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用心整理)
![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用心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91c26d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d.png)
新苏教版五下科学精品知识点共两套知识点超全版+精简版2022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显微镜下观察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
人体表皮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即没有细胞壁。
洋葱表皮是由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即有细胞壁。
2.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3.英国科学家胡克是第一位发现细胞的。
4.植物、动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
不同的人体细胞也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5.神经细胞是放射状,红细胞是双凹面圆盘形,白细胞是无稳定形状;肌细胞是纺锤形。
6.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但有些细胞很大,如动物的卵黄。
2.微小的生命体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脚、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2.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井水、雨水、污水等,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
3.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1)草履虫、变形虫、水蚤、钓钟虫、轮虫、鼓藻等都是原生生物。
(2)细菌形状多样,主要有三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①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接触、消化道、呼吸道、蚊虫叮咬等在人体间传播疾病。
②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乳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都与细菌有关。
(3)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4)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木耳,都属于真菌。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
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超全版)
![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超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7c0c5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3.png)
新苏教版五下科学精品知识点精品知识点期末复习专用2022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显微镜下观察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
人体表皮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即没有细胞壁。
洋葱表皮是由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即有细胞壁。
2.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3.英国科学家胡克是第一位发现细胞的。
4.植物、动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
不同的人体细胞也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5.神经细胞是放射状,红细胞是双凹面圆盘形,白细胞是无稳定形状;肌细胞是纺锤形。
6.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但有些细胞很大,如动物的卵黄。
2.微小的生命体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脚、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2.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井水、雨水、污水等,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
3.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1)草履虫、变形虫、水蚤、钓钟虫、轮虫、鼓藻等都是原生生物。
(2)细菌形状多样,主要有三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①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接触、消化道、呼吸道、蚊虫叮咬等在人体间传播疾病。
②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乳酪及酸奶和酒酿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都与细菌有关。
(3)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4)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木耳,都属于真菌。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0d1bd1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4.png)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生命的世界》第一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使用放大镜能够看清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微之处,使用显微镜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物体的细微结构。
2.英国科学家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3.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是生命体最基本的功能和结构单元。
4.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第二课《微小的生命体》1.我知道的水中的微生物有草履虫、衣藻、绿藻、变形虫、草履虫、喇叭虫等。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脚、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3.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
4.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5.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
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
6.有些微生物并不微小,如蘑菇、木耳、银耳、灵芝等把它们归为微生物,是因为它们的生存方式与某些微生物相似。
第三课《发霉与防霉》1.馒头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
第四课《微生物的“功”与“过”》1.微生物的“功”与“过”:“功”(1)可以利用微生物生产新的食物:例如,制作馒头和面包,离不开酵母菌;制作泡菜和酸奶,离不开乳酸菌。
(2)可以利用微生物生产调味品:例如,酿酒离不开一些曲霉和酵母菌,制醋要用醋酸菌,制酱要用多种霉菌。
“过”(3)微生物会导致食物变质:如食物发霉是因为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4)有的微生物会引起疾病:如流感病毒会导致人感冒(5)微生物能产生腐殖质,增加土壤肥力。
2.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
3.人们采用多种方法消灭病菌:高温煮沸、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液、涂碘酒等。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e7f307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2.png)
一、生态环境及保护1.生态环境的概念:生态环境指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定区域。
2.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竞争、合作、掠食、寄生等。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阳光、空气、水等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3.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生物所在的非生物环境组成,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栖息地、食物链、食物网、营养链等。
5.生态平衡: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保持一定数量和空间分布的状态。
6.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保持平衡状态。
7.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天文知识1.行星的运动:太阳系内的行星沿着各自的轨道绕太阳运动。
2.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的两种主要运动形式。
3.星星的亮度与距离关系:星星的亮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月亮的形状变化: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所以我们能看到不同形状的月亮。
5.日食与月食:日食是地球被月球遮住,月食是月亮被地球阴影遮住。
三、人体健康1.饮食均衡:合理搭配谷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品和奶制品等食物种类。
2.锻炼身体: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健康。
3.卫生习惯养成:勤洗手、勤换衣、勤通风、保持环境整洁。
4.预防传染病:远离病菌、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5.预防自然灾害:了解和学习防震、防火、防洪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其他科学知识1.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负载组成,能够让电流流动。
2.磁性材料:铁、钴、镍等物质具有磁性。
3.生物光合作用: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4.空气的存在: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
5.溶解:一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形成溶液。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3261fd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a.png)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
2、1665年胡克发现了细胞。
1675年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
3、有些细胞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有些细胞很大,比如鸡蛋黄、鱼卵。
★4、“小水塘”有钓钟虫、鼓藻、草履虫、水蚤、轮虫。
5、微生物是非常小的生命体,没有头、脚、眼睛,也没有根茎叶。
6、微生物分布广泛。
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物体内和体表都有。
有的生活在火山、岩石。
7、微生物有乳酸菌、酵母菌、新冠病毒。
有的微生物很大,例如木耳、香菇。
8、发霉和温度、湿度有关系。
9、防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隔绝空气和水;放干燥剂—隔绝水;除湿—隔绝水;低温冷藏、消毒柜杀菌、太阳暴晒--------杀死微生活,让微生物难以存活。
10、微生物坏处:食物变质、病毒传播。
11、微生物的好处:制作调味品、做酒、发面、降解垃圾。
12、英国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能杀灭细菌。
13、消灭细菌和病毒的方法:高温煮沸、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液、涂碘酒。
14、预防传染病: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打疫苗。
第二单元《仿生》15、人从生物利于生存的特征上得到启示。
带刺的树—铁丝护栏;八爪鱼—吸盘;蒲公英—降落伞;苍耳—透气的鞋16、正六边形的蜂巢最结实也最省蜂蜡。
——蜂窝猜想17、鱼样子—潜水艇;鱼侧鳍—船桨;鱼尾—船橹18、仿生学: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创造出各种东西。
19、鸡蛋壳能把承受的力均分分散。
20、平板桥和拱桥相比,拱桥的承重能力更好。
21、薄壳结构承重好,轻便省料。
(国家大剧院、悉尼歌剧院)22、海豚用声波确定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回声定位科学家根据海豚发明声呐(潜艇)蝙蝠用超声波定位。
23、B超运用的是超声波。
雷达运用的是电磁波。
24、海豚、B超、雷达都是仿照回声定位。
25、模仿动物的保护色发明迷彩服;模仿蚂蚁发明六足机器人;模仿河豚发明试管刷子。
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26、16世纪,波兰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认为地球绕太阳转动,昼夜交替时地球绕太阳自转。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复习知识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bde3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a.png)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1. 固体:形状、体积都稳定不变,分子之间距离近,分子振动小2. 液体:形状不固定,体积稳定不变,分子之间距离较远,分子振动较剧烈3. 气体:形状、体积都不固定,分子间距离很远,分子振动很剧烈第二单元能源1. 能量有多种形式: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光能等2. 能源有多种来源:化石能、水力能、风能、太阳能等3. 合理利用能源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第三单元物质的分解与合成1. 物质的分解与合成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实现2.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被转化为产物,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相等的3. 化学变化有多种类型:酸碱中和、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等第四单元简单机械1. 坡度、斜面、轮轴、滑轮等都是简单机械2. 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大小或速度3. 简单机械的作用原理是力的平衡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五单元机械运动1. 速度、加速度、重力、摩擦力等都是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2. 运动的物体会遵循牛顿第一、二、三定律3. 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影响物体运动的关键因素第六单元电流的基本概念1. 电路由电源、导体、用电器组成2.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传递的现象3. 电阻是阻碍电流通过的物质,有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三种第七单元引力,万有引力1. 引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2. 万有引力是地球和物体间引力的特殊表现3. 星球间引力的大小和距离有关第八单元地球与环境保护1.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应该珍惜和保护2. 污染是破坏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应该减少、防止和治理污染3. 节约资源、保护自然、推广低碳生活方式等等都是环境保护中重要的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7653d6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d.png)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知识点1:生命的特征- 生命的共同特征:呼吸、营养、排泄、繁殖- 物种的不同特征:形态、生活性、生活环境知识点2:物质与能量- 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 物质的状态:固体、液体、气体- 物质的变化过程:溶解、熔化、沸腾、凝固、蒸发- 能量的种类:光能、热能、声能、电能知识点3:植物的生长- 植物的部分:根、茎、叶、花、果实- 植物的生长需要条件:光、水、土壤、空气- 植物的繁殖方式:种子繁殖、无性繁殖知识点4:动物的特征与分类- 动物的特征:体内结构、体外特征、生活性- 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常见动物的分类:昆虫、鸟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知识点5:天体运动与时间-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 星体的运动:恒星、行星、卫星- 时间的计量:秒、分、时、星期、月、年知识点6:物体的属性与变化- 物体的属性:大小、颜色、形状、重量、硬度、透明度- 物体的变化:搬运、分割、组合、变形、混合、分离知识点7:机械运动- 运动与静止: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旋转运动- 力与摩擦:推力、拉力、摩擦力- 杠杆和轮轴:杠杆的原理、轮轴的作用知识点8:水的存在与运动- 水的存在形式:固态、液态、气态- 水的运动:河流、湖泊、海洋、水的循环知识点9:风的存在与运动- 风的存在形式:自然风、人工风- 风的作用:运载、造成气温变化、生态影响知识点10: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产生:声源的振动- 声音的传播:机械波的传播- 声音的特点:音高、音量、音色、共鸣知识点11:电的存在与运动- 电的产生与现象:静电现象、电流现象- 电的传导和绝缘: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和应用-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方向、电路的搭建和原理知识点12:光的存在与传播- 光的产生:发光体的激发-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光的特性:光的颜色、光的亮度、光的阴影知识点13:物体的重量和密度- 重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物体重量的变化- 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密度的定义、密度的计算方法知识点14:在生活中保护环境- 节约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方法- 垃圾分类:不同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 环保行动: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b7b67f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5.png)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新版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一、知识盘点1、在显微镜下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就是组成生命体的(细胞)。
2、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
4、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微小)的,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动物的卵黄)。
5、植物、动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
6、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脚、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7、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
8、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火山)、(岩石)里。
9、有些微生物并不微小,如(蘑菇)、(木耳)。
10、日常生活中用来防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千燥剂)、(空调除湿)、(烈日暴晒)、(低温保存)、(消毒柜杀菌)等。
11、食物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发霉),食物发霉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12、馒头在(温暖)和(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13.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又有(“传”)。
14.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15、继青霉素之后,人们又利用其他微生物生产出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
16、人们采用(高温煮沸)、(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液)、(涂碘酒)等方法消灭病菌。
17.食用变质酸奶后,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二、课文问题解答1、观察下面的人体细胞,说说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答:骨细胞呈扁圆形、椭圆形;神经细胞呈三角形或多边形;红细胞呈圆饼状,中间稍有凹陷;白细胞呈球形:肌细胞一般拉长;肝细胞是多边形或多面体的。
2.观察微生物并告诉我它们的形状。
1答:乳酸菌的形状为杆状;感冒的形状是冠状的;皮肤上的葡萄球菌呈球形;幽门螺杆菌呈螺旋状;志贺氏菌呈杆状;硅藻有圆形、椭圆形、多边形、船形、纺锤形等。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eb27b3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1.png)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
2、这些在显微镜下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就是组成生命体的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3、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上面有许多小孔,看上去像一个个规则的小室。
他把这些小孔画下来,并把它们称为细胞。
4、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5、各种人体细胞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但有些细胞却很大,如动物的卵黄。
2.微小的生命体1、制作小水塘的步骤:第1步: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池塘水。
第2步:把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树叶、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再放进一把土。
第3步:把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
3周后,用放大镜观察水里的变化。
制作“小水塘”的目的:培养水中的微生物,让其大量繁殖,以便学生进行观察。
在制作过程中,加池塘水的目的是提供微生物及其生活场所;加树叶、草、土的目的是给微生物提供食物;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的目的是给微生物的繁殖提供合适的温度;3周后再观察的目的是给微生物留足大量繁殖的时间。
2、小水塘中的一滴水中有些什么?小水塘中的一滴水中有鼓藻、草履虫、水蚤、钓钟虫、轮虫、水蚤、变形虫、线虫、新月藻、衣藻等微生物。
3、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4、微生物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都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微生物的发现与一个名叫列文虎克的荷兰人有关。
5、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
列文虎克发现了能够游动的微生物,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
6、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
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
7、微生物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03b78f284254b35eefd345d.png)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称做机械。
2、钳子、刀、筷子属于简单机械。
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叫做机器。
4、数千年前,利用石斧、石锯、石镰、弓箭、独木舟等工具含有简单机械原理。
5、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叫做“杠杆”的装置包括了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人和支点之间长长的棍子放大了人的力,所以人就能轻松地撬动重物。
6、斜坡就是一种斜面,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
7、怎样才能爬上这座陡峭的山?答:把斜面变线为螺旋状。
8、盘山公路是斜面变线为螺旋状。
9、像螺丝刀、方向盘这一类,有一个轮固定转动轴的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也是简单机械。
10、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答:国旗是利用滑轮升上去的,滑轮也是简单机械。
11、滑轮像旗杆顶端这样一个边缘有槽的轮。
12、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13、定滑轮作用改变用力方向,不省力。
14、动滑轮作用不改变用力方向,省力。
15、滑轮组作用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
16、像自行车链条这样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物体形状大多数是由4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2、物体的基本形状有:椎体、台体、柱体、球体。
3、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承受力也不相同。
4、灯架、折叠凳、梯子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支架形?答:(1)因为这样的形状稳定、牢固。
(2)它们都是三角形结构。
5、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易变形的支架变得稳定、牢固?答:通过桥梁的方式,增加斜支柱’使其成三角形框架,它的支撑就会坚固、结实。
6、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以材料也最少。
7、不稳定的结构,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8、三角形支架结构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如:①起重臂②高压线塔③埃菲尔铁塔④石油井架。
9、桥梁由桥面、桥墩等组成。
202X年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苏教版
![202X年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f21a4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1e.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苏教版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下面是202X年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的主要知识点(苏教版):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物体的位置和运动- 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情况- 了解直线运动、往返运动和圆周运动的特点- 认识常见的运动物体,如车辆和人2.运动的变化- 了解速度、加速度和减速度的概念- 比较不同物体的速度和运动情况- 描述物体速度和运动的变化第二单元:水是生命之源1.水的特点- 描述水的物理性质,如透明、洁净、呈现不同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可溶性等- 认识水的自然界分布和重要性2.水的变化和循环- 描述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如蒸发、凝结、冻结和溴解- 了解水的循环和人类的水资源利用第三单元:空气的存在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空气的特点- 描述空气的重要性和存在形式- 认识空气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可被挤压等-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成分2.大气压力的测定- 了解大气压力对物体的作用- 描述大气压力的测量方法和单位第四单元:天地万物1.植物的繁殖- 了解植物的种子和花粉的传播方式- 描述种子的形成和发芽过程- 认识繁殖的重要性2.动物的繁殖- 描述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如卵生、胎生和体内受精等- 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的重要性第五单元:物质的变化1.凝固和溶解- 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凝固和溶解的过程- 描述冰、水和水蒸气之间的相互转化- 认识凝固和溶解的应用领域2.物质的混合- 了解物质的混合和分离方式,如过滤、蒸馏和浓缩等- 描述常见物质的混合和分离实验第六单元:能量与能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能量的基本概念- 了解能量的特点和传递方式- 认识能量的单位和计量方法2.能源的利用和保护- 描述常见能源的来源和利用方式,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 了解节能和环保的重要性和方法以上就是202X年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的主要知识点(苏教版),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孩子们可以增加对自然界的认知,提高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164c03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5.png)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一、知识盘点1、在显微镜下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就是组成生命体的(细胞)。
2、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
4、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微小)的,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动物的卵黄)。
5、植物、动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
6、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脚、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7、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
8、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火山)、(岩石)里。
9、有些微生物并不微小,如(蘑菇)、(木耳)。
10、日常生活中用来防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千燥剂)、(空调除湿)、(烈日暴晒)、(低温保存)、(消毒柜杀菌)等。
11、食物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发霉),食物发霉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12、馒头在(温暖)和(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13、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也有(“过”)。
14、英国细菌学家(弗菜明)发现了(青霉素)。
15、继青霉素之后,人们又利用其他微生物生产出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
16、人们采用(高温煮沸)、(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液)、(涂碘酒)等方法消灭病菌。
17、吃了变质的酸奶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二、课文问题解答1、观察下面的人体细胞,说说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答:骨细胞为扁椭圆形;神经细胞是三角形或多角形;红细胞是中间略有凹陷的圆饼形;白细胞是球形:肌细胞一般呈长条形;肝脏细胞呈多角形或多面体形。
2、观察微生物,说说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答:乳酸菌的形状是杆状;感冒病毒的形状是冠状的;皮肤上的葡萄球菌是球状的;幽门螺杆菌是螺旋形;痢疾杆菌是杆状的;硅藻有圆形、椭圆形、多角形、舟形、梭形等。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05f04b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c.png)
第一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显微镜下观察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
人体表皮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组感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即没有细胞壁。
洋葱表皮是由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即有细胞壁。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手被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的相同点是都夏曲一个个小格子构成的。
3.这些在显微镜下向积木一样的小格子,就是组成生命体的细胞。
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由细迪组成的。
级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4.英国科学家胡克是第一位发现细胞的。
5.植物、动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
不同的人体细胞也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6.神经细胞是放射状,红细胞是双凹面圆盘形,白细胞是无稳定形状;肌细胞是纺锤形,干细胞和皮肤细胞是圆形,骨细胞是杆状,卵细胞是球形,短尖细胞是苏花至向施是逐。
7.无蓼/血施都非露小,寥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但有些细胞很大,如动物的卵黄、鱼卵。
第二课微小的生命体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脚、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2.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
3.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
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
5.有些微生物并不微小,如蘑菇、木耳、银耳、灵芝等把它们归为微生物,是因为它们的生存方式与某些微生物相似。
6.制作“小水塘”:①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池塘水,加池塘水的目的是提供微生物。
②把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树叶、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再放进一把土。
加树叶、草和土的目的是给微生物提供食物。
③把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目的是给微生物的繁殖提供合适的温度。
@3周后用放大镜观察水里的变化,目的是给微生物留足大量繁殖的时间o7.一滴水中的微生物有:鼓蕖、草履虫、水蚤、钓钟虫、轮虫。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素材全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素材全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c42a7433186bceb18e8bb19.png)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机械分为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简单机械,如:钳子、刀、筷子、针。
复杂机械如:闹钟、电脑、自行车。
复杂机械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做机器。
用刀切菜是为了省力,用筷子吃饭是为了降低工作难度。
2、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3、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石斧、石锯、石镰、弓箭作为生产和狩猎的工具,利用独木舟作为水上交通工具。
这些工具的使用就含有简单机械的原理。
4、杠杆是简单机械,而不是机器。
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5、杠杆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想撬动重物,人和杠杆支点的距离要长。
5、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用力点)、(阻力点)6、生活中省力的杠杆有:(剪刀)、(起钉锤)、(开瓶器)、(撬棒)、(老虎钳)等。
7、生活中费力的杠杆有:(镊子)、(筷子)、(火钳)、(钓鱼竿)等。
8、生活中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天平)、(跷跷板)等。
9、大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在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这句话在理论上没有错,但做不到。
10、斜坡就是一种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11、搬自行车上台阶、把重物搬上卡车是一件较困难的事,好的解决方法是设置一个斜坡。
12、斜面坡度大小与小车拉力的关系是:坡度越小,所需拉力越小。
13、高度相同斜面越长越省力。
14、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刀)、(叉)、(针)、(铲)、(斧子)、(螺丝钉)等。
15、三角形的斜边相当于斜面,它绕在铅笔上就成了螺旋。
16、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
斜面的斜坡越长,绕在圆柱形物体上的螺纹就越迷。
螺纹越密越省力,因为斜面斜坡长。
17、汽车开上陡峭山的方法是把斜面变为螺旋,沿着盘山公路开上去。
18、盘山公路是斜面变为螺旋的表现形式。
19、不少地方的台阶中间或旁边,修着斜坡,这是因为斜坡推车或提取重物,比登台阶省力得多。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重要知识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重要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3658e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a.png)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重要知识总结本文档总结了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的重要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复和掌握科学知识。
单元一:万物由小分子构成-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传播。
- 温度是衡量物体分子运动速度快慢的指标,分为摄氏度和华氏度。
单元二:空气中的氧气- 大气是围绕地球的气体层,包括氧气、氮气等。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人类和动物需要氧气呼吸。
- 燃烧需要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单元三:水是一种重要资源-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人类和动物都需要水生存。
- 水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
- 水的循环是指水在地球大气层、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循环过程。
单元四:钟表与时间- 钟表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分为分针、时针和秒针。
- 时钟是通过机械或电子方式工作的钟表。
- 人类可以通过观察太阳的运动和使用钟表来测量时间。
单元五:植物与环境-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同时释放氧气。
- 植物对光线、温度和水分有不同的生长需求。
- 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
单元六:小动物的生活- 昆虫是一类小动物,具有头、胸部和腹部等部位。
- 昆虫通过蜕皮的方式生长和发育。
- 昆虫的生存方式多样,包括吸食植物汁液、捕食其他昆虫等。
单元七:土壤和植物生长- 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的。
- 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很大影响,包括提供养分和水分。
- 土壤中的小生物对土壤的发酵和分解起着重要作用。
单元八:水中的生物- 水中的生物包括鱼类、甲壳类、两栖类等。
- 水中的生物适应水的环境,呼吸方式各异。
- 水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单元九:恒温动物与恒温器- 恒温动物是指可以自主调节体温的动物,如鸟类和哺乳动物。
- 恒温动物通过毛发或皮肤调节体温。
- 恒温器是用来测量和调节温度的仪器,如温度计和恒温箱。
以上是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的重要知识总结,希望对同学们复习和巩固知识有所帮助。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22c655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9.png)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生物的基础知识1. 生物的组成和特点生物是有机体,由细胞组成。
具有生命活动、繁殖能力和遗传变异的特点。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负责生命活动,如营养代谢、传递遗传信息和繁殖等。
3. 细胞的分类和特点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其中,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
4. 细胞的多样性细胞的形状和结构多样,可分为椭圆形、长方形、星形等。
不同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第二章: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1. 植物的基本结构植物由根、茎、叶和花等部分组成。
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起支撑作用,叶进行光合作用,花负责繁殖。
2. 植物的繁殖植物可以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进行繁殖。
有性繁殖包括花的授粉和受精,无性繁殖包括分株、切割和扦插等方法。
3. 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种子的发芽、幼苗的生长和树木的成长。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植物可以不断生长和发育。
4. 植物的居群和生态环境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不同的植物群落。
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第三章: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1. 动物的体内结构动物的体内结构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等。
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体内结构。
2. 动物的类群划分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软体动物等,脊椎动物包括鱼类、鸟类等。
3. 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
例如,食草动物以植物为食,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雌性蜜蜂负责采集花蜜等。
4. 动物的保护意义动物对环境的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保护动物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四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种。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元素组成的物质。
2. 物质的状态和变化物质存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最新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分单元知识点梳理及经典考题练习
![最新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分单元知识点梳理及经典考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b99e90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2.png)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知识点梳理1.借助不同的工具观察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
(1)观察工具(2)在显微镜下观察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2.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注意:病毒不是由细胞组成的,它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
3.英国科学家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时,发现上面有许多小孔,看上去像一个个规则的小室,他把它们命名为细胞。
软木细胞 胡克用过的显微镜实验室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几千倍。
手持显微镜:放大几十倍到上百倍。
放大镜:放大几倍到十几倍。
4.显微镜的构造5.显微镜的使用(1)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2)注意事项①使用时要轻拿轻放;②反光镜不能对着太阳;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④物镜不要碰到载玻片。
6.植物、动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
不同的人体细胞也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神经细胞是带突触的星形。
红细胞是中间略有凹陷的圆饼形;白细胞是球形;血小板形状不规则。
肌细胞一般呈长条形。
7.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但有些细胞很大,如动物的卵黄。
蛋黄鱼卵经典考题练习一、判断题1.同一种生物体内的细胞都是一样的。
( × )解析:同一种生物体内不同部位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如人体表皮细胞是扁平的、不规则的单多边形;人体的红细胞是中间有凹陷的圆饼形。
2.细胞都是很小的,不可能用肉眼观察到。
( × )解析:大多数细胞非常小,也有的细胞比较大,如鸡蛋中的蛋黄就是一个细胞。
二、选择题1.( C )被称为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A.微生物B.细菌C.细胞2.首先发现了细胞的科学家是( B )。
A.列文虎克B.胡克C.牛顿3.可以观察到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的是( A )。
A.显微镜B.放大镜C.肉眼4.下列物体不是由细胞组成的是( B )。
A.青蛙B.水C.苹果5.下面是三位同学的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C )。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51eca8f46527d3250ce09e.png)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要点1.机械分为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复杂机械也叫机器,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
3.机械的作用: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4.杠杆、斜而、滑轮、轮轴都属于简单机械。
5.杠杆上有支点、重点和力点,利用杠杆可以省力,杠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6.杠杆省力不省力的规律:支点离重点越近(离支点越远)越省力,相反,杠杆离重点越远(离支点越近)则越费力,重点和力点处于平衡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8.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相反,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9.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螺丝钉上的螺纹和盘山公路都属于螺旋。
10.轮轴是由轮和轴两部分组成的,利用轮轴可以省力。
11.轮轴省力的规律:在轮上用力会省力。
轮越大越省力。
12.螺丝刀、水井上的辘粘、汽车方向盘等都属于轮轴机械。
13.滑轮有动滑轮、定滑轮。
14.定滑轮的作用是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但是不省力。
升国旗时使用的是定滑轮。
15.动滑轮的作用是能够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16.将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上的装置叫传动装置。
17.传动装置的作用是传递动力。
18.传动的方式有链传动、齿轮传动、皮带传动、连杆传动等。
19.物体的形状主要有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板(长方体)、球体等。
20.形状不同,物体的承受力不同,相对其他形状物体,圆柱体承受力大一些。
21.物体的结构主要有三角形、四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
22.不同结构的物体,承受力大小也不同。
23.三角形结构稳定性好,因为它不易变形。
24.四边形和六边形(多边形)结构在中间加上横梁,构成三角形,能够增加其结构的稳定性。
25.在搭建立体支架、建桥梁、造房子时,要尽量利用三角形不易变形、稳定的特点,这样搭建出来的结构稳定、牢固(承受力较大),使用的材料少。
26.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后代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等)进行繁殖。
27.茎繁殖的植物有:菊花、月季花、吊兰……马铃薯(土豆)、姜、元葱、大蒜、水仙花..........28.叶子繁殖的植物有:宝石花、落地生根……29.根繁殖的植物有:胡萝卜、红薯(地瓜)……30.动物繁殖后代的基本方式有:卵生和胎生。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15ac6a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1.png)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机器)两类。
3、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传动装置)。
4、(杠杆)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5、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6、当杠杆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杠杆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杠杆的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8、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钳子)、(筷子)、(起钉锤)、(开瓶器)、(镊子)等。
9、斜坡就是一种(斜面)。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10、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
即坡度越(小)越(省力)。
11、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刀)、(叉)、(针)、(铲)、(斧子)、(螺丝钉)等。
12、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13、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
14、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15、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省力),在轮相同的情况上,轮轴上的轴(越细)越(省力)。
16、利用轮轴原理的工具有(螺丝刀)、(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等。
17、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19、定滑轮(能改动用力的方向,不省力);动滑轮(省力,不能改动用力的方向)。
20、国旗是利用(定滑轮)升上去的。
利用滑轮的机械还有(吊车)。
21、能够传递动力的装配叫(传动装配)。
22、传动装置可分为(齿轮传动)、(链条传动)和(皮带传动)。
23、钟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齿轮传动);自行车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链条传动)。
24、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都可以改动运动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知识点(苏教版)(第一单元*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3、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5、(杠杆)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6、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力点)、(重点)。
*7、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不费力)。
*8、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钳子)、(筷子)、(起钉锤)、(开瓶器)、(镊子)等。
*9、斜坡就是一种(斜面)。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10、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
即坡度越(小)越(省力)。
*11、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刀)、(叉)、(针)、(铲)、(斧子)、(螺丝钉)等。
*12、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13、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
*14、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15、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省力)。
*16、利用轮轴原理的工具有(螺丝刀)、(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等。
*17、(滑轮)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带沟槽的轮子。
*18、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19、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不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省力)。
*20、国旗是利用(定滑轮)升上去的。
利用滑轮的机械还有(吊车)。
*21、能把(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传动装置)。
*22、传动装置可分为(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
*23、钟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齿轮传动);自行车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链条传动)。
*24、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都可以改变运动速度。
不同点:齿轮传动能改变用力方向;不能较长距离传力。
链条传动不能改变用力方向;能较长距离传力。
第二单元*1、物体大多数是由(锥)、(台)、(柱)、(球)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2、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薄壳结构的建筑)等。
*3、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4、薄的材料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5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定、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
*6、不稳定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7、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属于(支架结构),都运用了(三角形结构最稳定)的原理。
8、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在(法国)。
*9、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形状)分类的。
10、(赵州桥)是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11、(拱桥、斜拉桥)比平板桥的承受力大。
12、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
(拱桥)最结实,其次是斜拉桥,(平板桥)最不牢固。
13、古时候用(树枝、茅草)造房子;现在用(钢筋、水泥、砖块)建造平房大厦。
14、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避暑御寒)。
第三单元1、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
*2、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植物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3、用根繁殖的植物有:萝卜、胡萝卜、甘薯等;用茎繁殖的植物有:马铃薯、生姜、水仙、吊兰等;用叶繁殖的植物有:落地生根、宝石花等。
*4、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都是通过(雌雄结合)进行有性繁殖。
*5、动物的繁殖包括(雌雄的识别)、(交配)、(生产)、(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
*6、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是(卵生)和(胎生)。
*7、(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8、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有:蜗牛——雌雄同体;海马——雄性育儿;皱唇鲨——卵胎生;鸭嘴兽——卵生、哺乳;水螅、海葵——无性繁殖(出芽繁殖、分裂繁殖);*9、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10、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十个月)。
11、、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有(恶心、呕吐、偏食)等不良反应。
12、我出生时妈妈有(非常疼痛、虚弱、劳累)等情形。
*13、刚出生时我(非常弱小,胎体丰满,身长约50厘米,体重3千克左右)。
14、孕妇临产前,(胎儿、胎盘及羊水)的总重量约为(5.5千克)。
*15、珍爱生命,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方法:①学做负重活动,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负担;②多做家务,减轻父母的劳累;③努力学习,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父母等。
第四单元1、岩石的用途有(建筑房屋)、(铺路搭桥)、(石桌、石凳)、(制作观赏石)等。
2、(岩石)是天然形成的石头,不是经过人为加工的混合物。
*3、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用锤子敲击观察岩石的(软硬)、用滴盐酸观察岩石(是否冒气泡)等方法,了解常见岩石的特征。
*4、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5、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由泥、沙、岩石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
6、属于岩浆岩的岩石有(花岗岩、玄武岩);属于沉积岩的岩石有(砂岩、页岩、石灰岩);属于变质岩的岩石有(片麻岩、大理岩)。
7、(沉积岩)里常有(化石)、(煤)、(石油)、(天然气)。
8、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骸或痕迹)。
9、(煤)是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在高温高压下经历复杂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
10、(石油、天然气)是(湖泊、海洋里的生物)死后沉积到水底被泥沙覆盖,经过千百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11、可以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认识矿物的性质。
12、大自然中成分集中,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矿物)。
*13、(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14、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刻划,可以看到矿物的颜色。
15、赤铁矿是(棕红色)的。
把(赤铁矿)磨成粉末,与液体混合,可以做成颜料。
*16、(石墨)是制造(铅笔芯)的主要原料。
17、(方解石)和(白云母)是两种常见的能透光的矿物。
(白云母)一层一层的薄片,橡书本里一页一页的纸张。
*18、做眼镜和放大镜镜片的矿物是(石英)。
*19、(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刃、玻璃)是按照由软到硬的顺序排列的。
*20、(滑石)是(最软)的矿物。
纯净的滑石是生产(化妆用品)的好原料。
*21、(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矿物。
金刚石是制作(玻璃刀)的材料。
22、(石英)是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透明的石英称为(水晶),可做各种首饰。
23、(萤石)又称(氟石),是制造(牙膏)的重要原料。
24、矿物资源是(有限)的,正在日益减少。
*25、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6、(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各种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27、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的是:(1)要节约使用矿物资源。
(2)回收利用矿物资源(3)要保护好这些矿物资源(4)积极开发新资源(5)加强宣传28、据资料统计,我国对矿物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不到(30%)。
第五单元1、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是(大脑)。
*2、脑的质量约1400克,大脑的质量占脑重的(80%),约1120克。
*3、大脑的大小和形状像(两只并拢的拳头)。
*4、大脑的表面像(核桃),有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可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5、大脑的软硬像(豆腐);颜色是(淡粉红色)的。
*6、大脑有管理人的(感觉)、(运动)、(说话)、(情绪)、(记忆)、(分析)、(推理)等功能,所以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
*7、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
即(左脑)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脑)支配(左侧)身体的运动。
*8、人的大脑中,(左脑)偏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如语言、书写、数学、逻辑;(右脑)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如音乐、绘画、情感、技艺。
*9、保护大脑的方法有:①充足的睡眠;②加强体育锻炼;③全面均衡的营养;④保持欢快的情绪;⑤不吸烟、不酗酒;⑥逗着玩不能打脑袋;⑦运动时保护头部。
*10、人睡眠不足时,会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思维反应不灵敏)等症状。
*11、(大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
12、大脑是是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可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应。
*13、(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有(传递信息)的作用。
14、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
*15、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运动神经)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
*16、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17、(眼)、(耳)、(鼻)、(舌)、(皮肤)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分布在这些器官里的(神经)将接受到的各种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入(大脑),人就有了各种(感觉)。
*18、(眼睛)是(接受光线)的感觉器官。
(视神经)将落在视网膜上的信号及时传送给大脑,大脑分析后弄清楚信息的含义,人就产生了(视觉)。
19、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90%)来自(眼睛)。
*20、大脑在处理视觉信号时也会出现失误,作出错误的判断。
*21、(耳朵)是(接受声音)的感觉器官。
(听神经)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由大脑识别这些声音的含义,人就产生了(听觉)。
*22、(触觉)是大脑接受了来自皮肤的刺激以后,产生的冷热、疼痛和压力的感觉。
*23、(嗅觉)和(味觉)密切相关,嗅觉能增强味觉的感受。
24、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第六单元*1、(交流)是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
*2、口语交流的常用形式有:(描述)、(讨论)、(辩论);书面交流的常用形式有:(图表)、(海报)、(图画)。
3、其它的交流形式还有(电话)、(书信)、(照片)、(模型)、(电子邮件)等。
4、科学注重(事实)与(证据),容不得虚假和轻信。
*5、质疑就是有(根据地)对自己的和别人的探究(是否合理)提出疑问。
*6、什么是值得我们去质疑的?(答:①质疑我们所要探究的问题是否明确、可行;②质疑推理的过程是否合理;③质疑一些流行的说法是否正确;④质疑收集证据的方法是否符合探究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