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合集下载

剪纸中的数学元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剪纸中的数学元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剪纸中的数学元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剪纸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起源于中国,在世界各地都有流传和发展。

剪纸艺术通过手工将纸张剪成各种形状,形成精美的艺术品,展现了精湛的技巧和创意。

然而,剪纸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也包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

在剪纸的过程中,几何元素是至关重要的。

剪纸艺术家必须熟悉各种几何形状,比如圆、三角形、方形等,才能够准确地剪出各种图案。

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能够理解和运用几何知识。

同时,剪纸中的对称性和平衡也是不可忽视的数学元素。

对称性是指在图案中存在某种对称关系,能够使图案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美观而富有韵律感。

而平衡则是指图案中各个部分的分布均衡,没有显著的倾斜或偏重。

这些概念在剪纸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通过对称性和平衡的运用,剪纸作品更加具有美感和观赏性。

数学在剪纸中的应用不仅仅停留在几何元素的认识和运用上,它还可以促进数学学习。

通过剪纸,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奥妙,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剪纸也可以成为一种教学工具,通过剪纸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剪纸的艺术与数学的融合也是一种创造力的体现。

数学提供了剪纸艺术的基础,而艺术则赋予剪纸以美感和创造力。

剪纸艺术家通过对数学元素的认识和运用,创作出了许多独具匠心的作品,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这种艺术与数学的融合,不仅丰富了剪纸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也展示了数学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因此,剪纸中的数学元素是不可忽视的。

它们不仅仅存在于剪纸作品中,还对数学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为剪纸艺术注入了更多的创意和艺术性。

剪纸艺术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数学教育的新途径。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如下结构来进行叙述剪纸中的数学元素:1.2.1 剪纸的起源和发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剪纸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数学核心素养在剪纸中的数学问题的应用

数学核心素养在剪纸中的数学问题的应用

数学核心素养在剪纸中的数学问题的应用示例文章篇一:《数学核心素养在剪纸中的奇妙应用》嘿,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咱们平时玩儿的剪纸里面居然藏着好多好多的数学问题?反正我是发现啦!有一次上美术课,老师让我们剪纸。

我兴奋极了,拿起剪刀就咔咔咔地剪起来。

我先剪出了一个三角形,心里正得意呢,同桌凑过来问我:“你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我一下子愣住了,这可把我问住啦!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剪纸里还藏着这么深奥的数学知识。

后来我回家问爸爸,爸爸笑着说:“孩子,三角形的内角和不管是什么形状,都是180 度哟。

就像咱们一家人,不管遇到什么事儿,心总是在一起的。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再后来,我们美术课上又要剪圆形。

我剪着剪着,突然想到:圆形的周长和面积该怎么算呢?这可难不倒我,我赶紧翻出数学书,认真地研究起来。

咱们班的数学小天才小明这时候跑过来对我说:“这还不简单!圆的周长等于2πr,面积等于πr²。

”我瞪大眼睛问他:“那π是啥呀?”小明挠挠头说:“π就像是一个神秘的数字精灵,约等于3.14 ,它可神奇啦,能帮我们算出好多圆形的秘密。

”我心想,这数学可真有趣,剪纸里居然有这么多学问。

还有一次,我们小组一起剪纸,要剪出一个对称的图案。

这时候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小红说:“咱们得找到对称轴,这样才能剪得对称呀!”小刚接着说:“对呀对呀,就像咱们照镜子,镜子里的和镜子外的是对称的。

”大家一边讨论,一边动手剪,终于剪出了漂亮的对称图案。

这不就是数学里的轴对称知识嘛!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藏在这小小的剪纸里。

你们说,数学是不是像一个神奇的魔法,能让我们的剪纸变得更有趣,更有挑战性?它能让我们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快乐。

我觉得呀,数学核心素养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剪纸世界里的一个个知识宝箱。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剪纸中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让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示例文章篇二:《数学核心素养在剪纸中的奇妙应用》嘿,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咱们平时玩的剪纸,居然和数学核心素养有着大大的关系?这可不是我瞎说,且听我慢慢道来!有一次上手工课,老师教我们剪纸。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剪纸中的数学》研讨说课复习课件提高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剪纸中的数学》研讨说课复习课件提高

8
刘虎的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15
4
4
2
8
占小组作品总 1
数的几分之几
15 15 15 15
从图中,你了解
杨华的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 15
到哪些数学信息?
返回
分数加减法(一)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情境导入
1
王芳的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15
2
李军的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15
第一小组剪纸情况统计表


王芳 李军 刘虎 杨华
1
9
人物类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
5
9
花鸟 人物 其他
5
占小组作品总 1
数的几分之几
9
9
从图中,你了解
到哪些数学信息?
返回
分数加减法(一)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情境导入
第二小组剪纸情况统计表


花鸟类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
1
9
人物类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
5
9
花鸟 人物 其他
5
占小组作品总 1
数的几分之几
9
8
刘虎的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15
4
4
2
8
占小组作品总 1
数的几分之几 根据这些信息,
15 15 15 15
你能提出什么问
题?
杨华的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 15
王芳、李军和刘虎的作品一共占
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返回
分数加减法(一)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情境导入
第二小组剪纸情况统计表


花鸟类作品占小组作品总数的
- =

=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下册6.2-剪纸中的数学问题课件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下册6.2-剪纸中的数学问题课件
02
教学目标
03
教学准备
教学内容
04 教学过程
数学百花园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第一节
教学目标
输入你的文本
根据你所需的内容输入你想要的文本
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此为概念图解,
请根据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
数学百花园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MORE THAN TEMPLATE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数学百花园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第二节
教学内容
输入你的文本
根据你所需的内容输入你想要的文本
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此为概念图解,
请根据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
数学百花园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MORE THAN TEMPLATE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QUISQUE VELIT NISI.
Lorem Ipsum simply
dummy text of the printing.
数学百花园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THANKS!
感谢聆听 请多指点
2
4
8
16
32
积的几分之几?
1 1 1 1
1
+ + + +
2 4 8 16 32
1
=132
31
=
32










还剩



返回
观察:










这组分数的分子都是1。
后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前一
个分母的2倍。

《剪纸中的数学》教学课件第3课时

《剪纸中的数学》教学课件第3课时

《剪纸中的数学》教学课件第3课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并能够识别和创造轴对称的剪纸作品。

2.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展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学生能够将对称的数学概念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将轴对称的概念具体化,并通过剪纸活动使之直观化。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剪纸作品的实物或图片。

2. 学具:彩纸、剪刀、直尺、圆规等剪纸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一些传统的剪纸艺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共同特点。

揭示主题:剪纸中的数学——轴对称。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轴对称的定义,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现象。

3. 动手实践(20分钟)分发彩纸和工具,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剪纸创作。

引导学生通过折叠和剪裁,创作出轴对称的剪纸作品。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具体的剪纸例题,讲解如何利用轴对称性质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尝试解决几个与轴对称相关的数学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验。

教师点评,强调轴对称图形的关键特征。

六、板书设计1. 《剪纸中的数学》——轴对称2. 定义:轴对称图形的定义3. 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4. 应用:生活中的轴对称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剪纸作品,并解释其轴对称性质。

2. 答案示例:在剪纸作品中标明对称轴,说明图形的对称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并在剪纸实践中运用。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寻找更多生活中的轴对称例子,并将数学知识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将轴对称的概念具体化,并通过剪纸活动使之直观化。

剪纸中的数学

剪纸中的数学

剪纸中的数学(总2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剪纸中的数学——信息窗1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岳永菊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96—98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⑴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⑵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目标: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具准备:若干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若干张边长1—7厘米的各种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剪纸艺术图片,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剪纸作品吗?下面请看大屏幕。

(出示多幅剪纸图片,如贴在窗上的剪纸-------)师:漂亮吗!师: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具有很强的普及性、装饰性和趣味性。

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与剪纸有关的知识。

(板书:剪纸中的数学)2、出示情景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1:4位小朋友在剪纸。

生2:他们已经剪成4幅漂亮的正方形纸花了。

生3:长方形纸的长是24厘米、宽是18厘米。

生4:要求把这张长方形的纸剪成边长是整厘米的正方形。

生5:想剪完后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呢?二、合作探讨,理解意义,学习方法。

1、演示课件,指导操作方法。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要将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剪纸中的数学

剪纸中的数学

剪纸中的数学
剪纸是中国特有民俗文化,也是一门传统的文化艺术。

暑假的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逛超市,当我经过XXX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剪纸。

就让我想起原来自己简单地弄过剪纸的场景。

回家后,我也拿了几张纸出来再练习剪纸。

我先将一张纸对折,并在其中一面画了一个爱心,剪了之后展开发现有2个相同的爱心。

我又拿出一张纸对折后再对折,然后在上面画了一个爱心,剪了之后发现有4个相同的爱心......妈妈问我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我仔细想了想,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对折1次,剪出的图案是2个,列算式是1+1=2;;对折2次,剪出的图案是4个,列算式是2+2=4;对折3次,剪出的图案是8个,列算式是4+4=8.......每次得出的图案个数是前一次的得数相加。

我终于明白剪纸里竟然还有如此的数学规律,真是奥妙无穷啊。

爸爸进而也告诉我,剪纸属于数学图形中的对称图形,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事例。

比如:XXX(泰国的一些建筑物、海星、蜻蜓),正因为他们都是对称的,所以都显得很非常美丽。

剪纸的步骤:第一步:将一张纸对折;第二步:在背面靠折痕处画出半边花纹;第三步:沿花纹剪下来(注意折痕处要保持相连,不可全部剪断);第四步:打开便能得到左右对称的美丽图形啦!。

部编五年级数学《剪纸中的数学问题》吴楠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部编五年级数学《剪纸中的数学问题》吴楠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东风小学吴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北京版)9册第98页教学目标:1.在观察、想象、操作、分析、推理等活动中逐步发现并掌握分数加法计算中的规律;进一步理解借助几何直观探索规律的方法。

2.经历寻找特征、合作探究、交流表达、想象推理、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积累化繁为简、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活动经验。

3.在活动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发展学生借助直观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尝试计算、动手操作、逐步观察、想象、分析、推理、发现、归纳、应用规律的过程,积累用几何直观探索规律的活动经验。

教学难点: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

教学过程:课前热身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1.提出问题。

小明在学习时遇到了点困惑:2.分析问题。

3.寻找特征。

观察这个分数加法算式,你发现这个算式的特征了吗?(板书:观察)4.确定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交流观察结果的过程,体会全面观察的思想在生活实际和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探究生活和数学的好奇心;在尝试计算中质疑通分计算的简洁性,产生探索规律的心理需要;分析寻找具体问题是否存在特征,初步感悟存在特征的算式是否存在特定的规律;体会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对于探索规律的重要性。

】二、由形到数,初步感知。

1.研究。

2.研究。

【设计意图:利用不同材料研究的过程,感悟直观的图形便于观察抽象算式的结果,初步发现“1-剩余”计算方法的简洁;由研究简单算式到复杂算式,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分享、交流习惯,渗透团队合作的意识。

】三、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自主探究。

2.发现规律。

小结:这样的分数连加,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和恰好与1相差最后的分数。

分母与最小的分数单位相等,分子比分母小1。

3.总结方法。

【设计意图:借助不同的算式分析不同算式,逐步归纳出规律;进一步感悟直观的图形使抽象的数变得具体。

剪纸中的数学

剪纸中的数学

剪纸中的数学一、学习目标了解复杂的剪纸工艺背后的数学原理,能够利用轴对称、旋转对称等分析剪纸的创作过程,并能够利用这些数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剪纸创作.经历剪纸设计与创作的过程,学会用几何的眼光与方法分析事物,能够综合利用几何变换分析简剪纸工艺和进行类似的创作.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中国民间艺术的感情和对劳动人们智慧的敬重之情,锻炼强动手能力.二、重难点分析复杂而美丽的剪纸通常可以看成是由一些基本图形经过旋转、轴对称等变换生成的,通过这种分析,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眼光,能够利用图形变换欣赏或者进行剪纸艺术创作.本主题的难点有两个,第一是剪纸艺术与几何变换有关,但又不仅仅是几何的变换游戏,其关键在于对主题思想的理解与把握,因此,如何有机地利用几何图形及其变换表达主题思想是本主题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第二是如何把对剪纸的几何转化为剪纸实践过程,这两个难点的克服途径一是注重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体验与感悟,二是要让学生动手实践.三、活动建议方案《剪纸艺术》活动建议方案欣赏事先准备好的剪纸图案,同时让学生了解剪纸的基本技法和剪纸的艺术语言,以及剪纸的制作步骤,利用已学习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等分圆周的相关知识独立自主模拟剪纸,并说出剪纸作品的寓意,最后由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把其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展览.本节课由一个活动组成.活动:剪双喜第一步:剪纸欣赏课前可先播放《喜洋洋》音乐,制造一种欢乐祥和的学习气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同时播放《喜洋洋》音乐让学生欣赏剪纸的精美图案和印染图案,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从而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好奇感.窗花福字寿字蓝花印布地毯双喜第二步:剪纸艺术的数学分析从数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对剪纸艺术分析,看似复杂的图形由于充分利用了对称、旋转对称,即增强的美感,又提高了效率;第三步:剪双喜教师出示一个双喜字,请学生首先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这个剪纸的特点,再动手试着用一张纸剪出来,若需要,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可以示范画图、剪纸的过程;同学也可以自行创作具有一定个性的双喜;第四步:学生作品欣赏请全体学生把自己的剪出的作品向全班展示,选择2~3为同学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包括绘图的过程、折纸的过程、剪纸的过程和通过本次活动得到的收获.由教师先设置情境,学生赏析剪纸.然后由教师提出探究任务,学生进行剪纸设计与制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选取几位学生别展示设计作品,由教师进行小结.从两个方面对探究活动进行评价,分别是过程性评价和效果性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的方式.四、学习评价五、工具和方法剪刀,胶水,各种彩纸.实践制作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剪纸中的数学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剪纸中的数学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7.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设想
(1)针对重点,通过实际操作、观察讨论、讲解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针对难点,设计富有层次的剪纸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8.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程度、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同时,对学生的剪纸作品进行评价,从作品的美观程度、创意性、数学元素等方面给予肯定和建议。
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剪纸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5.小组合作,交流分享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剪纸作品。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学会分享和交流。
6.总结反馈,拓展延伸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馈,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同时,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拓展到生活实际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利用剪纸这一载体,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剪纸中数学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4.设计富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逐步提高,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分组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剪纸作品。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3.知识讲解,巩固提升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和讲解,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同时,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北京版五年级下册 六 数学百花园《剪纸中的数学问题》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北京版五年级下册  六 数学百花园《剪纸中的数学问题》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北京版五年级下册六数学百花园《剪纸中的数学问题》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和画图探究分数加法中的计算规律。

2.运用“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和运用规律。

3.在探索和运用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大胆猜想、仔细验证、灵活运用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加减法,这是学生的知识基础。

本课由于剪开后让学生观察,我想:剪开后,散了,不利于学生观察。

为此,主要通过画图让学生观察加法计算中的规律。

由于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为此我主要利用猜想验证的方法教学,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计算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自己验证规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讲授】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看屏幕,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课题:加法计算中的规律)
对于分数加碱法,你们会算吗?请你计算:3/4+3/8+3/16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回顾计算方法)
你能计算这道题吗?1/2+1/4+1/8+1/16+。

+1/1024 (激发求知的欲望)
请你观察,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
分子是1(他观察了分子);后一个分母是前一个分母的2倍-分母依次乘2(他观察了分母);前一个数是后一个数的2倍;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一半(他是从整体上观察的。

)(如果学生不说,引导:如果从整体上观察,每个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剪纸中的数学》PPT课件4

《剪纸中的数学》PPT课件4

可爱的同学,找资料眼 睛累了吧!长时间屏幕,眼 睛会干涩、酸痛、疲劳的。
不过现在教同学们一个 小办法,左边我为大家准备 了一张视力保健“远眺图” ,看看图就能缓解眼疲劳, 起到远眺解乏的作用。
远眺图是利用心理学 空间知觉原理,在一张二维 空间平面上,强烈显示出三 维空间的向远延伸的立体图 形,远视和视力良好的人在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情况下引 起的视力疲劳,可以通过此 种方法获得一定的缓解。
3、远眺开始,双眼看整个图表,产生向前深进 的感觉,然后由外向内逐步辨认每一层的绿白线 条。
4、如果视力不良,只能进到某一层时,不要立 即停止远眺,应多看一会儿,将此层看清楚后, 再向内看一层,如此耐心努力争取尽量向内看, 才能使眼的睫状肌放松。
5、双眼视力相近的,两眼可同时远眺;双眼视 力相差大的、将左右眼轮流遮盖,单眼远眺,视 力差的一只眼睛,其远眺时间要延长。
试一试
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数。
3÷5=
( (
3) 5)
7÷8=
( (
7) 8)
12
7 =(1 )÷( )7 2
二、合作探索
你能把假分数 化49成带分数吗?
画图
计算
继续
二、合作探索
你能把假分数 化9成带分数吗?
4
2
1 4
9 4
返回
二、合作探索
你能把假分数 化49成带分数吗?
9 4
=9÷4
= 2
…… 1
愿知识与您相伴 让我们共同成长 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
把假分数化为带分数,可以这样计算:
9 4
=9÷4=
2
1 4
想一想,怎样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返回
试一试
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剪纸中的数学教案

剪纸中的数学教案

剪纸中的数学教案活动目标:1.认识镜像式对称图形。

2.以部分图形为依据辨认出整体图形。

重点难点:1.认识镜像式对称图形。

2.以部分图形为依据辨认出整体图形。

活动准备:1.《我的数学》第22页。

2.复印纸、剪刀、画笔。

活动过程:一、教师用剪刀剪出多个对称图形,请幼儿对比图形和对折纸上留下的图形。

1.首先把纸对折,从折线这里开始剪。

剪出来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2.这些图形都是以对折线为中线,两边对称。

3.原来的`纸上留下的图形是这个对称图形的一半。

二、请幼儿打开《我的数学》至第22页,观察书中4个剪纸,找到正确的图形,同时看一看其他的图形可以怎样剪出来,用手里的剪刀和纸试一试。

三、请幼儿自己用画笔仿画出书中的图案,再用剪刀剪出来,将剪出的图形打开,并和原纸上留下的图形进行比对,找到两者的相关之处。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剪纸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1、学习左右对称图案的剪纸,乐意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制作方法并大胆表现各事物形象。

2、对剪纸活动感兴趣,感知图案的对称美。

活动准备:各色手工纸、勾线笔、糨糊、白纸、剪刀、爱心制作示意图、欣赏范例图。

活动过程:一、出示爱心图案,感受其对称的特点。

1、师:今天老师剪了一个爱心图案,漂亮吗?你们知道我是怎样剪出来的吗?(根据幼儿回答的内容,请幼儿思考为什么要将手工纸一折二?)帮助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

2、出示爱心制作过程的示意图,请幼儿观察,归纳为: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的制作过程。

师:在画的时候我们要想一想,它的一半图案又会是怎样的呢?二、请幼儿尝试剪爱心,将爱心贴在白纸上当成花儿。

针对小朋友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如爱心图案不能连接等问题。

三、运用已掌握的技能进行拓展。

1、请幼儿为花儿剪叶子。

2、教师出示小动物的图案(小猫、小狗)师:看到这么美丽的花儿,小猫、小狗也来了,还有什么小动物也会来呢?如果你有信心也来试试吧!3、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能够完成的图案进行制作。

《剪纸中的数学》数学教学PPT课件(6篇)

《剪纸中的数学》数学教学PPT课件(6篇)

这是一个8位数的电话号码: ABCDEFGH
这个电话号码满足以下条件:
A是32和24的最大公因数; 8
B是最小的合数:4
C是最小的质数:2
D是4和8的最大公因数:4
E是3的最小的倍数:3
F比任意两个非0自然数的最小公因数还要小:0
G是16和40的最大公因数 :8
H 是36和45的最大公因数:9
这个电话号码可能是(
18的倍数:18、3366、54、7272…… 12和18的公倍数:36、72…… 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36。
返回
二、合作探索
还可以用用短除法求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
2 12 18 36 9
23
…… 用公因数2去除 …… 用公因数3去除 …… 除到公因数只有1为止
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 × × × = 36
6

3
(米)
10 10 10
答:还剩 3 米. 10
应用题。
(1)讲桌宽 6 米,长
10 3
比宽多 10 米。讲桌长多 少米?
本课小结
(1)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
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 最简分数,能化成整数的要化成整数。
剪纸中的学问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边长是整厘米的正方形 剪完没有剩余
用边长是 1 厘米的正方形,正好
摆满,没有剩余。
18厘米 24厘米
用边长是 2 厘米的正方形,正好
摆满,没有剩余。
18厘米 24厘米
用边长是 3 厘米的正方形,正好
摆满,没有剩余。
18厘米 24厘米
用边长是 4 厘米的正方形,没有

剪纸庆新年活动 数学题

剪纸庆新年活动 数学题

剪纸庆新年活动数学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新春的脚步渐渐临近,剪纸庆新年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剪纸庆新年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活动,它传承了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春节习俗之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剪纸艺术也得以传扬和发扬光大,而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在。

今天,我们将结合数学和剪纸制作,推出一系列数学题,通过剪纸活动来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孩子们在庆新年的也能提升数学能力。

一、剪纸数学题1. 剪纸方程式小明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剪了一些孤儿叶子,最终剪出了三个不同形状的剪纸作品,它们分别是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心形。

如果纸的边长是x厘米,请问:1)圆形的面积是多少?2)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3)心形的面积是多少?2. 剪纸图形面积比较小红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成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两个图形。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长方形的长是3a厘米,宽是a厘米。

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比。

3. 剪纸周长计算小华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成了一些孤儿叶子,最终剪出了一个长方形的剪纸作品。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x厘米,长方形的长是3x厘米,宽是2x 厘米。

求长方形的周长。

4. 剪纸几何形状组合小明用一张矩形的纸切割出了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圆形和一个三角形的剪纸作品。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长方形的长是3a厘米,宽是2a厘米,圆的半径是a厘米,三角形的底边是5a厘米,高是4a厘米。

求这个剪纸作品的总面积。

二、剪纸数学题的求解1. 剪纸方程式求解1)圆形的面积=π*(x/2)²2)三角形的面积=(x²*√3)/43)心形的面积=(x²*√3)/4-(x/2)²π≈3.14将x=6代入计算,得到圆形面积约28.26平方厘米,三角形面积约15.59平方厘米,心形面积约9.42平方厘米。

2. 剪纸图形面积比较求解长方形的面积=长*宽=3a*a=3a²正方形的面积=边长²=a²长方形面积与正方形面积的比=3a²/a²=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比为3∶1。

剪纸中的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剪纸中的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24÷6=4
18÷6=3
1、2、3、6是24和18的公因数。 其中6是最大的,是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
一、情境导入
这张长方形纸长24 厘米,宽18厘米。
我们把它剪成 边长是整厘米 的正方形吧。
要想剪完后没有剩余, 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 厘米呢?最长是几厘米 ?
二、合作探索
怎样找出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 数?
二、合作探索
用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 来摆。
24厘 米
24÷2=12 (个)
1 8


返回
18÷2=9(个)
二、合作探索
18厘米
24厘米 24÷4=6(个) 4厘米
18÷4=4(个)……2(厘米)
有剩余
24÷2=12(个) 18÷2=9(个)
24÷4=6(个) 18÷4=4(个)……2(厘米)
长方形纸
2 12 36 2
2 18 39 3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三、自主练习
1、发奖品
32
40块

全部平均分给同样数量的小朋友,最多能分给几 个小朋友?
三、自主练习 2、挑战思维:剪纸班同学要把这三种彩条剪成同样长 的小段,并且没有剩余,每段最长几厘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长24cm、宽18cm
正方形边长 11ccmm 22ccmm 3cm 4cm 5cm 6cm 7cm
能否摆满
能 摆 满
能能 摆摆 满满
不不能不 能能摆能 摆摆满摆
满满

二、合作探索
1、2、3、6与24、18有什么关系呢?


24÷1=24
18÷1=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律的方法尝试计算
题组特征:分数的分子都是1。后一个
分数的分母是前一个分母的3倍。
我的发现:分子=(分母-1)÷2。
返回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课外活动 探索课本第98页 试一试的计算方法
返回
伴你成长
和是个数的平方。即首 尾两数平均数的平方。
1+3+5+7=( 16 )
1+3+5+7+9+11+13+15+17+19=(100 )
返回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活动探究
返回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观察:
这组分数的分子都是1。 后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前一 个分母的2倍。
返回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它们的求和有什么规律呢?
返回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它们的求和有什么规律呢?
返回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它们的求和有什么规律呢?
返回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它们的求和有什么规律呢?
返回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试一试
返回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拓展延伸
用探索规律的方法尝试计算
题组特征:分数的分子都是1。后一个 分数的分母是前一个分母的2倍。
返回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北京课改版 数学 五年级 下册
6 数学百花园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情境导入 拓展延伸
活动探究 课后作业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情境导入
找规律填空:
(1)
分子分母相差1的
真分数。
4
5
5
6
(2)
0.4
0.8 ( )( )
前一个数+0.2=后一个数。 再按分数、小数排列。
返回
剪纸中的数学问题
找规律填空:
1+3=( 4 ) 1+3+5=( 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