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除乘方

合集下载

第3讲 有理数的乘除、乘方

第3讲  有理数的乘除、乘方

第3讲有理数的乘除与乘方(教师讲义)一、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运算律,能运用乘法法则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会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2.掌握倒数的概念,会运用倒数的性质简化运算.3.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4.掌握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熟练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5.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二、例子【知识点一:乘法运算】【例1】计算⑴11()24⨯-⑵1124⨯⑶11()()24-⨯-⑷25000⨯⑸3713 ()()(1)() 5697 -⨯-⨯⨯-【解法指导】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运用法则,一是要体会并掌握乘法的符号规律,二是细心、稳妥、层次清楚,即先确定积的符号,后计算绝对值的积.解:⑴11111 ()() 24248⨯-=-⨯=-⑵11111() 24248⨯=⨯=⑶11111 ()()() 24248 -⨯-=+⨯=⑷250000⨯=⑸3713371031 ()()(1)()() 569756973 -⨯-⨯⨯-=-⨯⨯⨯=-【变式题组】01.⑴(5)(6)-⨯-⑵11()124-⨯⑶(8)(3.76)(0.125)-⨯⨯-⑷(3)(1)2(6)0(2)-⨯-⨯⨯-⨯⨯-⑸1111 12(2111)42612 -⨯-+-02.24(9)5025-⨯ 03.1111(2345)()2345⨯⨯⨯⨯---04.111(5)323(6)3333-⨯+⨯+-⨯【例2】已知两个有理数a 、b ,如果ab <0,且a +b <0,那么( )A .a >0,b <0B .a <0,b >0C .a 、b 异号D .a 、b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解法指导】依有理数乘法法则,异号为负,故a 、b 异号,又依加法法则,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可得出判断.解:由ab <0知a 、b 异号,又由a +b <0,可知异号两数之和为负,依加法法则得负数的绝对值较大,选D .【变式题组】01.若a +b +c =0,且b <c <0,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 .a +b >0B .b +c <0C .ab +ac >0D .a +bc >002.已知a +b >0,a -b <0,ab <0,则a_____0,b______0,|a|_____|b|.03.(山东烟台)如果a +b <0,0b a>,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a >0,b >0 B .a <0,b <0 C .a >0,b <0 D .a <0,b >0【知识点二:除法运算】【例3】计算①(72)(18)-÷- ②11(2)3÷- ③13()()1025-÷ ④0(7)÷- 【解法指导】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若不能整除,应用法则1,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再确定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要注意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若能整除,应用法则2,可直接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除.解:①(72)(18)72184-÷-=÷= ②17331(2)1()1()3377÷-=÷-=⨯-=- ③131255()()()()10251036-÷=-⨯=- ④0(7)0÷-=【变式题组】 01.⑴(32)(8)-÷- ⑵112(1)36÷- ⑶10(2)3÷- ⑷13()(1)78÷-02.⑴12933÷⨯ ⑵311()(3)(1)3524-⨯-÷-÷ ⑶530()35÷-⨯【知识点三:乘方运算】【例4】计算(1)323-; (2)()524-- (3)()()2332---; (4) -34÷241×(-32)2. 【解法指导】n a 表示n 个a 相乘,根据乘方的符号法则,如果a 为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如果a 是负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解:(1)原式= (2)原式=(3)原式= (4)原式=【变式题组】(1)8十(-3)2×(-2)3 ⎥⎦⎤⎢⎣⎡-+-⨯-)95()32()3()2(22(3) 332)3()31()1(-⨯--- (4)已知223(2),1x y =-=- 求2008xy 的值;解:∵223(2),1x y =-=- x=2或x=-2 y=-1⑴当2,1x y ==-时,200820082(1)2xy =-=当2,1x y =-=-时,20082008(2)(1)2xy =-⨯-=-【知识点四: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例5】计算[]24)3(23)5.01(1--⨯÷--- 【解法指导】先算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含答案)

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含答案)

有理数的运算(乘、除、乘方)教学目的: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掌握异号两数的乘除运算的规律;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除法、乘方的运算,能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

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乘法、除法法则;2、熟练的进行有理数乘法、除法、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若干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的确定,乘方的符号确定。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例1:计算(1) )3()5(-⨯-(2) 4)7(⨯-(3))109()35(-⨯-例题目的: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为偶数个时,积为正。

(2)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为0。

例2:(1))4()37(21-⨯-⨯ (2) )253()5.2()94(321-⨯-⨯-⨯例题目的:会算两个以上有理数的乘法,并能判定积的符号。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运算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仍然成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式子表示为a·b =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式子表示成(a·b)·c =a·(b·c)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 用字母表示成:a(b +c)=a·b +a·c例3:计算:(1) 25.18)5.4(⨯⨯- (2) )]23()3[()2(-+-⨯-(3) )8(161571-⨯例题目的: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向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倒数与负倒数的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即若a , b 互为倒数,则1=ab ;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负倒数,即若b a ,互为负倒数,则1-=⋅b a法则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a ÷b )0(1≠⋅=b ba 例4:1.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负倒数。

有理数的乘除与乘方-讲义(学生版)

有理数的乘除与乘方-讲义(学生版)

有理数的乘除与乘方一、课堂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会用法则及运算律进行计算.2.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会结合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二、知识引入小学我们学过正数和0之间的四则运算,比如我们会计算 、、、、、 等等这样的算式;进入初中,正负数的引入导致了数系的扩充、因此初中的计算要分为两部分——符号与绝对值——进行讨论,所有的运算都要先定符号、再定数值;当我们遇到正数与负数、负数与0的四则运算,比如 、 等等,该如何定号和定值呢?通过小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理解为(即个相加),所以;也知道可以理解为的相反数;那么完成下面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完空你发现有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有什么规律吗?三、知识讲解1.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乘法法则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 相乘,都得 .【运算步骤】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求积的绝对值、即把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相乘;因数中有 则积为 .【推广】多个数相乘时,先确定积的符号:负因数有奇数个则积为负数、负因数有偶数个则积为正数,再求积的绝对值、即把每个因数的绝对值相乘;因数中有 则积为.(简称:奇负偶正)经典例题1(1)(2)(3)(4)计算: .. ..思路梳理知识点:1、2、3、题目练习11..2.计算:.(1)(2)3.填空:..4.()有理数乘法运算律有理数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易错点津】()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是指因数的位置交换、因数的结合,它们都包含自身符号.()运用乘法分配律时,不要漏乘,并要注意符号,如.经典例题2(1)(2)1.计算:..思路梳理知识点:1、2、3、2.运用简便方法计算:.思路梳理知识点:1、2、3、题目练习21.计算:.2.计算: .(1)3.计算:.4..2. 有理数的除法倒数倒数:乘积是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负倒数:乘积是的两个数互为负倒数.【注意】没有倒数和负倒数.【知识拓展】()根据乘法法则中“同号得正”可知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相同,即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倒数是本身的数只有和,没有倒数.()的倒数可以用表示、负倒数可以用表示.经典例题3的倒数是 ,负倒数是 .思路梳理知识点:1、 2、 3、题目练习3(1)(2)(3)(4)1.求倒数: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2.若两数之积为,则这两数互为 ;若两数之商为,则这两数 ;若两数之积为,则这两数互为 ;若两数之商为,则这两数互为 .有理数的除法与小学学过的除法一样,有理数的除法和乘法也是互逆的;。

有理数乘除法及乘方经典例题和课后练习

有理数乘除法及乘方经典例题和课后练习

一、有理数乘法1.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例1: (1)(—3)X 9(2)(-12)X(-2)(3)3 591654(4) 56 4 1(5)(-2012)X(+ 8)X 0X(-5 40.5 )X( - 1999)2、倒数(1) 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数互为倒数。

倒数不能独立存在。

1(2) 若a^0,则a的倒数是匚,0没有倒数;a若a、b互为倒数,则ab=1;倒数为本身的数是土 1.(一个数的倒数与原数的符号是一致的).例2:倒数是3的数是 ____ ; a+b (a+b M 0)的倒数是.例3: a与b互为相反数,x与y互为倒数,c的绝对值等于2,求a|b +xy- 1c.3、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再把绝对值相乘.(2)几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注意: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先定符号后定值; 第一个因数是负数时,可省略括 号.例如:判断下列算式积的符号并计算结果:(1)3 X (-5) X (-2) ;(2)3 X (-5) X (-2)X (-4);(3) -3 X (-5) X (-2) X (-4) X (-3) X (-6) ; (4)(-2) X (-3) X 0X (-4);4、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小学学习的乘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都适用于有理数乘法.计算 下列式子比较可以说明:(1) 5 X (-6) ,(-6) X 5;(2)[ 3X (-4) ]X (-5) ,3X[ (-4) X (-5) ];(3)5 X[ 3+(-7)], 5X 3+5X (-7)11 6 + 12 ) X (-24)⑶ 5 X (-11 )-(-6) X (-11 )-1 172二、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 a 十例 4.(1)4 X (- 0.17) X( -25)⑵( 1361b=a x (b^ 0)b(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3)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注意:1.0不能做除数;2.做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时,一般的,不能整除的情况下, 应用法则(1),能整除时,应用法则(2); 3.有理数的除法是有理数的乘法的逆运算。

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运算

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运算

授课类型 C 有理数的乘除法 C 有理数的乘方 T 运用能力教学目标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运算教学内容1.有理数的乘除法(☆☆)1)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ab=ba(乘法结合律)(2)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abc=a(bc)(乘法结合律)(3)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b+ac(乘法分配律) 3)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数.(2)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在进行乘法运算时,若有带分数,应先化为假分数,便于约分;若有小数及分数,一般先将小数化为分数,或凑整计算;利用乘法分配律及其逆用,也可简化计算.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a ÷b=a ·1b(b ≠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5)倒数及有理数除法(1)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倒数是成对出现的,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正数;0没有倒数;求一个非零有理数的倒数,只要把它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即可(正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 注意: ,a b 互为倒数,则1a b =;,a b 互为负倒数,则1a b =-.反之亦然. (2)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步骤:首先确定商的符号,然后再求出商的绝对值.【例4】 计算:(1)4113(3)11559211⎛⎫⎛⎫⎛⎫-⨯-⨯-⨯+⨯⎪ ⎪ ⎪⎝⎭⎝⎭⎝⎭(2)()()()345826-⨯--⨯--⨯-⎡⎤⎡⎤⎣⎦⎣⎦ <分析>(1)小题是化带分数为假分数后约分. (2)小题是遵循括号先运算的原则. <解> (1)4113(3)11559211⎛⎫⎛⎫⎛⎫-⨯-⨯-⨯+⨯⎪ ⎪ ⎪⎝⎭⎝⎭⎝⎭=9101133959211⎛⎫-⨯⨯⨯⨯=- ⎪⎝⎭(2) ()()[]()()34582(6)12581228-⨯--⨯--⨯-=-⨯-+=⎡⎤⎣⎦<教学建议>紧扣有理数乘法法则步骤,先定符号,再求绝对值,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数.【例5】 计算:(1)1571(8)16-⨯-; (2)()()999812512412161616⎛⎫⎛⎫⎛⎫-⨯---⨯-+⨯- ⎪ ⎪ ⎪⎝⎭⎝⎭⎝⎭ <分析> (1)小题需变形后使用分配律;(2)小题逆向应用分配律,较复杂的有理数混合运算,要注意解题方法的选取. <解> (1)()()15137187181616⎛⎫-⨯-=--⨯- ⎪⎝⎭ ()()()13718816155685687.5575.52⎛⎫=-⨯-+-⨯- ⎪⎝⎭=+=+=(2)()()9985124121616⎛⎫⎛⎫⎛⎫⨯⨯⨯ ⎪ ⎪ ⎪⎝⎭⎝⎭⎝⎭9--12---+-16 =()9985412121616⎛⎫⨯⎡⎤ ⎪⎣⎦⎝⎭---+-=- <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比较简便(即运用分配律解).【教学拓展】计算:(1)111321335⎛⎫⎛⎫⎛⎫-÷÷- ⎪ ⎪ ⎪⎝⎭⎝⎭⎝⎭ (2)()()112103523⎛⎫⎛⎫-÷-⨯-÷- ⎪ ⎪⎝⎭⎝⎭<解> (1)11110352532133537621⎛⎫⎛⎫⎛⎫⎛⎫-÷÷-=-⨯⨯-=⎪ ⎪ ⎪ ⎪⎝⎭⎝⎭⎝⎭⎝⎭ (2)()()112103523⎛⎫⎛⎫-÷-⨯-÷- ⎪ ⎪⎝⎭⎝⎭=511011210356⎛⎫⎛⎫⎛⎫-⨯-⨯-⨯-= ⎪ ⎪ ⎪⎝⎭⎝⎭⎝⎭<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分析式子的特点,可按法则2进行处理,转化为乘法.【例6】 已知:a 的相反数是213,b 的倒数是122-,求算式32a b a b +-的值.<分析> 利用相反数和倒数的概念求出a 、b ,然后求代数式的值. <解> 依题意2521,335a b =-=-=-, 则:52563335355452223535a b a b ⎛⎫-+⨯--- ⎪+⎝⎭==-⎛⎫-+--⨯- ⎪⎝⎭ =43131515⎛⎫⎛⎫-÷- ⎪ ⎪⎝⎭⎝⎭=431543151313⎛⎫-⨯-=⎪⎝⎭练1.计算: (1)()()6416-÷- (2)()1751÷- <解> (1)()()()641664164-÷-=+÷= (2)()()1175117513÷-=-÷=-练2.计算:(1)()30.250.57045⎛⎫-⨯⨯-⨯ ⎪⎝⎭;(2)()110.0333323⎛⎫⎛⎫-⨯⨯- ⎪ ⎪⎝⎭⎝⎭<解> (1)小题是小数结合相乘凑成整数.(2)小题是小数化成分数,互为倒数结合相乘为1.(1)()30.250.57045⎛⎫-⨯⨯-⨯ ⎪⎝⎭ =()()()330.250.54700.2527055⎛⎫⎛⎫-⨯⨯⨯-=-⨯⨯- ⎪ ⎪⎝⎭⎝⎭=()313533530.57052510⎛⎫⎛⎫-⨯-=+⨯=⎪ ⎪⎝⎭⎝⎭(2)()113100110.033333323100322⎡⎤⎛⎫⎛⎫-⨯⨯-=-⨯-⨯= ⎪ ⎪⎢⎥⎝⎭⎝⎭⎣⎦ 练3. 计算: 1111122111;42612⎛⎫-⨯-+- ⎪⎝⎭<解> 直接顺向应用分配律;111112211142612⎛⎫-⨯-+- ⎪⎝⎭=()()()()937131212121242612⎛⎫⎛⎫-⨯+-⨯-+-⨯+-⨯- ⎪ ⎪⎝⎭⎝⎭=()2718(14)1310-++-+=-; 练4.计算: 735(1)(36)1246⎡⎤-+---⨯-⎢⎥⎣⎦<解>原式=()735(36)(36)36(1)(36)1246⎛⎫⎛⎫-⨯-+⨯-+-⨯---⨯- ⎪ ⎪⎝⎭⎝⎭=21-27+30-36=-12练5.已知x 的负倒数是5,y 的相反数是-6,求算式2x yy x++的值. <解>由题意可知x =15-,y =6,所以2x y y x ++=12628512965-⨯+=-.做一做: 判断题:1.同号两数相乘,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乘. ( ) 2.两数相乘,如果积为正数,则这两个因数都是正数. ( ) 3.两数相乘,如果积为负数,则这两个因数都是负数. ( ) 4.一个数除以-1,便得这个数的相反数.( ) 选择题:5.下面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3×4)2=-144 (B)-(3×4)2=-144 (C)-3×(-4)2=-144 (D)3×(-4)2=1446.若)4(531-⋅=x ,则x =( ). (A)25- (B)25(C)52-(D)52解答题:7.判断下列乘积的符号,说明为什么? (1)(-1)×(-1)×(-1);(2));4()31()9.8(-⨯+⨯-(3)(-9)×(+10)×(-8)×(-7)×(-0.1);(4)(-4)×2×(-3)×(-5)×8.8.计算: (1));321(8.0-⨯(2));10()21(51-⨯+⨯-(3));311()211()21()32(-⨯-⨯-⨯+ (4)()113333⎛⎫⎛⎫-⨯÷-⨯ ⎪ ⎪⎝⎭⎝⎭(5))412()39()314(-⨯-÷-;(6))323()33.0()31()91(-÷⨯+÷-.有理数的乘方(1)定义:求几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乘除、乘方运算技巧多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乘除、乘方运算技巧多

有理数乘除、乘方运算技巧多有理数乘除、乘方运算是七年级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习其它知识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同学们难以掌握时常出错的难点,在进行有理数乘除、乘方运算时,若能根据算式的结构特征,选择适当的方法,灵活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法则,可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运算过程迅捷简便,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现略举几例说明如下,供同学们参考:一、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例1、计算:431)8()74()25.0(⨯-⨯-⨯- 解析:根据算式的数值之间的关系:2)8()25.0(=-⨯-,14774431)74(-=⨯-=⨯-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可使问题化繁为简,迅捷可解。

431)8()74()25.0(⨯-⨯-⨯-=2)1(2]47)74)][(8()25.0[(-=-⨯=⨯--⨯- 二、应用乘法分配律例2、计算:)32143612851()48(-+-⨯- 解析:同样,若按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复杂繁琐,而根据算式的数值之间的关系,应用乘法分配律,则可使运算过程迅捷简便,迎刃而解。

)32143612851()48(-+-⨯-=354843486134881348⨯+⨯-⨯+⨯- =70803610478=+-+-三、逆用乘法分配律例3、计算:58.074)13(417358.04313⨯--⨯+⨯-⨯- 解析:此题逆用乘法分配律,可使问题化繁为简,迅捷获解58.074)13(417358.04313⨯--⨯+⨯-⨯-=)7473(58.0)4143()13(+⨯-+⨯- =58.1358.013-=--四、正逆巧用乘法分配律例4、计算:)322492249524()836532125(⨯+⨯-⨯⨯+-+- 解析:通过细心观察算式的数值之间的关系,可先对第2个括号逆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后,再对第1个括号正用乘法分配律,再次进行简便运算,使问题巧妙获解。

)322492249524()836532125(⨯+⨯-⨯⨯+-+-=124)836532125()]329295(24[)836532125(⨯⨯+-+-=+-⨯+-+- =5920161024832465243224125-=+-+-=⨯+⨯-⨯+⨯- 五、巧用乘法运算律例5、计算:2111237)317713(723÷⨯-⨯ 解析:若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相当麻烦,而根据算式结构特点,先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再用乘法分配律,可使运算简便快捷2111237)317713(723÷⨯-⨯=2122237)322722(723÷⨯-⨯ =473222132222217222221)322722(237723-=-=⨯-⨯=⨯-⨯⨯ 六、逆用幂的运算法则例6、计算:20072006)8()125.0(-⋅- 解析:算式的数值之间的关系是1)8()125.0(=-⨯-,因此逆用幂的运算法则n m n m a a a ⋅=+及n n n ab b a )(=,可使问题化难为易,巧妙获解。

1.3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

1.3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
1.3.1 有理数的乘法
知识点 1:有理数乘法法则 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 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0 乘以任何数都得 0。
例:(1) 3 4
12
(2) 3 4
12
(3) 0 199
0
练习:仿上例,计算
3 5
8 5 6 3 3 4
6 3
0 125
9 6
2 6
读作:________________。
54 ,底数是___,指数是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 练习:2 仿写
练习:3
例: 3 2 2
32 22
9 4
仿上例,计算
1 3 2
例: 32 3 3 9 23 _________ _______. 34 _________ _______.
23 _________ 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
42 _________ _______.
32 ,底数是___,指数是___, 13 _________ 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 _______.
43 ,底数是___,指数是___,
-5-
a 1、 底数
n指数
22 _________ _______. 33 _________ _______. 13 _________ ______22 3个 2 相乘
练习:1
72 _________ _______. 例: 72
2 2 3
43 _________ _______.
3 2 2
3 2 2
32
22
9 4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即:a×0=0。
有理数乘法与有理数加法运算步骤一样: 第一步:确定符号;第二步:确定绝对值。
(1)(+8)×(-4) =-4×8=-32 (2)(-6)×(+12) =-6×12=-72 (3)(-3)×(-0.7)=3×0.7=2.1 (4)(-2.2)×(-4)=2.2×4=8.8 (5) 0×(-1000000)=0 (6)(-3.5)×(+20)=-3.5×20=-70
3
1 6 配练:6×26×(- )×(- ) 3 13
1 6 =6× × ×26 =2×12=24 3 13
3 例2:输入值a=-4,b= ,输出结果请填空: 4
(1)ab=
-3
. (3)a·a=
16
.
(2)-a·b= 3
9 . (4)b·(-b)= 16 .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
1 a b=a× (b 0) 。 b
0没有倒 数。
例3:计算 (1)(-125)(-5)(-8) =-(1255 8) 25 =-258=8
先定符号,后 算绝对值。
1 7 (2)(-49)×(-2 ) (-3) 3 3 先定符号,变除 7 3 1 =-(49× × × ) 法为乘法,变代 3 7 3 分数为假分数。 49 =3
例 4: 计 算 1 2 7 2 49 ①(2 ) ( ) . 3 3 9 2 ② ( 5 ) ( 25) 25. ③3 9 2 2 4 ④ 。 5 5

第3讲 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 -提高班

第3讲 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 -提高班

第3讲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中考内容中考要求A B C有理数的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问题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了解近似数;会按实际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中考大纲知识网络图3.1有理数的乘法一. 有理数的乘法1.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步骤: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3. 有理数乘法的应用:要得到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将它乘1-.4. 多个有理数相乘:(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数,即“奇负偶正”.(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0. 5.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1)乘法交换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ab ba =(2)乘法结合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ab c a bc =(3)分配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 b c ab ac +=+二. 倒数1. 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倒数是成对出现的,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1,即a ,b 互为倒数,则1a b ⨯=;反之亦然. (3)0没有倒数.2. 求一个非零有理数的倒数,把它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即可. (1)非零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 (2)带分数一定要先化成假分数之后再求倒数.知识概述【例】(2017秋•顺义区期末)四个互不相等的整数的积为4,那么这四个数的和是( ) A .0 B .6C .﹣2D .2【练习】(2017秋•蓬溪县期末)如果a +b <0,并且ab >0,那么( ) A .a <0,b <0 B .a >0,b >0 C .a <0,b >0 D .a >0,b <0【例】(2016秋•芝罘区期末)已知abc >0,a >c ,ac <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0,b <0,c >0 B .a >0,b >0,c <0 C .a >0,b <0,c <0 D .a <0,b >0,c >0【例】(2017秋•滨海新区期末)对于有理数a 、b ,如果ab <0,a +b <0.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a <0,b <0B .a >0,b <0且|b |<aC .a <0,b >0且|a |<bD .a >0,b <0且|b |>a3.2有理数的除法一.有理数的除法1. 有理数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小试牛刀再接再厉总述思考:多个不是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知识概述1a b a b÷=⋅,(0b ≠)(2)法则的另一说法: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2. 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步骤:先将除法换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3. 分数:分数可以理解为分子除以分母.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先将除法换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注意:乘除混合运算要“从左到右”运算.【例】(2017秋•临沂月考)若x=(﹣1.125)×÷(﹣)×,则x 的倒数是( ) A .1 B .﹣1 C .±1 D .2【练习】(2017秋•郯城县月考)÷(﹣10)×(﹣)÷(﹣)【例】(2017秋•昌平区期末)计算:(﹣3)×6÷(﹣2)×.【练习】(2017秋•安图县期末)÷(﹣1)×.【例】(2017秋•怀柔区期末)计算:3×(﹣)÷(﹣1).5.(2017秋•城关区校级期中)计算: (1)﹣5÷(﹣1);(2)(﹣)÷(﹣)÷(﹣1).小试牛刀再接再厉3.3有理数的乘方一. 有理数的乘方1. 乘方的概念: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即n a a a a⋅⋅⋅⋅⋅⋅⋅个,记作,读作“a 的n 次方”;(2)在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3)当看作a 的n 次方的结果时,读作a 的n 次幂. 注意:()224-=,其底数为()2-,()()()22224-=-⨯-=;224-=-,其底数为2,()()222121224-=-⨯=-⨯⨯=-;239=749⎛⎫⎪⎝⎭,其底数为37,2333977749⎛⎫=⨯= ⎪⎝⎭; 239=77,其底数为3,23339777⨯==; 221391224⎛⎫⎛⎫== ⎪ ⎪⎝⎭⎝⎭,带分数的乘方运算,一定要先化成假分数后再运算.2. 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15,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3. 幂的正负规律:(1)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即“奇负偶正”;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二. 科学记数法n a n a n a 总述思考: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知识概述1.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是正整数).2.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 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1n -,10的指数比整数的位数少1. 3. 万410=,亿810= 三.近似数1. 准确数:表示实际数量的数.2. 近似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考察量的大小,能说明实际问题的意义,与准确数非常地接近.3. 精确度:表示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 4. 精确度的类型: (1)纯数字类按四舍五入法对圆周率π取近似数时 3π≈(精确到个位)3.1π≈(精确到十分位,或叫精确到0.1)3.14π≈(精确到百分位,或叫精确到0.01) 3.142π≈(精确到千分位,或叫精确到0.001)(2)带单位类近似数2.6万(精确到千位) (3)科学记数法类近似数43.5110⨯(精确到百位)【例】(2018•金牛区校级模拟)下列各数|﹣2|,﹣(﹣2)2,﹣(﹣2),(﹣2)3中,负数的个数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练习】(2018•河北二模)下列各对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 A .+32与+22 B .﹣23与(﹣2)3 C .﹣32与(﹣3)2 D .3×22与(3×2)2小试牛刀再接再厉【练习】(2018•绵阳)四川省公布了2017年经济数据GDP排行榜,绵阳市排名全省第二,GDP总量为2075亿元,将2075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075×1012B.2.075×1011C.20.75×1010D.2.075×1012【例】(2018•绍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浙江省2017年清理河湖库塘淤泥约116 000 000方,数字116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A.1.16×109B.1.16×108C.1.16×107D.0.116×109【例】(2016秋•吴中区期末)阅读下列各式:(a•b)2=a2b2,(a•b)3=a3b3,(a•b)4=a4b4…回答下列三个问题:(1)验证:(2×)100=____,2100×()100=_____;(2)通过上述验证,归纳得出:(a•b)n=_____;(abc)n=______.(3)请应用上述性质计算:(﹣0.125)2017×22016×42015.总述总结:“奇负偶正”你了解全了吗?3.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知识概述一.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依次进行. 二. 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的易错点:1. 乘方概念错误,如326=等.2. 底数错误,如2(2)4-=-,224-=等.3. 运算顺序发生错误,如1232123÷⨯=÷=等.4. 分配律运算错误,如112(2)22241522-⨯-=-⨯-⨯=--=-等.【例】(2017秋•招远市期末)形如的式子叫做二阶行列式,其运算法则用公式表示为=xn ﹣ym ,依此法则计算的结果为( )A .17B .﹣17C .1D .﹣1【练习】(2017秋•费县期末)现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a*b=ab +a ﹣b ,如1*3=1×3+1﹣3,则(﹣2*3)*5等于( ) A .71 B .47 C .﹣47 D .﹣71【例】(2017秋•揭西县期末)计算:(﹣2)2÷×(﹣2)﹣=______.【练习】(2017秋•河口区期末)计算8﹣23÷的值为_____.【例】(2017秋•泸县期末)计算:﹣14﹣×[2﹣(﹣3)2].小试牛刀再接再厉【例】(2018•杭州二模)计算:﹣23+6÷3×圆圆同学的计算过程如下:原式=﹣6+6÷2=0÷2=0请你判断圆圆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你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练习】(2018•邵阳县模拟)计算:﹣14+16÷(﹣2)3×|﹣3﹣1|.【巩固】(2017秋•贵阳期末)计算:(1)1﹣43×(﹣)(2)7×2.6+7×1.5﹣4.1×8.。

初中数学 文档:有理数乘除运算和乘方

初中数学 文档:有理数乘除运算和乘方

有理数乘除运算和乘方一、基础知识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来决定;如果其中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

2.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或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把绝对值相除。

3.乘方:求几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

4.处理好符号仍然是有理数乘法、除法及乘方运算的关键。

计算时,先定符号,再算结果。

5.乘除运算时,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小数往往化为分数。

6.运算过程中的负数要加上括号。

二、实战演练1:基础卷一.填空题:1.251542⨯-=______; 32)2()211(-⋅-=______。

2.8.0)40()25.1()5.2(⨯-⨯-⨯-=______。

322)8.0()32(3-÷-⨯-=______。

3.当5,2,3=-=-=c b a 时,则代数式a c b ÷+-)(的值为______。

4.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__,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__,平方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__;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__;立方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__。

5.在中,指数是______,底数是______,幂是______。

二.选择题:1.如果0=ab ,则( )A .都为0;B .不都为0;C .至少有一个是0;D .都不为0。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正数大于它的倒数;B .任何小于1的数,它的倒数一定大1;C .任何数都有倒数;D .两数互为倒数,它们的相同次幂仍互为倒数。

3.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之积( )A .符号必为正;B .符号必为负;C .一定不小于0;D .一定不大于04.若0>+b a 且0≤ab ,那么只要( )A .0,0<>b a ;B .0,0><b a ;C .异号;D .必有一个为正,且正的绝对值较大。

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

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

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一、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 .例题:①(-3) ×(+8)=__________;②173()()64-⨯+=________;③8( 2.3)()5-⨯-=__________; ④123()()54+⨯+=__________;⑤2()05-⨯=__________. (3)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是由负因数的个数绝定的,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得 ,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得 .例题:①(-5)×(-6)×3×(-2)=__________;②(-2)×3×4×(-1)×(-3) =__________;③(-3)×(-1)×2×(-6)×0×(-2)=__________.2.有理数的乘法的运算律:交换律:a ×b=________; 结合律:(ab)c=__________=________;分配律: a(b+c)=___________. 例题:计算①118(0.36)()()411-⨯+⨯- ②-13×23-0.34×27+13×(-13)-57×0.34 ③231()243412--⨯ ④-3.14×35.2+6.28×(-23.3)-1.57×36.4 二、有理数的除法1.有理数除法法则:(1)两数相除,同号得 ,异号得 ,并把绝对值________.(2)0不能做除数,零除以任何一个__________零的数,都得零. (3)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_________.注意:除法没有分配律,有括号时要先作括号内的.例题1:①(+28)÷(-7)=___________; ②515()()124+÷-=_______________; ③4(0.24)()5-÷-=_____________; ④23110()÷-=___________; ⑤5( 2.4)()3-÷+=___________; ⑥18()(0.72)5-÷-=____________.例题2:化简下列各式:①246-=________; ②279--=___________;③213-=__________;④07-=________. ④23110()÷-=___________; ⑤5( 2.4)()3-÷+=___________; ⑥18()(0.72)5-÷-=____________.例题3:计算①(-120)÷(-5)÷(-8) ②(-49)÷1(2)3-÷73÷(3)- ③18÷11()63- ④2(4)3-÷127-三、有理数的乘方1.求几个_________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_______.乘方是特殊的乘法运算.如果有n 个a 相乘,可以写为n a .nn a a a a = 个其中,n a 叫做a 的n 次方.也叫做a 的n 次幂. a 叫做幂的_________,a 可以取任何有理数;n 叫做幂的_________,可取任何正整数. 例题1: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运算的形式,并指出底数和指数各是什么?①(-1.5)·(-1.5)·(-1.5)·(-1.5)=____________________底数是_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___.②111111555555⨯⨯⨯⨯⨯=____________________ 底数是_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___.例题2:① (-3)4=_________; ②0.53=_______; ③-44=________; ④-(-2)6=________⑤32()3=_______.2.幂运算性质:(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________(正,负)数,负数的______(奇,偶)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______数. (2)任何一个不为_______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_______.例题1: ①(-5)4=_______; ②-54=________;③(-1)101=_______; ④-1100=_______;⑤302()3-=________.例题2:计算①2221(6)()72(3)3-÷--+⨯- ②232100(2)(2)()(2)3÷---÷-+- ③23118(3)5()(15)52-÷-+⨯---÷ ④0322004111()()(1)(2)(1)2216⎡⎤--÷--⨯-÷-⎢⎥⎣⎦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例题:计算①()3111(2)30.4122⎧⎫⎡⎤⎛⎫----+⨯-÷-⎨⎬ ⎪⎢⎥⎝⎭⎣⎦⎩⎭ (注意运算顺序) ②753()18 1.456 3.9569618-+⨯-⨯+⨯ (应用分配律)③()()()21034454512242⎡⎤-⨯---÷--+⎣⎦(化繁为简) 四、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位数只有_______的数, 即110a ≤<,n 是比原数的整数部分的位数少1的正整数.像这种记数法叫____________.例.8900000=8.9×106 286000=2.86×105 1003400=1.0034×106 例题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①135000;②329.506;③1000000000.例题2:下列各数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请写出这个数. ①5.7×105;②3.72×107;③2.0×109.2.近似数就是与实际很接近的数.精确度是近似数的精确程度,一般有两种形式(1)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称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例.π≈3 (精确到个位) π≈3.1 (精确到0.1, 或叫做精确到十分位)π≈3.14(精确到0.01, 或叫做精确到百分位)π≈3.141(精确到 , 或叫做精确到 .)π≈3.1416(精确到 , 或叫做精确到 .)(2)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字的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有几个有效数字就称这个近似数保留几个有效数字.例题: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①0.056846(保留4个有效数字) ②4672164(保留5个有效数字) ③2.5(保留3个有效数字) ④0.005876(保留3个有效数字)。

初一数学 有理数的乘除法及乘方

初一数学 有理数的乘除法及乘方

有理数的乘除法及乘方【要点】1、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3)多个有理数相乘: a :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

b :几个不为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数的个数决定,当负数的个数为奇数,则积为负,当负数的个数为偶数,则积为正。

2、乘法运算律:(1)乘法交换律:a b b a ⨯=⨯ (2)乘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3)乘法分配律:c a b a c b a ⨯+⨯=+⨯)( 3、有理数除法法则:(1)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2)符号确定: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3)0除以任何一个非零数,等于0;0不能作除数! 二、有理数乘方:1、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用字母表示an a a a a 个⋅⋅⋅⋅记作na ,其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n a 的结果叫做幂;读法:na 读作a 的n 次方。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a n 与-a n 的区别.(1)a n 表示n 个a 相乘,底数是a ,指数是n ,读作:a 的n 次方.(2)-a n 表示n 个a 乘积的相反数,底数是a ,指数是n ,读作:a 的n 次方的相反数. 如:(-2)3底数是-2,指数是3,读作(-2)的3次方,表示3个(-2)相乘.(-2)3=(-2)×(-2)×(-2)=-8.-23底数是2,指数是3,读作2的3次方的相反数.-23=-(2×2×2)=-8. 注:(-2)3与-23的结果虽然都是-8,但表示的含义并不同. 例题例1、(1))2.0()52(-⨯+;(2))213()311(+⨯-;(3)-⨯-()65.13(32) (4)(—24)×0例2、计算:(1)()()3275-⨯-⨯-⨯ (2)5411511654⎛⎫⎛⎫⨯-⨯⨯- ⎪ ⎪⎝⎭⎝⎭例3、(1)5个数相乘积为负,则其中正因数有 个。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和乘方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和乘方
负分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数
除法 乘方
相反数
绝对值
比较大小 科学记数法 应用题 近似数
有效数字
练习:1.”十· 一”黄金周期间,嘉兴南湖风 景区在7天假期中每天旅游的人数变化如 下表(正数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数,负数表 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数): (单位:万人)
日期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人数 +1.6 +0.8 +0.4 -0.4 变化 -0.8 +0.2 -1.2
有 理 数 乘 除 复 习
活动1:
有理数乘法法则: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分 配 律: a(b+c)=ab+ac
数与式子相乘的法则: (1)用数去乘式子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 (2)在含有字母的项与数相乘时,把这个数与项的系数 的积作为字母的系数,字母不变。 去括号 时符号 变化的 规律: (1)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 号, 括号里面各项都不变 (2)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 号,
有理数除法法则: 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与任何不等 于0的数相除都得零。 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0不能作除数) 倒数与倒数的性质: 1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得这个数的倒数(0没有倒数)。 倒数的性质有:(1)互为倒数两数的积为1; (2)有理数a(a≠0)的倒数为
(1)若9月30日的游客人数记为1万,10月2 日的游客人数是多少? (2)请判断7天内游客人数最多的是哪天? 最少的是哪天?他们相差多少万人? (3)求这一次黄金周期间游客在该地总人 数.

新初一第10讲 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七年级

新初一第10讲 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七年级

新初一第10讲 有理数的乘除姓名: 成绩知识点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得0.乘积是1的两数互为倒数.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乘法交换律:ab=ba;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乘法结合律:abc=(ab)c=a(bc).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乘法分配律:a(b+c)=ab+ac;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个时,积为正数; 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数.[针对性练习]填空:(1)-67×76___________; (2)(-1.25)×(-8)=_____________; (3)(-126.8)×0=___________; (4)(-25.9)×(-1)=______________.知识点2.有理数的除法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式子表达为:a ÷b=a ×b1(b 为不等于0的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一个数同不为0的数相除,仍得0.【解析】两个有理数相乘,我们根据法则先来确定乘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在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除了要熟练掌握乘法法则之外,还应当注意以下两点:1.一个数乘以1等于它本身,一个数乘以-1等于它的相反数.2.两个相反数的和与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结果,不要混淆.[针对性练习]计算(1)(-40)÷(-8); (2) )()(21-21-31 ; (3) 1÷(-0.01)×(-41);巧用运算律简化计算型(1)(-6)×[32+(-21)] (2)[29×(-65)]×(-12)乘除混合型(1)-7÷3-14÷3; (2)(215--512)÷323; (3)(-3.5)÷87×(43-)乘除法的应用:1、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1道题加10分,答错1道题扣10分,每个队的基本分为100分,有一个代表队答对了12道题,答错了5道题,请问这个队最后得多少分?2、a 、b 是什么有理数时,下式成立:a×b=|a×b|.【随堂练习】一.判断题:(1)如果ab >0,且a+b <0,则a <0,b <0.( )(2)如果ab <0,则a >0,b <0.( )(3)如果ab=0,则a ,b 中至少有一个为0.( )二、选择题1.一个有理数与它的相反数之积( )A.符号必定为正B.符号必定为负C.一定不大于零D.一定不小于零2.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A.一定为负数B.为0C.一定为正数D.无法判断三.计算:(1)(-36)×[92-+(125-)183-]; (2)(-2)×(721-)×(212-)×97.【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零,积也是零,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A.至少有一个为零,不必都是零B.两数都是零C.不必都是零,但两数互为相反数D.以上都不对2、五个数相乘,积为负数,则其中负因数的个数为( )A.2B.0C.1D.1,3,53、(-5)×(-5)÷(-5)×51=__________. 4、已知a ,b 两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2-8-1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2-8-1A.a >bB.ab <0C.b -a >0D.a+b >05、已知ab <|ab |,则有( )A.ab <0B.a <b <0C.a >0,b <0D.a <0<b6、几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它们的积的符号如何确定_______.7、下面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①若一个负数比它的倒数大,这个负数的范围在-1与0之间②若两数和为正,这两数商为负,则这两个数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小③0除以任何数都得0 ④任何整数都大于它的倒数A.1个B.2个C.3个D.4个8、两个数的商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的( )A.和为正B.差为正C.积为正D.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1、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 ,b ,都有ab=a 和a b=b ,例如32=3,32=2,则(20062005)(20042003)=________. 2、若a,b 互为倒数,则ab 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_.三、计算:1直接写出得数(-27)×31= (-0.75)×(-1.2)= (-165)×(-154)= (-32132)×(-1)= (-91)×(-3136)= (-6.1)×0= (-0.75)×(-1.2)= (-165)×(-154)= (-32132)×(-1))= 2.脱式计算:54×(-625)×(-107) (-1324)×(-716)×0×34 -1+5÷(-61)×(-6)45×(-1.2)×(-91); (-73)×(-21)×(-158) (-5)÷(-15)÷(-3)()3135127822322⎛⎫⎛⎫⎛⎫-÷-+⨯-+÷- ⎪ ⎪ ⎪⎝⎭⎝⎭⎝⎭(51-31)×(51+31)÷51×(-31)。

有理数的乘除、乘方及科学计数法

有理数的乘除、乘方及科学计数法

一、一周知识概述本周学习有理数的乘法、除法和乘方,以及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一)、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及运算律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几个数相乘,有一因数为零,积就为零. 两个有理数的积等于1,这两个数互为倒数.2、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3)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b+c)=ab+ac.(二)、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法则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0不能作除数;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2、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0没有倒数.(三)有理数乘方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零的任何非零次幂都是零.(三)、科学记数法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记为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 <10,n是正整数,像这样的记数法就是科学记数法.注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有理数时,n是比原数的整数数位少1的整数.(四)近似数和有效数字1、近似数:近似数就是与实际很接近的数.取近似数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还有根据实际问题而采用的“进一法”和“去尾法”.2、有效数字: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对带有计数单位的近似数,其有效数字的确定由记数单位前的数字确定.如28.70万有4个有效数字2、8、7、0,而不是6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其有效数字由a×10n(1≤a<10)中的a确定,如1.350×104中有4有效数字1、3、5、0.3、精确度:是近似数精确的程度,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精确到哪一位;二是保留几个有效数字.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1、有理数乘法法则是重点,要准确而熟练地运用.乘法运算时,先确定积的符号,特别是确定几个因式乘积的符号,然后再把各因式的绝对值相乘.带分数参与乘法运算时,要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有理数的运算中应用非常广泛,对简便运算起很大作用要灵活运用.2、有理数的除法,给出了两种形式的法则,用不同的法则计算,所得的商是相同的,但一般情况下,如果不能整除的,则选用“转化”的法则,即把除法转化为乘法来计算,能整除的就直接用除法法则计算较简便,熟练运用除法法则计算也是重点.3、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1)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它们符号相同,即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0没有倒数.(3)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4、计算例1、[答案] 沁园春·雪 <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有理数乘除乘方混合运算法则小结5.11

有理数乘除乘方混合运算法则小结5.11

有理数乘方知识梳理一、有理数的乘方: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二、去括号与添括号: 1、去括号法则①括号前面是加号时,去掉括号,括号内的各项符号不变。

②括号前面是减号时,去掉括号,括号内各项均要改变符号遇到多层括号一般由里到外,逐层去括号,也可由外到里数"-"的个数。

2、添括号法则①如果括号前面是加号,加上括号后,括号的符号不变。

②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加上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符号全部改为与其相反的符号。

添括号可以用去括号进行检验。

如:1. a+(b+c)=a+b+c; a-(b+c)=a-b-c2. a+b-c=a+(b-c); a-b+c=a-(b-c) 三、运算律:① 加法交换律:a +b =b +a 。

②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③ 乘法交换律:ab =ba 。

④ 乘法结合律:(ab )c =a (bc )。

⑤ 乘法分配律:a (b +c )=ab +ac 。

四、运算顺序: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大体与整数混合运算相同:先算乘方或开方,再算乘法或除法,后算加法或减法,有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再算中括号、然后算大括号。

有理数乘除法乘方计算题专项练习1、(1)25 (2) 323⎪⎭⎫ ⎝⎛ (3) 20201(4)()42- (5) ()31.5- (6) 2020(-1)(7) 23- (8) 323--⎪⎭⎫⎝⎛ (9)421--⎪⎭⎫ ⎝⎛2、(1)(-132)×(-0.26) (2) (-2)×31×(-121)×0(3) (-4)×(-10)×0.5×(-3) (4) (-0.25)×(-74)×4×(-7)(5)(-83)×34×(-1.8) (6)31×(-5)+31×(-13)(7) (74-181+143)×56 (8)( -81+32)×(-24)3、(1) (-42)÷(-6) (2) (+215)÷(-73)(3) 0.25÷(-81) (4) (-2476)÷(-0.6)(5)-36÷(-131)÷(-32) (6)(-1)÷(-4)÷744、(1)3÷(-76)×(-97) (2) 0÷[(-341)×(-7)](3)-3.5 ×(61-0.5)×73(4)56×(-31-21)÷45(5)[]322(1)31(2)-⨯--⨯--(6)2332(4)(9)0---⨯-⨯;(7)332116(2)(2)2⎛⎫÷---⨯- ⎪⎝⎭(8)4423(3)2⎡⎤-÷-⨯-(-)⎣⎦;(9)221230.8535⎡⎤⎛⎫⎛⎫-⨯--÷-⎢⎥ ⎪ ⎪⎝⎭⎝⎭⎢⎥⎣⎦(10)32118(3)5(15)52⎛⎫-÷-+⨯---÷ ⎪⎝⎭.。

有理数的乘除法和乘方

有理数的乘除法和乘方

6.五个有理数相乘,若积为负数,则其中负有理数的个数不可能是( )
A.1 B.2 C.3 D.5
7.如果两个数的商为负数,和也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 )
A.都是负数
B.互为相反数
C.一正一负,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D.一正一负,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小
8.对于算式2008×(-8)+(-2008)×(-18),逆用分配律写成积的形式是( )

9 4
⎞ ⎟⎠
=

3 2
;④
(−36)
÷
(−9)
=
−4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只需填写序
号)
13.若四个不相等的整数的积为6,则这四个整数的和为________.
14.某商店老板将一件进价为800元的商品先提价 50 ,再打8折卖出,则卖出这件商
品所获利润是________元.
(−2)2 = _______, (−2)3 = _______, (−2)4 = _______, (−2)5 = _______,
(−2)6 = _______。
101 = _______,102 = _______,103 = _______,104 = _______。
3、(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3.下列计算结果为1的是( )
A.(+1)+(-2) B.(-1)-(-2) C.( 1 )×(+2)
−2

4.计算
−5 ÷ 4×
1 −4
的结果是(

D.(+2)÷ (+ 1 ) 2
A. 5
B. −5 C. 5 16
D. 5 − 16
5.若 ab < 0 ,则 a 的值(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乘、除及乘方运算
一、知识要点:
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 两数相乘,同号 ,异号 ,并把 .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 .
(2) 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正负号由 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 ;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 .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 .
2. 乘积是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 .
两数相除,同号 ,异号 ,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4. 有理数的乘方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二、典型例题:
例1、计算:
(1)⎪⎭⎫ ⎝⎛-⨯÷-43875.3 (2)532121⎪⎭
⎫ ⎝⎛-⨯⎪⎭⎫ ⎝⎛-
(3)⎪⎭⎫ ⎝⎛-÷⎪⎭⎫ ⎝⎛-⨯22176412
(4)()[]
2432611--⨯--
例2、如果0,0><+ab b a ,则a 0,b 0. 如果()03<-ab ,则ab 0. 如果02
>-b a ,则b .
例3、已知a 、b 为有理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 >b,则a 2>b 2
B. 若︱a ︱>b,则a 2>b 2
B. 若 a 3>b 3,则a 2>b 2 D. a >︱b ︱,则a 2>b 2
例4、已知:a 、b 互为倒数,c 、d 互为相反数,|m |=5,n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求5ab -(c+d)×2008 - n + m 的值。

例5、计算:(-2)100+(-2)101的是( )
A. 2100 B.-1 C.-2 D.-2100
三、练习:
1. 用四舍五入法把3.1415926精确到千分位是 .
2.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02400,应记为 .
3. 若m,n 互为相反数,xy 互为倒数,则(m +n )+5xy = ;
4. 若 3-x 与9+y 互为相反数,求y x -的值
5. 一个数的相反数比它的本身大,则这个数是 ( )
A.正数
B.负数
C.0
D.负数和0
6. 如果10<<a ,那么a
a a 1,,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a a a 12<< B .a a a 12<< C . 21a a a << D . a a a
<<21 7. 下列计算错误的个数是 ( ) ①221⎪⎭⎫ ⎝⎛=4 ②-52=25 ③2516542= ④811912
=⎪⎭
⎫ ⎝⎛-- ⑤-(-14 ) =1 ⑥()001.01.03=-- ⑦ 55=-=a ,a 则 ⑧ -a=-2则a = 2 8.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9. 平方等于4的数是 ,立方等于—8的数是 。

10.计算:
(1)2111943+--+-- (2)4
33416⨯÷
-
(3)⎪⎭⎫ ⎝⎛---⎪⎭⎫ ⎝⎛+--7183247133115 (4)()⎪⎭
⎫ ⎝⎛-⨯--21412322
(5)()36436597-⨯⎪⎭⎫
⎝⎛+- (6)-22 -(1 - 15×0.2)÷(-2)3
11.某超市对顾客进行优惠购物,规定如下:①若一次购物少于200元,则不予优惠;
②若一次购物满200元,但不超过500元,按标价给予九折优惠;③若一次购物超过500元,其中500元以下部分(包括500元)给予九折优惠,超过500元部分给予8折优惠.小李两次去该超市购物,分别付款198元和554元,现在小张决定一次性地购买和小李分两次购买同样多的物品,他需付款多少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