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以下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总结大全:
1. 古人类文化
- 石器时代的生活
- 装饰图案
- 造纸术的发明
- 古代书籍的制作和保护
2. 硬币的使用
-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硬币
- 硬币的特点和用途
- 硬币的制作和保护
3. 物体的光学性质
- 透明、不透明和半透明物体
- 光的传播和反射
- 镜子和光的反射
- 光的折射和彩虹的形成
4. 物体的声学性质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高低和强弱
- 声音的音调和音色
-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
5. 植物的营养传输
- 植物的根、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植物的水分吸收和运输
- 植物的养分吸收和传输
6. 空气的物理性质
- 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 空气的压力和压强
- 空气的膨胀和收缩
- 空气的对流和循环
7. 动物的群居生活
- 动物的生活方式和组成
- 动物的群体行为和交流
- 动物的合作和自然选择
- 动物的社会等级和分工
8. 生态系统的关系
- 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作用
- 生物的种群和生态位
- 生物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 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以上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总结大全,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 什么叫机械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叫做(机械)。
2、有些机械(很简单),如钳子、刀、筷子等,他们属于(简单机械);有些机械(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做(机器)。
3、机械按复杂与否可分为(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复杂机械也叫做(机器),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
4、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石斧)、(石锯)、(石镰)、(弓箭)作为生产和狩猎的工具,利用(独木舟)作为水上交通工具。
这些工具的使用就含有(简单机械)的原理。
(杠杆)、(斜面)、(轮轴)、(滑轮)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5、举例说说假如没有机械,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答:(1)如果没有锤子就很难钉钉子;(2)如果没有刀具,要切碎一些物品就很困难,甚至无法做到。
6、比较一下古代工具与现代工具有什么异同?答:(1)相同点:都能帮助人们工作,降低工作难度,有的比较方便,有的能省力。
(2)不同点:古代工具比较简单,用自然界的现成材料加工而成,功能比较单一;现代工具做工精良,功能齐全,品种比较多。
2 怎样移动重物1、一根棍子,用它来(撬起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
“杠杆”装置包括了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用这种装置,人就能轻松地撬动重物,因为人和支点之间长长的的棍子放大了人的力。
2、杠杆的三个点:利用杠杆工作时承受重力的店叫重点、支撑杠杆的点叫支点、人作用在杠杆上的点叫力点。
3、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
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工作的。
杆秤的提绳相当于杠杆的(支点)。
4、杠杆的规律:(1)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
(这种杠杆节省体力、方便工作,但费时间。
如撬棍、铡刀、起子、开瓶器、指甲剪等。
)(2)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
(这种杠杆节省时间、节省距离,但费力。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整理与复习第一单元1、什么叫机械1、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3、复杂机械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复杂机械通常又叫做(机器)。
4、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5、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石斧)、(石锯)、(石镰)、(弓箭)等作为生产和狩猎的工具,利用(独木舟)作为水上交通工具。
这些工具的使用含有(简单机械)的原理。
6、举例说明什么叫机械?答: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有些机械很简单,如钳子、刀、筷子等,他们属于简单机械;有些机械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机器。
2、怎样移动重物1、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在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重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
2、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3、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4、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工作的。
6、“如果能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我可以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这句话是(阿基米德)说的。
(重点)(支点)(力点)7、杠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答:①生活中的费力杠杆有:筷子、镊子、理发剪、赛艇的桨、订书机、钓鱼竿等。
②生活中的省力杠杆有:钳子、小推车、羊角锤、开瓶器、指甲刀等。
③生活中的等臂杠杆有:天平,它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8、杠杆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它主要分为哪几类?答:使用杠杆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省距离,有时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杠杆按省力情况可分为:省力杠杆,如钳子、铡刀、压水井杆、撬棍、指甲刀、钉锤等;费力杠杆,如筷子、镊子、钓鱼竿、缝纫机脚踏板、理发剪等;等臂杠杆,如天平。
2022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知识点整理

2022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
这些在显微镜下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就是组成生命体的细胞。
动物、植物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上面有许多小孔,看上去像一个个规则的小室。
他把这些小孔画下来,并把它们称为细胞。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各种人体细胞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神经细胞红细胞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但有些细胞却很大,如动物的卵黄。
学生活动手册画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的样子。
它们的相同之处:都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下面图片中的细胞是什么形状的?连一连。
2.微小的生命体制作小水塘的步骤:第1步: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池塘水。
第2步:把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树叶、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再放进一把土。
第3步:把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
3周后,用放大镜观察水里的变化。
制作“小水塘”的目的:培养水中的微生物,让其大量繁殖,以便学生进行观察。
在制作过程中,加池塘水的目的是提供微生物及其生活场所;加树叶、草、土的目的是给微生物提供食物;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的目的是给微生物的繁殖提供合适的温度;3周后再观察的目的是给微生物留足大量繁殖的时间。
小水塘中的一滴水中有些什么?小水塘中的一滴水中有鼓藻、草履虫、水蚤、钓钟虫、轮虫、水蚤、变形虫、线虫、新月藻、衣藻等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微生物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都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微生物的发现与一个名叫列文虎克的荷兰人有关。
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
列文虎克发现了能够游动的微生物,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概述一、科学探究方法1. 观察法:学习如何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实验来收集数据。
2. 实验法:通过设计和执行实验来验证假设,学习科学原理。
3. 记录与分析:培养记录观察和实验结果的习惯,学会分析数据。
4. 合作与交流:在小组合作中分享观察和实验结果,学习交流和讨论。
二、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分类:了解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 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基本性质,如密度、硬度、导电性等。
3. 能量的转换:学习能量守恒原理,了解能量在不同形式间的转换。
4. 简单机械:了解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三、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分类:学习对生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如根据形态、习性等。
2. 生态系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 植物的生长:探究植物生长的条件和过程,了解光合作用。
4. 动物的行为:学习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如觅食、繁殖等。
四、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结构: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
2. 地球的运动:学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3. 太阳系:认识太阳系的构成,包括行星、卫星、小行星带等。
4. 宇宙探索: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和主要成就。
五、科技与生活1. 家用电器:学习常见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安全使用方法。
2. 信息传递:了解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如电话、互联网等。
3. 交通工具:认识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如汽车、火车、飞机等。
4. 环境保护:培养环保意识,学习节能减排和垃圾分类等环保行为。
六、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科学与伦理:讨论科技进步带来的伦理问题,如基因编辑等。
3. 环境保护措施:学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4. 科学与艺术:理解科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促进。
七、安全与健康1. 个人卫生:学习个人卫生的基本知识,如洗手、刷牙等。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一、生态环境及保护1.生态环境的概念:生态环境指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定区域。
2.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竞争、合作、掠食、寄生等。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阳光、空气、水等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3.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生物所在的非生物环境组成,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栖息地、食物链、食物网、营养链等。
5.生态平衡: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保持一定数量和空间分布的状态。
6.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保持平衡状态。
7.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天文知识1.行星的运动:太阳系内的行星沿着各自的轨道绕太阳运动。
2.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的两种主要运动形式。
3.星星的亮度与距离关系:星星的亮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月亮的形状变化: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所以我们能看到不同形状的月亮。
5.日食与月食:日食是地球被月球遮住,月食是月亮被地球阴影遮住。
三、人体健康1.饮食均衡:合理搭配谷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品和奶制品等食物种类。
2.锻炼身体: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健康。
3.卫生习惯养成:勤洗手、勤换衣、勤通风、保持环境整洁。
4.预防传染病:远离病菌、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5.预防自然灾害:了解和学习防震、防火、防洪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其他科学知识1.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负载组成,能够让电流流动。
2.磁性材料:铁、钴、镍等物质具有磁性。
3.生物光合作用: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4.空气的存在: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
5.溶解:一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形成溶液。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全册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
2、1665年胡克发现了细胞。
1675年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
3、有些细胞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有些细胞很大,比如鸡蛋黄、鱼卵。
★4、“小水塘”有钓钟虫、鼓藻、草履虫、水蚤、轮虫。
5、微生物是非常小的生命体,没有头、脚、眼睛,也没有根茎叶。
6、微生物分布广泛。
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物体内和体表都有。
有的生活在火山、岩石。
7、微生物有乳酸菌、酵母菌、新冠病毒。
有的微生物很大,例如木耳、香菇。
8、发霉和温度、湿度有关系。
9、防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隔绝空气和水;放干燥剂—隔绝水;除湿—隔绝水;低温冷藏、消毒柜杀菌、太阳暴晒--------杀死微生活,让微生物难以存活。
10、微生物坏处:食物变质、病毒传播。
11、微生物的好处:制作调味品、做酒、发面、降解垃圾。
12、英国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能杀灭细菌。
13、消灭细菌和病毒的方法:高温煮沸、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液、涂碘酒。
14、预防传染病: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打疫苗。
第二单元《仿生》15、人从生物利于生存的特征上得到启示。
带刺的树—铁丝护栏;八爪鱼—吸盘;蒲公英—降落伞;苍耳—透气的鞋16、正六边形的蜂巢最结实也最省蜂蜡。
——蜂窝猜想17、鱼样子—潜水艇;鱼侧鳍—船桨;鱼尾—船橹18、仿生学: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创造出各种东西。
19、鸡蛋壳能把承受的力均分分散。
20、平板桥和拱桥相比,拱桥的承重能力更好。
21、薄壳结构承重好,轻便省料。
(国家大剧院、悉尼歌剧院)22、海豚用声波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回声定位科学家根据海豚发明声呐(潜艇)蝙蝠用超声波定位。
23、B超运用的是超声波。
雷达运用的是电磁波。
24、海豚、B超、雷达都是仿照回声定位。
25、模仿动物的保护色发明迷彩服;模仿蚂蚁发明六足机器人;模仿河豚发明试管刷子。
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26、16世纪,波兰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认为地球绕太阳转动,昼夜交替时地球绕太阳自转。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和参考答案(一)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一、填空题1、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装置,都可以称作机械。
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学过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3、(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它能(改变用力的方向);(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它能(省一半的力)。
4、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二、选择题1、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差别是(B)A 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时雨B 是否能改变用力方向C 是否省力2、下列机械属于杠杆的是(E、J);属于斜面的是(C、D、F、G);属于轮轴的是(B、H、I);属于滑轮的是(A)。
A 吊车B 水龙头C 钻头D 螺丝钉E 撬棍F 斧子G刀H 门把手I 方向盘J 镊子3、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C);钟表采用的的主要传动装置是(B)。
A 皮带传动B 齿轮传动C 链条传动三、判断题1、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里就含有机械的原理(√)2、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找到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3、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4、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5、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费力(×)四、请图上标出杠杆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阻力点支点用力点第二单元结构与形状一、选择题1、最不容易变形的支架是(A)A 三角形B 正方形C 圆柱形2、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C)分类的。
A 材料B 作用C 形状3、(C)结构最稳定。
A 六边形B 五边形C 三角形4、铁搭、铁架桥属于(B )结构。
A 薄壳B 筐架C 实心5、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在(A )。
A 法国B 意大利C 澳大利亚二、判断题1、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壳体建筑。
(√)2、蛋壳又轻又薄,根本承受不了多大重量。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
2、这些在显微镜下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就是组成生命体的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3、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上面有许多小孔,看上去像一个个规则的小室。
他把这些小孔画下来,并把它们称为细胞。
4、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5、各种人体细胞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但有些细胞却很大,如动物的卵黄。
2.微小的生命体1、制作小水塘的步骤:第1步: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池塘水。
第2步:把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树叶、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再放进一把土。
第3步:把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
3周后,用放大镜观察水里的变化。
制作“小水塘”的目的:培养水中的微生物,让其大量繁殖,以便学生进行观察。
在制作过程中,加池塘水的目的是提供微生物及其生活场所;加树叶、草、土的目的是给微生物提供食物;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的目的是给微生物的繁殖提供合适的温度;3周后再观察的目的是给微生物留足大量繁殖的时间。
2、小水塘中的一滴水中有些什么?小水塘中的一滴水中有鼓藻、草履虫、水蚤、钓钟虫、轮虫、水蚤、变形虫、线虫、新月藻、衣藻等微生物。
3、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4、微生物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都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微生物的发现与一个名叫列文虎克的荷兰人有关。
5、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
列文虎克发现了能够游动的微生物,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
6、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
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
7、微生物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一、知识盘点1、在显微镜下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就是组成生命体的(细胞)。
2、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
4、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微小)的,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动物的卵黄)。
5、植物、动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
6、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脚、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7、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
8、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火山)、(岩石)里。
9、有些微生物并不微小,如(蘑菇)、(木耳)。
10、日常生活中用来防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千燥剂)、(空调除湿)、(烈日暴晒)、(低温保存)、(消毒柜杀菌)等。
11、食物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发霉),食物发霉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12、馒头在(温暖)和(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13、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也有(“过”)。
14、英国细菌学家(弗菜明)发现了(青霉素)。
15、继青霉素之后,人们又利用其他微生物生产出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
16、人们采用(高温煮沸)、(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液)、(涂碘酒)等方法消灭病菌。
17、吃了变质的酸奶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二、课文问题解答1、观察下面的人体细胞,说说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答:骨细胞为扁椭圆形;神经细胞是三角形或多角形;红细胞是中间略有凹陷的圆饼形;白细胞是球形:肌细胞一般呈长条形;肝脏细胞呈多角形或多面体形。
2、观察微生物,说说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答:乳酸菌的形状是杆状;感冒病毒的形状是冠状的;皮肤上的葡萄球菌是球状的;幽门螺杆菌是螺旋形;痢疾杆菌是杆状的;硅藻有圆形、椭圆形、多角形、舟形、梭形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多音字:挥:tā(勤奋) tà(复礼行) 利沙:sā(调皮) sǎ(立起)便:diàn(便利) pián(昂贵)二、填空:1、本文通过植树活动增添的巨变,抒发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建荒山野岭的决意,彰显了少年儿童爱好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我国的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
3、累积有关的公益用语。
植树造林,功在千秋。
爱祖国,护绿化,保清洁,爱家园。
保护环境,就是爱惜生命。
爱惜环境,维护地球,使我们撑起双手共同扛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天空是小鸟家,河流是鱼儿的家,地球是我们的家。
2、《只挑儿童多处行》一、多音字:只:zhī(船只) zhǐ(只有) 看看:kān(门卫) kàn(看到)解:jiě(理解) jiè(押解) 发:fā(发现) fà(头发)转回:zhuǎn(转学) zhuàn(转圈)天下:jǐn(尽管) jìn(尽力)二、解释: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座并无隙地:形容人多,获罪的地方都没。
浑身解数:全身的本领。
成千盈百:盈,满。
形容人很多。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题:1、走进玉兰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2、春光,竟可以这样的细腻,这样的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的转化成了!3、对,就是开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
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4、这就是一篇文质并任美的散文,写下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遇到的春游的儿童,整体表现了儿童生机勃勃,开朗悠扬的情态,抒发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钟爱以及所倾注的期望。
5、原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苏教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总复习(知识点+探究实验)

苏教版科学(2017 )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总复习(知识点+探究实验)一、知识点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显微镜下观察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
人体表皮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即没有细胞壁。
洋葱表皮是由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即有细胞壁。
2.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3.英国科学家胡克是第一位发现细胞的。
4.植物、动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
不同的人体细胞也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5.神经细胞是放射状,红细胞是双凹面圆盘形,白细胞是无稳定形状;肌细胞是纺锤形。
6.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但有些细胞很大,如动物的卵黄。
2.微小的生命体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脚、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2.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
3.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
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
5.有些微生物并不微小,如蘑菇、木耳、银耳、灵芝等把它们归为微生物, 是因为它们的生存方式与某些微生物相似。
3 .发霉与防霉1.观察不同物品上的霉,霉菌形状各异,呈现红、黄、绿、白等多种颜色,能看到许多丝状物。
2.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发霉。
3 .防霉方法及其依据4.微生物的“功”与“过”1 ,微生物的“功”与“过”:“功”(1)可以利用微生物生产新的食物:例如,制作馒头和面包,离不开酵母菌;制作泡菜和酸奶,离不开乳酸菌。
(2)可以利用微生物生产调味品:例如,酿酒离不开一些曲霉和酵母菌,制醋要用醋酸菌,制酱要用多种霉菌。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及精典考题:生物的启示

【知识点及精典考题】五年级科学下册5.生物的启示(苏教版)基础知识梳理1.生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生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人们从中获得很多启示,设计了一些很实用的物品。
塑料吸盘的设计受到了章鱼身上的吸盘的启发。
衣服、鞋子等魔术贴的设计受到了苍耳的启发。
降落伞的设计受到了蒲公英的启发。
2.蜂窝猜想:公元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佩波斯提出猜想:截面呈正六边形的密铺(不留空隙,也不相互重叠)的蜂窝巢房,是蜜蜂采用最少量的蜂蜡建成的。
实验:研究蜂巢形状的奥秘问题1:假设蜜蜂用正五边形建蜂巢,结果会怎样?分析:用正五边形建蜂巢,因为不能密铺,浪费空间和蜂蜡。
在同种正多边形中,能密铺的只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
问题2:假设蜜蜂用下面三种面积相等的图形建蜂巢,计算每种图形的内切圆直径,以及蜂巢壁的总长度,并进行排序。
实验结论:①在面积相等的条件下,正三角形的内切圆直径<正方形的内切圆直径<正六边形的内切圆直径。
内切圆的直径越大,蜂巢的容积越大。
②在面积相等的条件下,正三角形的蜂巢壁总长度>正方形的蜂巢壁总长度>正六边形的蜂巢壁总长度。
蜂巢壁总长度越小,耗费蜂蜡越少。
问题3:将A4纸折成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六棱柱,比较哪种形状抗压能力最强。
实验结论:正六棱柱的抗压能力最强。
3.蜜蜂用正六边形建蜂巢的优点:耗最少的蜂蜡、修建容积最大的容器,且容器抗压能力强。
因此蜜蜂是自然界中高明的“建筑工程师”。
4.人们从蜂巢的结构中受到启发,建立了形似蜂窝的移动通信网络。
这种蜂窝式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同样范围的区域时所建的信号塔个数最少,有效地减少了建设投资。
5.人们造船时从鱼身上得到的启示(1)人们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以木质骨架模仿鱼骨,以桨模仿腹鳍,以舵模仿尾鳍。
(2)人们根据鱼利用鱼鳔上浮、下沉制造了潜水艇。
6.人类通过模仿鸟的形状及羽毛,制造了飞机。
7.人类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创造出各种人造物。
这些做法逐渐发展为一门从自然中学习、进而应用到工程技术中的学科——仿生学。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全册期末复习练习题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 什么叫机械1、能够帮助人们或的工具装置,叫做。
2、有些机械,如、、等,他们属于;有些机械,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构成,这些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做。
大部分机器都是由部分、部分、部分和部分组成。
这些机器综合利用了多种简单机械,大大提高了。
3、机械按复杂与否可分为和。
复杂机械也叫做,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
4、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作为生产和狩猎的工具,利用作为水上交通工具。
这些工具的使用就含有的原理。
、、、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5、举例说说假如没有机械,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答:(1)如果没有锤子就很难钉钉子;(2)如果没有刀具,要切碎一些物品就很困难,甚至无法做到。
6、比较一下古代工具与现代工具有什么异同?答:(1)相同点:都能帮助人们工作,降低工作难度,有的比较方便,有的能省力。
(2)不同点:古代工具比较简单,用自然界的现成材料加工而成,功能比较单一;现代工具做工精良,功能齐全,品种比较多。
7、机械的作用是什么?请举一例简单说明。
答:(1)机械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2)利用杠杆装置,一个人就能轻松撬动重物。
2 怎样移动重物1、一根棍子,用它来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
“杠杆”装置包括了和。
用这种装置,人就能轻松地撬动重物,因为。
2、杠杆的三个点:利用杠杆工作时承受重力的店叫、支撑杠杆的点叫、人作用在杠杆上的点叫。
3、杠杆或都叫做。
天平是根据原理工作的。
杆秤的提绳相当于杠杆的。
4、杠杆的规律:(1)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
(这种杠杆节省体力、方便工作,但费时间。
如、、、、等。
)(2)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
(这种杠杆节省时间、节省距离,但费力。
如:、、等。
)(3)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这种杠杆叫,如、等。
)5、古希腊物理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不过,这不仅需要一个支点,而且还需要一根足够长的棍子。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在显微镜下观察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可以看到由许多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组成的细胞。
动物、植物等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大多数细胞非常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但有些细胞却很大,例如动物的卵黄。
小水塘”的一滴水中有许多微生物,如鼓藻、草履虫、钓钟虫、水蚤、轮虫等。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生活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地方。
有些微生物甚至能够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例如火山、岩石中存活。
蘑菇、木耳、银耳、灵芝等生物虽然体型较大,但其生存方式与某些微生物相似,因此也被归类为微生物。
通过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可以发现物品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放置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不容易发霉。
生活中有多种防霉方法,例如真空包装、放置干燥剂、烈日暴晒、空调除湿、低温保存、消毒柜杀菌等。
真空包装可以隔绝食物与空气中的菌类,防止食物被污染,便于长期保存。
放置干燥剂、空调除湿可以减少物品与水分接触,从而防止霉菌滋生。
低温保存通过控制环境温度来防止霉菌滋生。
烈日暴晒、消毒柜杀菌则利用阳光、紫外线照射来损坏微生物的内部结构,达到消灭细菌的目的。
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也有“过”。
它的“功”体现在制作馒头、面包时需要用酵母菌来发面,生产调味品时需要用米曲霉、根霉等来使原料发酵,一些微生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使土壤变得更加肥沃。
它的“过”体现在霉菌导致食物变质,流感病毒导致感冒等。
英国细菌学家XXX首先发现青霉素能够杀灭一些细菌。
之后,人们又利用其他微生物生产出多种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
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内,可以使人体产生免疫力,是预防病毒性疾病的强有力的科技手段。
人们常用的消灭病菌的方法有高温煮沸、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液、涂碘酒等。
发霉是由霉菌的大量生长引起的。
霉菌是一种微生物,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知识点整理

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1 大脑1、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是人的大脑。
2、人的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
脑的质量约1400克,大脑的质量占脑重的 80% ,约1120克。
3、大脑的大小和形状像两只并拢的拳头。
4、大脑的表面像核桃,有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这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使得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更加聪明。
5、大脑由左右半球构成,称为大脑半球。
6、大脑的软硬像豆腐;颜色是淡粉红色的。
7、大脑有管理人的感觉、运动、说话、情绪、记忆、分析、推理等功能,所以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
我们要学会科学用脑,精心保护大脑。
8、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
即左脑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脑支配左侧身体的运动。
9、人的大脑中,左脑偏重于管理语言、书写、数学、逻辑等;右脑偏重于管理音乐、绘画、情感、技艺等。
10、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恢复脑的功能。
人睡眠不足时,会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思维反应不灵敏等症状。
11、保护大脑的方法有哪些?答:①保证充足的睡眠;②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习与记忆的能力。
③全面均衡的营养;④保持欢快的情绪;⑤不吸烟、不酗酒;⑥不能长时间看书,注意劳逸结合;⑦逗着玩不能打脑袋;⑧运动时保护头部。
14、澳大利亚科学家罗德尼.布鲁克斯发明的机器人考格是一个“有人类特点的”机器人。
2 神经1、大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
2、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是高级神经中枢;人的一切感觉活动、思维和情绪、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工作的。
3、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既是大脑和躯干的联系通道,又可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应。
4、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
5、神经就像电话电缆,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
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又称运动神经)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有机物的化学成分
1、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
2、有机物中还可能含有氮、氟、硫、磷等元素,使有机物具有一定的特性。
3、有机物的分子重量叫做分子式。
4、有机物有两种结构:碳链结构和官能团结构。
5、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由官能团的种类和格式决定的。
二、碳的化学特性
1、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是组成所有有机物的重要元素。
2、碳有四种基本化合物,即:碳酸、碳酯、醛、酮。
3、碳反应性强,能与氢或氧等元素反应形成很多有机物。
4、碳还可以参加多种反应,如:烷烃发生加成反应、卤代化合物发生
消旋反应。
三、水的特性
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是地球上生物的重要物质。
2、水是生命离不开的物质,具有控制生物体温度、保持生命活动、参与物质运转等重要作用。
3、水具有极强的介质性,可调节大气环境,衰减能量传播,并参与大气的平衡。
4、水的沸点高,比其他液体沸点低,水的沸点对其他液体温度的变化有重要的作用。
5、水还是很多重要的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胆固醇、蛋白质等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3、复杂机械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3.1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石斧、石锯、弓箭)等作为(生产)和(狩猎)的工具,利用(独木舟)作为水上交通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就含有简单机械的原理。
4、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5、(杠杆)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6、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力点)、(重点)。
7、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不费力)。
8、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钳子)、(筷子)、(起钉锤)、(开瓶器)、(镊子)等。
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工作的。
8.1古希腊大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这句话从理论上说没有错,但是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因为这个支点找不到,而且也没有那么长的棍子。
8.2我们在使用镊子、夹蜂窝煤的火钳时都是为了省距离,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是(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所以它们都是(费力)杠杆;我们在使用老虎钳时是为了省力,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杆;天平是典型的(等臂)杠杆,它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9、斜坡就是一种(斜面)。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10、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
即坡度越(小)越(省力)。
11、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刀)、(叉)、(针)、(铲)、(斧子)、(螺丝钉)等。
12、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13、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
14、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15、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省力)。
16、利用轮轴原理的工具有(螺丝刀)、(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等。
16.1轮轴是杠杆的一种变形,轮轴的轴心相当于杠杆的支点,轮相当于杠杆的动力臂,轴相当于杠杆的阻力臂。
17、(滑轮)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带沟槽的轮子。
18、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是等臂杠杆;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不是等臂杠杆。
19、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不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省力)。
20.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形成(滑轮组),它就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省力。
21、现在的自行车能够转动,是因为(链条)将动力从(踏板)那里传到了后轮上。
像(自行车链条)这样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21、能把(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传动装置)。
22、传动装置可分为(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
23、钟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齿轮传动);自行车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链条传动)。
24、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都可以改变运动速度。
不同点:齿轮传动能改变用力方向;不能较长距离传力。
链条传动不能改变用力方向;能较长距离传力。
第二单元1、物体大多数是由(锥)、(台)、(柱)、(球)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2、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薄壳结构的建筑)等。
3、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4、薄的材料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4.1为什么说圆柱形、薄壳形建筑物的承受力大:因为圆柱形、薄壳形没有角,任何加在它上面的力都会被均匀分散开来,所以说它们的承受力比较大。
5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定、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
6、不稳定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7、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属于(支架结构),都运用了(三角形结构最稳定)的原理。
8、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在(法国)。
9、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形状)分类的。
10、(赵州桥)是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11、(拱桥、斜拉桥)比平板桥的承受力大。
12、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
(拱桥)最结实,其次是斜拉桥,(平板桥)最不牢固。
13、古时候用(树枝、茅草)造房子;现在用(钢筋、水泥、砖块)建造平房大厦。
14、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避暑御寒)。
15悉尼歌剧院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属于薄壳结构的建筑物。
第三单元1、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
2、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植物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营养繁3、用根繁殖的植物有:萝卜、胡萝卜、甘薯等;用茎繁殖的植物有:马铃薯、生姜、水仙、吊兰等;用叶繁殖的植物有:落地生根、宝石花等。
3.1吊兰细长的茎上也会长出小苗,一块带“眼”的马铃薯可以发芽生长,水仙球的(茎)浸入水中,会生根发芽,生姜(块茎)上的小牙能继续萌发。
3.2有些植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繁殖后代,菊花可以用茎繁殖,也可以用种子繁殖,红薯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根繁殖。
4、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都是通过(雌雄结合)进行有性繁殖。
5、动物的繁殖包括(雌雄的识别)、(交配)、(生产)、(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
5.1有一些动物实行(“一夫一妻”)制,如天鹅、鸳鸯,他们总是双双相守,直至生命的终结。
6、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是(卵生)和(胎生)。
7、(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8、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有:蜗牛——雌雄同体;海马——雄性育儿;皱唇鲨——卵胎生;鸭嘴兽——卵生、哺乳;水螅、海葵——无性繁殖(出芽繁殖、分裂繁殖);8.1动物爸爸似乎比动物妈妈更漂亮、更威武:因为雄性动物更漂亮,在向雌性求偶中容易成功,威武些在同性战斗中容易取胜,雌性动物的颜色暗一些,减少被攻击的机会,从而更好的保护幼儿。
9、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10、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十个月)。
11、、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有(恶心、呕吐、偏食)等不良反应。
12、我出生时妈妈有(非常疼痛、虚弱、劳累)等情形。
13、刚出生时我(非常弱小,胎体丰满,身长约50厘米,体重3千克左右)。
14、孕妇临产前,(胎儿、胎盘及羊水)的总重量约为(5.5千克)。
15、珍爱生命,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方法:①学做负重活动,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负担;②多做家务,减轻父母的劳累;③努力学习,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父母等。
第四单元1、岩石的用途有(建筑房屋)、(铺路搭桥)、(石桌、石凳)、(制作观赏石)等。
2、(岩石)是天然形成的石头,不是经过人为加工的混合物。
3、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用锤子敲击观察岩石的(软硬)、用滴盐酸观察岩石(是否冒气泡)等方法,了解常见岩石的特征。
4、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5、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由泥、沙、岩石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
6、属于岩浆岩的岩石有(花岗岩、玄武岩);属于沉积岩的岩石有(砂岩、页岩、石灰岩);属于变质岩的岩石有(片麻岩、大理岩)。
7、(沉积岩)里常有(化石)、(煤)、(石油)、(天然气)。
8、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骸或痕迹)。
9、(煤)是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在高温高压下经历复杂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
10、(石油、天然气)是(湖泊、海洋里的生物)死后沉积到水底被泥沙覆盖,经过千百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11、可以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认识矿物的性质。
12、大自然中成分集中,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矿物),它们是构成岩石的(积木),岩石是有矿物构成的。
13、(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14、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刻划,可以看到矿物的颜色。
15、赤铁矿是(棕红色)的。
把(赤铁矿)磨成粉末,与液体混合,可以做成颜料。
赤铁矿可以炼铁,(铁器的使用)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16、(石墨)是制造(铅笔芯)的主要原料。
17、(方解石)和(白云母)是两种常见的能透光的矿物。
(白云母)一层一层的薄片,橡书本里一页一页的纸张。
18、做眼镜和放大镜镜片的矿物是(石英)。
19、(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刃、玻璃)是按照由软到硬的顺序排列的。
19.1方铅矿有金属光泽,它含有一种常见的金属(铅),而石膏看起来很暗淡,石膏是雕塑的好材料。
20、(滑石)是(最软)的矿物。
纯净的滑石是生产(化妆用品)的好原料。
21、(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矿物。
金刚石是制作(玻璃刀)的材料。
22、(石英)是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透明的石英称为(水晶),可做各种首饰。
22.1石英晶体八个面,呈六角形,萤石晶体多为六个面的立方体,23、(萤石)又称(氟石),是制造(牙膏)的重要原料,可以防止龋齿。
24、矿物资源是(有限)的,正在日益减少。
25、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6、(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各种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27、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的是:(1)要节约使用矿物资源。
(2)回收利用矿物资源(3)要保护好这些矿物资源(4)积极开发新资源等等28、据资料统计,我国对矿物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不到(30%)。
第五单元1、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是(大脑)。
2、脑的质量约1400克,大脑的质量占脑重的(80%),约1120克。
3、大脑的大小和形状像(两只并拢的拳头)。
4、大脑的表面像(核桃),有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可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5、大脑的软硬像(豆腐);颜色是(淡粉红色)的。
6、大脑有管理人的(感觉)、(运动)、(说话)、(情绪)、(记忆)、(分析)、(推理)等功能,所以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
7、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
即(左脑)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脑)支配(左侧)身体的运动。
8、人的大脑中,(左脑)偏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如语言、书写、数学、9、保护大脑的方法有:①充足的睡眠;②加强体育锻炼;③全面均衡的营养;④保持欢快的情绪;⑤不吸烟、不酗酒;⑥逗着玩不能打脑袋;⑦运动时保护头部。
10、人睡眠不足时,会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思维反应不灵敏)等症状。
10.1机器人考格是澳大利亚科学家罗得尼-布鲁克斯发明的,考格的意思是“我会思考”11、(大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