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利刃轮第7-8课研讨题
第6品思考题
第6品思考题《入行论释〃善说海》思考题(第六品)第70节课467、请从所毁、能毁、摧毁方式,具体分析“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468、同样是生起嗔恨心,为什么有些论典说能摧毁千劫的善根,有些论典说能摧毁百劫的善根?469、“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对此你有什么深刻体会?470、嗔恨心到底能招致什么样的痛苦和过患?第71节课471、嗔恨心的因是什么?它依靠什么因缘而产生?怎样才能遣除?请以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具体分析。
472、快乐和痛苦到底建立在什么上面?你平时是怎样追求快乐的?473、有些人办事情失败了,就对别人大发脾气,这种做法合理吗?为什么?474、生嗔的对境分为哪72种?请在现实生活中一一对应。
第72节课475、为什么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476、轮回中的痛苦,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对此你有什么亲身感受?477、有些人脾气不好,一出门就要和别人吵架,学习了这节课以后,应该怎样提醒自己?478、现在的修行人有哪两大违缘?你平时是如何对治的?第73节课479、面对伤害痛苦时,坚忍者和懦弱者有什么截然不同的表现?这是由痛苦本身所导致的吗?请以你的经验加以分析。
480、世间英雄与出世间英雄有什么差别?哪个才是真正的英雄?为什么?481、怎样理解外境的苦害对修行有助进作用?第74节课482、有人认为:“我应对敌人生嗔恨,因为他给我带来了痛苦。
”这种想法对吗?请以辩论的方式具体分析,并以比喻进行说明。
483、若有人想:“疾病并非故意害我,但怨敌却有加害我的念头,所以我一定要对他恨之不可。
”请判别此观点的对错,详细说明你的理由。
484、为什么说嗔心及其引发的罪业,都是因缘而生?请用教证、理证、公案加以说明。
第75节课485、胜论外道和数论外道认为,诸法有一个常有的造作者,嗔恨心均由它而产生。
这种观点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486、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究竟观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对此理应如何破析?487、胜论派和数论派是古印度的外道,现在几乎不存在,为什么我们要了解他们的观点,并大费周章地加以破斥?488、通达了诸法缘起生,对我们会有什么帮助?第76节课489、既然一切都是如幻如化,生嗔者是幻化的,嗔心也是幻化的,那又何必去除嗔恚呢?懂得这个道理以后,我们平时该如何修行?490、有些亲友本来相处得不错,但到一定时候会翻脸不认人,平白无故闹许多是非,这时候应该怎么做?你能做到吗?平常你是怎么训练的?491、有些人认为痛苦是咎由自取,并非因缘所生,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492、怨敌明明是伤害我们的人,为什么反而说他是值得悲悯的对境?你真的这样认为吗?第77节课493、有些人梦见佛菩萨,或自己的照片上有光,就觉得非常了不起,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494、请分别从作害者、受害者的角度分析,我们为什么对怨敌的损害不应生嗔恨。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一课一练(含答案)
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以来清政府逐渐走向衰败,英国向中国走私、倾销鸦片,清朝官员抵制鸦片的历史故事和鸦片战争所带来的民族屈辱以及中国人民不甘屈辱,英勇抗争的精神。
2、分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学习重点:掌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理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学习难点:分析不平等条约签订以及中国人民不甘屈辱,英勇抗争的精神。
学习准备:查阅鸦片战争的相关资料。
我能行:一、填空:1、到了近代,清政府腐败无能,抱残守缺,实行(“”)的政策,国家逐渐走向衰败。
2、面对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一些有见识的清朝官员主张禁烟,其中态度最坚决的是()。
3、()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
4、1840年6月,()正式爆发。
5、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条约要求将中国的()割让给英国。
6、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加剧了对中国的()和()。
为扩大在华利益,()和()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7、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华战争,这一年正是中国旧历甲午年,史称(“”)。
8、1895年,清政府被迫在马关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和民族危机。
二、判断题。
()1、近代以来清政府逐渐走向衰败,日本发展成为工业强国。
()2、1839年3月,林则徐奉命到广州查禁鸦片。
()3、在清朝闭关自守的年代,关天培却放眼世界,聘请精通外文的人才编译了《四洲志》。
()4、《马关条约》中要求将中国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5、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6、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大约有150万件,其中铜虎首,铜猴首已经回归祖国了。
()7、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海军偷袭中国运兵船只和护舰开始的,他们不宣而战。
()8、邓世昌是清朝北洋舰队致远舰舰长,他曾说:“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
修心利刃轮第2课
《修心利刃轮》第2课(2012年8月20日)今天继续讲《修心利刃轮》。
现在正在讲“论义”当中的“总说行者修心法”。
《修心利刃轮》主要是通过大乘佛教的修心方法来调伏我们的心,这样的调心窍诀在当前来讲,作为佛教徒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经常看到,世间当中有人学了很多年的佛,有的出家好几年、十几年,但是相续却没有一点点上进和改变。
如果是非佛教徒,没有经过训练,烦恼特别深重,在遇到任何困难问题的时候,无法对治烦恼,是我们可以理解的。
但作为佛教徒,跟没有学过佛法的人或不信任何宗教的人比起来,应该是有所进步,但是,因为很多人没有修行,所以自己的相续跟凡夫普通俗子没有差别。
我们知道这些情况之后,尽量的要修持一些修心法。
以前我们讲过《山法宝鬘论》、《开启修心门扉》、还有《大圆满前行》、《入菩萨行论》等大乘修行法。
这些修行法在修了一段时间后,(就像吃了止痛片一样)至少暂时能够压制一些烦恼和痛苦。
作为大乘修行人,通过各种窍诀来修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修行不是一天两天就完事了,应该长期坚持修行,那么自相续的烦恼就会很容易对治。
如果我们长期以欢喜心来修行,就一定能够对治烦恼,前辈大德们也是这样(长期修行)而获得成就的。
我们身边的很多修行人在以前没有遇到佛法的时候,相续特别糟糕,但后来通过佛法调整自己的相续,最终就已经超越我们了。
这部《修心利刃轮》在字面上应该非常简单、没有什么不懂的,但是在修行当中,或者说在内容上,我们从每一个颂词当中至少也能得到一分新的概念或者说知识。
作为我讲者来说,在传讲期间或者是传讲之前我看一遍两遍,这之间能够断除我相续中的烦恼;在传讲的过程中,我的相续应该种下善的种子。
在座的各位不管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听受这部法,(与我讲者)也是同样的。
在物欲横流的五浊恶世,每个人从早到晚都是希求地位、名声、财富、感情等等,尤其是到了城市里面感觉特别强烈,每个人都是疯狂的奔波,疯狂的追求。
而我们哪怕是在短暂的时间当中,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半个小时当中,道友们尽量将各种外散的心收回来,在佛教的教义上稍微专注,有些定力比较好一点的,从开始到结束之间可能不会产生其它不好的分别妄念,一定会是心专注在法义上,同时耳根也在接触讲法者所讲的法义;中根者可能是在中间时,心会偶尔跑出去,心一半在法义上,一半在外面的分别念当中;下根者只是耳边听得到,甚至有些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在梦中听课,属于比较特殊的根机吧,梦中听课也是了知人生如梦幻般的,境界比较高的……所以,大家共同学习决定是有非常大的功德。
修心利刃轮第5课
《修心利刃轮》第五课(2012年8月29日)下面我们讲《修心利刃轮》,阿底峡尊者的上师达玛绕吉达所造。
讲义当中现在讲到,以寂静温和的教诫让我们断除我执,主要讲到即生当中让我们感受各方面的一些不幸、痛苦,都是来自于前世的业力。
现在世间人其实很需要学,我都想如果听的人多一点多好啊,但是听的人不多;讲密法的时候很多人听也听不懂,听的人少一点。
所以人很颠倒,那个时候往往很多人过来听,有这样的情况。
所以以后有些方式上可能有些改变。
今天讲到:唐捐必需用品时,是蔑他人之所需,恶业利刃轮自己,今当成办他之需。
自己在生活当中有时候经常浪费或者唐捐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用品。
钱、房屋、车,或者法本以及自己所需要的,不知不觉或者被别人抢走了,或者被别人偷走了,或者无意当中丢失了等等,凡是自己需要的都用不了。
这个时候有些人心里很痛苦,以前有钱,最后没有钱,一夜之间自己变成穷光蛋,或者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失去了。
学生可能喜欢自己的笔、本子,一下丢了,就哇哇哇地哭起来了。
我们世间人自己所需的用品,当失去的时候心里特别地伤心。
其实也不应该伤心,因为这是你曾经在往昔的生活当中经常轻蔑他人的所需,抢走了(别人的财富),或者故意毁坏别人的财富等等,这样的恶业的轮轮到了自己的头上。
我们经常生活当中本来自己很喜欢的东西突然就没有了,比如喜欢一个录音机,一下子就坏了,就用不上了;自己的院子被别人占了,自己的地基被别人用完了。
很多不乐意的事情在生活当中发生的时候,要想:哇,这是我前世欠他的,前世我占用了他的物品,所以即生当中该我承受。
这是一种缘起,这是一种规律,其实这个因缘的确是很奇妙的,我以前是怎么样害他的,即生当中他无缘无故加害的业力旋转的轮已经轮到了自己的头上,所以即生当中应该成办他人的需要。
自己不管有能力、没能力,尽量地帮助他,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很多人可能学习佛法以后觉得帮助别人无所谓,好像以前帮助别人,学习佛法以后并没有实行。
不管是什么样的,学习佛法以后帮助别人是很重要的。
《修心利刃轮》学习资料
《修心利刃轮释》总义讲考 1301-2加行组李臻阿弥陀佛!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各位师兄晚上好!弟子圆臻是1301加行组学员,来自北京。
今天法供养的内容是《修心利刃轮释》总义讲考,题目是以大乘修心法断除我执。
达玛绕杰达尊者是阿底峡尊者的上师,他所传授的修心引导法,主要就是融合他老人家的修行境界所造的两部特别著名的论著——《修心利刃轮》和《孔雀灭毒论》。
我们正在学习的是《修心利刃轮》。
顾名思义,这部修心法就像无比锋利的武器一样,能够让我们连续不断地击中我执敌人的要害,使之丧命。
这部论典将各种佛经的教义和传承上师的教言汇集在一起,能断除我们自私自利的心,尤其是“我执”和“我爱”,故此极其殊胜。
关于大乘修心方法的论著有很多种,例如《开启修心门扉》、《修心八颂》、《修心七要》等等,《入菩萨行论》和《大圆满前行》也包含了许多修心的内容。
他们的共同之处都在于强调修菩提心。
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每位上师的窍诀又都有着不共的特点:《开启修心门扉》主要是生起出离心,《修心八颂》重点在修自他交换,《修心七要》长于将恶缘转为道用,而《修心利刃轮》则详细讲了如何断除我执。
一切执著的根本是我执,即执著有个自我。
因为我执,就和众生有了自、他的对立,由此带来痛苦。
我执非常隐蔽,因此危害也特别大,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根除,轻则无法解脱,重则能起邪见、断法身慧命。
《入菩萨行论》中的一个颂词“我执未尽舍,苦必不能除,如火未拋弃,不免受灼伤。
”就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本论分三部分:一、初义;二、论义;三、末义。
主要内容在论义:总说行者修心法和别说如何修心。
别说如何修心又分为略说、广说。
广说包括除自私珍爱执我和行持两种他利菩提心。
弟子讲考的内容主要是根除自私珍爱执我这一部分。
科判分二:一、以温和教诲业力之轮摧毁自他;二、以粗暴教训威猛之利刃降伏我执。
以温和教诲业力之轮摧毁自他这一部分,主要说的是即生所感受的种种不幸和痛苦,皆来自于前世的业力,以前生后世的因果关系照破所遭遇的一切,将生活中发生的种种转为道用,减少对心灵的刺激,乃至彻底净化内心。
修心利刃轮第八课笔记
修心利刃轮第八课笔记篇一:修心利刃轮是一种古老的修炼方法,被认为可以帮助人们提升内心的修养和智慧。
第八课是这个修炼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讲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修炼原则,并进一步提升个人修心的效果。
首先,在第八课中,我们学习到了如何正确地运用思想观察和意识观察的技巧。
思想观察是指通过观察自己的思维过程,了解自己的心念和情绪的起伏。
这种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思考的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否偏向消极或者不利于修心。
而意识观察则是指观察自己的意识状态,即时地察觉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内心的感受。
通过这种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情绪和意识状态,从而更好地调整和控制它们。
其次,在第八课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运用修心利刃轮的原则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修心利刃轮的原则包括了诚实、善良、谦逊、宽容、慷慨和勤勉等。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原则,我们可以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修心效果。
此外,在第八课中,我们还学习到了如何通过修心利刃轮来培养正念和专注力。
正念是指保持对当前经验的全面、非评判性的觉知。
通过正念的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和处理各种挑战和困境,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而专注力则是指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任务或活动上,避免分心和浮躁的情绪。
通过培养专注力,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
总之,修心利刃轮的第八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升个人修心的效果。
通过运用思想观察和意识观察的技巧,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培养正念和专注力,我们可以逐渐改变自己的内心状态,达到修心的目的。
这些修炼原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个人修养和智慧,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篇二:修心利刃轮是一种古老的修行法门,旨在通过修炼心灵和思维,提升个人的内在力量和智慧。
第八课是该修行法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着重于培养集中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第八课中,修行者学习如何将心灵集中在特定的任务或目标上。
修心利刃轮第3-4课研讨题
修心利刃轮第3-4课研讨题1、学佛多年后,自己及家人的生活等还是不顺,是不是没有学对呢?如果有人这样问你,你该如何回答他呢?答:不是。
生活顺与不顺都是自己的业力造成的。
我们在生活中所感受的一切痛苦遭遇,都与前世有密切的关系。
但这并不是说一切皆前世因缘注定,因为与即生的因和缘也有关系。
具体地说: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一些难忍病痛时,要想是往昔伤害众生身体的恶业利刃或兵器旋转到了自己头上,此时自己应取代、承受一切众生的病痛。
在即生中,当自己的心出现各种各样的苦楚时,要想一定是前世扰乱他人心相续的恶业利刃轮到了自己头上,现在自己应该取代、承受一切众生的苦厄。
自己生活极其贫困,受到了非常严重的饥饿、干渴的逼迫,此时要想:这是前世欺骗、偷盗、抢夺他人财产,经常吝啬的恶业利刃轮到了自己头上,现在我要取代、承受一切众生的饥渴之苦。
有些人已经不由自主地变成了别人的奴仆,这是因为前世造了嗔恚、奴役手下的恶业,而现在这种恶业利刃已经轮转到了自己头上。
所以,没有权力,经常受别人使唤的人,即生中应将自己的身体、生命,以及一切的一切,用来承事、利益他人,之后就会消尽恶业。
对此,只有正确认识,才能够正确对待。
在懂得本论所讲的道理后,若能经常念诵、修持,修行就能迅速增上。
2、自心的不快乐是因扰乱他心所致,那么不扰乱他心应怎样理解?怎样恒顺众生?答:(1)扰乱他心是让他人痛苦、不开心,不扰乱他心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守护自己的身语意三门,时刻想着利益众生,不做任何损害众生的事,即便众生有了过失,也要善巧方便,用一种让他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言语和行动上都能给众生带来快乐。
(2)恒顺众生并不是无原则妥协,随顺他的恶业,而是以随顺众生而得到众生的欢喜,进而引导进入解脱之门。
3、修净观是一种将“牛粪观为黄金”的观法吗?为什么一定要观修净观?答:(1)不是。
《维摩诘所说经》中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意思是说,只要心清净,外境自然而然就会清净。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生命之舟)练习 试题
心尺引州丑巴孔市中潭学校第7课<生命之舟>夯基达标优化训练我夯基·我达标1.选出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冲锋舟向小女孩背部冲去,驾驶员迅速转舵,从二十多米的地方向小树迂回。
B.冲锋舟一路绕过房顶、电线等障碍,串梭于树丛之中,搜寻被困群众。
C.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旅余地。
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解析:B项中“串〞应为“穿〞;C项中“旅〞应为“旋〞。
答案:A2.以下各句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米字旗在最后一次降下,宣告英国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结束。
B.行进之中,冲锋舟上的人突然发现冲锋舟左前方,一个小女孩正紧紧抱着树干,洪水已淹到她的腰部。
C.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使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D.冲锋舟一路绕过房顶、电线等障碍,穿梭于树丛之中,搜索被困群众。
解析:C项这个句子的错误是常见的,缺少主语,应去掉“使〞字。
答案:C3.这是一那么电视新闻,电视新闻是以①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为主要传播手段,其中,①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字幕、图表等,②__________包括解说、__________和现场效果。
解析:此题引导我们对电视解说词的特点的记忆。
答案:①画面②声音图像同期声4.文章的标题是“生命之舟〞,这里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说说为什么要用这种修辞手法?解析:此题应侧重于从解放HY和武警战士的精神品质上答复。
答案:比喻用生命之舟来比喻解放HY和武警战士乘坐的冲锋舟,充分表达了解放HY战士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精神。
我综合·我开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5.关于文段中的画线语句,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多项选择〕〔〕A.这样写说明冲锋舟在艰难地渐渐向被困的小女孩靠近。
B.随着距离的缩小,气氛越来越紧张,这是整部电视报道的HY。
C.吸引观众注意,使观众为被困的小女孩的命运担忧。
修心利刃轮第19-20课研讨题
修心利刃轮第19-20课研讨题
研讨题:
“一切从心开始”主题分享:三年加行研讨班闻思即将结束,谈谈在这三年里收获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答:首先,学习的方法有了很大的不同:通过学习,末学初步掌握了讲考方法,并认识到,讲考方法并不是仅仅应付研讨班学习的,而应该成为我们了解、领会法义的纲领:先看法本、听传承进行预习,然后对照《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原文,将原文在讲记上标记出来,这样一来,上师讲解方法就很明晰了,再按照讲考八点的要求按图索骥,填充相关内容,这样,对这部分就有了基本了解。
然后,带着学习的成果和问题,进入研讨班的学习。
在研讨过程中,还需要积极上麦,只有通过主动参与、通过法师的批评,才能认识自己的不足,获得更大的进步。
任何恐惧、或者满不在乎的心理都不可取。
其次,对法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前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堪布上师的讲记,深入浅出,泛泛一听,觉得自己都明白,一深入思考,又觉得完全没有理解。
对此,末学非常苦闷,只能与同组的师兄一起揣摩,那时候,特别希望能得到学会法师的辅导,进入了研讨班,这一切才成为现实。
通过法师的开示和道友们的分享,自己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通过发心,积累了福德资粮,为以后的闻思修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失去的主要是烦恼和分别念,周围亲友都觉得我有了很大的改变。
1。
修心利刃轮第13-14课研讨题
修心利刃轮第13-14课研讨题研讨题:1.特蕾莎修女曾说:“我们无力做伟大的事情,我们只能以伟大的爱,做细小的事情。
”反问自身,目前自己能利益众生的事情有哪些?答: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我们的能力有大小,但利益众生就要从小处着手,具体能做的事情有:困惑的时候一句指点迷境的话语,即将犯错时一句及时的提醒,饿的时候一杯牛奶、一块饼干,累的时候一句问候,拮据的时候一点物质的支持,绝望的时候一点精神的鼓励,诸如此类,凡是抱着善良的心,为利益别人而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善事。
2.如何定义寂静处?在城市里修学的佛弟子如何对治散乱?答:寂静处在佛教论典籍称为阿练若,或阿兰若,汉文译为寂静、无诤声、空间处等。
《大日经疏》第三卷说:“阿练若,名为意乐处。
谓空寂静行者之所乐处。
或独一无侣,或二三人,或但居树下空地。
”除阿练若外,树下、迥露处、冢墓间等,远离喧闹,无诤吵声,都是寂静可居之处。
修行应依止寂静之处。
对于出家人而言,寻找寂静之处可能相对容易一些。
对我们而言,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因为我们背负着很多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不可能将这些全都搁置一旁。
但我们依然可以寻找到有利于自己修行的寂静之处。
例如对于条件允许的家庭来说,家中腾出一个小小的房间作为自己的佛堂。
即便我们想在家中准备一间佛堂都很困难,我们也可以尽量寻找没有外界干扰之处进行修行。
无论是自己的卧室还是阳台,只要没有他人干扰,对修行而言就是最好的地方。
另外,把每天的修行安排在早上,也能远离他人的干扰。
3.供养佛像的供果拿来享用是否有过失?答:汉藏做法各不相同:藏传佛教一般认为供品既然已经供养给佛菩萨,自己就不能再拿回来;而汉地认为,供品是佛菩萨赐予自己的加持品,里面有加持力。
如果都是发自恭敬心,就都如理如法,没有过失。
但发心不是出于恭敬,供养了佛菩萨,还心存吝啬,自己又拿来吃,就会有过失。
附:一组研讨题讲考题:“一切如愿终归己,亏损无端推于他,践踏祸根妄念头,刺中我敌凶手心。
修心利刃轮第5-6课研讨题
修心利刃轮第5-6课研讨题研讨题:1.自己的闻思修行重要,还是帮助他人重要?二者应如何取舍?你是怎么做的?答:(1)帮助别人重要。
对学习佛法的我们来说,帮助他人很重要,特别是大乘佛教徒,不仅要帮助人类,还应帮助所有众生。
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让众生获得暂时的和究竟的快乐。
《入行论》所云:“直接或间接,所行唯利他,为利诸有情,回向大菩提。
”若能如此行持,即生自己的所需很快就会圆满。
(2)平时末学一般能知道该怎么做,但真要是遇见事,往往还是考虑自己。
尤其是以前,在闻思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自己背诵、辩论最重要,别人再怎么穷苦,也置若罔闻。
但现在看来,这是闻思过程中的最大错误。
若那时就帮助他人,到现在已经帮助了不少的人,而自己的闻思也不会受到特别大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一课,末学又有了新的认识,今后将把利他放在首位。
2.在佛学会的平台内,学员在未经相关管理人员开许,不得私自利用学会平台组织与佛学会教学安排无关的活动,这种行为算不算“于胜事造违缘”?如何理解?答:不算。
“于胜事造违缘”是指对他人做非常殊胜和盛大的佛事,比如弘法利生的事业,造佛塔、佛像等制造违缘,这往往是由于嫉妒心所导致的,因此,有很大过失。
而学会的纪律是管理的需要,因为学会是闻思修行佛法的平台,主要的任务是闻思修行,不能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影响。
我们应当遵照上师的开示,不说他人过失,因为这会毁坏自己的功德,也毁坏菩萨律仪,而恒观清净心,对自他的事业和善行都不会有障碍。
《佛子行》中说:“以惑谈他菩萨过,则将毁坏自功德,故于大乘诸士夫,不说过失佛子行。
”3.作为在家居士,在红尘中边生活边修行,特别是在大城市,生活条件优越,如何修持才是“为法而苦行”?答:即生遭遇病痛、愚钝、睡眠重等痛苦,是前世对佛法制造违缘和障碍的果报现前,于今生,应为了闻思修行佛法而努力苦行。
无论在六道轮回中的哪一道都是痛苦的,生活优越等等都是暂时的,因此,我们要学会以佛法来对治。
在衣食无忧、身体健康、心情快乐时,很多人都无暇领略佛法的价值。
七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知识解读和练习题 第八课 探问生命
七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知识解读和练习题第八课探问生命(思维导图)生命可以永恒吗?生命有时尽我们珍惜生命的原因正确看待死亡生命有接续〔生命接续的意义〕探问生命敬畏生命生命至上我们要对生命有敬畏之情的原因我们珍爱他人的生命的原因休戚与共——我们应如何敬畏生命?(知识整合)一、生命可以永恒吗1.生命有时尽〔1〕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生命?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个体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
‚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年少,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每天都过得充实,不错过美好的青春年华。
〔2〕如何正确看待死亡?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开展的自然规律。
死亡是人生不可防止的归宿,它让我们感谢生命的获得。
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激,沉着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2.生命有接续〔生命的接续有什么意义?〕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完成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ƒ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开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累积和丰富。
因此,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含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制造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
二、敬畏生命1.生命至上〔1〕我们为什么要对生命有敬畏之情?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
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2〕我们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成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修心利刃轮第9课
修心利刃轮第9课(2012年9月7日)现在讲到《修心利刃轮》当中“以温和的语言来教诫”,也就是说我们即生当中自己的身上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都是有缘有因不是平白无故的。
所以每次我们的生活修行当中遇到一些不开心事情的时候,自己可以安住下来想一下,可能自己前世或者即生当中做了一些不合理的事,今天这些果报到了自己的身上。
很多人在生活当中只要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抱怨外境,对周围的人发泄、抱怨,这是不太合理的。
而真正的修行人可以通过自心的调整和反观来断除烦恼,这是智者的行为。
下面颂词说到:行善自心不调时,是图即生大富贵,恶业利刃轮自己,今当策励求解脱。
无论我们闻思修行、弘扬佛法等任何一个善法,尤其在自我修行的过程当中如果自己的心越来越没办法调伏。
有的人没有修行时心还算调柔但是越修行自己的烦恼反而越来越增长,好像越学自相续越不相应、越刚强难化、无法调伏。
这个时候也不要怪其他,应该想到这是前世或者往昔贪图即生的荣华富贵,一直想求今世安乐,只把解脱法当成一种形象,即生当中有名声、财产、地位、势力、妙色等等这样的世间法过于希求。
这样的恶业利刃轮到了自己头上。
所以现在修行不能调伏心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外境,也不是上师不好,以为自己越修越不好应该换个上师,或者以为法有问题,因为修这个法对我的自相续无法调整。
如果你的上师真的是没有任何修证、没有任何加持、没有任何智慧悲心也许可能有这种情况,否则就是邪见导致。
最主要可能自己一直贪执今世,前世也贪执今世、即生当中也贪执今世。
那么从现在开始要自己鼓励自己、自己鞭策自己,一定要求解脱的法门,生起出离三界轮回的心,出离心很重要。
如果没有生起出离心不是真正的修行人,你永远贪执世间的五欲六尘,这样绝对是会堕落的。
《方广大庄严经》当中也讲到:“若着五欲者,即失解脱乐”如果你贪着五欲,也就失去了解脱的安乐,“谁有智慧士,而求大苦因?”谁有智慧的话,哪会去求痛苦的因——世间八法、荣华富贵,这样的做法或行为的确特别可怕。
修心利刃轮第15-16课研讨题
修心利刃轮第15-16课研讨题研讨题:1、结合两课内容,依止上师、交友过程中应该怎么做?答:依止上师:(1)得到了对今生来世都有利的教诫和教言应当报恩;(2)不压和控制有能力、有智慧的圣者、大德和智者;(3)不妄加揣测、估计、评论,不产生邪见;(4)真心依止上师,不诽谤圣教;(5)讲闻佛教经论,修清净观。
交友:(1)懂得报恩;(2)讲话恰到好处,不过分亲密也不刻意疏远;(3)减少分别念、消除嗔恨心;(4)善听人言、尊重他人;(5)和睦相处、不记仇;(6)诚实稳重、有始有终。
(7)不贪自方、不减损别人功德。
2、作为发心的负责人,怎么做才算合格?答:(1)对上师三宝有强烈的信心,这是从事发心工作的前提,有了信心和恭敬心,才能获得上师三宝的加持;(2)人格稳重,在世人的标准看来也是值得敬重相信;(3)服从上级管理,遵守学会纪律;(4)关心爱护其他道友,不舍弃一个众生;(5)精进闻思,具有一定的知识、学养,可以为他人排忧解惑;(6)有服务的意乐和责任心,在实际工作中有愿望、有能力把事情干好。
3、什么是清净观?平时生活当中如何修持?答:(1)密宗清净观是直接指出了宇宙本有的实相,我们所处的世界本来清净,本来是清净刹土,上师本来是佛,眷属本来是菩萨等圣众,法本来是大乘法,时间本来是恒常的。
只因我们众生颠倒执著,心中有垢染,故而显现出秽土、众生等等。
因而密宗清净观最好是在包括生活中、实修中贯彻始终,因其本来就是这样,并不是把不清净观为清净。
(2)一切都要观为圆满:住处圆满、上师圆满、眷属圆满、法圆满和时间圆满。
无论是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还是在固定时间的修持中都要明观圆满:你自己的家、工作场所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你的上级领导就是无量光佛、阿弥陀佛;亲朋好友、同事就是莲花部的尊众;做家务等就是大乘法、大圆满法。
如果有固定的功课,在修法的时候也一定要明观五种圆满。
自身所在之处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上师就是无量光佛;上师的眷属、弟子们都是莲花部的尊众;所修持的法是极为殊胜的大圆满法;所经过的时间为本来常有的相续轮。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七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练习 课时练习 含答案2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一、选择题1.“有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驱之”是()的名言。
A.林则徐B.邓世昌C.关天培2.周末小军和同学一起去观影《甲午风云》,镜头中一位清朝舰长,在舰身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的危急时刻,他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镜头中这位民族英雄是()。
A.关天培B.林则徐C.邓世昌D.丁汝昌3.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十幅浮雕中的第一幅,它呈现的是()的情景。
A.虎门销烟B.火烧圆明园C.五四运动4.以下哪个不平等条约里,把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5.邓世昌是清朝北洋舰队致远舰舰长,他曾说过:“()”这句话。
修心利刃轮第7-8课研讨题
修心利刃轮第7-8课研讨题研讨题:1.受到痛苦逼迫和遭受违缘时,是否也是上师三宝的加持所致?为何上师三宝不加持让我们恒时感到快乐?答:是。
一切皆是业的自性。
诸法实相上来说,一切都是上师的化现和加持。
从业因果不虚角度来说的,一切有为法皆有因果业的自性。
业报已做不失,迟早要报,提前成熟也是消业。
不让我们恒时感到世间快乐,还能让我们因此生起出离心。
具德上师具有与佛无二无别,恩德超胜佛陀,我们作为修行者,如果具有清净的信心,通过修习上师瑜伽和积资净障,能获得具德上师的加持,不观待他缘,就能证悟。
把自己融入到上师弘法利生的事业当中去,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2.上师在讲记中说:“若前世所造业特别严重,即生也难以逆转”。
那么对于有些难以改变的业力,是否跟宿命论所宣扬的“命中注定”的观点一致?若不是,那该如何改变?答:不是。
业力是说一个人的福祸、苦乐、成破利害都是由于个人的所作所为招感而来的。
定业指的是不可逆转已经定局了的报应。
其实,定业不是绝对不可转,只是难度比较大,这就是所谓的定业难转,末学理解上师讲记也是这个意思。
有智慧的人,善根深厚,坚固,能够令重业转轻,而愚痴之人,不善业因深厚,能够令轻业转成重报。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没有什么定业可言。
我们这一生,如此造作的业有很多,如果依照上师三宝的教诲,就可以转重为轻。
如果依照世俗的妄想执着,就会转轻为重。
3.简述斩断我执的方法。
答:“我执”是佛教用语,又名“我见”。
所谓“我执”,是指人们对“虚幻不实、五蕴和合的身心”,固执的认为存在一个“能自在主宰的实我”;由于本来无我,却妄生执着,处处以我为中心,便产生了种种烦恼。
破除“我执”和“法执”的方法,只有通过戒、定、慧才能达到。
断除我执的具体方法有很多,但真正有效的不外乎发菩提心和证悟空性。
菩提心的本体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必能断除我执,速成无上菩提。
2019届人民版七年级政治上册复习:第8课-生命之间(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新天地第二单元生活中有你第三单元倾听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新天地新感觉新感觉、新问题、新困难,初中生群体的不同,受教育权受法律保护关键概念:新,群体,受教育第二课我的自律宣言长大的表现,管住自己与诱惑斗争,面对学校的要求关键概念:长大,自律,约束,他律第三课生命的节奏人生的三天,时间的重要性,做时间的主人关键概念:时间,生命第四课第一次“握手”如何打破尴尬,微笑、幽默、宽容、真诚,见怪不怪,尊重关键概念:交往,交友,友谊第五课为他人开一朵花心中有他人,理解别人的感受,另有原因关键概念:交往,理解,尊重第六课走近老师老师的作用,老师的表扬与批评,老师误会及侵权怎么办关键概念:师生交往,表扬批评,误会,侵权第七课我属于……属于多种群体,家、学校和班级、家乡、国家,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第八课生命之间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对生命的漠视与戕害,尊重生命,保护生态关键概念:生命,生命的关系第九课地球的叹息植被破坏,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关键概念:环境破坏及污染,环保第十课中华民族的选择资源国情,人口国情,明智的抉择—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关键概念:国情,战略,国策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知识框架第四单元倾听自然的声音第八课生命之间一、基本问题:1.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如何?答: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一切必要的资源,但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主宰自然、破坏自然,而是应该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做大自然的朋友。
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2.为什么说动植物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朋友?答:因为动植物不仅在物质上给予我们慷慨的帮助,而且也是我们精神的慰藉和寄托。
3.人类错误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什么?答:我们一方面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使一些动植物因为没有安身之地而灭绝;另一方面,为了自身的私利,乱砍乱伐,乱捕滥杀,直接导致一些动植物的灭绝。
修心利刃轮释8和9课串讲
修心利刃轮释8和9课串讲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修心利刃轮释 8 和 9 课的主要内容概述
2.修心利刃轮释 8 课的关键点:如何面对逆境和挑战
3.修心利刃轮释 9 课的关键点:如何培养正确的心态和价值观
4.总结:修心利刃轮释 8 和 9 课对我们的启示
正文
修心利刃轮释 8 和 9 课串讲
修心利刃轮释 8 和 9 课是关于如何面对逆境和挑战,以及如何培养正确的心态和价值观的课程。
在修心利刃轮释 8 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冷静,用正确的方式应对挑战。
而在修心利刃轮释 9 课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如何培养正确的心态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在修心利刃轮释 8 课中,我们了解到,面对逆境和挑战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和理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分析问题,找到解决办法。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接受失败和挫折,因为这些都是成长的过程。
此外,我们还需要培养自己的信心和毅力,以便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下去。
在修心利刃轮释 9 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培养正确的心态和价值观。
正确的心态包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自我激励等。
这些心态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不断努力。
而正确的价值观则包括诚信、责任、尊重等。
这些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正确的行为准则。
通过修心利刃轮释 8 和 9 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面对逆境和挑战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学会接受失败和挫折,培养自己的信心和毅力。
同时,我们还要培养正确的心态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心利刃轮第7-8课研讨题
研讨题:
1.受到痛苦逼迫和遭受违缘时,是否也是上师三宝的加持所致?为何上师三宝不加持让我们恒时感到快乐?
答:是。
一切皆是业的自性。
诸法实相上来说,一切都是上师的化现和加持。
从业因果不虚角度来说的,一切有为法皆有因果业的自性。
业报已做不失,迟早要报,提前成熟也是消业。
不让我们恒时感到世间快乐,还能让我们因此生起出离心。
具德上师具有与佛无二无别,恩德超胜佛陀,我们作为修行者,如果具有清净的信心,通过修习上师瑜伽和积资净障,能获得具德上师的加持,不观待他缘,就能证悟。
把自己融入到上师弘法利生的事业当中去,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2.上师在讲记中说:“若前世所造业特别严重,即生也难以逆转”。
那么对于有些难以改变的业力,是否跟宿命论所宣扬的“命中注定”的观点一致?若不是,那该如何改变?
答:不是。
业力是说一个人的福祸、苦乐、成破利害都是由于个人的所作所为招感而来的。
定业指的是不可逆转已经定局了的报应。
其实,定业不是绝对不可转,只是难度比较大,这就是所谓的定业难转,末学理解上师讲记也是这个意思。
有智慧的人,善根深厚,坚固,能够令重业转轻,而愚痴之人,不善业因深厚,能够令轻业转成重报。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没有什么定业可言。
我们这一生,如此造作的业有很多,如果依照上师三宝的教诲,就可以转重为轻。
如果依照世俗的妄想执着,就会转轻为重。
3.简述斩断我执的方法。
答:“我执”是佛教用语,又名“我见”。
所谓“我执”,是指人们对“虚幻不实、五蕴和合的身心”,固执的认为存在一个“能自在主宰的实我”;由于本来无我,却妄生执着,处处以我为中心,便产生了种种烦恼。
破除“我执”和“法执”的方法,只有通过戒、定、慧才能达到。
断除我执的具体方法有很多,但真正有效的不外乎发菩提心和证悟空性。
菩提心的本体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必能断除我执,速成无上菩提。
但如果没有证悟空性,即使有了出离心与世俗菩提心,还不能从根本上断除所有的贪嗔痴烦恼与无明我执。
将菩提心与证悟空性之智的有机结合,即“智悲双运”,才能最终成就。
其中的“智”,是指证悟空性的智慧;“悲”,是指菩提心;所谓“双运”,即是指菩提心与证悟空性之智二者兼备、紧密相联。
4.毕生当中仅以菩提心作为实修法是否足够?
答:不一定。
在所有的修行当中,菩提心的地位举足轻重。
如果没有修成菩提心,一切显宗和密宗的修法功德不大,甚至很可能修偏了。
菩提心,是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获得无上佛果的一种发心。
大乘佛教必须以菩提心来摄持,这是我们修行的前提和基础。
对个人来说,靠实修菩提心,积累福慧资粮,完全可能依此而成就。
但如果对众生而言,也认为在实修的过程中只修菩提心就足够了,这种想法就不合理了。
真要是如此,佛陀就没必要宣说其它法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