生们把这些几何元素与团花剪纸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利用这些发现的几何元素,制作出了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团花剪纸作品,几何元素在剪纸作品中的变换,使剪纸的形式变得更丰富,剪纸的图案多元化。
数学不但拥有真理,更具有至高的美。
几何元素让我们的剪纸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境界。
利用几何形体的变换来讲解剪纸,使学生在剪纸的技巧、技法上掌握起来更加容易,对于剪纸艺术的创作也变得比较简单。
《剪纸中的数学》教学课件第3课时
《剪纸中的数学》教学课件第3课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并能够识别和创造轴对称的剪纸作品。
2.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展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学生能够将对称的数学概念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将轴对称的概念具体化,并通过剪纸活动使之直观化。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剪纸作品的实物或图片。
2. 学具:彩纸、剪刀、直尺、圆规等剪纸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一些传统的剪纸艺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共同特点。
揭示主题:剪纸中的数学——轴对称。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轴对称的定义,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现象。
3. 动手实践(20分钟)分发彩纸和工具,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剪纸创作。
引导学生通过折叠和剪裁,创作出轴对称的剪纸作品。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具体的剪纸例题,讲解如何利用轴对称性质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尝试解决几个与轴对称相关的数学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验。
教师点评,强调轴对称图形的关键特征。
六、板书设计1. 《剪纸中的数学》——轴对称2. 定义:轴对称图形的定义3. 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4. 应用:生活中的轴对称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剪纸作品,并解释其轴对称性质。
2. 答案示例:在剪纸作品中标明对称轴,说明图形的对称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并在剪纸实践中运用。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寻找更多生活中的轴对称例子,并将数学知识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将轴对称的概念具体化,并通过剪纸活动使之直观化。
剪纸中的数学知识
剪纸中的数学知识剪纸艺术中的数学魔力:一场视觉与逻辑的交汇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剪纸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将几何形状、线条流动和色彩斑斓的图案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富有深度的艺术形式。
而在这看似简单的艺术创作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它们共同构建了剪纸艺术的内在结构和美学韵律。
首先,剪纸的基本元素——图形,本身就是数学的基础。
无论是圆形、方形、三角形,还是更为复杂的多边形,都是几何学中的基本形状。
在剪纸过程中,艺术家们巧妙地运用这些几何形状,通过组合和变形,创造出各种生动的形象,如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
这些图形的构成遵循了对称、比例和角度等数学原则,使剪纸作品在视觉上具有平衡和谐之美。
其次,剪纸的线条运用也蕴含着数学的智慧。
剪纸的线条流畅且富有节奏感,它们的转折、弯曲、延伸都遵循着曲线理论。
例如,艺术家们常常使用黄金分割比例来设计线条,这种比例在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都具有极高的美感,使得剪纸作品看起来既自然又和谐。
此外,剪纸中的折痕也是线性的体现,每一道折痕都预示着下一步的切割方向,这需要精确的空间感知和计算能力。
再者,剪纸中的图案布局和排列也涉及到数学的排列组合和模式识别。
比如,对称图案的制作,就是一种对称群的运用,它涉及到轴对称、中心对称和旋转对称等不同类型的对称性。
艺术家们通过巧妙地排列和组合不同的图形,形成复杂的图案,这种模式识别和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数学抽象思维的一种锻炼。
另外,剪纸艺术中的动态效果,如折叠、剪切和展开的过程,也与拓扑学密切相关。
拓扑学研究的是空间形态的不变性,即使形状改变,但如果其基本性质如孔洞数量和连接关系保持不变,那么这两个形状就被认为是拓扑同构的。
剪纸中的折叠和剪切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进行拓扑变换,保持了形状的基本特性,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效果。
最后,剪纸艺术的发展和传承也离不开数学的助力。
例如,通过数学模型,可以分析和预测剪纸作品的稳定性和强度,帮助艺术家们更好地选择材料和设计结构。
《剪纸中的数学》6PPT课件 图文
很多婚姻,似乎都逃脱不过岁月的摧残。 多少夫妻,开始甜蜜幸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人走着走着就选择了分开,原因无非是对感情不忠、个性不和,不再相爱。但更多以失败告终的婚姻,并不是原则和底线上出了问题,而是一方忙着工作赚钱,另一方忙着照顾家庭,生活的琐碎耗尽了彼此的激情,夫妻双方在平淡的生活中不再去表达对彼此的爱,以为相互理解,实则渐行渐远。 电影《消防员》中,讲述了一个七年之痒的婚姻故事。一对结婚七年的夫妻,丈夫凯勒是一名消防员,妻子凯瑟琳是医院的公关主任,他们都在各自的职业领域里叱咤风云,婚姻生活却水深火热、破碎不堪。丈夫忍受不了自己每天上班那么辛苦,回家却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还因为不顾家经常被妻子各种埋怨,动辄愤怒地摔门而出,无视妻子为家庭的其他付出;妻子觉得丈夫只关心工作,根本不关心家庭,为此自己经常大吼大叫,无数次崩溃大哭,忽视了丈夫工作中的压力。
= 3
二、合作探究
第二小组作品中,其他类作 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先算花鸟类和人物类作品一共占小 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1 = 5
6
9
9
9
再算其他类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 几分之几?
1 - 6= =3
1
9
9
3
第二小组剪纸情况统计表
种类
占小组作 品总数的 几分之几
花鸟 1 9
人物 5 9
其他
二、合作探究
0
三、自主练习
4.
小红和小华共同做一批纸花。小红做了 2 ,小华 做了 17。他们一共完成了几分之几?还剩7几分之
剪纸中的数学
剪纸中的数学(总2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剪纸中的数学——信息窗1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岳永菊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96—98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⑴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⑵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目标: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具准备:若干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若干张边长1—7厘米的各种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剪纸艺术图片,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剪纸作品吗?下面请看大屏幕。
(出示多幅剪纸图片,如贴在窗上的剪纸-------)师:漂亮吗!师: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具有很强的普及性、装饰性和趣味性。
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与剪纸有关的知识。
(板书:剪纸中的数学)2、出示情景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1:4位小朋友在剪纸。
生2:他们已经剪成4幅漂亮的正方形纸花了。
生3:长方形纸的长是24厘米、宽是18厘米。
生4:要求把这张长方形的纸剪成边长是整厘米的正方形。
生5:想剪完后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呢?二、合作探讨,理解意义,学习方法。
1、演示课件,指导操作方法。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要将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青岛版数学五下 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教案
引导学生说:1、2、3、6既是24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5.师:24的因数有哪些?18的因数呢?
24的因数18的因数
1,2,3,6,
9,18
1,2,3,4,6,
8,12,24
引导学生填写下图并重点思考: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
24的因数18的因数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具体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学会找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10以内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加减混合运算;能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选用恰当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课前准备
几幅剪纸图片
导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3.巩固练习:书31页自主练习1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师:我们已经找到了24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现在我们可以试着用你喜欢的方法找一找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学生根据所学的方法,可以用集合图的形式也可以用列举的方法
2.列举法1:12的因数:1、2、3、4、6、12;
18的因数:1、2、3、6、9、18
(二)分析概括,提升数学问题
剪纸中的数学
24的因数:1、2、3、4、6、8、12、24 16的因数:1、2、4、8、16 24和16的公因数:1、2、4、8 24和16的最大公因数:8 答:每段可以长1cm、2cm、4cm、8cm. 最多长8cm.
剪纸中的数学
1、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2、如果将长方形剪成大小相同的正方 形,并且剪完之后纸片没有剩余,正 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用正方形摆 一摆。
3、长方形的长和宽以及正方形的边长 为整厘米。
1cm 12cm
16cm
1cm 12cm
16cm
1cm 12cm
16cm
1cm 12cm
16cm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找一找
请你找出18和27的公因数和最 大公因数。
列举法
寻找 步骤:
1、分别列出18和27的因数。
18的因数: 1,2,3,6,9,18 27的因数: 1,3,9,27
2、18和27 公因数: 1 3 9 3、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9
解决问题
1cm 12cm
16cm
2cm 12cm
16cm
2cm 12cm
16cm
2cm 12cm
16cm
4cm2cm
4cm
16cm
1、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我们说 1、2、4是16和12的公因数。
4是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做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
用72朵菊花和48朵剑兰搭配成同 样的花束 (正好用完,没有剩余) 最多能扎成几束?
勤动脑
• 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几?你 能发现什么规律?
部编五年级数学《剪纸中的数学问题》吴楠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东风小学吴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北京版)9册第98页教学目标:1.在观察、想象、操作、分析、推理等活动中逐步发现并掌握分数加法计算中的规律;进一步理解借助几何直观探索规律的方法。
2.经历寻找特征、合作探究、交流表达、想象推理、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积累化繁为简、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活动经验。
3.在活动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发展学生借助直观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尝试计算、动手操作、逐步观察、想象、分析、推理、发现、归纳、应用规律的过程,积累用几何直观探索规律的活动经验。
教学难点: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
教学过程:课前热身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1.提出问题。
小明在学习时遇到了点困惑:2.分析问题。
3.寻找特征。
观察这个分数加法算式,你发现这个算式的特征了吗?(板书:观察)4.确定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交流观察结果的过程,体会全面观察的思想在生活实际和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探究生活和数学的好奇心;在尝试计算中质疑通分计算的简洁性,产生探索规律的心理需要;分析寻找具体问题是否存在特征,初步感悟存在特征的算式是否存在特定的规律;体会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对于探索规律的重要性。
】二、由形到数,初步感知。
1.研究。
2.研究。
【设计意图:利用不同材料研究的过程,感悟直观的图形便于观察抽象算式的结果,初步发现“1-剩余”计算方法的简洁;由研究简单算式到复杂算式,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分享、交流习惯,渗透团队合作的意识。
】三、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自主探究。
2.发现规律。
小结:这样的分数连加,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和恰好与1相差最后的分数。
分母与最小的分数单位相等,分子比分母小1。
3.总结方法。
【设计意图:借助不同的算式分析不同算式,逐步归纳出规律;进一步感悟直观的图形使抽象的数变得具体。
剪纸中的数学
剪纸中的数学一、学习目标了解复杂的剪纸工艺背后的数学原理,能够利用轴对称、旋转对称等分析剪纸的创作过程,并能够利用这些数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剪纸创作.经历剪纸设计与创作的过程,学会用几何的眼光与方法分析事物,能够综合利用几何变换分析简剪纸工艺和进行类似的创作.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中国民间艺术的感情和对劳动人们智慧的敬重之情,锻炼强动手能力.二、重难点分析复杂而美丽的剪纸通常可以看成是由一些基本图形经过旋转、轴对称等变换生成的,通过这种分析,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眼光,能够利用图形变换欣赏或者进行剪纸艺术创作.本主题的难点有两个,第一是剪纸艺术与几何变换有关,但又不仅仅是几何的变换游戏,其关键在于对主题思想的理解与把握,因此,如何有机地利用几何图形及其变换表达主题思想是本主题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第二是如何把对剪纸的几何转化为剪纸实践过程,这两个难点的克服途径一是注重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体验与感悟,二是要让学生动手实践.三、活动建议方案《剪纸艺术》活动建议方案欣赏事先准备好的剪纸图案,同时让学生了解剪纸的基本技法和剪纸的艺术语言,以及剪纸的制作步骤,利用已学习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等分圆周的相关知识独立自主模拟剪纸,并说出剪纸作品的寓意,最后由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把其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展览.本节课由一个活动组成.活动:剪双喜第一步:剪纸欣赏课前可先播放《喜洋洋》音乐,制造一种欢乐祥和的学习气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同时播放《喜洋洋》音乐让学生欣赏剪纸的精美图案和印染图案,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从而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好奇感.窗花福字寿字蓝花印布地毯双喜第二步:剪纸艺术的数学分析从数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对剪纸艺术分析,看似复杂的图形由于充分利用了对称、旋转对称,即增强的美感,又提高了效率;第三步:剪双喜教师出示一个双喜字,请学生首先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这个剪纸的特点,再动手试着用一张纸剪出来,若需要,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可以示范画图、剪纸的过程;同学也可以自行创作具有一定个性的双喜;第四步:学生作品欣赏请全体学生把自己的剪出的作品向全班展示,选择2~3为同学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包括绘图的过程、折纸的过程、剪纸的过程和通过本次活动得到的收获.由教师先设置情境,学生赏析剪纸.然后由教师提出探究任务,学生进行剪纸设计与制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选取几位学生别展示设计作品,由教师进行小结.从两个方面对探究活动进行评价,分别是过程性评价和效果性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的方式.四、学习评价五、工具和方法剪刀,胶水,各种彩纸.实践制作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剪纸中的数学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1)针对重点,通过实际操作、观察讨论、讲解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针对难点,设计富有层次的剪纸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8.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程度、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同时,对学生的剪纸作品进行评价,从作品的美观程度、创意性、数学元素等方面给予肯定和建议。
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剪纸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5.小组合作,交流分享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剪纸作品。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学会分享和交流。
6.总结反馈,拓展延伸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馈,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同时,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拓展到生活实际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利用剪纸这一载体,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剪纸中数学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4.设计富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逐步提高,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分组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剪纸作品。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3.知识讲解,巩固提升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和讲解,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同时,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剪纸中的数学教案
剪纸中的数学教案活动目标:1.认识镜像式对称图形。
2.以部分图形为依据辨认出整体图形。
重点难点:1.认识镜像式对称图形。
2.以部分图形为依据辨认出整体图形。
活动准备:1.《我的数学》第22页。
2.复印纸、剪刀、画笔。
活动过程:一、教师用剪刀剪出多个对称图形,请幼儿对比图形和对折纸上留下的图形。
1.首先把纸对折,从折线这里开始剪。
剪出来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2.这些图形都是以对折线为中线,两边对称。
3.原来的`纸上留下的图形是这个对称图形的一半。
二、请幼儿打开《我的数学》至第22页,观察书中4个剪纸,找到正确的图形,同时看一看其他的图形可以怎样剪出来,用手里的剪刀和纸试一试。
三、请幼儿自己用画笔仿画出书中的图案,再用剪刀剪出来,将剪出的图形打开,并和原纸上留下的图形进行比对,找到两者的相关之处。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剪纸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1、学习左右对称图案的剪纸,乐意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制作方法并大胆表现各事物形象。
2、对剪纸活动感兴趣,感知图案的对称美。
活动准备:各色手工纸、勾线笔、糨糊、白纸、剪刀、爱心制作示意图、欣赏范例图。
活动过程:一、出示爱心图案,感受其对称的特点。
1、师:今天老师剪了一个爱心图案,漂亮吗?你们知道我是怎样剪出来的吗?(根据幼儿回答的内容,请幼儿思考为什么要将手工纸一折二?)帮助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
2、出示爱心制作过程的示意图,请幼儿观察,归纳为: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的制作过程。
师:在画的时候我们要想一想,它的一半图案又会是怎样的呢?二、请幼儿尝试剪爱心,将爱心贴在白纸上当成花儿。
针对小朋友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如爱心图案不能连接等问题。
三、运用已掌握的技能进行拓展。
1、请幼儿为花儿剪叶子。
2、教师出示小动物的图案(小猫、小狗)师:看到这么美丽的花儿,小猫、小狗也来了,还有什么小动物也会来呢?如果你有信心也来试试吧!3、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能够完成的图案进行制作。
《剪纸中的数学》数学教学PPT课件(6篇)
这是一个8位数的电话号码: ABCDEFGH
这个电话号码满足以下条件:
A是32和24的最大公因数; 8
B是最小的合数:4
C是最小的质数:2
D是4和8的最大公因数:4
E是3的最小的倍数:3
F比任意两个非0自然数的最小公因数还要小:0
G是16和40的最大公因数 :8
H 是36和45的最大公因数:9
这个电话号码可能是(
18的倍数:18、3366、54、7272…… 12和18的公倍数:36、72…… 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36。
返回
二、合作探索
还可以用用短除法求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
2 12 18 36 9
23
…… 用公因数2去除 …… 用公因数3去除 …… 除到公因数只有1为止
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 × × × = 36
6
=
3
(米)
10 10 10
答:还剩 3 米. 10
应用题。
(1)讲桌宽 6 米,长
10 3
比宽多 10 米。讲桌长多 少米?
本课小结
(1)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
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 最简分数,能化成整数的要化成整数。
剪纸中的学问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边长是整厘米的正方形 剪完没有剩余
用边长是 1 厘米的正方形,正好
摆满,没有剩余。
18厘米 24厘米
用边长是 2 厘米的正方形,正好
摆满,没有剩余。
18厘米 24厘米
用边长是 3 厘米的正方形,正好
摆满,没有剩余。
18厘米 24厘米
用边长是 4 厘米的正方形,没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边长是 4 厘米的正方形,没有 正好摆满,有剩余。
18厘米
24厘米
用边长是 5 厘米的正方形,没有 正好摆满,有剩余。
18厘米
24厘米
用边长是 6 厘米的正方形,正好 摆满,没有剩余。
18厘米
24厘米
用边长是 7 厘米的正方形,没有 正好摆满,有剩余。
18厘米
24厘米
用边长是 8 厘米的正方形,没有 正好摆满,有剩余。
剪纸中的学问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大闸小学 孙轼航
边长是整厘米的,正好 摆满,没有剩余。
18厘米
24厘米
用边长是 2 厘米的正方形,正好 摆满,没有剩余。
18厘米
24厘米
用边长是 3 厘米的正方形,正好 摆满,没有剩余。
18厘米
24厘米
24的因数有: 1,2,3,4,6,8,12,24 18的因数有: 1,2,3,6,9,18 24和18公有的因数有: 1,2,3,6 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6
把24和18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下面 的圈内,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4 的 因 数 4 8 12 24 1 2 6 3 9 18
公因数的特殊情况
A 当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它们 的最大公因数。 B 当两数只有公因数1时,1就是它们的最大 公因数。
用“□”标出16的因数,用“○” 标出 24的因数,找一找16和24的公因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8厘米
24厘米
要想把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纸剪成边长是 整厘米的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边长为什 么可以是1,2,3,6厘米?4和7厘米为什么不 行? 1,2,3,6与24和18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它们既是24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符合条件的正方形的边长必 须既是24的因数,又是18的 因数。
),最大公
),最大
2、这是一份本月的日历,请同学们用三 角形画出哪些日期是18的因数,用圆 圈画出哪些日期是30的因数,然后找 出18和30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剪纸小组共剪了40朵牡丹和60条鲤 鱼,要分给几个班装饰教室,如果每 个班分得的牡丹与鲤鱼的张数都相等, 最多可以分给几个班?
有
18 的 因 数 有
1 、2、3、6是 24和18的公因数
1、2、3、6既是24的因数,又是 18的因数,它们是24和18公有的 因数,叫做公因数,其中6是最大 的,是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
特殊数的公因数
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仔细观察,你发 现了什么? 6和12 8和9 24和96 17和28 18和54 15和32
1、先在空格里画“√”,再填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的因数
10的因数
20的因数
(1)8和10的公因数有( 因数是( )。 (2)8和20的公因数有( 因数是( )。 (3)10和20的公因数有( 公因数是( )。
),最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